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堆肥化处理生活垃圾方法的探讨
废物 中可降解 有机 物转 化 为 稳定 的腐 殖 质 的生 物化 学 过程 _ 。 是反应速度 的控 制因素。堆肥原料 的理想碳 氮 比为 (0 5 : 。 1 J 2 ~3 ) 1
微生物 的繁殖就会受 到氮源 的限制 , 物分解速率降低 , 有机 通俗地讲堆肥化就是 在合 适 的水 、 气条 件下 , 利用 微 生物 降解有 过高 ,
物质会对堆 肥化产生影 响 , 容易 滋生病菌 , 不断发 出恶臭 , 会影 响 细菌的分解 工作 。 堆肥化 要控制 的各种参数 , 就是 那些对堆肥过 程有影 响的物 理 、 学和生 物因素 。它们 决定 微生物 活动 的程度 , 而影 响堆 化 从 肥 的速 度与质量 。影 响堆 肥效 果的主要 因素如下 _ j 4。 1 1 1 含水率 . .
115 p . . H值
・
1 1 好 氧堆 肥化 原理 及其 影响 因素 .
好氧堆肥化是 在通风条件下 , 有游离 氧存 在时进行 的分解发
微生物最适宜 的 p H值是 中性或弱碱性 ,H值太 高或太低都 p
p . 氮 酵过程 , 堆肥温度一般为 5 ~6 5℃ 5℃ , 有时可高达 8 0℃ , 也称为 会使堆肥处理遇到 困难 ,H值 为 7 0时 , 以氨气 的形式 逸人大 高温堆 肥 , 比厌氧 堆肥分 解彻底 、 置周期 短 、 相 堆 臭味小 、 宜进 气 , 适 堆肥 的 p H值范 围一般应 在 75 . 之 间最为合适 。 .~85 行机械化作业 。好氧高温堆肥 的基本原 理见 图 13 l E。
堆 肥 化 处 理 生 活 垃 圾 方 法 的探 讨
王
摘
霞
王 增 长
要: 分析 了生活垃圾堆 肥化 的原理 、 响因素 以及现 阶段 发展水平 , 明 了堆 肥化难 以普及 的主要原 因是 堆肥产 品 影 指
青岛市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
青岛市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生化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6年8月目录1.总则 (3)1.1 概述 (3)1.2 评价等级 (3)1.3 评价重点 (3)1.4 保护目标 (3)1.5 评价标准 (4)2.建设项目概况 (4)2.1 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和地理位置 (4)2.2 建设概况 (4)2.3 配套工程 (5)3.工程分析 (6)3.2 堆肥工艺设计 (6)3.3 污染物产生量和处理方式 (7)4.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9)4.1自然环境状况 (9)4.2 社会经济状况 (9)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6.水环境影响评价 (10)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0)6.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1)7.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2)8. 噪声影响分析 (15)9.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分析 (16)10.总量控制分析 (18)11公众参入与调查 (18)11.1调查的目的 (18)11.2 调查范围与方式 (18)11.3 公众参与调查过程 (19)11.4 简本发布 (19)11.5 调查表发放 (19)1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0)13.评价结论与建议 (21)13.1 评价结论 (21)13.2 建议 (23)1.总则1.1 概述青岛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的设计中有生化处理厂,1997年通过专家评审的《青岛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包括了生化处理厂的评价内容。
由于经费和市场等原因,生化处理厂一直没有上。
现在建设生化处理厂的条件已经成熟,但环评时限已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需要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收集和分析了有关资料、进行了现场踏勘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有关的环保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生活垃圾调查报告3篇_调查报告_
生活垃圾调查报告3篇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因垃圾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在逐年攀升。
从县河至关垭子,从水坪至向坝,从康家岭至丰溪,从工业园区到洛河,公路旁、河两岸成堆的垃圾随处可见,垃圾问题已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农村垃圾问题,是根治农村脏、乱、差,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笔者对的垃圾问题作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从环保的角度结合当前全县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我县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我县有37万人,每天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85吨,除城区在鄂坪九湾子建有一处垃圾填埋场,每天收运垃圾约30吨左右外,农村产生的垃圾,除305省道和乡镇所在地的部分垃圾在开始转运集中堆放外,其他大量垃圾随意乱丢乱倒。
乡镇的垃圾处理多数就是垃圾转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有人居住的地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地方,找一个偏辟的地方堆放而已,没有建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没有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百里长廊”建设和“竹房城镇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农村建设等工程,305省道沿线的乡镇垃圾收运系统的硬件建设,垃圾车、垃圾池、垃圾桶等已基本配备,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全县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除城镇居民区稍好一点外,绝大多数乡镇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付检查而已,少数乡镇几乎没有一个村的垃圾进行了处理,甚至连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垃圾也还是到处乱倒,臭水沟里到处都是垃圾,环境卫生状况极差。
生活垃圾日集月累,致使往日人欢鱼跃的清澈池塘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的水中垃圾场;全县沿路、沿溪、沿住宅周围地带成堆的垃圾比比皆是。
除了烂菜皮之类的生活垃圾外,多数是包装袋、塑料袋,还有破鞋子、农药瓶等白色垃圾,一经雨水冲刷污水横流,浸蚀土壤,污染水源,洪水带走最多的浪渣是垃圾,洪水过后溪流两岸滩林挂满“彩旗”(白色污染),这与漂亮的村居形象形成剧烈反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济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改扩建项目(1)环评报告
3 现有工程分析3.1 现有工程项目概况3.1.1 现有工程历史沿革济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工程于2001年经省计委以鲁计投资[2001]289号文批准立项,选址在任城区李营镇北尧村北。
2003年5月,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鲁计投资[2003]331号文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采取“堆肥与卫生填埋”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日处理规模600吨,设计使用年限15年。
2003年6月,山东省环保局以鲁环审[2003]49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2003年11月,山东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该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2004年5月以鲁建设审[2004]5号文下发了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按照“卫生填埋为主、堆肥为辅”的原则进行建设,日处理垃圾600吨。
随着新的垃圾处理技术的推广,为更好地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结合济宁市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将原垃圾处理工艺调整为“消解、焚烧与卫生填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设计服务年限增至20年。
2005年2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该项目工艺调整的专家评议会,通过对济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工艺调整进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采用“RD消解、焚烧工艺”替代原方案堆肥工艺更具优越性。
