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的其他城市用地。
阻构效应:城市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结构也处于一种动态发展当中,因此任一时期,城市结构既是合理的,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合理的。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920年以前: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的发展,地理学家开始研究聚落地理学(包括城市区位和城市内部形态)城市研究
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命运。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城市问题研究
5、与城市形态学的关系:
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形式,包括街区布局、城市用地布局、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等几方面。 城镇景观:Townscape,包含有可见并且可以记录与分类的环境形态,包括城镇设计、建筑设计、土地利用。
建成区:Built-up area,实际已发展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包括集中连片市区、分散到近郊、但与城市有密切联系
心作用。
我们应该不断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在吸收西方有益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基本理论体系。
4、城市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1920-1950年:①20年代,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帕克、沃思、伯吉斯。通过研究住宅区,工业区,中心商业区,
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圆模式)
②1933年,克里斯塔勒发表《南德的中心地》,揭示了城市的中心地等级体系规律(对物质环境约束条
件的认识;忽视对成因的分析)
1950-1970年:①地理学界经历了“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的理论重新受到重视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大都市带——是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P252、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3、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4、逆城市化——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5、再城市化——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6、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产生7、乡村城市化——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8、基本经济活动——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9、非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他被称为分基本经济活动。
10、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11、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12、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13、首位城市——指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14、城市经济区——概念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城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
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另外,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几个方面:①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城市化水平预测,以及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等。
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一般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各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大都市带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③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市。
城市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法从定性到用统计方法处理,以后发展到把一定地域内务城市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加以综合,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找出城市之间的异同。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内部分化为商业、仓储、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区域和城市边缘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它们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2
15、所谓转运功能,美国拉格教授认为可分成三类: (1)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2)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3)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 :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 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 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 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 模。 16、城市化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 事实上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 弗里德曼作过如下划分: 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 城市化 城市化Ⅰ 实体的变化过程; Ⅱ: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地区的入侵,还有 城市化 城市化Ⅱ 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城市化含义: ① 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即城市功能的扩散,如技术、经济特征由中心城市向腹地的 扩散 ② 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这是城市特征扩散的过程,如价值观、生 活方式等由 内向外的扩散或沿等级序列的扩散 ③ 人口集中的过程,可能造成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点数量的增加 ④ 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即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 其中,前两项属于弗里德曼的城市化Ⅱ ,后两项属于城市化Ⅰ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 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 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逐渐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 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17、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前提 —— 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第一产业从业者自 (1) (1)第一前提 第一前提—— ——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己及其家属所需份额之外,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只有 农业发达,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 第二前提 —— 剩余农业劳动力 。农业生产力发展,粮食生产出现剩余,仅凭此一点,还不 (2) (2)第二前提 第二前提—— ——剩余农业劳动力 足以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农村还必须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城市现象才能发生。 所以,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18、为什么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对于城市发展仍然占主导地位,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这是因为,世界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仍占少数,而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欠发达地区要 想全部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即使在已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工业仍然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之一,城市成长的有 力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发展。所以,现代化工业向城市,特别是小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在延续。 