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教案病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病句检测讲评学案学案

病句检测学习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2、通过分析典型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方法。
3、能正确、规范的修改病句。
学习过程:合作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试题讨论第一组试题病因①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2D②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发生在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的事故,导致108名矿工遇难。
事故原因初步确认为是瓦斯爆炸造成的。
4A 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医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6C④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7B⑤他们本着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为原则,改革了药品的处方、工艺和剂型,从而赢得了市场。
10B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沿海地区招工难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的就业技能缺乏和农民工的工资偏低造成的。
13D⑦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14A第二组试题病因①汉王电纸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发布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1A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3A③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
4B④近20年来,中国大学里的学术腐败行为和观念,似乎越演越烈,大有燎原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和民众的强烈不满。
5D⑤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高三二轮复习:修改病句

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
额。
谓语动词“录取”与宾语中心语“名额”不搭配,
可将“两个名额”改为“两名学生”
3.(2017·高考全国卷Ⅲ,18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 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成分残缺
指句子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 宾语(中心语)残缺、谓语(动词)残缺、关联词或介词残缺等几种类型。 要重点识别主语残缺的语病。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不可或缺。残 缺了,会使表意不明确。这一点,正是高考考查“残缺”的重点
成分赘余
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做句 子组成部分。成分赘余现象主要是近义词造成重复、画蛇添足式重复 或否定失当引起的,比如:特殊嗜好、悬殊很大、切忌不要等
(三)识别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包括句式杂糅、中途易辙、藕断丝连(前后牵连)三 种类型。 重点识别、判断句式杂糅。
近年高考题常考类型 (一)搭配不当
1.(2019·高考天津卷,3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 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 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
2.(2017·高考全国卷Ⅲ,18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 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
宽容。 全句的主语应是“孩子”,句中介词结构“在…… 身上”使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介词 结构“在……身上”。
3.(2015·高考四川卷,4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 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 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二、复习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复习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四、复习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五、复习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引出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识别、修改病句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熟练掌握病句修改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中考成绩。
今天我们来进入病句专题的学习。
对症下药,方可治病。
语句有哪些常见病症呢?找到了病因,又该怎样为它治病呢?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归纳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
(二)免费问诊:免费问诊1: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作业。
2、近视眼发生的机会很多,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平时养成用眼卫生。
3、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4、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5、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缺主语)(※:介词使用不当造成句子成分残缺)修改: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归纳病因: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治病秘方:成分残缺—-补充完整练习: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 )A。
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机。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点拨】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
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
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之搭配不当

高考二轮复习语用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搭配不当知识梳理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的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常见的搭配不当类型有以下几种:搭配不当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主宾搭配不当4.动补搭配不当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6.关联词搭配不当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用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解析:1.先划分句子成分:(局部生态环境的)(定语)改善(主语)〔并不能〕(状语)遏制(谓语)(整体恶化的)(定语)态势(宾语),(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定语)速度与面积(主语)〔仍然在不断〕(状语)扩大(谓语)。
2.分析:“速度”不能“扩大”。
判断主谓是否搭配合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2)重视语法分析,确定主语和谓语;(3)注意多个主语和单个谓语是否顾此失彼;(4)注意是否暗中更换主语。
常见主谓搭配不当类型:1.主语+谓语。
语句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单个词语,语义上搭配不当。
两者往往离得较远,考生容易忽略。
如: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主语“高考改革”和谓语“出台”不能搭配,可在“高考改革”后加“方案”。
】2.主语+复杂谓语。
语句中,主语只有一个,但谓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容易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现象。
3.复杂主语+谓语。
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语句,容易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下面病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给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答案】1.先划分句子成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定语)一生(主语),创作了(谓语)(九十多部)(定语)小说(宾语),〔给世界文学〕(状语)留下了(谓语)(宝贵的)(定语)遗产(宾语)。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课时安排:】共7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第一种,选择题【高考题例】广东卷(A)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几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A【解析】B项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宜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项中“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语序不当,“令人流连忘返”应调后;D项“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
第二种。
