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法

合集下载

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研究--以A More Perfect Union为例

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研究--以A More Perfect Union为例

摘要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衔接语篇,加强连贯的作用,也可以帮助读者迅速准确地抓住语篇的思维脉路及意义重心所在。

本文以《高级英语》教材中课文A More Perfect Union 为研究语料,重点分析研究文中重复现象、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和搭配的词汇衔接手段,旨在使英语教师和学生重视课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使学生提高语篇阅读及欣赏各种词汇衔接手段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级英语》A More Perfect Union 词汇衔接手段Lexical Cohesion in English Texts:Taking "A More Per 原fect Union"as an Example //Gao Ge,Yang YanhuaAbstract Lexical cohesion is an important device in binding a text together and achieving coherence.Such device can help readers quickly grasp the gist of a text.Taking "A More Perfect Union"in "Advance English"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such cohesive device as reiteration,hyponymy,antonymy,hy-ponymy and collocation.The study aims to foster students'ability in the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exts,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in writing.Key words "Advance English";"A More Perfect Union";lexical cohesive device1引言A More Perfect Union (一个更完美的城邦)是奥巴马于2008年作为民主党总统提名人初选阶段所做的一场演讲,内容为种族问题。

语篇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语篇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语篇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

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

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

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

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

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

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汉语由于其衔接的内隐性特点,这种上下义词汇衔接关系不如英语明显。

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标签:连贯衔接衔接手段词汇衔接衔接是语篇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成分。

Hoey(2000)认为词汇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衔接的40%。

英汉语篇分析中,应考虑词汇衔接手段的重要性。

英汉词汇衔接手段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存有各自的特点。

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一、英汉语篇词汇衔接对比的理论框架(一)衔接与连贯(Cohesion and Coherence)连贯与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的两个基本观念。

连贯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现代语言学而产生(苗兴伟,2004)。

一般认为,Halliday和Hasan(1976)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

在国内关于连贯和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

胡壮麟(1994)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推动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

而张德禄也从衔接力、衔接机制、衔接形式和意义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语篇的衔接功能,对于衔接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语篇分析时,有必要区分连贯与衔接这两个概念(Hoey,2000;Halliday & Hasan,1985;胡壮麟,1994;张德禄,2001)。

衔接通过语言的形式特征,即特定的语法结构和成分排列顺序等来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所以它是由比较具体和直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的(张德禄,2004)。

英语衔接手法

英语衔接手法

语法衔接手段
• • • • • 替代 省略 照应 排比 动词时和体的形式
1.替代 英语中的替代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替代 2.省略 英语中的省略也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省略 3. 照应 照应关系包括内照应和外照应:内照应之语篇的语言项目之间的 照应关系,也就是上下文关系;而外照应指语言项目的意义解释直接 依存于语篇外客观环境中的某个事物。内照应指前中照应和后照应 (黄国文,1997:91)。根据Halliday 的观点,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 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三类。
Thank You
英语衔接手段
• 逻辑衔接手段 • 语法衔接手段 • 词汇衔接手段
逻辑衔接手段
1.表示空间:above, before me, here, on the left, across from, below, in the distance等。 2. 表示时间:first, second, etc., finally, eventually, in the meantime, at the same time,等。 3.表示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as, since, due to, owing to, as result of , on account of等。 4. 表示条件:given, if, in that case, if not 等。 5. 表示让步:although, though, admittedly, it is true… but, even though, even if 等。 6.表示举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addition, in addition to, as well as, to illustrate等。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2012.03学教育82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罗敏(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067)[摘要]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衔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分析探讨了几种常见的词汇衔接手段,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篇;词汇衔接;复现;同现词汇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是构成语篇的最基本要素。

众多的词汇不是无意识的简单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语义选择、组织和聚合形成语篇的。

词汇衔接通过使用一些相互之间存在意义关联的词语,建立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从而保证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本文旨在依据衔接理论,结合英语语篇中的实例,探讨几种常见的词汇衔接手段以及词汇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衔接理论韩礼德(Halliday )于1964年首次提出衔接(cohesion )的概念,1976年韩礼德(Halliday )和哈桑(Hasan )合著出版了《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1976)一书。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

在书中他们多次提到,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指的是语篇中的不同成分在意义上有所联系的现象。

