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自意三昧

合集下载

佛教与山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佛教与山七、亦禅亦教衡岳山

佛教与山 七、亦禅亦教衡岳山七、亦禅亦教衡岳山一、山川独秀衡山,又名岣嵝山或虎山,以其俊秀名闻天下,被誉为“五岳独秀”。

它位于湖南衡山县西。

旧志将现在的岳麓山、石鼓山也划归衡山,所谓“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周回八百里”。

东南俯瞰湘江,如泛舟江上,从此经过,就会“帆随湘水转,处处见衡山”,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

魏源在《衡岳吟》中比较五岳雄姿时写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南岳独如飞,朱雀展翅垂云大”。

南岳山形似朱雀,加之缭绕山间的烟云飘移变动,72峰真像翱翔于太空的神鸟一般。

其脉正如诗云:“西起岷峨接滇贵,东走江越连吴会。

南条之山谁最尊,俯临五岭控八桂。

沅湘夹流迤逦来,下注七泽洞庭开”,实为“南干之大宗”。

衡山为花岗岩断块山体。

地近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2℃,年平均降水量为2000 多毫米,气候温暖湿润。

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

由山麓远眺,但见群峰罗矗,层现叠出。

计有72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一说为云密)、紫盖、石廪五峰最为著名。

祝融峰,海拔1290米,为衡山最高峰,相传古代帝王三皇之一的祝融曾在此栖息奏乐,死后葬于此地,故名。

祝融峰之高为衡山一绝。

峰为群山环拥,位于中心“独尊”位置。

因其山高风大,故“草木坚瘦”,苍松低矮。

峰顶有祝融殿,殿旁有望月台,还有风穴雷池。

相传风穴“每雨将作,阴风怒号,自其穴而发”。

雷池为古人祷雨的地方,旁有甘泉涌流。

峰下有罗汉洞、舍身崖、会仙桥等景致。

峰顶气象万千,当“烟霭未尽澄彻”时,“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

当月明星稀之时,则会感受到“人间朗魄巳皆尽,此地清光犹未低”的意境。

至于日出,更令多少登山者为之惊心动魄。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趋之若鹜,在此留下美好的诗篇,试摘录几段以共尝: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著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一相三昧

一相三昧

在六祖坛经中有所谓「一相三昧」及「一行三昧」的说法。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劝勉行者在修道上很关键性的做法。

修道者若想成就一切种智,应该从一相三昧及一行三昧下功夫。

这是行门上的真功夫,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为了让行者更加明白一相三昧及一行三昧的做法,我们在这里将它提出来加以说明。

(十69)所谓「一相三昧」,在六祖坛经上是这么说的;「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简言之,六祖所谓的「一相三昧」是指心不住于一切相,而且也不被一切的境相所影响,在一切相中不生起憎爱、取舍及种种主观的价值判断,让心恒常处在安闲恬静及虚融澹泊的状态中。

这些话讲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试问:谁无憎爱?谁无取舍?谁不考虑到对自己有好处或坏处呢?所以,这是行门上的真功夫,也是很高的一种修行境界。

一般修道者能够修到此种境界的,可能不会很多。

(十70)其实,只要是众生,心中难免有种种爱憎、取舍,而且总是为自己设想,为自己的利益做考虑,那也是很自然的事,其实那也无可厚非啦。

只是心中一旦有了爱憎、取舍,凡事都只考虑到自己,都以自己的利益做考虑,那么内心的纷争、不安、不平、不满等情绪也都会一一地浮现出来。

本意当然都是为自己好,但到头来却让这颗心困扰不已,那有什么好呢?其实为自已好,本身不是问题,但怎么做纔是真正为自己好,你有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你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会让你的心处在不安、不稳定、不平、不满或不愉快中,那么这些显然不是真正为你自己好。

简言之,如果你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无益于你的那颗心的话,那就不是真正为你自己好。

但一般的凡夫很难理解到这一点,甚至于让这颗心苦恼了一辈子,他还没有察觉到,而且还不以为意呢。

这么说,要怎么做才是真正为自已好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当你面对世间的一切时只要一切随缘,而凡事只要尽心尽力去完成那就好了,就不要再有憎爱、取舍或考虑到是否对自己有益、无益等问题。

