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宝葫芦的秘密 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
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
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的发展情节。
3.能够表达对故事人物的感受和看法。
4.能够通过朗读提升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故事情节,提升朗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隐含含义,表达个人看法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谈论宝葫芦这个神奇的物品,引导学生对故事展开想象。
2. 学习
1.语文课本课文认读,教师讲解生词,适当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拓展
考虑宝葫芦的秘密,让学生思考自己认为宝葫芦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带给人幸福。
4. 朗读演练
学生分组朗读故事,注意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的把握。
5. 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理解和想法,展开有趣的讨论。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宝葫芦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
该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表达个人看法和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探讨故事背后的意义,促进思维的发展。
同时,在朗读环节可以注重节奏和语调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3篇宝葫芦的秘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依据已有的内容,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
2.培养阅读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
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
)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23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1.检查生字词。
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撵(niǎn)拽(zhuài)舔(tiǎn)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
(“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
“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
“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
“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四年级宝葫芦的秘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四年级宝葫芦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1.3学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能够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2通过观察、分析,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阅读兴趣。
3.2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奇妙。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2对童话故事情节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宝葫芦,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1.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宝葫芦的传说,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并认读。
3.2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读音,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他得到了什么宝贝?”4.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
4.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神奇”、“善良”等。
5.分析课文结构5.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如:“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6.课堂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会许什么愿望?”6.1教师提出问题:6.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7.仿写练习7.1教师出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
7.2学生完成仿写后,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8.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观察、讨论、仿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宝葫芦的秘密》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1. 文章主题:讲述宝葫芦神奇的特性,以及主人公小主人公获得宝葫芦后发生的一系列奇妙故事。
2. 章节内容:第12自然段,介绍宝葫芦的传说;第36自然段,描述小主人公得到宝葫芦的过程;第710自然段,讲述小主人公用宝葫芦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体会宝葫芦的神奇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对神奇事物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宝葫芦的神奇特性,体会文章的寓意。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神奇宝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宝葫芦的好奇心,进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圈画出文章中的神奇描述和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文章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个神奇宝物的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宝葫芦的秘密神奇特性:要什么有什么善良、乐于助人2. 故事情节:得到宝葫芦 > 帮助别人 > 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写一个关于神奇宝物的故事,至少包含三个神奇特性。
2. 答案:示例:小明的神奇宝石,能看透人心、预测未来、变出美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随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神奇宝物的故事,开展“神奇宝物”主题班会,分享阅读心得。
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情境设置:同学们,还有20天左右就要迎来“六一”儿童节了,在“六一”那天,我们班要举行一次童话故事创编大赛,大赛那天将评选出“最佳童话小作家”。
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了?不急,要想成为“最佳童话小作家”我们首先要找到童话故事的特点,然后还要找到童话故事创编的秘诀,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最佳童话小作家”。
那从哪里去寻找呢?就让我们去第八单元里的这些童话故事里寻找吧。
2、本课导入:大家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什么东西?(葫芦),是的,就是葫芦。
葫芦啊,在我们中国的很多故事里可是一件宝物啊。
你看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有一个葫芦(出示图片),它既可以装美酒,还可以装救人的仙药。
你再看,《西游记》的银角大王有一只葫芦(出示图片),拿出来叫一声对方名字就可以把对方收进葫芦里。
还有葫芦娃的动画片(出示图片),七个葫芦娃可都是葫芦变的呢。
这些故事中的葫芦都很神奇,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里也有一个葫芦,它叫(宝葫芦),它又拥有什么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出示题目:宝葫芦的秘密)。
一起读题。
二、作者介绍: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天翼),让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
(出示作者介绍:张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
中国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三、整体感知:师:那接下去,我们一起走进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吧。
1、师:字词难不倒大家了,那刚才的问题有答案了吗?请看屏幕,谁来填一填下面的第二个空?出示作业本题目。
