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传统文化内容
壮族传统文化内容
1. 壮族的歌圩那可是超有趣的!想想看,大家聚集在一起对歌,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又欢乐。
比如刘三姐和阿牛哥在歌圩上的对唱,多有意思呀!歌圩不就是壮族人表达情感和交流的大舞台吗?
2. 壮族的铜鼓,那可真是神奇的宝贝呀!你看它一敲起来,声音能传好远好远,就像在昭告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就如同古代战场上的战鼓,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这不就是壮族文化的独特象征吗?
3. 壮族的服饰多漂亮啊!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穿上它就好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看看那些穿着壮族服饰跳舞的姑娘小伙们,多迷人呀!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吗?
4. 壮族的糯米饭,哎呀,那味道简直绝了!五颜六色的糯米饭,就像是彩虹被搬到了碗里。
就好像生日蛋糕一样,让人看了就开心,吃了更是满足,不是吗?
5. 壮族的神话故事可精彩啦!那些神奇的人物和情节,仿佛把你带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就像我们看的科幻电影一样充满想象,难道你不想去领略一番吗?
6. 壮族的舞蹈多有活力呀!欢快的节奏,有力的动作,就如同燃烧的火焰。
看他们跳舞,你会忍不住也想跟着一起扭起来,不是吗?
7. 壮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独特的造型,精致的雕刻,就好像是一件艺术品。
这不比那些高楼大厦更让人眼前一亮吗?
8. 壮族的传统习俗可真不少,每一个都那么有意思。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壮族的文化天空。
我们应该好好去欣赏和保护它们呀,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壮族传统文化真的是丰富多彩又极具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感受。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
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
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
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
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
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原创实用版】目录1.壮族百科全书:壮族文化的瑰宝2.壮族歌谣:传承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3.壮族歌谣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4.壮族歌谣的意义:反映民族生活、传承民族精神5.壮族歌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正文【壮族百科全书:壮族文化的瑰宝】壮族,作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被誉为“壮族百科全书”的壮族歌谣,是壮族文化的瑰宝,为后人研究壮族历史、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壮族歌谣:传承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壮族歌谣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着壮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壮族歌谣中,既有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和传承,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感悟,堪称壮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壮族歌谣的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壮族歌谣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风俗习惯、生活常识。
壮族歌谣的形式同样多样,既有山歌、田歌、婚恋歌,也有哀婉动人的悲歌、激昂高亢的战歌等。
这些歌谣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才情。
【壮族歌谣的意义:反映民族生活、传承民族精神】壮族歌谣不仅是壮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这些歌谣中,壮族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等品质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壮族歌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时代背景下,壮族歌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壮族歌谣的研究、整理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是我们传承民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壮族的八大风俗习惯
壮族的八大风俗习惯壮族的八大风俗习惯一、建筑居住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
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
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
居住在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
壮、侗、瑶、苗、都有。
多为两层。
上层一般为3开间或5开间,住人。
下层为木楼柱脚,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可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杂物。
有的还有阁楼及附属建筑。
一般干栏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
一个寨子一个群落,既雄伟又壮观。
有些村寨,家家相通,连成一体,就像一个大家庭。
居室格局,各处自有特点。
龙胜县龙脊乡壮族干栏,以神龛为中心,神龛后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门与家公房相通。
主妇房在右角。
丈夫房在厅堂右侧外。
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楼梯旁,便于她们与小伙子们交往。
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沿袭了古俗。
干栏,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二、服饰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