2006年12月,省建设厅以鲁建设审[2006]39号文批复同意变更垃圾处理工艺。
2007 年1月,省发改委以鲁发改投资[2007]55号文对调整垃圾处理工艺进行了批复。
2008年3月山东省环保局以鲁环审[2008]42号文对济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调整垃圾处理工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
济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采用的“消解、焚烧与卫生填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运行管理较差,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济宁市政府即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并将兖州市、嘉祥县、汶上县和曲阜市等地的生活垃圾运至该厂集中进行焚烧发电。
在济宁市既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厂区西侧原垃圾处理区进行拆除后,原址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为现有工程济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单位为济宁绿能电力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2017年9月修订一、项目概况1、项目简况1.项目名称: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2.建设单位:某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
3.建设性质:新建4.服务范围:某某县所辖所4个镇(鄌郚镇、红河镇、乔官镇、营邱镇)和1个水库库区(高崖库区)5.建设内容:垃圾卫生填埋场6.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t,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
7.建设地点:某某县城区南部方向,鄌郚镇高镇村南约713m处,总占地面积151.3亩(约10.1万m2),详见图2.1-1。
8.工艺方案:采用卫生填埋处置方式9.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10.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4289.35万元2、项目工程内容及组成工程基本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注:本项目不包括垃圾转运系统的建设。
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3.1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符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3条规定:“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本项目为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属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为鼓励类项目。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第6条规定: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
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推放。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摘要:阅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垃圾的处理速度也无法满足垃圾的生产总量,因此,垃圾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避免生态环境被生活垃圾进一步破坏,则需要合理展开垃圾无公害化处理。
常规处理方案是采用焚烧的措施,处理效果最好,但是在焚烧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如何改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措施降低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就成为了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环境影响生活垃圾的常规处理方案是采用焚烧处理,但是焚烧处理方案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问题日益显著。
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对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改进焚烧工序,提高焚烧效率,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焚烧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本文将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展开探讨,提出合理的垃圾焚烧改进措施,希望可有效降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减少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
一、生活垃圾组成特点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多种固体废弃垃圾。
目前我国对于生活垃圾还未建设合理的收集和处理措施,在垃圾处理中只是将垃圾进行统一收集随后进行统一化处理,因此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垃圾种类数量巨大,垃圾成分极为复杂。
同时生活垃圾的组成,以及热值会随着区域气候的变化而发生不断的改变。
基本可以将垃圾分为可腐有机物、可燃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物4大类,每一种生活垃圾都拥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生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将会获得不同的结果,必须要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生活垃圾处理过程而对环境的影响,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存环境。
在我国当前生活垃圾处理中,首先需要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随后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重复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
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城市管理局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O一一年八月I目 录1、 总则 (3)2、 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5)3、 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 (6)4、 规划概述 (6)5、 规划分析及初步筛选 (10)6、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12)7、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及累积性生态风险评价 (12)8、 环境承载力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15)9、 公众参与 (15)10、 规划方案环境保护对策 (16)11、 规划综合论证 (19)II1、总则(1)项目背景番禺区的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已超过城市总体规划的规模。
目前,番禺区下辖19个街镇,面积786.50km2,2010年底番禺常住人口176.49万人,户籍人口100万人。
番禺区现有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为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有效指导,广州市番禺区城市管理局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010~2020)》。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第559号令)的规定,番禺区城市管理局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华南环科所)承担《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工作。
评价课题组根据2011年5月19日规划单位提供的《广州市番禺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010~2020)(初稿)》为依据,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分析其与环境保护规划外、城乡发展规划、相关固体废物的治理规划、相关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选址规划的协调性,对其规划方案进行初步筛选,进入后续的评价程序。
