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三):物质的转化【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三课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的转化)教学课件(第三课时)

5. 写出用空气、铜、蒸馏水、三氧化硫 4 种物 质制取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Cu + O2 = 2CuO SO3 + H2O = H2SO4 CuO + H2SO4 = CuSO4 + H2O
6. 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如何制取烧碱?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类型。
高温 (1)C_a_C_O_3___=___C_a_O__+__C_O_2↑.属于_分__解__反应; (2)C_a_O__+__H_2_O__=__C_a_(_O_H_)_2.属于_化__合__反应; (3)_C_a_(_O_H_)_2+_N_a_2_C_O_3_=__C_a_C_O_3↓__+_2_N_a_O_H_.属于复__分__解_反应。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转化规律:
金属 氧气 单质
金属 氧化物




以 C 为例,分析 C → CO2 → H2CO3 →Na2CO3 的变化。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转化规律:
非金属 氧气 单质
非金属氧 化物




设计制取 ZnSO4 的 5 种方法。
制取一种盐类物质具有多种途径,我们可 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依据物质的性质特征, 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区别物质。
(2)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
(4)写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白色粉末:CuSO4、NaCl 、KNO3 、NaOH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2.5物质的转化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

2.5物质的转化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

金属氧化物+水 = 碱
(少数金属氧化物)
硫、氯气等 金属 氧气 金属


单质
氧化物

课堂小结
不同种类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非金属单质 + 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水

金属单质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少数)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非金属
+水
(可溶性)碱
无氧酸盐
迁移应用
1.非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 C ) A.与酸反应 B.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与氧气反应 D.与碱反应
(2)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 发生__呈__红__色__的__烧___杯__又__变__成___紫__色____。
你认为应该怎样解释所发生的变化?将上述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出来:_C_O__2_+__H__2O__=__H2CO3___;__H__2C__O__3__=_= CO2↑+H2O
创设情境
科学家常利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制造出许多新的物质,使 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黑色的碳粉 白色的碳酸钙 黑色氧化铜 紫红色铜 蓝色硫酸铜晶体
那么,哪些种类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反应遵 循怎样的规律呢?
探究实践
活动 1. 硫黄的燃烧实验。
(1)取一药匙硫黄,观察其外观:_淡___黄__色__粉__末___状__固__体___。
2.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通过物质与水反应制取的是 ( D )
A.H2SO4 B.NaOH
C.H2CO3 D.Fe(OH)3
3.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C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转化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转化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转化课件一、引言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它连接了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件将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转化,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转化的定义和过程。

2、掌握物质转化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能够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物质转化现象。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物质的定义与分类: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物质的分类及特性。

2、物质转化的定义与过程: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在转化过程中的变化,理解物质转化的定义和过程。

3、物质转化的类型与特点: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了解主要的物质转化类型如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并掌握其特点。

4、生活中的物质转化: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物质转化现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物质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转化的实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物质转化现象。

3、图示法:通过图示物质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质转化的类型和特点。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物质转化实例,让学生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物质转化现象。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物质转化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质转化的知识。

3、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对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结语本课件通过实验、讨论、图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质的转化知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我们生活的世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引言为了提升广大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我们特别为浙教版九年级科学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件。

这套课件以直观、生动、实用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 学讲稿1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 学讲稿1

5.2.2.1物质转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学习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及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提高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4、【预习范围】 P47-P48﹡﹡﹡﹡﹡﹡﹡﹡﹡﹡﹡﹡﹡﹡﹡﹡﹡﹡﹡﹡﹡﹡﹡﹡【学讲互动】﹡﹡﹡﹡﹡﹡﹡﹡﹡﹡﹡﹡﹡﹡﹡﹡﹡﹡﹡﹡﹡﹡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自主预习】——————————————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的燃烧1.取一药匙硫磺,观察其外观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硫磺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磺,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燃烧着的硫磺放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内,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1.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的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