如果语篇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指出语境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篇连贯有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霍依认为,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的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是创造语篇的主要手段。

胡壮麟扩大了衔接的范围,把及物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同时提出了音系层的衔接手段,从而把语调、语音模式纳入衔接范围。

张德禄认为衔接关系不仅存在于语篇内部,也存在于语篇和情景语境之间。

因此他提出了篇内衔接与篇外衔接、显性衔接与隐形衔接这两对概念。

二、词汇衔接韩礼德和哈桑将英语的词汇衔接归纳为两大类:复现关系(reiteration )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 )。

论英语语篇中词汇的衔接方式及作用

论英语语篇中词汇的衔接方式及作用
是 总 义 词 (eea wod Hal a dHaa n17 g nrl r)( ld ya so ,9 6)。 i n
( ) 1 胡壮麟在 《 语篇的衔接 与连贯 》一书 中指出 ,词汇衔接 中 最直接的方式是具有 语义 、同义形式的词汇在 语篇中的反复 出现 一 即词汇重复 。它与局发现 节中的重复 不同。句法衔接强调同样结构的
手段 ,更好 的吧语篇 中的理 论运用 到外语实践中去。
参 考 文献 [ 胡壮 麟. 语篇 的衔 接与 连贯 》 1 】 《 [ Hai y snCo eo nlh 外语 教 学与研 究 出版社 2 ] U a , o hs ni E gs d Ha i n i 【 胡壮 麟 。朱 永 生 ,张德 录 . 3 】 《系统 功能 语 法概 论 》. 南省教 育 出 湖
~ 一
重复 出现 。词 汇重复 则是一个单词或 词组在 同一语篇或语段 中两次或 多次出现 。如 :I o a a T e aw s euf1重复出现 的词汇在单 t t h t a batu. g h . b i 复 数形式上 可 以不一致 。如 :I sd ob r do t i . e c e e f i fh m c T e u t a a e e h mi
【 刘展 诞. 教 学篇 章 语 言学 》. 海外语 教 育 出版社 ,19 4 】 《 上 99 【 刘 守 兰. 美名 诗 解读【 . : 外语教 育 出版 社 ,20 5 】 英 M】 上海 上海 02
【 Ri a s 2 0 . o a ua n L n u g ec ig Ca r g 6 ] c r J 0 0 V cb l y i a g a e T ahn mbi e h d C. r d
( ) 配。在胡壮 麟 《 4 搭 语篇 的衔 接与连 贯 》一书中指 出,搭配 是指 一般所 说的组合关 系 。H ld y n a o 将搭配是 为词汇衔接 ai d s n la a H a 的 重要手 段之 一 ,是 一种 词汇 在共 同出现 的倾 向性 ( t d ny)。如 : “ 机的狂热哟 ! 机的狂热哟 !你 黄金洪水 e ec n 投 投 泛滥吧 !泛滥吧 !冲毁了一切堤防 … -’。 . 1 茅盾 《 子夜 》 在此例 中,泛滥与洪水必然在 语篇中搭配出现 ,这是 自然逻辑 的 客观存在 。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途径。

本篇文档将介绍十种常见的衔接手段,包括词汇衔接、语法衔接、语音衔接、标点符号衔接、逻辑关系衔接、顺序衔接、平行结构衔接、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时空衔接和重复与省略衔接。

一、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通过选择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语篇中的概念和关系,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等来表达相似的概念。

二、语法衔接语法衔接是指通过使用语法结构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时态、语态、语气等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关系。

三、语音衔接语音衔接是指通过语音的特点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押韵、谐音、节奏等来表达相似的意义。

四、标点符号衔接标点符号衔接是指通过使用标点符号来分隔句子和段落,从而实现对语篇的逻辑分段。

例如,使用逗号、分号、冒号等来分隔句子或段落。

五、逻辑关系衔接逻辑关系衔接是指通过使用逻辑关系词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因果、比较、转折等词来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六、顺序衔接顺序衔接是指通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语篇,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在描述一个过程时,按照步骤的顺序进行叙述。

七、平行结构衔接平行结构衔接是指通过使用相似的结构来表达语篇中的意义和关系,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使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八、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引用、解释与重述衔接是指通过引用、解释或重述先前的信息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例如,使用引号引述先前的句子或段落,或者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先前的概念。

