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综述

合集下载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过渡金属聚合催化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于传统的有机催化反应,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利用了过渡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通过与底物中的多个官能团相互作用,实现高效催化反应的目的。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反应机理较为复杂,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底物的配位、过渡态的形成和产物的解离。

首先,底物中的官能团与过渡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一个中间配位物。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来实现,例如磷配体、氮配体等。

接下来,过渡态的形成是整个反应的关键步骤。

在过渡态中,底物中的官能团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和重排,形成稳定的中间体。

最后,产物与过渡金属离子解离,形成最终的产物。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择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可以实现对底物的不同官能团的选择性催化。

例如,钯催化的聚合反应可以实现对烯烃的选择性聚合,形成具有不同官能团的聚合物。

铂催化的聚合反应则可以实现对芳香化合物的选择性聚合,形成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聚合物。

这些选择性聚合反应为有机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发展离不开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

合理选择合适的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也是设计催化体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研究人员通过合成和改进不同的催化剂,不断提高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天然产物、功能材料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医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研究对于推动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它通过利用过渡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实现对底物中多个官能团的选择性催化。

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催化剂设计和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超声合成法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 环境,促进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合 成催化剂。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粒径小、分布 均匀的催化剂,且反应条件温和。
制备条件对性能影响
温度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晶型、粒径和比表面积等性质。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 有利于形成结晶度好、粒径较大的催化剂,而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形成无定形或微晶结构 、粒径较小的催化剂。
化性能。
多功能复合型催化剂开发前景
光催化与电催化结合
开发具有光催化和电催化双重功能的复合型催化剂,提高能源转 化效率。
催化剂载体优化
研究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和活性组分利 用率。
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融合
探索多相催化和均相催化的融合策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 反应。
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需求及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催化剂分类
根据催化剂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方式,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均相 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同一物相中,而多相催化剂则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物相。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作用
降低活化能
01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物分子更容易达到活化
状态,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加速反应速率
02
由于活化能的降低,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有效碰撞,从而加
粒径和形貌
催化剂的粒径和形貌影响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和 活性位点分布,进而对催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表面性质和电子性质分析
表面吸附性能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的吸附位点,可吸附反应物分 子并活化,从而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性能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多变的价态,使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 能。这种性能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后过渡金属苊基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降冰片烯聚合