那第一部分内容中,作者又讲了王葆在什么情况下就要听奶奶讲故事呢?分别是:2、师小结:是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王葆想拥有宝葫芦的故事”……四、品读第一部分:(一)那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17自然段,看看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并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的内容和主题;
2.能够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能够正确书写;
4.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读《宝葫芦的秘密》,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
1.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进行思辨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谈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
《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的主题。
2. 学习和讨论
1.分段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让学生理解每一部分的情节和人物;
2.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和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3. 完成任务
1.学生们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中的情节,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学习,学生们对于《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
理解和认识,不仅提升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保持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宝葫芦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3篇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宝葫芦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 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3 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交流感受师:读书真是有意思。
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带给我们一份感悟,一种心情,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班级读书会。
读书会,其实是最轻松的,因为在读书会里,你发言、交流,没有对,也没有错,可以放心大胆地说。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篇长篇童话,题目叫——(宝葫芦的秘密)师: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事呢?(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想要甚么都能随手拈来,令他既惊且喜。
有了这种新法力后,他在学校的表现从此突飞猛进,生活彷佛变得那么完美。
但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令他哭笑不得之余,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你喜欢这本书吗?说明理由借机插入: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二、书本知识大比拼看来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是不是读得很细致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咱们就分两大组,1、2为一组,3、4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
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分。
必答题,第一组1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
郑小登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谜底:杨拴儿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第2组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
谜底:苏鸣凤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
谜底:金鱼3 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抢答题1 王葆进房间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2 得到宝葫芦后,王葆想给学校变什么?(房子)3 在我的描述中,猜猜她是谁。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5《宝葫芦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3篇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5《宝葫芦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3篇教学目标:1.能识别7个生词,写15个生词,正确读写“foot,hold”等单词。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奇妙。
3.选择奶奶告诉王宝的一个故事,并根据现有内容创建一个新故事。
教学重点:可以说出王宝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验王宝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独立创作故事。
教学过程:A部分一、激趣导入1.观看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片段。
事实上,这幅漫画改编自一个长长的童话故事。
展示《宝葫芦的秘密》一书的封面,让学生们试着自己阅读书名。
2.了解封面,介绍作者。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第一次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2.鼓励其他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并总结无法解决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1)奶奶讲了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三、带着问题,合作学习课文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
2.课堂交流。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奶奶讲了四个故事:张三撞上了仙人,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无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买了一个宝葫芦;赵挖了六个葫芦。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不管谁得到了宝葫芦,他都有他想要的。
王宝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理清脉络1.告诉我主人公是谁。
他是什么样的人?2.指名说,教师点拨、汇总。
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故事的主人3.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归纳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自然段落5-18:每当奶奶让我做任何事,她都要给我讲一个故事。
因此,我听到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我想有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五、记住新单词和短语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一)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适用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角色特点和发展。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材料电子设备(投影仪、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播放课件。
《宝葫芦的秘密》小说的文本或摘录。
角色卡片(阿呆、二呆、灰太狼等)。
白板和马克笔。
学生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小说介绍和角色分析步骤一:小说介绍(15分钟)以小组形式向学生分发角色卡片,每组代表一个角色。
学生阅读自己的角色卡片,了解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主要情节、背景和主题。
教师展示小说封面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角色分析(20分钟)学生按角色分组,每组讨论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介绍自己的角色。
步骤三: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自愿参与角色扮演,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模拟小说情节中的对话和场景。
学生表演一段场景,展示各自角色的特点和互动。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和小组呈现步骤四:情节分析(20分钟)学生个人阅读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一个重要章节。