九、时空衔接时空衔接是指通过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来组织语篇,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如,在描述一个事件时,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在描述一个场景时,按照空间位置描述场景的布局和特点。

十、重复与省略衔接重复与省略衔接是指通过重复或省略先前的信息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例如,通过重复关键词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信息;或者省略冗余的信息来提高语篇的简洁性和连贯性。

略论英语篇章中的词汇衔接

略论英语篇章中的词汇衔接

略论英语篇章中的词汇衔接[摘要] 衔接是实现篇章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词汇衔接是实现篇章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

本文从复现和词汇搭配两方面来探讨英语篇章中的词汇在篇章中的衔接功能。

[关键词] 词汇衔接复现搭配一、引言在《英语的衔接》(lexical 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认为,“当篇章中某一成分的解释要依靠另一成分时,衔接就发生了”。

他们把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语法衔接主要靠语法手段来实现。

韩礼德和哈桑把语法手段分为四类: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

而“词汇衔接是通过词语的选择来实现衔接效果的”。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指出“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

霍依(michael hoey)认为“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重要的形式,占篇章衔接纽带的40%左右”。

根据霍依的观点,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的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

二、词汇衔接中的复现关系(reiteration)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词汇衔接主要分为复现(reiter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

复现是指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的形式出现在篇章中,通过这几种形式的复现达到篇章连贯的作用。

1.重复(repetition)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在构建篇章中非常重要。

胡壮麟认为“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具有同样的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每一句话中所携带的信息不一定完全是新信息,所以,有些词语被重复使用来引出新信息。

重复方式的使用,可以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突出某个或某些信息。

胡壮麟指出,“同义性或近同义性指具有同样意义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接应关系,不管这个词的意义是指人、物、过程或性质”。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摘要: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本文结合Halliday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提出一种更完整的词汇衔接模式,并以演讲片段为例分析,指出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是增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衔接连贯词汇衔接演讲1.引言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衔接,包括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一种主要方式。

近年来很多人都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很少有人把它们放到演讲的语篇中去分析。

演讲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讲语篇的连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试从分析几个演讲片段的词汇衔接现象,阐述词汇衔接的作用及其在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2.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an认为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决定了一系列句子能否组成语篇。

他们于1976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

在书中,他们把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并且明确指出“衔接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这种联系在句内句际都可以存在,但是句际衔接不同于句内衔接,它能使句子之间产生强烈的语义联系,使一群句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此外,Hoey指出在Halliday和Hasan的文本分析中词汇衔接占了很大部分,因为词汇衔接是可以形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手段,词汇可以同不止一个词汇发生联系,所以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注重研究词汇衔接。

然而,对于衔接和连贯的关系,语言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衔接并不是语篇连贯的唯一条件,有时在没有衔接点的情况下,语篇也可以是连贯的。

当语言使用者处在统一的语境中,拥有相通的文化背景知识,语篇在没有衔接点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保持连贯的,因为语境及语言使用者的共有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填补语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义上存在的空隙。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及其连贯建构功能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及其连贯建构功能

二、词汇衔接在小说中的连贯功 能
1、创造语境:通过词汇衔接,作者可以为读者创造一个清晰、连贯的语境, 引导读者理解和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2、推动故事情节:词汇衔接可以帮助作者控制故事的节奏和连贯性。通过巧 妙地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重复,作者可以引导读者对情节发展的期待和预测。
3、深化人物形象:通过使用词汇衔接,作者可以更好地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 性格特征和动机。例如,通过使用反复或对比手法,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
此外,为了确保语篇的连贯性,译者还需要词汇的选用。不同的词汇可能会影 响语篇的语气、风格和语境,因此译者在选择词汇时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特 点和文化背景。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言的语篇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理 解和处理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以及把握语篇的连贯性。然后,译者在目标 语言中重构这些元素,以实现有效、连贯的译文。这不仅需要译者有深厚的双 语知识,还需要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敏锐洞察力。
在语篇中,词汇衔接模式通常包括搭配、对立和先后等模式。这些模式在词汇 的选择和组织上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连贯性。
搭配是指语篇中相邻句子或短语之间词汇的共同出现。这种搭配有助于读者理 解语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例如,“猫坐在毯子 上”这个句子中,“猫”和“毯子”这两个词就可以被视为一种搭配,这种搭 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理解,即猫是坐在毯子上的。
让我们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来说明词汇衔接模式和连贯建构功能的实际应用。 标题为“2022年世界杯:阿根廷与巴西的对决”,文章开头为“阿根廷和巴西 这两支足球强队终于在2022年世界杯上相遇了,这是许多球迷期待已久的一场 比赛。”在这段文字中,词汇衔接模式体现在相邻句子之间的搭配和先后关系 上,如“阿根廷”、“巴西”、“比赛”

