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改革
第十六章+行政改革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回顾与展望
二、中国行政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健康增长需要与政府生产力落 后的矛盾 (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行政制度改革 全面展开的矛盾 (三)政府的简政放权与社会自治能力弱 化的矛盾 (四)机关富余人员的分流与社会吸纳能 力有限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回顾与展望
据报道,1992年,只有4万多人口的某县吃财 政饭的有3100多人;县委主动向地委申请让 该县成为机构改革试点县。改革后,县委 部门由13个变为6个,政府部门由44个减为 16个,事业单位由94个减为58个,人员减少 了800人。但由于“上下对齐、左右对称” 的要求和大环境的局限,1997年县机构设置 恢复到改革前;现在的政府事业单位比改 革前增加了100多个;到今年7月行政人员比 改革前又增加了1 000多人。
三、中国进一步行政改革的基础性问题 (一)中国进一步行政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设定
行政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第 一个层面是法理与法律的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管 理思想和技术方法的层面。第一个层面包括的问 题主要有:
(1)政府的法定地位。 (2)政府的基本职能。 (3)公民的参与。
第三节 中国行政改革:回顾与展望
(二)行政改革的阻力系统
1、对官僚体系的依赖。 2、政府官员的行政角色。 3、官僚体系从工具性转变成制度性的。 4、公共组织的不可替代性。 5、改革主体的墨守成规。 6、行政不良问题的不明显。
第一节 行政改革的一般理论
三、行政改革的内容 (一)行政职能的转变 (二)行政体制的改革 1、政府机构改革 2、 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 3、人事制度的改革 (三)行政行为方式的变革 (四)行政文化的更新
人员分流困难。
本章结束!
第一节 行政改革的一般理论
中国六次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
内容:适应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着力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等状况,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界限,精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结果:一是精简了机构和公务人员。
二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
三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条件为辅”,即经济性质仍然是计划经济。
这次改革只是一次数量增减性的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
内容:首次提出转变职能这个关键,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结果:一: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41个,直属机构从22—19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二:这次改革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到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期间我们实行的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加了诸多限制,但经济性质已变成商品经济了。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行政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
内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或服务实体,将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宏观调控上来。
结果:一是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二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工作方式三是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理顺上下左右关系。
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
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在转变职能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同时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精简人员编制。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作者:刘亚飞0990202035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定义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提高行政效率,对其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经济体制改革逻辑,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路径大致可以划分为调试、转型和创新三个阶段。
调试阶段为1952年、1958年和1960年三次.转型阶段为1982年、1988年和1993年三次。
创新阶段是1998年开始的最大一次改革,被称为“第七次革命”。
(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2、从建国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的机构改革有六次,加上现在正在进行的一共七次.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从1998 年开始, 舆论称之为“第七次革命"。
总起来看, 以前的六次行政机构改革尽管力度各不相同,裁员、缩编和机构撤并情况不大一样,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那些改革不是旨在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来达到调整行政机构整体功能和职能的过程,而仅仅停留在对机构和人员数量的简单减少上, 人们称之为“机械式”改革。
因为没有改革政府运行机制和职能, 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和“越精简越膨胀”的逆向恶性循环现象。
(摘自《“第七次革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态势及问题》作者:张湛彬2000年7月)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1、第一,目标明确。
改革瞄准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二,重点突出.强调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第三,程序规范.融入依法治国理念,制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所带来的启示。
一、分权与激励机制的引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行政体制呈现出高度集中、单一权力决策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自2003年开始,我国逐渐引入分权与激励机制,将权力下放到地方一级,鼓励地方政府主动创新和担当,提升其绩效评价的权重,以激励地方政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分权与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地方创新活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作为基层政府,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和解决地方问题,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而激励机制的引入,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绩效评价,提高政府治理水平,让政府更加透明公正。
二、简政放权与减少行政干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还着重推行了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的政策,将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力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企业开办门槛等措施,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能够有效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监管和服务的角色,而不是过多干预市场的运行。
通过简政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可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三、推进政务公开与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还着重推进了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
政务公开是政府行为的透明度的体现,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为政府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和管理手段。
这种改革带来的启示是,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
通过政务公开,政府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并能够接受社会监督,避免滥用权力。
而信息化建设则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
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一、引言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一环,旨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并探讨未来改革方向。
二、主要成就1. 分离政企关系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之一是分离政企关系。
以往政府与企业有过于紧密的关系,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制约了市场竞争力的发展。
为了促进市场化改革,我国通过打破行政垄断、深化市场化等措施,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2.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过去,我国政府过度强调对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导致政府权力扩张,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政机构。
政府还加强了与民众和市场的互动,更加注重市场监管,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能。
