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题型 总结(含解析)
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题型复习含解析
全等三角形常有协助线题型总结常有协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碰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想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碰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伸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结构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想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3) 碰到角均分线,能够自角均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想模式4)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经常是角均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均分线,结构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想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5) 截长法与补短法,详细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伸,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相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类作法,合适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别方法:在求相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极点的线段连一、借助角均分线造全等【例1】如图,△ABC中,AD均分BAC,DG BC且均分BC,DE AB于E,DF AC于F.〔1〕说明BE CF的原因;〔2〕假如AB a,AC b,求AE、BE的长.AEGCBFD【分析】结构全等BE【答案】〔1〕连结BD、CD,明显BD=DF,由于AD为角分线,因此DEDF,△BDE≌△CDF,因此BE CF〔2〕明显△AED≌△AFD,因此AE AF,因此BE ab,AE a b22AEGB CFD【例2】如图,△ABC中,BAC 90,AB AC,BE均分ABC,CEBD求证:BD2CE.AD EB C【分析】有垂直和角均分线想等腰三角形【答案】延伸CE与BA的延伸线交于点F,由于BE为角均分线和垂线,因此明显CE EF 即CF2CE证△ABD≌△ACF,因此BD CF,因此BD 2CEFAD EB C【例3】如图,BC BA,BD均分ABC,且AD CD,求证:A C 180.ADBC【分析】略【答案】BC上取BE A B因此△ABD≌△EBD,因此BED A,又可证C DEC,又BED DEC 180,因此A C 180.ADBEC 【例4】如图,AC均分BAD,CE AB,且BD 180,求证:AE AD BE.DAE CB【分析】略【答案】过C作AD的垂线交AD延伸线于F,△BCE≌△DCF BE DF△EAC≌△FAC A E AF,因此AE AD DF AD BEA D FE CB二、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例5】,如图△ABC中,AB5,AC 3,那么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ABD C【分析】延伸AD至E使AD DE,连结BE.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答案】2 AD 8AB D CE【例6】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 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的大小.AEFCBD【分析】略【答案】延伸FD至G使DG DF,因此有△GED≌△FED和△BDG≌△CDF,因此CFBG,GE EF。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项复习——全等三角形(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项复习——全等三角形基础过关1. (2019安顺)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 ∠A=∠DB. AC=DFC. AB=EDD. BF=EC第1题图2. 如图,△ABC中AB=AC,EB=EC,则由“SSS”可以直接判定()A. △ABD≌△ACDB. △ABE≌△ACEC. △BDE≌△CDED. 以上答案都不对第2题图3. (2019柳州)如图,在▱ABCD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共有()A. 2对B. 3对C. 4对D. 5对第3题图4. 如图,△ACB≌△A′CB′,∠ACB=70°,∠ACB′=100°,则∠BCA′的度数为()A.30°B.35°C.40°D.50°第4题图5. (2019呼和浩特)下面三个命题:①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②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________.6. (人教八上P56复习题12第9题改编)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若AD=2.5 cm,DE=1.7 cm.则BE的长________.第6题图7. 如图,AB=DE,AC=DF,已知点E、C在线段上BF上,BE=CF,求证:△ABC≌△DEF.第7题图8. (2019陕西)如图,点A、E、F、B在直线l上,AE=BF,AC∥BD,且AC=BD.求证:CF=DE.第8题图9.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第9题图10.已知:在△ABC中,D为AC的中点,DE⊥AB,DF⊥BC,垂足分别为点E、F,且DE=DF. 求证:∠A=∠C.1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E=∠ECD,DB=DC.求证:△ABD≌△EDC.第11题图能力提升1. 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AB=AD,∠BAD=60°,∠BCD=120°,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3,则AC=________.2. (2019温州)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边上一点,过点C作CF∥AB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DE≌△CDF;(2)当AD⊥BC,AE=1,CF=2时,求AC的长.第2题图满分冲关(2019安顺)(1)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D的平分线,试判断AB,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易证△AEB≌△FEC,得到AB=FC,从而把AB,AD,DC转化在一个三角形中即可判断.AB,AD,D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_;(2)问题探究: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F的平分线,试探究AB,AF,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题图参考答案基础过关1. A 【解析】由题意可知,∵AB ∥ED ,∴∠ABC =∠DEF ,又∵AC ∥DF ,∴∠DFE =∠ACB ,B 、C 、D 选项中已知条件均可与题干中的条件构成角角边或角边角,使得△ABC ≌△DEF ,A 选项中∠A =∠D ,可判定△ABC ∽△DEF ,并不能判定全等.2. B3. C 【解析】△ABD ≌△CDB ,△ADO ≌△CBO ,△AOB ≌△COD ,△ABC ≌△CDA ,共4对全等三角形.4. C 【解析】∵△ACB ≌△A ′CB ′,∴∠A ′CB ′=∠ACB =70°.