浅析词汇衔接关系在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浅析词汇衔接关系在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3 词汇 衔接关 系在 语篇 分析 中 的应用
31复 现 关 系之 原 词 复现 .
原词复现是 指相同的单词在语篇 中反 复出现 ,达到文
章衔接的 目的。以大学英语 四级完形填空试题为例 , 我们可
以利 用这种 衔接 方法 找到要 填入 的单 词在 原文 中 的复 现 词, 也就找到 了试题的答案 。
例 : gi, o rm o elnu g a asit o e A an aw r f n a g a e m yp s n t r d o o h
ln a e n 4 an w me nn . S . p ns ewo d“ t a g g s d7 e a i g … oi S a ih t r ei u a n h —
q e e t a sd o 7te ma g hc s r (t h d ut ” o ys e lt s i a t ea a e) t d iu t 7 h s a w h o tc
t u t r s r a b t e h o d o a s i a d e s o o t .T e w r , l “ t u t ”i r n h e i et q e nFec ,
Ke r s d s o r ea ay i; xc lc h so ; i r t nc l y wo d ic u s n lssl ia o e i nr t ai ;o - e ee o lc t n o ai o
Auh r d rs i j ri e oa oaIstt3 0 5 , to’a desTa i Ma t ctn lntue 0 3 0 S nn i m V i i , Taj ,hn i i C ia nn
摘 要 本 文 通 过 英 语 语 篇 中词 汇 衔 接 关 系 的分 析 .指 出 词 汇衔 接 主要 是 建 立在 语 义 联 系 基 础 上 .并 明确 了词 汇 衔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一)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一)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一)摘要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

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

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关键词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1引言韩礼德和哈桑认为,任何一段能成为语篇的语话必须具有语篇性。

他们所说的话篇性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特征,另一个是非结构性特征。

结构性特征指的是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非结构性特征指的是话语内部的上下衔接——所谓衔接,说到底就是语篇内部两个不受句法结构制约的成分在意义上相互关联,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英语会话中缺乏语篇的连贯和衔接会导致语义含混甚至交际失败,因而外语学习者有必须研究衔接连贯手段,使交际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

本文将从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话语标记语等方面进行分析。

2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指跨越句际的两个或多个词项相互之间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即通过词汇的选择运用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来达到连贯的目的。

这些词汇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会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保证会话或语义取得统一,衔接语篇。

语篇会话中的词汇选择关系有多种方式。

我们把词汇衔接方式分为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可分类性和搭配五大类。

英语会话中经常使用这些方法,现举例如下:(1)Heboughtsomebread,milkandoranges.Theorangesaretomakeadessert.(关键词的重复。

