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08417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6.png)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13年4月17日)委机关各处室、各分局:为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进一步节约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在继续认真执行我委《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市规发〔2003〕258号)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北京市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指南》、《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透水砖铺装施工与验收规程》等标准规范,我委对建设工程中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管理要求又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现通知如下:一、本市行政区域内,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
场、站、源、点类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可结合用地条件和绿化方案考虑设置下凹式绿地。
城市广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采用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不应小于70%,但不具备透水地质条件的除外。
对于需要安排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计时还应考虑透水材料满足车载的要求。
屋顶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居住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万平米屋顶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非居住区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万平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对于容易因降雨产生积水的立交桥,应专题研究雨水调蓄设施的配套建设情况。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e6966f31b765ce04081408.png)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 多 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 毫米 。北京大部分地区 降水年相对变率大于 20 %, 降水多集中在 7 、 8 两个月 , 有着 连旱连涝和春季十年九旱的 特点 。
北京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
分 , 地表水又分为自产水和入境水 , 各有不同 的特点 。
图 1 1955 —1997 年官厅 、密云水库来水量
— 40 —
河 、大清河四大水系 , 多年平均 17.72 亿立方 米 , 其中大清河为过境水 , 实际可利用的入境 水 90 %来自潮白河和永定河 , 取自密云 、官 厅两大水库 。 由于官厅水库上游经济发展 , 用水量增多 , 入库水量已从 50 年代的 19 亿 立方米锐减至 90 年代的 4 亿立方米 。 密云 水库的入库水量也从 70 年代的 12 亿立方米 下降到 90 年代的 8 亿立方米(如图 1)。 随 着两水库 上游的经济发 展和自然环 境的恶
二 、北京的水资源供需 现状与用水结构分析
1.需求总量 1979 至 1997 年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如
表 3 所示 。从表上可以看出 :近 20 年间北京 每年总用水量在 40 至 46 亿立方米之间 , 近 5 年在逐渐减少 , 近两年锐减至 41 亿立方米 以下 。
表 3 1979~ 1997 年 北京用水情况 单位 :亿立方米
10.23
1997
40.26
18.12 11.00
11.14
资料来源 :历年《水资源公报》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 析
工业用水逐年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产业
据资料分析 , 北京地区平水年的当地可 结构调整 , 减少了一些高耗能耗水的工业项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材料(建筑与小区)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宣贯培训材料(建筑与小区)](https://img.taocdn.com/s3/m/42b5567d7fd5360cba1adb24.png)
调研结果表明,凡实施了雨水控制与利用的工程在 历次强降雨中均不同程度的减轻了周边区域积水现象
,对减轻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完善雨水
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体系。编制北京地区的雨水利用 工程设计标准,对推工程经验,规范、指导北京地区 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对北京地区的雨水控制 与利用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规范》编制思路
3.1 编制目的 北京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了雨水课题的
初步研究。1996年在天秀小区等进行了雨水利用示范
工程建设,并逐渐推广至2008年奥运工程得到广泛实 施,经历了近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截止到2012年底,城镇共建设雨水利用工程808处,年 综合利用雨水量5706.3万m3。
北京市近年雨水利用工程概况
年份 2004 简 介 全市共推广建设38 处示范工程,总汇水面积745 hm2,年节 水量约92 万m3 建成雨水利用工程53 项,年综合利用雨水99 万m3。此外, 还在凉水河、通惠河、潮白河上建成了三处重点雨洪利用工 程,工程总滞蓄能力为1966.3 万m3 全市共建雨水利用工程103 处,总雨水利用量达2058.3 万m3 共建设雨水利用项目480 余项,总的汇水面积达到3100 万 m2,铺装透水砖90 万m2,建设下凹式绿地140 万m2,年综 合利用雨水量达到2888.3万m3 工程数量 38
4.2 强制性条款 《规范》为强制性标准,共有强制性条款9条。其中
:第1.0.3、1.0.7、4.1.11、4.4.2、4.6.1、4.8.9、
5.4.4、5.6.4、5.6.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1.0.3 北京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 设计应包括雨水控制与利用的内容。雨水控制与利用 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使用。
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
![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95583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b.png)
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1.09.14•【字号】公告第21号•【施行日期】1991.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1991年9月14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公告第21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工矿区以及1990年1月底以前设立的建制镇。
上述范围内使用公共供水或者以自备井取用地下水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水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供水应当优先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和其他用水。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把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应当根据《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将节约用水纳入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五条本市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对新增用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的建设项目,对各行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逐步实行定额管理。
第六条本市鼓励和支持城市节约用水科学技术研究和节约用水设施、设备、器具的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
用水单位应当积极采用节约用水的先进技术,努力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保护现有水资源,积极养蓄地下水资源;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不同层次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资源化水平。