为扎实做好该项环评工作,课题组编制评价工作大纲并于2011年7月1日由番禺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召开了环评大纲专家咨询会,形成专家咨询意见。
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0001
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1.概述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五河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主管单位:五河县建设局建设单位:五河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地点:五河县朱顶镇和尚洼山坳1.2 编制目的为解决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对拟建的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供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3 编制依据①五河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委托书;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2001 年;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 号,建设部、环保局科技部;④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⑤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⑥五河县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基础资料。
1.4 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主要根据五河县环卫设施的具体情况,以及垃圾的成分、产量等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
本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改建、新建10 座垃圾中转站;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配套设施。
2. 城市概况2.1 城市简介五河县位于皖东北,淮河下游,面积1595 平方公里,人口70.5 万人,城镇人口11 万人,县城规划面积20 平方公里,处于淮河北岸。
2.2 地形五河县位于淮海平原南端,地形平坦开阔,除有零星残丘分布外,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99.86%。
全市市区海拔高度在28~31 米之间,地形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为1/8000。
2.3 气象五河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平均风速为 2.7 米/秒。
全年平均日照为2234.6小时,平均降水量901 毫米。
多年平均气温145C〜15.0 C,无霜期210〜222天,最大冻结深度为0.13米。
2.4 水文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支流,主要干流有浍河、沱河等2.5 地质为第四纪地层,主要发育自上太古界五河群、新生界第三系。
基底构造属华北凹陷南缘。
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2020-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市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2020-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二〇二一年十二月目录1规划背景 (1)2规划概述及分析 (3)2.1规划概况 (3)2.2规划区域环卫收运处理规划 (4)2.3规划协调性分析 (8)3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22)3.1环境质量现状 (22)3.2环境保护目标 (23)4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24)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4)4.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5)4.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5)4.4声环境环境影响分析 (25)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6)4.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26)4.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6)4.8环境风险分析 (26)5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28)6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9)6.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9)6.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2)6.3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5)6.4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6)6.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37)6.6土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7)6.7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7)6.8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8)7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44)8综合结论 (45)1 规划背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产生量亦逐年上升,但我国不少地区的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城乡发展速度,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不当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显著,许多城市的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不平衡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为解决相关问题,从国家到省、市的各级政府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 年12 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 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
垃圾分类背景下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影响分析
Vol.39 No.42021年4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背景下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影响分析姜薇(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生活垃圾检测分析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8)摘要: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示范性倡导上升为义务性规定。
随着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市家庭厨余拉圾分出率逐月提高。
本文对比分析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前后其他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中垃圾理化特性的变化, 调研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生化处理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运行现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影响,然后提出建议,以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 高效运行。
