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辅教资料教学反思19《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2.教材分析《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属于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样式——童话。
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虚伪的统治阶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腐朽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人性中爱慕虚荣的弱点。
本文篇幅较长,需要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能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故事,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
3.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都读过童话,具备了学习本篇课文的基本能力。
第三单元学生已经练习了默读,但是学生整体的默读速度比较慢,甚至有的学生还存在唇读、指读的现象,达不到每分钟400字的要求。
而较长篇幅的文章就应在较短时间内读完,并能尽量多的记住关键信息。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训练速读,通过速读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最终理解故事的内涵。
【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能记住重要信息。
2.学会复述,读懂故事含义。
【评价任务】(一)学习速读速读课文,找出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并用一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概括复述速读课文,读完一段稍作停顿,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几段是紧密相连的,应看作一个部分?怎样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把概括的内容串联起来复述这个故事。
(三)创造性复述请你从皇帝、大臣、百姓、小孩或骗子中选一个感兴趣的角色,速读相关情节,勾画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用第一人称来复述,再现“我”的内心世界。
(四)学以致用从2页《巨人的花园》(2503字,约6分钟)、27页《穷人和富人》(2426字,约6分钟)、31页《地毯下的尘土》(1856字,约4分半)三篇童话中自选一篇,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并抓住关键词句,选择一个故事复述给对桌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的】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教学难点】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课型】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⑴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⑵谁在骗谁受骗了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
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⑴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⑵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⑶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
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⑷可见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3篇)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1《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
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趋向更为理性。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上。
我觉得这两个点很值得我们去推敲。
在设计教案中,我让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角色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文章中的语言,心理描写去推断这个人物的性格、品行。
总的来说同学的.反映尚可,当时总觉得这样一篇幽默幽默的经典童话仅仅这样分析一下就算了,总是太铺张了。
暴殄天物,铺张好的教学资源总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话剧的题材,于是,我转变了当天6班的课堂上课内容,先上了口语交际,用一天的时间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皇帝的新装》的剧本,让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片断来进行描写,这样演出开头了。
6班始终以来不是很活跃。
我常说他们装肤浅。
原来还觉得这样的支配,万一他们不演怎么办,冷场怎么办?没想到他们演得不亦乐乎阿?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2这篇童话,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找诞生难字,接着让他们组内分角色朗读,并给他们提出了朗读的要求,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语调,用什么样的情感,那些字应当重度,哪些用平缓的语气。
同时并看得出每个同学读的都是津津有味,很投入感觉很好玩,可见注意朗读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们一个个神情投入,深厚的朗读爱好,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爱好越来越浓了。
读的时候他们都特别仔细,读后都相互做了评价,指出了其他同学的缺乏,这样都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朗读力量。
组内读后让同学分角色朗读,都推出组内优秀的同学进行班内朗读竞赛。
同学们此时的爱好更是高涨,都能主动参加,并且朗读的效果都很好,无论是感情的投入,语调的抑扬,语速很适中,字音也很精确。
最终我发觉学习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读文,只要读好了,其它的无论是理清文章的思路,还是分析人物形象,都很简单了。
回顾以前我们学习文章,同学在分析人物形象很难说出来,这是什么缘由,经过半年的朗读讨论和实践,我认为还是读的少,不到位一带而过的现象造成的,我们老师急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分析,这篇文章的特色等等,而忽视了朗读这一环节。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最后被一个孩子揭穿真相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本质,同时也赞扬了孩子的天真、勇敢和诚实。
在教学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一、成功之处1. 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童话的视频和展示一些童话的图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 注重人物分析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找出描写皇帝、大臣、骗子和孩子的语句,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主题。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人物形象的异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只有孩子敢说出真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童话的深刻寓意,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不足之处1. 朗读指导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但是对朗读的指导还不够。
没有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导致学生的朗读效果不够理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境。
2. 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后面的拓展延伸环节时间不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完成。
3. 对学生评价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回答问题和课堂表现上,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不够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①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②理清故事情节。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⑤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①联想和想像。
②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③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熟悉课文。
老师: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
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
(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②播放本课录音。
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爱——织——看——穿——揭——议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格特征。
角*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一人。
