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物质的量(基础)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物质的量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物质的量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解题能力提升
(3)依据化学反应计算微粒数目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
解题能力提升
常考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如表所示。 反应
Na2O2+CO2 Na2CO3+O2(或 Na2O2+H2O NaOH+O2↑)
Na2O2+SO2 Na2SO4 Cl2+H2O HCl+HClO Cl2+NaOH NaCl+NaClO+H2O
解题能力提升
命题角度 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陷阱
示例1[2020浙江7月选考,19,2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4MnO4-+5HCHO+12H+ 4Mn2++5CO2↑+11H2O,1 mol[4Mn+
5HCH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
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应有32 g Cu转化为Cu2+
必备知识通关
2.摩尔质量(M)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作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的 单位为g/mol(或g·mol-1)。 (2)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 n、m、M之间的关系:n= (或M= )。
Hale Waihona Puke 必备知识通关必备知识通关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
粒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前提条件
T、p 相同 T、p 相同 T、V 相同 T、p、m 相同
关系式 = = = =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详细讲解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详细讲解苏教版必修1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第二讲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培养:通过基本计算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上,着重掌握有关比例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教学过程:学案导学一、基本概念辨识【提问】科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什么?谁来说说物质的量是怎样联系宏观和微观的?请思考高考备考指南21页第一问思考题?[归纳]【例题1】分析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

(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氧气的分子量也为32g。

(4)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提问】在应用摩尔这个单位时,应注意什么?请思考高考备考指南21页第二问思考题?二、阿伏加德罗常数【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⑴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N A个氮分子⑵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 A个⑶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 A个⑷将NO 2和N 2O 4分子共N A 个降温至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⑸常温下,18g 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 A 个⑹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⑺常温常压下,任何金属和酸反应,若生成2g 氢气,则有2N A 电子发生转移⑻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A N 4.228 ⑼31g 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 A 个⑽1L1 mol•L -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的数目为N A【规律总结】1.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 即1.01×105Pa 、25℃时等。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1、摩尔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符号是n, 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是NA, 常用6.02×1023这个近似值。

3、摩尔质量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 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4、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 摩尔简称摩, 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 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 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 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 或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6、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 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 而不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7、气体摩尔体积当分子数目相同时, 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为Vm,单位是L/mol或m3/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 即温度为0℃, 压强为101Kpa时, 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1)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伽德罗定律)(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 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 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等于相对密度。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第二讲物质的量本节重点:1.认识物质的量的含义。

2.公式:n=N/NA3.公式:n=m/M4.公式:n=V/Vm知识点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指一定粒子集体中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 表示,单位为摩尔,简称:摩,写作mol,是一个国际单位。

我们把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也就是说1摩尔某粒子指约6.02×1023个粒子。

2.摩尔基准:我们把0.012千克碳(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称为1摩尔,约为6.02×1023个。

3.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用符号NA表示。

4.摩尔度量的对象:对象是微观粒子,即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5. n、N、NA 三者的关系:n=N/NA(其中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微粒总数,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例题讲解】例1:1 mol水分子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含有含有2 mol氢原子,即2×6.02×1023个氢原子,含有1 mol氧原子,即6.02×1023个氧原子。

例2:现有1.204×102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含有二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根据公式n=N/NA可知n(CO2)= 1.204×1022 / 6.02×1023mol—1 = 0.02 mol【学生活动】1.0.2 mol H2SO4中含有()mol H原子,()个H原子,()mol S原子,()个S原子,()mol O原子,()个O原子,原子总数为()个。

2. 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mol-1 B.b/amol-1 C.a/bmol-1 D.b/4amol-1知识点二: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_物质的量浓度_基础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_物质的量浓度_基础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学习目标】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对于溶液,我们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而取用溶液时,一般是量取体积,并不是称量其质量。

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那就方便多了。

要点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辨析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B),单位有mol/L (或mol ∙LT)等。