浙教版科学 9上 物质的转化综合讲解

浙教版科学 9上 物质的转化综合讲解

物质的转化一:物质相互转换关系图一、两条纵线1.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1)反应①通常是非金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如:(2)反应②通常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如CO2+H 2O === H 2CO 3,SO 2+H 2O=== H 2SO 3,SO 3+H 2O=== H 2SO 4(3)反应③通常是不稳定的酸分解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水。

如H 2CO 3 === CO 2↑+H 2OC +O 2=====点燃CO 2,2C +O 2=====点燃2CO ,S +O 2=====点燃SO 2,4P +5O 2=====点燃2P 2O 5,2H 2+O 2=====点燃2H 2O2.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1)反应①通常是金属(除金外)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4Al +3O 2=== 2Al 2O 3如:(2)反应②通常是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可溶性碱。

如CaO +H 2O=== Ca(OH)2(3)反应③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和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的冶炼)。

如:(4)反应④通常是不溶性碱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如:二、四条横线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2Na + Cl 2 = 2NaCl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CaO+SO 2=CaSO 3 酸+碱→盐+水:HCl + NaOH= NaCl + H 2O盐+盐→新盐+新盐:NaCl + AgNO 3 = AgCl↓ + NaNO 3 三、四条交叉斜线金属氧化物+酸→盐+水: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碱 + 盐 → 新碱 + 新盐:2HCl + Na 2CO 3 = 2NaCl + H 2CO 3 (H 2CO 3 不稳定易分解成 CO 2和H 2O ) (故该反应一般写成:2HCl + Na 2CO 3 = 2NaCl +CO 2↑ + H 2O )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3NaOH + FeCl 3 = Fe(OH)3 ↓ + 3NaCl(生成易分解的碱的反应:Ca(OH)2 + 2NH 4Cl =====△CaCl 2 + NH 3↑ + H 2O )H 2+CuO=====△Cu +H 2O ,C +2CuO=====高温CO 2↑+2Cu2Fe(OH)3=====△Fe 2O 3+3H 2O四、两条弯线金属+盐→新金属+新盐:Fe + CuSO4 = Cu + FeSO4金属+酸→盐+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 ↑【总结】根据转换关系图可得出十种生成盐的方法,如图:二:常见物质的转化1.碳三角2.金属三角3.酸碱盐三角题型一:一步式转化【例1】(2018·台州)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O 2Fe 2O 3――→H 2OFe(OH)3 B .CuO――→H 2SO 4CuSO 4――→稀HClCuCl 2 C .S――→O 2SO 2――→H 2OH 2SO 4D .CO 2――→NaOH Na 2CO 3――→Ca (OH )2NaOH【例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 【变式训练】1. 下列物质的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 )A .H 2O 2→O 2→CO 2→H 2CO 3B .NaOH→NaNO 3→Na 2CO 3→NaClC .CaCO 3→CaO→Ca(OH)2→KOHD .Mg→H 2→HCl→AlCl 32. (2018·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 .C 、CO 、CO 2B .H 2O 2、H 2O 、O 2C .KOH 、K 2CO 3、KNO 3D .Fe 2O 3、FeCl 3、Fe(OH)33. 下列物质间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 是( )A .△△△ B.△△C.△△ D.△△题型二:物质推断【例3】(2019·金华、义乌、丽水25)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 学讲稿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的规律 学讲稿2

5.2.2.2物质转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冶炼金属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等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4、【预习范围】 P49-P50﹡﹡﹡﹡﹡﹡﹡﹡﹡﹡﹡﹡﹡﹡﹡﹡﹡﹡﹡﹡﹡﹡﹡﹡【学讲互动】﹡﹡﹡﹡﹡﹡﹡﹡﹡﹡﹡﹡﹡﹡﹡﹡﹡﹡﹡﹡﹡﹡一.金属的冶炼———————————————【自主预习】——————————————实验一: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1.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发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已知:一氧化碳也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产生游离的金属单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用氢气还原氧化铜1.观察氧化铜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通入氢气,过一会,在给氧化铜加热,观察试管中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4.试管中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注意事项:(思考为什么)(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物质的转化》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物质的转化》课件
3、化学方程式: H2 + CuO =△== Cu + H2O
小组讨论:
1、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为什么要伸到试管底部?
让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3、在实实验前验氢要气点为:什开么始要时验纯先?通氢气后加热, 结防束氢时气先不停纯因止加加热热而后爆停炸止通氢气,即两头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回顾非金属和金属的纵向转变规律
非金属 单质
非金属 氧化物