)布置作业:①写生字,理解词义。
②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三、作者简介:(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五、整体感知(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2.梳理文章脉络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君臣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小孩揭新装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二)整体感知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六、精细研读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设计意图: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
(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爱—织—看—穿—议—揭)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与能力,那么学生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则是衡量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故事内容。
(学生能回答出故事内容即可,思想内涵可以在分析文本后再归纳。
)故事内容较长,它以“新装”为线索,让不同人物在这骗局中登场,整理成六个片段,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条理把握更清晰。
(三)研读文本,把握人物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3、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5、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6、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洁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3)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
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
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改编剧本、童话主题的多元阐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滑稽(ji1)陛下头衔(xian2)骇人听闻(hai4)钦差大臣(qin1)随声附和(he4)炫耀(xuan4)勋章(xun1)称职(chen4)2.解释下面的词语:(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学会从熟悉的文本中,跳出“贴标签”的简单识别,读出有血有肉的“立体之人”。
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这样评价过安徒生,她说,如果一个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则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就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老年就少了一份悠远。
5岁,15岁……55岁,似乎生命的每一次跨越都能够从安徒生笔下汲取营养?安徒生如何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那常读常新的经典故事《皇帝的新装》。
第一环节站在书外看人物——出演闹剧的可笑之人活动一:我给人物分类别1.请同学们找出人物,进行分类(1)骗子和被骗之人(2)贵族和平民(3)大人和小孩(4)说谎的人和揭谎的人活动二:我给人物贴标签2.学生分小组活动,将人物性格写在便签纸上3.到黑板上给人物贴标签皇帝:虚荣虚伪愚蠢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奢侈铺张浪费自欺欺人大臣:虚伪愚蠢透顶滑稽可笑平民:愚蠢盲从人云亦云骗子:聪明绝顶吃苦耐劳巧舌如簧【教师总结】奢侈昏庸的皇帝,虚伪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百姓,他们共同出演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咱们从书外看人物,看到了一群可笑之人。
过渡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与夸张,接下来咱们就大胆的想象一下——第二环节穿越入文感人物——陷身骗局的可怜之人请大家闭上眼睛,咱们来一次穿越之旅——时空逆转,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眼前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城堡,城堡里到处都陈列着无比美丽和昂贵的新衣,而你现在的你就是安徒生笔下的主人公——皇帝。
请尊贵的皇帝睁开眼睛——活动一:明明白白我的心1.请问皇帝,在整个故事中,你开心吗?(请用第一人称回答)(5分钟,在文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开心】(1) 换衣时刻、炫衣时分——漂亮衣裳,幸福时光(2) 骗子献衣、宝贝特性——投我所好,喜不自禁;检测官员,迫不及待(3) 大臣一禀——心情稍安,将信将疑(4) 大臣二报——信心大增,期待爆棚(5) 众臣赞衣——满足虚荣,装腔作势?步步惊心,身不由己(6) 百姓赞衣——满足虚荣,装腔作势?步步惊心,身不由己【复杂】(1) 忧念一闪——不大自然,稳妥行事(2) 决定亲观——忠臣随行,大费周章(3) 御驾观衣——骇人听闻,本能掩饰(4) 最终试衣——纠结麻木,自欺欺人(自我保护)(5) 游行展衣——纠结麻木,自欺欺人(自我保护)(6) 被人揭穿——瑟瑟发抖,骑虎难下,自欺到底骗子献衣:“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看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设计意图: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
(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爱—织—看—穿—议—揭)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水平与能力,那么学生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则是衡量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故事内容。
(学生能回答出故事内容即可,思想内涵可以在分析文本后再归纳。
)故事内容较长,它以“新装”为线索,让不同人物在这骗局中登场,整理成六个片段,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条理把握更清晰。
(三)研读文本,把握人物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A】导读品析型创意说明:这篇近似于小说的童话,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有趣耐读。
但课文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讲读时要防止浮而不实,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仔细玩味。
另外课文较长,因此,实现长文短教很重要。
教者应避免烦琐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入理解童话的深刻寓意和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同学讲《白雪公主》《灰姑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从中引出对童话体裁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这种体裁在写法上的特点。
丹麦有一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读过他的《丑小鸭》,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童话力作,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1鼻胪学介绍作者。
介绍时以一个同学为主,其他同学补充。
(旨在培养学生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2苯淌介绍写作背景三、朗读复述,梳理情节1笨焖倌读,浏览课文,准备复述课文。
2敝该看课件画面,复述内容,以一个同学为主,其他同学补充。
(旨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表达的能力)3币导提问,讨论归纳:课文以皇帝为中心人物,以“新装”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新装”写了哪些事件并简要概括。
学生讨论后投影显示:引子:皇帝爱穿新装(1)开端:骗子喜做新装(2-4)发展:君臣查看新装(5-12)高潮:皇帝穿展新装(23-32)结局:小孩揭穿新装(33-36)四、深入钻研,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画出“皇帝想”和“皇帝说”的句子。
思考:为什么皇帝想得多、说得少从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紧承上一问题继续提问:这样的皇帝现实生活中有吗你怎样看待安徒生创造的这个艺术典型(旨在让学生领会作品反映生活的多种形式,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索、辨析问题的能力。
)3.社会如此黑暗,世风极尽龌龊,但小孩的“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无疑是暗夜里的一道亮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第【1】篇〗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会概括人物性格。
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个目标掌握的还是较好的,不仅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对该人物的一些看法。
应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在讨论人物形象时用的时间较多,因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续写结尾,只能口头表诉,影响了续写的效果。
在课堂结束后从作业的反馈——续写结尾来看,大多数学生能较好运用人物的性格发挥想象写出了各式各样的结尾,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大多时写皇帝继续执迷不悟穿新衣,最后国破家亡,这样的结尾比较符合情节的发展,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天马行空。