3.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行政审批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我国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等措施,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这一改革大大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审批负担,提高了政府效率,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 加强地方政府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中,中国还注重加强地方政府的改革。
通过加强权力监督、推进地方政府改革试点等措施,我国取得了初步成效。
地方政府的权责清晰,政府风险可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未来改革方向1. 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未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应更加注重市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重点是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推进权力监督与制约为了有效制衡政府权力,未来改革需要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
建立健全的权力公开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政府权力的行使在合法、公正和透明的范围内。
加强司法独立和法治建设,为权力监督提供坚实保障。
试论述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困难及发展趋势
试论述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困难及发展趋
势
中国行政改革近几十年来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经验、困难和
发展趋势。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努力建立和完善行政体制,以更好地
促进经济发展。
从1978年起,中国在改革经济体制、减少官僚和重建
行政机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政府凭借强大的政策指导,有效地整合了许多政府职能,加快了政策的执行,推进了政府行政体
制的变革。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更加高效、面向市场和更新的行政体制,实现了行政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中国行政改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执行政策的效率
仍然较低,实施政策存在缓慢和不透明等问题。
其次,行政能力普遍
不足,实施结果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置。
另外,官僚主义思想也在影响
行政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往往阻碍了政策的执行。
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行政改革有望发展和改进,实
现更开放、更便捷、更先进的政策实施以及更加合理和更低效的行政
机构管理。
希望中国可以尽快突破行政困境,实现行政改革的历史性
突破。
综上所述,中国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经验、困难
和发展趋势。
未来,希望中国能够突破行政困境,实现行政改革的历
史性突破,实现更加合理和高效的行政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以下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一、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80年代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尝试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大胆地进行对外开放,开展对外贸易合作等,为后续的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是90年代初期的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开始推行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机构职能和权力,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是新世纪以来的创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提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举措,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创新。
二、主要成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政府职能由过去的重管、重企变为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和保护。
其次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幅度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再次是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深化了机构职能改革,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
还取得了法治化建设、人才引进、信息化推进等方面的成果。
三、启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服务和监管,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减少政府干预、简化行政审批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建立公正、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制度。
行政机构改革需要注重横向和纵向协调,强化政府职能整合和权力监督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注重法治建设,加强公共管理的法治化。
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政府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为我们今后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行政体制的现代化和法治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六次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精兵简政到废除干部终身制。
内容:适应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着力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等状况,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界限,精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结果:一是精简了机构和公务人员。
二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
三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条件为辅”,即经济性质仍然是计划经济。
这次改革只是一次数量增减性的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提出转变职能到开创“三定”局面。
内容:首次提出转变职能这个关键,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结果:一: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41个,直属机构从22—19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二:这次改革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到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期间我们实行的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加了诸多限制,但经济性质已变成商品经济了。
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行政体制改革到政企分开。
内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或服务实体,将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宏观调控上来。
结果:一是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二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工作方式三是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理顺上下左右关系。
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从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到大刀阔斧改革。
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在转变职能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同时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精简人员编制。
行政改革背景与经验
行政改革背景与经验行政改革背景与经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行政改革,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这一改革的背景和经验,对于理解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政改革背景1.全球化与市场化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
这使得中国政府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同时,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公众。
2.社会问题与政府治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教育医疗等逐渐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改进治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公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推动了政府服务的优化和改革。
3.信息技术与政府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改革提供了可能。
数字化使政府服务更加便捷,提高了效率。
例如,在线政务服务的推广使得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减少了办事的繁琐性。
