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部编版) 13《诗词三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与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线串连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品诗情、会诗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难点: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
有位诗人,24岁离开家乡“仗剑走天涯”,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只可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位诗人就是——李白。
五月天的一首歌——《倔强》,跟李白的气质很相似。“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在李白的诗里一直都有这种自信而霸气的宣言。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李白在遇到挫折而感到悲愤的时候会如何表达呢?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欲借此实现自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但三年将过,他不但宏愿难成,反遭奸佞诋毁,被迫离京,于是在与朋友饯别分离之际,写下此诗。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金樽.:zūn,盛酒的器具。
珍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同“值”,价值。
投箸.:zhù,筷子。
冰塞.川:sè,堵塞。
今安.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定、必然。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2)易错字词。
“樽”不要写成“尊”,“羞”不要写成“馐”,“直万钱”不要写成“值万钱”,“渡”不要写成“度”,“箸”不要写成“著”,“歧”不要写成“岐”。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点拨,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听范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明确: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享用,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积雪又堆满了山峰。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日月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这么多,如今我该身处何处?总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船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本诗中哪几句话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明确:前四句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堵塞,无法渡过;想登太行山却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碧溪”,伊尹“乘舟梦日”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
日也能像古人那样被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无论前路多艰险、多难走,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充满着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拓展延伸
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李白选择了自信、乐观、坚韧。我们知道同样是怀才不遇,很多文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谁来说说?(举例:韩愈借助《马说》表达愤慨,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与世隔绝,苏东坡在黄州、柳宗元在永州取得不朽的文学成就……)你更赞同哪种做法?(学生畅谈) 附: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投著”“剑拔”“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无限悲慨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第二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柳宗元一生中有个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了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刘禹锡多次遭贬后,遇到了同样
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早期
作品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寓托手法;晚年部分作品多感叹人事沧桑,寓意极深,沉郁苍凉。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的这首诗是为酬答白居易而写的。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翻似
..: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长.精神:zhǎng,增长,振作。
(2)易错字词。
“弃置身”不要写成“弃至身”,“烂柯人”不要写成“烂可人”,“沉舟”不要写成“乘舟”,“畔”不
要写成“泮”或“绊”,“暂凭”不要写成“暂评”。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哪些生字词易读错、写错?读一读,写一些。
2.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一般按什么节奏来朗读?试着读一读。
明确: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
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杯酒/长/精神。
3.男女生朗读比赛,然后默写,看谁的正确率高。
4.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明确: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大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传说中的王质,
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感觉恍如隔世啊。虽然我就像那快沉没的破船,但我的旁边千帆竞渡;虽然我就像那枯萎的病树,但我的前面万木争春。今天听到了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现在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你如何理解首联中“凄凉”和“弃置”这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交代了贬官的地点和时间,这两句意思是写作
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被弃置在道路边一样。“凄凉”“弃置”渲染出了作者谪居的痛苦经历,表达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颔联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想表达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