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60
3

19世纪美国文学
40
2
19世纪英国文学
40
2
专 业 20世纪美国小说
40
2
基 础 20世纪英国小说
40
2

修 美国多元文化文学
40
2

文学导论
40
2
1
考试
1
董妍娜 严慧娟
1
黄媛
1
李锦焱
2
李春絮
2
曹利亚
2
杨晓燕
1
王岚
英美文学史
40
2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朱茜
学位课学分小计
20
非裔美国文学研究 40 2
2
高级英语写作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英语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英文名称: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0502) (050211)
一、培养目标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当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以下
40 2
1
话语分析 洛阳古都文化
40 2
2
40 2
1
普通语言学
40 2
1
叶静 牟维静 张发祥 薛瑞泽 刘红星
开课单位
政治与社会 学院 政治与社会 学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外国语学 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语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商务外语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身心健康,具备扎实的外语专业基础和国际商务理论,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商务外语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商务外语专业人才。

通过四年的培养,博士生要具备以下科研与实践能力:1.熟知商务外语研究中区域国别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史、中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2.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区域国别研究或跨文化研究上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够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研究课题的选题,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能够独立开设本专业本科和硕士层次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5.能够使用相关外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阐述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研究方向1.区域国别研究2.跨文化研究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的学习基本年限为四年。

经批准,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可在原规定学习基本年限的基础上延长两年,相关休复学、延长学习年限及提前毕业的具体办理办法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中有关条款。

四、培养方式1.实行主导师负责制和博士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原则。

博士指导小组成员通常由2~3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副高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与此相当的博士)组成,小组成员由主导师提名并经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小组审核确定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2.主导师和博士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完成《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的有关环节,制定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制定学术论文的写作及发表或录用计划,安排教学实践时间段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段等。

3.导师要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与研究生谈话并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讨论,深入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1.本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跨院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和补修课,要求博士生在导师或博士指导小组指导下选修课程。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英语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外语教育事业服务,为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

2.掌握语言学或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向1.语用学2.功能与认知语言学3.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修完全部课程,达到答辩要求者,经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答辩,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四、培养方式1.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采取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下的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方式。

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充分发挥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成立两个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语言学方向指导小组、英美文学方向指导小组);每组由3-5人构成。

2.博士生培养以专题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实行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导师联合分专题分段授课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授课等方式。

3.博士生入学1—2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实施资格考试制度。

博士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由指导小组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情况,文献研读情况。

考核方式由指导小组研究确定,综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5.博士生入学1-2年内在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下,拟定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课题、文献查阅、研究方式、开题报告等),并举行开题报告会(见博士生开题程序)。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授文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一)语言类1.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调查、分析、描写、比较及应用研究的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处理语言信息。

2.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

3.能独立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关教学研究及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专门技术工作。

(二)文学类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能独立进行文学暨相关专业精深研究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语言类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 应用语言学;B. 语法理论;C. 比较语言学)2.汉语言文字学(A. 文字学;B. 汉语语法学;C. 历史语言学;D. 国学/唐宋文学)(二)文学类1.文艺学(A. 文学阐释学;B. 艺术与文化传播)2.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3.中国现当代文学(A.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研究;B.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研究;C. 中国现代文学与都市审美;D. 中国现代文学文本类型与叙事研究;E.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F.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学批评;G.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A. 欧美文学研究;B.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C. 比较诗学研究)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注: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

培养方案2023 英语专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23年的英语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专业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2023年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等。

3.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等。

4.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英语角、模拟联合国、英语演讲比赛、实习实训等。

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英语诗歌、英语戏剧、英语电影鉴赏、英语国家文化等课程。

三、培养措施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毕业要求1.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专业水平考试要求。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1. 简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优秀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备深厚的语言学、文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外语表达能力。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承担高水平的研究任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2.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承担高水平教学任务的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多语种研究的能力;•培养具备较高外语表达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3. 培养内容•综合课程学习: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人研究兴趣和方向进行选择;•学术研究和课题论文: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研究和课题论文;•学术交流与实践: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国际会议等。

4. 培养模式•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配备一位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研究小组: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兴趣和方向加入特定的研究小组;•学术讨论班:定期组织学术报告和讨论班,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互助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学术讨论和互相帮助,提高学术水平。

5. 招生要求•本科学历:外国语言文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外语能力:具备流利的英语沟通和阅读能力;•学术成绩:本科阶段GPA排名在前50%以内;•学术研究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6. 学制和学位•学制:全日制博士生学制为3年;•学位授予:博士研究生学期满并完成相关要求,经学校评审合格,授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以上是关于“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培养方案”的相关资料,请学生们参考。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学院联系。