∵∠ACB ′=100°,∴∠BCB ′=∠ACB ′-∠ACB =30°.∴∠BCA ′=∠A ′CB ′-∠BCB ′=40°.5. ①②6. 0.8 cm 【解析】∵BE ⊥CE ,AD ⊥CE ,∴∠E =∠ADC =90°,∴∠EBC +∠BCE =90°,∵∠BCE +∠ACD =90°,∴∠EBC =∠DCA .在△CEB 和△ADC 中,⎩⎪⎨⎪⎧∠E =∠ADC ∠EBC =∠DCA BC =CA,∴△CEB ≌△ADC (AAS),∴BE =DC ,CE =AD =2.5 cm.∵DC =CE -DE =2.5-1.7=0.8 cm ,∴BE =0.8 cm.7. 证明:∵BE =CF , ∴BE +EC =CF +EC , ∴BC =EF ,在△ABC 和△DEF 中, ⎩⎪⎨⎪⎧AB =DE AC =DF BC =EF, ∴△ABC ≌△DEF (SSS).8. 证明:∵AE =BF , ∴AE +EF =BF +EF , ∴AF =BE , ∵AC ∥BD , ∴∠CAF =∠DBE , 在△ACF 与△BDE 中, ⎩⎪⎨⎪⎧AC =BD ∠CAF =∠DBE AF =BE, ∴△ACF ≌△BDE (SAS). ∴CF =DE .9. 证明:∵AC ∥DE ,∴∠ACD =∠D ,∠E =∠ACB , 又∵∠ACD =∠B , ∴∠D =∠B ,在△ABC 和△CDE 中, ⎩⎪⎨⎪⎧∠ACB =∠E ∠B =∠D AC =CE, ∴△ABC ≌△CDE (AAS).10. 证明:∵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点E 、F , ∴∠AED =∠CFD =90°, ∵D 为AC 的中点, ∴AD =DC .在Rt △ADE 和Rt △CDF 中,⎩⎪⎨⎪⎧AD =DC DE =DF , ∴Rt △ADE ≌Rt △CDF (HL), ∴∠A =∠C .11. 证明:∵AB ∥CD , ∴∠ABD =∠EDC , 在△ABD 和△EDC 中, ⎩⎪⎨⎪⎧∠1=∠2DB =DC ∠ABD =∠EDC, ∴△ABD ≌△EDC (ASA).能力提升1. 4 【解析】如解图,将△A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B .∵四边形内角和360°,∠BAD +∠BCD =120°,∴∠D +∠ABC =180°,∴∠ABE +ABC =180°,∴E 、B 、C 三点共线,根据旋转性质可知∠EAC =60°,AE =AC ,∴△AEC 是等边三角形,S 四边形ABCD =S △AEC =34AC 2=43,解得AC =4(负值已舍).第1题解图2. (1)证明:∵CF ∥AB , ∴∠B =∠FCD ,∠BED =∠F .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BD =CD ,在△BDE 和△CDF 中, ⎩⎪⎨⎪⎧∠EBD =∠FCD ∠BED =∠CFD BD =CD, ∴△BDE ≌△CDF (AAS); (2)解:∵△BDE ≌△CDF , ∴BE =CF =2,∴AB =AE +BE =1+2=3. ∵AD ⊥BC ,BD =CD , ∴AC =AB =3.满分冲关解:(1)AD =AB +DC ;【解法提示】∵AB ∥CD ,∴∠EFC =∠EAB ,又∵AE 平分∠DAB ,∴∠DAE =∠EAB ,∴∠DAE =∠EFC ,∴DF =AD ,又∵DF =DC +CF ,CF =AB ,∴AD =AB +DC .(2)AB =AF +CF .证明:如解图,延长AE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G ,解图∵E 是BC 的中点, ∴CE =BE , ∵AB ∥DC , ∴∠BAE =∠G .在△AEB 和△GEC 中, ⎩⎪⎨⎪⎧∠BAE =∠G ∠AEB =∠GEC BE =CE,∴△AEB ≌△GEC ,∴AB =GC , ∵AE 是∠BAF 的平分线, ∴∠BAG =∠F AG ,∵∠BAG =∠G ,∴∠F AG =∠G ,∴F A =FG ,∵CG =CF +FG ,∴AB =AF +CF .。
(精品人教版)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 三角形(含解析)
三角形一、选择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股为4,则弦为()A. 5B. 6C. 7D. 8【答案】A【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勾为3,股为4,∴弦为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勾是最短的直角边,股是长的直角边,弦是斜边,知道勾和股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2.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BD=10,那么BC的取值范围是()A.8<BC<10B.2<BC<18C.1<BC<8D.1<BC<9【答案】D【解析】:如图∵▱ABCD,AC=8,BD=10,∴OB=BD=5,OC=AC=4∴5-4<BC<5+4,即1<BC<9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OB、OC的长,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3.如图所示,∠A=50°,∠B=20°,∠D=30°,则∠BCD的度数为()A. 80°B. 100°C. 120°D. 140°【答案】B【解析】如图,延长BC交AD于点E,∵∠BCD=∠D+∠DEC,∠DEC=∠A+∠B,∴∠BCD=∠A+∠B+∠D,∵∠A=50°,∠B=20°,∠D=30°,∴∠BCD=50°+20°+30°=100°,故答案为:B.【分析】延长BC交AD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BCD=∠D+∠DEC,∠DEC=∠A+∠B,所以∠BCD=∠A+∠B+∠D,由已知可得∠BCD=50°+20°+30°=100°。
4.如图,BE∥AF,点D是AB上一点,且DC⊥BE于点C,若∠A=35°,则∠ADC的度数()A. 105°B. 115°C. 125°D. 135°【答案】C【解析】:∵BE∥AF,∴∠B=∠A=35°.∵DC⊥BE,∴∠DCB=90°,∴∠ADC=90°+35°=125°.故答案为:C.【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35°,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DC=90°+35°=125°。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20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解析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专题20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考点题型】考点题型一连接两点做辅助线典例1.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 交于点H(如图).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解析】试题分析:要证明HG与HB是否相等,可以把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或放在一个三角形中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图中没有这样的三角形,因此需要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试题解析:HG=HB,证法1:连接AH,∵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B=∠G=90°,由题意知AG=AB,又AH=AH,∴Rt△AGH≌Rt△ABH(HL),∴HG=HB.证法2:连接GB,∵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ABC=∠AGF=90°,由题意知AB=AG,∴∠AGB=∠ABG,∴∠HGB=∠HBG,∴HG=HB.