学生回答与所选章节相关的问题,分析情节发展、冲突和高潮。
步骤五:小组呈现(3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用课件呈现该情节。
每组通过口头报告和课件展示选定情节,包括角色的行为、情感、故事发展等。
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和评论,互相讨论情节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六:总结和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道德教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和表现:10分角色分析和扮演:20分情节呈现和讨论:30分个人总结和思考:10分六.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或书评,强调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2.能根据有关三要素的提示创编故事。
3.能大胆、自信地在集体前讲述故事。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葫芦一个,纸葫芦若干,葫芦藤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葫芦,引起幼儿兴趣。
1.师:看,这是什么?(葫芦)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的肚子里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葫芦,葫芦,变变变!(出示)故事在哪儿呢?噢!故事就在葫芦宝宝的肚子上呢!2.教师有感情地讲解故事。
(手指)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出故事的三要素。
1.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你是从哪个葫芦宝宝身上看出来的?(指葫芦上的)噢,黄色的葫芦宝宝身上有个时间地标记,表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2.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你是从哪个葫芦宝宝上看出来的?红葫芦上有故事发生的地点,看,(指葫芦上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3.师:哦,黄葫芦和红葫芦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那蓝葫芦又告诉我们什么?对,蓝葫芦告诉我们故事里有哪些人物。
4.小结:原来,有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我们就可以编出好听的故事了。
三、看,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1.师:现在,这只宝葫芦有要变了,小朋友先把眼睛闭起来。
葫芦、葫芦,变变变!2.(将三个葫芦翻转过来)这次的葫芦宝宝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的变化,幼儿回答时,注意总结)3.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呢?现在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你能不能把它们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4.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的故事怎么样呀?刚才××小朋友看着葫芦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编出一个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会不会呀?”四、幼儿自由选择纸葫芦,创编故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撵、矩”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瘦”“舔”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初步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美好,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揭题,介绍作者1.趣味揭题。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那我要来考考你们。
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许多童话中的宝贝。
你能说出这些东西是哪篇童话里的吗?一起说哇,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童话。
那你们可幸福了,因为我们第八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一起来读一读导语。
哇!百宝箱里又跑出了一个宝贝,是什么呀?葫芦。
这可不是普通的葫芦,它是一个——宝葫芦,里面还藏着很多——秘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2.介绍作者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作者是——张天翼。
(介绍作者)这篇课文选自张天翼的童话作品《宝葫芦的秘密》,是这本书的第一章。
板块二——初读课文,反馈预习1.反馈词语:规矩劈面撵上冲着2.反馈写字:舔瘦3.反馈问题——王葆为什么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出示学生预习单)板块三——精读课文,感受奇妙【梳理故事】奶奶的故事让王葆产生了幻想。
那么,奶奶到底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呢?请你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奶奶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奶奶的故事,怎么样?——神奇、奇妙。
【感受神奇/奇妙】1.宝葫芦带来的变化很奇妙(立刻、马上,指导朗读)2宝葫芦的来历很奇妙张三——神仙,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太神奇了李四——龙宫在哪里啊?海底几千米深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
王五——哇,在家乖乖做个好孩子也能得到宝贝啊,奇妙呀。
赵六——千年都碰不一回的好事,被赵六遇到了。
(齐读)板块四——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扶:张三的故事老师把奶奶的故事整理了一下,(看PPT一秒)如果就像课文中写的这样简单,王葆会满意吗?奶奶一定加入了许多奇妙的情节,才会这么吸引王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第1篇】《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介绍、规矩、舔、葵”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主人公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心理,思考他又是怎么知道宝葫芦的。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介绍、规矩、舔、葵”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主人公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心理,思考他又是怎么知道宝葫芦的。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宝葫芦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秘密(板书)。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我和好朋友有秘密基地,我和好朋友有小秘密······)。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少秘密呢,那你们见过:宝葫芦的秘密(板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4)课文围绕王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规矩、撵、冲”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葵”的写法和笔顺。
(4)王葆是个顽皮、爱听故事的小学生。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王葆?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25《宝葫芦的秘密》优质教案

25《宝葫芦的秘密》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率真、爱幻想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4、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率真、爱幻想的形象。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一、自然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能给老师说说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吗?(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教师相机询问他们喜欢的原因。
)2、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朋友(出示王葆图片),录音介绍课文1—4自然段。
3、接下来就让我们听一听少先队员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读!(出示课题)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出示张天翼简介)张天翼,被称为“中国的安徒生”,笔名张无诤,祖籍湖南,生于南京。
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华威先生》《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