学位英语培养方案

学位英语培养方案

学位英语培养方案一、学位英语培养方案概述学位英语培养方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加强他们在英语学术环境中的交流能力而制定的一项培养计划。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位英语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学位英语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学期学生需选修相应的学位英语课程,以提高相关英语技能。

课程内容将以主题式教学为主,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话题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学位英语培养方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力练习、写作指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此外,教师还将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语言交流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四、考核方式学位英语培养方案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课堂成绩和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

课堂成绩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将涵盖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方面,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

此外,还将鼓励学生参与英语竞赛和撰写学术论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培养目标学位英语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以适应学术领域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听力能力,能够听懂并准确理解学术演讲和讲座;2. 提高口语能力,能够进行流利的学术交流和讨论;3.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学术论文及相关资料;4.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撰写规范、准确且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六、总结学位英语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面的考核方式和明确的培养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增强他们在学术环境中的交流能力。

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学位英语培养方案,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学位英语培养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英语系专业培养计划

英语系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2016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有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善于创新思辨、继续学习和有效沟通的学术型、通识型英语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有国学素养和较全面的语言学、英美文学和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一定的商务、交通工程、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初步的第二外语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专业一部分毕业生能够成为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研究生生源。

他们能在英语类专业中继续深造,如语言文学、语言教育、口译、笔译.还依托英语专业培养的优势,在其它专业深入学习和研究,如法律、经济、管理、会计等等;一部分毕业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汉语,在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诸多领域,如商务、行政、教育、外事等,从事文案、接洽、教学和翻译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拥有工程承包、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高铁和轨道XX门参与招投标、文件资料管理、函件往来、口译和笔译等工作。

二、专业毕业要求素质要求1)热爱祖国和人民、吃苦耐劳,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态;2)关心国家和社会的,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责任;3)善于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积极进取;4)能独立思考、理性评判、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5)有合作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善于沟通;6)统筹安排时间和工作,有效管理XX种XX;知识与能力要求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特别是能用英语在工作场合进行口笔头交流的能力;2)、掌握英语语言、语言学、外国文学文化、国学方面的基本知识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5)、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6)、有一定的商务、交通工程和自然科学知识;三、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学位:文学学士四、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系列课程(基础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与圣经阅读、报刊阅读、英美文学作品选读)、英语听力系列课程(基础听力、新闻听力训练、综合听力训练、媒体视听说)、英语口语系列课程(语音、基础口语、公共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系列课程(基础写作、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英语语法、英美国家文化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概论注释:a.新生研讨课属通识教育模块,设置在第一学年,学院提供多门课程组成限选组供选择,学生第一学年完成2学分。

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独立研究(1-3学分)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生在A、B类课程上与其它方向硕士生相同,C类课程至少6学分,D类课程必须另选修计箅机专业课程2至3门(6-9学分);由于该方向属于边缘学科,不要求跨一级学科选课。
(二)博士阶段
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全校学位课程和本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主要课程如下:
5)德语语言研究:德语语言学,德语修辞学,德语篇章语言学,德语配介理论研究。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5)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6)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网络外语教学和计算机远程教学研究等。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合格者。
语言翻译与信息技术(2学分)
翻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
翻译文化史(2学分)
双语词典学导论(2学分)
英语与英语词典(2学分)
双语词典批评(2学分)
语料库词典学(2学分)
近现代语言学流派(德语)(2学分)
德语篇章语言学(2学分)
配介理论与德语教学(2学分)
德国文化(2学分)
外国语言学专题(2学分)
外国应用语言学专题(2学分)
2.博土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
四、学习期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一学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学、外语测试学、外语教学法、跨文化交流、语料库语言学等;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050201)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050201)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050201)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1.语言与文化本研究方向研究文化特性与交际能力的渗透交叉以及交际的趋势,研究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代表东西方两大区域文化的中西两种文化的特性,分析中西文化类同与差异及其相关的不同认知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探讨我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所面临的问题、矛盾与冲突及其解决方法,为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

2.翻译本研究方向注重各种文体翻译的研究,通过对中外同类文体的因素对比研究,寻找语义对应和形式对应的异同,探索语义转换和形式转换的规律。

本研究方向还注重翻译学的研究,运用新兴学科及其他学科的新成果来阐述、研究翻译理论问题,努力构建翻译学的理论和翻译体系。

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和实际翻译技能。

3.英语语言文学本研究方向注重研究语言学理论如何用于语言教学实践,如师生的相互作用,大纲的设计、教材编写、评估与测试以及教学方法等。

内容将覆盖英语语言学的历史、流派、发展趋势,以及与语言学有着紧密关系的相关领域,如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本研究方向将详细介绍英语文学的基本理论、现象、思潮,内容涉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旨在扩大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独立从事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能力。

