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_贾艳丽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文化主体性概念界定 (3)2. 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重要性 (4)二、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5)1.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7)2. 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 (8)3.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9)4. 塑造国家形象与价值观念 (10)三、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应然倾向 (11)1. 坚持文化自信与自觉 (12)2.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3. 推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14)4.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15)四、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路径探索 (16)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7)2. 完善文化政策体系 (19)3. 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20)4. 扩大文化影响力 (20)五、结论 (22)1. 总结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23)2. 展望未来文化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24)一、内容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观念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并寻求有效的实施路径。
我们需要明确文化主体性的内涵,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它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和创新上。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对于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中华文化既承载历史记忆,又富有时代气息;二是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与科技、经济的关系。
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发展也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实现
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实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一)背景与意义 (3)(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文化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5)(一)文化主体性的定义 (6)(二)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要素 (7)1. 文化自觉 (8)2. 文化自信 (9)3. 文化自强 (10)(三)文化主体性的特征 (12)1. 主体性 (13)2. 民族性 (14)3. 时代性 (15)三、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实现 (16)(一)文化主体性与文化传承 (18)1. 传承的重要性 (19)2. 传承的方式与途径 (20)(二)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创新 (22)1. 创新的必要性 (23)2. 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24)(三)文化主体性与文化交流 (26)1. 交流的价值 (27)2. 交流的策略与技巧 (28)(四)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发展 (29)1. 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30)2. 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31)四、结论与展望 (33)(一)主要结论 (34)(二)未来展望 (35)一、内容简述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多样性受到普遍关注,而文化主体性则成为探讨的核心议题。
文化主体性指的是特定文化群体在认知、解释和表达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时的主导地位和能力。
这一概念不仅关乎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也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实现对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和提升每个文化群体的文化主体性,可以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构建开放、包容、互鉴的文化交流格局,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文化主体性的实现并非易事,我们面临着文化冲突、文化同质化等多重挑战。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文化主体性的实现: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尊重差异,建立平等、互鉴、对话的文化交流关系;鼓励文化创新,激发文化群体的创造力和活力;加强政策引导,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贾馼馼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保定市唐县第一小学四(4)班贾馼馼辅导教师:胡莉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就像一头雄狮,它时而精神焕发,初醒之时就发明了甲骨文;时而才思敏捷,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相争;时而德才横溢,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等名词佳句;时而强盛的无与伦比,在元朝时占领大片土地。
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走向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
复兴靠技术,技术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靠精神!精神最可贵,因此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要加强学习宣传。
现在的学习大多是侧重于简单的知识学习,忽略了孩子们的品德。
所以,要多给孩子们播放一些关于德行的视频,多讲一些关于德行的故事。
正如《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中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故事一样,如果周恩来没有经历过“妇女丈夫被洋人的汽车撞死,中国巡警不仅不扣住洋人,反说中国人妨碍交通”等事件,他就不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所以,要加强学习宣传。
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要改变旧思想,加强创新。
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时代的理念,进行改造、发展和创新。
要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绳子,让文化自由的传递。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文化经费支持少、教学工具差、教育比较落后、文化人才非常缺乏。
农村教育发展迟缓又导致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农村中许多不乏天才之质的学生因此名不见经传。
所以,为了让农村的学生读好书,上好学,我们要扭转“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志存高远,饮水思源”,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抓好这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抓好这几个方面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财富,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注重教育传承。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在学校,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感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家庭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承家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社会组织和机构应该举办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其次,要注重保护传承。
传统文化承载了民族的历史、精神和智慧,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禁止损坏和破坏行为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鼓励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中。
此外,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第三,要注重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和延续,更重要的是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艺术表演、文学作品等方面,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和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最后,要注重国际交流与传播。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与各国开展文化交流,使传统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元。
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注重教育传承,加大保护力度,进行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的价值及如何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的价值及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首先,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具有价值的方面是其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如中国画、戏曲、书法等,秉承了博大精深、自然美感的理念。
这种独特的审美标准对于发展现代艺术和设计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
许多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以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并且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其次,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
在现代社会的高压力环境下,人们普遍感受到焦虑和压力。