他买了一些面包、牛奶和桔子。

桔子用来作甜点。

)(2)Heknewthatthiswasagoodwayofbringingtheviolent,refractorySunfutoheel.(泛指词的运用。

他知道用这法门可以折服那刚愎狠辣的吴荪福。

)(3)Itookleave,andturnedtotheas?鄄centofthepeak.Theclimbisperfectlyeasy.(词的相似性。

浅谈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浅谈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h v t “a e t p r” a g a e p o e so a s i d t s f l ae o tk i a at .L n u g rf s in l n i f u e u
用 , 有 很 强 的衔 接 力 。 具 31 .2同 义词 、 义词 复 现 . 近 指具 有 同样 或相 近 意 义 的 不 同词 项 之 间 的接 应 关 系 。这 些
词 在 同一 篇 章 中 出 现形 成 了 词语 的复 现 关 系 。 语 篇 中 , 义词 在 同
和 近 义 词 之 间彼 此 呼 应 ,能 帮 助语 篇 达 到 句 子 相 互衔 接 和 语 义
于从 句 范 围 内 , 而这 一 切 单 靠语 法 结 构 是 远远 不 够 的 。 这种 非 结 构上 的构 造语 篇 的 资 源 就是 我 们 所说 的 c h s n 衔 接 ) H e oei ( o 。 oy 认为“ 词汇 衔 接 是衔 接 中最 突 出最 重 要 的形 式 , 占篇 章 衔 接 纽 带
第o. No8 V 7卷 第 8期 17 .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 a d W rt e i d e l a n i P ro i a e
21 0 0年 8月
Au u t 2 0 gs 01
浅谈英语语篇 中的词汇衔接
段 方 方
( 阳理 工 学 院 国际 教 育学 院 南 解词 汇 交 际意 图 把
堆 积 和 聚合 , 是 词 汇 间 的语 义选 择 、 而 组织 和聚 合 的 过程 。从 语
篇 的表 层 结 构 上看 , 语篇 之 所 以称 之 为 语 篇 . 因其 经历 连 字 成 是 句— — 连 句 成段 — — 连 段成 篇 的构 造 过程 .在 这个 过程 中没 有 了 词汇 , 个 篇 章便 无 从 谈 起 。 言 中连 句 成篇 的手 段是 多种 多 整 语 样 的 。一 个 连贯 的语 篇 必须 具 有 衔 接成 分 , 而且 必 须 符 合语 义 、 语用 和 认 知 原则 , 与句 之 间 在概 念 上 必 须有 联 系 。 这 个 意 义 句 从

浅析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

浅析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
络, 隐含 在语 篇 的深层结 构里 , 而其 在语 言外壳 上表 现 出来 的主要特 征就 是衔 接 。 衔接 虽然 一直被 语言 学家所 关 注 , 但英 国语 言学 家韩礼 德 和哈桑 ( al a H ld y& H sn 最 早对 衔 接 进行 了 i aa )
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衔接理论。在两人合著的《 英语的衔接》 C hs ni E g s,96 一书中 , ( oe o nlh 17 ) i n i 他们对英
例 1 T ruhtevl g o sawd ,c a vr ln eb n so hc saf e o sigb a .U — :ho g iaef w ie l rf e,a gt a k f i i et f hn ot h l l e i o h w h l f i s p
语 语篇 的衔 接手 段进 行 了全面 的描 写 , 把这 些手 段分 为两 大类 : 类 是语 法 衔接 手 段 , 一 另一 类 是 词 汇衔 接手 段 。语 法衔 接手 段包括 指称 、 替代 、 略和连 接 ; 汇衔 接手段 包 括复现 和搭 配 。复现 又具体 细分 为重 复 、 省 词 同 义 ( 近义 ) 上义 词 、 括词 。 或 、 概 另 一位英 国语 言学 家侯 易 ( oy 对衔接 也进 行 了深 人 的研究 , H e) 他认 为 词 汇衔 接是 赋 予 文章 篇 章性 的主
( 邹为诚 : 综合 英语 教程 》 《 第一 册第 2 0页 ) 0
例 2 Sxpre t f me cn uvydrcn yaea dc dt te ne e.S c d it ntraes h a :i ecn o r a s ree e t r d i e t t uhadci et e t- A i s e l t oh I r n o h nt s

论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连接”

论英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连接”
,
s iv 段( o h e e
dv c e s e i
,
他们 进 一 步地 认 为衔 接 是语 言系 统的一 部分

t s r f e re 衔接 手 段 的语 言 中 他们 给 出了 5 种 类 型的衔接 手段 即照应 (e n e ), 替代 ( n ) , t io u i b u s u n e t o n e l li p s i s e o e x e a e o e s o n i h i 省略 ( ) 连接 ( n j )和 词汇衔 接 ( l i l ) 一 般来 说 前 四种 通 常被 归
, 。
r 纳 为语 法衔 接 (g
身的