总得说来从学生的掌握看,基本能达到我本来设计的目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第【2】篇〗《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
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趋向更为理性。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上。
我觉得这两个点很值得我们去推敲。
在设计教案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角色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文章中的语言,心理描写去推断这个人物的性格、品格。
总的来说学生的反映尚可,当时总觉得这样一篇幽默风趣的经典童话仅仅这样分析一下就算了,总是太浪费了。
暴殄天物,浪费好的教学资源总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话剧的题材,于是,我改变了当天6班的课堂上课内容,先上了口语交际,用一天的时间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皇帝的新装》的剧本,让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断来进行描写,这样演出开始了。
6班一直以来不是很活跃。
我常说他们装深沉。
本来还觉得这样的安排,万一他们不演怎么办,冷场怎么办?没想到他们演得不亦乐乎阿?这是之前就写好的反思,一直都没有时间发上来,我觉得这次尝试挺痛快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理论支持】关注社会和人生理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去关注社会和人生发展并实现自我人生的发展与完善,通过阅读来了解和适应社会人生,促进学生身心成长,从而完成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评判和观念的引导,进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换言之,语文的根本,在于着眼学生的人生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在课堂学习探究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引导学生努力战胜这一弱点,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可贵品质。
3、心理描写对人物性格特点展示的作用。
【教学设计】二、导入1、班内交流①全班各小组组内交流解决小组成员提交的思考题,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最终帮助各小组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②呈现各小组探讨时遇到的的疑难问题。
由全班讨论解决各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
2、精讲点拨⑴根据文中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点拨方法】在文学作品中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来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基本方法之一就是:以事析人法,即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要分析的人物形象身上的故事情节,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精神特征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2、难点: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谎话重复了一千遍,好像就变成了真话;错误重复了一千遍,好像就变成了真理。
但是,真理依然在;有时候,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所以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千万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同去感受《皇帝的新装》的无穷魅力。
二、检查预习:读了课文,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皇帝?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三、分析课文:(一)这篇童话中到底谁是骗子?为什么?请紧扣文本说出理由。
分析课文第10、12、21自然段。
明确:自称是“织工”的两个人是骗子,因为他们织不出那种“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的布,只是为了欺骗别人来赚钱。
此外,善良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随从等人也说了谎,他们都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或愚蠢。
提问:大家看,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随员等都在自欺欺人,大家设想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呀?介绍作品时代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虚伪愚蠢之极。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①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②理清故事情节。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⑤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①联想和想像。
②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③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熟悉课文。
老师: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
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
(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②播放本课录音。
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爱——织——看——穿——揭——议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格特征。
角*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一人。
)布置作业:①写生字,理解词义。
②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看图复述,加以想象,培养故事复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续写,深入解读文本,培养文本再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纯洁的人格和心灵。
【教学重点】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分析故事中各个人物形象,揭露童话所反应的社会本质。
【教学难点】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看图复述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一生创作的优秀的童话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他的160余篇童话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2、关于童话文学体裁:儿童文学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主题:以想象的手法和夸张*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
3、正音正字三、初读文本1、看图复述故事2、课文写了哪些人物3、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5、迅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分为五大段,并且给每一段取一个小标题。
生:引子(1)爱新装开端(2~4)做新装发展(5~22)看新装高潮(23~31)穿新装结局(32~36)展新装6、你觉得上当受骗的是哪些人四、合作探究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3篇)《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1我上了七年级语文上册26课《皇帝的新装》。
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但它又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根据童话的特点,以情节、人物、主题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童话主旨和夸张、想象的写法的理解为教学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以童话故事、童话的特点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3、研读课文,品析人物。
在研读的过程中,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夸张的写法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方面来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师生互动;4、质疑探究,归纳主旨。
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5、总结写法,拓展训练。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夸张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写法来续写故事。
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
在这两节课中,我基本做到以下几点: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教给学生品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归纳__的主旨,渗透思想教育。