而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给予人们智慧和力量,帮助人们调整心态,理解生活的本质,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例如,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仁爱”、“和谐”等理念可以引导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此外,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典文化作品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权利和责任的关系,在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例如,《四书五经》中强调的“中庸之道”、“仁爱无敌”等观念,可以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与他人平等相处、诚信守信的习惯。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将传统文化的课程纳入课堂,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年轻一代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现代科技和社交网络。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文化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让更多的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文化主体性建设:以“我”观之
文化主体性建设:以“我”观之刘梁剑【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24(15)3【摘要】不论处境如何,始终同时保持刚健精神和忧患意识,乃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本色。
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需要不断发挥本色成就大我。
大我是文化共同体之“心”,它无形无象,遍在于不同的个体,将其统摄为一个有机整体。
文化主体性建设,需要激发文化共同体之大我作为时间性的存在,增强以“念”留持过去、预期未来的能力。
以“念”留持过去,发乎行,则是尊重、珍惜、传承与弘扬文化传统。
文化主体性建设要求我们用“工作坊的方式”而非“博物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据为己有”。
文化主体在时—空之中生成壮大,一方面通已往将来于念之中,从而成为时间性的存在,另一方面通东西文明于念之中,从而成为世界性的存在。
为中华建现代文明,为人类开文明新形态,正是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
【总页数】6页(P152-157)【作者】刘梁剑【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文化、文化生态及其主体性——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2.以核心价值观之\"盐\"调高校文化之\"汤\"\r——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3.论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4.班组建设系列讲座之十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班组建设:凸显“人”在劳动中主体性的班组文化——班组建设巡礼(六)5.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主体性地位缺失的原因探析——兼论“学校主体、专家辅助”的学校文化建设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当代建构
试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当代建构作者:吴晓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02期〔摘要〕文化主体性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的本体认知、创新发展、互动交往中体现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以文化生命体的视角来看,“文化自我”从自觉自省走向自立自为再走向自信自强,是其主体意识确立和巩固的过程。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创造了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伟大文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交往空间的持续扩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华文化自我坚定与自我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复杂多元的内外部环境中坚定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之道、创建“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的和谐共生之境。
〔关键词〕文化自我;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2-0024-07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由人的实践推动创造的生命有机体。
若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人格比作一个独立的意义主体,“文化自我”的概念便呼之欲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1〕。
从自我的视角审视文化,文化从自觉自省走向自立自为再走向自信自强的过程,正是文化主体性逐步确立的过程。
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势施压,传统文化现代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在这一个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意义确认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调整是新时代坚定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一、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剖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自我起源的追溯、主体价值的确认以及前进方向的探寻,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贾丽娟[大全5篇]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贾丽娟[大全5篇]第一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贾丽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摘要: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征。
它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组织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学科整合、收集处理信息正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化、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征。
它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
对学生群体或个体的要求,都比较明确而宽松。
这样,就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实现自己理想志趣的广阔天地。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_1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布时间:2022-11-08T03:10:35.04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3期作者:赵艳丽[导读] 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中起着启蒙学生、引领学生成长的作用,语文教学内容涵括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吸引小学生了解传统内容,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赵艳丽(禹州市朱阁镇第一完全小学河南禹州 461670)摘要: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中起着启蒙学生、引领学生成长的作用,语文教学内容涵括各种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吸引小学生了解传统内容,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将语文教学植入传统文化的土壤,让学生在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过了几千年历史车轮的滚滚沉浮而得到沉淀、升华、传承并凝结成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中华民族特有的灿烂历史瑰宝,是继承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文化优秀精神的国家文化建设与治国立业之本。
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所包括的历史内容也十分丰厚广阔,大有广博的思想、文字、语言,甚至于习俗、信仰、艺术等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步融入到如今我们文化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衡量现代学生语文素养好坏的标准。
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及美德和优秀民族精神也都深刻蕴藏于伟大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精髓之中。
一、语文学科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社会的每一位成员也应该始终把弘扬和继承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思想和伟大民族精神而作为一生奋斗事业的根本目标。
语文学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贯穿着义务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的始终。
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继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和弘扬着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民族美德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
继承文化遗产方兴未艾
文•图◎贾丽霞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数千年文化积 淀下,中国有太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仍然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们 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是全世界的瑰宝。
时光远去,中国沧桑砥砺,前行未断。
保护与传承前人留给 我们的文化遗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这一代人神圣的使命。
从胶州秧歌看新时代下 文化遗产传承之路在文化遗产中,民间艺术占有重要地位。
说到底,所有的文化艺术几乎都是从民间艺 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可否认的是,全 国各地许多民间艺术确已失传或濒临失传。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 的一点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审美 以及观念的变化,有些民间艺术缺少了生存 的土壤,它们的*‘生态系统”正在遭到破坏一一支持这些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环境都发 生了质的变化,它们渐渐地在历史的舞台上 销声匿迹了。
抓紧保护这类面临着生存困境 的民间艺术,迫在眉睫。
就拿山东胶州秧歌 来说,“老腔”已经只有几位老艺人会唱,小 戏秧歌(小戏秧歌是胶州秧歌发展到一定时 期的产物)也大多失传。
这些无不令人扼腕 叹惜一一如果它们能够保存下来,将是一笔 多么宝贵的文化财富啊!近几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举办胶州秧歌 节、中国秧歌节,元宵节时也会进行胶州秧I 52 I »京纪褰I(#)文化风采歌的展演,促进了原生态胶州秧歌的保护和 继承。
值得一提的是,胶州秧歌已被列为北 京舞蹈学院民间舞教材。
经过多年的教学及 实践的积累,胶州秧歌,尤其是胶州秧歌女性角色的动作,在新时代有了相当程度的发 展。
现在的胶州人在继承胶州秧歌时,往往 也会受到“学院派”胶州秧歌的影响。