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品读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1、王葆是怎么知道宝葫芦的故事的呢?奶奶讲给王葆听的,他和奶奶之间立了一个规矩:每逢奶奶要求他干什么,就得给他讲一个故事。
从这里你能看出王葆是怎样一个孩子?(淘气、好奇心强……)2、我们现在就来分角色读读这个淘气的王葆和奶奶之间的对话奶奶和王葆的对话。
同桌之间先练习一下。
同桌展示分角色读,一人读王葆的话,一人读奶奶说的话,教师读旁白。
师评价:怎么样?这个王葆淘气吗?还有没有比他更淘气的?还有没有比我读得更好的?三名学生再展示朗读。
三、展开丰富想象,创编故事情节。
1、王葆就这样,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听到十来岁,而且每次都不一样。
奶奶都给王葆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呢?在课文中找找看,用笔划出来。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3篇(1)课件教案:《宝葫芦的秘密》课程名称:文学阅读目标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并解释《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
2.彩色图片展示幻灯片。
3.绘本、手偶或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4.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宝葫芦的彩色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宝葫芦的秘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宝葫芦的了解。
导入故事(10分钟):1.向学生展示故事书的封面,并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阐述故事的基本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阅读故事(15分钟):1.分发绘本或投影幻灯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阅读《宝葫芦的秘密》。
2.适时暂停阅读,与学生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角色的动作、感受。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内容。
角色扮演(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2.提供绘本、手偶或道具,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绎故事。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词汇和表达(15分钟):1.在黑板或白板上列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宝葫芦"、"神仙"、"秘密"等。
2.逐个解释这些词汇的意思,并让学生重复朗读。
3.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汇编写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
思考与讨论(10分钟):1.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教训或他们的喜爱角色。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创作活动(15分钟):1.要求学生以《宝葫芦的秘密》为题材,自由创作一段小故事或绘制一幅插图。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宝葫芦的秘密》章节。
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偶然获得了一个能够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从而经历了一系列奇幻的冒险。
详细内容包括宝葫芦的来历、小男孩的愿望实现过程,以及最终领悟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奇幻故事的兴趣。
3. 使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复杂句子结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品质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故事情节,辅助讲解。
2.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学生练习本:随堂练习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神奇宝物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b.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理解。
c.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要句子。
3. 例题讲解:a. 分析宝葫芦的来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b. 小男孩的愿望实现过程,让学生探讨愿望的合理性。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b. 指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5. 课堂小结:强调故事中的品质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宝葫芦的秘密》2. 课文结构:a. 宝葫芦的来历b. 小男孩的愿望实现过程c. 领悟到的道理3.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宝葫芦的短文。
2. 答案要求:a. 包含课文中的生字词。
b. 语言流畅,表述清晰。
c. 体现故事中的品质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难点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奇幻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b. 开展关于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践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和复杂句子结构。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宝葫芦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宝葫芦的好奇心。
简要介绍《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宝葫芦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章:宝葫芦的秘密揭露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中宝葫芦的特殊能力。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宝葫芦的特殊能力,如吸力、变形等。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宝葫芦的使用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宝葫芦的特殊能力。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章: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如财富、幸福等。
引导学生思考宝葫芦的秘密对主人公的影响和改变。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宝葫芦的秘密对主人公的影响。
第四章:故事情节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发展。
培养学生的情节分析和描述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包括起承转合等。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4.3 教学方法:通过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5.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对宝葫芦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宝葫芦的特殊能力和秘密背后的意义,展开创意写作。
5.3 教学方法: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探讨故事寓意;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通过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神奇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讲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句,讲解文章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宝葫芦的秘密,探讨故事寓意。
8. 课堂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反馈,教师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宝葫芦的秘密》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宝葫芦的秘密c. 故事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关于宝葫芦的小故事。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神奇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安排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4.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2.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你读过这本书吗?想知道宝葫芦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