二、行政改革经验1.简政放权简政放权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减少审批环节、下放权力等措施,政府提高了效率,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同时,这也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力。
2.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改革的另一关键环节。
政府逐渐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
例如,政府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3.法治建设与公开透明法治建设是行政改革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政府行为得到规范,公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公开透明也是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
政府信息公开、决策公开等措施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4.创新实践与地方试点中国行政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一些地方政府试点新的改革措施,如“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见面审批”等,取得成功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种试点推广的模式确保了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有效实施。
三、总结与展望中国的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提高了政府效率、改进了公共服务、增强了法治意识和公开透明度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要的转折点,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中国开始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尝试。
此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保留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特点,如高度集权、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等。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政府开始试点推行“厂长负责制”、“责任制”等改革措施,以增强企业的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
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大幅度减少政府机构数量、简化政府职能、推行责任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
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公信力,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2003年,中国政府开始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
此次改革主要集中在优化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许可制度,大幅度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和市民的负担。
第四阶段:2013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口号。
此次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清理废除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
这些改革举措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五阶段: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推进更高水平的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进一步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等。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行政改革背景、历程与经验总结
我国行政改革背景、历程与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七次以政府机构改革为核心的行政组织变革,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则是调整机构和精简人员,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行政改革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且也受到行政组织革新的需要和内部人员推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经验方面,要坚持以中国当前国情为基础,以配套体制建设和转变职能为内容,以渐进性调试的方式来推动中国行政改革实践。
标签:行政改革;动因;历程;经验总结1 我国行政改革的背景按照行政生态学的观点,行政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任务和管理体制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也存在着新旧更替、不断发展的过程。
行政组织与外界行政环境不断的进行资源、信息等交换活动,保持其某种平衡状态。
行政组织能够充分注意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并能有效地做出反应以满足这种要求。
当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将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这就需要从适应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转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成新的平衡状态。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行政组织都不断进行着改革与调整,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行政改革更是作为政府的重要议程被多次提出并推行。
而每一次的行政改革都不是孤立的,必然受外界行政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部分。
1.1 中国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因行政改革来源于行政环境的变化,行政改革的动力来自于行政系统与环境的互动,这一影响主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1)政治因素。
行政本质上是对国家意志的体现和执行,行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部分甚至有时直接取决于政治制度的构成。
因此,政治因素的变化,比如政治价值、政策取向等,都不可避免的引起行政系统结构、功能及人员的发展和变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统摄政治生活的核心,意识形态的论战和大规模的政治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被推向了极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思想路线后,政治主题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此后也围绕此中心不断进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深化和完善。
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且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制度创新、政策执行和治理能力的强大。
第一阶段: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从计划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此阶段的主要措施包括取消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等。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开放和改革。
第二阶段:行政体制创新和社区治理模式1990年,在实践中突破和创新是改革开放的主题,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基于市场和社区的治理。
通过建立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基层政府建设、实施公共安全和卫生保健等措施,形成了社区主体治理模式,并在城市和乡村实现了深入。
第三阶段:政府公共服务、大众治理和监管体系到了2000年,行政体系改革的重点就转向了政府公共服务、大众治理和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
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增加市场竞争、推进政府在线服务、优化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职能转移等等。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全面深化和扩展。
以上就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也在不断适应和发展。
从早期的计划管理模式到现在的数字化治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经历了多次转型,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促进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突显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
二是要坚持“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实现政府优化和市场监管双向、互动和协调。
三是要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因素,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力和合作。
最后,要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优化行政体制、完善政府功能和服务水平,构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家。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为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设法治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宪法法律权威高于一切,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行政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可预期性。
推进行政法制建设,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法律与行政工作的衔接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其次,推进智能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行政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优化决策过程,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人为差错。
