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_3

合集下载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优秀5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优秀5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优秀5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一、初识名人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请展示一下好吗?我给大家准备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师: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

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

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为伟大的音乐巨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二、走近名人1、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谁先来读一下生字?齐读。

2、课文从客人来访谈起,请你概括其中写了哪几件事?(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三、解读名人1、作家何为写人物传记非常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你觉得文章写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语言)2、我们先来剖析肖像描写部分,谁来读?3、请你按照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的贝多芬。

这一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师举例。

学生读外貌描写部分,交流。

①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②比较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片断,比较写法的异同。

(相同:观察角度相同,着眼点相同。

不同:课文抓住典型特征,语言简练,着力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选文描写全面细致,突出了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与下文写贝多芬不朽的贡献、伟大的人格相对比。

)两段描写各有千秋,都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都能以形传神,课文尤其如此。

③写法:以形传神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4、内心(语言)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

揣摩贝多芬的语言,说说你的理解。

a 一株树:苦闷、绝望热爱自然b 火山:坚强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c 心里的音乐:用生命创作d 永恒:超越自我音乐相伴(用苦痛换来欢乐)5、概括贝多芬给你的总体印象:独立坚强,严肃善良、热爱自然、酷爱音乐、不屈服于厄运。

1、作者为什么称贝多芬为音乐巨人?信念、巨人、贝多芬2、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为世界音乐史谱写了辉煌的乐章,下面请你聆听贝多芬音乐演奏会片断,同时打开课本第二页的彩图,凝视他的双眼,联系自身实际,边听边写下你的感受,语言力求精炼。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生平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生活年代、音乐创作历程及主要作品。

(2)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3)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过程。

(2)运用音乐欣赏、演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体会其音乐对于个人和时代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贝多芬生平简介(1)介绍贝多芬的生活年代、家庭背景。

(2)讲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历程,包括他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作品。

2. 第二课时: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点(1)分析贝多芬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2)讲解贝多芬在不期的音乐风格变化。

3. 第三课时: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欣赏(1)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作品。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4. 第四课时: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影响(1)讲解贝多芬音乐对于后世音乐家的影响。

(2)讨论贝多芬音乐对于个人和时代的影响。

5. 第五课时:音乐创作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模仿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三、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巨人贝多芬》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音乐乐谱3. 网络资源:相关贝多芬的图片、资料、视频等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贝多芬生平的了解程度,包括他的生活年代、音乐创作历程及主要作品。

2. 学生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特点的理解,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3. 学生对贝多芬代表作品的欣赏能力,包括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的情况,包括创作思路、合作意识及作品质量。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6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感受贝多芬,体会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2、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教学重点:感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力,启迪学生应当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来看一下这里消失的文字,你觉得应当用什么形式来读?我们一起来用你的第一感觉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实行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生答,并背诵。

师:这就是贝多芬自己对生活的宣言,音乐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奋斗的,带着战斗的宣言,我们一齐走进音乐家的心灵世界。

二、课文品读1、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学之间的心桥。

师:以往我们都站在文章外鉴赏文章,今日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课文,让我们化身为课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知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重新调整位置,分小组争论。

学生向同学介绍争论所得。

教师预备:女佣:心地和善、性格孤僻、生活简朴孤独、境况困难、独立自强客人:他是一个可敬的人,在诸多的生活重压下能够制造如此奇瑰的音乐;但他又是一个可怜的人,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他有太多的磨难却少了人们的理解,我要把他的真实的好灵魂告知众人,让大家都能理解我们宏大的音乐家,他不仅仅只有厌世和孤僻。

贝多芬:谁能知道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寂灭的世界里;谁能懂得我的孤独和苦闷,在这个缺少温情的世界里。

只有音乐始终那么忠实地跟随着我,于是我在音乐里抒发我的孤独和苦闷,抒发我对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可谁能读懂我的音乐,谁能?只有音乐才是我永久的知音。

2、提问、反思师:桥梁已经架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巨人”,在对话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怀疑吗?生问,生答,师点拨。

教师预备:“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表达贝多芬在严厉的外表下有一颗幽默和善的心灵,使得他能够在被打搅的状况下这样表达他的惊讶。

音乐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10篇

音乐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10篇

音乐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10篇音乐巨人贝多芬篇一一、所在单元(第三单元)二、授课学时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所写的几件事,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巧。

3、学习贝多芬不屈不挠地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技巧。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自主、协作、探究五、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文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介绍的都是名人的故事,学习名人的精神,练习刻画人物形象。

而本文除了学习描写人物的技巧外,更主要的是学习贝多芬顽强地与命运做斗争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乐曲(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穿插播放贝多芬的几幅画像),听完后,教师说:“同学们,当这几幅气质非凡的画像、雄浑激昂的乐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首先想起了谁?”(学生做回答)然后教师接着说:“这是一位遭受命运打击的音乐巨人。