关键词:拉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精细化管理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4-0138-04DOI:10.3969/j.issn. 1008-9500.2021.04.041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Beijing Municipal Domestic Waste Disposal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ste ClassificationJIANG Wei(Beijing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Domestic Waste Detec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eij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Design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28, China)Abstract: From May 1, 2020, Beijing officially implemented the newly revised n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Domestic Waste of Beijing",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sonal domestic waste has been upgraded from a model advocacy to a mandatory requiremen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Beijing, the separation rate ofhousehold kitchen waste in the city has been increasing month by month.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ste in other trash bins and kitchen waste bi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ste sorting in Beijing's waste sorting community, and investigated the operating status of Beij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acilities, biochemical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leachate treatment facilities,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on the operation o£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then mad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the refinedmanagement of domestic wast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facilities.Keywords : waste classification;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refined management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 点城市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
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湿解—堆肥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厂
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湿解—堆肥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二OO九年十月目录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及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评价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执行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环境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排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环境保护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档
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一、项目简介目前海淀区日产生活垃圾2500t,由海淀区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始建于1999年,地处海淀区西北旺镇镇域内,永丰开发区的南侧,占地面积46.53公顷,设计规模1500t/d,目前垃圾填埋场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北京市政府于2003年12月公布《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提出了北京市今后垃圾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在2008年之前新建15座垃圾处理设施,形成日处理垃圾 1.25万吨的能力,使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为解决海淀区生活垃圾消纳问题,海淀区政府拟在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南侧建设一座以焚烧、综合处理为核心技术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其中垃圾焚烧1200t/d,综合处理400t/d。
项目选址在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
1.2 评价内容通过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类比国内同类工程排污情况,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情况,对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设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预测与分析项目建设期、运行期对地表水、地下水、空气、声环境、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影响。
进行垃圾焚烧烟气排放中二恶英的环境分析以及拟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和建设的可行性。
收集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对项目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提出建议。
1.3 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硫化氢和氨气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一次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限值。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中Ⅰ类区标准,上庄路两侧执行IV类标准。
烟台市牟平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配套固化飞灰填埋场项目环评报告书
烟台市牟平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配套固化飞灰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单位:烟台云沣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烟台烟台市牟平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发电项目配套固化飞灰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概述 (1)1.1建设项目由来及概况 (1)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2)1.4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3)1.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3)2总论 (4)2.1编制依据 (4)2.1.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4)2.1.2地方法规及规章 (6)2.1.3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 (9)2.1.4技术导则与规范 (9)2.1.5项目依据 (10)2.2评价目的和原则 (11)2.2.1评价目的 (11)2.2.2评价原则 (11)2.3评价内容及重点 (12)2.4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12)2.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2)2.4.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与预测因子的确定 (13)2.5评价标准 (14)2.5.1环境功能区 (14)2.5.2环境质量标准 (14)2.5.3污染物排放标准 (18)2.6评价等级 (20)2.6.1大气评价工作等级 (20)2.6.2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21)2.6.3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21)2.6.4噪声评价工作等级 (22)2.6.5土壤评价工作等级 (22)2.6.6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23)2.6.7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23)2.6.8环境因素评价等级确定 (24)2.7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 (24)2.7.1评价范围 (24)2.7.2环境保护目标 (25)3工程分析 (27)3.1项目概况 (27)3.1.1基本情况 (27)3.1.2项目组成 (29)3.1.