后过渡金属苊基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降冰片烯聚合

后过渡金属苊基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降冰片烯聚合侯彦辉;韩伟伟;翟飞帆;路小敏;张宇峰;杨敏【摘要】Twoα-diimine nickel complexes [Ar-N=C (Nap)-C (Nap)=N-Ar]NiBr2 with different alkyl substituents on backbone carbon of acenaphthene [Ar=Ar=2,6-(i-Pr)2-phenyl, Nap=5-R-1,8-naphthdiyl;Cat.1:R=H;Cat.2:R=OCH3]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substituents on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new nickel catalyst and co-catalyst methylaluminoxane (MAO) content ratio, and acenaphthene carbon skeleton) on norborn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were observed. In toluene as a solvent, the reaction time was 1 h, the catalytic system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when Al/Ni molar ratio was 1 500. The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ies with Cat. 1 reached 4.61×104g/(mol·h) under the condition 60℃ and those with Cat.2 reached 8.11×104 g/(mol·h) under 60℃ with Cat.2. IR and 1H-NMR showed that the norbornene polymerization was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catalyzed by these two catalysts and the product catalyzed with Cat.2 showe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合成了2种苊基α-二亚胺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ArN=C(Nap)—C(Nap)=NAr]NiBr2(Ar=2,6-(i-Pr)2-phenyl, Nap=5—R—1,8—naphthdiyl;其中,Cat.1:R=H;Cat.2:R=OCH3)].考察了聚合体系在不同温度、铝镍化条件下对降冰片烯聚合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对聚合产物的红外光谱、1H-NMR谱图及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甲苯作溶剂、铝镍摩尔比为1 500、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未取代的催化剂(Cat. 1)在50℃时催化活性为4.61×104 g/(mol·h),而甲氧基取代的苊基α-二亚胺镍(Cat. 2)在60℃时催化活性达到8.11×104 g/(mol·h);红外谱图及 1H-NMR谱图表明2种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聚合均以加成聚合方式进行;Cat.2催化聚合产物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期刊名称】《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6【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苊二亚胺镍催化剂;降冰片烯;催化剂【作者】侯彦辉;韩伟伟;翟飞帆;路小敏;张宇峰;杨敏【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36;O631.5降冰片烯(NBE)是一种重要的环烯烃单体,而且降冰片烯加成均聚物是一种性能独特的聚合物质,具有极低的吸湿性、较高的拉伸断裂值、优异的电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很好的金属粘连性及非常好的光学性质,在卤代芳烃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1-3].目前,催化降冰片烯加成型聚合的催化剂可以分为3种:前过渡金属钛和锆催化剂、茂金属/MAO体系以及后过渡金属钯和镍催化剂.钛系催化剂是最早用于环烯烃均聚研究的,由TiCl4和烷基铝组成催化体系.Sarttori等[4]首次报道了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但催化活性较低.Hasan等[5]采用了(t-BuNMe4SiCp)TiMe2和(t-BuNMe2SiFlu)TiMe2两种配合物,第一次实现了钛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的活性加成聚合.20世纪80年代,茂锆/甲基铝氧烷催化体系促进了降冰片烯加成聚合研究的发展[6],但是这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对比较低.Sacchi等[7]则发现α-二亚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降冰片烯聚合,从而使得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受到重视,并且在近十几年里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8-10]. α-二亚胺后过渡催化剂主要依靠改变苯胺上的取代基来改变其催化性能[11],而通过在苊醌骨架上改变取代基来考察其催化性能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通过在苊醌上引入甲氧基,合成了新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作用下引发降冰片烯的聚合反应,并与苊醌不带取代基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作对比.1.1 实验原料所用实验原料包括:苊醌,南京康满林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产品;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均为分析纯,天津试剂二厂产品;无水甲醇,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产品;苊醌、2,6-二异丙基苯胺(纯度≥98%),未经纯化,直接使用,南京康满林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产品;(DME)NiBr2,自制;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1.5 mol/L,美国Albemarle公司产品;酸化乙醇溶液(10%),氩气保护下直接使用.1.2 催化剂的制备(1)试剂纯化:对水对氧敏感的所有物质都采用标准的Schlenk技术.其中,甲苯在氩气保护下加金属钠回流,用前蒸出;降冰片烯经过氯化钙干燥后常压蒸出;DMF经过氯化钙干燥后直接使用.(2)(DME)NiBr2的制备:取250 mL的双口瓶,加入溴化镍10 g(45.8 mmol)和100 mL的无水乙醇,氩气保护情况下加热回流反应24 h.停止反应,真空下旋干,得到绿色粘稠固体NiBr2(EtOH)n.然后分别取100 mL乙二醇二甲醚、5 mL甲酸三乙酯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热回流10 min后,将上一步所得绿色固体NiBr2(EtOH)n加入到混合液中,继续回流反应24 h.停止反应,旋去溶剂,过滤得橙色固体.将橙色固体用适量干燥的乙二醇二甲醚浸泡洗涤.过滤,取固体常温真空干燥,得到粉红色产品7.8 g(50%).(3)配体(1)和配体(2)的制备由文献[12]得到.(4)N,N’-二(2,6-二异丙基)苊二亚胺溴化镍(Cat.1):在氮气保护下,将配体(1)0.2 g(0.4 mmol)、(DME)NiBr20.1 g(0.36 mmol)和20 mL 二氯甲烷分别加入到50 mL的双口瓶中,室温反应24 h;过滤,取有机相旋干;旋干所得残留物用乙醚(3×10 mL)洗涤;真空干燥,得棕红色粉末状固体配合物0.2 g(77.2%).各元素含量(理论值):C 55.32%(55.40%);H 4.12%(3.99%);N 4.58%(4.64%).(5)N,N’-二(2,6-二异丙基)-5-甲氧基苊二亚胺溴化镍(Cat.2):在氮气保护下,将配体(2)0.2 g(0.377 mmol)、0.105 g(DME)NiBr2(0.377 mmol)和15 mL的二氯甲烷分别加入到50 mL的双口瓶中,室温反应24 h.后处理同上,得到黑色粉末状固体配合物0.158(56%).各元素含量(理论值):C 59.23%(59.31%);H 5.73%(5.65%);N 3.69%(3.74%);O 2.10%(2.14%).2种α-二亚胺催化剂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1.3 降冰片烯均聚合所有聚合操作均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取装有磁子的100 mL两口瓶,真空-氩气置换3次,提前设定好加热油浴温度,依次加入降冰片烯单体、甲苯溶剂、助催化剂MAO和主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反应至规定时间后,用10%酸化乙醇溶液终止反应,过滤,聚合物用乙醇和水交替洗涤3次,于80℃真空干燥至恒重,称量计算催化剂活性.2.1 不同n(Al)/n(Ni)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在以10 mL甲苯作为溶剂、催化剂用量均为3 μmo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采用甲基铝氧烷(MAO)作为助催化剂,不同铝镍比下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n(Al)/n(Ni)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Al)/n(Ni)为1 500时出现了峰值.这是由于助催化剂MAO使金属配合物形成了阳离子活性中心,所以在n(Al)/n(Ni)较低时,MAO含量较低,形成的阳离子活性中心较少,导致活性较低,降冰片稀产品较少;当n(Al)/n(Ni)较高时,MAO含量较高,聚合物容易向助催化剂MAO进行转移,活性也不高,只有当n(Al)/n(Ni)在中间某一个值(1 500)时才能达到活性的最高值.2.2 不同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nAl/nNi=1 500、以10 mL甲苯作为溶剂、催化剂用量均为3 μmol、NBE用量为1 g、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2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Cat.1在温度为50℃时最大,而Cat.2在温度为60℃时的催化活性最大.这是因为温度在某一个较低的范围内时,随着温度的增加,活性种数量增加,链增长速率增加,从而使催化活性升高;但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活性种部分失活,导致活性下降,降冰片烯产率减少.比较发现,在苊醌上带有取代基后,催化活性提高.2.3 红外谱图分析分别对催化剂Cat.1、Cat.2催化降冰片烯所得聚合物进行红外表征,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2种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所得聚降冰片烯的结构相似.2 945、2 867 cm-1处分别为亚甲基的C—H不对称种对称伸缩振动,1 453 cm-1处为亚甲基的C—H剪式振动吸收峰;94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降冰片烯加成聚合物中双环[2.2.1]庚烷环的吸收峰;在964 cm-1和736 cm-1处没有出现降冰片烯开环聚合物的=C—H顺式和反式面外摇摆振动吸收峰.因此,可以认为这2种2,3-二羟基苯甲醛缩亚胺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均聚均是按照加成聚合方式进行的.2.4聚合物的1H-NMR谱图降冰片烯聚合物的1H-NMR谱图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在化学位移为0.8×10-6~3.0× 10-6范围内出现了降冰片烯加成聚合物的4组典型共振峰,0.8×10-6~1.2×10-6处为C5/C6上亚甲基氢的峰,1.3×10-6处为桥碳C7上亚甲基氢的峰,1.6×10-6处为C1/C4上次甲基氢的峰,2.3×10-6处为C2/C3上次甲基氢的峰.在5.3×10-6附近没有出现降冰片烯开环聚合物的=C—H峰,由此说明邻羟基水杨醛亚胺催化剂Cat.1和Cat.2在MAO作用下催化降冰片烯聚合都是按照乙烯基加成聚合方式进行的.2.5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分别对催化剂Cat.1、Cat.2催化降冰片烯聚合所得聚合物进行热性能研究,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这2种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聚合所得聚降冰片烯都有良好的耐热性,而且完全燃烧后残余量很少,利于PNB的加工.所得聚降冰片烯在100℃以内几乎没有失重,说明聚合物中几乎没有残余单体;在150~450℃之间失重略有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微量低聚物发生了分解挥发;460℃之后聚合物本体结构开始分解,500℃时热失重速率达到最大.以苊醌为基本原料,利用有机合成、柱层分离等方法制备并提纯得到了2种基于苊醌的镍二亚胺催化剂.并将这2种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降冰片烯的聚合,实验结果表明:(1)配体(1)及配体(2)核磁氢谱在氢谱中1.24× 10-6和0.98×10-6附近各有12个H,表明2,6-二异丙基胺与苊醌发生了席夫碱反应,表明2种α-双亚胺配体成功合成.(2)2种催化剂对降冰片烯都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通过对催化产物的红外谱图及核磁氢谱的分析,表明这2种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聚合是以加成聚合的方式进行的.(3)带有甲氧基的苊基α-二亚胺镍催化剂2和不带取代基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1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耐热性.而且,带有甲氧基的苊基α-二亚胺镍催化剂所得聚降冰片烯产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相关文献】[1]NOVAK B M,RISSE W,GRUBBS R H.The development of well-defined catalysts forring-opening olefin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ROMP)[J].Adv Polym Sci,1992,102(7):47-72.[2]ZOU H,WU Q,HUANG H,et al.Synthesis of bimod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polyethylene with α-diimine nicke(II)complexes containing unsym-substituted aryl groups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aluminoxane[J].Eur Polym J,2007,43(9):3882-3891.[3]AHMED S,BIDSTRUP S A,KOHL P A,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force field for polynorbornene[J].J Phys Chem B,1998,102:9783~9790.[4]SARTTORI G,CIAMPELLI F C,CAMELI N.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J].Chim Ind (Milan),1963,45(12):1478-1482.[5]HASAN T,NISHII K,SHIONO T,et al.Living 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 via vinyl addition with ansa-fluorenylam-idodimethyltitanium complex[J].Macromolecules,2002,35(8):933-8935.[6]MCKNIGHT A L,WAYMOUTH R M.Groupansa-cyclopentaclienyl-amido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J].Chem Rev,1998,98:2587-2598.[7]SACCHI M C,SONZOGNI M,LOSIO S,et al.Vinylic 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 by late transition metal-based catalysis[J].Macromolecules,2001,202(10):2052-2058.[8]LIU J,LI Y,LI Y,et a1.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y(α-diimine)nickel(II)complexes bearing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n para-position of imines activated with MMAO[J].J Appl Polym Sci,2008,109(2):700-707.[9]LIU F S,HU H B,XU Y,et al.Thermostable-diimine nickel(II)catalyst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Effects of the substituted backbone structure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branching structure of polyethylane[J].Macromolecules,2009,42(20):7789-7796. [10]HAMEDANI N G,ARABI H,ZOHURI G H,et al.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ickel(II)precatalyst beating a β-triketimine ligand and study of its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performanc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s[J].J Polym Sci Part A:Polym Chem,2013,51(7):1520-1532.[11]HELLDÖRFER M,BACKHAVS J,AIT H G,et al.The influence of the ligand struc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alpha-diimine)nickel catalysts in the polymerization and oligomerization of ethylene[J].Inorg Chim Acta,2003,351:34-42.[12]侯彦辉,邢莹莹,胡博文,等.后过渡金属苊基α-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4,33(6):34-38.。