修改病句例:(2006江苏高考)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高考病句专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考病句专题教案引言:高考病句是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下各种病句,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影响语言表达的理解和准确性。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提升语言表达水平,本教案特别设计了高考病句专题教学。
一、教学目标1.了解病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习识别和辨析各类病句;3.掌握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4.培养学生审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病句的概念和分类a.什么是病句:指语法错误或不规范的语句;b.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谓不一致、动词形式错误、定语从句关系不清、句子结构错误等。
2.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a.主谓不一致的辨析和修改;b.动词形式错误的辨析和修改;c.定语从句关系不清的辨析和修改;d.句子结构错误的辨析和修改。
3.反思和总结高考真题中的病句a.分析高考真题中常见的病句类型;b.总结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句类型;c.针对高考病句进行技巧点拨和优化建议。
三、教学过程1.引入a.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病句对语言表达的影响;b.以具体例子呈现病句的错误和纠正。
2.病句的概念和分类a.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定位;b.列举并解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3.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a.针对每种病句类型,介绍其辨析和修改方法;b.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悉操作。
4.反思和总结高考真题中的病句a.分析高考历年真题中的病句;b.总结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句类型;c.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5.小组讨论和展示a.分成小组,对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改;b.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思路和修改结果。
6.巩固练习a.发布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b.讲解答案,进行错题讲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展示a.根据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评价他们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2.练习题a.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评分,检查他们的病句修改水平。
3.学习总结a.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高三语文高考《病句修改》教案

语文复习之《病句修改》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
2、让学生掌握判断常见病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点拨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判定病句的方法,以合作议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病句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找出病句的方法,准确判断句子有无语病。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一旦生病,我们别无他法,只得去找医生看病。
同学们,你们找过医生看过病吗?那谁能简单扼要地说说看病的大致经过?学生交流。
板书:挂号——医生诊断——医生治疗(服药、手术)医生的本事的确很大,能把病魔除去,让肌体恢复健康,使我们大家快快乐乐的生活和学习。
你们想当一回医生吗?不过,咱们今天治的病可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我们说话、写句子,写文章时出现的语病。
你们能当好这个医生吗?真有信心。
出示复习提示,教师简介。
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二、找出下列病句并修改(相互讨论)1、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2、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3、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当我遇到许多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5、节日期间,百货大楼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6、我生长在珠江边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我生长在珠江边”和“珠江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套叠,改:“我生长在珠江边,这儿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7、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8、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笔、直尺和圆规。
三、多媒体展示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成分累赘5、结构混乱6、语序不当7、表意不明8、不合逻辑四、归纳病句的类型1、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判断和修改常见的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符合语法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避免修改后句意发生改变。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辨析和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复习的兴趣。
2. 知识梳理:回顾和总结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病句的知识。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常见的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改。
2. 写一篇短文,尽量使用正确的句式,避免出现病句。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修改病句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修改病句。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总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总复习教案
【摘要】高三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总复习教案”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总复习教案
修改病句比辨析病句更难、难就难在其较强的主观性。
另外,此题型常把语法。
语句简明连贯、用语得体等方面内容放在一起考查,又有较强的综合性。
●难点磁场
[试题1](★★★★)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
请将可
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
(2001 年春季高考试题京、皖、蒙卷)
由于①人体②脂肪的③密度远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试题2](★★★★★)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在标点、词语、语法
方面都有一些毛病。
读完后完成(1)(2)两题。
(1997 年全国高考题)。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病句复习——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不合事理,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 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 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1、给病人做手术,过去由医生个人决定, 现在规定重大手术需要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保 证了手术的顺利的进行。
乱用否定,造成混乱。
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 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双重或多重否定造成不合逻辑。
计策:注意多重否定、反问、及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以防、防止、避免、忌、戒、制止、禁止、否认 忘记等。
4、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说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 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模棱两可
例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 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 看法是否定的。
指
例2、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 勇敢呢?从一些历史资料看,并不是这样。
代 不
例3、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 我还清楚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计策: 抓并列短语,看是否存在种属、交叉、重 复、对峙的矛盾。
4、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 学。
[析]“伪科学”这一概念用错了。“戴上……面具”就是表里不 一,“伪科学”是“反科学”的,“戴上伪科学的面具”实际 上就不是反科学的。应改为“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5、地震产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 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产生。