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0)3.2处置对象及进场要求 (31)3.2.1飞灰来源及产生量 (31)3.2.2固化飞灰组成 (31)3.2.3固化飞灰进场要求 (33)3.3总平面图布置图 (34)3.4库区工程设计 (36)3.4.1处置规模 (36)3.4.2填埋场容积与分期建设 (36)3.4.3填埋场建设方案 (37)3.5填埋工艺 (45)3.6封场覆盖与生态修复 (47)3.6.1封场方案 (47)3.6.2封场工程 (47)3.6.3封场维护和利用 (49)3.7进场要求与收运方案 (50)3.7.1进场要求 (50)3.7.2收运方案 (51)3.8机械设备 (53)3.9辅助工程 (54)3.9.1给排水 (54)3.9.2 供电 (57)3.9.3 道路工程 (58)3.10拟建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58)3.10.1施工期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58)3.10.2营运期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61)3.10.3封场期污染源分析 (66)4区域环境概况 (67)4.1自然环境 (67)4.1.1地理位置 (67)4.1.2气候、气象 (67)4.1.3地形与地貌 (67)4.1.4地质构造 (68)4.1.5地表水、地下水 (70)4.1.6 地震 (74)4.1.7 土壤 (75)4.1.8 农业资源 (75)4.2环境质量现状 (76)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7)5.1大气环境影响 (77)5.1.1施工扬尘 (77)5.1.2燃油废气影响分析 (79)5.2声环境影响评价 (79)5.3水环境影响分析 (81)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1)5.5生态影响与减缓措施 (82)5.6 小结 (82)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6.1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83)6.1.1评价等级的确定 (83)6.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86)6.3评价基准年的筛选 (86)6.4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 (86)6.4.1项目地理位置 (86)6.4.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86)6.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86)6.5.1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87)6.5.2补充监测 (87)6.6卫生防护距离 (92)6.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2)6.8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小结 (92)7水环境影响评价 (94)7.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94)7.1.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 (94)7.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94)7.1.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99)7.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00)7.2.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 (100)7.2.2评价工作范围 (101)7.2.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目标 (101)7.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1)7.2.5评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08)7.2.6评价区工程地质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112)7.2.7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5)7.2.8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126)7.2.9 小结 (133)8声环境影响评价 (136)8.1声环境评价等级确定 (136)8.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36)8.2.1声环境现状监测 (136)8.2.2声环境现状评价 (137)8.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37)8.3.1厂区主要噪声源 (137)8.3.2声环境影响预测 (138)8.3.3运营期噪声预测结果及评价 (139)8.3.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39)8.4 结论 (140)9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影响评价 (141)10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42)10.1环境影响识别 (142)10.1.1项目类别 (142)10.1.2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径识别 (142)10.1.3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 (142)10.2土壤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43)10.2.1评价等级 (143)10.2.2评价范围 (143)10.3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3)10.3.1资料收集 (143)10.3.2理化特性调查 (145)10.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53)10.4.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53)10.4.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59)10.5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63)10.5.1正常状况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63)10.5.2非正常状况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63)10.5.3 小结 (167)11环境风险评价 (169)11.1 概述 (169)11.1.1环境风险评价的原则和工作内容 (169)11.1.2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 (169)11.2主要风险调查 (170)11.2.1环境风险源调查 (170)11.2.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173)11.3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及评价等级 (173)11.3.1环境敏感程度(E)的确定 (173)11.3.2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的确定 (174)11.3.3评价等级的确定 (175)11.3.4评价范围 (175)11.4事故源项分析 (175)11.4.1主要事故源项分析 (175)11.4.2风险类型 (175)11.5工程环境风险评价 (176)11.6风险防范措施 (176)11.6.1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176)11.6.2渗滤液泄漏措施 (177)11.7电气设计安全措施 (177)11.8应急处置措施 (178)11.8.1应急准备 (178)11.8.2应急处理 (178)11.8.3预期效果 (179)11.8.4应急措施建议 (179)11.9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79)11.9.1应急计划区 (180)11.9.2应急机构 (180)11.9.3应急程序 (181)11.9.4应急设施 (181)11.9.5风险事故处理措施 (182)11.9.6应急联动 (182)11.9.7应急终止 (182)11.9.8应急演习和应急技术培训 (183)11.10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183)11.11三级防控体系 (184)11.11.1环境风险小结 (184)12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85)12.1工程建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185)12.2废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85)12.3废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85)12.3.1废水产生情况 (185)12.3.2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可行性分析 (186)12.4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87)12.4.1渗滤液减量化措施 (187)12.4.2人工防渗与渗滤液收集导排措施 (187)12.4.3地下水监控措施 (188)12.5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189)12.6固体废物污染防止措施分析 (189)12.7 小结 (189)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90)13.1工程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 (190)13.2环保投资估算 (191)13.2.1环保投资 (191)13.2.2环保投资效益分析 (191)14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92)14.1环境管理 (192)14.1.1总体指导原则 (192)14.1.2环境管理体系 (193)14.1.3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193)14.1.4环境管理的内容 (193)14.1.5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194)14.1.6环境管理目标 (194)14.1.7信息公开 (194)14.2排污管理要求 (194)14.2.1污染物排放清单 (194)14.2.2总量控制指标 (195)14.2.3排污许可管理 (195)14.2.4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196)14.2.5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 (198)14.3环境监测计划 (198)14.3.1监测目的、采样频率和时间 (199)14.3.2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199)14.4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200)15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201)15.1政策符合性分析 (201)15.1.1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01)15.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止技术政策》 (201)15.1.3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止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 号)符合性分析20115.1.4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19]113 号)符合性分析 (202)15.1.5“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203)15.2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04)15.2.1“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4)15.2.2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 (205)15.2.3山东省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 年) (206)15.3环境保护要求符合性 (207)15.3.1 与环发[2013]104 号符合性分析 (207)15.3.2 与环办[2014]30 号文符合性分析 (208)15.3.3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 (208)15.3.4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 (209)15.4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210)15.4.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符合性 (210)15.4.2《城市生活垃圾及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符合性21115.4.3 《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符合性 (212)15.4.4 选址综合评价 (213)16评价结论与措施建议 (215)16.1评价结论 (215)16.1.1工程概况 (215)16.1.2政策符合性 (215)16.1.3相关规划符合性 (215)16.1.4周围敏感点情况 (216)16.1.5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216)16.1.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17)16.1.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1总论1.1 任务的由来黄村镇位于东源县东北部,东经115º 25ˊ,北纬23º 51ˊ,距市区116 公里,是东源县东北部边远镇,总面积220 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该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大都倾倒在黄村河,有的直接倒入河中,对黄村河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污染物也随之增多,对黄村河的水质污染也随之增大,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产量增长迅速。
目前船塘镇年产垃圾近14600 吨。
为了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东源县黄村镇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的迫切需求,东源县黄村镇人民政府根据东源县发展计划局文件,东计发[2004]27 号文,《关于建设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的批复》,拟投资兴建东源县黄村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
1.2 评价目的(1)对黄村生活垃圾填埋场施工期、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2)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优化环境及工程环保设计工作方面的建议,并为环保措施的选择与实施提供依据,使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3)对黄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生态与水土保持、工程污染防治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4)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现状,在采取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场址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总之,为贯彻环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评价项目拟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针对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预测项目建成之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及其范围和程度,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破坏的对策,为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最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8)《关于建设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的批复》;(9)业主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建议书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加剧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向您提出《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建议书》,旨在通过资源化综合处理,达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改善的目标。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庞大,每年数以亿吨计,其中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被浪费,在加速资源消耗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
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是解决垃圾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源化综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在于:1.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环境保护:有效控制垃圾产生量,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经济可持续发展: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形象。