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镶嵌绲边,边条有宽细,一般在二三道以上。
肩内贴布反衬在外,起缝三线,名叫“反膊衫”。
男女衫的扣钮均铜纽或布纽。
男女裤子式样基本相同,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
已婚妇女有绲花边的肚兜,腰裤左边悬挂一个穗形筒,与锁匙连在一起,走动时发出“沙啦沙啦”的响声。
男子礼服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
男女都穿布鞋。
三、宗教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建立了寺庙。
壮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壮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他们的独特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本文将从壮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展现壮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壮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壮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以山歌、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为主要特点。
1. 山歌:山歌是壮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内容而闻名。
壮族山歌歌词多描绘自然景色、爱情故事和生活感悟等内容,歌声婉转动听,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
2. 服饰:壮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彩,不同地区的壮族人民在服饰上也有所不同。
男性常穿戴以黑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衣裳,女性则喜欢穿着绣花颇多、色彩斑斓的服装。
3. 饮食:壮族传统饮食以米饭和玉米为主食,其它辅以各种野菜和独特的调味技巧。
酸辣、酸甜是他们独特的口味特点,如酸汤鱼、酸菜鱼等都是传统的壮族菜品。
4. 节日:壮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壮族的三月三、三月二十三和十月二十四三个大节日。
这些节日以举行歌舞盛会、龙船比赛等方式庆祝,展示了壮族人民的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
二、壮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壮族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等。
1. 音乐:壮族音乐以山歌和竹笛为代表。
山歌作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竹笛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乐器,发音清亮悦耳。
2. 舞蹈:壮族舞蹈以庆典舞和婚俗舞为主要类别。
其中,庆典舞多见于重要节日和典礼,舞蹈动作多变、热情奔放;婚俗舞则表达了婚姻和家庭的美好祝愿。
3. 绘画:壮族人民擅长绘制绣花和壮绣,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细致的刺绣工艺而著称。
绣花和壮绣常常用于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展示了壮族艺术的细腻和精湛。
4. 手工艺:壮族的手工艺以银饰和染织品为代表。
银饰精美而华丽,常被用于服饰和装饰品。
染织品则以手工编织技艺和自然植物染料为特色,色彩鲜艳、图案独特。
壮族 风俗文化
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 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 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 分布量最广。
壮锦
壮锦,与云锦、 蜀锦、宋锦并称中 国四大名锦,利用 棉线或丝线编织而 成的精美工艺品, 图案生动,结构严 谨,色彩斑斓,充 满热烈、开朗的民 族格调。
绣球
绣球乃广西壮家人 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 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 艺品之一,原为壮族青 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 先多为人们当作馈赠亲 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 饰品
房屋建筑
广西西南和西 北部分地区的壮族 村寨,还保持着古 老的传统住房形式 “干栏”,又称“麻栏”
三、节日风俗
歌圩节(三月三歌节)
壮族最隆重的传统歌节、 有对歌谈情、碰彩蛋、抢花 炮、抛绣球等传统习俗
歌圩节
对歌谈情 放花炮
碰彩蛋 抛绣球
中元节
农历7月14,重要程度仅次 于春节,祭祀祖先、全家聚餐。 所以也被称为壮族团圆节。
壮族
1 民族简介 2 壮族的衣食住行 3 节日风俗
4 旅游资源及开发
一、民族简介
壮族,中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 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 地
二、壮族的衣食住行 壮族男装 分为右襟和对襟
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 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 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
祭祀祖先
牛魂节
人放锄、牛脱轭,酿制甜酒、 蒸五色糯饭,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 糯饭。这一天,绝对不能打牛。因 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掠走,就会影 响农事。
四、旅游资源及开发
山峦峰丛、江河水库
自然旅游资源
溶洞天坑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
大石围天坑群景区
泉水瀑布
自然旅游资源
海岛海滩
广西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广西三传统风俗有哪些广西三传统风俗是众多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这些文化体现了广西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也是广西人民独特的精神符号。
三传统风俗由黎族的“赛龙船”、壮族的“歌圩”的“月牙龙”和“牛鬼节”组成,它们经历了岁月沉淀,历久弥新,成为了广西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面将对这三项传统文化一一阐述。
一、赛龙船赛龙船,是广西黎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和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三大龙舟赛之一。
据传赛龙船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华民族时期的江南地区,通过世纪的演变和升华,后来来到了广西黎族的生活中。
赛龙船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的,是黎族人民纪念其挣脱寒冬、迎来春暖花开的重要节日。