4.跨文化交际本研究方向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及其发展与运用,综合跨学科关于交际和文化的研究成果,研究文化特性与交际能力的渗透交叉及跨文化交际的趋势,探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本质,解释交际行为与其深层文化结构的逻辑关系,分析交际过程中所需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等因素,探索影响交际的宽泛文化环境和直接环境,阐明跨文化交际失误与冲突的缘由,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及对交际误区的洞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河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Master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专业简介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为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建设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于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本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名列前茅,现有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0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河南省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和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人。

本专业近年来已出版和发表一系列高质量的专著和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内外语界的好评。

指导教师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有丰富的教学和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经验,所开设的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可以为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业务上应具有比较全面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了解英美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各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掌握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比较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语言学理论描写、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的基本能力;了解外语教学理论,熟悉外语教学法诸派别的理论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有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具有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终稿((2011-1)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终稿((2011-1)

英语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方向的学生还应兼具备较强的法语或俄语或德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在教育、科研、文化和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涉外部门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相关学科: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三、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概论、英语学术论文特点与写作英法方向:综合法语、法译汉、汉译法英俄方向:综合俄语、俄译汉、汉译俄英德方向:综合德语、德译汉、汉译德四、主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专业实习,语言技能实践,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科研训练,军事训练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70学分(课内)及8学分(课外)。

并且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通识类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必修16学分;体育、二外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分别限选2学分、10学分、3学分;基础通识类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其中通识类核心课程限选6学分,根据英语专业的需要建议英语专业理科学生从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或世界文明四类核心课程中选三类,每一门类中各选一门课(2学分)。

建议双语学生从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课程、世界文明三类课程中每一门类中各选一门课(2学分),开课学期:1-6学期(2010级从第2学期开始选修)。

在此类核心课中增设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双语课程供学生选择。

另外6学分限选课程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国哲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各2学分。

(2)学科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07021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及系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生。

本专业以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基础,具有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

实现输送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和培养大学、中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多目标培养机制。

他们对有关的学科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有全面和透彻的了解。

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和发表有个人见解和客观分析的论文及著作。

此外,他们应该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及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5、本专业的主要内容:(二)研究方向1、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蔡龙权男,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程星华男,硕士教授(硕士导师)2、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李永宁女,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武成男,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3、翻译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李照国男,博士教授(硕士导师)谭卫国男,硕士教授(硕士导师)金辉男,硕士副教授(硕士导师)(三)学制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培养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必修课程:Compulsory Subjects(1)学位公共课程Foundational Subjects for All Students:(需修满10学分)第二外国语(Second Foreign Language)(4学分)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2学分)计算机基础(Basics of Computer)(2学分)(2)学位专业课Specialist Subjects & Options学位基础课:Specialist Subjects (需修满9学分)外语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Methodology for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and Academic Writing(3学分)英美文学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3学分)语言学Linguistics(3学分)学位专业课:Specialist Options (需修满6学分)语音学Phonetics(2学分)句法学Syntax(2学分)语义学Semantics(2学分)语用学Pragmatics(2学分)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2学分)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2学分)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学分)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ies and Practice on Translation(2学分)实用文本翻译Translation of Practical Texts(2学分)外语教学法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in ELT(2学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 (2学分)2、选修课程Optional Subjects (需修满6学分)文化与语言Language and culture(2学分)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2学分)隐喻研究Research of Metaphor(2学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2学分)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学分)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2学分)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2学分)课程与教材设计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2学分)英语语言测试English Language Testing(2学分)中西翻译理论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2学分)注:一专业与方向的学位专业课程均可作为另一专业与方向的选修课程,学分均为2。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修养,身心健康;精通英语、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在英语语言文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成为在“英诗与诗论”、“功能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方向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和从事高校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英诗与诗论2.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3.文学/文化批评理论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注:专业必修课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而修;专业选修课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六、培养方式与方法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要求博士研究生答辩前在管理学科学位分委会确定的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或接纳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他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参考文献1.Wimsatt, W. K. Jr. & Cleanth Brooks. 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57.2.Lodge, David. 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Longman, 1972.3.----.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 A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88.4.Fowler, Roger. Linguistic Crit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5.Culler, Jonathan. Structuralist Poetic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6.---. On Deconstruction. London &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5.7.Davis, Robert Con & Ronald Schleifer.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Longman, 1994.8.Harle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New York: St. Martin’sPress, 1999.9.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2.10.Mongia, Padmini. Contemporary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London: Arnold, 1996.11.Ryan, Kiernan. 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London: Arnold, 1996.12.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13.Bloomfield, L.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33.14.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London: Pinter, 1994.15.Fawcett, R.P.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a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a communicating mind.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1980. 16.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Edward Arnold, 1978.17.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18.Levinson, S. C.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9.Lock, G. Functional English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20.Martin, J.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21.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1985.22.Sampson, G. 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London: Hutchinson, 1980.23.Saussure, F. de A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originally published 1916),1959.24.Schiffrin,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1994.25.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0.26.Tench, P. The Intonation System of English. London: Cassell, 1996.27.Rivkin, J. & M. Ryan. 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 Blackwell, 1998.28.Eagleton, T.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29.Green, K. & J. Lebihan.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ursebook. Routledge, 1996.30.Adams, H. & L. Seasle.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31.Guiraud. P. Semiology. George Gross <Tr.>. Routledge, 1975.32.Eco, U. A Theory of Semiotics.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33.Palmer, R. E. Hermeneutics.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34.Bleicher, J.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USA: Routledge, 1980.35.Noth, W. Handbook of Semiotics.1990.36.Howard, R. J. Three Faces of Hermeneutics.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东北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东北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英语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外语教育事业服务,为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