虽然 这种影响不能简单地作出价值判断,但这种“反哺”在传承胶州秧歌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 的作用。
门头沟太平鼓的前世今生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
因太平鼓有‘太 平安乐”之意,故每年旧历腊月初一至来年 二月初二,民间男女请鼓匠将太平鼓装饰一 新,在庭院街巷嬉逗玩耍,以表达对“太平 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建构
容。 在中原崛起战略部署下,河南省积极推行文化 建设经济发展战略,以“ 文化资源大省” 向“ 文化强 省” 发展为 目 标, 相 继 出 台 了 相 关 的 扶 持 政 策 和 激 励措施,为中 原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传 播 保 驾 护 航, 出 现了国内国际的传播热潮,极大提升了中原优秀传 统文化的注视度和影响力。 但是,中原优秀传统文 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与其厚重内涵和核心价值 是不成正比的,也面临着一些传播困境。
原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 展,打造中原 文 化 名 片, 让 中 原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成 为 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因子,为人类文化发展贡献中 国力量,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认 为, 人 具 有 主 观 能 动 性, 能 积 极 主 动 地改造客体世界使之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发展。 作 为主体,人在与客观世界的交互实践中表现出指向 “对象性”的为我存在,“ 在对象性关系和行为中的 人的自身结构和规定性、人的‘ 为我’ 倾向、人的主 动自为性、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1] 即主体性。 费孝通先生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 学角度提出文化主体性的概念,认为文化主体性的 内涵在于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主动适应。 文化主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 魂。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 根文化” 和“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 面对 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在中西文明交流发展的潮流中 树立文化主体性,是应对当前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明确文化自 知 和 自 信, 实 现 文 化 自 觉 和 创 新, 发 扬 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原优秀 传统文化传播在河南省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取得了 很大突破。 同时,也必须承认的是,当前中原优秀 传统文化“ 走出去” 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如传播模式 与文化核心价值分离、传播过程中深层次文化内核 意义流失等,这些问题凸显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 播中主体性不足的危机。 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坚定 文化自信,在 文 化 实 践 中 推 进 主 体 性 建 设, 推 动 中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融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智慧结晶。
在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体现出了对传统价值的追溯和回溯。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价值观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已经消失。
相反,许多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重温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重新认识并理解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例如,在绘画和雕塑领域,许多艺术家画风和造型都融入了传统的元素,如山水画和佛像雕塑。
这种表达方式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回应。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体现出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众多艺术形式。
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是文化的宝库,也是中国艺术的基石。
在当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秉持传统技艺,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使传统艺术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延续。
比如,在中国的书法和国画界,许多艺术家致力于传承古人的技艺和精神,他们不仅学习和模仿传统的作品,更加注重对传统技法的创新和发展。
这种传承不仅使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也使当代艺术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还体现出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国家,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贯穿了整个传统文化。
在当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用艺术作品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喜爱和关注。
例如,在摄影和电影领域,通过记录和展示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艺术家们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种表达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的认知,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和传承是多方面的。
它们既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回溯和追溯,又传承了传统技艺和精神,同时关注和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怀。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传承
我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加,我国文化传承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文化传承如何进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论述我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传承。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系构建了我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建筑等也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当今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有所下降;另新的科技和媒体手段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三、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如何进行文化传承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应当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让广大民众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应当积极参与,通过各种方式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我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会促进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五、我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我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传承还需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
我们应当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坚定地传承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未来。
也要尊重并包容其他文化,形成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
我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传承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219409659_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
-053-2023年第11期(总第351期)课堂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探究历史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来分析历史内涵,这样既难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来说也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产生共情,在共情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并体会历史的厚重与丰富,有助于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不仅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还要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己任,致力于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1]。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家国情怀是一种品格和能力,而家国情怀教育则是对这一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一些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初中历史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和深入,在应对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还有所欠缺,且对家国情怀教育内涵的界定不够科学和完善。
梁佳斌在其论文中提道:“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对国家富强理想的追求,帮助学生理解家与国之间的联系,认识‘国败家衰,国荣家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对国家充满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育部门将家国情怀教育定义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就是说,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家国情怀教育的定义具有多样性,既可以看作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看作社会责任感教育。
家国情怀教育还可以看作价值观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罗国杰先生就在《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这篇文章中讨论了价值观问题。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2017年,新课标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作为其中之一,是初中历史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归宿,也是我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体现。