t a m mi a

a l c c s io o he n )
,
这些 衔接 手段 是语 篇 衔接 的具 体形 式

,
属于 语篇 本
形式 上 的特 点
e
其中
r u
,
连 接是 最 明 显 的例 子
C
o n
例如

:
Sh
d id
n
,
t kn
o "
w the
s
le
n
,
.
s
e
,
是通 过 连接 成 分 的意义 传 达某种 逻辑 关系 这 种 关系则 预测 着语 篇 中有其 它 要素 的 出现 Ha d a 因此 s a l i y & Ha n 认 为 连接 作 为实现 衔接 的手段 是处 于词语 手段 和语法 手段 之间 的 一 种 形式 以语法 手段 为主 但 亦有 词语 因素起 作用 担任 连接 关 系 的连接成 分往往 是一 些过渡 性词 语 它 们一 部分是 连词

词汇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妙用

词汇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妙用
S ! T % @!!’ &
立篇章的连续性。也就是说,篇章中跨越小句或 句子的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有意义联系时就产生 了词汇衔接。词汇衔接一直被视为语篇衔接研究 中 最 棘 手 也 是 最 有 趣 的 研 究 课 题 。 3ICCBWIF 和 3IDIK 运用语言的系统性包含词汇成分这一概念解 释语言的衔接方式,他们认为语篇衔接的相当一 部分来自词汇(CJUBD)。这些词汇或重复或有其他 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从而构成语篇的连贯性。 3<JF 还特别指出,“衔接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词 汇 关 系 的 研 究” 。 S ! T % @?! & 从 语 篇 语 言 学的 角 度 上 看,衔接实质上是一个语义概念,体现了语篇的 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构成了语篇的语义整 体。3ICCBWIF 和 3IDIK 为方便起见把英语词汇衔接 关系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 LJBXJLIXB<K)和同现 关系(H<CC<HIXB<K), S ’ T % @!’ & 为此本文将从这两方面 对词汇的衔接关系进行讨论。 二、 词汇的复现关系
&, 女, 福建省漳州市人,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
陆彩莲:词汇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 复出现在语篇中,使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 关系形成了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语篇整体。通 常,人们将词汇的复现关系分为四种: $ " % & ’!(( ) ! ) 原词复现; ()同义词、近义词复现; ")上、下义词复现; *)概括词复现; 此类衔接中的词项同属某一语义场,他们在 句子中的出现使整个语篇相互贯通,一气呵成。 !+ 原词复现 原词复现指具有同样语义、同一方式的词汇 在同一语篇中的反复出现。它是一个单词或词组 的重复,在英语中的使用目的是为了突出重要的 事物。下面的莎士比亚《裘力斯・恺撒》中的著 名片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例 !, !"#$"%- , , , , ./0 12340 567879 /:8/ 824; <27 =:09:6 >:9 !"#$%$&’(, ?@ A8 >060 92B A8 >:9 : C6A0D279 @:748, E1; C6A0D2794< =:09:6 /:8/ :19>060; A8, F060 71;640:D0 2@ 567879 :1; 8/0 6098 & G26 567879 A9 :1 )&*&’+!#,- H:1, I2 :60 8/0<:44B :44 )&*&’+!#,- H01 ) , =2H0 ? 82 9J0:K A1 =:0 9:6 L 9 @7106:4, F0 >:9 H< @6A01;B @:A8/@74 :1; M798 82 H0N 578 567879 9:<9 /0 >:9 !"#$%$&’(, E1; 567879A9 :1 )&*&’+!#,- H:1, F0 /:8/ 3627C/8 H:1< O:J8AD09 /2H0 82 P2H0B >/2906 :192H9 ;A; 8/0 C0106:4 O2@@069 @A44, QA; 8/A9 A1 =:09:6 900H !"#$%$&’(RS/01 8/0 J226 /:D0 O6A0;B =:09:6 /:8/ >0J8N EH3A8A21 9/274; 30 H:;0 2@9806106 987@@, T08 567879 A9 :1 )&* &’+!#,- H:1, T27 :44 ;A; 900 8/:8 21 8/0 U7 J06:4 ? 8/6AO0 J6090180; /AH : KA1C4< O62>1B >/AO/ /0 ;A; 8/6AO0 60@790, S:9 8/A9 ."#$ %$&’(R T08 567879 9:<9 /0 >:9 !"#$%$&’(, E1; 97604< /0 A9 :1 )&*&’+!#,- H:1, 显然,&$"$’()*+, 和 )-*.#.$’/ 的重复使用以 及形成矛盾的叙述事实的不断出现,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个词是问题的关键,情节的 纠葛点。 E1821< 反复使用 /21276:340 一词,似乎 一直在称颂 567879(杀死 =:09:6)的义举和他的品