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研究随着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越来越深入,催化技术作为一种化学反应方法,在有机合成、能源转换、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催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辅助反应,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实现对催化反应的制约条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渡金属催化剂概述过渡金属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元素组成的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并且能够控制反应的选殊性。

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铑、铱、钯、铂、钼、铜、镍、钨等。

二、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意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对于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实现对催化反应的制约条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不仅可以为催化反应的分类和理解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可以指导及改进催化剂设计及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推动催化反应技术的发展,促进新催化剂的研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三、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1、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是研究催化反应机理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它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技术等。

在通过光谱学方法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时,主要通过对反应中产物和副产物在光谱学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来推断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工作机理。

2、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在电化学实验中,通过在不同电势下催化剂的性质变化来推测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常用的电化学实验技术有电化学阻抗谱、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等。

3、计算化学方法计算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的结构及电子结构来研究催化反应机理的。

采用计算化学方法可以研究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应路径等。

与实验相比,计算化学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综述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综述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综述1催化剂的意义催化剂是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

化学反应若要发生,则反应物分子之间必须有足够能量的发生碰撞以形成活性复合物或过渡态复合物,这个能量就是活化能。

而催化剂能够提供一个较低的活化能,因此加速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和未添加催化剂的反应的一步实现原理相比,催化反应包含了许多种化合物与过渡态复合物[1]。

催化技术对于目前乃至未来的能源、化学反应、环境工业、石化工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原油、煤和天然气向燃料和化学原料的转化,大量石油化工和化学产品的生产,以及CO、NO、碳氢化合物排放物的控制,全都依赖于催化技术。

此外,催化剂还是燃料电池电极的必要组分——无论电极使用的是固体氧化物离子还是聚合物质子电解液[2]。

催化技术的发展、催化剂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成功开发, 往往会带动已有工艺的改进和新工艺的诞生。

据统计,85%以上的化学反应都与催化反应有关。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催化剂大多为金属、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等多相催化剂, 其优点是催化性能较稳定, 使用温度广, 容易回收重复使用, 但催化活性较低, 反应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 而且副反应较多。

最近几十年, 发展了以有机金属络合物为主的均相催化剂, 为化学工业带来革命性进步。

这种催化剂分散度高, 活性中心均一, 结构明确, 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都较高, 反应可以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进行[3]。

2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性质聚烯烃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Ziegler - 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仍然是烯烃聚合催化剂研发的3个主要方向[4]。

9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Brookhart等人[5]报道了利用适当的配体, 可使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Ⅷ族中Ni和Pd的配合物用来引发烯烃聚合, 从而由单一烯烃可获得高分子量的、有各种支化度的聚合物, 并能实现与极性单体的共聚。