2、为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指导学生默读、齐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同时也有如下遗憾:1、第二课时品析骗子、官员等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一些,所以下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入戏,而我没能及时的指导和点评;2、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太少,而且学生动笔能力确实很差,效果不是很好。
3、在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我强调了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讲解,但是在课堂中,都是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赏析的。
通过这两节课,我感触很深,认真反思,收获不浅。
要上好一节课,我们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第【1】篇〗一、教学过程描述童话《皇帝的新装》通过的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写了一个皇帝遭到骗子的愚弄,闹出了一幕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的丑剧。
刻画了一群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人物形象。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哪一条线索来写?我本意是让学生理清思路: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把握故事情节。
然后指出“新装”是线索,进而说出“新装”的种种奇特性质,导致皇帝被骗。
最后由小孩“揭骗”,引出主题。
出乎我的意料,一提问就有学生大声回答是以“骗”为线索。
我马上想到“骗”应该是文眼,因为文中的人物除小孩外,人人都扮演“骗子”的角色。
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骗。
我随即提问:是谁骗谁?有的说是骗子骗皇帝,有的说是大臣骗皇帝,有的说是百姓骗皇帝,还有的说他们自己骗自己……回答个有千秋。
然后我就顺着“骗”设计了几个问题:1、骗子为什么会想到用织新装来骗皇帝?(找出相关描写)2、骗子是怎样一步一步行骗的?3、在骗子行骗的过程中,皇帝、大臣、百姓他们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他们有什么特点?4、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揭穿骗局?学生在解决以上问题后,引导理解主题水到渠成,课堂掀起了高潮。
二、反思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清线索“新装”,把握情节,不料中途却有学生说出以“骗”为线索,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生的独到发现使教学向纵深处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符合学习要求的一些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是无法预设到的,因为学生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可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的“预设”时,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因子,而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方案不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三、作者简介:(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五、整体感知(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2.梳理文章脉络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君臣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小孩揭新装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二)整体感知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六、精细研读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第【1】篇〗在这两节课中,我做到以下几点: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教给学生品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归纳文章的主旨,渗透思想教育。
2、为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出发点,①通过指导学生默读、齐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③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也有一些遗憾:1、第一课时开头我精神有些紧张,所以声音不够大声,但几分钟之后就转入良好的状态;2、品析骗子、官员等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一些,所以下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入戏,而我没能及时的指导和点评;3、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只有8分钟,效果不是很好。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触很深,要上好一节课,须做到:1、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2、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较好的教学过程。
3、教师课堂上要有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4、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优点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标准的普通话,整洁美观的板书,带有鼓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大方且具有亲和力的教态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朝着这些目标去努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第【2】篇〗准备一节课,无论你备得如何充分,只有上过才知得失,只有经别人指出才明白,缺撼何在,否则,永远是闭门造车,永远是当局者,始终不知道迷雾何在。
本节课围绕考点安排四块问题,三个学程,分别是作家作品,生字新词,梳理情节,品析人物形象。
现在回头看,课堂容量确实过大,导致小结练习作业比较仓促。
一、开头导入短视频,让学生仿写,导入由于紧张,仿写作用凸现不太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我上了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皇帝的新装》。
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但它又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根据童话的特点,以情节、人物、主题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童话主旨和夸张、想象的写法的理解为教学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以童话故事、童话的特点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3.研读课文,品析人物。
在研读的过程中,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夸张的写法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方面来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师生互动;
4.质疑探究,归纳主旨。
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5.总结写法,拓展训练。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夸张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写法来续写故事。
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
在这两节课中,我基本做到以下几点:
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教给学生品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归纳文章的主旨,渗透思想教育。
2.为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指导学生默读、齐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同时也有如下遗憾:
1.第二课时品析骗子、官员等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一些,所以下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入戏,而我没能及时的指导和点评;
2.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太少,而且学生动笔能力确实很差,效果不是很好。
3.在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我强调了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讲解,但是在课堂中,
都是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赏析的。
通过这两节课,我感触很深,认真反思,收获不浅。
要上好一节课,我们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其次,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较好的教学过程。
再次,教师课堂上要有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最后,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优点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标准的普通话,整洁美观的板书,大方且具有亲和力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