这个节日,所有的村子都会组织自己的龙船队,展开角逐。
龙船体长9-11米,表面装饰着用鲜艳的锦缎制成的五颜六色的龙鳞,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赛龙船比赛是几十人的队伍共舞,掌舵技能和船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相当关键,讲究的是“人齐、划一、行一、停一”。
特别是在比赛的最后一刻,“划一、齐一”两声口令,船员们会齐木弛划,一同向前冲刺,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线,成为年度龙舟赛的冠军,也为广西黎族人民增添了一份节日气氛。
二、歌圩歌圩,是壮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是壮族人民举办集会、耍技能、大快朵颐、恋爱交友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歌圩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开始,为期三天。
这时,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广场,感受到了壮族招财进宝的文化特色。
歌圩场上,男女老少都会参加,有刀枪骑射、歌舞、戏剧和抢茶、赛龙等民间特色文艺节目。
各色面点和美食也令人难以抵挡,车水马龙,德高望重之家经营的店铺生意兴隆。
在歌圩中,壮族人民更看重的是交友和恋爱,这也是歌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战”、“莫借故而约”等情诗经典在歌圩中一遍遍传唱,从中流露着壮族人民的热情、乐观和豁达。
三、牛鬼节牛鬼节,是广西南宁一项盛大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南宁独特的文化表达和民俗遗产。
它是源于当地僵尸传说和土地神信仰,被共同认为是祭祀偎灵神的一种活动。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广西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广西特色民俗文化。
1. 壮族三月三: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而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夯、跳广西锦歌等传统表演。
此外,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壮族服装,品尝特色美食,如酸汤鱼、糍粑等。
2. 侗族歌楼:侗族是广西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侗族歌楼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场所。
侗族歌楼是一座结合娱乐、表演和宗教活动的建筑物,通常有三层。
在歌楼里,人们会举行各种歌舞表演、杂技、戏曲等文艺活动,展示侗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3. 瑶族芦笙节:瑶族是广西的另一重要少数民族,瑶族芦笙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芦笙是瑶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芦笙节是人们欢庆丰收、祈福的重要场合。
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演奏芦笙,参加各种竞技比赛和游行活动。
4. 壮族苗族歌仔戏:壮族和苗族是广西的两个重要民族,壮族苗族歌仔戏是他们的传统戏剧形式。
这种戏剧以歌唱为主,结合音乐、舞蹈和表演,讲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
歌仔戏的演员们会化妆、穿上华丽的戏服,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义。
5. 岜沙舞:岜沙舞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而闻名。
这种舞蹈通常由壮族女子表演,她们穿着鲜艳的壮族服装,手持彩绸,跳着优美的舞蹈动作。
岜沙舞的舞姿优雅、舞步翩翩起舞,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6. 青年节龙舟赛:龙舟赛是广西壮族青年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每年五月五日,青年们会组成龙舟队,划着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渡。
这项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力量和技术,也加强了青年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7.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广西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
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奇峰、怪石和清水,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壮族的文化传统
壮族的文化传统1、三月三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
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
有盘歌、哭嫁歌、贺新居歌、生活歌、农事歌、时政歌、历史歌,等等。
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
其源于先民们祭祀神灵祈求生育和丰收的宗教活动,而后逐步演变成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择偶”的一种社交活动,又进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游乐节日。
每到圩日,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汇集于此,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2、牛魂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
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
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
人们感激他的功劳,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3、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敬祖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糕做馍,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以备祭祀之用。
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后,入夜还要到山角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祈求野鬼别来作祟。
4、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
