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40篇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8d39d358fb770bf68a55be.png)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40篇《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40篇!(1)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详案《调皮的小螃蟹》含反思幼儿分析:幼儿对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螃蟹这种特征较明显的。
它的八只脚、两个大夹夹、横着走路的样子等一系列特征让孩子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平常生活中,幼儿对螃蟹的外形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对于螃蟹的"自切"的本领还不够了解,为了加深对螃蟹的认识,因此我们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对螃蟹的特性有更深的印象。
教材分析: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螃蟹在玩耍时因顽皮弄断了自己的大螯而四处求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幼儿了解了螃蟹有自切并再生的自我保护的本领,故事内容通俗易懂又涵盖丰富的知识,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又能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提供给了幼儿大胆表述的机会!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螃蟹的脚有再生的本领。
2、喜欢文学作品,并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螃蟹图片2幅、《调皮的小螃蟹》视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螃蟹大螯的本领。
二、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对话。
三、欣赏故事后半段,了解螃蟹有再生的本领。
四、完整欣赏故事。
五、活动结束教师行为: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看看,是什么?是一只小螃蟹,有谁知道有关螃蟹的知识?小结:原来螃蟹有八只脚,头上还有一对大螯,可以夹东西!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螃蟹,它的大螯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故事中的小螃蟹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螃蟹的大螯为什么会断?断了以后,小螃蟹是怎么办的?它找了哪些医生?小螃蟹去找了这些医生,那它的脚看好没?这些医生分别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医生说的话?小结:小螃蟹找了几个医生,都没帮它接好断脚,这个时候,小螃蟹碰到了谁?它让小螃蟹去向谁请教?小壁虎是怎么对小螃蟹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壁虎是怎么说的!现在,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下故事吧小螃蟹按照壁虎说的做了吗?它的腿长出来了吗?小结:原来螃蟹有一种自切后再生的本领。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6499ec90c69ec3d4bb75c7.png)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这是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不怕冷的大衣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运动。
3、能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故事《不怕冷的大衣》活动过程:1、教师提问:“在冬天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冷?”请幼儿回忆有哪些保暖用品。
2、教师讲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请幼儿仔细倾听。
3、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白兔为什么不起床?兔妈妈说姥姥有什么东西要送给小白兔?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了吗?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4、带着问题再请幼儿听故事,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
5、延伸活动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体会“不怕冷的大衣”。
附:故事《不怕冷的大衣》下过雪,又刮风,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窝里睡懒觉。
“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小乖乖。
”兔妈妈叫小白兔起来。
“不起来,不起来,起来要冻坏。
”小白兔怎么也不肯起来。
兔妈妈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语起来:“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冻不着,还冒汗呢。
”“真的吗?”小白兔听了,觉得很奇怪,从被窝里伸出小脑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过吗?”“没有,没有。
姥姥说,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给她的小外孙做的……”“姥姥的小外孙就是我呀!是给我做的,是给我做的,妈妈,妈妈,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来。
”“这可不行。
姥姥说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谁来拿都不给,只有小外孙来拿才给。
”小白兔一蹦,从被窝里蹦出来,稀里哗啦的,穿上小棉袄,套上小棉裤,围上小围巾,戴上小绒帽。
“妈妈,妈妈,我到姥姥家去了。
”“哎呀,别去吧,外面风大着呢,你不怕冻坏吗?”“没关系,不要紧。
姥姥给了我不怕冷的大衣,我就冻不坏了。
”小白兔说完话,就往外跑。
哟,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的一样疼。
幼儿中班故事语言教案20篇
![幼儿中班故事语言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810a8f1ed9ad51f11df2a4.png)
幼儿中班故事语言教案20篇这是幼儿中班故事语言教案20篇,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亲子故事《小猪迷路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讨论故事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尝试复述故事。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男孩手偶。
2、亲子故事《小猪迷路了》(《我会讲故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8–13页)。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回忆并讲述参观图书馆的经验。
二、出示男孩手偶,表示自己在图书馆遇到了神奇的事情,要和大家分享。