语篇衔接连贯的词汇手段

语篇衔接连贯的词汇手段

语篇衔接连贯的词汇手段作者:柏虹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8期摘要: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的衔接连贯可运用语法、逻辑和词汇等多种手段,词汇手段包括:重复关键词、运用同义词、运用上下义词、运用反义词、运用互补词、交织使用、搭配等。

本文分析归纳了多种语篇衔接的词汇手段,这些手段使得语篇衔接变得连贯,分析探讨词汇的语篇功能有助于加深对词义、语篇的理解。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词汇手段一篇连贯的、紧凑的语篇应该具有结构上的黏着性(coherence),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性(cohesion)。

它的获得得力于若干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

词汇可以通过重复关键词、运用同义词、上下义关系、互补、整体与部分等关系,使语篇语义连贯。

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即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

复现是指同意义的词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它是语篇词汇衔接的一种手段。

复现可以使得语篇中的句子相互衔接。

同现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

词汇的同现包括反义和互补(黄国文,1987)。

本文将着重分析归纳语篇中的各种词汇衔接方法。

一、重复关键词的重复运用并不会使得篇章词汇使用单调乏味,反而使得语篇变得更加连贯清晰,起到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如:1. I reached the peak of the mountain. The peak was not so high.2. A:What do you think of Nicolas Cage’s movies?B: Nicolas Cage’s movies are very creative.1、2中peak和Nicolas Cage’s movies分别重复使用了第一句的peak和Nicolas Cage’s movies两个词语,这是属于词汇的复现关系,对句子间的衔接与连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法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英语语篇;时体分析模式;语篇功能引言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出版的《英语的衔接》标志着语篇衔接理论的创立。

此后,Halliday和Hasan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并不断扩大衔接概念的涵盖范围。

从他们的理论发展出两条支脉,一是Martin在《英语语篇》中所确立的衔接体系,二是Michael Hoey在《语篇中的词汇模式》中提出的词汇衔接理论。

在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方面,Michael McCarthy探讨了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衔接理论。

但他们都没有把英语时体单列出来而提出一种基于英语时体的语篇分析模式。

英语时体的语篇功能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Halliday 和Hasan认为:“衔接的概念是语义的,它存在于语篇中,指的是使语篇成为语篇的一种语义关系。

”而作为英语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时体不单具有时间指向性,而且是表达语义的手段。

因此,与其它形式的衔接手段一样,英语时体也是一种衔接手段,在语篇中具有衔接作用。

区分了英语时体四组八个语篇功能:表实功能和想象功能、时间挂靠功能和时间切换功能、分组功能和标界功能以及泛化功能和具体化功能。

英语时体可以描述事实,这就是英语时体的表实功能。

英语时体还可以用来描述想象或假想的事实,这就是英语时体的想象功能,例如,运用现在时态表达将来时间,运用英语过去时态表达假想的事实,等等,这些用法都属于英语时体的想象功能。

英语时体的时间挂靠功能是指把语篇中各句限定动词与语篇中其它时间标记(如:时间状语)的时间指称挂靠,从而得到各个限定动词的时间指称。

英语语篇中的时间的切换可以通过具体的时间状语的更替来实现,但还可以通过时体的切换来实现,这就是英语时体的时间切换功能。

把一个语篇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传统的做法是根据篇章的自然分段进行的,本文试图改变这种做法,尝试性地运用英语时体的衔接作用把语篇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而不是根据自然段落的结构来划分不同部分,这就是英语时体的分组功能。

随着分组的完成,篇章中的各个部分的界限也就一目了然,这种界限有时可能与自然段间的界限一致,也有可能与自然段间的界限不一致,这就是英语时体的标界功能。

泛化功能与表实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区别,后者是英语所有时体都具有的功能,但前者一般是现在时态居多,因为英语现在时态通常用来描述客观性、一般性的事件或状态。