二、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本项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综合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垃圾分类:引进垃圾分类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机、可回收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减少无用垃圾的产生和处理量。
2.资源化利用:建设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加工,将其转化为再生资源,如金属、纸张和塑料等。
3.垃圾焚烧发电:将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处理,通过高温燃烧生成热能,用于发电或供暖,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处理垃圾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4.垃圾堆肥:对生物可降解的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产生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5.项目管理和宣传: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体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参与度。
喀什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集中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喀什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集中处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本报告书是针对喀什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集中处理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经过前期调研和实地勘察,结合项目情况,本报告书分别对项目的环境基础状况、环境敏感因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项目环境效益、环保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估。
本项目选址于喀什市,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区10公里,项目占地面积约为200亩,主要采用垃圾分类与分解技术,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并将产生的副产品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项目还将配套建设生化处理厂、垃圾分类设施、副产品加工设施、园林绿化设施等多种设施。
本报告书中对项目的环境基础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人口、气候、地质、水文、生态等因素。
同时,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水源地、土地利用、野生动物和植物等。
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说明,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方法。
通过对项目实施前后环境指标的对比,评估了其环境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都应当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保护周边环境。
这包括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减少垃圾填埋的数量、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等方面。
综上所述,本报告书认为,在合理规划设计、科学管理和严格执行环保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对环境影响较小,可得到正面营运效益和环保效益,建议给予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涪陵区是重庆市中部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长江上游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
李渡镇是涪陵区沿长江形成独立的“一城、三片”之一。
其地理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在三峡库区非常典型,是以城市商贸、体育中心及机械、食品、轻纺、建材等工业为主的城市综合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李渡镇及附近区域的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发展较快,城镇垃圾产量日益增长,与日俱增的城镇生活垃圾已成为该地区城镇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该区域生活垃圾急待有效治理。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庆市计委的通知,该区域已被列入三峡库区在2005年前建设的沿江重点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名单。
根据该区域具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该区域垃圾采用堆肥化+卫生填埋的综合处理技术。
当地政府利用国债资金2799.49×104元RMB建设了李渡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38t,总库容为35×104m3),设计服务区域为李渡老镇区。
根据修订后的涪陵区李渡镇城市总体规划,李渡镇将和李渡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区镇合一,政经一体”的新型经济开发区,人口规模扩大,现有的李渡卫生填埋场已经不能满足服务年限内生活垃圾处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场。
目前,义和镇和致韩镇的生活垃圾基本未经处理,仅作简易裸露堆放,无任何污染控制措施,对周围大气、土壤、地下水和居民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恶化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处理处置。
考虑到义和镇、致韩镇距离李渡卫生填埋场的距离在20km以内,根据垃圾就近处理的原则和处理设施的规模化效应,因此将义和镇、致韩镇的生活垃圾一并纳入拟建项目进行处理处置。
然而,该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政府税收收入少、公共支出大。
该区域人民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同时,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对本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必要的处理。
荷兰王国政府以及建设部荷兰政府项目管理办将涪陵区李渡镇垃圾处理项目列为第一批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技术示范项目,将极大有利于促进完善该区域的垃圾处理系统,对改善该区域城市环境卫生,改善城市周边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和示范的作用。
本项目也必将加深中荷两国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两国之间经济、技术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我校受建设部荷兰政府项目管理办的委托,承担了涪陵区李渡镇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示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形式为编制环境报告书。
我校在接受任务后,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收集、多次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调查,踏勘。
在收集的大量基础资料基础上,在全面的环境影响分析后,编制了《涪陵区李渡镇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本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部荷兰政府项目管理办、涪陵区及李渡镇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