变式1-1.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1)如图,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仍有BE=AF,其他条件不变,那么,△DEF是否仍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图形,写出结论不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先连接AD,构造全等三角形:△BED和△AFD.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底边上的中线,所以有∠CAD=∠BAD=45°,AD=BD=CD,而∠B=∠C=45°,所以∠B=∠DAF,再加上BE=AF,AD=BD,可证出:△BED≌△AFD,从而得出DE=DF,∠BDE=∠ADF,从而得出∠EDF=90°,即△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AD,构造△DAF≌△DBE.得出FD=ED ,∠FDA=∠EDB,再算出∠EDF=90°,即可得出△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解:(1)连结AD ,∵AB=AC ,∠BAC=90°,D为BC中点,∴AD⊥BC ,BD=AD ,∴∠B=∠BAD=∠DAC=45°,又∵BE=AF ,∴△BDE≌△ADF(SAS),∴ED=FD ,∠BDE=∠ADF,∴∠EDF=∠EDA+∠ADF=∠EDA+∠BDE=∠BDA=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连结AD∵AB=AC ,∠BAC=90°,D 为BC 中点 , ∴AD=BD ,AD ⊥BC ,∴∠DAC=∠ABD=45°, ∴∠DAF=∠DBE=135°, 又∵AF=BE ,∴△DAF ≌△DBE (SAS ),∴FD=ED ,∠FDA=∠EDB,∴∠EDF=∠EDB+∠FDB=∠FDA+∠FDB=∠ADB=90°.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变式1-2.如图,以O 为直角顶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Rt OAB 和Rt OCD △,且点C 在线段AB 上(A B 、除外),求证:222AC BC CD +=【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BD ,证明△AOC ≌△BOD (SAS ),得到△CBD 为直角三角形,再由勾股定理即可证明.【详解】解:连接BD ,∵△AOB 与△CO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O ,CO=DO ,∠AOB=∠COD=90°,∠A=∠ABO=45°,∴∠AOC+∠BOC=∠BOD+∠BOC∴∠AOC=∠BOD ,在△AOC 与△BOD 中,AO BO AOC BOD CO DO =⎧⎪∠=∠⎨⎪=⎩,∴△AOC ≌△BOD (SAS )∴∠A=∠OBD=45°,AC=BD ,∴∠ABO+∠OBD=90°,即∠CBD=90°,∴在Rt △CBD 中,222BD BC CD +=即222AC BC CD +=.考点题型二全等三角形 -倍长中线模型典例2.已知,在Rt ABC △中,90BAC ∠=︒,点D 为边AB 的中点,AE CD ⊥分别交CD ,BC 于点F ,E .(1)如图1,①若AB AC =,请直接写出EAC BCD ∠-∠=______;②连接DE ,若2AE DE =,求证:DEB AEC ∠=∠;(2)如图2,连接FB ,若FB AC =,试探究线段CF 和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45°;②见解析;(2)2CF DF =,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利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相加得90︒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的性质结合题干已知即可解题.②延长ED 至点G ,使得DG DE =,连接AG ,从而可证明ADG ≌BDE (SAS ),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DGA DEB ∠=∠,即可知道//AG BC ,所以GAE AEC ∠=∠,根据题干又可得到AE EG =,所以DGA GAE ∠=∠,从而得出结论.(2)延长CD 至点H ,使得DH DF =,连接BH ,从而可证明HDB ≌FDA △(SAS ),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知BH AF =,90H AFD AFC ∠=∠=∠=︒,根据题干即可证明Rt HBF △≌Rt FAC △(HL ),即得出结论.【详解】(1)①∵90EAC ACD ∠+∠=︒,90AEC BCD ∠+∠=︒∴EAC BCD AEC ACD ∠-∠=∠-∠∵90EAC BAE ∠+∠=︒∴ACD BAE ∠=∠又∵AEC B BAE ∠=∠+∠∴EAC BCD B BAE ACD ∠-∠=∠+∠-∠∴45EAC BCD B ∠-∠=∠=︒故答案为45︒.②如图,延长ED 至点G ,使得DG DE =,连接AG ,∵点D 为AB 的中点,∴BD AD =,又∵ADG BDE ∠=∠,∴ADG ≌BDE ,∴DGA DEB ∠=∠,∴//AG BC ,∴GAE AEC ∠=∠,又∵2AE DE =,∴AE EG =,∴DGA GAE ∠=∠,∴DEB AEC ∠=∠.(2)2CF DF =.如图,延长CD 至点H ,使得DH DF =,连接BH ,∵AD BD =,ADF BDH ∠=∠,∴HDB ≌FDA △,∴BH AF =,90H AFD AFC ∠=∠=∠=︒,∵BF AC =.∴Rt HBF △≌Rt FAC △,∴2CF HF DF ==.变式2-1.某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探究试验活动,请你来加入.(探究与发现)(1)如图1,AD 是ABC 的中线,延长AD 至点E ,使ED AD =,连接BE ,证明:ACD EBD △≌△.(理解与应用)(2)如图2,EP 是DEF 的中线,若5EF =,3DE =,设EP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如图3,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DE DF ⊥,求证:BE CF EF +>.【答案】(1)见解析;(2)14x <<;(3)见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2)延长EP 至点Q ,使PQ PE =,连接F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FQ DE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结论;(3)延长FD 至G ,使得GD DF =,连接BG ,EG ,结合前面的做题思路,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即可.【详解】(1)证明:CD BD =,ADC EDB ∠=∠,AD ED =,ACD EBD ∴≌,(2)14x <<;如图,延长EP 至点Q ,使PQ PE =,连接FQ ,在PDE ∆与PQF ∆中,PE PQ EPD QPF PD PF =⎧⎪∠=∠⎨⎪=⎩,PEP QFP ∴∆≅∆,3FQ DE ∴==,在EFQ ∆中,EF FQ QE EF FQ -<<+,即53253x -<<+, x 的取值范围是14x <<;故答案为:14x <<;(3)延长FD 至G ,使得GD DF =,连接BG ,EG ,在DFC △和DGB 中,DF DG =,CDF BDG ∠=∠,DC DB =,(SAS)DFC DGB ∴≌,BG CF ∴=,在EDF 和EDG △中,DF DG =,90FDE GDE ∠=∠=︒,DE DE =,(SAS)EDF EDG ∴≌,EF EG ∴=,在BEG 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G BE EG ∴+>,又EF EG =,BG CF =,BE CF EF ∴+>变式2-2.倍长中线的思想在丁倍长某条线段(被延长的线段a 要满足两个条件:①线段a 一个端点是图中一条线段b 的中点;②线段a 与这条线段b 不共线),然后进行连接,构造三角形全等,再进一步将某些线段进行等量代换,再证明全等或其他的结论,从而解决问题.