他们将这一类催化剂称为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涉及到第Ⅷ族中的元素, 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为Fe、Co、Ni、Pd4种金属元素[6]。

化学反应机理中的过渡金属催化

化学反应机理中的过渡金属催化

化学反应机理中的过渡金属催化过渡金属催化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来促使反应加速或改变反应途径的方法。

过渡金属催化在有机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调控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来实现合成化学的诸多挑战。

本文将主要探讨过渡金属催化的基本原理、常见反应类型以及应用前景。

一、过渡金属催化的基本原理过渡金属催化是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并改变反应途径的过程。

过渡金属催化剂通常是指具有不完全填充的d轨道和较宽的能带的元素,它们的物理性质使得它们在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催化活性。

过渡金属催化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类: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

均相催化是指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相同的物理相态,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配位等。

异相催化是指催化剂和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物理相态,如气体催化、固体催化等。

在均相催化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配位原位催化、氧化还原催化以及酸碱催化等机制来促进反应进行。

在异相催化中,过渡金属催化剂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并通过吸附、催化表面反应等方式来催化反应。

二、常见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类型1. 化学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广泛,常见的反应包括氧化、还原、配位等。

例如,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在氧化反应中将有机化合物氧化为酮、醛或酸。

在还原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将酮还原为醇或在还原环境下进行碳-碳键的形成。

2. 类烯烃的转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类烯烃的转化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催化烯烃的氢化、环化、开环反应等。

这些反应对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转化过程。

3. 碳氢键官能团化过渡金属催化在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类反应可以将碳氢键转化为碳官能团化合物,通过引入如卤素、氨基、羟基等官能团来实现拓展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和应用范围。

三、过渡金属催化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催化已经成为现代有机合成的基础。

通过合理设计和改进催化剂,可以实现高效的、环境友好的有机反应。

过渡金属合金催化剂氧还原ORR催化机理

过渡金属合金催化剂氧还原ORR催化机理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Pt-M合金催化剂中添加非贵金属M可使Pt原子更好嵌入 或锚定在载体C表面,防止催化剂在C表面集聚或流失, 使Pt-M二元或三元合金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过渡金属M的加入可以防止Pt团聚,限制C载体表面Pt的 迁移,使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结论
具有3d结构的过渡非贵金属加入Pt催化剂中,会改变纯Pt 催化剂的几何特征和电子层结构,增加Pt表面的粗糙度, 对Pt具有锚定作用,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贵金属 Pt的用量,对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活性有显著提高。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合金元素的添加改变了Pt原子外层的电子结构,增大了Pt 原子d轨道空穴数,增强了Pt原子dz2或两个相邻的Pt原子 dxz或dyz轨道与吸附的O2分子π轨道的作用,降低了O-O 键的键能,加快了O-O键断裂,促进了氧还原反应的发生。
通过改变d能带中心的位置可以控制合金问的耦合能,改 善合金催化剂的活性。当d能带中心上移(即d能带中心能 量变大),Pt-M与O2的相互作用增强,易于断O-O键。反 之,Pt-M上吸附的O原子易于和H结合生成OH。
Pt-M合金催化剂活性提高机理
Pt-M合金催化剂中添加的非贵金属溶解会使催化剂的表 面变得粗糙,增加Pt的有效活性表面积,从而提高合金催 化剂活性。
实例:对Pt-Fe合金进行烧结,然后对电催化剂进行酸处 理,使Pt表面未合金化的过渡金属溶解掉,电催化剂只保 留Pt和Pt-Fe合金,Pt的活性表面积增加了两倍,提高了 Pt-Fe合金的催化活性。
设计新型催化剂应当根据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计算 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或反应能来寻找ORR中反应速度的控制 步骤,量化理论模拟不同金属及合金的组分和结构,以及 根据催化剂电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几何和电子结构的关系, 来综合确定,而不是只考虑某个单一因素。

后过渡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

后过渡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
这类 共聚催 化剂 进行综 述 。
剂 、 金 属 催 化 剂 和 后 过 渡 金 属 催 化 剂 均 能 茂 催 化 极 性 单 体 和 烯 烃 发 生 配 位 共 聚 。 Ze l - i e gr Nat 催 化 剂 的 活 性 中 心 和 引 发 剂 组 分 都 很 t a 容 易 与 极 性 单 体 的 杂 原 子 相 结 合 形 成 结 构 稳 定 的 配 位 化 合 物 , 而 降 低 甚 至 完 全 抑 制 催 从 化 剂 的 聚 合 活 性 。 为 了 实 现 共 聚 , 常 需 要 通 对 极 性 单体 进 行 修 饰 或 者 用 特 殊 的 方 法 屏 蔽
容性 较 差 , 限制 了 聚烯 烃 在 一 些 特 殊 方 面 的应
用 _ 。在 聚烯烃 高分 子 中引入极性 基 团 , 以有 1 ] 可 效 地改善 聚合物 的硬 度 、 弹性 、 面性 质等 , 黏 界 可 以使聚合 物高 附加值 化并 拓宽其 商业用 途 。 极 性 单 体 是 指 分 子 内 含 有 (, S 和 卤 ) N, i
素 等极 性 基 团 的 特 殊 烯 烃 。烯 烃 与 极 性 单 体
共 聚 的 关 键 在 于 催 化 剂 。 Ze lr t i e- t g Na a催 化
方 面有 光 明 的前 景 , 因此 受 到 了广 泛 的关 注 。 也 下 面从催 化剂 的研 究 进 展 和单 体 种 类 两方 面对
( 国 石 化 扬子 石油 化 工 有 限公 司南 京 研 究 院 , 中 江苏 南 京 ,1 0 8 204 )
摘 要 : 述 了 近年 来 后 过 渡 金 属催 化 剂 催 化 烯 烃 与极 性 单 体 共 聚 的 研 究 进 展 , 过 渡 金 属 催 化 剂 催 化 乙来对后 过 渡 金属 催 化 剂 的研 究 逐 渐 深 入, 后过 渡 金 属配 合 物具 有 弱 的亲 氧 性 , 极 性 对 官 能团有 很好 的耐受 性 , 且后 过渡金 属催 化剂 而 还具 有 合 成 简单 、 化烯 烃 聚 合 活性 高 等特 点 , 催 这些 性质 决定 了其 在催 化 烯 烃 与极 性 单 体共 聚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随着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对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过渡金属催化剂是一类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其研究进展对于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针对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水分解中的应用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传统的水分解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而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这一过程。