三、讲故事《小猪迷路了》:在图书馆,每个人都在安静地看书,正正也在认真地看书。
突然,他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说:“我要回家!请你帮助我,好吗?”正正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猪在说话。
奇怪,图书馆里竟然出现了一只小猪!就在这时,另一只小猪又大声地说:“快带我们回家!”正正吓得用双手捂住了耳朵。
原来,这两只小猪是从图书里掉下来的,它们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图书,希望正正能帮助它们回家。
于是,正正在图书架上拿出一本有狼的书,问:“这本书是你们的家吗?”小猪见到狼,惊慌地说:“不是。
”正正又拿出一本有关小猪盖房子的图书,问:“这本书是你们的家吗?”小猪摇摇头说:“不是。
”正正再找来一本关于飞天小猪的图书,问:“这本书是你的家吗?”小猪失望地回答说:“不是。
我们的家叫《猪戏团》。
”突然,另一只小猪从一本书中探出头来,说:“你们快跟我回家吧!表演要开始了。
”三只小猪手拉手,转呀转,消失了。
正正打开《猪戏团》,看见小猪们已经回到家里了。
四、与幼儿讨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书馆。
)·为什么第一只小猪要轻声说话?(自由回答,例如因为那是图书馆,要保持安静。
)如果你是正正,会帮助小猪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你喜欢《小猪迷路了》的故事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0683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b.png)
中班下语言教案40篇1. 儿童乐园:通过观察、听音辨识和模仿的方式,让孩子学习认识各种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动物世界: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和模型,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动物,并学习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通过游戏以及身体语言,帮助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 城市探险: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城市的图片,并提问孩子们对这些图片中的建筑和交通工具的认识。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帮助孩子学习城市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场景的名称。
4. 季节变迁: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和制作手工作品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不同季节的名称和特点,并学习与季节相关的词汇。
5. 好习惯养成:通过展示图片和模仿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好习惯,如刷牙、洗手、整理玩具等,并帮助他们学习相关的词汇。
6. 日常用品: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孩子们认识并学习这些物品的名称。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仿使用这些物品的场景。
7. 家庭成员:通过展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和介绍,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学习他们的称呼。
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8. 形状和颜色: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孩子们认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名称,并通过游戏和手工活动,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9. 学校生活:通过展示学校的图片和介绍,帮助孩子们认识学校各个部位的名称和用途,并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模仿学校生活中的场景和活动。
10. 交通工具:通过展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和模型,帮助孩子们认识各类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特点,并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他们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和动作。
11. 健康饮食:通过展示健康食物的图片和介绍,帮助孩子们认识各类食物的名称和营养价值,并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他们模仿正确的进食姿势和食用习惯。
12. 身体部位: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和图片,帮助孩子们认识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并通过游戏和歌曲,帮助他们模仿身体部位的动作和运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d4d45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d.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20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篇1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因此,我选择了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贴近幼儿生活,且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通话故事:《小猪和靴子》。
通过本活动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感受故事当中小猪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
活动准备:小猪、小鸟、狐狸、小花狗、小熊等动物的头饰,红靴子一只、花一束,PPT。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小猪”图片,激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有一天啊,小猪在树林里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红红的东西,它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小猪发现了这个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播放ppt,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小朋友们,听完了故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了吗?(靴子)是谁在森林里捡到的呢?(小猪)。
这个故事啊主要讲的是小猪和靴子的事情,所以,今天给小朋友讲的故事题目就叫《小猪和靴子》。
(教幼儿读题目,出示小猪和靴子的图片在黑板上。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手拿红靴子,坐在小朋友中间。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四、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讲故事,沈老师有一个话筒,话筒对着谁的时候谁就说话,我们来学小动物说话。