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制作陀螺一定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壮族歌谣,被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它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美感,又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宝贵财富。
一、壮族歌谣的概述壮族歌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口耳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历经演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歌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既有歌颂祖先、赞美自然的,也有抒发爱情、诉说生活的。
二、壮族歌谣的特点1.独特的韵律:壮族歌谣采用五言、七言等句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
2.丰富的表现手法:壮族歌谣运用夸张、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歌词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
3.浓厚的民俗风情:壮族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三、壮族歌谣的分类与内容壮族歌谣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爱情歌、哀婉歌等类别。
其中,劳动歌用以激发劳动者奋发向前,抒发对劳动的热爱;风俗歌描绘了壮族各种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传递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智慧;叙事歌讲述了壮族历史传说、民族英雄的故事,传承了民族精神;爱情歌以浪漫抒情的笔触,展现了壮族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哀婉歌则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四、壮族歌谣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价值:壮族歌谣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2.文化价值:壮族歌谣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壮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
3.教育价值:壮族歌谣传递了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壮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艺术价值:壮族歌谣以其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传承与发扬壮族歌谣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我们要重视壮族歌谣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壮族的传统风俗
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
以下是壮族传统风俗的一些特点:
芦笙舞蹈:芦笙是壮族传统的乐器,壮族人民善于演奏芦笙,以芦笙音乐伴随的舞蹈形式展示他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
壮族芦笙舞蹈以优美的舞姿、独特的音乐节奏和多彩的服饰装束为特点。
壮锦服饰:壮族人民以壮锦为传统服饰的主要元素。
壮锦是一种织锦工艺品,以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闻名。
壮族男女在传统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穿着壮锦服饰,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壮族歌舞:壮族歌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人民喜爱歌唱和跳舞,壮族的山歌、竹竿舞、龙船舞等形式的传统歌舞活动,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爱情的热情表达。
婚俗习惯:壮族的婚礼仪式庄重而隆重,通常有一系列的仪式和习俗。
例如,临门一脚、买亲礼、过门礼等,寓意着幸福和团结。
婚礼中的花轿和礼车装饰也是壮族传统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活动:壮族人民信仰多神,每年都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壮族的祭祀以庙会为主,人们穿着盛装前往神庙献祭,祈求丰收和平安。
同时,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人们也会进行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和英雄的敬意。
木鼓舞:木鼓舞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
演员手持木鼓,用手指或棍子敲击木鼓,同时伴随着歌唱和舞蹈。
木鼓舞既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壮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丰富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也为外界展示了壮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
关于广西的传统元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广西的传统元素包括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壮族绣球、侗族鼓楼、苗族银饰等传统工艺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广西的传统元素。
一、壮族文化壮族是广西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歌乐舞,善歌咏诗。
他们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绣有独特的花纹,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壮族绣球是壮族民间工艺品的代表之一、绣球由丝绸制成,色彩绚丽多样,常用于节日庆典和婚礼仪式上,作为饰物和礼品。
绣球花纹繁复精致,形状各异,寓意着吉祥和美满。
除了绣球,壮族还以剪纸、木雕等传统工艺出名。
壮族剪纸通常用鸟、花、虫等自然元素作为图案,花纹简洁大方,寓意吉祥如意。
壮族木雕则以精细的雕刻技法和生动的形象著称,常以龙、凤等神兽为主题。
二、瑶族文化瑶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瑶族人口分布广泛,主要聚居在广西北部的山区。
瑶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热爱自然,尊重祖先,重视道德品质。
瑶族的服饰多采用亮丽的颜色,用线绣花为装饰。
瑶族工艺品以银饰为代表,瑶族的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形状独特,给人一种华丽和神秘的感觉。
瑶族银饰的图案多取自自然景色,如花鸟、山水等,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此外,瑶族还有发饰、手工织品等传统工艺品。
