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最常见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4-6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

人教版4-6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

人教版4-6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四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三个数相加的结果不受加法顺序的影响。

3.减法和加法的关系:a - b = a + (-b),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的形式。

4.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5.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法顺序的影响。

6.数的倒数:a的倒数为1/a,即a × 1/a = 1。

7.乘法和除法的关系:a ÷ b = a × (1/b),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形式。

五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1.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 / bd,分数相加时,分子相乘再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分数的减法:a/b - c/d = (ad - bc) / bd,分数相减时,分子相乘再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3.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bd,分数相乘时,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bc,分数相除时,转化为乘法问题的倒数,即a/b × d/c。

5.分数的化简: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并且分母为正数。

6.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

7.分数的比较:分数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将两个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进行比较。

六年级数学公式与定理和知识点: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百分之一即为1%。

2.百分数的转化:将一个分数或小数转化为百分数时,分子或小数部分乘以100。

3.百分数的运算:将百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转化为对应的分数或小数运算。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知识点——1-6年级必背公式0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02.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有如下性质:a-b=a+(-b)0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04.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有如下性质:a÷b=a×(1/b)05.基本运算法则:加法和乘法先行:a+b×c=a+(b×c)括号优先: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06.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或a²长方形面积:长×宽或l×w三角形面积:底×高÷2或b×h/2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或r²×π(其中π约等于3.14)小学数学知识点——1-6年级必背公式07.体积公式:立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或a³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或l×w×h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或πr²h(其中r是底面半径)08.平均数:平均数=总和÷数量09.比例关系:如果a/b=c/d,则a/c=b/d(交叉相乘)10.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距离=速度×时间或d=vt速度=距离÷时间或v=d/t时间=距离÷速度或t=d/v11.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分数转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数转分数:将小数写成分子,分母是根据小数位数确定的10的幂次方12.简单的等式:解一步方程:x+a=b,解为x=b-a解两步方程:ax+b=c,解为x=(c-b)/a。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及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中(含答案)附公式大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及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中(含答案)附公式大全
简称圆。 集合说: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5
2. 圆 弧 和 弦 :圆 上 任 意 两 点 间 的 部 分 叫 做 圆 弧 ,简 称 弧 。大 于 半 圆 的 弧 称 为 优 弧 ,小 于 半 圆 的 弧 称 为 劣 弧 ,半 圆 既 不 是 优 弧 ,也 不 是 劣 弧 。连 接 圆 上 任 意 两 点 的 线 段 叫 做 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3. 圆 心 角 和 圆 周 角 :顶 点 在 圆 心 上 的 角 叫 做 圆 心 角 。顶 点 在 圆 周 上 ,且 它 的 两 边 分 别 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 内 心 和 外 心 :和 三 角 形 三 边 都 相 切 的 圆 叫 做 这 个 三 角 形 的 内 切 圆 ,其 圆 心 称 为 内 心 。 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 扇 形 :在 圆 上 ,由 两 条 半 径 和 一 段 弧 围 成 的 图 形 叫 做 扇 形 。圆 锥 侧 面 展 开 图 是 一 个 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6.圆 的 种 类 : ( 1) 整 体 圆 形 , ( 2) 弧 形 圆 , ( 3) 扁 圆 , ( 4) 椭 形 圆 , ( 5) 缠 丝 圆 ,( 6)螺 旋 圆 ,( 7)圆 中 圆 、圆 外 圆 ,( 8)重 圆 ,( 9)横 圆 ,( 10 )竖 圆 ,( 11 ) 斜圆。 7.圆和其他图形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 P 与圆 O 的为例(设 P 是一点, 则 PO 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 在⊙O 外,PO>r;P 在⊙O 上,PO=r;P 在⊙O 内,0≤ PO<r。 8.百分数的由来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 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 而另一种 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小学数学母题公式+资料

小学数学母题公式+资料
11、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6、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7、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8、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9、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小学数学母题公式
1、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一差)÷2=较小数。

小学奥数最常见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一)