2.走近作者:张天翼(1906—1985)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寓教育意义于生动的故事中。
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冲”,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3.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困难的奇妙经历。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绍:左右相当,两个撇折的折要短,下边提稍长,“刀”要窄,“口”稍扁。
矩:“矢”上撇和横要短,下横稍长并向上提,“巨”里边扁框居中,下横要长。
撵:左窄右宽。
右上部左边的“夫”末笔变为点。
溜:“留”上边紧凑,首撇起笔要高,竖提要小,提要轻末端有一点,“田”扁宽。
拽:左窄右宽。
右边是“曳”,不要多写一点。
舔:“舌”窄小,“天”要长,两横稍向上提,“小”竖长,右边两点中左侧点要小。
罢:“四”要扁,左边和右边两竖都稍向里收,“土”下横要长,下边撇短折稍长。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宝葫芦的神奇。
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重点)3.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难点)二、品读释疑1.奶奶讲的故事中的宝葫芦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幻想?幻想能实现吗?幻想是指空虚的,不真实的。
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4.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
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
这是我们的规矩。
“规矩”一词道出“我”和奶奶之间的默契,每次奶奶要求“我”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奶奶用故事来交换。
5.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对话描写出“我”与奶奶“斗智斗勇”,所以听到很多有关宝葫芦的故事。
与前文的“规矩”相照应。
6.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
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
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张三李四等有关宝葫芦的故事?奶奶讲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宝葫芦的故事,与前文相呼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听得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太多了,这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通过举例子来证实宝葫芦的秘密,就是可以满足人们要什么有什么的愿望。
8.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自问自答,交代了宝葫芦的功能,也给后文“我”想要宝葫芦埋下伏笔。
9.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后第2题)示例:奶奶给王葆讲了如下故事: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一个宝葫芦。
创编故事略。
10.王葆为什么这样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课后第1题)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来帮他解答算术题,这样他就可以省心了;他想让宝葫芦帮助自己种向日葵,使其他同学种的都没法跟自己种的比;他还想让宝葫芦解决他与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的问题……11.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12.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的省略号用的好不好,为什么?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真有那么一个宝葫芦,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13.阅读方法解密:如何阅读想象类的文章(1)方法:阅读想象类的文章,要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内容,所阐述的道理,以及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我们阅读想象类文章时,首先要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文章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全文。
神话、寓言和童话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某种道理,给人们启发。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去领悟做人或生活的道理。
想象类文章的故事情节新奇,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
因此,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要重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注意学习文章中形象的拟人、恰当的比喻,要掌握文章中精练的语句和丰富的词汇,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运用:本文讲述了一个能帮助人们实现各种愿望的宝葫芦的新奇故事,课文中提到: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人们得到宝葫芦的经过:张三劈面撞见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一个宝葫芦。
14.作者写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作者写这个童话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付出努力就想得到或拥有想要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15.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课后选做题)参考答案:《宝葫芦的秘密》简介小学生王葆,爱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
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只棋子,那只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
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便在教室里出现。
可当模型倒塌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起来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
考算术时,他望着考卷发愣,可别人完成的考卷与他的空白考卷却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对换,此事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使他羞得无地自容。
王葆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
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坦白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表示与这个“宝贝”决绝。
他使劲把宝葫芦一扔,轰然一响,宝葫芦炸成碎片。
王葆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想象力。
3.写作方法: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1)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首先需要明确已有内容的主要信息,然后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编写故事。
写之前大胆想象,丰富已有内容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使其具体化,可以多设想几个故事情节,最后选择你认为既有意思又合理的那一个。
如果可以在创编的故事中讲述一个道理或带给人启发就更好了。
(2)举例:已有内容是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创编的故事是赵六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农民人家。
从小赵六就特别懂事,因为家里太穷了,他主动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自己回家帮爸爸妈妈下地干活。
有一天,赵六在地里干活,心不在焉的,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背诵着妹妹书本上的课文。
他背得入了迷,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地里冒出一个金色的宝葫芦,竟然开口说话了:“赵六,我可以满足你上学的愿望。
”赵六吓了一跳,到处寻找说话的人,最后确定是这个宝葫芦在说话。
“别看了,就是我在跟你说话。
如果你帮我保守秘密,那我就可以帮你完成上学的愿望。
”赵六又惊又喜,捧起宝葫芦,又蹦又跳地回家了。
(3)练一练:设想你看电视看得正入迷,妈妈喊你写作业,这时突然从电视中走出一个智能机器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4.课堂小结童年的生活中,我们有过各种各样的快乐体验,只要我们留心,积累素材,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文章来。
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球球开会》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