(应用举例)如图(1),已知: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2AB AC AD +>.简证:如图(2),延长AD 到E ,使得DE AD =,连接CE ,易证ABD ECD ∆≅∆,得AB =,在ACE ∆中,AC CE +>,2AB AC AD +>.(问题解决)(1)如图(3),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2)如图(4),在ABC ∆中,90,A D ∠=︒是BC 边的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DF ⊥,若3,4BE CF ==,求EF 的长.(3)如图(5),AD 是ABC ∆的中线,,AB AE AC AF ==,且90BAE FAC ∠=∠=︒,请直接写出AD 与EF 的数量关系_及位置关系_.【答案】,CE AE ;(1)详见解析;(2)5;(3)2EF AD =,EF AD ⊥【应用举例】由全等的性质可得AB=EC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AC+CE>AE ,即AB+AC>2AD ;故答案为EC ,AE ;【问题解决】(1)由题意不难得到,ACD GBD ∆≅∆所以∠BGD=∠BED=∠AEF=∠DAC ,∴有AF=EF ;(2)延长ED 到G ,使DG=ED ,连结CG 、FG ,不难得到EF=FG ,另同(1)有△BDE ≌△CDG ,所以∠FCG=∠FCD+∠GCD=∠FCD+∠EBD=90°,CG=BE=3,由勾股定理可得FG 即EF 的长;(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解答.【详解】【应用举例】,CE AE【问题解决】()1如图()1延长AD 到G ,使得,DG AD =连接,BG易证,ACD GBD ∆≅∆得,BG AC G DAC =∠=∠,,BE AC =,BE BG ∴=,G BEG ∴∠=∠,BEG AEF ∠=∠,AEF EAC ∴∠=∠AF EF ∴=.()2如图()2,延长ED 到G ,使得,DG ED =连接,CG FG 、易证,BDE CDG ∆≅∆得,,CG BE ED GD B DCG ==∠=∠,,DE DF ⊥DF ∴垂直平分,EG,FE FG ∴=90,A ∠=︒90,B ACB ∴∠+∠=︒90,DCG ACB ∴∠+∠=︒即90,FCG ∠=︒在Rt FCG ∆中,3,4CG BE CF ===,5,FG ∴=5,EF ∴=()32EF AD EF AD =⊥,,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AD 到G ,使AD=DG ,延长DA 交EF 于P ,连结BG ,则不难得到△BGD≌△CAD,∴BG=AC,∠GBD=∠ACD,∠DGB=∠DAC,又AF=AC,∴BG=AF,∴∠ABG=∠ABD+∠GBD=∠ABD+∠ACD=180°-∠BAC=∠EAF,∴在△ABG和△EAF中,AB AEABG EAF BG AF=⎧⎪∠=∠⎨⎪=⎩,∴△ABG≌△EAF,∴EF=AG=2AD,∠EFA=∠DGB=∠DAC,∵∠DAC+∠PAF=180°-∠FAC=180°-90°=90°,∴∠EFA+∠PAF=90°,∴∠APF=90°,∴EF⊥AD .考点题型三全等三角形–旋转模型典例3.在Rt△ABC中,∠ABC=90°,∠BAC=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α得到△AED,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E、D.(1)如图1,当点E恰好在AC上时,求∠CDE的度数;(2)如图2,若α=60°时,点F是边AC中点,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15°;(2)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A=DA,∠CAD=∠BAC=30°,∠DEA=∠ABC=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C,从而计算出∠CDE的度数;(2)如图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到BF=12AC,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BC=12AC,则BF=BC,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AE=∠CAD=60°,AB=AE,AC=AD ,DE=BC,从而得到DE=BF,△ACD和△BAE为等边三角形,接着由△AFD≌△CBA得到DF=BA,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结论.【详解】解:(1)如图1,∵△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得到△AED,点E恰好在AC上,∴∠CAD=∠BAC=30°,∠DEA=∠ABC=90°,∵CA=DA,∴∠ACD=∠ADC=12(180°−30°)=75°,∠ADE=90°-30°=60°,∴∠CDE=75°−60°=15°;(2)证明:如图2,∵点F是边AC中点,∴BF=12 AC,∵∠BAC=30°,∴BC=12 AC,∴BF=BC,∵△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BAE=∠CAD=60°,AB=AE,AC=AD,DE=BC,∴DE=BF,△ACD和△BAE为等边三角形,∴BE=AB,∵点F为△ACD的边AC的中点,∴DF⊥AC,易证得△AFD≌△CBA,∴DF=BA,∴DF=BE,而BF=DE,∴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变式3-1.给出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该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1)在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写出两种勾股四边形的名称;(2)如图,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连接AD,DC,CE,已知∠DCB=30°.①求证:△BCE是等边三角形;②求证: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答案】(1)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均可;(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和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则有矩形或正方形或直角梯形;(2)①首先证明△ABC≌△DBE,得出AC=DE,BC=BE,连接CE,进一步得出△BCE 为等边三角形;②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一步得出△DCE是直角三角形,问题得解.【详解】解:(1)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均可;(2)①∵△ABC≌△DBE,∴BC=BE,∵∠CBE=60°,∴△BCE是等边三角形;②∵△ABC≌△DBE,∴BE=BC,AC=ED;∴△BCE为等边三角形,∴BC=CE,∠BCE=60°,∵∠DCB=30°,∴∠DCE=90°,在Rt △DCE 中,DC 2+CE 2=DE 2,∴DC 2+BC 2=AC 2.变式3-2.如图,在ABC △中,90BAC ∠=︒,E 为边BC 上的点,且AB AE =,D 为线段BE 的中点,过点E 作EF AE ⊥,过点A 作AF BC ,且AF 、EF 相交于点F .(1)求证:C BAD ∠=∠(2)求证:AC EF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 ⊥BC ,由余角的性质可得∠C=∠BAD ;(2)由“ASA”可证△ABC ≌△EAF ,可得AC=EF .【详解】(1)如图∵AB AE =,∴ABE ∆是等腰三角形 又∵D 为BE 的中点, ∴AD BE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在Rt ABC ∆和Rt DBA ∆中, ∵B 为公共角,90BAC BDA ∠=∠=︒, ∴C BAD ∠=∠.