第八条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是城市节约用水的主管机关,由市公用局组成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设立节约用水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业务上受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指导。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175095b84868762caaed5da.png)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一、北京市水资源(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
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2.北京的水资源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
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
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
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亿立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3.北京的地下水源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
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
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4.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
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密云水库是一座特大型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库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相应水面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规划指标解读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规划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51279ea700abb68a982fb22.png)
瞯枟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枠专栏瞯北京市枟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枠规划指标解读刘 强1 康晓鹍1 翟立晓1 公维卿2 郑克白1(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2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北京 100045) 摘要 北京市地方标准枟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枠(DB11/685-2013)中明确规定了新建工程应满足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下凹式绿地比例、透水铺装率三项指标的要求。
通过对这三个规划指标的解读,旨在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该条款的编制依据及意图,并以一个满足这三个规划指标要求的实际工程为例,验证其场地径流控制效果能否满足地标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关键词 规划指标 雨水调蓄 雨水流量径流系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0 前言随着北京市硬化地面的大量增加,降雨时地面入渗量大大减少,径流峰值流量增大,汇流时间缩短,加之部分区域下游排水能力不足,导致近年来北京市内涝频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北京市降雨全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发生,加之北京市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因此北京市的雨水利用较宜利用绿地入渗、透水铺装等设施来达到雨水的间接利用,同时通过雨水调蓄设施对强降雨时的径流削减来达到雨水控制的目标。
北京市在2012年8月发布了枟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枠市规发[2012]1316号[1](以下简称1316号文),文中对调蓄设施容积、下凹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的要求作出规定,并将建设项目的这三个规划指标作为规划审批的依据。
1316号文中这三个规划指标为北京市枟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枠(DB11/685-2013,以下简称“地标”)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地标”中规划指标解读“地标”中对新建工程中的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下凹式绿地比例、透水铺装率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期达到对开发场地的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以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规定,其中4.2.3条规定雨水控制与利用规划应优先利用低洼地形、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并满足以下规定:1 新建工程硬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2 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50%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3 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休闲广场、室外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
北京市的水资源概要
![北京市的水资源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575bf02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0.png)
北京市的水资源概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望。
然而,这座繁华的城市在水资源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年际变化较大。
这就使得北京的水资源在供给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从水资源的总量来看,北京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匮乏。
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警戒线。
这意味着北京的水资源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北京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其中,一些主要河流如永定河、潮白河等,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水量变化较大。
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河流的生态流量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出现断流的情况。
地下水是北京重要的供水水源之一。
然而,长期的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这不仅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为了保障城市的用水需求,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在水源涵养方面,加大了对山区森林和植被的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同时,加强了对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北京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引入长江水,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此外,还加强了污水处理和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城市绿化、景观用水等方面,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北京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通过设定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目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
然而,北京在水资源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气候变化也可能给水资源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和监管。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374b6e84afe04a1b071de38.png)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市规发〔2003〕258号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水利局二〇〇三年三月四日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为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缓解本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减轻市区和城镇等地区的排水压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作如下规定:一、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以下统称为建设工程)均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