小学奥数最常见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一)

小学奥数最常见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一)题型一: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单一量单一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或总量A÷(总量B÷份数B)=份数A【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先求出一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再求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题型二: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先找出“总数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题型。

所谓“总数量”可以指货物总价、几天的工作量、几亩地的总产量、几小时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一份数量=份数【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解决问题。

【例】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剪裁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问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衣服?解:先求这批布总共多少米——3.2×791=2531.2(米)再求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题型三: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直接套用公式——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题型四:和倍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大全】公式+例题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大全】公式+例题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大全】公式+例题加法运算概念: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字母:a+b=c举例:195+25=220减法运算概念: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字母:a-b=c举例:195-25=170乘法运算概念: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是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字母:a×b=c举例:195×25=4875除法运算概念: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字母:a÷b=c举例:195÷25=7.8加法交换律概念: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和不变。

字母:a+b=b+a举例:195+25=25+195=220加法结合律概念: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a+b)+c=a+(b+c)举例:(195+25)+75=195+(25+75)=295乘法交换律概念: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a×b=b×a举例:195×25=25×195=4875乘法结合律概念: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a×b)×c=a×(b×c)举例:(195×25)×4=195×(25×4)=19500乘法分配率概念: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字母:(a+b)×c=a×c+b×c举例:(195+25)×4=195×4+25×4等式的运算性质概念: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差不变。

六年级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汇总整理

六年级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汇总整理

一、常用公式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长×高÷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长×高5.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长+下底长)×高÷26.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其中π取3.147.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的平方8.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边长×高÷2二、知识点汇总1.加减法运算:-整数相加减: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减。

保留同号,取绝对值相加减。

-两个小数相加减: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减。

注意进位和借位。

-带有括号的加减法: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计算括号外的运算。

2.乘法运算:-整数的乘法: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将绝对值相乘。

-小数的乘法:将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加,然后保留相应的位数。

3.除法运算:-整数的除法:除不尽时,取整数部分;能整除时,商为1-小数的除法:除法转乘法,除数加0,被除数小数点后移动与除数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4.倍数和公约数:-倍数: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是整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公约数:能同时整除两个或多个数的正整数。

5.分数运算:-分数的相加减:通分运算,然后再按整数运算。

-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分数的除法:乘以倒数。

6.小数与分数的转化:小数转化为分数时,分子为小数点后的数字,分母为1后面跟着几个零。

7.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km)=1 000米(m),1米(m)=100厘米(cm),1厘米(cm)=10毫米(mm)。

- 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kg)=1 000克(g),1克(g)=1 000毫克(mg)。

- 容积单位换算:1升(L)=1 000毫升(ml)。

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知识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知识点

一年级: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其中a为被减数,b为减数,c为差)3.乘法公式:a×b=c(其中a为乘数,b为被乘数,c为积)4.除法公式:a÷b=c(其中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二年级:1.加法逆元:a+(-a)=0(任何一个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结果为0)2.乘法逆元:a×(1/a)=1(任何一个数与其倒数相乘结果为1)3.面积公式:面积=长×宽4.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三年级:1.乘法分配律:a×(b+c)=a×b+a×c(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结果等于这个数与两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2.升序排列: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降序排列:将一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年级:1.判断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称为素数2.分数和整数的互转:将一个分数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将带分数或整数转化为分数3.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4.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5.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五年级: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L)(其中Sn为前n项和,a为首项,L为末项)2.相似三角形边长比例公式: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即AB/DE=BC/EF=CA/DF(其中AD是一个线段,B、E是在AD上的点,AC是另一条线段,F在AC上)3.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2=a^2+b^2(其中c为斜边,a和b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4.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六年级:1.百分数与小数互转:将一个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2.面积差公式:两个面积之差等于整体面积减去部分面积3.空间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立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圆的面积×高,三棱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球体的体积=4/3π×半径的立方。

小学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其实,解和差问题,还有一段顺口溜: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宽=(18-2)÷2=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纳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解:160÷(3+1)=40本乙40×3=120本甲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小学奥数最常见22个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