2.掌握语言学或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向1.语用学2.功能与认知语言学3.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修完全部课程,达到答辩要求者,经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答辩,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四、培养方式1.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采取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下的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方式。

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充分发挥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成立两个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语言学方向指导小组、英美文学方向指导小组);每组由3-5人构成。

2.博士生培养以专题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实行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导师联合分专题分段授课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授课等方式。

3.博士生入学1—2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实施资格考试制度。

博士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由指导小组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情况,文献研读情况。

考核方式由指导小组研究确定,综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5.博士生入学1-2年内在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下,拟定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课题、文献查阅、研究方式、开题报告等),并举行开题报告会(见博士生开题程序)。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外国语学院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俄文专修科,1960年成立外文系。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5个本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朝鲜·韩国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为开展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教育单位,相继获得英汉口译、日汉笔译、日汉口译、俄汉笔译、朝汉口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重点学科,是我国400余所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中仅有的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朝鲜语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81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0人、讲师27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9人,多数教师具有出国进修、留学或工作经历。

学院荟萃了一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中日比较文学会副会长1人,吉林省外语学会理事长1人,日本国日本语教育学会海外评议员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

此外,数十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每年聘请1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较前列地位。

学院倡导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建院以来,出版著作98部,其中编著71部,专著27部,发表论文698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数十项,部分立项教材和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学院现有本科生1018人,硕士研究生375人,博士研究生22人。

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中屡获殊荣。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5,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英语翻译理论和技巧,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具备良好汉语基础,具备从事初步科研的能力,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够在毕业后从事翻译、管理、教学、公关、文秘、旅游及其它涉外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英语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2.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相关人文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英美文学、文化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3.了解国际竞争规则,熟悉对外交往礼仪,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性的合作与竞争。

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

五、学位课程高级办公自动化、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语言学导论、第二外语、大学语文六、学分分配七、专业教学计划八、选课指导(课程配置流程图)九、各学期应修学分分布表十、说明1.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2.辅修说明带☆为辅修课程,辅修最低学分为29分。

MTI培养方案-大连外国语学院

MTI培养方案-大连外国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专业翻译硕士(MTI)研究生培养方案简介一、大外MTI(英语)教研室是应用英语学院下设的主要教研室之一,于2009年大连外国语学院获批成为第二批MTI培养院校后成立,负责处理英语MTI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相关事务。

自成立起MTI英语教研室便积极投入到MTI各项建设工作中,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参加有关探索MTI教育的学术会议、制定相关培养文件、进行招生工作和MTI导师选拔工作,以及管理日常教学工作。

到目前为止,第一届英语MTI招收了33名笔译方向的学生,第二届招收了13名口译方向的学生和37名笔译方向的学生;进过严格的遴选,英语MTI 导师人数为15名,均为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的硕士以上学历的教授及副教授,实力基础雄厚。

二、翻译硕士MTI的特色课程以及MTI培养特色应用英语学院的本科教育开设6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国际法、旅游、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关系。