例如,通过过渡金属氧化物如RuO2、IrO2等作为催化剂,可以实现低温水分解制氢的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水分解的效率。

其次,在有机合成领域,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应用也获得了广泛关注。

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多种有机反应,例如烯烃的氢化、偶联反应、羧酸的酯化等。

特别是在选择性有机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尤为突出。

例如,Pd、Ru等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实现底物之间的选择性键合,形成特定的有机产物。

此外,通过改变过渡金属催化剂的配体或手性模板,还可以实现对不对称合成的控制,制备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有机分子。

另外,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环境保护领域也获得了广泛应用。

例如,过渡金属催化剂可以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和有害气体的净化。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此外,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可以被高效转化为无害物质。

最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传统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往往基于经验和试错的方法,缺乏理论指导。

随着计算化学的发展,通过理论模拟和计算机设计的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指导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

此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具有多孔结构和可调控性的材料,通过将过渡金属和有机配体相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Ph3P Ph Ni
ON
R1
R2
2a-c
课题组合成的齐聚镍催化剂
2a-c
MM AO
n+
R
3-5%
OMe 2a-c
MMAO
s-PMMA
O
它能否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呢?
机理分析,表明是可行的! 高分子量共聚物, 插入率1-16%, 效率 104g/molNi 结构表征, 证明了共聚物的结构。
(4) 80-90年代,Pd的双膦配合物催化烯烃/CO共聚合
(5) Ni、Pd配合物催化环烯烃的加成聚合
(6) 1995年报道, -双亚胺Pd催化乙烯、极性单体聚合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特点
后过渡金属离子的半径大、亲氧性弱(弱酸)
烯烃的插入速度相对较慢、易发生-消去反应、 易发生双分子失活
减少-消去、减少双分子失活 提高催化活性、增大分子量 增大配体的空间位阻
O
Ni O2
Al Et2Cl
Ni 2
Al Et2Cl
NiCl AlEt2Cl
(2) 70年代初,日本学者发现联吡啶Fe(III)可催化乙烯、MMA、
AN等单体聚合
Et
N
N
Fe
N Et
N
Ph2
R1 P
Ph
Ni ( SHOP 催化剂)
R2 O
L
(3) 70年代未,发现SHOP催化剂,制备长链-烯烃 80年代未发现,改变条件可制备聚乙烯
Low pressure
High Pressure
Hyperbranched Linear with miderate branching
H CH2 CH
Pd NN
H Chain walking

有机合成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有机合成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有机合成中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是指由过渡金属组成的催化剂,其在有机合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高效的催化活性,过渡金属催化剂已成为有机合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重点讨论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种类过渡金属催化剂包括铂、钯、铑、钌等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

这些过渡金属催化剂通常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与有机底物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包括加成、消除、氧化和还原等反应。

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和配体的选择,可以实现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精确控制。

二、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 氢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钯催化的氢化反应可以催化烯烃和炔烃的选择性氢化,将它们转化为相应的饱和烃。

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氢化加成反应,如烯烃的加氢制备饱和烃,以及炔烃的氢化制备烯烃。

2. 碳碳键形成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碳碳键形成反应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铜催化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可以实现芳香炔和芳香卤代烃之间的偶联,形成对称或非对称的炔基芳香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用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骨架,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

3. 氧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剂还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

例如,铑催化的烷烃的氧化反应可以将烷烃氧化为相应的醇或醛。

这种反应在制备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功能化合物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铑催化的氧化反应还可用于构建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催化剂体系,如废气净化和有毒废物处理等。

4. 不对称催化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剂也可以实现不对称催化反应。

例如,铂催化的氢化反应可以实现炔烃或烯烃的不对称氢化,得到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饱和烃。

这种手性化合物对于药物合成和杂环化合物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优势和挑战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许多优势,如高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

它们不仅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还可以在反应中发挥催化剂的再生作用,提高反应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

不 同的配体进行 调节 ,从而得 到不 同结构 和性能
的烯烃 聚合物 ,因此可 以按 照预定 的 目的进行 聚
镍 钯催化 剂 ( 见图 2 ) 。这 类催 化剂 由于其环 芳 的
刚性结 构 ,不 仅有 效 限制 了芳 基 围绕 C —N键 的 自由旋转 ,可 以在 高温下获 得高相 对分 子质量 的 聚乙烯 ,而且 有效地减 少 了催 化剂 活性 中心 因芳 基邻 位取代 基碳氢 活化而失 活 的几 率 ,提高 了催
摘 要 : 介 绍了后 过渡金属催化剂 的催化特点 , 并从不 同配体结构对聚 乙烯分子链结构 及聚合活性的影响角
度 出发 , 综述 了近些年来后过渡金属催 化剂在乙烯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配体 结构 乙烯 聚合
后过渡金 属催化 剂具有 茂金 属催化 剂所特 有 的单活性 中心 和催 化活性 高 的特点 ,同时又 可在 较 温和 的条件 下催 化 乙烯 和各种 0 c 一 烯 烃均 聚合 、
综述
石 化 技 术, 2 0 1 4 , 2 1 ( 1 ) : 6 6
P ETR0CHEMI C AL I NDUS T RY TECHNOL OGY
后过渡金属催化 剂催化 乙烯聚 合的研 Nhomakorabea究进展
高宇新 ,国海峰 , 闫恪敏 , 董春 明
( 1 .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 中心 , 黑龙 江省 大庆市 1 6 3 7 1 4 ; 2 . 中国石油 大庆石化公 司龙化新实业总公司 , 黑龙江省大庆市 1 6 3 7 1 4 )
6 4 1 1 0 3 2; E- ma i l : g a o y x 45 9 @pe t r o c h i n a . c o n. r c n。