再次,实现高效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改革的目标是优化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减少重叠和冗余,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通过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减少行政流程、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最后,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强化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同时,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法治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通过完善行政体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轮深化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出发,分析其中的启示和经验,为今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的探索与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主要包括建立起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行政监察体制等。
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包括建立起县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取消行政级别差遣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为今后的行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期以来的系统完善和提高效能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监管等。
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践,使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和现代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1.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2. 提升了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3.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4. 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简述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并展望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1. 建立了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了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执行规范化、监督制约有效化。
特别是实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了行政管理资源、强化了行政管理能力,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2. 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注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等多元化职能转变。
政府从过去的“大而全”转变为“小而精”,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3. 强化了监督和问责机制:行政体制改革下,我国建立了更加严密和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充分发挥了审计、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确保政府行为合法、透明和廉洁。
特别是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追责问责,推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职责。
4. 推进了地方政府改革: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动了地方政府的改革。
通过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加强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推动地方政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服务。
二、未来改革方向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一网通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促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2.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由过去的“做事者”向“管理者”转变,注重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3. 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健全政府诚信、廉洁、廉政政府建设。
推动权力的规范化、透明化,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
4. 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推动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注重健全政府决策科学化、执行规范化、监督制约有效化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效能。
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引言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本文将简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并探讨未来改革的方向。
一、推进政府机构改革1. 调整和整合中央政府部门•成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整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合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卫生健康事业管理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原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
2.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实行市县机构编制管理权限下放,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1. 推行事业单位改革•减少事业单位数量,优化行政管理结构。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推进政务公开•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实施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便利性。
三、加强政府监管和责任追究1. 建立健全监察体制•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整合原国家监察体制和行政监察体制,实现对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实现。
2.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反腐败斗争。
•建立健全廉政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
四、未来改革发展方向1.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管”为主转向“治”为主。
•推动政府向市场、社会和群众一体化转型,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2. 优化政府治理体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完善和规范政府工作程序和规则。
•建立现代政府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3. 强化政府监督和问责机制•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推进有效监察和问责工作。
•加强权力审计和财政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资源浪费。
浅谈我国行政改革
中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行政改革学生姓名:杨昌持类别:本科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年级: 2010级所在班级:行政管理(1)班学号: 10122073 专业:行政管理研究方向:行政改革指导教师姓名:方付建职称:讲师完稿日期:二0一三年十二月八日浅谈我国行政改革目录写作提纲 (2)摘要 (3)关键词 (3)绪论 (3)本论 (3)一、行政改革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3)二、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三、我国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5)四、我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阻力 (6)五、克服行政改革阻力的对策 (7)六、我国行政改革的展望 (7)结论 (8)致谢 (8)参考文献 (8)浅谈我国行政改革写作提纲绪论:行政改革是一个不断实践中的社会历史过程分析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本文将研究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现状,分析阻力,建议对策,希望能为我国行政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论:一、行政改革的含义和主要内容1.行政改革的含义2.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二、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三、我国行政改革的必然性1.行政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2.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3.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四、我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阻力1.行政改革的现状2.行政改革的阻力五、克服行政改革阻力的对策六、我国行政改革的展望1.建设服务型政府。
2.建设责任政府。
3.建设效能政府。