19、伯格等人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提出 “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 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假说从综合因素考虑农 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有较强的说服力。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⑴ 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 。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土地利用更紧张,竞争更 激烈。 。如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重型机械 ⑵ 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 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 厂等。这些工厂或因占地面积过大,或因防火防爆,或因有环境保护要求,或因原料产品运 输等原因,常常先于其它工厂在外围市区出现,成为城市化的先锋。 ⑶ 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 ⑷ 工厂外迁,最终都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 。因为工厂企业需要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 技术协作、产品推销、市场信息等方面使用城市中的各项设施和服务。
城市地理学重点
5. 城市的集中与扩散机制 ① 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 ②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 市化、再城市化
六、城市空间结构与组织
1. 都市地区空间结构 ① 基本结构:核心区、边缘区(内缘与外 缘)、城市影子区、乡村腹地
② 单中心与多中心都市区 ③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心圆结构、扇形结 构、多核心结构
④ • • • • •
符号功能(文化职能 符号功能 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 媒体 出版公司 剧院、 剧院、博物馆 建筑图标、 建筑图标、文化遗产 艺术,标志、偶像、时装的产生与分布, 艺术,标志、偶像、时装的产生与分布, 解译工作
五、城市发展机理
1. 区位理论:地形指向、交通指向、资源指 向、政治指向 2. 集聚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地方化经 济与城市化经济) ① 马歇尔集聚:地方化经济 ② 雅可布:城市化经济
•
•
• • • •
•
• •
工业化前的城市职能 军事:“城”、镇 经济:“市” 社会宗教文化:“肆”、“社”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职能 专业化职能(工业、旅游、行政);交通职能;中心地 职能(市场贸易) 后工业时期的城市职能 高级服务职能:高级生产者服务(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专业 商业服务(professional business services) 信息与知识职能:信息城市(informational city)、知识型城 市(knowledge city) 创新(innovation)、创意(creativity)职能:创意城市 (creative city)
七、城市的演变
(完整word版)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地域空间组织的学科。
主要研究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空间结构与布局、城市化过程、城市体系、城市间相互作用、城市形态、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和城市问题等。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郊区城市化: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的、人口流向主要由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DB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大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中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生长极: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4、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5、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6、什么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我国的城市大多数都在北半球。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
概括地说,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的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1)多核心。
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都市区。
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
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
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
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
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
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种城市类型:(1)中心地型城市:形成动因:商品、农业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城市地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13选4, 4*4′)1、城市(城市化)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化: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城镇间交通连廊和城镇间联系流、相互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整个城镇体系。
例如,城镇体系中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如深圳在珠三角城镇群的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快速兴起;新的交通方式的引入,如京津冀城镇群中天津市第二港口——天津南港的开通和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中原城镇群的山西局部地区煤炭资源的枯竭,势必将引起起所在区域城镇体系的平衡有所反应。
城镇体系不仅作为一定时间内稳定的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系统性的变动。
因此,城镇体系规划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正和补充。
3、城市腹地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
城市周围地区地形起伏、河流长度与流域范围、资源分布和开发程度、交通线网布局、商品货物流向、城镇网密度、人口分布,都对城市吸引范围和腹地大小产生影响。
城市性质、规模也与腹地大小和腹地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
如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为轻工业基地;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重工业建设。
一般腹地范围愈大;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
4、门槛距离城市任何职能(包括商品)在空间上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有上限和下限。
所谓下限,即是维持此种职能所需要的最低销售额或最少消费人口(维持最起码的购买力),也称为城市职能的需求门槛(门槛人口或门槛值)。
城市地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填空1、大都市区特点:①多核心;②交通走廊;③密集的交互作用;④规模特别庞大;⑤国家核心区域。
2、全市人口:指地级及其以上市包括所辖县和县级市的市域总人口。
3、常住人口:户籍总人口减去外出半年以上的本地户籍人口加上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4、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是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5、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常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
6、位置:就是某种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则为端点位置。
7、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8、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9、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以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⑴集中区位;⑵分散区位。
信息服务业也表现出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
由决策、管理、协调、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构成的高层次职能属集中区位;而文秘、实际操作等为高层次职能服务的辅助职能属分散区位。