历史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发展,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对祖国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以及强烈的认同感,同时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贾宝丽
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贾宝丽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从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方向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是我国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文化脊梁。
在已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推行传统文化,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
1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小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今后语文水平、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虽然很早就接触到语言学习,但小学才是系统学习的起点。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将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不体现出民族精神,很多诗词也总是赞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质。
并且,传统的物质文化也能让小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想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文化的发展历程,更是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对国家发展、民族自立自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2.1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改善小学课程体系是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课程设置不能死板或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
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并增加课程评估,保证学生可以真正学会传统文化,但不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传统文化可以成为考试内容。
学校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教育融合,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2.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不但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还能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考 争分夺秒15天押题 111论述类文章阅读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阐述类文章【2021高考考纲解读】2021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阐述类文章。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高考考点】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
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粗浅、详细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
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
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标准、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一共同的理想、信念亲密相关。
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
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以下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粗浅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标准、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讲解】阐述文中需要理解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者者是概括文章某一个局部的内容考点,这些观点和内容考点是论者在相关篇章中需要展开证明的。
如: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创造之一,也是现代有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根据之一。
考古开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者前或者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开展阶段。
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
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自身文化特点和独特风格。
以下是我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一些认识: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夏商周三代。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如儒家、道家、佛家等,这些文化体系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学、艺术、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领域。
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诠释。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其包容并蓄的文化特质上。
中华民族一直在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如在西汉时期吸收了佛教文化,在唐代吸收了波斯、印度等国的文化,在近代吸收了西方科学和文化。
这种包容并蓄的文化特质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生命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上。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从未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发展壮大。
这种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自身文化特点和独特风格,它体现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包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和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等方面。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曲茹;亢艳丽
【期刊名称】《对外传播》
【年(卷),期】2024()1
【摘要】在当下传播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兼具自身特性和受众接受等方面的融合。
以往,常以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进行对象性研究。
在如今注重文化交流互融的“软”传播中,重点在于将主客之间的强对象性让渡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强相关性,注重二者之间可以转换的文化内容,在尊重彼此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寻找主体间、国家间、文化间的易理解地带和可沟通空间。
本文以此为研究依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易被接受的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特质,作为传统文化自身革新的向度,为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可能倾向和维度。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曲茹;亢艳丽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二维和三维合作系统连结轨线的存在和唯一性(英文)
2.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3.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几个维度
4.传统文化复兴与老挝乡村的现代化转型——以老挝灵性文化传统的“复魅”为主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3JJD740005);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14SKX021)作者简介:贾艳丽(1979—),女,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袁新华(1979—),男,山东邹城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2016.8No.8,2016学术探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16年8月Aug.,2016文化主体性的构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贾艳丽1,袁新华2(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摘要:文化主体性的概念来源于近代主体性思想,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
在科技高度发达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文化主体性的思想根源以及内涵的论述,进一步阐明发挥文化的创造性、重建文化主体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传统文化;话语权;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 (2016)08-0124-05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增强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一贯的主体思想。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前社会实践活动表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有利于维护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信心。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国人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正在被悄然蚕食。
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重新构建文化主体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再一次引起学者关注。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发挥创新能力,建设文化强国,把文化的主体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文化主体性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看出,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一个国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一、主体性的思想根源主体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探索世界及其本质。