从课题讲起,并依次出示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小朋友们学小动物说话学的真好。
现在我们再来看图听一遍故事。
五、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这小熊的病为什么一下子就好了呢?是谁帮他找到了靴子?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喜欢呢?(捡到东西还给别人,心很善良,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你们有没有弄丢过东西呀?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别人捡到了,还给你,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样做呢?小结: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对。
幼儿有趣的中班语言教案20篇
![幼儿有趣的中班语言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0781a2cf84b9d529ea7a0d.png)
幼儿有趣的中班语言教案20篇这是幼儿有趣的中班语言教案20篇,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快乐的小公主教案反思设计思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孩子们娇惯任性,有的不会交往,缺少朋友;有的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还有的孩子依赖性很强,不能独立处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是又哭又闹,不知道怎么解决。
因此我们借助《开心大王》这个主题,通过《快乐的小公主》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就在身边,让孩子们去发现身边快乐的事情;学会为别人付出,能与同伴、教师分享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感受快乐;从而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猜测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了解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真正的快乐在好朋友的关怀中,在好朋友的微笑里。
活动难点:探索让别人快乐的多种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萌发爱心。
活动准备:《快乐的小公主》PPT、笑脸娃娃、《幸福拍手歌》《甩葱舞》音乐活动过程:组织幼儿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律动,引入快乐意境。
1、师:刚才老师看到你们开心的唱着这首《幸福拍手歌》我的心里真高兴、真快乐,你们快乐吗?幼:快乐!2、咱看这位小朋友快乐吗?(出示小公主图片)幼儿展开想象她为什么不快乐。
二、播放课件:采用关键中断法讲述故事1、出示图一,幼儿想象小公主不快乐的原因,教师总结幼儿回答的问题,因为小公主没有朋友非常孤单,所以她不快乐,那你能让她快乐起来吗?对于幼儿的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小公主后来有没有快乐起来呢?2、出示图二、三、四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展开故事的想象3、出示图五小老鼠会接受小公主的手镯吗?4、出示图片六幼儿大胆想象小老鼠会用这个金手镯来干什么。
5、出示图片七小老鼠们全都停下会去干什么?6、出示图片八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小公主最后找到快乐了吗?(2)是谁帮她找到快乐?教师总结:原来,小公主和小老鼠不但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而且互相分享自己的东西。
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
![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0520c56c175f0e7dd13759.png)
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3、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5、教师小结: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一节课上下来,基本都完成了活动目标,孩子们大部分都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看图简单的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还能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中班语言领域儿歌教案20篇
![中班语言领域儿歌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09f0344028915f814dc22f.png)
中班语言领域儿歌教案20篇这是中班语言领域儿歌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荷花开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池塘里,暖暖的风儿吹过来,细细的小雨落下来,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红色的大伞,一朵一朵打开来!活动反思: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荷花的美,我创设了荷花池的情景,希望激发孩子对荷花的喜爱。
但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没有充分利用好优美的环境,造成孩子在后来动作表现时出现单一性。
事后我在想:老师创设了这么优美的环境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上荷花的活动而布置荷花池,环境仅仅是一个摆设吗?再三考虑后,我觉得环境不仅是摆设,应充分为活动所服务。
如果在活动中,我能充分利用环境,让孩子去观察荷花、亲近荷花(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如朝左点头的荷花、想像两朵在一起的荷花在干什么等),而不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就结束,那么孩子会有更多的感受、更多的发现。
中班语言教案大全30篇
![中班语言教案大全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c90975acfa1c7ab00cc4e.png)
中班语言教案大全30篇这是中班语言教案大全30篇,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谁和谁好》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意图:“谁和谁好?”经常是孩子们口中心里提及的问题,班级里面也总有孩子说“我和***好”“我们是好朋友”……这是他们上幼儿园的动力和源泉。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是两两相配的,互帮互助的。
学习这首好歌不仅了解生活中相互的事物,也让孩子感受朋友间在一起的欢快。
活动目标:1、乐意为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寻找联系,并讲述自己的理由。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想说的事。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难点:愿意讲述事物之间联系的原因。
活动准备:材料材料包、ppt。
活动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请你们来听一听。