另解:∵D 为BE 的中点, ∵BD ED =,又AB AE =,AD AD =, ∴ADB ADE ∆≅∆,∴ADB ADE ∠=∠,又180ADB ADE ∠+∠=︒, ∴90ADB ADE ∠=∠=︒ ∴AD BC ⊥,在Rt ABC ∆和Rt DBA ∆中, ∵B 为公共角,90BAC BDA ∠=∠=︒, ∴C BAD ∠=∠.(2)∵AF BC ,∴EAF AEB ∠=∠,∵AB AE =,∴ABE AEB ∠=∠,∴EAF ABC ∠=∠,又∵90BAC AEF ∠=∠=∠︒, ∴BAC AEF ∆≅∆,∴AC EF =.考点题型四全等三角形– 垂线模型典例4.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 ≌△CEB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DE=AD-BE ,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已知推出∠ADC=∠BEC=90°,因为∠ACD+∠BCE=90°,∠DAC+∠ACD=90°,推出∠DAC=∠BCE ,根据AAS 即可得到答案;(2)与(1)证法类似可证出∠ACD=∠EBC ,能推出△ADC ≌△CEB ,得到AD=CE ,CD=B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证明:如图1,∵AD ⊥DE ,BE ⊥DE ,∴∠ADC=∠BEC=90°,∵∠ACB=90°,∴∠ACD+∠BCE=90°,∠DAC+∠ACD=90°,∴∠DAC=∠BCE ,在△ADC 和△CEB 中, CDA BEC DAC ECB AC BC ∠=∠⎧⎪∠=∠⎨⎪=⎩,∴△ADC ≌△CEB (AAS );(2)结论:DE=AD-BE .理由:如图2,∵BE ⊥EC ,AD ⊥CE ,∴∠ADC=∠BEC=90°,∴∠EBC+∠ECB=90°,∵∠ACB=90°,∴∠ECB+∠ACE=90°,∴∠ACD=∠EBC ,在△ADC 和△CEB 中,ACD CBE ADC BEC AC BC ∠=∠⎧⎪∠=∠⎨⎪=⎩,∴△ADC ≌△CEB (AAS ),∴AD=CE ,CD=BE ,∴DE=EC-CD=AD-BE .变式4-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30︒︒∠=∠=ACB BAC ,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外侧作等边ABE ∆和等边ACD ∆,DE 交AB 于点F ,求证:=EF FD .【答案】详见解析【分析】过点E 作EG AB ⊥于点G ,则有1122AG BG AE AB ===,再证 ()SAS ACB EGA ≅,得到EG AC =.从而得到90DAF DAC CAB ∠=∠+∠=︒,所以(AAS)ADF GEF ≅,即可完成证明。
2020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题型 总结(含解析)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题型总结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例1】 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DG BC ⊥且平分BC ,DE AB ⊥于E ,DF AC ⊥于F . (1)说明BE CF =的理由;(2)如果AB a =,AC b =,求AE BE 、的长.GFE DC BA【解析】构造全等BE【答案】(1)连接BD 、CD ,显然=BD DF ,因为AD 为角分线,所以DE DF =,BDE CDF ≌△△,所以BE CF =(2)显然AED AFD ≌△△,所以AE AF =,所以22a b a bBE AE -+==,【例2】 如图,已知ABC △中,90BAC ︒∠=,AB AC =,BE 平分ABC ∠,CE BD ⊥ 求证:2BD CE =.【解析】有垂直和角平分线想等腰三角形【答案】延长CE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F ,因为BE 为角平分线和垂线,所以显然CE EF =即2CF CE =证ABD ACF ≌△△,所以2BD CF BD CE ==,所以 GFE DC BAEDCBA【例3】 如图,BC BA >,BD 平分ABC ∠,且AD CD =,求证:180A C ∠+∠=︒.【解析】略【答案】BC 上取BE AB =所以ABD EBD BED A ∠=∠≌,所以△△,又可证180C DEC BED DEC ︒∠=∠∠+∠=,又,所以180A C ︒∠+∠=.【例4】 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且180B D ∠+∠=︒,求证:AE AD BE =+.F EDCBACDABEDCBA【解析】略【答案】过C 作AD 的垂线交AD 延长线于F ,BCE DCF BE DF ⇒=≌△△EAC FAC AE AF AE AD DF AD BE ⇒==+=+≌,所以△△二、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例5】 已知,如图ABC △中,5AB =,3AC =,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解析】延长AD 至E 使AD DE =,连接BE .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E DCBAFE DCBAD CBA【答案】28AD <<【例6】 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 CF +与EF 的大小.【解析】略【答案】延长FD 至G 使DG DF =,所以有GED FED ≌△△和BDG CDF ≌△△,所以CF BG GE EF ==,。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辅助线方法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辅助线法1.等角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与三角形的另外一个顶点相连,得到一条辅助线。
这条辅助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角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2.中线法: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中线。
相等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3.高线法:将三角形内任意一条边的垂线向另外两边引出,得到三角形的高线。
相等的高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4.角平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5.角平分线中垂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中垂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垂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中垂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6.外心连线法:将三角形外接圆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相连,得到三条辅助线。
这三条辅助线相等,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二、例题解析1.已知△ABC,点D,E分别为BC,AB边上的中点,连接AD,BE相交于点F,求证:△DEF≌△ABC。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因此可使用中线法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
由于D,E分别是BC,AB边上的中点,因此DE是AC中线,即DE=1/2AC;同理,AE是BC中线,AF=1/2BC。
因此,△ADB和△AEC是等腰三角形,且AD=EC,AB=AB,∠BAC=∠BAC,因此△ADB≌△AEC。
又因为DE是AC中线,BF是AE中线,因此DE=1/2AC,BF=1/2AE。
初中几何辅助线的经典题型大汇总,很实用!