1总论1.1编制目的通过评价,全面分析涪陵区李渡镇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示范项目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排放去向及排放规律,为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确定环境保护措施,优化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案,并对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说明项目实施后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根据项目污染特征、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区域规划,结合项目的服务期限对场地选址和理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大气、噪声、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评价,预测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掌握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减少影响的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反馈意见。
1.2编制依据1.2.1环境保护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8)《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T86-2000);(9)《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CJ/T3059-1996);(10)《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2-1993);(11)《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3)《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14)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规定》;(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6)《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1.2.2环境评价规范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2.3建设项目有关资料(1)《涪陵李渡镇总体规划》;(2)《涪陵李渡镇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卫生填埋)》;(3)《涪陵李渡镇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涪陵区李渡镇地质概况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5) 《李渡镇蔡溪沟卫生填埋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测报告》;(6)重庆市涪陵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涪计委发[2003]379号《关于李渡镇生活垃圾堆肥示范项目立项的批复》;1.3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1.3.1评价因子识别拟建项目为新建,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段。
根据项目特征和环境特征,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情况见表1-1。
表1-1 工程对环境要素的影响表示影响一般,4表示影响较大,5表示影响大。
负号表示为负影响,正号表示为正影响。
从表1-1可以看出:项目的主要影响为:施工前期的征地、拆迁和安置对项目选址附近的人群的影响;施工期对土壤形态、结构、成分和使用性质的改变,以及对植被及生态景观的破坏,挖方、弃土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机械噪声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营运期在堆肥厂会产生渗沥液、粉尘、噪声、臭气等污染,主要由一次发酵仓产生的渗沥液;在运输过程及发酵物由机械装置输出过程会产生粉尘;发酵过程中,由于好氧发酵的不完全产生氨、硫化氢等臭味气体;由破袋机、振动筛、风机等机械产生的噪声;管理区的生活污水。
根据项目特点和环境特征,确定影响评价因子如下:(1)施工期影响评价因子为:空气环境:TSP;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地表水环境:SS、CODcr;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2)营运期的环境评价因子为:环境空气:H2S、NH3、TSP;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
地表水环境:SS、CODcr、NH3-N、TP;1.3.2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 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要求,项目拟将渗沥液作堆肥厂回灌用,剩余5.0m3/d渗沥液与其它废水一起排入李渡镇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进行处理,项目正常运行时无渗滤液进入地表水,故地表水环境进行分析评价。
(2) 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要求,评价级别按:9010⋅=iii CQP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计算得:P TSP=1.2×106P NH3=2.8×106P H2S=9.3×106Pi小于2.5×108,大气环境进行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4km×4km区域。
(3)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选址位于李渡镇垃圾卫生填埋场附近,固体废弃物评价只进行简要分析。
(4)噪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要求,本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的人口不大,正常生产时噪声级增加量不大,声环境进行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为厂界周围100m区域,并分析运输过程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5)生态环境项目总用地10,000m2,用地性质属非农耕土地,项目建设仅对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有轻微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
评价范围为施工期的施工场地及弃、取土范围。
1.3.3评价标准1.3.3.1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环境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2;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无量纲)(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三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3表1-3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 3(4)NH 3、H 2S 执行《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TJ36-79),标准值见表1-5。
表1-5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5) 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6。
表1-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Leq:dB1.3.3.2污染物排放标准(1) 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值见表1-7;表1-7 污水综合排放(GB8978-1996) mg/L(2)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197-1996)三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8;表1-8 生活垃圾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限值mg/m3(3)臭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9。
表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4) 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二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10;表1-10 工业企业厂界标准限值Leq[dB(A)](5)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值见表1-11;表1-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Leq[dB(A)]1.4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点示范项目服务区域为涪陵区李渡镇老镇区、李渡镇技术经济开发区、义和镇、致韩镇。
处理对象为服务区域的城市生活垃圾。
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拟建项目周围无名木古树、无文物古迹、有少量居民点,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点见表1-12、表1-13。
表1-12 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