但是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耳聋后的贝多芬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心灵世界。

2、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介绍贝多芬的基本情况。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贝多芬。

教师补充(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基本情况),指名学生朗读。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3岁任宫廷乐队大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

1798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

主要作品《英雄》、《命运》、《田园》,第九部《合唱》最为著名,是他所有交响曲中成就最高的一首。

检查课前预习:正音重荷()深邃()踌躇()磐石()下颏()惹人注目()3、整体感知让学生读课文一遍,(自由朗读)读完后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下列要求:(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2)跳读课文,划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外貌描写突出了客人怎样的性格?(出示完问题后,教师对外貌描写的概念再次强调,加深理解,多媒体出示:外貌描写是写人的一种方法。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2.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

2. 贝多芬作品的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贝多芬的生平介绍和代表作品。

2. 学生准备听音乐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强调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生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尝试理解和欣赏。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和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听一首贝多芬的作品,并写一篇听后感。

第二章: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欣赏。

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

2. 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贝多芬的作品和音乐术语的介绍。

2. 学生准备听音乐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包括曲式结构、旋律线条、和声处理等。

2. 学生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尝试理解和欣赏。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和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听一首贝多芬的作品,并分析其音乐风格特点。

第三章: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

2. 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

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

2. 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和音乐术语的介绍。

2. 学生准备听音乐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包括技巧、表现力、风格等。

2. 学生听贝多芬的代表钢琴作品,尝试理解和欣赏。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和影响。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听一首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并写一篇听后感。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感受贝多芬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生平简介:出生背景、音乐历程、生活遭遇等。

2. 贝多芬代表作品解析: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

3. 贝多芬音乐风格特点: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代表人物,作品中的创新与突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欣赏贝多芬代表作品。

2. 难点:深入解析贝多芬音乐风格特点,理解其音乐中的创新与突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生平、作品及音乐风格特点。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代表作品,感受音乐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中的创新与突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重点解析代表作品。

3. 欣赏:播放贝多芬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中的创新与突破,分享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的理解程度。

2. 作品分析:评估学生对贝多芬代表作品的分析能力,包括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方面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贝多芬生平介绍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用于课堂讲解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考。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能够直接聆听和感受音乐。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包括音乐作品、演奏视频、历史背景等,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贝多芬生平背景及其音乐成就。

2. 第二课时:深入解析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包括《命运交响曲》和《月光奏鸣曲》等。

3. 第三课时:讨论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优秀教案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优秀教案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感受其音乐创作的伟大成就。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贝多芬的故事,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及其音乐创作。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

2.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对贝多芬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

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贝多芬的主要成就。

三、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重点讲解其音乐创作。

2.教师分析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特点,如激情、力量、和谐等。

四、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五、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贝多芬的作品进行欣赏。

2.各组分享欣赏心得,交流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贝多芬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二、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如交响曲、奏鸣曲等。

2.教师分析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激情、悲伤、喜悦等。

三、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四、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贝多芬的作品进行欣赏。

2.各组分享欣赏心得,交流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贝多芬过程中的感悟。

六、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贝多芬的其他作品,进行欣赏和交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和音乐创作,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家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音乐事业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生平介绍: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创作历程等。

2. 贝多芬代表作品解析: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

3.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创新精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代表作品的特点。

2. 教学难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生平、作品及音乐风格。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及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新课内容:讲解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风格。

3. 欣赏环节: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

4.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加深对贝多芬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贝多芬代表作品的聆听和分析,评估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贝多芬的了解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年龄段的贝多芬音乐教育教材,提供详细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贝多芬的生平介绍、音乐作品和影响,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成就,讲解代表作品的特点。

2. 第二课时:聆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进行音乐鉴赏和讨论。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和音乐成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生平背景。

2.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

教学难点:1. 理解贝多芬音乐的创新和影响。

2. 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资料。

2.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贝多芬的兴趣。

2. 探究:学生通过听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创新之处。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对后世的影响,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第二章: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

2. 贝多芬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分析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演变。

2. 欣赏贝多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1. 贝多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录音或视频。

2. 相关音乐理论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学习主题。

2. 探究:学生通过听赏贝多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风格特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演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第三章: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特点。

2. 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

教学难点:1. 分析贝多芬钢琴作品的结构和技巧。

2. 欣赏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1. 贝多芬代表性钢琴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2. 相关音乐理论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学习主题。

2. 探究:学生通过听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分析其作品特点和技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第四章:贝多芬的交响曲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交响曲作品特点。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精选19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精选19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精选19篇)《音乐巨人贝多芬》篇1指导思想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设想抓住课文中的两大要点加以深挖,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入。

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

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

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等。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_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_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人。

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整体感知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二、研讨学习本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