儿歌里都说了什么。
你听到了谁和谁好?他们是怎么样好的?小结: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为什么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小结:因为他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你还听到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小结: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小结: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结:谁和谁好,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
二、完整欣赏:教师和幼儿稍作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三、幼儿操作材料《谁和谁好》过渡语:除了我们刚学到的儿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让我们去找一找。
观察要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将事物进行联系,并简单说说理由集体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配对的原因?谁和谁好,说出你的原因。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1b00f7b52acfc788ebc9d1.png)
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1)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农场动物的叫声》【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叽、呷、咩、喵。
2、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叽、呷、咩、喵”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
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3、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1、Ppt-动物叫声2、动画片:农场里的小动物(我爱狗)3、“叽、呷、咩、喵”汉字卡片各一张,“口”字卡片1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农场里的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吗?二、动画片,激发幼儿兴趣。
1、观看动画片:农场里的小动物(1)农场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小鸭子,小鸡,小狗,小猪,小猫,小羊。
(2)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叫吗?请幼儿自由学一学。
2、教师:我们再来看一遍动画片,哪个小动物出场,你们就学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好吗?通过同步参与,激发幼儿兴趣。
三、游戏:小鸡和小鸭1、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
字幕演示:叽叽叽叽2、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鸭小鸭在哪里?幼儿回答:呷呷呷呷在这里。
字幕演示:呷呷呷呷3、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羊小羊在哪里?幼儿回答:咩咩咩咩在这里。
字幕演示:咩咩咩咩4、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猫小猫在哪里?幼儿回答:喵喵喵喵在这里。
字幕演示:喵喵喵喵三、教师引导孩子观察汉字,启发幼儿读一读动物叫声的汉字。
1、教师:这个画面上除了小动物还有什么?(汉字宝宝)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这些汉字宝宝吗?2、我们先来看看小鸭子旁边的汉字吧!这里有几个汉字?这些汉字一样吗?你能猜出这个汉字念什么吗?跟老师一起念:叽叽叽3、小鸭旁边的汉字呢?一起念:呷呷呷4、谁来说说小羊旁边的汉字?5、我们一起来说说小猫旁边的汉字吧!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些汉字吧!这些汉字你们都记住了吗?四、游戏:找汉字-在哪里1、采用游戏形式认识汉字:叽、呷、咩、喵。
中班语言教案优质20篇
![中班语言教案优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48aa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f.png)
中班语言教案优质20篇一、《认识数字1-5》。
1.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数字1-5,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识和书写。
3. 教学活动,通过数字卡片、数字图案等教具,让幼儿认识数字1-5,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4.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唱歌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书写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认识颜色》。
1.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让幼儿初步了解颜色的概念,培养他们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红、黄、蓝等基本颜色的认识和辨认。
3. 教学活动,通过颜色卡片、彩色玩具等教具,让幼儿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并进行简单的辨认练习。
4.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颜色。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辨认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认识形状》。
1.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让幼儿初步了解形状的概念,培养他们对形状的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的认识和辨认。
3. 教学活动,通过形状卡片、拼图等教具,让幼儿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并进行简单的辨认练习。
4.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形状。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形状的辨认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认识动物》。
1.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猫、狗、鸟等常见动物,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的概念,培养他们对动物的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猫、狗、鸟等常见动物的认识和辨认。
3. 教学活动,通过动物卡片、玩具等教具,让幼儿认识猫、狗、鸟等常见动物,并进行简单的辨认练习。