小学奥数最常见22个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

小学奥数最常见22个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今天,我们分享小学阶段的二十多种数学题型归类总结,家长快快为孩子收藏,一起学习吧! 总22个知识内容,本文包含第12—第22个知识;查看前11个知识点,请点击:①小学奥数最常见22个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倍比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植树问题年龄问题行船问题火车过桥时钟问题盈亏问题工程问题牛吃草鸡兔同笼商品利润存款利率溶液浓度列方程错中求解12题型十二:火车过桥问题【含义】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问题,解答时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解题思路】利用数量关系及其变式求解。

【例】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先求火车三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再求火车长度——2700-2400=300(米)综合算式:900×3-2400=300(米)13题型十三:时钟问题【含义】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关系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呈夹角等。

【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解题思路】变通为“追及问题”或者“差倍问题”求解。

【例】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解:根据数量关系,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格。

4点整时,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

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20÷(1-1/12)≈22分14题型十四:盈亏问题【含义】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者两次都有余,或者两次都不足的问题。

【数量关系】一盈一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两次都盈或两次都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解题思路】分清是哪种盈亏问题,直接套用公式。

小学1-6年级数学难点解析,附34个必考公式

小学1-6年级数学难点解析,附34个必考公式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踏入小学。

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六年的小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

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

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华数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华数学习更加系统。

二年级奥数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的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1-6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公式大全

小学1-6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公式大全

『1-6年级数学应用题』1.鸡兔同笼问题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2.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3.火车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同向运动,追及问题)路程差=车身长的和超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差(反向运动,相遇问题)路程和=车身长的和错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和4.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1-6年级数学应用题』5.植树问题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路长÷间隔长+1=棵数间隔数-1=棵数路长÷间隔数=棵数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每个间隔长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锯的次数=段数-1段数=锯的次数+1A每个角上都摆的情况每边数=总盆数÷边数+1 边数=总盆数÷(每边数-1) B.每个角上都不摆的情况:每边数×边数=总盆数总盆数÷边数=每边数总盆数÷每边数=边数6.剪绳问题一根绳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1-6年级数学应用题』7.年龄问题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8.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9.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10.方阵问题1.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方阵问题的核心)2.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方阵最外层总人数÷4)+13.方阵最外层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11.握手问题共需要(n-1)+(n-2)+(n-3)+....+2+1+0=n(n-1)/2『1-6年级数学应用题』12.等差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总和=(末项+首项)×项数÷213.牛吃草问题1.草的每天生长量不变;2.每头牛每天的食草量不变;3.草的总量=草场原有的草量+新生的草量,其中草场原有的草量是一个固定值4.新生的草量=每天生长量×天数①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x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②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③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④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小学数学公式及概念、易错题

小学数学公式及概念、易错题

小学数学公式及概念、易错题小学数学公式及概念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减),结果不变。

a×(b±c)=a×b±a×c6、除法的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或多个)数,等于除以这些数的积。

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简便乘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7、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或除以(不能除以0)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其实,解和差问题,还有一段顺口溜: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解甲班人数=(98+6)÷2=52(人)乙班人数=(98-6)÷2=46(人)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宽=(18-2)÷2=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解:160÷(3+1)=40本乙40×3=120本甲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小学数学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

小学数学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

小学数学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圆形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角度体积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表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分数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距离换算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体积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重量、货币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倍数关系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路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价格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效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运算关系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加减法法则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完整版)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完整版)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a 能被 b 整除,或者说 b
能整除 a。
如果数 a 能被数 b(b ≠0整) 除, a 就叫做 b 的倍数, b 就叫做 a 的约数(或 a 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 互依存的。
因为 35 能被 7 整除,所以 35 是 7 的倍数, 7 是 35 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 ,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 :10 的约数有 1 、2 、5、
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
2的
倍数有 2 、 4 、6、 8、10 、 12、 14 、16 、 18…… ;3 的倍数有 3、 6、9 、 12、 15 、18…… ,其中 6 、 12、
18…… 是 2 、 3 的公倍数, 6 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14 =196 19 2 =361 45 2 =2025
2
15 =225 10 2 =100 55 2 =3025
65 2 =4225
75 2 =5625
85 2 =7225
95 2 =9025
4、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
=0.5
2
4
=0.8
5
1
=0.05
20
1
=0.25
4
1
=0.125
8
3
=0.15
6、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 =底 ×高 S=ah
7、梯形 (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 =(上底 +下底) ×高 ÷2 S= ( a+b)h ÷2