初中几何辅助线的经典题型大汇总,很实用!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一、截取构全等如图,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点E在AD上,求证:BC=AB+CD。
分析: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BC上截取BF=AB,再证明CF=CD,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另外一个全等自已证明。
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BE与CD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明。
自己试一试。
二、角分线上点向两边作垂线构全等如图,已知AB>AD,∠BAC=∠FAC,CD=BC。
求证:∠ADC+∠B=180°。
分析:可由C向∠BAD的两边作垂线。
近而证∠ADC与∠B之和为平角。
三、三线合一构造等腰三角形如图,AB=AC,∠BAC=90° ,BD为∠ABC的平分线,CE⊥BE。
求证:BD=2CE。
分析:延长此垂线与另外一边相交,得到等腰三角形,随后全等。
四、角平分线+平行线如图,AB>AC, ∠1=∠2,求证:AB-AC>BD-CD。
分析:在AB上截取AE=AC,通过全等和组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证。
由线段和差想到的辅助线截长补短法AC平分∠BAD,CE⊥AB,且∠B+∠D=180°,求证:AE=AD+BE。
分析:过C点作AD垂线,得到全等即可。
由中点想到的辅助线一、中线把三角形面积等分如图,ΔABC中,AD是中线,延长AD到E,使DE=AD,DF是ΔDCE的中线。
已知ΔABC的面积为2,求ΔCDF的面积。
分析:利用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二、中点联中点得中位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BA、CD的延长线分别交EF的延长线于点G、H。
求证:∠BGE=∠CHE。
分析:取BD的中点M,连接ME、MF,通过中位线得平行传递角度。
三、倍长中线如图,已知ΔABC中,AB=5,AC=3,连BC上的中线AD=2,求BC的长。
分析:倍长中线得到全等易得。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
五种辅助线助你证全等姚全刚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增加辅助线,对学习几何证明不久的学生而言常常是难点.下面介绍证明全等常常有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学习时参照.一、截长补短一般地,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素来线上时,平时能够考虑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或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例 1.如图 1,在△ ABC 中,∠ ABC=60 °, AD 、CE 分别均分∠ BAC 、∠ ACB .求证:AC=AE+CD .解析:要证AC=AE+CD ,AE 、CD 不在同素来线上.故在AC 上截取 AF=AE ,则只要证明 CF=CD .证明:在 AC 上截取 AF=AE ,连接 OF.∵ AD 、 CE 分别均分∠ BAC 、∠ ACB ,∠ ABC=60 °∴∠ 1+∠ 2=60 °,∴∠ 4=∠ 6=∠ 1+∠ 2=60 °.显然,△ AEO ≌△ AFO ,∴∠ 5=∠4=60°,∴∠ 7=180°-(∠ 4+ ∠ 5) =60 °在△ DOC 与△ FOC 中,∠ 6=∠ 7=60°,∠ 2=∠ 3, OC=OC∴△ DOC ≌△ FOC, CF=CD∴ AC=AF+CF=AE+CD.截长法与补短法,详尽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2:如图甲, AD∥BC,点 E 在线段 AB上,∠ ADE=∠CDE,∠ DCE=∠ECB。
求证: CD=AD+BC。
思路解析:1)题意解析:此题观察全等三角形常有辅助线的知识:截长法或补短法。
2)解题思路:结论是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 CD上截取 CF=CB,只要再证 DF=DA即可,这就转变成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进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大全及常考题型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作法及常考题型解析初中数学辅助线本资料涵盖内容1、初中数学作辅助线方法2、初中数学作辅助线注意事项3、初中数学作辅助线例题大全4、对应练习题一、辅助线在中考中的地位在中考题目中,辅助线的考察主要以解答题形式出现,分值高,决定着你数学成绩的高低。
对于几何题来说,这是一个难点,考查的是你对知识点一个全面的理解,当然也是有技巧的,下面就是针对作辅助线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只要你能把我文章中的方法掌握,完成相应的训练题,几何题绝不会失分,你的数学成绩就会比别人高。
二.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做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初学几何证明的学生来说,这往往是一个难点。
下面介绍证明全等时常见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研究时参考。
一、截长补短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的办法。
具体作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用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如,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
要证明AC=AE+CD,因为AE、CD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在AC上截取AF=AE,只要证明CF=CD即可。
具体证明过程为: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
由于AD、CE分别平分∠BAC、∠ACB,∠ABC=60°,因此∠1+∠2=60°,∠4=∠6=∠1+∠2=60°。
显然,△AEO≌△AFO,因此∠5=∠4=60°,∠7=180°-(∠4+∠5)=60°。
在△DOC与△FOC中,∠6=∠7=60°,∠2=∠3,OC=OC,因此△DOC≌△FOC,CF=CD,所以XXX。
另一个例子是在图甲中,AD∥BC,点E在线段AB上,∠ADE=∠CDE,∠DCE=∠ECB。
要证明CD=AD+BC。
因为结论是CD=AD+BC,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的“截长”,即在CD上截取CF=CB,只要再证明DF=DA即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具体证明过程为:在CD上截取CF=BC,如图乙,因此△XXX≌△BCE(SAS),∴∠2=∠1.又因为AD∥BC,∴∠ADC+∠BCD=180°,∴∠DCE+∠XXX°,∴∠2+∠3=90°,∠1+∠4=90°,∴∠3=∠4.在△FDE与△ADE中,∴△XXX≌△ADE(ASA),∴DF=DA,因此CD=DF+CF,∴XXX。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解析)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2020年中考数学必考专题16 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问题(解析版)
专题16 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问题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例题1】(2019•贵州省安顺市)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D B.AC=DF C.AB=ED D.BF=EC【解答】选项A、添加∠A=∠D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正确;选项B、添加AC=DF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选项C、添加AB=DE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专题知识回顾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选项D、添加BF=EC可得出BC=EF,然后可用ASA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例题2】(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B=△E,BF=CE,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C△△DEF,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答案】AB=DE.【解析】添加AB=DE;△BF=CE,△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例题3】(2019•铜仁)如图,AB=AC,AB△AC,AD△AE,且△ABD=△ACE.求证:BD=CE.【答案】见解析。