瑶族女子喜欢在头上插梳,插梳是她们的传统发饰,常用的材料有银、琥珀等。
瑶族的手工织品包括绣品、编织品等,色彩丰富多样,花纹精致,给人一种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三、苗族文化苗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勤劳智慧,喜欢歌舞和杂耍。
苗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男子通常穿着黑色布料制作的上衣和黑色腰带,女子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银饰。
苗族银饰是苗族工艺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苗族的银饰多用于民族仪式和节日庆典中,如苗族的花山节和蚂蚁婚礼等。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独特,形状多样,常见的图案有花鸟、虫蛇、人物等,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壮族的民间工艺品
壮族的民间工艺品
壮族的民间工艺品非常丰富多彩,涵盖了纺织、绣花、刺绣、木雕、银饰、陶瓷、竹编等多个领域。
其中以织布工艺和刺绣工艺最为著名。
织布工艺:壮族的织布工艺源远流长,以壮锦为代表,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锦采用天然的丝绵、棉花和麻、蚕丝等质料,通过织、缀、刺、绣、补等工艺,将传统的民俗图案和故事表现出来,既富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价值。
刺绣工艺:刺绣被称为“花中皇后”,壮绣包括手工刺绣和机绣两种,以手工刺绣为主。
壮绣采用云南丝绸、棉麻等绸缎为底板,再通过浆涂、放线、刺绣、收缝等工艺,将花鸟、鱼虫、人物、风景等图案表现出来,充满了壮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除了织布和刺绣,壮族的木雕、银饰、陶瓷、竹编等工艺也各具特色,如木雕作品具有壮族特色的鱼、龙、蛇、狮、象等图案,银饰作品采用纯银和珠宝饰品,陶瓷作品主要以粗陶制品为主,竹编作品鹅蛋笼、茶卡、竹筒、竹篮等。
这些工艺品既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从古至今一直在壮族人民之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魅力。
一、宇宙创世神话壮族的宇宙创世神话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和万物的形成。
根据传说,在太初的时候,只有一片浩渺无边的混沌大海。
在这个混沌中,一个名为“帝耶”(Dìyē)的神灵开始创造世界。
他用手指挖掘大地,抓取山石,形成了大地和山脉;他抹黑了双眼,形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大鼻孔变成了河流,海洋和湖泊。
这样,整个世界从无到有,诞生而来。
二、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在壮族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
根据故事,牛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穷苦农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
一天,牛郎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了七仙女们在游玩。
其中最美丽的一位仙女名叫织女,她温柔善良,善于织布。
牛郎被她的美丽和善良所吸引,两人互生情愫并结为夫妻。
然而,织女的仙家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于是将织女带回天界。
牛郎和织女以银河相隔,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夜,鹊桥才会建成,他们才能在桥上相会一次。
三、勇士马溢传说马溢是壮族民间故事中出色勇士的代表。
相传,马溢是一个身披宝甲,手持宝剑的勇士,他勇猛无敌,力大无穷。
一次,壮族部落被敌人侵略,马溢带领族人奋起抵抗。
他以一己之力击败了敌人,拯救了部落。
为了感谢他的英勇行为,壮族人民抬起马溢形成的大山,成为了一座永久的纪念碑。
这个传说展示了壮族勇士的勇敢和荣誉,并成为了壮族人民的精神符号。
四、雷公救母传说雷公救母是一个温暖感人的壮族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雷公替母亲下地狱救她的故事。
母亲因为平时对儿子不好,死后被判入地狱受苦。
雷公深感对母亲责任重大,毅然选择下地狱救母。
他经过各种考验,最终成功将母亲救出地狱,母子二人重聚,并获得了吉祥安康。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摘要:
1.壮族歌谣文化的概述
2.壮族歌谣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3.壮族歌谣的类型与特点
4.壮族歌谣在生活中的应用
5.壮族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正文:
壮族歌谣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堪称壮族百科全书。
它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生活、信仰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壮族歌谣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
早期歌谣主要是以口头传播的形式流传,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壮族歌谣文化。
壮族歌谣内容丰富,既有讲述民族历史、传颂英雄事迹的史诗类歌谣,也有描绘生活场景、表达情感的抒情类歌谣。
这些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
壮族歌谣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优美、朗朗上口。
其次,歌词对仗工整、押韵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壮族歌谣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且多以壮族民间乐器伴奏,如弦乐、击乐等。
壮族歌谣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
生产劳动等场合,人们都会用歌谣表达情感、传承知识。
同时,壮族歌谣还具有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是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壮族歌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壮族歌谣进行收集、整理、研究,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同时,许多地方还开设了壮族歌谣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传承人,使壮族歌谣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壮族民间习俗与民俗节庆
壮族民间习俗与民俗节庆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民俗节庆。