4.建设法治政府。
结论:总而言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想获得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平衡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的行政改革,要在依据我国国情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改革道路。
浅谈我国行政改革作者姓名:杨昌持摘要:行政改革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和行政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升本国经济实力,行政改革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之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体制改革,其中包
括行政体制改革。
当时,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以中央集权制度为基础,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到195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土地改革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这也带来了一些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
来推行集体化,同时建立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以更好地管理和服务
农村地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这也对行政体
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2年,中国通过了宪法,宪法确认了中国
的行政体制,包括国务院、地方政府和乡、镇等行政机构。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行政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
改革。
其中,2003年实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旨在简化政府的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效率,减少腐败。
此外,近年来,中国还逐渐推行分级负责、强化监督、加强社会
参与等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
和质量,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监管能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总的来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的中央
集权到后来的分权、简化和市场化。
这些改革旨在适应社会和经济的
发展需求,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不断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探讨其带来的重要启示。
1.拆除行政垄断,鼓励市场活力。
1984年,我国开始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解除了对生产经营的行政管理,鼓励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后,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改革相继展开,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市场化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
2.推行政事分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87年,我国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提出了“政事分开、行政管理集中、企业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方向。
此后相继推出了《行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方案》等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了以事业单位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建立基层民主管理体制。
1990年,我国提出了实行城乡社区战机管委员会制度,大力推行基层民主管理体制改革。
此后,逐步建立了乡镇人大代表制度,并将选举制度纳入城镇改革的轨制,实现了多层次的基层治理。
4.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003年,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理念,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并成立了行政职能转变委员会,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化。
5.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2009年,我国提出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推动政府科学决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以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为政府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1.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和效率。
通过拆除行政垄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和效率。
试概括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经验
试概括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经验
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经验如下:
一、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的针对性、深度和规模,加快速度,构
建那些有利于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服务能力的组织体制。
二、突出统筹包容导向: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政府负总责,完善以
中央政府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的行政组织和管理机制。
三、构建有效发挥政府功能的机制:通过改革行政组织拓展政府职能,以满足公众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政府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四、补齐体制性短板:减少管理事项办公室和管理架构的组织设置,
简化行政程序,继续加强社会协助性政府服务项目,强化审批机制,
建立有资金实力和技术保障的行政机构及相关企业机构。
五、落实立法保障:建立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以实现公权力的有效履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约束,完善行政组织的立法保障,形成完
善的行政组织改革法律法规体系。
六、形成行政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行政
管理体系,构建基于规范的公共管理问责体系,以确保行政组织跟上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换代。
七、持续改进和审议: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组织改革方案,以丰富和优化行政组织改革的实施设计,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引言2、制度分析方法2.1、制度分析方法概念2.2、制度分析方法特点3、行动改革的动力问题4、行动改革的阻力问题4. 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4.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4. 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4.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5、如何消除阻力6、参考文献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摘要】:改革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不可能使所有人在同样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
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
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政改革的动力、阻力多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可否认,这种研究有它特定的价值,但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局限于这种方法有失全面。
本文试图利用制度分析这个崭新的分析方法,重新考察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旨在通过这种带有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制度分析方法的介绍,考察论证了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行政改革的适用性。
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问题的分析,引出阻力问题。
第三部分是具体分析了改革中的阻力问题并分析造成阻力的缘由。
第四部分紧接着提出了消除阻力的办法。
纵观全文,笔者严格遵守行政思维模式,从背景阐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方面着手,力求通过对我国行政改革创新的思考发现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力;阻力一、引言行政改革是政府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法及重大原则进行的变革。
主要体现在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体制的改革以及行政组织体制的改革。
当代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既有改革的一般必然性,又有当代社会的特殊必然性。
一般必然性主要包括:调整社会矛盾的需要、适应环境的需要以及克服行政阻力的需要;而特殊必然性则主要包括时代发展的需要、行政地位的凸显、政府自身的困境以及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思想中提出要按照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政府[1]。
由此可见,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是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向,也是引导改革实践和政府转型的灯塔。