与泛化功能相对的一个功能是具体化功能,它是指由英语时体表达的内容都是发生或存在于某个具体的时间、涉及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个体,这种功能通常都是与英语的过去时态以及进行体相联系的。

英语时体在语篇中的这四组衔接功能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而不孤立,它们可以合力对语篇结构分析发生作用,对语篇的理解产生影响。

英语语篇的时体分析模式英语语篇的时体分析模式是指综合运用笔者提出的英语时体四组八个语篇功能分析英语语篇的语篇分析方法。

以下是笔者综合运用这四组八个语篇功能分析一个英语语篇案例。

(1)When I was about 12,I started asmall fire in a nearby field that spread until itthreatened some nearby houses.(2)I didn’t mean todo it.(3)When I was even younger,I climbed ontop of a toolshed,threw a brick in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my sister and sent her,bleeding profuselyand crying so that I can still hear her,to the hospi-tal.(4)I didn’t mean to do that,either.(5)I tellthese stories to remind us all that kidsare kids andto suggest that even the worse of them———even theones who commit murder———are still kids.(6)Iwould be lying if I said that I knew what to dowiththem———how long they should be jailed andwhere ———but I do know that something awful hascome over this country.(7)It seems the more incom-prehensible thecrime,the more likely it is that achild will be treated as an adult.(8)This iswhat happened to NathanielBrazill,whowas recently sentenced to 28 yearsin prison for the murder of a teacher,Barry Grunow.(9)Brazil was only 13 when he shot the teacher onthefinal day of school.(10)Grunow,a much-beloved teacher,had stoppedBrazill from talking totwo girls and disrupting the class.(11)Earlier in theday,the boy had been suspendedfor throwing waterballoons.(12)He had gone home,got a gun and re-turned toschool.(13)Grunow was Brazill’s favoriteteacher.14)I always feel the necessity to say some-thingabout the victim and how his life was takenfrom him.(15)I feel a particular need to do so inthis casebecause Grunow seemed to be an excep-tional teacher,a good person.(16)But Grunow isgone and nothing can be done tobring him back.(17)That is not merely a clichébut also animpor-tant point.(18)Because always in these cases whenit comes timeto justify why a minor was treated asan adult,someone says something about sending amessage to other kids.(19)This is absurd.(20)Consider///what Brazill did.(21)He shothis teacher before lots of witnesses.(22)He shot aman he liked.(23)He shot someone without anychance of hisgetting away.(24)He shot someone foralmost no reason at all.(25)He shot someone not inthe course of a robberyor because he put a move onhis girlfriend but because he is a screwed-up kid,damaged(26)full of anger and with not muchself-con-hending the consequences.(27)He shot someonebecause,among other things,hewas just yearsold.(28)And yet,he was prosecuted—and sen-tenced tothree years more than the mandatory mini-mum—as an adult.(29)If there is one thing heis not,it is an adult.(30)Amnesty International says about children havebeen tried as adults by Americancourts.(31)Florida alone reports kids ereprosecuted asadults in fiscal.(32)Thissends a message---but it’s to the adultcommunity:We’re getting tough.(33)Kids,however,are unlike-ly to get the message.(34)I mean,you know howkids are.在《英语时体与衔接》一文中,笔者从句内层次、句间层次或段内层次以及段间层次论证了英语时体充当语篇衔接手段的实践可行性。

在语篇的宏观层次,英语时体的语篇功能超出了句内层次,主要涉及句间层次和段间层次,而在这两个层次,英语时体的衔接作用主要体现为各句主句限定动词之间的衔接。

因此,在宏观层次,本文只列举各主句限定动词的时体衔接链,参照上述6个限定动词时体衔接链可以把该语篇分成六个次语篇,这就是英语时体的分组功能和标界功能。

第一个次语篇从句(1)到句(4)示),是一个时间连续体,分别由When I was about和When I was even younger两个时间状语从句标示,叙述“我”年少时发生的两件事,它们各自都包含叙事的基本要素:When?Who?What?and How?因此,它们是发生于过去的事实,这体现了英语时体的表实功能,同时也是关于“我”的具体信息,体现了英语时体具体化功能。

各句中主句限定动词大体都是简单过去时态,它们的所指时间分别被挂靠到相应的时间状语When I was about和WhenIwasevenyounger,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