(1)溶液体积不能等同于溶剂体积,应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4)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5)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6)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7)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8)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要点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点三、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三者关系V—WoO EU(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 (W 为溶质质量分数)(2)溶液的稀释规律:即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 C 1V 1=c 2V 2【高清课堂:物质的量浓度】N 、m 、V (气体)、C 之间的转换关系 :Brπn mWl nιol∕L)I溶如浓度I要点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液的稀释与混合① 稀释 溶质的质量不变C 1V 1=C 2V 2[C 1、C 2和V 1、V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a. 稀溶液稀释时 V 2=V 水+V 1 b. 浓溶液稀释时 V 2≠V κ+V 1 ② 混合 C 1V 1+C 2V 2=C 混V 混a. 混合后溶液体积 V 混=V1+V2(两溶液浓度相同或差别较小或稀溶液混合I{T mol)× T ⅛α JT - J Z lPI[ + TAp2b.混合物溶液体积改变" '' (两溶液浓度差别较大[C1、C2 , P1、ρ, V1、V2分别表示混合前同一溶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C混、P混、V混表示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于=1 (K)OanL∙Lii)p⅛mL=)w)体积,ΛJ r(gmol^l)-1M :溶质B 的摩尔质量 p:溶液密度(g mL ) 推导方法设溶液为1 L ,则JxBJ _PtgmT--Jxl OoomLxM i OoO{mL ∙l∕i)*p(g:IIL -I)订VA∕(g tno]T).V(g mol _:)饰= 用⑧ 1∩∩α 二>⅛产Vf_E(B)(mMLr)XILXM⅛ΠH ⅝Q)◎ W (SS) °^1 000 mL×p(g -mL^1)-P(S mL^)Xl OOOmL LUU"_城g mo 厂:)IOOO(InLT -I)-P (g mL^1)(3)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 (S)的换算_ _1 Ooo(mL*L^1) -PtenIL -1) ■ ÷5⅛) CzB)= (S÷ IoO)(g>JΛ^tnoΓ1)―1― 1P :饱和溶液密度(g mL ) M :溶质B 的摩尔质量(g mol ) 注只适用于饱和溶液中的换算推导方法 设溶剂为100 g ,贝U B 为S g,溶液为(100+ S)g(4)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标准状况下,V L 气体溶于V(H 2O)L 中,所得溶液密度为—1P (g ∙ m)则:②溶液椅宀話严丸占m ¾ιnL ∙LP■仇 gmLP ■珂 L)眩 g- moΓ ⅞'FtL)+22400( g-moΓ1> 巩 U OXL)用弟)「' 特别提醒 ①溶液体积的单位是 L , P 的单位是g mL -1时,利用算V(溶液)时注意单位换算。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 ★注意:不能认为摩尔质量就是式量。

摩尔质量是有单位的,而式量是没有单位的。

描述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时后面必须要带上单位g/mol ,否则就是错误的。

物质的量n ,物质的摩尔质量M 与质量m 之间的关系:n=m/M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O-16 H-1 N-14 例3①求物质的质量〔1〕1mol 氧原子的质量为16×1g 。

解析:由n=m/M 知m=nM=1mol ×16g/mol=16g 〔2〕3mol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3 g 。

〔3〕4mol 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

〔4〕2mol 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

②.求物质的量〔1〕112g 铁含铁2mol 。

〔2〕48g 水含水_________mol 。

链接中考: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8gH 2O 含有3mol 原子 B .1mol CO 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 .0.5molO 2约含6.02×1023个氧 D .CO 的摩尔质量是28g 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28gN 2含lmol 氮 B .1molO 2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 .lmolCO 2含有3mol 原子 D .H 2O 的摩尔质量是183.SiO 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以下关于SiO 2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SiO 2的摩尔质量是60 B .1mol SiO 2中含有1molO 2C .1.5mol SiO 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 .1mol SiO 2的质量是60g/mol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18gH 2O 中含有2mol 氢B.1molSO 3比1molSO 2多一个氧原子C.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D.1molO 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5.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关于其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g/molB .1mol SO 2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C .2mol SO 2的质量为64 gD .3mol SO 2中含有3mol 氧原子〔二〕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其相关计算〔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实质就是利用公式n=m/M 进行计算,学生只要熟记公式并会运用即可。

知识讲解-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基础

知识讲解-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基础

高考总复习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编稿:房鑫 审稿:张灿丽【考试目标】1.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知识络】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要点梳理】考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n )(1)概念:用0.012 k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mol 。

要点诠释: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一样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用n 表示。

作为专用名词,“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分或简化,不得添加任何字,更不能将其当做物质的数量或物质的质量。