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建设中水利用设施的新改扩建设工程,必须同时考虑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二、雨水利用是指针对因建设屋顶、地面铺装等地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利用等措施。
三、雨水利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以建设工程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为标准。
径流量是指降水扣除蒸发和入渗后剩余的水量。
外排水总量是指建设区域内因降雨产生的排入市政管网或河湖的总水量。
四、雨水利用应因地制宜,工程一般采用就地入渗和贮存利用等方式。
(一)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集中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灌或者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
(二)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设工程的庭院、广场、停车场及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应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
(三)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剖析与启示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剖析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7e47b6425c52cc58bd6bea2.png)
水业导航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剖析与启示李俊奇1,2, 邝 诺3, 刘 洋1, 何建平4(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100044;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3.北京市排水集团管网设施管理分公司,北京100038;4.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北京100036) 摘 要: 对近年来北京颁布实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的建议,为雨水利用政策的完善和城市雨水管理与决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城市雨水利用; 政策; 剖析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8)12-0075-04Anal ysis and Inspiration of Rai nwater U tilization Policies i n B eiji ngU rban A reaLI Jun qi 1,2, KUANG Nuo 3, L I U Y ang 1, HE Jian p ing4(1.School o f Environ m ent and Ener gy E ng ineering,B eijing University of C ivil Eng i n 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 eijing 100044,Ch i n a;2.School of M anage m ent ,X i an University o fA rch itecture and Technolo gy ,X i an 710055,China;3.Dra i n age N et w ork FacilitiesM anage m entB ranch,B eijing Drainage G roupC o .L td.,B eijing 100038,China;4.B eijing M unici p alWa ter Conservation Off ice ,B eiji n g 100036,China )Abstract : The polic ies fo r ur ban rainw ater utilizati o n ,issued and i m ple m ented i n recent years i n Be ij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ne w proposals are put for ward ,w hich pr ov i d es idea and reference for the perfecti o n of rainw ater utilization po licies and t h e rainw ater m anage m ent and decisi o n i n other c ities . K ey w ords : urban rai n w ater utilization ; policy ; analysis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BeCS014); 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专项基金项目; 北京市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学术创新团队!项目(B J E10016200611)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 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首都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其雨水径流流失量却高达2.3∀108m 3/a [1]。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adb00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3.png)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1.11.09•【字号】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施行日期】1992.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北京市水资源管理条例(1991年11月9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人民生活和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水法》和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本市保护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五条本市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并采取措施涵养水源。
第六条本市水资源管理,贯彻执行《水法》规定的“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市水利局是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工作。
市地质矿产局、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市公用局和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条例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有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区、县水利局(含水资源局)是本区、县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区、县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协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开发利用第七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农业生产用水,控制城市规模,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发展。
计划部门在审查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时,对直接从河流、地下取水的,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矿部门参与意见,对取水方案有重大争议的,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决定。
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体系研究
![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9a4cdeb14e852458fb5757.png)
(  ̄iR Hy r u i R sa c n t ue e n 0 0 8 C ia Be n d a l ee r h I s t t .B Oig 1 0 4 . hn ) c i
摘要 :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 , 加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 资源供需 矛盾 意义重大。分析 7: 京市雨水利用现状 、 用 1 1 : 利 潜 力, 同顾了 20 年 至今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现状 的发展历程 , 00 并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 剖析 , 合国外雨水利用的管 结