选几组代表概括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要点二: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导人: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特点、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对他的音乐创作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人生经历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欣赏法: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相关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准备发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 欣赏: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分享各自的观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贝多芬音乐作品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成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参观音乐博物馆:了解贝多芬所使用的乐器、音乐风格以及期的音乐家,拓宽学生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音乐会表现:评价学生在音乐会中的表现,鼓励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难易程度是否适中,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的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案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案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成长经历、音乐成就及人生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从贝多芬的人生故事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成长经历及人生价值观。

2.教学难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及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贝多芬音乐作品片段3.相关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命运交响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2)简介贝多芬,引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1)介绍贝多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他的家庭背景、音乐启蒙及成长过程。

(2)讲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包括他的代表作品、音乐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3.贝多芬音乐作品欣赏(1)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的美感。

(2)分析《月光奏鸣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成长经历。

(2)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有哪些特点?2.贝多芬音乐作品欣赏(1)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片段,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的魅力。

(2)分析《第九交响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

3.视频资料观看(1)观看贝多芬生平介绍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人生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在失聪后是如何坚持创作音乐的?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贝多芬的人生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欣赏的短文。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成长经历。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1、倾听音乐: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

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

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3. 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重点:1. 贝多芬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欣赏和分析贝多芬的主要作品。

四、教学难点:1. 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 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其音乐成就。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贝多芬的主要作品。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贝多芬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贝多芬的乐曲,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贝多芬的生平介绍1. 出生背景: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一名音乐家,母亲是一名歌唱家。

2. 音乐启蒙:贝多芬自幼表现出音乐天赋,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作曲。

3. 早期创作:贝多芬在18岁时已开始创作交响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4. 听力下降:贝多芬在26岁时开始出现听力问题,但依然坚持创作。

5. 创作高峰:贝多芬在中年时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6. 晚期作品:贝多芬在晚年时创作风格发生较大变化,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二、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1. 钢琴奏鸣曲:如《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等,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技巧性。

2. 交响曲:如《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具有宏伟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

3. 弦乐四重奏:如《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展现了贝多芬对室内乐的贡献。

4. 歌剧:如《费德里奥》,体现了贝多芬在歌剧领域的探索。

5. 风格特点:贝多芬的音乐具有激昂的激情、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个性。

三、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 音乐成就:贝多芬被誉为“音乐巨人”,他的作品推动了古典音乐的发展。

2. 影响: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为后世作曲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他的作品至今仍备受喜爱。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与难点: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知识链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

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预习检测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深suì()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杂乱无章:惹人注目: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3)在文中圈画描写贝多芬的精彩语句和你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自主学习:一、展示“预习1、2”成果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

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小组合作探究: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课外作业:P99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方法。

2、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自主学习: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2.跳读课文,圈画出这些语段(指刻画贝多芬形象的语段),反复诵读,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3一、导入:《命运》钢琴曲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灰,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灰,整个世界死灰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灰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出示:名人名言“一个不幸的人,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筑成欢乐!”—,—罗曼罗兰二、此时在你耳畔想起的正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倾其心血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这首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唱响天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

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事故吗?今天,让我们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板书:↗聆听故事(生平事迹、音乐成就、逸闻趣事、不幸遭遇)走进贝多芬→阅读灵魂(用“从作者……的描写中,我看到一个……的贝多芬”写段话↘感悟精神(“贝多芬,我想对你说一句话”进行交流)三、教师多媒体介绍贝多芬1770年12月26日出生于徳国的波恩,一个贫民家中,父亲是位歌手,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常帮人洗衣服添补家用。

四岁在父亲的地狱式的训练下学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个人音乐会;十二岁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二十二岁来到维也纳学习深造,师从海顿等伟大音乐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超越了这些老师;二十六岁患耳病、四十六岁失聪;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1827年3月26日(57岁)在极其痛苦中病逝于维也纳。

(聆听故事)四、同学已经知道了贝多芬的生平事迹、音乐成就以及不幸的遭遇,贝多芬是一个伟人的同时仍旧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凡人,他需要你们的聆听,请你们以清脆的朗读声告诉贝多芬你们一直在聆听着他的故事好吗?开始朗读全文五、过度第10—18自然段(衔接聆听——客人的访问,贝多芬流泪了),可见贝多芬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孤独寂寞,需要别人对他的倾听。

六、了解了贝多芬也是一个凡人,那么我们还不知道贝多芬的样子是什么?同学们赶紧去看看我们的大师贝多芬长的是什么样子!6——9自然段,播放课文片段朗读,学生用笔画贝多芬的外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人。

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整体感知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
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

选几组代表概括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导人: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
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
四、归结全文
.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后记: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灵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音乐巨匠——遭遇到命运沉重打击,但他没气馁。

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坚强的面对挫折,一贝多芬为榜样。

同时可以侧击其他的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