后过渡金属(Ni,Fe,Co)配位催化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

后过渡金属(Ni,Fe,Co)配位催化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

后过渡金属(Ni,Fe,Co)配位催化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聚合物,其物理性质与化学反应性能的调控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后过渡金属(Ni,Fe,Co)配位催化剂在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方面具有潜力。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其在聚合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传统的聚乙烯催化剂主要是采用铜催化剂。

然而,铜催化剂在短链聚合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导致聚乙烯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宽,线性度较低。

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使聚乙烯具有更高的线性度和分子量,从而提高了聚乙烯的物理性能。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配位催化剂的合成。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可以调控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选择合适的配体可以使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还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用量来实现对聚乙烯分子结构的调控。

研究人员发现,催化剂的用量对聚乙烯的分子量和线性度有重要影响。

适当增加催化剂用量可以提高聚乙烯的分子量和线性度。

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具有许多优越性能。

高度线性聚乙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熔体粘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刚性。

超支化聚乙烯则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因此,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总之,后过渡金属(Ni,Fe,Co)配位催化剂在制备高度线性及超支化聚乙烯方面具有潜力。

通过合理选择配体和调控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聚乙烯分子结构的调控,从而提高聚乙烯的物理性能。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性能,探索更高效的催化剂体系,并拓展其在材料科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可以揭示反应的原理和规律,为有机合成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

一、引言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是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促进有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包括C-C键形成、C-N键形成、C-O键形成等多种反应类型。

二、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是指在反应过程中,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路径。

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与底物形成配位键或氢键等相互作用,使底物发生活化,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可以分为两类: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

1. 均相催化均相催化是指催化剂和底物在反应体系中处于同一相态,通常是溶液相。

均相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位催化和氧化还原催化两个方面。

配位催化是指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底物形成配位键,通过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配位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配位键形成和断裂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以及过渡态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

氧化还原催化是指过渡金属催化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有机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电子转移过程、中间体的生成和消除等方面。

2. 异相催化异相催化是指催化剂和底物在反应体系中处于不同的相态,通常是固体催化剂和气体或液体底物之间的反应。

异相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过程。

异相催化反应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剂表面的结构和性质、底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消除等方面。

三、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方法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机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间体的探测和鉴定、反应路径的揭示等。

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效应的电子结构调控分析

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效应的电子结构调控分析

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效应的电子结构调控分析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它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其中,过渡金属离子在催化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控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性能的精确调控。

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主要包括电子数目、电子排布和电子能级等方面。

首先,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数目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数目决定了其能够与反应物或中间体发生的电子转移过程。

例如,铜离子(Cu2+)具有一个未配对的d电子,因此它能够参与电子转移反应,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而对于铁离子(Fe3+),它具有五个未配对的d电子,因此在催化剂中能够发挥更多的电子转移能力。

其次,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着重要影响。

电子排布决定了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性质,进而影响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铂离子(Pt2+)为例,它具有一个未配对的d电子,因此能够与反应物形成较强的化学键,提高反应速率。

而对于钯离子(Pd2+),它具有两个未配对的d电子,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与反应物发生作用,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最后,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能级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电子能级决定了过渡金属离子的能量状态,进而影响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反应路径。

以铜离子为例,其d电子的能级位于较低能区域,因此能够与反应物形成较稳定的中间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而对于铂离子,其d电子的能级位于较高能区域,因此能够与反应物形成较活化的中间体,提高催化剂的反应速率。

通过对过渡金属离子电子结构的调控,可以实现催化剂性能的精确调控。

一种常见的调控方法是通过配体的选择和设计来调控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

配体是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选择不同的配体可以调控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数目、电子排布和电子能级等性质。

例如,通过选择具有较高电子亲和力的配体,可以使过渡金属离子获得更多的电子,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精品文档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精品文档

Pt
6s25d7 6s15d9
2019年,美国Brookhart 英国Gibson
(n+1)
O
N O
+n
H 2N
H2 C
NH2
HCOOH EtOH/THF
N O N
H2 C
N N N
H2 C
N N O
(n-1)
2,6-diisopropyl aniline
N N N
H2 C
N N N
H2 C
N N N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Fe
4s23d6
Co
4s23d7
Ni
4s23d8
Late transition metal
Ru
5s14d7
Rh
5s14d8
Pd
4d10
Os
Ir
Pt
6s15d9
6s25d6 6s25d7
16电结构的 N、P、O、S 的多齿配合物
docin/sundae_meng
历史的回顾
(1) 60-70年代,后过渡金属可催化乙烯二聚 丁烯
Linear with miderate branching
H CH3 CH2 CH Pd N N N
docin/sundae_meng
Chain walking
(n-1)
FeCl2
N N Fe Cl Cl N
H2 C
N N Cl N Fe Cl
H2 C
N N Fe Cl Cl N
(n-1) docin/sundae_meng
N N N Fe
Cl Cl
N MAO Me N N
14电子体系
N R N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介绍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合成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实现有机物的高效转化和多样化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深入探讨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原理后过渡金属指的是周期表中镭(Ra)后的所有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铕(Eu)、铪(Hf)、锇(Os)等。

这些金属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是一种采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来促进有机物之间的化学键形成的方法。

通过合成高效的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实现有机物的催化转化。

催化剂通常由后过渡金属离子和辅酸、配体等组成,通过与底物分子发生配位和活化,促使有机物之间发生反应。

后过渡金属配位催化的反应机理往往是复杂的,包括配位、氧化还原、卤素添加、烯烃加成等多个步骤。

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底物的结构都会对反应的效果和产率产生重要影响。

应用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碳碳键形成:–烯烃与烯烃的直接共轭加成反应;–有机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如Suzuki偶联、Negishi偶联等;–碳碳键的环化反应,如环化加成、环化交叉偶联等。