这些习俗和节庆不仅代表着壮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壮族人民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壮族民间习俗和民俗节庆。
婚俗习俗是壮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壮族的婚礼通常是在农闲时举行,以示吉祥。
结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日子、选媒人、订婚和聘礼等。
婚礼当天,新娘穿上绣满吉祥图案的壮族传统婚纱,新郎则身着传统的壮族男装。
婚礼上,壮族男女举行酒令、拜堂和敬酒等传统仪式,同时还有唱壮山歌表达心中的浪漫和美好。
壮族婚礼热闹且充满喜庆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壮族的传统节日中,苗族的庙会是最具代表性的。
庙会通常在农历正月或二月举行,持续数天。
村镇中的庙宇成为人们进行集会、祭祀和游玩的场所。
庙会期间,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举办各种文艺表演和传统竞技活动。
此外,还有丰盛的美食和特色手工艺品供游客品尝和购买。
庙会不仅是壮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场所,也是人们相聚、交流、传承和展示文化的平台。
壮族的歌舞文化是其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歌是壮族人民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也是他们寄托思念、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壮族的山歌唱腔独特、旋律悠扬,歌词中流露出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舞蹈也是壮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动作婉约、优美,常常以壮族经典的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舞蹈的表演形式来展现。
除了婚俗、节庆和歌舞文化外,壮族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民间习俗。
其中,壮族的葬礼习俗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葬礼上,壮族人将逝者埋葬在山坡上,并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和纪念活动。
人们在葬礼中祈求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幸福和快乐。
壮族的民间习俗和民俗节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和传承。
这些习俗和节庆不仅丰富了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壮族人民仍然秉承着这些传统,保留并发扬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简论壮族五大文化遗产_过伟
[收稿日期]2007-12-03广西壮族五大文化遗产是:(一)壮族人文始祖洛甲及布洛陀。
(二)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
(三)左江花山崖壁画。
(四)歌仙刘三姐。
(五)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抒情长诗《嘹歌》,及壮族原生态民歌。
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抢救文化遗产与建设先进文化密切相关,与建设首府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一、南方稻作民族壮族人文始祖洛甲及布洛陀壮族女性人文始祖是谁?是洛甲。
什么是人文始祖?人文始祖是民族的始祖和文化创造神。
洛甲具有典型的稻作民族人文始祖的神格。
有什么根据?(一)洛甲的神绩1.造人。
口传神话叙讲:洛甲撒尿淋湿土地,捏湿泥造人。
始初,这些人尚不分性别,她采野果撒向人群。
抢得杨桃果者成了女人,抢得辣椒果者成了男子。
男女相配,繁衍人类。
另一口传神话:洛甲在花山育花。
赐红花给人家生女孩,送白花给人家生男孩。
将一株红花和一株白花移栽一起,人间一女一男便配成夫妻。
人逝世,魂归花山,还原为花。
壮人尊她为花婆、花王圣母,亲切地称她为OntheFiveMajorCulturalHeritageofZhuangNationalityGUOWeiAbstract:Inbuildingtheadvancedculture,thecapitalcity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aresupposedtore-gardZhuang’sculturalheritageasthenationalfoundation.TheancestorofZhuangisthesouthernricenationality.ExploringZhuang’sculturalheritageshouldbeginwithZhuangasthericenationality.ThefirstofthefivemajorZhuang’sculturalher-itageisthehumaneprimogenitorsofthesouthernricenationalityMiluojiaandBuluotuo.WhatfollowinturnarePanGubrotherandsisterinthemythoffloodbearingmankind,HuashancliffpaintingsbytheZuojiangriver,thedaughterinthesongfestivalandsingingfairyLiuSanjie,thelongestnationalfolklyric“LiaoSongs”,andZhuang’soriginalecologicalfolksongs.Culturalheritageisanationalfoundationofbuildingtheadvancedculture;rescuingtheculturalheritageiscloselyre-latedtobuildingtheadvancedcultureinthecapitalcity.keywords:thesouthernricenationality;themythoffloodbearingmankind;cliffpainting;daughterinthesongfesti-val;longfolklyric;culturalheritage二○○七年第六期115··这是始母神之神格最充分的体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华民族众多民族之一壮族的重要聚集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以下将列举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1.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素以清幽、奇峭、秀丽而著名,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
桂林山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壮族竹编技艺壮族竹编技艺是广西壮族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以竹子为原材料,通过剪、削、编、攒等复杂的手工技艺制作而成。
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作品美观大方,深受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3. 壮族民歌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旋律、唱法和语言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壮族民歌多以难忘的经历、生活琐事、情感故事等为主题,真实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感受。