4.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对动物的辨认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认识水果》。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20篇拔萝卜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20篇拔萝卜](https://img.taocdn.com/s3/m/584ff9c267ec102de3bd890e.png)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20篇拔萝卜《中班优秀语言教案20篇拔萝卜》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优秀语言教案20篇拔萝卜!(1)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拔萝卜》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安静的倾听音乐,感知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
2、在边听、边说、边表演中体验听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快乐,乐意进行歌表演。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大萝卜四个,小动物和人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一、操作道具引发兴趣:有一位老公公种的萝卜丰收了,萝卜长的特别大(出示道具大萝卜),他一个人能拔动吗?(拔不动)那怎么办呢?请听歌曲“拔萝卜”二、安静的倾听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动、活泼。
歌曲中请谁帮忙拔萝卜?(老师和幼儿一起按角色出场顺序叫每个角色的名字)三、教师用生动、跳跃的声音清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和角色。
幼儿可以跟着拍拍手,拍拍脚,做做想做的动作和事情。
四、表演游戏:1、分段练习表演:老师带幼儿扮演每一个角色,按着表演的顺序,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 学演老公公的动作、语言(语速慢、语调低)(快思教案)。
② 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
(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③ 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
(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④ 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
(动作、叫声)2、全班幼儿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个角色的头饰。
(这些道具是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分四大组请小朋友表演。
)幼儿分组表演,老师辅导。
演后讲评:表扬表演认真、动作形象、声音响亮的幼儿。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萝卜的营养可大了,吃了萝卜,身体好。
老师念儿歌:萝卜好,萝卜好,又脆又嫩味道好,红烧萝卜香又香,小朋友吃了营养好。
我们一起把大萝卜送到厨房间,烧莱给大家吃好吗?(幼儿一起做抬萝卜的动作下场)活动反思:总的来说,本次活动选材欠妥,音乐《拔萝卜》虽然耳熟能详,但是段落过多,人物的出场在歌词中要唱正确,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方案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c0a3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a.png)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方案中班语言领域教案方案(通用20篇)中班语言领域教案方案篇1春天到了,小猪又要种【教学目标】1、学会朗诵诗歌,在生疏原诗内容结构的基础上,基本能依据图谱编出与原诗结构相同的诗歌段落。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激发幼儿宠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预备】蜜蜂、燕子、蜻蜓、蝴蝶头饰若干,蝴蝶纸偶一只,在教室里布置四幅春景图。
【教学重点】在学习诗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诗歌。
【教学难点】用与原诗韵律节奏相同的诗歌的语言进行仿编。
【教学过程】一、预备活动。
师:今日,我们中一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呀?(蝴蝶)师:秀丽的花蝴蝶来教室做客了,你们猜猜看它会来做什么呢?(幼儿回答)师:对了,花蝴蝶来找伴侣,你们猜猜看它会来找谁做它的好伴侣呢?边说边出示背景图,幼儿回答。
二、学习诗歌。
(1)师:花蝴蝶会找谁做伴侣呢?(小草)花蝴蝶飞来了,和小草握握手,(出示握手图片),那她对小草说什么呢?(幼儿回答)让我们来听一听花蝴蝶到底会和小草说什么呢?“花蝴蝶对小草说:咱们是伴侣”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小伴侣们真棒!谁情愿来把这一段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听?(幼儿看图谱说)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花蝴蝶好吗?(幼儿与老师一起朗诵)(2)咦,花蝴蝶又飞走了,又找谁做伴侣了呀?(小花)谁情愿把花蝴蝶找小花做伴侣用,像刚刚那样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哪个小伴侣情愿第一个来试一试?(鼓舞幼儿来说一说)请幼儿回答你们说,__小伴侣说的好不好啊?(好)那拍拍手表扬表扬她(幼儿拍手)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把这一段说一说,好吗?(好)小伴侣们真棒!(3)其实,花蝴蝶、小花、小草都是谁的伴侣呀?(春天)他们一起说:我们都是春天的伴侣(带领幼儿一起说)三、仿编活动。
1、师:快看看谁又来我们教室来做客啦?(小燕子、小蜜蜂、小蜻蜓)它们也要来找自己的好伴侣,你们情愿关怀他们吗?(情愿)那我们把小燕子、小蜜蜂、小蜻蜓找伴侣,也编成一首和刚才一样好听的诗歌,好吗?(好)老师为你们每一组预备了一张图谱,请你们依据图谱上的内容和你的伴侣一起编一编,好吗?(好)(2)幼儿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幼儿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3、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5、教师小结: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一节课上下来,基本都完成了活动目标,孩子们大部分都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看图简单的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还能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五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让课堂活跃起来。
但也发现很多的不足地方,这些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1、整节课的气氛没有引导的很好,问的问题过多重复。
2、这些课我和孩子互动不够多,幼儿的参与性也不够。
3、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不太敢大胆回答问题,只是个别孩子举手回答,举手的永远都是那几个。
4、在倾听同伴的讲述时,孩子有时还是会插话,这点还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现在的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的去反思和去学习一定有所进步。