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个微粒。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用mol 为单位只能用于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不能用于宏观物质。

②用mol 为单位必须指明物质微粒(或微粒组合)的符。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含义: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根据实验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

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相应微粒。

(2)单位:mol ―1,符N A 。

(3)微粒数(N )、物质的量(n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三者关系。

n =AN N ,利用该关系式,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

要点诠释: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1023 mol -1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如1 mol 氧原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考点知识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阶段,由于其抽象,包含的微粒数目繁多,难于理解。

因此它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在2019年高考中,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主要题型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另外物质的量的计算已经渗透到实验题、推断题之中。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仍然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

重点、难点探源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3)单位:摩尔,用mol 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AN N n。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来表示。

(2)符号:N A 。

(3)单位:mol -1。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 。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m n =4、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4)数值: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5)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鉴定关系是:mV V n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追踪高考1.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A 、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 ÷162.5g/mol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 ,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 ,B 正确;C 、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 ,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N A ,C 错误;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物质的量-专题讲解

物质的量-专题讲解

专题四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一)基础知识1.物质的量(n)(1)定义: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衡量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mol 。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定义:0.012kgC-12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单位:mol-1 近似值:3.摩尔质量(M)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g·mol-1(1)公式:M=m/n(2)数值: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二)方法技巧规律1.以“n”为核心的判断和简单计算“万能公式”:n=m/M=V(气)/Vm =N/N A =cV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的之比;(2)化学式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要看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和下标;二.气体摩尔体积(V m)(一)基础知识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单位:L·mol-11.公式:Vm=V/n2.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状况(0℃,101kPa)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 -1 。

(1)条件:标准状况下即0℃,101kPa(2)任何气体:①一定是气体,如水(l)、SO3(s)②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是混合气体(3)V m=22.4L·mol-1,并不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1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四同”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V1/V2=n1/n2推论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ρ1/ρ2=M1/M2其他推论:以公式pV=nRT 推导即可4.气体密度和相对密度(1)ρ=M/Vm 标准状况下:ρ=M/(22.4L·mol-1 )(2)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M1/M2(二)方法及技巧1.求气体相对分子质量(1)已知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ρ,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22.4ρ(2)已知两种气体的相对密度之比:如已知同温同压下某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D(H2),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2D(H2)(3)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①M(混)=m(混)/n(混)②已知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A%、B%...),则M(混)=M A╳A% + M B╳B% +...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一般思路: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微粒分子分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五、物质得量知识点复习一、有关概念:1、物质得量(n)①物质得量就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①用物质得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得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得数目得多少,它得单位就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①摩尔就是物质得量得单位。

摩尔就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得符号就是mol。

① “物质得量”就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得物理量。

①摩尔得量度对象就是构成物质得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得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就是元素名称,不就是微粒名称,也不就是微粒得符号或化学式。

①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得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得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得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得指定微粒所含得指定微粒数目都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駛鱿屆覓邻鬧獻。

①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得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就是mol-1,用符号NA表示。

3.摩尔质量(M):①定义:1mol某微粒得质量贽驽撷鸸訣驳欧。

①定义公式:,①摩尔质量得单位:克/摩。

①数值:某物质得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得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①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就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得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m)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①,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得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寝諳笺驵栌垩绻。

①定义公式为:①数值:气体得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①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就是纯净气体还就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 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关系
01 02
联系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都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概念。阿伏伽 德罗定律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论基础,而气体摩尔体积则是阿伏伽德罗 定律的具体应用。
80%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约为22.4L/mol。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及应用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以推导出气体密度、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公式。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可以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和用途。例如, 通过了解分子的极性和空间构型等信息,可以预测其在溶解、熔沸点等方面的性质表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常用符号c表示。计 算公式为:c = n / V,其中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 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 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常用符 号m表示。计算公式为:m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0 。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01
区别
气体摩尔体积侧重于描述气体所占的体积大小,而阿伏伽德罗定律则侧 重于描述气体分子数与体积、压强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03
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结合起来,用于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

.....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及符号长度l ( L)米( m )时间t 秒( s)质量m 千克(kg )物质的量n 摩尔(mol )一、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二、摩尔符号是 mol1.物质的量的单位单位:克/摩符号:g/mol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当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比如: 1molH 表示 mol 氢原子, 1mol H 2表示 1mol 氢分子(氢气), 1mol H +表示 1mol 氢离子,但假如说“1mol氢”就违犯了使用标准,由于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4.计算公式: n=N/ NAn=m/M5. 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 。