3、否定不当
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 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如: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适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病句教案(一)(教师版) 苏教版

高三语文病句练习(一)(教师版)【教学目标】1、熟悉巩固病句考查的六种类型:前四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后二种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2、强化辨析病句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全社会关注通货膨胀,民众担心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多次表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游资炒作造成的。
B.体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C.发展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事业,对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D.脐带血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全世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用自己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的例子。
答案C(A项错在“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B项“提升”和“意识”搭配不当。
D 项语序不当,应为“但至今全世界还没有……”)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在2010年里再次出台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B.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C.成千上万的亚州冬运会志愿者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文明亚冬会的理想。
D.倍受社会关注的罗彩霞诉8名被告侵害其姓名权、受教育权一案,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在长沙异地开庭审理,最终双方以调解结案。
答案D(A语序不当,将“一系列”提至“促进”前;B项为搭配不当,“火山”不能“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应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C“完成”与“理想”搭配不当,改为“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XX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搭配不当病句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XX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搭配不当病句专项归纳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2)搭配不当课前预习案一、成语积累:21.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蚕、鲸,名词作状语)34.沧海一粟:比喻非常微小。
粟,谷子。
35.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义。
39.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二、高考真题(XX---XX年)回放: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然后核对答案,了解高考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2、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3.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分析典型病句的错误原因。
3. 练习:让学生辨识和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发生情况,了解教学成果的持久性。
五、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收集各类病句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等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病句的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改正。
七、教学实践:1. 病句辨析: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2. 病句修改:根据学生找到的病句,指导他们进行修改,并讨论修改的合理性。
3. 病句大赛:组织学生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病句研究:让学生深入研究病句的产生原因,探索修改病句的技巧。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纠正高三语文中常见的病句错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能够理解语言规范对于写作和表达的重要性,并能在写作中避免病句错误。
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缺少主语或宾语、句子成分混乱等。
2. 常见病句错误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3. 练习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病句的了解和认识。
2. 分享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病句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病句问题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病句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错误类型。
2. 分析常见病句错误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病句对于语言表达的不利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些常见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并提出改正意见。
2.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改正病句。
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改正病句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自行发现并改正病句错误。
2.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部分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和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改正病句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和练习题。
2. 短文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练习题和短文的改正结果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改正病句错误,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语言规范的重视和意识。
高三语文《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④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
《病句专题复习》
课时
3课时
考点、知识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并且能辨别。
2、掌握常见的病句辨析方法。
重、难点
对复杂的不够典型的病句的辨析。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3)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面与两面搭配不当;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避免在写作中出现病句。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
2.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3.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对复杂句子结构的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出现病句的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2. 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特点。
3. 讲解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辨析病句。
4. 讲解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举例实践,加深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理解。
6.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7.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10. 课后跟进,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辨析和修改病句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避免病句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课后作业:1. 选取一段自己写作的文段,运用所学方法辨析并修改其中的病句。
2. 总结自己在辨析和修改病句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准备与同学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病句析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高考语文病句析辨教案2. 适用学科:语文3.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4.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辨识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基本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2. 辨识病句的方法语法分析法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3.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删改换词语调整句子结构保持句意不变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和修改病句。
