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合集下载

回 眸 年 历 届 党 的 三 中 全 会

回 眸 年 历 届 党 的 三 中 全 会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巨大 成就和基本经验,在系统总结农村改革 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农业和农村 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农业和 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必须遵循的 方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 村工作的政策措施。
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 化的大 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 突出,这次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 干重大问题决定的形成,标志着全党对 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 深刻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 更高了。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88 年 9 月 26 日~30 日,十三届 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 《关 于 价 格 、 工 资 改 革 的 初 步 方 案》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 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 转换时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 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 涨过快,并由此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
十七届三中全会 : 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 于 2008 年 10 月 9 日 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 按 照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要 求 ,深 化 改 革 ,创 新 发 展 ,走 现 代 化 农 业 发 展 的 道 路 ,解 决“ 三农”的 深层 次 矛 盾 问 题,推 进 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 和 发 展 作 出 了大 力 推 进 改 革 创 新,加 强农村制度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 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等重大部署。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关键词: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也是一次历史意义深远的转折,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始。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关键词: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际召开的,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全会对促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转折性意义。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关键词: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根据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组织实施。

全会还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4日关键词: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认为,《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关键词: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959年4月)一次会议(1954年9月)二次会议(1955年7月)三次会议(1956年6月)四次会议(1957年6月)五次会议(1958年2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4月~1965年1月)一次会议(1959年4月)二次会议(1960年3~4月)三次会议(1962年3~4月)四次会议(1963年11~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4月~1965年1月)一次会议(1964年12月~196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年1月~1978年3月)一次会议(1975年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3月~1983年6月)一次会议(1978年2月~3月)二次会议(1979年6月~7月)三次会议(1980年8月~9月)四次会议(1981年11月~12月)五次会议(1982年11月~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年6月~1988年4月)一次会议(1983年6月)二次会议(1984年5月)三次会议(1985年3月~4月)四次会议(1986年3月~4月)五次会议(1987年3月~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年4月~1993年3月)一次会议(1988年3月~4月)二次会议(1989年3月~4月)三次会议(1990年3月~4月)四次会议(1991年3月~4月)五次会议(1992年3月~4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年3月~1998年3月)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3月~2003年3月)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5日) 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年3月~)一次会议(2003年3月)二次会议(2004年3月)三次会议(2005年3月)1、届:因为一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换届选举中央委员,大会完毕也就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所以几届几中的届是第几届委员的届,而非第几次会议。

三中全会精神宣讲ok

三中全会精神宣讲ok

《决定》中,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 并出台“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 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 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等配套制度。
45
============民生=============
4
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单独两孩”启动实施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 个孩子的政策”——15日公布的《决定》提出启 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又一重大调整。
56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们 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结 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出新的蓝图,这 些天来,对中国未来的期待,点燃了全社会的热 情。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过:“不驰于空想,不 鹜于虚声”。
期待“中国梦”美梦成真!
66
谢谢!
2014年2月
46
============民生=============
5
《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 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 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 榄型分配格局。
47
============行政=============
1
《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 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今后将不能再唯“GDP”论英 雄。
2、美欧日经济发展缓慢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下滑,欧元 区一直处在负增长的状况。 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搞贸易保护,特别是针 对中国的贸易保护。 美国的经济恢复并没有拉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增 长,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

中国重要三大会议中国重要三大会议,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9月28日)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7月30日)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6月30日)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6月15日)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2月11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4月28日)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月4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月1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6月21日)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5月31日)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18日)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14日)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15日)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14日)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5日~1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8年3月5日~18日)第二次会议(2009年3月5日~13日)第三次会议(2010年3月5日~14日)第四次会议(2011年3月3日~14日)第五次会议(2012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3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一22日)
否定“两个凡是”,开展“真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
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一30日)
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

(4)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一14日)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一14日)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6)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一14日)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7)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一12日)
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8)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一12日)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摘录
秩序 、 全面深化改革 的指导方针和政策 、 措施 。
十 八 届 三 中全 会 ( 2 0 1 3 年 1 1 月 1 2日)
重 大决定 : 发布《 中共 中央关 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 , 明确 了全 面深化改革 的重大意义 。 会议重点 : 审议通过了《 中共 中央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
作 ,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和修改宪
法部分 内容的建议 。
重要 意义: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对现代化建设意义重
大。
搞活经济 、 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 , 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 的整 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会议 重点 : 中共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关于 召开党的全 国代表会议的决定。 重要 意义: 改革从农村走 向城市 。
革发展 问题 。 重要 意义 : 推进农村改革。
案》 , 确定治理经济环境 、 整顿经济秩序 、 全面深化改革的
指导方针 。
会议重 点 : 确定 了治理经济环境 、 整顿经济秩序 、 全 面深化改革 的指导方针 ,要求把明后 两年改革和建设 的 重点 , 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 、 整顿经济秩序上 。全会 同意 中央政治局对我 国当前政治经济 形势 的分析 ,批准 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 出的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
明和谐 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 国家 、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
整理 摘 自光 明 网、 半月 谈 网
理覆育 2 0 1 4 年第1 - 2 期
信 息 网 页
王 云 改革开放 以来历届三中
十 一届 三 甲 全 会 ( 1 9 7 8 年1 2月 1 8 ~2 2日)
重大决定 : 全会确定 了解放思想 、 实事 求是 、 团结一