理 政 策体 系 , 四方 面 提 出北 京 市 雨 水 利用 政 策 建 议 。法 律 上要 尽 快 建 立 全 国性 或 全 市性 的法 律 法 规 ; 术 七要加 快 从 技 雨 水 利 用 相 关 技 术 标 准 的 制 定 和 修 订 工 作 ; 济 一 需 制 定 相 关 的经 济 补 偿或 奖 励措 施 ; 理 上 应 建 立 统 一 职 能 管 理 经 1 7 _ 管
j c n i en e l ( F r h. s a ) s n g me ] p rm e t t o d r l tv r s u e lv l t 0 o t e t I j h a ma a e nt( a t n o h l e a _e wo k . { e
第8 卷
第1 期
南 水 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凋
与 水 利 科 技
Vo . No 1 1 8 . Fb 00 e .2 1
21 0 0年 2月
S uht ot trT asesa dWae cec eh oo y o t— o r Wae rn fr n trSine& T cn lg h
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说明
![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d3e3d9f25c52cc58ad6be3f.png)
1.项目概况1)1.本工程位于2)项目用地面积m2,其中:屋顶绿化面积m2,绿地面积m2,硬化面积(屋顶)m2,沥青路面积:m2,透水铺装面积m2,总铺装面积m2,透水铺装率;下凹绿地面积m2,下凹绿地率%。
3)屋面雨水排水方式采用外排水,排至散水面。
2.设计依据1)市政雨水规划条件;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水务局》(市规发〔2013〕1304号)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3.外部条件向市政外排的雨水管道为1条,位于南侧。
排出管径为d700外排雨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水平、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大于市政管网的接纳能力4.设计雨水量计算(3年重现期)1)外排雨水径流总量(m3):W =10’ z h y F =10*0.50*108*22636.02=1213.60 m3(0.85*4651.01+0.40*1097.37+0.15*8411.67+0.30*2874.36+0.8*812.83+0.85*4788.78)/22636.02=0.50h y =108mmF=22636.02m2(总汇水面积);流量径流系数幽取值及面积Fi见表降雨厚度按排水设计重现期最大日降雨厚度,见下表北京地区典型降雨量资料(mm)3)小区内设一300立方的蓄水池。
外排雨水径流量为1213.60-300=913.6 立方米4)外排水径流系数二外排雨水径流总量/设计重现期下汇水面积内的总降雨量913.6/( 10*108*2.26)=0.37(小于0.4,满足当地控制指标的要求)5).外排雨水峰值流量(L/s):Q=^qF (2)=0.37 X 355 X 2.26=366.47S取谕=0.37q=355L/ (s.hm2) F=2.26hm2。
五年重现期下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复核:5.设计雨水量计算(5年重现期)1)室外场地排水设计降雨重现期P为5年,降雨历时t取10min,暴雨强度[L/ (shm2)]计算公式为_ 2001(1 +0.811lg P)q—0 711(t 8)=402L/ (s.hm2)2).设计雨水径流总量(m3):W =10 Z h y F 二 10*0.40*141*2.26=1273.56m3'Z二—=0.40Fh y=141mmF=2.26hm2(场地总面积);降雨厚度按排水设计重现期最大日降雨厚度,见下表北京地区典型降雨量资料(mm)3).外排水量和径流系数a)小区内设一300立方的蓄水池。
雨水资源化利用 政策解读
![雨水资源化利用 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2c5f2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d.png)
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雨水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水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出台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目标、技术、规划与管理、效益与推广、政策法规与标准、资金筹措与支持政策、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等方面对雨水资源化利用政策进行解读。
二、雨水收集与处理技术雨水收集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雨水收集系统,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对收集的雨水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处理技术包括过滤、消毒、沉淀等,以确保雨水的质量和安全。
三、雨水利用规划与管理为了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需要制定合理的雨水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
规划包括确定雨水的利用方向、收集和处理方式等;管理则涉及对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监督和指导。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确保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雨水利用效益与推广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效益,包括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等。
为了推广雨水资源化利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雨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其在更多领域和地区的广泛应用。
五、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各国政府针对雨水资源化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为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技术指导。
例如,一些国家规定了雨水收集和处理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另一些国家则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雨水资源化利用。
六、资金筹措与支持政策为了推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雨水资源化利用。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规划指标解读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规划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43d0e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b.png)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规划指标解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雨洪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北京市制定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本文将对该规范的规划指标进行深入解读。
一、规划目标《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划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雨水控制与利用,减少城市地表径流,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雨水控制规划指标1. 雨洪安全指标雨洪安全是雨水控制的基本要求。
规范中明确了不同类型和等级的雨水系统对于不同频率和强度的降雨事件的处理能力要求,包括设计雨量、汇流水位、排放能力等指标,以保障城市的雨洪安全。
2. 汇流控制指标汇流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雨水的汇流过程,减少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和速度,以降低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规划指标中包括汇流系数、降雨过程中的雨水积蓄量和径流控制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实现雨洪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蓄水设施指标蓄水设施是指通过建设蓄水池、湿地等设施,将雨水暂时储存起来,以减缓雨洪的形成和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规划指标中规定了不同类型蓄水设施的设计容量、流量调控能力等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足够的水量供给。
三、雨水利用规划指标1. 雨水收集指标雨水收集是指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景观绿化、冲洗马桶、灌溉等非饮用水用途。
规划指标中明确了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收集效率、储备容量、水质要求等,以保障收集到的雨水能够被有效利用。
2. 雨水处理指标雨水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以提高水质达到相应的利用标准。
规划指标中包括雨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要求、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利用的雨水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3. 雨水利用率指标雨水利用率是指雨水系统中实际利用的雨水量占总收集的雨水量的比例。