同时,应用英语学院的教师所学专业也涵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法学、国际关系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应用英语学院MTI的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国际政治与外交翻译几门课程上。

在重点抓特色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建设。

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转化能力及翻译技能技巧的培养,而这些方面的培养离不开文学翻译能力的加强。

为此,在MTI培养过程中,应用英语学院还重点开设了文学翻译及典籍英译,以其为基础,再辅以应用文体翻译,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各种职业翻译的需要。

因此,应用英语学院培养的MTI是以文学翻译为基础、以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国际政治与外交翻译为特色的翻译专业硕士。

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三学期制用)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三学期制用)

贵州大学2013本科人才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 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经贸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本国国情及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4)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5)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6)掌握文件检索及查询资料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 文学(05)2.学科类: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核心课程高级写作、笔译、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

*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英语词汇学、英语诗歌、英语修辞学;旅游英语方向:导游基础知识及业务、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翻译方向:翻译导论、文体与翻译;经贸方向:国际商务英语、商务研读;讨论型课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作品选读;旅游英语方向:旅游英语实务、跨文化交际与旅游接待礼仪;翻译方向:专题口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经贸方向:世界科技前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计划学制:4年。

最低毕业学分164+6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34 学分1)思想政治类 1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全年3001010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2)暑期3001010106 贵州省情 1 暑期3001020107 形势与政策 1 暑期2)军事体育类6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330211000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2(1) 秋冬3002010311 体育1 1(1) 秋冬3002010312 体育2 1(1) 春夏3002010313 体育3 1(1) 秋冬3002010314 体育4 1(1) 春夏3)计算机类(非计算机、信息专业)3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期TC80610901 大学计算机基础3(1.5) 全年TC80620816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 3(1.5) 全年学生也可选择修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各专业相同或更高学分的计算机类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英语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外语教育事业服务,为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

2.掌握语言学或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语用学
2.功能与认知语言学
3.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
三、修业年限
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修完全部课程,达到答辩要求者,经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答辩,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四、培养方式
1.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采取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下的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方式。

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充分发挥博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成立两个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语言学方向指导小组、英美文学方向指导小组);每组由3-5人构成。

2.博士生培养以专题研究为主,课程学习为辅, 实行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导师联合分专题分段授课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院授课等方式。

3.博士生入学1—2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实施资格考试制度。

博士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由指导小组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
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情况,文献研读情况。

考核方式由指导小组研究确定,综合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5.博士生入学1-2年内在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下,拟定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课题、文献查阅、研究方式、开题报告等),并举行开题报告会(见博士生开题程序)。

6.实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

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至少做二次院级以上40分钟的学术报告。

7.鼓励博士研究生到国内外名牌高校研修课程或访问,并承认其学分,创造条件并鼓励实行中外联合培养。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应最低修满14学分。

课程设置按学科方向具体安排如下:
表1:语言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表2: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方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说明1:必修课中的语言学理论或英美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由博士生导师共同承担,亦可聘请国内外名家讲授,旨在深入全面地了解本学科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语言学或英美文学前沿专题研究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由博士生导师共同承担分段分专题进行,旨在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语言学或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名著研读课程,为导师方向特色课,由导师规定必读书目,博士生撰写相应的读书报告,旨在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

说明2:博士研究生应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所规定的选修课程中选择至少4学分的课程。

说明3:鼓励博士研究生跨院系、学科选课,并承认学分。

说明4:生源为同等学历或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但要列入博士研究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

2.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等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应注重对博士生综合能力的检测;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算,必修课75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60分
以上为合格。

3.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应至少修得14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为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在SSCI、AH&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2篇 (其中至少1篇要发表在本学科专业刊物上)本学科专业的学术论文。

博士生发表的论文中至少应有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

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需在答辩前,在SSCI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本学科专业刊物上)。

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应为本人,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审查程序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的规定》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前期审查、中期审查和后期审查工作。

前期审查:在博士生完成论文选题及研究设计后,以指导小组为单位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等进行审查。

开题报告审查时间与学位论文通讯评阅时间的间隔至少为1年。

中期审查:主要是以指导小组前期审查意见为依据,对学位论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并确定是否进入后期审查阶段。

后期审查:时间在通讯评阅2个月前进行,主要是以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为依据,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待指导小组成员分别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入通讯评阅程序并准备答辩。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发表规定的论文,通过思想品德考核、资格考试、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博士学位。

本方案自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名单:
语言学方向博士生指导小组:
组长:张绍杰
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杨玉晨杨忠林正军
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方向指导小组:
组长:李增
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周桂君张颖刘国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