(发问:为何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n=V/Vm(标准情况下: Vm=22 .4 L/mol)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观点,不得简化或增加任何字,如不可以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目”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同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会合体,不合用于宏观物质,如 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④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含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如 NaCl 、Na 2SO4等)。

(2)摩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一定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 1 mol H 表示 1 摩尔氢原子,1 mol H 2表示 1 摩尔氢分子,1 mol H +表示 1 摩尔氢离子。

不可以说 1 mol 氢,应当说 1 mol 氢原子 (或分子或离子 )。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 mol -1,而不是纯数。

知识讲解-物质的量-基础

知识讲解-物质的量-基础

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掌握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的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特别提示:(1)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除SI外,物质的量的单位还有kmol、mmol等。

(2)“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

它不具有字面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这些都是错误的。

(3)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六个基本物理量呈并列关系。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就像“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时间”与“秒”的关系一样,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名称的关系。

(4)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等。

不可用其计量宏观物质。

如“1 mol铁钉”“1 mol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5)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一种物理量。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以摩尔为单位量度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构成NaCl晶体的基本单元是Na+和Cl-,则每摩尔NaCl晶体含1 mol Na+和1 mol Cl-。

知识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国际上规定,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一 物质的量

一 物质的量

第七讲物质的量【知识点精讲】一、物质的量【思考】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新的物理量?(一)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2、符号:n3、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注意: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随便增减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粒子指的是分子、原子、原子团、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

(二)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标准—1摩尔粒子中所含粒子数目: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2、定义:如果在一个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所含的物质的量为1mol注意:①表达要准确,必须表明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而不用汉字)②不能表示宏观物体,仅用于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三)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2、符号:N A3、值:A≈6.02×1023mo l-14、微粒个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n=N/N A【练习】(1)1.5molH2O含有多少个H2O分子?多少个H原子?多少个O原子?多少个电子?多少个质子?(2)某Mg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1.204×1023,则n(Cl-)= _______n(Mg2+)=_______(3)某氢气中含有2N A个氢原子,则该氢气中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二、摩尔质量(一)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3、表达式:M=m/n4、单位:g/molg/mol②对于具体的物质来说,摩尔质量都是常数,不随物质的的量多少而变,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练习】(1)9g水中含有多少摩尔的水分子?1.204×1024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克?1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克?(2)某水中含氢原子的个数为1.204×1024,求n(O)= ________,m(H2O) =________(3)某氢氧化钡溶液中N(OH-)=3.01×1023,则n(Ba2+)=________,m(Ba(OH)2) =________(Ar(Ba)=137)【小结】请你以熟悉的物理量长度为例来向你的同伴讲解你对今天所学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编稿:房鑫审稿:曹玉婷【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化学实验中,取用的药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是可以用器具称量的。

而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对此,不仅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也难以称量。

国际科学家建议用“物质的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所以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一种物理量。

1、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单位:物质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通常为n。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要点诠释:“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

它不具有字面含义,不能望文生义。

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这些都是错误的。

2、物质的量的对象: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可看成Na+、Cl—的微粒组合,每摩尔NaCl晶体含1 mol Na+和1 mol Cl-。

)等。

因此在使用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例如:如1 mol H表示1摩尔氢原子,1 mol 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 mol H+表示1摩尔氢离子。

不能笼统地称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物质的量不可用于计量宏观物质。

如“1 mol铁钉”、“1 mol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3、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它与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六个基本物理量呈并列关系。

“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就像“长度”与“米”、“质量”与“千克”、“时间”与“秒”的关系一样,是基本物理量与其单位名称的关系。

要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国际上规定,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把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用6.02×1023mol -1表示。

要点诠释:①有人曾做过这样有趣的计算: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 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如果把 6.02×1023 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可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来描述的微观粒子是多么的渺小。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有单位(mol ―1)的物理量,而不是一个数。

其数值与0.0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而6.02×1023 mol ―1是一个近似值。

③1 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指定微粒。

2、物质的量(n )与微粒个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关系:AN nN要点三、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为M ,单位为:g / mol (或g·mol ―1)。