十八届三中全召开时间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十八届三中全召开时间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十八届三中全召开时间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十八届三中全召开时间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预计在20XX年下半年(10月份前后)在北京举行。

从过去的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有两次三中全会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分别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观察人士认为,由于制度要素对经济的拖累因素不断显现,社会各界对于改革的期望达到顶峰。

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可能侧重于深化改革,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大修”后的刑诉法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将施行在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完成第二次“大修”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这部法律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删去了逮捕后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规定,明确规定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或执行监视居住24小时内通知家属等等。

专家认为,刑诉法不仅是保障刑法实现的法律,作为“宪法的适用法”,更是人权保障法。

同日起施行的还有与普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新规的记分项由38项增至52项,违法成本提高,故意遮挡号牌、不系安全带、行驶途中打手机、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等“开车劣习”都将被记分罚款。

收入分配改革发力收入差距将被正视原定于2012年出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因故推迟。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2013年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业界认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高、扩中、提低”,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新型城镇化将加快步伐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在我国人口红利即将到达“拐点”之时,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抓手”。

历届代表大会和三中全会

历届代表大会和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一大:1920.7.23-30《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四大: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了职工运动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

30年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中国改革历程经济腾飞路2008年07月29编者按: 7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纵观中共党史,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留有特殊意义,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1978年12月18~22日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我国革命道路上又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会议重点:●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

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61博览2013年第11期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回眸□ 薛庆超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共中央多次通过召开三中全会,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确定改革方位,绘制改革蓝图,提出行动纲领,推动改革开放全局。

回顾这几届三中全会,对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举行,是“文革”结束后实现全面拨乱反正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中国进入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政治宣言。

会议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这次会议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1984年10月20日召开,标志着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的新局面。

会议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会议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会议决定于1985年9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和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建议。

十三届三中全会 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1988年9月26日至30日举行,会议要求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解决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突出问题。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重点篇一: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专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内容:通过,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内容:①毛泽东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内容:制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一览

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一览

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一览发布时间:2013-11-13 10:09:19 来源:路透社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可以说是历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

周二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整体系统部署,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

会议公报称,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以下为中国历届三中全会重要内容一览:*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12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整体系统部署,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多方面。

公报指出,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12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14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明确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

*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并强调要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党的历次全会时间主题

党的历次全会时间主题

党的历次全会时间主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次全会时间和主题如下:1.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8月2日) - 成立党的纲领和组织形式;2.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 明确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3.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 改革党的军事建设和组织形式,加强党的纪律;4.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策略;5.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 规定了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开展土地革命;6.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27日) - 讨论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策略;7.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29日) - 讨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8.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 提出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实行社会主义改造;9.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至24日) - 确立了以林彪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党的路线;10.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9月7日) - 制定了党的第一部党章,确立了以华国锋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11.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28日) - 撤销了林彪一系人的职务,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邓小平重返中央领导地位;12.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 - 颁布了党的第二部党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3.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任务的决议,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14.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15.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 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任务;16.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7.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 确认了科学发展观;18.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 通过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决议;19.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 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一览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
否定“两个凡是”,开展“真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
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
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

(4)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4日)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6)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7)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12日)
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8)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12日)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
决定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大会会议列表(教材版、个人总结版)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大会会议列表(教材版、个人总结版)

一.教材版:1.中共的诞生(一大)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内容:①确立党的名称。

②制定党的纲领,坚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总书记。

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背景:①华盛顿会议列强共同支配中国;②军阀混战灾难深重时间:1922.7地点: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意义: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评价: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情和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在这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反帝反封斗争,然而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性质、任务,提出过完整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纲领,只有中共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标志。

3.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条件:①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

②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

(2)方针:①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②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发动秋收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5.遵义会议(1)历史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历届三中全会回顾(十一届到十七届■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心政治局向中心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题目。

时间: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重点:审议《中共中心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包括三个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题目和修改宪法部份内容的建议时间: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会议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题目的决定;中共中心政治局向中心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题目和修改宪法部份内容的建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产业基地振兴战略等题目。

■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间:1998年10月12~14日会议重点:1.中共中心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2.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3.坚持十条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 4.长时间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5.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全会夸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时间坚持。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会议重点:1、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题目的决定;2、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