第2篇、中班语言领域方格子老虎教案反思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绘本是用图文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
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方格子老虎》这个绘本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爸爸妈妈心里最特别的人,让自己找到自信,快乐成长。
教学目标:1.能听懂绘本故事,知道老虎的经历,知道自己是特别的人,自信快乐的成长。
2.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以及方格子老虎的情感。
3.能够让幼儿听懂绘本故事的情节,从而学会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1.能听懂绘本故事,知道老虎的经历,知道自己是特别的人,自信快乐的成长。
教学难点:1. 能够让幼儿听懂绘本故事的情节,从而学会续编故事。
教学方法:口授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等教学形式:1.集体形式2.小组形式3.个人形式教学准备:1.绘本《方格子老虎》2.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起来回答。
二、基本部分1.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1)故事的名字叫《方格子老虎》,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是一只老虎,你们看它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你们看它的旁边还有什么?(2)翻下去就进入了故事的第二道大门--环衬:你们看这一页是什么样的呀?哇,它像老虎身上的花纹,你们仔细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呀?(3)快点儿进入故事吧!啊?还没进入。
别急,这是第三道大门叫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俄罗斯)安德雷·乌萨切夫文(德)亚历山大·容格图,还有裴莹译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4)你们看,这是我们的主人公方格子老虎,这还有一位数学家在他的方格子花纹上算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为什么会有方格子花纹吧,跟着老师一起打开书吧,我们一起去瞧瞧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吧。
2、师生一起讲故事(1)教师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老虎家庭里,有一只普普通通的小老虎出生了。
老虎爸爸可高兴了!他兴冲冲地跑出去,买了一罐最好的黑色油漆。
原来,小老虎刚出生时,身上是没有花纹的,必须由爸爸妈妈帮忙画上黑色的条纹。
这只小老虎也不例外哦。
老虎爸爸好想让儿子变成一只与众不同的老虎,所以他决定,给小老虎画上竖条的花纹。
可是,老虎妈妈不乐意了,她嚷嚷着说:"我的儿子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在花纹上与众不同,就画横条纹的!"谁也不愿意让步。
老虎爸爸说:"画竖条的!"老虎妈妈说:"画横条的!"爸爸大声喊:"竖条!"妈妈使劲吼:"横条!"他们俩吵架了,就各自气呼呼地爬上床去,老虎爸爸竖着睡,老虎妈妈横着睡。
小老虎好难过哦!他想:我才生下来,爸爸妈妈就这样大吵大闹,往后可怎么办啊?提问:小朋友们,在你们家里,会有人吵架吗,你们心里会难受吗?你们会怎么做呢?我们在一起来看看小老虎怎么做的吧(2)教师出示ppt,继续讲故事:小老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到了晚上,他偷偷爬下床,在自己身上画起了花纹:先替爸爸画上一道竖条纹,又为妈妈画上一道横条纹……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看到小老虎时,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咦?小家伙身上怎么变成方格子的了?"噢!我的天啊!"妈妈说。
"噢!太神奇了!"爸爸说。
他们很快就和好了。
小老虎真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老虎呢!他脾气温和,也从来不欺负别的小朋友。
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喜欢趴在他的背上玩五子棋,甚至还在他身上举办象棋比赛呢。
有时候,数学家们也会用小老虎身上的方格子演算数学题。
所以,小老虎两岁的时候就学会了两位数的乘法,还获得了儿童象棋比赛的冠军呢!"这只方格子小老虎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呀!"人们惊讶地说,"他简直就是神童耶!"一天傍晚,小老虎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不料遇上了一场倾盆大雨。
提问:小朋友们猜猜它淋了雨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爸爸妈妈还会喜欢它吗?它的好朋友们还会喜欢它吗?当他湿淋淋地回到家时,身上的竖条纹全都不见了- 看上去和别的老虎一模一样了!不过,这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在爸爸妈妈心中,在所有人的心中,他还是原来的他:一只方格子老虎!(3)教师带领幼儿续编故事:提问:小朋友觉得当方格子老虎回到学校,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三、结束部分1. 分组进行讨论,谈读后体会,归纳绘本的主旨。
(1)你喜欢这个故事么?最喜欢里面的谁啊?结合图画说说吧。
(教师把绘本给幼儿翻阅,并请幼儿起来回答)2、总结,提升主题:提问:为什么这个故事叫做方格子老虎?他的朋友喜欢它的方格子吗?它们在一起做什么?后来它为什么没有方格子了?它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还喜欢它吗?教师总结故事:小老虎的方格子没有了在爸爸妈妈的心中,他还是原来的他:一只方格子老虎。
故事中的虎爸爸和虎妈妈,不管小老虎变什么样他们都很爱他,其实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一样,不管你们变什么样,他们永远是最爱你们的。
所以我们也要好好对他们,帮他们做做家务,自己玩了玩具要自己收。
活动延伸:阅读区--阅读教师推荐的各种精彩绘本表演区--表演故事《方格子老虎》美术区--绘画《方格子老虎》活动反思:《方格子老虎》的绘本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很深远的意义。
这个教学活动,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绘本书画面内容所带来的一些寓意和理解,同时能紧紧地抓住孩子的童趣特征,围绕一个中心点、兴趣点,将绘本教学融入到新奇有趣的游戏情景中。
但是在操作前提要求时,缺乏条理性,如果教师先示范或者幼儿示范之后教师进行一个讲解的方式,给孩子们降低难度,从8个跳,然后4个跳,然后2个跳引出不同节奏,孩子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跳的更好,注意力也许会更集中,从而对要点记忆更清晰。
第3篇、中班语言活动瓜瓜吃瓜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图书一本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
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
(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第4篇、中班语言活动狼来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孩子要诚实,不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