2. 病句类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并举例说明。
3. 辨识病句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四种辨识病句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修改病句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病句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识别和修改病句。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识别和修改病句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病句案例,分析其类型,并尝试修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病句识别和修改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病句识别和修改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及其特点。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改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无答案

专题0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从近几年对该考点考查情况看,有如下特点:1.出现频率高,考查时间长。
近几年,病句考查一直为命题者“青睐",是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
一般以“辨析有无语病”为考查形式,修改病句也时有涉及。
2.考查重点明显。
《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都是考查重点,在高考试卷中均有涉及,但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病句类型出现频率最高,尤以“搭配不当”居首。
在修改病句题中,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表述不得体是设题的重点。
3.语言材料时代气息浓厚,综合考查程度高.高考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并且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试题综合考查程度高,也就是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的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每一选项的错误设置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考查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项定语排列不当;②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③状语位置不当;④分句间次序不当;⑤关联词语词序不当;⑥事理顺序不当。
例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方法提示】对于语序不当类病句,辨析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记一个典型句子(如“花园里那几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色玫瑰花”之类)。
依据词性的对应性予以套用,以检查中心词前的多层修饰语的语序是否恰当。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掌握病句种类及病句解题技巧2.增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增强病句题型训练.二、教课要点:掌握病句种类及病句解题技巧三、课时安排:共 3 课时四、教课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切合现代汉语语法例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要点 .《考试纲领》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改正病句”,能力层级为 D 级.【命题特色】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察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改正两大项.高考试卷中往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察: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此刻第I 卷中,这类形式占多半;二是改正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此刻第II 卷中.主要考察以下六种病句种类 :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破或赘余、结构杂乱 .⒈辨析语病的步骤辨析与改正病句是高考考察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改正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改正和消灭病句,进而提升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迅速而又正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⑴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能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但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常常有必定的难度,不是很简单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就一定走下一步了 .⑵从语法角度剖析 .之所以先语法尔后修辞、逻辑,是由于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率最大 .此外,即便不是语法错误,剖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掌握句意也有必定的利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剖析 .⑶假如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缺点,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查验,主要看它能否符合事实、情理 .⒉辨析病句的方法要想迅速而正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常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必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需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⑴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能否有缺点,假如感觉句子别扭,就再作剖析比较,进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比如:出了名此后的陈银儿最后从一个优异公司家堕落成为贿赂狂的罪人.这句话,凭语感就感觉别扭,“贿赂狂的罪人”不切合一般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 .初步能够判定,此句是个病句,缺点出在“贿赂狂的罪人”上 .再对病因作进一步的剖析,此句在语意上犯了赘余的错误:“贿赂狂”已含有“犯人”的意思 .⑵成分剖析法 .①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各成分所起的作用及其惯常所处的地点如下图:增补 +说明骨干主语+谓语+宾语+ [补语]修限修限修限饰制饰制饰制枝叶(定语)(状语)(定语)②运用句子成分剖析的方法,先将句子中的附带成分即“枝叶”去掉,抽出骨干,检查骨干能否有病;若骨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能否有缺点 .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见效的.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经过区分句子成分,就会发现这个句子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或“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二课时⑶逻辑剖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剖析,看其能否违犯事理.进行逻辑剖析,要注意从观点、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剖析,不行一叶障目,不见丛林.比如: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单能加速京郊地域的绿化建设,并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这个句子,读起来通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认真斟酌,我们就会发现句中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单种下了晚秋贡梨的树苗,并且加速了京郊地域的绿化建设”.⑷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能否有缺点,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一时拿不定想法,这时模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剖析比较,进而确立该句能否有语病 .比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 元,可合在一同才 340 元,价格廉价了近三分之二.这一句诱惑性比较大,其实我们用造句类比法,就了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本来卖 1 元,此刻卖 5 角,价格廉价了一半 .2.本来卖 1000 元,此刻卖 500 元,价格廉价了一半 .3.本来卖1000 元,此刻卖333 元,价格廉价了近三分之二 .以上三句都是对的,所以,原句也是对的 .⑸规律标记法 .有些句子自己拥有必定的标记,其语病常常就出此刻那些有标记的部位.掌握了这些标记就能帮助我们“一望即知”,迅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缺点 .下边就是一些病句的特别标记:①并列短语句中出现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观点能否互相包含或各项可否与前后有关成分搭配、语序能否适合、语句能否有歧义 .比如: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目不暇接,除各样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样调味品 .( 07 高考 ?湖北卷)这个句子中“水产品”包含“鱼、虾、甲鱼”等,不并列,只需删去“鱼、虾、甲鱼”,就没有语病了 .