规划指标中规定了不同利用场所的雨水利用率要求,以推动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解读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035accf7f1922791688e840.png)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解读
作者:郑克白, 徐宏庆, 康晓鹍, 李艺, 吕志成, 张书函
作者单位:郑克白,徐宏庆,康晓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5), 李艺,吕志成(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张书函(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4)
刊名:
给水排水
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4(5)
引用本文格式:郑克白.徐宏庆.康晓鹍.李艺.吕志成.张书函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解读[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14(5)。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62373d43323968011c92a4.png)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北京市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
![北京市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https://img.taocdn.com/s3/m/6f2a602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d.png)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的通知市规发〔2012〕1316号发布时间:2012-08-27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工作,减少雨水径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对现行国家和我市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以下简称《技术要点》),现印发给你们执行。
在我市新建建设工程(含改、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中,相关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及管理部门,除应认真执行雨水控制与利用相关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技术要点》的规定。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技术要点》进行审查。
特此通知。
附件: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
doc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一、总体要求(一)新建建设工程(含改、扩建工程)均应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规划和设计。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必须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建设工程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为标准。
(三)新建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相结合。
景观水体应设计建设为雨水储存设施,草坪绿地应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
(四)设计单位在提交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中,应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情况进行说明,明确标注采用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雨水调蓄设施的规模、位置,竖向设计及措施等内容。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包含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说明、竖向设计及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措施等具体设计内容。
(五)规划管理部门在办理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时,应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同时建设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在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时,要对其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方案进行审查。
规划监督部门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核验时,应对其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核验。
海淀雨洪利用基本情况
![海淀雨洪利用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d0f08db5022aaea998f0fc3.png)
一、项目背景北京是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水资源量的缺水下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随着北京市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各类建筑物的兴建和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快速增长,使得建成区在降雨后汇流能力加快,径流量也随着增加,使得雨洪峰值大历时短,一方面加重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加大了市政管线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造成城市市政道路、居民区及沿河两岸积滞水灾害;另一方面也因硬化地面增加,雨水汇流快,使得大量雨水流失,不能入渗到土壤,无法补给地下水,使得地下水资源日益匮乏。
为了缓解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局面,减轻城市化带来的防洪压力,一方面北京市开展了城市雨洪利用的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有效地采用工程措施积滞拦蓄雨洪,将雨水收集后综合利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反响;另一方面加强雨洪利用的宣传,制定了《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促进雨洪利用推广的政策法规,并在《21世纪初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和《“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中对城区的雨洪利用作了规划,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对雨洪利用项目也非常重视,项目建设热情高涨正方兴未艾,北京市已经实施100多个项目,年利用雨水达1.5亿立米,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特别是在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专门对雨洪利用作出了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建设、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广泛采用透水铺装、绿地渗蓄、修建蓄水池等措施,在满足防洪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雨水就地截留利用或补给地下水”;并对新城建设、新区建设、地面铺装、广场铺装、公共绿地、小区绿地等建设中的雨洪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将雨洪利用融入这些工程建设中。
二、雨水利用条件从降水量角度,海淀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8.1mm,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4533.2万m3,若产生的径流全部排走,不仅白白浪费了水资源,且增加下游排水压力。
2023年北京市水资源情况
![2023年北京市水资源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18c05d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b.png)
2023年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水资源供应情况2023年,北京市的水资源供应主要依赖于几个渠道:1. 水库蓄水:北京市拥有多个水库,如太坡水库、潮白河水库等。
这些水库通过蓄水和调度,为北京市提供了一部分的水源。
2. 河流引水:北京市通过引水工程,从周边河流如黄河、潮白河等取水。
这部分水源在满足城市用水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3. 水厂取水:北京市的水厂通过水源地取水,进行处理后供应给市区居民和工业企业。
水厂起到了重要的水资源供应作用。
水资源利用情况北京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 居民用水:北京市的居民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用水量也相应增加。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北京市一直在推行节水意识教育和水资源管理政策。