专题:三角形全等常用辅助线及模型(答案)
专题:三角形全等常用辅助线及模型※题型讲练考点一三角形全等常见辅助线一:倍长中线法1.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1)求证:AB+AC>2AD;(2)若AB=5,AC=3,求AD的取值范围.解:(1)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接BE.∵D为BC的中点,∴CD=BD.又∵AD=ED,∠ADC=∠EDB,∴△ADC≌△EDB.∴AC=EB.∵AB+BE>AE,∴AB+AC>2AD.(2)∵AB-BE<AE<AB+BE,∴AB-AC<2AD<AB+AC.∵AB=5,AC=3,∴2<2AD<8.∴1<AD<4.2.如图,AB=AE,AB⊥AE,AD=AC,AD⊥AC,M为BC的中点,求证:(1)DE=2AM;(2) AM⊥DE.证明:(1)延长AM至点N,使MN=AM,连接BN.∵M为BC的中点,∴BM=CM.又∵AM=MN,∠AMC=∠NMB,∴△AMC≌△NMB(SAS),∴AC=BN,∠C=∠NBM,∴∠ABN=∠ABC+∠NBM=∠ABC+∠C=180°-∠BAC=∠EAD.∵AD=AC,AC=BN,∴AD=BN.又∵AB=AE,∴△ABN≌△EAD(SAS),∴DE=NA.又∵AM=MN,∴DE=2AM.(2)互余证法,证明略;3.如图,△ABC中,BD=AC,∠ADC=∠CAD,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BAE.解:延长AE到M,使EM=AE,连结DM易证△DEM≌△CEA∴∠C=∠MDE, DM=AC又BD=AC∴DM=BD,又∠ADB=∠C +∠CAD,∠ADM=∠MDE+∠ADC,∠ADC=∠CAD∴∠ADM=∠ADB∴△ADM≌△ADB∴∠BAD=∠MAD即AD平分∠BAE考点二三角形全等常见辅助线二:截长补短法1.如图,已知AP∥BC,∠P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CE的延长线交AP于点D.求证:AD+BC=AB.证明:在AB上截取AF=AD,∵AE平分∠PAB,∴∠DAE=∠FAE,在△DAE和△FAE中,∴△DAE≌△FAE(SAS),∴∠AFE=∠ADE.∵AD∥BC,∴∠ADE+∠C=180°,∵∠AFE+∠EFB=180°,∴∠EFB=∠C.∵BE平分∠ABC,∴∠EBF=∠EBC,在△BEF和△BEC中,∴△BEF≌△BEC(AAS),∴BC=BF,∴AD+BC=AF+BF=AB.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 =∠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求证:EF=FD+BE.证明:如图,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B=∠ADC=90°,∴∠B=∠ADG=90°.∵AB=AD,∴△ABE≌△ADG.∴AE=AG,∠BAE=∠DAG.又∵∠BAD=120°,∠EAF=60°,∴∠BAE+∠FAD=60°,∠DAG+∠FAD=60°.即∠GAF=60°,∴∠EAF=∠GAF=60°.∴△EAF≌△GAF.∴EF=GF=FD+DG,∴EF=FD+BE.考点三三角形全等常见模型一:一线三等角1.如图,在△ABC中,AB=AC,P、M分别在BC、AC边上,且∠APM=∠B,若AP=MP,求证:PB=MC.证明:∵∠B+∠BAP=∠APM+∠CPM,∠B=∠APM,∴∠BAP=∠CPM.∵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B=∠C,又∵AP=PM,∴△APB≌△PMC.∴PB=MC 2.如图,一次函数y=-23x+4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则过B,C两点的直线表达式为y=15x+4.3.(1)已知,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则线段BD、CE、DE之间的关系是: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钝角,请问(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①图②解:(1)DE=BD+CE.(2)当α为任意钝角时,结论DE=BD+CE仍成立,理由:∵∠BDA=∠BAC=α,∴∠DBA+∠BAD=∠BAD+∠CAE=180°-α,∴∠CAE=∠ABD,∵在△ADB和△CEA中,⎩⎨⎧∠ABD=∠CAE,∠BDA=∠AEC,AB=CA,∴△ADB≌△CEA(AAS),∴AE=BD,AD=CE,∴DE=AE+AD=BD+CE.考点四三角形全等常见模型二:手拉手1.如图,△ABC,△CDE是等边三角形,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E、BD交于点O.(1)求证:AE=BD;(2)求∠BOE的度数;(3)若BD和AC交于点M,AE和CD交于点N,求证:CM=CN.解:(1)∵△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AC=BC,CE=CD,∠ACB=∠DCE=60°.∴∠BCD=∠ACE=120°.在△ACE和△BCD中,∴△ACE≌△BCD(SAS),∴AE=BD.(2) ∠BOE的度数为120°;(3)∵△ACE≌△BCD,∴∠CBD=∠CAE.∵∠ACN=180°-∠ACB-∠DCE=60°,∴∠BCM=∠ACN.在△BCM和△ACN 中,∴△BCM≌△ACN(ASA),∴CM=CN.2.如图,∠BAD =∠CAE=90°,AB=AD,AE=AC,AF⊥CF,垂足为F.(1)求证:BC=DE.(2)求∠EAF的度数;(3)若AC=1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1)易证△ABC≌△ADE(SAS),∴BC=DE.(2) ∠EAF的度数为135°;(3)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三角形ACE的面积=50.※课后练习1.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是D,E.AD=3,BE=1,则DE的长是 2 .2.如图,C为线段AE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则下列结论:①AD=BE;②∠AOB=60°;③AP=BQ;④DE=DP.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填序号)3.如图,AB=AC,AB⊥AC,AD⊥AE,且∠ABD=∠ACE.求证:AD=AE.证明:∵AB⊥AC,AD⊥AE,∴∠BAC=∠DAE=90°,∴∠BAC-∠DAC=∠DAE-∠DAC,即∠BAD=∠CAE.在△ABD和△ACE中,∠BAD=∠CAE,AB=AC,∠ABD=∠ACE,∴△ABD≌△ACE,∴AD=AE.4.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的一点,∠EAF=45°,求证:BE+DF=EF.证明:延长EB使得BG=DF,连接AG,在△ABG和△ADF中,由AB=AD,∠ABG=∠ADF=90°,BG=DF,可得△ABG≌△ADF(SAS),∴∠DAF=∠BAG,AF=AG,又∵∠EAF=45°∴∠GAE=∠EAF=45°在△AEG和△AEF中,AE=AE,∠GAE=∠EAF,AG=AF∴△AEG≌△AEF(SAS),∴EF=GE= BG+BE即BE+DF=EF.5.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点,且CD=AB,∠ADB= ∠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AC=2AE.解:延长AE到M ,使EM=AE,连结DM易证△DEM≌△BEA∴∠B=∠MDE, DM=AB又CD=AB∴DM=CD,又∠ADC=∠B+∠BAD,∠ADM=∠MDE+∠ADB,∠ADB=∠BAD∴∠ADM=∠ADC∴△ADM≌△ADC∴AC=AM=2AE6.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AD,CE交于O.(1)求∠AOC的度数;(2)求证:AC=AE+CD.