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史之秦汉文学概述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文学史之秦汉文

学概述

秦汉文学史之秦汉文学概述

秦汉文学概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之后,又派大将王贲从燕地向南挥戈攻齐,生俘齐王建,六国遂平,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自称始皇帝,建立了秦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名符其实的大统一。这种大统一不仅是政治上的统一,而且也表现为军事统一,经济统一,文化统一,即所谓车同轨,书同文.从此以后,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大陆上,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就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了一种无比强大的向心力,虽经多次内乱与外患,但仍然分久必合,保持了文化文明诸方面从未间断过的连续性,使华夏炎黄子孙始终得以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前所未有的大统一,不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由于秦始皇和先秦法家一样,过分迷信武功、法吏而轻视文治,完全接受了法家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偏颇的理论主张,尤其在他晚年(公元前213年)在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社会危机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又错误地接受了不懂得如何守成的法家人物李斯的焚书建议,严酷地推行旨在愚民的文化专制政策,妄图以此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结果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到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王朝自建立只短暂的十六个年头,就在公元前206年被刘邦、项羽的起义大军推翻了。

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只存在15年。这期间除皇帝的诏

令和臣下的奏疏等实用文字外,没有散文名篇传于后世。而在文学发展中起过一定影响的是完成于秦统一前秦王政八年(公元前 239)的《吕氏春秋》和李斯作于秦王政十年的《谏逐客书》。前者由秦丞相吕不韦主持,由其门客集体编著,它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有不少地方借寓言故事说理,富于文学意味;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文遗闻,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后者是李斯为谏阻秦王拟驱逐六国来客而作。文章揆之以事理,说之以利害,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家说辞的气势;而在文辞的修饰整齐、音节的和谐流畅等方面,又是汉代政论文和辞赋的先声。

秦王朝覆灭后,又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重新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建立了汉王朝,史称西汉。

汉承秦制,是指汉王朝从本质上承继了秦王朝以郡县制为典型特征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国家政体,以及制定了与此相应的诸如律令、军法、历法、礼仪等一整套制度,而并非是说也继承了秦王朝极为酷虐的政治统治。

汉代逐渐繁荣起来的文学,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产生于战国后期的赋。因为赋才是两汉四百年间,从总体创作实况来看发展得最昌盛,最富于艺术的审美价值,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最先表现出堪称为自觉创作意识的文学品种。早在西汉初期,这种文学体裁就已经开始风靡,不仅有此时最杰出的文学家贾谊的传世名作《吊屈原赋》、《鵩鸟赋》等,而且甚至先后在吴楚地区的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的府中,集中枚乘、庄忌、枚皋、司马相如等一大批艺术风格各异的名家,形成了影响很大的创作中心。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这位汉赋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早年正是仰羡梁孝王府中的赋家名望,才辞官前去投奔入盟的。不仅如此,在淮南

王刘安府中,竟还出现了淮南小山、淮南大山这样的集体创作笔名。

从作品数量上看,仅据《汉书?艺文志》依一百多年后汉成帝时刘向校宫中秘书所整理著录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二篇;考虑到这些创作属于地方私家作品,不可能全部入宫保存,一百多年后的刘向未必得见全豹,故而实际一定不止此数,足见创作之富。从作品艺术价值看,不仅现存枚乘《七发》是汉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而且淮南小山《招隐士》也是骚体赋中极具艺术魅力,被称为绍楚辞之余韵,非他词赋之比的优秀作品。而到西汉中期的武、宣时代,由于国家鼎盛,帝王欣赏,更为赋体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温床。创作中心从地方诸侯移往中央帝京,创作规模也较以前愈加扩大,不仅出现了作为言语侍从之臣的专职赋家在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且公卿大臣也在时时间作,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使赋体文学成为后世称道的两汉文章之盛的代表。这一时期,既有将汉赋推上发展顶峰的天才赋家司马相如,以其宏丽的《子虚赋》、古妙的《长门赋》等雄踞赋坛,也有堪称最富于艺术情趣的优秀赋家王褒,以其美仑美奂的《洞箫赋》创造性地完成咏物之体,还有艺术个性极为鲜明的东方朔,以其利刃般辛辣嘲讽的《答客难》又开新风。不仅如此,据《西京杂记》,司马相如甚至还提出了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赋心说,从创作理论上阐发了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通过艺术构思,描绘艺术形象的赋体的美学特质,标志着汉赋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学样式。尽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具有弊病,诸如结体庞大而臃肿,重体物而轻抒情,往往表现出很强的颂圣应制性,常有劝百讽一的缺欠等,从而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真切抒发作家内心情志上受到限制。但是,它毕竟在当时独一无二地以审美的观照,艺术地再现了泱泱大汉的图景,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而且为我国文学体物手法的发展、表现题材的开拓等等方面,作出了前无古人的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散文创作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虽然纯文学的散文作品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应用性很强的文章著作,但是从中所显示出的艺术价值却是巨大的。散文在这一时期所发挥的积极的社会作用也是其他文学体裁所不能比的。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有效地说服了秦王政放弃错误的逐客令,促进了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而西汉初期以贾谊、晁错为代表的政论散文,或则雄肆磅礴,或则沉实透彻,在总结治乱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解决现实面临的重大困难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应指出的是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的问世,更使这一时期的散文放射出灿烂的异彩。《史记》不仅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家绝唱,而且又以其所开创的传记体文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样式。除此之外,宣帝时桓宽《盐铁论》,也以其全面而丰富地反映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各方面社会现实的内容,以及简劲明快、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虽然比较沉寂,但是由于汉武帝大兴乐府,且采集民歌,毕竟也使当时北至燕、代,南达吴、楚,东起齐、郑,西抵陇西,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直接来自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诗歌得以搜集、整理,虽然流传下来的不多,但从《汉书?艺文志》著录汉成帝时刘向校书所提供的六十三首数字来看,也较可观了。更重要的是,从此掀开了我国诗歌史上独具魅力的汉乐府的一页,对后世诗歌的健康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汉从元帝以后直至灭亡的六十年间,由于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王朝衰颓,思想领域复古思潮隆起,文学创作也由武、宣鼎盛逐渐下滑。大赋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