2、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12C 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有何关系:二者相等。

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以12C 质量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

所以,任何原子的质量之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要点诠释:推导过程(1)推导一:计算并完成下表 微粒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微粒真实质量 1mol 物质含微粒数 1mol 物质的质量(g ) 摩尔质量 (g/mol ) C 12 1.993×10-26 kg 6.02×1023 12 g 12 g/mol Fe 56 9.3×10-26 kg 6.02×1023 56 g 56 g/mol S 32 5.31×10-26 kg 6.02×1023 32 g 32 g/mol H 2SO 4981.63×10-25 kg6.02×102398 g98 g/mol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1mol 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推导二:,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知M (12C)=12 g·mol ―1,所以M (X)也就是以g·mol ―1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对于纯净物而言,其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物质的质量则随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不同。

如1 mol O2的质量为32 g,2 mol O2的质量为64 g,而O2的摩尔质量并不发生变化,还是32 g·mol―1。

要点四、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和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关系式(公式)主要应用注意事项ANnN=在n、N和N A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①N A有单位:mol-1②求n或N时,概念性问题用N A;数字性问题用 6.02×1023mol-1mMn=①在M、n和m中,已知任意两项求第三项②先求M,后求M rM的单位取g / mol时,m的单位取g;M的单位取kg / mol时,m的单位取kg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的量像桥梁一样将宏观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要点诠释:①在m、M、N A和N中,已知任意三项求第四项②n是计算的核心和桥梁,从n恒等列代数方程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③与N有关的问题莫忽视微粒的组成和种类【典型例题】类型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D.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思路点拨】了解摩尔是物质的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个整体,不能说成是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答案】A【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要点分析:A项,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正确;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B、C、D错误。

【总结升华】考查摩尔概念和应用,要善于把握其内含外延,准确把握和应用。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办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答案】B例2.与2mol MgCl2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A 2mol NaClB 4mol KClO3C34mol AlCl 3 D 1.5mol CaCl 2【思路点拨】首先计算2molMgCl 2电离出的Cl -数目,然后再计算四个选项中电离出的Cl -数目,找出数目相同的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KClO 3并不能电离出Cl -。

【答案】C 【解析】已知2mol MgCl 2电离出的Cl -数目为4mol ,A 中2mol NaCl 电离出的Cl -数目为2mol ,C 中34mol AlCl 3电离出的Cl -数目也为4mol ,D 中1.5mol CaCl 2电离出的Cl -数目为3mol ,而B 中KClO 3不能电离出Cl -,所以答案为C 。

【总结升华】做这类题除了要求计算准确外,还需注意的是物质是否能电离出指定的离子。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0.4 mol O 2B .4 ℃ 时 5.4 mL 水C .10 g 氖D .6.02×1022 个 CO 2 分子 【答案】B 【解析】A :0.4 mol O 2 含 0.8 mol 氧原子;B :5.4 mL 水含 0.3 mol 水分子,0.9 mol 原子;C :10 g 氖含有 0.5 mol 氖原子;D :6.02×1022 个 CO 2 分子即 0.1 mol CO 2,含0.3 mol 原子。

类型二、阿伏加德罗常数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B .0.012 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的精确值是6.02×1023 C .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 mol 水的质量也是18D .1.5 mol NaCl 中含有NaCl 的微粒数为9.03×1023【思路点拨】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要理解其概念以及来源;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要善于利用物质的量作为桥梁过渡。

【答案】D【解析】国际上规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与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单位是每摩,所以A 选项不对;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21367×1023 / mol ,6.02×1023是它用于计算时约化后的值,故B 不对;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作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所以1 mol 水的质量应是18 g 而不是18,故C 不对。

【总结升华】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注意三个问题:(1)它是一个物理量,不是一个单纯的“数”;(2)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纽带可以进行物质的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相互换算;(3)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规定可以推出: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32 g O 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 mol H 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C .1 mol H 2O 含有的H 2O 分子数目为N AD .0.5 N 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答案】A例4.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2 g 氧气和32 g 臭氧均含有2 N A 个氧原子B.32 g氧气和32 g臭氧含有的分子数相等C.32 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氧原子D.1 mo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氧原子【思路点拨】氧气由O2分子构成,每个O2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臭氧由O3分子构成,每个O3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