赤铁矿石 (主要成分Fe2O3)
方铅矿(主要 成分PbS)
金属 单质
?
金属 氧化物
自然界金属元素大
多以化合态存在, 而日常生活用的绝
物质的转化
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 有一定的相似性。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别 的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研究物质的转化,不仅可以揭示物质 转化所遵循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物质 的转化可以进一步制造人类需要的新物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后走, 后来
却→停通CO →熄灭第二只酒精灯
先走
金属冶炼的原理
1、还原法(火法炼金)
金属 与还原剂共热
氧化物
C、H2、CO
2、置换法(湿法炼金)
金属
活泼金属
盐溶液 比盐中金属活泼
游离 态金属
游离 态金属
如:湿法炼铜的原理: Fe + CuSO4 == FeSO4 + Cu

第二章5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讲义(机构)

第二章5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讲义(机构)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一、知识点1、物质的分类2、物质的转化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__ __、__ _。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3)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生成相应非金属氧化物,如:__ __。

②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生成盐或金属氧化物,如:。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

(3)难溶性碱受热分解后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如:。

③物质间的转化(八圈图)二、考点1、物质的分类例题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

下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

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BA. 液态氧B. 纯净水C. 冰水混合物D. 二氧化氮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烧碱、氧气、生石灰、纯碱、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则图中虚线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CA. 纯碱、硫酸、生石灰、空气、烧碱、氧气B. 空气、硫酸、纯碱、生石灰、烧碱、氧气C. 空气、硫酸、烧碱、纯碱、生石灰、氧气D. 空气、氧气、生石灰、纯碱、烧碱、硫酸3.下列实验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CA .玻璃烧杯B .铁架台C .橡胶塞D .蒸发皿4.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 .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 .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C .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D .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变式训练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A.常见的活泼金属:铁、锡、铜B.常见的氧化物:水、干冰、生石灰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浓硫酸D.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啤酒、过氧化氧2.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A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B.HNO3、H2CO3、H2SO4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3.乙烯(C2H4)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知识点总结+典题解析)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知识点总结+典题解析)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化(知识点总结+典题解析)物质的转化一、物质的转化规律(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非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可溶于水,生成对应的酸;也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少数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硅)不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硅酸);也有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能跟碱反应,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1.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S +O 2=====点燃________,4P +5O 2=====点燃________,C +O 2=====点燃________2.非金属氧化物+H 2O ―→酸CO 2+H 2O===__________,SO 2+H 2O===________,N 2O 5+H 2O===2HNO 3,P 2O 5+3H 2O===2H 3PO 4(二)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游离态―→金属化合态1.金属+非金属(不包括氧)―→盐Fe +S===________,2Na +Cl 2===________,2Fe +3Cl 2===2FeCl 32.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Ca +O 2===________3.某些金属氧化物+水―→碱CaO +H 2O===________ Na 2O +H 2O===2NaOHCuO +H 2O 不反应结论1: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结论2:某些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能跟水反应。

一般情况下,仅可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可由对应的氧化物和水化合生成。

【针对练习】1.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第1题图第2题图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B. 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 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 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2.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2. 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A. AB. BC. CD. D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CaCl2B.MgO→MgSO4 C.H2SO4→BaSO4D.CuO→Cu(OH)25.(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Cu ――→稀盐酸CuCl 2――→NaOH 溶液Cu(OH)2B .H 2O ――→通电O 2――→Mg MgOC .CaCO 3――→高温CaO ――→H 2O Ca(OH)2――→Na 2CO 3NaOH 溶液D .MgCl 2――→NaOH 溶液Mg(OH)2――→Na Mg6.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 液面降低、b 液面升高了;请你根据以上现象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可能分别是稀硫酸和碳酸钠B. 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C. 甲、乙可能分别是氧化钙和水D. 石灰水变浑浊,也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7.X 、Y 、Z 三种物质,其中X 为硫酸盐、Y 为一种难溶性碱、Z 为一种盐酸盐,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根据以上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2)写出乙与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物质的转化——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物质的转化——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难溶性碱性质:Cu(OH)2 = CuO +H2O
【课堂小结】
单质、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 氧化物