2. 工业用水:北京市的工业企业也是水资源的重要消耗者。
随着工业生产的增加,工业用水需求也在上升。
因此,加强工业用水的节约和管理是必要的。
3. 农业用水:尽管北京市的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小,但仍然需要考虑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和保护水环境,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1. 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水价管理、水资源税收等。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2. 加强水环境保护:北京市加强了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包括水域治理、湿地保护等。
通过提升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推动节水意识教育:北京市积极推动节水意识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未来的挑战和展望尽管北京市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1. 水资源供应压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北京市的水资源供应压力将继续增大,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解决供需矛盾。
2. 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北京市需要加大对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力度,保障水环境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易出现暴雨或者连续性降水;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市历年降水量对比图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不同月份降雨量比例图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地区暴雨强度公式(今年实行): 以镇级行政区作为划分基础单元。房山区的史家营镇、大安山镇、佛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2004年5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办法》: 2005年12月北京市规划委、建委、水务局三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加强 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管理的通知》(京水务节【2005】29号): “五、各类建设项目均应采取雨水利用措施。(一)雨水利用工程的设 计、建设,以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为标准。(二) 雨水利用应因地制宜,工程一般采用就地入渗和贮存利用等方式……” 2006年由北京市水务局、发改委、规划委、建委等下发《关于加强建设 项目雨水利用工作的通知》(京水务节【2006】42号): 多部门联合发布涉及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 各类建筑物、广场、停车场、道路、桥梁和其它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 均应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q137(181.04l7gP) (t8)0.642
适用范围为:t≤120分钟,p>10年。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市近年典型区域暴雨统计 The statistics of heavy rain in Beijing in recent years
时间 2007年8月1日 2007年8月6日 2008年6月13日 2008年8月10日 2011年6月23日 2011年7月19日 2012年7月21日 2012年7月30日
适用范围为:360≥t>120min,p≤10年。 2313(1 1.091lg P)
q (t 10)0.759
适用范围为:360≥t>120min,p>10年。
q20(0110.81l1gP) (t8)0.711
适用范围为:t≤120分钟,p≤10年。
q 1913(1 1.321lg P) (t 10)0.744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三、北京市雨水利用工程状况 北京市是我国最早提出雨水利用设想的城市之一,2000年就 启动了中德合作“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历经5年, 共建设5种模式、6个不同雨洪利用工程示范小区和1 个雨洪 利用中心试验场,工程建设总面积60 hm2,建设蓄水池2228 m3,年节水18.49 万m3。
雨量(mm) 111 80 70 70 55.5 59.5 248.4 81.1
数据来源 奥林匹克中政策介绍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一天内,市气象
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
城区平均降雨量212mm,为61年以来最大,最大降雨点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怀柔区
延庆县
密云县
昌平区
顺义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海淀区
朝阳区
中心城区
丰台区
通州区
大兴区
平谷区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暴雨强度公式分区示意图
第I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q306(140.74lgP) (t11.35)0.912
第Ⅱ区根据汇流时间和重现期 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房山区河北镇达519mm。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地下水位: 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水量为16.8亿m3 近年来地下水位程下降趋势,1999-2009的10年间降幅达 9.86m,年均降幅为0.9m。
[杨思山等《北京市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水资源管理2010]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市地下水补给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示意图 Groundwater rech北a京rg市e雨a水n利d用d概e况p及th政策va介r绍iation in Beijing plain
二、雨水利用相关政策
北京市政府66号令(2000.12.1)中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2003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水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 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市规发【2003】258号):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含各类建筑物、广场、停 车场、道路、桥梁和其他构筑物等建设工程设施,以下统称为建设工程)均 应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和建设。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建设中水利用设施的 新改扩建设工程,必须同时考虑建设雨水利用设施。”“三、雨水利用工程 的设计和建设,以建设工程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 量为标准。”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目录
一、北京市降雨特点
二、雨水利用相关政策
三、北京市雨水利用工程状况
四、地方相关技术标准
五、《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解析
六、北京市现行雨水政策效果分析
七、北京市防涝规划简介
八、总结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一、北京市降雨特点 北京市降雨特点: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84mm;
子庄乡,门头沟区的清水镇、斋堂镇、雁翅镇、妙峰山镇、大台街道、 王平地区、潭柘寺镇,昌平区的流村镇、阳坊镇、马池口镇、南口镇, 海淀区的上庄镇,延庆县的八达岭镇、康庄镇、大榆树镇、井庄镇、延 庆镇、沈家营镇、张山营镇、旧县镇、永宁镇、香营乡、刘斌堡乡、四 海镇、大庄科乡、千家店镇、珍珠泉乡,怀柔区的宝山镇、九渡河镇、 汤河口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等乡镇划为第Ⅰ区;其余地 区划为第Ⅱ区。
北京市雨水利用概况及政策介绍
2012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令颁布《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 2012年5月,发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加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管理 有关事项的通知(试行)》(市规发【2012】791号): 是规划管理单位的内部文件,第一次将雨水利用工程与规划审批指标接合, 加强执行力度 2012年8月,北京市规划委印发《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 点(暂行)》的通知(市规发【2012】1316号):(现行,后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