解:(1)∵∠1+∠2+∠3+∠4=180°-∠B=120°,∠1=∠2,∠3=∠4,∴∠2+∠3=60°,∴∠AOC=180°-60°=120°;(2)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AE=AF,∠1=∠2,AO=AO,∴△AEO≌△AFO(SAS),∴∠AOE=∠AOF,∵∠AOC=120°,∴∠AOE=∠DOC=60°,∴∠AOF=∠COF=60°,在△OFC和△ODC中,⎩⎨⎧∠FOC=∠DOC=60°,OC=OC,∠3=∠4,∴△OFC≌△ODC(ASA),∴FC=DC,∵AF+FC=AC,∴AC=AE+CD.7.Rt△ABC中,BC=AC,∠ACB=90°,D为射线AB上一点,连接CD,过点C作线段CD的垂线l,在直线l上分别在点C 的两侧截取与线段CD相等的线段CE和CF,连接AE,BF.(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点D不与点A,B重合),如图1,线段BF,A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线段BF,AD的数量关系为相等.(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2)成立.理由如下:∵CD⊥EF,∴∠DCF=90°,∵∠ACB=90°,∴∠DCF+∠BCD=∠ACB+∠BCD,即∠ACD=∠BCF,∵BC=AC,CD=CF,∴△ACD≌△BCF,∴AD=BF,∠BAC=∠FBC,∴∠ABF=∠ABC+∠FBC=∠ABC+∠BAC=90°,即BF⊥AD.8.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 是中点,求证:BE+CF>EF.证明:延长FD至G,使得GD=DF,连接BG,EG∵在△DFC和△DGB中,DF=DG∠CDF=∠BDGDC=DB,∴△DFC≌△DGB(SAS),∴BG=CF,∵在△EDF和△EDG中DF=DG∠FDE=∠GDE=90°DE=DE∴△EDF≌△EDG(SAS),∴EF=EG在△BEG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G+BE>EG又∵EF=EG,BG=CF,∴BE+CF>EF.9.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E(1)求∠AEB的度数;(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求证:DE=CE;(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①AD+BC=AB;②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解:(1)∵AM∥BN,∴∠MAB+∠ABN=180°,又AE,BE分别为∠MAB、∠NBA的平分线,∴∠1+∠3=(∠MAB+∠ABN)=90°,∴∠AEB=180°-∠1-∠3=90°,即∠AEB为直角;(2)过E点作辅助线EF使其平行于AM,∵AM∥BN,EF∥BC,∴EF∥AD∥BC,∴∠AEF=∠4,∠BEF=∠2,∵∠3=∠4,∠1=∠2,∴∠AEF=∠3,∠BEF=∠1,∴AF=FE=FB,∴F为AB的中点,又EF∥AD∥BC,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E为DC中点,∴ED=EC;(3)由(2)中结论可知,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总满足EF为梯形ABCD中位线的条件,所以总有AD+BC=2EF=AB.所以①成立。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辅助线问题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含答案) 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D C BAED F CB A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3】 如图, BC BA , BD 平分 ABC ,且 AD CD ,求证: A C 180 .
【解析】过 D 作 DM ∥ AC 交 AB 于点 M ,易证△AME ≌ DEM ,AM ED 。显然△BDM ≌△FDG ,BM GF , 结论成立。
【答案】如图
7
【例 14】 如图,在△ABC 内存在一点 P ,求证: AB AC BP CP
所以结论成立。
【例 7】 如图在△ABC 中, C 90,AC BC,AD DB,AE CF 。求证: DE DF .
【答案】连接 CD , A DCF 45 ,所以△AED ≌△CFD ,所以 DE DF
4
【例 8】 如图, AB AC ,∠A 90,AE CF,BD DC .求证: FD ED
【解析】略 【答案】过 C 作 AD 的垂线交 AD 延长线于 F ,△BCE ≌△DCF BE DF
△EAC ≌△FAC AE AF,所以AE AD DF AD BE
二、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例 5】 已知,如图△ABC 中, AB 5 , AC 3 ,则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解析】延长 AD 至 E 使 AD DE ,连接 BE .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 【答案】 2 AD 8
3
【例 6】 如图,△ABC 中, E、F 分别在 AB、AC 上, DE DF , D 是中点,试比较 BE CF 与 EF 的大小. 【解析】略 【答案】延长 FD 至 G 使 DG DF ,所以有△GED ≌△FED 和△BDG ≌△CDF ,所以 CF BG ,GE EF 。
【解析】略 【答案】 BC 上取 BE AB 所以△ABD ≌△EBD ,所以BED A ,
又可证 C DEC ,又BED DEC 180 ,所以 A C 180 .
2
【例 4】 如图, AC 平分 BAD , CE AB ,且 B D 180 ,求证: AE AD BE .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题型总结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 变换中的“旋转”.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 “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 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 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 分等类的题目.
【解析】略 【答案】连接 AD , EAD FCD 45 ,易证△AED ≌△CFD ,所以 ED FD ,再证△BDE ≌△ADF BDE ADF ,得证
【例 9】 如图,△ABC 中, BD DC AC , E 是 DC 的中点,求证: AD 平分 BAE .
【解析】略 【答案】倍长 AE 至 G 连 DG 所以△DEG ≌△CEA ,显然 BD DG ,BDA ≌GDA 所以△ABD ≌ AGD 即 AD 平分 BAE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 积的知识解答. 一、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 【例 1】 如图,△ABC 中,AD 平分 BAC ,DG BC 且平分 BC ,DE AB 于 E ,DF AC 于 .(1)说明 BE CF 的理由;(2)如果 AB a , AC b ,求 AE、BE 的长.
【解析】略 【答案】延长 AB 与 MC 的延长线交于 F , AE 的延长线与 MD 的延长线交于 G ,证明△BFC ≌△EGD
F G ,所以 AF AG ,所以△AFM ≌△AGM 所以 AM CD .
6
【例 12】 如 图 , 在 四 边 形 ABCD 中 , A C 90 , AB AD , 若 这 个 四 边 形 的 面 积 为 16 , 则 BC CD =___________.
【解析】如图:过 A 做 AE BC , AF CD ,证△ABE ≌△ADF ,所以 BC CD CE CF 【答案】8
四、平移变换 【例 13】 在△ABC 的边 BC 上取两点 D、F ,使 BD FC ,过 D、F 分别作 BA 的平行线,分别交 AC 于 E、G .
求证: AB GF ED .
5
【例 10】 如图, AB CD , E 为 BC 的中点, BAC BCA ,求证: AD 2AE
【解析】略 【答案】倍长 AE 至 G 连 BG 易证△BEG ≌△CEA 得出相对应的角与边相等再证△ABG ≌△DCA AD AG 即 AD 2AE
三、补形法 【例 11】 如图,在凸五边形 ABCDE 中,B E ,C D ,BC DE ,M 是 CD 的中点. 求证:AM CD .
【解析】构造全等 BE
【答案】(1)连接 BD 、CD ,显然 BD=DF ,因为 AD 为角分线,所以 DE DF ,△BDE ≌△CDF ,所以 BE CF
(2)显然△AED ≌△AFD ,所以 AE AF ,所以 BE a b ,AE a b
2
2
1
【例 2】 如图,已知△ABC 中, BAC 90 , AB AC , BE 平分 ABC , CE BD 求证: BD 2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