酸+盐
注意事项1:只有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才能和 水反应生成酸。(CO,NO,SiO不行)
注意事项2:只有部分金属氧化物才能和水 反应生成碱。


【课堂练习】
1、下列非金属氧化物中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是( C )
③ 将鸡蛋继续放置在稀盐酸中,10分钟后取 出,用水冲洗干净,蛋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_蛋__壳__外__层__被__稀__盐__酸__全__部__腐__蚀__,__成__为__软__壳_。蛋
单质、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 氧化物


酸+盐


注意事项1:只有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才能和 水反应生成酸。(CO,NO,SiO2不行)
【归纳小结】
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SO2 、SO3和水 SO2 + H2O 也可发生反应: SO3 + H2O
酸性氧化物 + 水
H2CO3 H2SO3(亚硫酸) H2SO4 酸
❀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
❀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H2CO3 △ CO2 + H2O
【归纳小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S
氧气


SO2
H2SO3
Na2SO3

C氧气水来自碱CO2H2CO3
Na2CO3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物质的转化3》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物质的转化3》
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


(3)上述用于消毒的石灰乳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会失去消
Ca(OH)2+CO2
毒作用,其原因是
程式表示)。
CaCO3↓+H2O
(用化学方
7.铁可以转化为多种含铁化合物,请写出如图B2-5-2 所示
的转化过程中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3Fe+2O2
② Fe+S
Fe3O4
; Fe+CuSO4
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
酸或碱或盐。
图B2-5-5
[解析] (1)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C是氧气
;A、B均能够生成氧气,且A与B组成元素相同,A能生成B,所以B
是水,A是过氧化氢。A→B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2)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则A可能是二氧化碳或水。当A是二氧化碳时,B可能是碳酸钠,C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3O2
2SO3
9.[2018·台州]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
是D
(A.Fe ) Fe O
Fe(OH)3
2 3
B.CuO CuSO4
CuCl2
C.S SO2 H2SO4
D.CO2
Na2CO3
NaOH


;
FeS
③ Fe+2HCl
;
FeCl2+H2↑(合理即可)
FeSO4+Cu(合理即可)
图B2-5-2
反应②表明:金属和非金属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

2020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的转化和守恒培优训练实验探究题(较难题)(含答案)

2020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的转化和守恒培优训练实验探究题(较难题)(含答案)

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实验探究题(较难题)一、机械能1. 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 ( 如图所示 ) 。

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

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文猜想:① 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② 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 1 )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 A 和 B 、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 ,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 ________ 来体现的。

( 2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 (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 。

2. 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 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的设想.请你帮助完成如下实验方案:( 1 )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_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 )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 ________( 3 )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 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 ________ (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4 )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 ________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 ________ (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5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3.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 1 )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 ;( 2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 ________ 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________ ;( 3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 ________(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4. 为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大小的因素,小金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2.5物质的转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3