2.碳氮键形成:–胺化反应,如C-H胺化反应、C-C胺化反应等;–氰化反应,如氰基化反应、亚胺化反应等。

3.碳氧键形成:–酮化反应,如羰基化反应、羧酸化反应等;–醚化反应,如烷氧化反应、苯醇化反应等。

4.碳硫键形成:–硫化反应,如亚硫酰氯化反应、亚硝基化反应等。

发展趋势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作为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条件的不断改进,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1.催化剂设计:通过设计合适的配体和辅酸,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对特定底物的高效催化转化。

2.可持续发展:研究合成更加环境友好的催化剂,并考虑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方法,实现催化合成的可持续发展。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过渡金属催化烯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烯烃是一类具有双键结构的有机分子,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可以实现烯烃的选择性转化,从而合成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药物、农药、材料等。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反应机理复杂多样。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中的双键与过渡金属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稳定的中间体。

这个中间体可以发生多种反应,如加成、氧化、还原等,从而合成出不同的产物。

不同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有着不同的反应特点和选择性,可以实现对烯烃的不同转化。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

最早以铂、钯、铑等过渡金属为催化剂,通过与烯烃发生配位反应,实现了烯烃的加氢、加成等转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不同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对于不同的烯烃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实现对烯烃更加精确的控制转化。

在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研究中,选择合适的配体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配体可以调节过渡金属的电子性质和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配体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研究不仅在有机合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的烯烃转化方法通常需要高温、高压和有毒溶剂等条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而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例如,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分子。

药物分子中常常含有烯烃结构,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可以实现对药物分子的修饰和合成,从而提高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过渡金属催化烯烃还可以用于合成高性能材料,如聚合物、液晶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光电子、信息等领域。

过渡金属催化烯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配体,可以实现对烯烃的高效、高选择性的转化。

《MOFs衍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研究》范文

《MOFs衍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研究》范文

《MOFs衍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

其中,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高效的催化性能在电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以MOFs(金属有机框架)衍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制备方法及氧还原性能的研究。

二、MOFs衍生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2.1 制备原理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材料。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OFs材料。

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温热解、蚀刻等方法,可得到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2.2 制备方法(1)合成MOFs前驱体:根据所需的金属元素和有机配体,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将金属盐和有机配体溶于溶剂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得到MOFs前驱体。

(2)热解或蚀刻:将MOFs前驱体在一定的气氛和温度下进行热解或蚀刻,使金属元素以单原子的形式分散在碳基底上,形成单原子催化剂。

(3)后处理:对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进行清洗、干燥等后处理过程,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催化性能。

三、氧还原性能研究3.1 氧还原反应(ORR)概述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装置中的关键反应之一,其反应过程复杂,涉及电子转移和物质传递等多个步骤。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在ORR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1)催化剂的表征:利用XRD、TEM、HAADF-S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元素分布等进行表征。

(2)ORR性能测试:在电化学工作站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手段测试催化剂的ORR性能,包括起始电位、半波电位、极限电流密度等参数。

(3)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原位光谱、同位素标记等方法研究ORR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综述1催化剂的意义催化剂是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物质。

化学反应若要发生,则反应物分子之间必须有足够能量的发生碰撞以形成活性复合物或过渡态复合物,这个能量就是活化能。

而催化剂能够提供一个较低的活化能,因此加速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和未添加催化剂的反应的一步实现原理相比,催化反应包含了许多种化合物与过渡态复合物[1]。

催化技术对于目前乃至未来的能源、化学反应、环境工业、石化工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原油、煤和天然气向燃料和化学原料的转化,大量石油化工和化学产品的生产,以及CO、NO、碳氢化合物排放物的控制,全都依赖于催化技术。

此外,催化剂还是燃料电池电极的必要组分——无论电极使用的是固体氧化物离子还是聚合物质子电解液[2]。

催化技术的发展、催化剂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成功开发, 往往会带动已有工艺的改进和新工艺的诞生。

据统计,85%以上的化学反应都与催化反应有关。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催化剂大多为金属、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等多相催化剂, 其优点是催化性能较稳定, 使用温度广, 容易回收重复使用, 但催化活性较低, 反应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 而且副反应较多。

最近几十年, 发展了以有机金属络合物为主的均相催化剂, 为化学工业带来革命性进步。

这种催化剂分散度高, 活性中心均一, 结构明确, 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都较高, 反应可以在很温和的条件下进行[3]。

2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性质聚烯烃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Ziegler - 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仍然是烯烃聚合催化剂研发的3个主要方向[4]。

9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Brookhart等人[5]报道了利用适当的配体, 可使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Ⅷ族中Ni和Pd的配合物用来引发烯烃聚合, 从而由单一烯烃可获得高分子量的、有各种支化度的聚合物, 并能实现与极性单体的共聚。

他们将这一类催化剂称为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涉及到第Ⅷ族中的元素, 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为Fe、Co、Ni、Pd4种金属元素[6]。

这类金属配合物的亲氧性相对较弱,对空气和水分不太敏感,特别是催化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的活性很高[7],而且对比茂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生产费用低、能生产新品种聚烯烃以及能合成带有官能团的新型聚合物等优点。

再加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合成相对简单, 产率较高,因而其成本远低于茂金属催化剂, 而且聚合时助催化剂用量比较低, 一般与负载的茂金属催化剂相当, 因此成为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新的研究热点[8]。

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种类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是指以镍( Ⅱ) 、钯( Ⅱ) 、铁( Ⅱ) 、钴( Ⅱ) 、钌( Ⅱ)等后过渡金属原子为活性中心的一类金属配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

3.1 镍系镍系包括双亚胺类、P - O类和N - O类等。

双亚胺类镍系烯烃聚合催化剂是指以双亚胺为配体的一类平面型镍(Ⅱ)阳离子配合物。

当采用甲基铝氧烷(MAO)作助催化剂时,二溴化双亚胺合镍的衍生物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这类催化剂在Lewis酸如MAO 的作用下形成阳离子,不仅对烯烃聚合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与选择不同取代基的配体实现从高线性、高分子量(MW≈30 000~1 000 000)到中等支链化烯烃聚合物甚至齐聚物的调控。