4. 梧州大缸大缸是一个独特的农业生产工具,广泛应用于广西梧州的稻田种植。
梧州大缸制作精良、使用安全,已成为梧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5. 侗族铜鼓文化侗族铜鼓文化是广西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铜鼓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被公认为中国古代铜器制作工艺的瑰宝之一。
侗族铜鼓不仅有音乐价值、雕刻价值,更是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6. 珠玑灵柩珠玑灵柩是广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代表着壮族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玑灵柩造型奇特、精致美观,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众多祭祀和降灵的传统文化元素。
7. 洞头歌仙洞头歌仙是广西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古代壮族人民传承下来的非常重要音乐形式。
洞头歌仙除了音乐外,舞蹈、朗诵和表演等元素的结合,更进一步展示了广西壮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8. 青衫调青衫调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歌蒙表演,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青衫调曲调悠扬、抒情,通常以爱情故事、民间趣事、古代战争题材等为主要创作内容,被誉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 祭龙习俗祭龙习俗是广西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壮族人们祭祀龙神的传统方式及祈求农业、繁丰、平安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文化情结——寻根问祖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
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科学原因:2002年的‘非典’壮族基因对疾病有重要影响。
关于壮族的渊源问题,原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壮族外来说,二是壮族土著说,三是壮族是外来民族与土著混合而成说。
经过长期深入探讨开展有益的争论,随着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日益增加,考古资料发现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上科学性日益提高,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
持土著说的证愈来愈多,论据愈来愈充实。
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秦汉至唐代,它的族称又多有变化,见载于史籍者有:西瓯,骆越,鸟浒,俚,僚,伶等。
壮人古来有自称,但很不统一如,布依,布夷,布土,布泰,布曼,布沙,布雅衣,布僮等,这与壮族的支系多有密切关系。
“僮”见载于史籍始于宋。
因此史学者多,把宋以前史籍记载的百濮,百越,西瓯,骆越,鸟浒,俚,僚等视为壮族的先民。
那壮族的根在何处呢?这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一世界权威的杂志——《美国科学》,其中有一期就是以中国广西百盆地出土的古石器的拍摄图作为封面。
这些出土的古石器经中美专家鉴定得出一个结果它们距今80.3万年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石器。
这一发现无疑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巨大挑战。
这可以证明亚洲同样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厦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缺环。
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00年,说明华南地区有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现在我们又把目光转向壮乡人的一部古经诗《布洛陀经诗》上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敬清布洛陀及母勒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最先到,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
”这段描述客观的产明了布各陀就是壮人的始祖,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部经诗是从广西百色盆地民间收集资集合而成,它对壮乡文化的研究极有历史性,重大性意义。
从书上记述布洛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的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还有许多出土的资料可作证,布洛陀曾在此山生活过那是毫无疑问的!经书描述:祖公家在安东(安圩是田阳的旧称),祖公家在岩上,祖公家在洞里。
有关专家就依此推理断定,:田阳县(安圩)的东面只有唯一一座石山,叫春晓岩。
但是附近的人均称为“敢壮山”。
山上有许多有关于布洛陀的传说。
还有一个祖公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附近县的壮乡子弟都来拜祭老祖宗布洛陀,纪念着祖师公。
这个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研究专家与学者。
这座古老的山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的面纱,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香客去拜祭、求福。
当地还有丰富的民族习俗,抢花炮,跳竹杆舞,刀山舞狮,对山歌等,壮族的根在田阳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历史家们对壮文化的研究曾经有过几个高潮:1957年对壮族壮文的肯定;1997年壮族通史的出版;2002年壮乡发现了古文化部落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龙母文化源头的发现;骆越古都的发现。
这一文化基因的破解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人们都把焦点对准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的“敢壮山”,之所以称之为敢壮山那里壮文的发音与“敢壮”相似,在“敢壮”这个词上壮语的“敢”:是岩石,岩涯的意思,“壮”是洞,穴的意思,这与古老文明人类是从洞穴出来的情况相吻合。
就这样原本香客不多的田阳县敢壮山祖公庙,现在香客增加到了30万人左右,香火费年收入就过亿元。
壮神“布洛陀”就在此山生活过,那里可是块风水宝地,是百越文化的源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促进了三大圣山的旅游开发,(敢壮山,大明山,花山)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壮族文化。