2.5物质的转化—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3
自然界中除了陨铁以外,没有现成的铁,那 么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钢铁是怎么来的呢?
方铅矿
赤铁矿
孔雀石
金属化合物
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
方铅矿主要成分:硫化铅
孔雀石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
金属的冶炼:
把金属从化合物(又叫化合态)变 成单质(又叫游离态)
常用方法:
碳等物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 下反应,碳能夺取金属氧化物 的氧,得到游离态金属。
3CO +Fe2O3 === 2Fe + 3CO2 2、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给氧化铜加热? 孔雀石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
2、加热后,用湿润的PH试纸贴在 2、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
1、分别写出H2、C、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
试管壁上,观察颜色的变化:浅__红__色__。测定的PH 测定的PH值大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后,酒精灯先熄,氢气后撤。
2、实验完毕后,酒精灯先熄,氢气后撤。
自然界中除了陨铁以外,没有现成的铁,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的钢铁是怎么来的呢?
6、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在硬质玻璃管里加入少量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未,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
说明_______________。
100吨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85%的铁矿石中,可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
3CO +Fe2O3 === 2Fe + 3CO2
值大约是多少?_____6_________。 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
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裂
试管口有什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是,步骤②中放出的气体是。
(2)杂质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3)最终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1)上述四组溶液中都含有Cl-,实验室鉴定Cl-用(填试剂名称);
(2)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用序号表示)。
5.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H2C2O4 CO↑+CO2↑+H2O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实验开始先加热A处,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此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其中B装置的作用除去CO2;装置C的作用是;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E装置的作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物质(括号内为杂质):NaCl溶液(Na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加入适量稀盐酸
B.物质(括号内为杂质):N2(O2)除去杂质的方法:通过灼热的铜网
C.物质(括号内为杂质):CaO(CaCO3)除去杂质的方法:高温煅烧
D.物质(括号内为杂质):CO(水蒸气)除去杂质的方法: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D.X:NaOH Y:NaCl Z:Na2CO3
3.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如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3)X是滤液中最主要的成分,X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该生产工艺流程的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1.只用水就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NaCl、CaCl2、BaCl2
B.AgCl、BaSO4、CuSO4
C.CuSO4、Na2CO3、CaCO3
D.AgCl、BaSO4、CaCO3
2.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a(OH)2→NaOH
B.CO2→Na2CO3C.MgCl2→Mg(OH)2
D.CaCO3→Ca(OH)2
4.现有下列四组溶液:
①KNO3、NaCl、NaOH、H2SO4;
②Na2CO3、HCl、石蕊试液、KOH;
③NaOH、H2SO4、NaCl、酚酞试液;
④K2CO3、H2SO4、Cu(NO3)2、BaCl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属于(填“酸”、“碱”或“盐”),它的俗名叫纯碱是因为。
(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去杂质离子、精制。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加NaOH溶液和加BaCl2溶液的先后顺序(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最后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ZnH2SO4Ag、ZnZn(N03)2Zn SO4蒸发
例2、⑴酒精喷灯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尾气未处理
⑵没有达到反应温度 1.68 Fe3O4( : =3:4)
例3、(1)检查装置气密性;没有尾气处理,污染环境;(2)除去水蒸气;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80% (4)AC
考点精讲
1、C2.D3 .D4.A5.C6.A7.D 8.B9.D
10.
11.
(1)盐 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Mg2+可以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3)氨气
⑵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
②图中x=g.
③试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要求有计算过程)
例3、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4.现有六种物质:Fe粉、CO2、Mg(OH)2、CuSO4溶液、稀H2SO4和BaCl2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有( )
A.5个 B.6个 C.7个 D.4个
5.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
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C1﹣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6.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氧化铁,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7.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8.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O2-
OH-
CO32-
Cl-
课后巩固
1.C 2.D 3 . D
4.
5.
A.B装置吸收二氧化碳不充分
B.氧化铁样品没有反应完全
C.外界二氧化碳进入的干扰
1、根据下图转化关系: 。推断物质甲是( )
A.Fe2O3B.CaOC.CuOD.Cu
2.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X:Cu Y:CuO Z:CuSO4
B.X:CO2Y:O2Z:CO
C.X:CaCO3Y:CaO Z:Ca(OH)2
9.如右下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10.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应能进行,且反应产物有水生成的是( )
A.①②④⑦B.③⑤⑦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例1、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较多的Zn(N03)2和AgNO3,为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试推断:(1)X为,Y为。
(2))A为(均填化学式),B、C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3)操作Z的方法是
例2、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注: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图2中A、B点的固体组成分别是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⑴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若完全反应后图1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图l装置明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取氧化铁样品10.0克,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7.6克,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其它测定样品中பைடு நூலகம்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测定结果偏大,分析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11.碳酸钠俗名纯碱,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 + NaHCO3(晶体)③2NaHCO3Na2CO3+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