主体性思想发源于“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学思想,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里的“人”指人的感觉,事物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然而那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因为那时人与自然是和谐一体的,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
在19世纪前,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得到广大思想家的认可,反而把它看作是诡辩论。
黑格尔从认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命题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值得肯定。
虽然这个命题具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错误取向,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但是它较早涉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
特别是近代,理性精神越发受到人们的需求和关注,形成了主体性思想,并逐渐发展成为近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
后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告诉我们主体性是一切存在的421根基;紧接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确立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地位;随后,马克思从实践论出发,建立了主体性哲学,其主要观点认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可以利用主观能动性,去任意改造自然。
从此,主体性思想在西方哲学界逐步确立。
然而在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主体性思想并没有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关注。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在当时的哲学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讨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直到80年代以后,西方思想被学者引入中国,哲学界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与时俱进,掀起了对主体性研究的热潮。
这一热潮开始于80年代的美学界,随后迅速在其他学科领域产生强烈反响,学者们结合哲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主体性的本质和功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他学科结合相关研究的理念,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了快速发展,对主体性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到了21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主体性的研究达到了顶峰。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大量有关主体性思想的理论被介绍到国内,使得学者对主体性思想的本质、结构、功能和意义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同时,他们结合当时国内的时代特点,突出了主体性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中的鲜明特色。
二、文化主体性及其内涵广义的主体性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的地位和特征。
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研究来源于近代主体性思想的繁荣与发展。
理论上来讲,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是彼此平等的,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因此民族文化本身是没有主体性可言的。
然而,近代主体性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主导思想以后,主体性概念被移植到文化领域,主要探讨民族文化的本质、功能和意义,以及处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就这样被逐渐确立。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主体性”概念,即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主动适应。
从理论上讲,本土文化应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本土文化应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本土文化。
关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或主体意识,学术界有不同的视角。
南京大学教授江宁康认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确立的、由本民族的所有成员一致认可并且自发维护的一种民族文化意识”。
[1]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认为文化的主体意识应该是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和发展等。
[2]只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体系,以平等的身份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文化主体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
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有机整体。
具体来讲,文化自觉是我们认识文化的角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自强是推动文化广泛传播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由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首次提出的,即生活在某一种特定文化中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
[3]云杉先生也认为一个民族要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重任。
[4]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还要认识西方文化;二是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
当今世界正处于各方面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广泛和深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战略之一。
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坚信其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其“仁爱”“民贵君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真知灼见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孔子学院,也足以证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们要对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坚定的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批判的态度理性认识西方文化,有选择地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和繁荣中国文化,使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之521间的平等交流和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自省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自我反思和理性批判。
只有具备了自我批判精神,才能清醒客观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才能不断发展自身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为了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树立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热,人们对国学的热衷也与日俱增,甚至幼儿园都开始了国学启蒙教育,似乎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了重视。
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此外,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仅仅靠做一些讲座,背诵《四书》《五经》等活动来创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自省必须是在深刻了解和认识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的思维和客观的态度。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特别是在国学热和文化热的浪潮中,我们必须保持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对传统文化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
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的终极目标,是在三者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各国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中国文化,从而促进它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自强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化的内在属性。
如果我们无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我们的文化也终将失去生命的活力而逐渐枯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度成为2013年度提及率最高的词汇。
要实现这一梦想,文化自强是必经之路,也是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中之重。
今天,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对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全球化给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技术,是各民族文化获得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同时,全球化产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现实。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发展和繁荣,必须发挥自身文化的创新力,构建民族文化主体性。
三、构建文化主体性的必要性今天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工具理性空前扩张的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人们的文化情感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国家文化主体性的缺失,也就意味着该国历史的中断和民族精神的消失。
今天,某些所谓强势文化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主体,甚至还侵蚀着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