P - O型镍系催化剂是一类以P - O型阴离子为配体与Ni2 +离子形成的中性配合物催化剂。

其中早期研究的最著名的实例要数Shell公司开发的SHOP催化剂。

N - O型镍系催化剂为含N、O配位原子的镍系烯烃催化剂,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体为取代含氮杂环羧酸和含羟基席夫碱两类镍配合物。

除上述3类镍系烯烃催化剂以外,目前也有一些含P, P 及双核配合物等镍系烯烃催化剂[9]。

3.2 铁、钴系Fe、Co系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是聚烯烃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美国Barron教授[10]认为, 这是自Kaminsky发现茂锆/甲基铝氧烷(MAO)高活性催化剂后,在聚烯烃领域取得的第一次真正的进步。

Fe、Co系催化剂具有稳定性高、更高的聚合活性、易合成、污染少、成本低、耐受杂原子和极性基团等优点;制备的聚乙烯具有更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能够催化某些极性单体的聚合;还能制得具有某种支链结构的聚合物[11]。

Fe、Co系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是聚烯烃催化剂的最新进展。

目前, 该类催化剂已经在乙烯聚合制备HDPE、α-烯烃以及与其他催化剂搭配制备LLDPE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Fe、Co系催化剂可以制备高密度聚乙烯, 可通过改变配体的空间位阻使乙烯齐聚制备α-烯烃,而且通过与茂金属催化剂匹配可以只用乙烯一种单体制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这类催化剂一般以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 当然也可以其他路易斯酸作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这类催化剂没有任何诱导期, 会立刻出现放热反应。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 聚合活性降低, 最终活性大约是起始活性的10%-20%。

与Ni、Pd催化剂不同, Fe、Co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仅得到线性产物, 即使是在高温和低乙烯压力条件下, 使用更大体积的配体, 也得不到支化的聚乙烯。

除了中心金属的影响外, 催化剂配体的空间位阻、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13]。

3.3 其他类型对于其他类型的后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剂的报道不多。

其中, 比较典型的有Timonen[14]研究的Rh,Pt 的三齿硫取代大环配体的配位物作为乙烯聚合的催化剂。

他们认为, 配合物的大环配位基能够占据金属的一侧起保护作用, 留下另一侧作为聚合用的活性中心。

但该配合物对乙烯聚合的活性不高。

以MAO作为助催化剂, 当Al/Me为500时, Rh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为67kg/mol·h , 而Pt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只有120kg/mol·h。

Nomura等人[15]合成了N,N N-三配位的Ru的化合物来催化乙烯的均聚及乙烯、丁烯的共聚。

作者报道说该催化剂对乙烯的均聚、共聚反应的催化活性中等, 但他们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

该催化剂的性能同样受反应温度、助催化剂MAO的种类、溶剂环境等因素影响。

从H-NMR结果得到的PE 与用Fe类催化剂得到的PE一样, 也是没有支链的。

4 总结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活性高, 价廉易得, 对杂原子的容忍能力强, 有的还不需要MAO类助催化剂。

它们不仅能够催化乙烯及α-烯烃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而且还能催化极性单体与烯烃的共聚, 这是Ziegler-Natta 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所不具备的[16]。

因此开发这类催化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可以肯定, 此项技术的工业化以及进一步发展, 将会推动聚烯烃工业的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1] Tony Hargreaves.Catalysts for a green industry.Eic,2009,9.[2] Wei Liu.Cataly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rom macro-,micro-down to nano-scale. CHINA PARTICUOLOGY V ol. 3, No. 6, 383-394, 2005.[3] 吴大青,徐秀梅.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新进展.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3, 1(4):32.[4] 周治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辽宁化工,2009,38(19):825~827.[5]Johnson L K,Killian C M ,Brookhart M. J A m Chem Soc ,1995 ,117 :6414.[6]林少全,范新刚,王海华.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树脂及塑料,2001,18(2):53.[7]李永飞,高美丽,伍青.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现代化工,2007,27(2):52~54.[8] 朱蔚璞,王立,叶朝阳.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树脂及塑料,2001,18(6):38.[9] XU S S,DENG X B,WANG B Q, et al.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Cycloalkylidene Bridged Cyclopentadienyl Metallo2cene Catalysts[ J ]. Macromol Rap id Commun, 2001, 22 ( 9) :708 - 709.[10] Barron.Freemantle M.chem and eng News,1998,15:11~12.[11] 段春晖,高占先.铁、钴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上海化工,2007,32(8):31.[12] 宋玉春.Fe、Co系烯烃聚合催化剂.上海化工,2004,5:34~37.[13] 杨志洪, 罗河宽, 毛炳权等.一种制备线性低密度的原位共聚催化剂体系.石油化工, 2009,29(6):425~427.[14] Timonen S,Pakkanen T A.J Mol Cat,1996,111:267.[15] Nomura K,Wart S.Macromolecules,1999,32:4732.[16] Y ukio Imanishi, Naofumi. Recent developments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s with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1,26:1147-1198.搜索方法及数据库1、中国期刊网使用方法:进入苏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点击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在检索词一栏输入相关信息,点击“跨库搜索”即可。

下载文献(引用四篇):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新进展、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Fe、Co系烯烃聚合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现状及进展、我国炼油及石油化工催化剂技术进展2、重庆维普使用方法:进入苏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点击重庆维普中心网站,在检索栏输入相关信息,点击“文章搜索”即可。

下载文献(引用两篇):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铁、钴系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密度泛函理论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3、万方使用方法:进入苏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点击万方中心网站,在检索栏输入相关信息,点击“检索”即可。

下载文献(引用一篇):一种制备线性低密度的原位共聚催化剂体系、“茂后”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4、Elsevier使用方法:进入苏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点击Elsevier Science Direct 全文电子期刊,进入以后在all field一栏输入相关英文搜索内容,即可找到所需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