而环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的发样地。
现在广西宾阳县有座母坟山,有着神奇的传说。
母坟山因外形如一座半碗形的坟墓,故名之。
传说有一次宾阳县森林发生大火灾,就在母坟山附近,许多人都认为此山肯定要遭灾,但奇怪的是大火奇迹般地突然熄灭,母坟山安然无恙!而拍摄中的母坟山若隐若现,这个增添了不少的神奇色彩!当地村民也反应常有神秘的事发生在他们身上,说到此也让我想到了现广西武鸣县罗波庙的龙母像(祖母)是骆越文化的特征。
骆越文化仍在民间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留传着。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龙蛇图腾崇拜习俗,比战国时期的中原还要早,祖母神的崇拜习俗,农历三月三的拜山。
五月赛龙舟。
击铜鼓祭水神,食狗肉,花山崖壁画等。
比如食狗肉俗也有个传说。
相传祖母神(龙母)喜欢吃狗肉,或杀狗祭水神,就这样习俗流传了下来。
今宾阳县有“夏至狗,无处走”的民谣。
还有炮龙节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骆越古都的发现,鸣县马头镇元龙坡遗址挖掘现场出土的商代陶罐经中面专家鉴定是中国最早的陶罐制品,比以前最早出土的陶罐要早几年。
陶罐的制造代表了当时最选进的生产力,它们价值连城,吃了它还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在隆安县大龙潭发现的“楔形双肩大铲”更是无价之宝。
它的出土证明了骆越文化的存在,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证明了壮族悠久的历史,可想而知在中国历史的影响多深多远。
经专家们考察得出骆越古都是壮族的始都。
范围在红水河流域,郁江流域,北部湾海南岛地区,越南红河流域,广东本部。
俗语讲“长红棉树的地方”就是骆越古都的范围,在这些地方范围存在着十大文化:①大石铲文化:中心在南宁市左右江交汇处,人们主要从事稻作,农耕,织布,打猎等生活,在生活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有壮乡特色的文化习惯。
②壮锦文化:古老的妇女们编织了许多壮锦(布)用来制衣裳,鞋等,壮布更是特色鲜明,不用染色便金黄色,现都安县一带的山村中仍有人在做这些壮布。
③铜鼓文化:祭水神时敲响铜鼓,起舞,祭礼,娱乐,集合,都用铜鼓传递信息。
④龙母文化:环大明山地区发祥地,代表有宾阳的喜食狗肉习俗,炮龙节,花灯,杂技表演,吃三角粽,做年糕,吃酸粉,糍巴等。
⑤蛇图腾文化:人们崇拜龙蛇形的图腾,并用之作旗为标志,现今该地区道公的道服就有龙蛇图腾。
象征性的东西都全部包含于其中,人们崇拜它,信仰它。
⑥航运文化:在合浦县始发港,珠江三角洲专家们找到了古都最早的船锚。
研究发现里面的碳与在美洲发现的一模一样,这就证明了古代的航海技术水平已相当完美,可能开辟了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的航历史,并提出了谁最早发现新大陆的疑问!⑦针灸文化:在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春秋时代青铜针足以证明医学文化的发展程度,并具备了一定水平技术。
⑧民歌文化:可以说是世界民歌的源头之一,在很早就有多声部民歌传下来,一直到现在马山县壮族多声部民歌还在延续,填补了我国多声部民歌的空白,多声部民歌的证据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
⑨巫傩文化:广西现在的农村地区巫文化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贫困地区。
请巫婆,道公做法事,看风水等。
最具有表性的是上林县西燕镇的壮族狮公舞表演。
巫文化可能运用了伟大易经的精髓,用来占卜,看运程,命相,很多的村落都兴这个巫文化,至今未变。
⑩盘古文化:源头在广西红水河流域柳江盘古神像,也能说明了一些与盘古开天辟地传说的过程。
很可能盘古在此留下印迹!骆越文化是百越文化的核心,壮族这十大文化是当时(约一万年前)是最先进,最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其文化成果丰富多彩,五彩宾纷,为中国历史文化增添最重要一笔,可以相信它曾是世界最文明,最繁荣,最进步的地区。
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刻长远。
有的专家甚至预言;广西北部湾地区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文明,最先进的地区,可过美国硅谷之繁荣,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南宁成为东盟永久会址的原因。
百越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
它的年代从四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文化特点,稻作,居住杆楼,纹身断发,龙蛇崇拜,垦殖荒田……标志性文物:有几何印纹陶罐,有肩石斧,有锻石锛,其中大明山为祖山这首,原始祖先都住在此山上,后来祖先沿着江河向下游迁都一直沿到珠江口三角洲,现今的罗波庙古语就是“龙母”的意思,而广东的白话是从壮文这边主衍发而来,证据在白话中的30%词语与现在的壮语词语发音相同,相似,壮语的衍变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语,有百越族群,百濮族群,三苗族群和羌氏族群江合成了华夏民族,产生了炎黄子孙的说法。
百越文化基因分布广泛,其核心是前面讲的骆越古越。
壮族基因也称布洛陀基因。
我们有着辉煌的历中,是中华民族优良血统之一。
许多地方民族仍保留有崇拜祖母的习俗,也是受壮族文化影响。
如水族侗族萨岁,叙佬族婆—黎族黎母,汉族龙母。
每年农历7月14过的“鬼节”就是为了祭祀祖母神骆越女王(娅王)!现今遗存有郁江,桂林,玉林等壮族人是有着长寿基因的。
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
有专家曾对大明山的山泉进行了研究,它是微碱性的水,与其它地区刚好相反。
而县圣山是中药材的宝库,上面生长许许多多草药,奇药。
当地的不少中医都在此山上采集到许多罕见的药材,中央电视台也播放过相关圣山(大明山)的一些知识揭开了圣山神密面纱。
圣山许多神奇的事让人叹为观止,听说当地有个村十几个精神病串者久治无效,村民让其到圣山拜神并生活一段时间,不久后竟然全愈而回。
真的很神奇,还是印证了古人那句话,山不再高有仙侧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壮族文化遗传基因的破解具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提出了南宁这个老祖宗之城,原是百越文化中心,提高了城市品位,许多人喜欢到南宁,吸引更加多的人所以产生了较多的商业效益。
其次,搭建了新的文化纽带,使北部湾地区从文化根底浅到文化底蕴丰厚的转变。
再次,维护了我国文化的安全,有产地在外产中占主动权,在东盟的峰会中有着核心位置,使广西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开辟了医学新路,为广西提供丰富的药材环境。
这座挺立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圣山显示出了许多神密的东西,他可以称得上是回归线上的传大奇迹,它蕴藏了天文,地理,人文,技术,医道,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知识。
它的年代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达到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文明,它的意义不亚于金字塔,它的先进性不亚于印第安文明!参考文献及资料:《壮族通史》《百越民族史》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