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其在符合本土的前提下不断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问题进行比较。
比较公共行政比较什么呢?美国学者海迪认为,比较行政尽管有不同的视角,但最基本的是“作为焦点的官僚制”[ 2](p.78)。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一方面在上层建筑和整个政治系统中占有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和企业体制一样是经济体制的核心构件。
因此,行政制度是关系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双料”工程。
而这也使得行政制度的研究特别适合经济学方法和政治学方法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
制度分析法特别看中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经济学方法的引入以及它与政治学方法的密切配合,使我国政治制度的改革出现新光景。
二、制度分析方法(一)制度分析方法的概念制度分析方法着眼于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
(二)制度分析方法的特点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1、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来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
其实质是用动态的在生物学意义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考察人类经济行为,将具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建立在对技术及其变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2、“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西方正统经济学家在方法上,总是假定制度是既定的。
由于对经济活动作了这样的简化,经济理论总是习惯于把经济现象放在不超出经济体系的范围中进行考察,只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他们所关心的经济行为是人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进行生产,经济分析的基本问题是生产、有效的组织和财富的分配。
但是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这样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关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
这样一来,所有内生条件中的某一条件变化后,其他条件也会随着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会使整个经济系统朝着某种方向运动。
由于制度分析方法坚持这种信念,所以他们关注经济系统的整体。
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那些“经济因素”,又考虑那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那些诸如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
3、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的方法论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他们认为最有效的社。
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关心的不是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而关心的是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结果或集体行动对个人选择的控制和约束。
“因此,制度经济学家们倾向于避免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并且戒绝在缺乏制度的体现而强调均衡、最优和纯粹市场的模型中进行解难研究。
”所以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康芒斯把“制度”定义为:“集体对个体行动控制的逻辑。
”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
4、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着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认为制度安排是约束特定经济行为和关系的一整套行为规则。
在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具体涉及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在研究中,往往从具体的经济目标出发,去研究如何制定具体的制度和规则以保证行为主体进行创新活动。
三、行政改革的动力问题社会利益结构和政府内部利益结构大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阻力图样。
但关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阻力问题并非仅仅像这个图样那样简单,事实上其中还包含着相当深刻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人地认识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在从利益结构研究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时我们发现,除了作为改革对象的行政机构本身会设法阻延改革行动外,改革在社会甚至国家权力体系的其它组成部分内似乎都没有理由遭遇阻力。
但同时却又存在另一个问题:作为推动者的动力源泉又在哪里呢?不反对改革并不一定意味着主动去推进改革,即使有主动推进改革的欲望也不一定能够将其变成现实行为。
因为行政体制改革行动本身并不是社会各阶层乃至国家其它部门都可以参与的事件。
因此,在这里,改革的源动力从理论上说似乎出现了缺位,而这是一个不能不予以填补的缺位。
对此,还必须从现实出发进行理论追踪。
我们看到,改革行动的直接发起者和坚定推动者是中央政府最高决策层。
他们针对行政体制改革做的决策是对社会舆论和来自各种渠道的改革需求作出的一个最后反应。
社会舆论和各种渠道的改革需求显示是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会能够作出的推动行政改革行动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
换言之,它们是改革的社会动力强弱的一个信号。
决策者依据这个信号感知社会对改革需求和动力的力度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而作出最后决定:“下决心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改革”,“必须通盘考虑,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定方案,积极推进”。
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在现实中面临的不是一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使其有形化或得到更充分体现的间题。
决策层正确地把握和代表了这一力量,但它的落实还需要更具体的途径。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但难度很大的课题。
在改革中保留下来的人.员会更加珍惜现行职位和利益,提高工作效率。
类似这样的方法其可行性可能更大一些。
或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经济原理的角度,设计出一种使阻碍改革的成本内部化的更有效的具体形式。
四、行政改革的阻力问题改革必然遇到阻力,这是因为改革只能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它不能做到使所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
这时所发生的事情就必然包括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虽然改革设计的总体目标是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总效用的增加,但因改革而受益的群体和因改革而受损的群体在冲突中形成的合力,决定了改革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进度。
分析阻力因素就是为了清楚地分辨它,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化解它,比较顺利地推进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由于范围比较明确,改革中受到效用损失的主要是某些行政部门和人员,以及相关的既得利益群体。
从理论上看,20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这些变革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是非行政系统的行政环境或者是在行政系统自身的非核心、非框架部分。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改革逐渐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在继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系统改革(这种改革仍由政府设计、领导、发动和操作)的同时,必须对政府自身或自身的核心部分进行改革。
这样,中国的行政改革本身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悖论:政府既是行政改革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和被改革客体,改革的主体和客体二位一体,所以,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外部压力的、被动的自我“手术”。
当这种“手术”需要伤筋动骨,改变有利于政府及其人员权力和利益格局的时候,行政改革的特殊阻力就产生了。
这一悖论所产生的制约性会通过公务员———改革的具体操作者而体现出来并得以强化。
显然,再科学、再完善的行政改革方案,如果在公务员这一方面受到阻滞,它们都会走样、变形,甚至流产。
产生于公务员的阻力,可进行如下的概括: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如前面所指出,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
这种调整和分配的任何举措均会涉及到现存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权力是能为局部和个人带来利益的条件之一。
尤其中国社会是一个“行政化的社会,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深入的指导、协调及干预和控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无不围绕行政权力而呈现、形成、展开,即便是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务员属于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既得者阶层,任何改革的大动作无疑会使他们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丧失,产生抵制是必然的。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它必须要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挠和影响。
对公务员,尤其是对可能被精简掉的公务员来说,行政机构改革意味着自己现存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行为模式等的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