应用题公式及例题(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应用题公式及例题(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0、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1、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解:第一筐重多少千克?(150+8)÷2=79(千克)第二筐重多少千克?79-8=71(千克)或150-79=71(千克)答:第一筐重79千克,第二筐重71千克。

练习1: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练习2: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练习3: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

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例2 :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分析这样想: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864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48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32×2+48=112(人)。

小学数学公式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公式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公式知识点总结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掌握并理解各种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公式作为数学知识的基础,帮助我们解题、计算和推导,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以下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公式知识点总结。

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个角度为90度的三角形。

它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被称为勾股定理。

表示为:a² + b² = c²。

2.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面积= (边长² × √3) / 4。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是具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面积= 底边 ×高。

4. 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矩形是一个具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

它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面积 = 长 ×宽。

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周长 = (长 + 宽) × 2。

5.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是一个具有三个边和三个角的多边形。

根据三角形的形状不同,面积公式也有所区别。

常见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包括:等边三角形的面积 = 边长² × √3 / 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直角边1 ×直角边2) / 2,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计算。

6.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是一个由一条弧线和其两个端点组成的几何图形。

圆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面积= π × 半径²。

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周长= 2 × π × 半径。

7.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它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体积 = 边长³。

8. 五种常见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五种常见的多边形(除三角形外)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菱形的面积 = 对角线1 ×对角线2 / 2,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边 ×高,五边形的面积 = 五角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后各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小学阶段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小学阶段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小学阶段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是学生打下数理基础的关键时期。

掌握基础的数学公式和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下面将总结小学阶段常见的数学公式和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学习数学。

加法和减法小学阶段的数学最基本的运算是加法和减法。

在加法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下的计算方法:2 +3 = 55 +6 = 11在减法中,我们需要理解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8 - 3 = 512 - 7 = 5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小学阶段的另一重要内容。

在乘法中,我们要掌握如下的计算方法:2 ×3 = 64 ×5 = 20在除法中,我们需要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8 ÷ 2 = 412 ÷ 3 = 4数学单位在小学阶段,我们也要学习关于数学单位的知识。

常见的数学单位有:•长度单位:厘米(cm)、米(m)、千米(km)•时间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重量单位:克(g)、千克(kg)•钱币单位:元(¥)、角、分掌握数学单位的转换和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各种数学问题。

数列和图形在小学数学中,数列和图形也是重要的内容。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和计算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图形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各种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分数和小数分数和小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数表示形式。

我们需要掌握分数与小数的转化,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这些知识点在小学阶段就会接触到,对于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数学公式及知识点的总结涉及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

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强练习,提高数学水平,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最常见知识详解(附公式及例题)
题型一: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单一量
单一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或总量A÷(总量B÷份数B)=份数A
【解题思路】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先求出一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再求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题型二: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先找出“总数量”,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的题型。

所谓“总数量”可以指货物总价、几天的工作量、几亩地的总产量、几小时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一份数量=份数
【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解决问题。

【例】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剪裁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问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衣服?解:先求这批布总共多少米——3.2×791=2531.2(米)
再求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题型三: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直接套用公式——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题型四: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数量关系】
总和÷(倍数+1)=较小数
总和-较小数=较大数
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解:先求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再求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题型五:差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数量关系】
两个数的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解题思路】简单题目直接套用上述公式,复杂题目变通后再套用公式。

【例】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度124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