10、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过度城市: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与南亚、非洲等国的城市类似,这种情况被称为过度城市化。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第二章一、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二、城市地域概念1、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2、城市的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3、城市的功能地域(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1)、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位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6个大都市带①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②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匹兹堡大湖沿岸都市带③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④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切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⑤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⑥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3)、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的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形成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三、整县改市四、市带县体制第三章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1、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精简版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复合指标法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
(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工业化、第三产业、经济发展。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这是根据城市和它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中心位置——城市处在区域的中心
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便于与区域发生联系,通达性好,总交通流最小。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对外联系方向一端。是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十一五”时期加快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民工市民化
1.合理调整大中城市的农民工政策。
2.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政府应在职业培训、就业咨询、住房供给、子女上学和最低工资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四,打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二、寻找或创造非农就业机会
城市化涵义: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涵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以地理学原理为依据,对城市或城市地域进行研究的学科,涵盖了城市和城市地域的空间分布,行为活动,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2、经济组织:是指生产单元的有机组合以及投入与产出在这些生产单元之间的相互流动。
3、去工业化:是指在一些发达的城市或者是城市中发达的地域出现了制造业相对下降的现象。
4、阳光地带:位于北纬37度以南发展速度最快的多个城市。
5、大都市区:是一个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经济关联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6、空间相互作用:是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
7、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或国家中由不同的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城市集合。
8、TOD:公交站点社区,一种以公交导向型发展著称的规划社区模式
9、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10、商业脊柱:是CBD的扩展,除高层写字楼以外,它还沿高档和中高档住房延延伸。
二、1、人口变迁理论
答:人口变迁的四个阶段: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经济处于工业化前期;2、早期人口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加速增长;3、后期人口扩张阶段出生迅速率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人口增长仍然很快,但是速度有所减缓;4、地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
人口净增长率下降到在零增长间变动的水平。
(教材69页图2.10)
人口变迁理论的重要性:在第二个转变阶段,高出生率的农村或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有所减少,城市人口的比例相应上升。
结果导致一些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来到城市。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城乡人口的移动是整个城市经济和人口现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答:(1)扇形学说是由霍伊特综合了64个城市的房租调查资料后于1939年提出的,这
个模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考虑了交通作用对功能区的影响。
扇形模式是总结较多城市的客观情况而抽象出来的,所以适用于较多的城市
(2)多核心模式: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3个基本理论之一。
由麦肯齐(R.D.Mckerzie)于1933年提出,1945年经过哈里斯(C.D.Harris)和厄尔曼(E.L.Ullman)进一步发展而成。
为使城市发挥多种功能,要考虑各种功能的独特要求和特殊区位。
如工业区要有环境工程设施;中心商业区要有零售商业设施;有些占地面积大的家具、汽车等销售点为避免在中心商业区支付高地租,需聚集在边缘地区;相关的功能区就近建设(如办公区与工业综合体接近),可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相互妨碍的功能区(如有污染的工业区与高级住宅区)应隔开。
在城市功能复杂的情况下,需保持居住小区成份的均质性,使社区和谐。
该理论仅涉及到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对多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故不足以解释城市内部的结构形态。
1955年谢夫基(E.Shevky)和贝尔(W.Bell)根据因子生态学原理,使用统计技术进行综合的社会地域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城市地域区计划表明,家庭状况附合同心圆模式,经济状况趋向于扇形模式,民族状况趋向于多核心模式。
3、简述城市蔓延的的原因
答:1.市场因素。
美国的城市蔓延首先是市场经济下自发出现的结果,主导当今美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市场力。
面对一个市场化的“大社会”,人为的“小政府”所能起的干预作用是很有限的。
2.政策因素。
在市场因素为先导的影响下,政府政策也追随着市场,对城市蔓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1)政府对地方建造高速公路的资助使通向远郊的交通越来越便捷;(2)政府出台了开发远郊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居民在环境优美的远郊购买更大、更好的房屋;(3)中心城区内长年积累的高地租,以及服务设施维护费和房地产税收等。
这些因素都助长了城市蔓延的进一步发展。
3.社会文化因素。
在美国社会中,拥有的花园住宅和小汽车好是每个家庭心中的“美国梦”,充足的土地资源、私人财产优先的伦理观念是美国城市蔓延的历史文化根源。
20世纪50年代以来,面对大城市中心区严重的城市问题,西方社会中逐渐崛起的中产阶级开始追求市郊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上战后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产阶级的郊区梦成为可能,这是城市蔓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4、关于CBD的演化和界定
答:CBD有三种演变扩展方式:(1)周边增长:通过新增加功能圈层或已有圈层向外发展,是最长见的增长方式。
(2)爆发式增长:在城市快速增长时期内期,CBD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这种扩张主要发生同化圈内。
其功能变化的典型过程为,从金融开始向服装区扩展,在向旅馆业区扩展。
(3)次区分化:指某些功能的跳跃性迁移。
不同功能跳跃时间不同,零售业是最先跳跃的,之后剧院、旅馆发生跳跃,公共管理机构和批发业一般留原地。
这种跳跃造成不同功能圈层的更大空间分化,形成功能不同的多核结构。
CBHI>1 CBII>50%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时才称之为CBD
5、空间扩散的类型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答:空间扩散的类型:1)传染扩散:一种现象通过已经接受他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他的人的过程;2)等级扩散:一种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中,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扩散过程;3)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着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
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1、互补性,两地间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是才能实现两
地间的过程。
2、中介机会,当货物在两地间输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的C地,从而产生中介机会。
3,可运输性,影响货物和人口移动的重要因素,影响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导致空间组织中距离衰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