②介词假如句字中出现介词“对、对于、对于、和、跟、同、由于”等,我们就要考虑介词能否剩余、主语残破、能否主客颠倒等语病 .比如:《全宋文》的第一版,对于完美宋朝的学术文件、填补宋朝文化研究的空白、推进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要 .( 07 高考 ?湖北卷)“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于”,表示关涉、范围,有提示性质.“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存的动词性较强,所以有些用“对”的句子不可以改用“对于” . 此句中“对于”改为“对” .③两面词句中有“能否”、“可否”、“好坏”、“利害”、“成败”“高低”“多寡”等必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一面或两面的前后照顾问题 .比如:青年男女不再以财富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起句的“多寡”两面,与承句的“能”一面不对应,判为病句)④关系词句中出现关系词时,一般要考虑三种状况:一是关系词与主语的地点能否颠倒,二是关系词能否配套使用,三是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能否与关系词所表达的关系符合,特别要防备强加因果关系 .人们假如思想滑坡,社会民风不好,经济是很难上去的,即便上去了,也稳固不住.前后各分句的主语不一样,前一分句主语为“人们”,后一分句的主语是“经济”,所以关系词语“假如”应在“人们”以前 .⑤否定词假如句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否定词,我们就要想到可能是考察多重否定的适当与否 .第一应明确一个问题,“否定”不单包含否定副词“不”、“非”等,还包含两类比较特别的形式:一是反问句,二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如“严禁”、“忘掉”、“停止”、“否定”、“颠覆”、“清除”、“免除”、“撤消”、“忽略”、“忌”、“放弃”、“拒绝”、“防止”等) .此外,近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只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比如: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两重否定句表达必定的意思;必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必定的意思 . 本句应去掉“不” .)⑥数词和集体观点的名词.出现数词和集体观点的名词时,要考虑搭配能否适合.比如:想起过去 500 多个光阴,我不由流下了眼泪 .(“ 500 多个”不可以修饰集体观点的名词“光阴”,应将“光阴”改为“日子”)第三课时㈡改正病句⒈改正病句的基根源则⑴不可以改变原句的基本义思和内容,不可以重起炉灶另写.⑵尽量保存原句的词语和基本结构,变动尽可能少.⑶要注意试题的改正要求,切忌盲目改正 .⑷改正后的文字只需切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饰,以使其“更好”.⒉改正病句的步骤:⑴审明要求依据题目要求,有的要改正使用不适合的句子,有的要改正语法上有缺点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剩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找出“病点”进行修改.[根源:学,科,网]⑵辨清种类运用“辨析病句”的剖析方法,对语段进行“仔细阅读”,分清语病种类,确立病因,再作相应的改正 .⑶因材施教确立病处后,便着手改正.改正的方法主要有:①删删去剩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分剩余、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等种类的病句.②换主要用于搭配不当、用词不稳当等种类的病句.③增主要用于成分残破等类病句.④移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教案病句1.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材料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
多从当前时事.报刊杂志和新闻广播取材。
如下面两个选项: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有时只考辨析语病,有时既考辨析语病又考修改语病。
从分值看,病句辨析题一般为3分,修改语病题一般为4—5分。
从近几年考题看,大部分试卷(09年海南.宁夏卷有两题)只考病句辨析,把它放在客观选择题中。
主观题形式多样,常常与标点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同设一题,进行综合考查,如09年海南.宁夏卷就考查到了语言的得体情况“辨析病句”是历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中表达应用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对本考点的考查范围为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究其根源,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是在语法或语义方面出现错误所致。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Ⅰ卷,采用客观题形式。
辨析病句,首先要有程序:先找主谓宾,看搭配;接着查定状补,看修饰;再品味语意,看逻辑;其次要抓关键:抓关联词,看逻辑和位置;抓并列短语,看类别和搭配;抓否定词,看正反;抓双面词,看对应。
“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放在第Ⅱ卷,采用主观题形式,语言材料往往贴近生活,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相结合。
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懂题目,审明要求;其次要读懂句子,找出病因;再次要对症下手,简洁高效。
在具体的操作中把握四个要领:增(残缺的)、删(多余的)、换(不妥的)、调(无序的)。
解题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病句六种常见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高考病句题16种规律总结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笔者对历年高考试题及一些模拟试题中的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罗列了以下一些规律,供老师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 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应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2.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应将“热情地”调至“同他交谈”前)3.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重复,“十几万元”本为约数,不可以再用“左右”)3.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序不当,“一种”应在“行之有效”之前)4.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
(用词不当,“减少”不可以用倍数)5.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用词不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6.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用词不当,“人群”是集合名词)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人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 3.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主客体颠倒,应为“对青年人来说”、“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 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2.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关联词和副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确指的“这么”,“无论”和“不管”后应用不确指的“多么”) 3.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4.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5.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
(语序不当,出现了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6.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2.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3.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4.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1.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2.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1.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偷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3.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九、出现了疑问旬、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2.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此处与“忘”用,与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2.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应为“由……决定的”)3.它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的写法叫倒叙。
(应去掉“它是”)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1.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2.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
(“堪”即“可以”,“可以”与它重复)3.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4.《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 注: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等十二、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3.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