般舟三昧和我们的关系

般舟三昧和我们的关系

般舟三昧和我们的关系常善法师般舟三昧是现生见到佛,当生能成就,当生能得佛授记,能得无生法忍的大法。

那么大家知道上品上生,是什么情形呢?花开见佛,悟无生忍,顷刻之间飞行十方,历事诸佛,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是为上品上生。

上品上生者好不好啊?花开就见佛,然后顷刻之间就飞行诸国,得佛次第授记,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那么这个非常好,世间人想都想的要命。

那你知道般舟三昧是干什么吗?是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

上品上生,是到那儿才花开,花开才见佛,见佛才闻法,闻法才得心开意解,心开意解之后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之后才顷刻间历事诸佛。

历事诸佛之后呢,才得佛次第授记,然后回到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才究竟圆满。

而般舟三昧成就是什么呢?是现生即见佛,当生即成就,当生即得佛授记,即得无生法忍,好不好?方便说,般舟三昧能够超越上品上生。

你万一没修成,弄了个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好不好?也够好的了,是不是?那么你修行般舟三昧往生有没有把握?能不能成就?所以这就清楚般舟三昧的定位、般舟三昧的好处、般舟三昧的重要性。

般舟三昧和我们的关系重大不重大?太重大了。

简单关系就解释这么多。

般舟三昧和我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般舟三昧给我们一个深入念佛、全面提升,这样一种扎扎实实的机会。

而且呢,这种全面提升是在任何其他念佛方式当中所不具足的。

第二、般舟三昧能令我们障消愿满、随所愿欲、如意即成。

它的般舟消业障的方式和其它方式截然不同。

我们有一个专题专门来讲般舟消业障的问题,它的定位,它的方式,它的效果非常的奇特,非常的迅速。

它能够将我们的业障消除,而且好多业障还可以提前消除。

是以我们能够轻装上阵,在比较少的业力的干扰下来修行、来修证。

这是第二种关系。

第三个关系就是,这个业障的消除,不单纯理解为像我们所说的身体方面的业障。

其实,你的运气,你的家庭关系,包括你的事业的提升也是一样,都跟般舟三昧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说,昨天晚上我讲了很多的例子,你们感觉到这个般舟三昧好像和治病挂钩,其实我们一再强调,大家不要宣传般舟治病的效果,不然这样会给大家误导。

天台宗概略(历史简述)

天台宗概略(历史简述)
立一心三观法门。若追溯天台教史,应推龙树为鼻祖,章安灌顶所记的《摩诃止观》卷首缘
起中说:“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论是龙树所说。”智者大师的《观心颂》亦说:“归命龙
树师。”由此可见,龙树思想是天台立宗的根本。
被尊为中国佛教,大乘八宗共祖的龙树。出生于佛灭后七百年左右的北印度。他性格超
凡,受当代高等教育,诸学博综。早年曾自恃才高,一度耽于欲乐,与三友潜入王宫,戏论
等方面略为概述,旨在能起到一个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尚请方家斧正!
一.天台宗的起源
天台宗始创于北齐慧文禅师,据《佛祖统记》卷六,天台宗《东土九祖记》说,慧文因
读《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文及《中论》卷四:“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朗然悟入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因而创
人的学佛观念。一千五百年过去了,继承和发扬教观双美的天台宗,仍是中国佛学研究者的
一大课题。“道由人弘,法待缘显,有道无人,教存而莫悟;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闻
法资乎将来,悟道藉於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愿有志于天台的弘扬者,
能为“往圣继绝学”,复兴天台,使智者的圣光重辉!本文将从天台宗的起源、传承、思想
门》一卷,《次第禅安》一卷,《随自意三昧》一卷,早佚不传。智者大师(539-597),
名智觊,字德安,俗姓陈,世为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因晋时避乱,举族南迁寓居於荆州
之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至梁朝时已世居该处两百多年,由客家变成土著。父亲名起祖
,文武兼备,才华出众,久为梁湘东王萧绎知遇,引为宾客,入朝领军,乃萧衍称帝,封起
祖为“益阳县开国侯”。母亲徐氏,品性贤惠,温良恭俭,笃信佛教。

沉香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

沉香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

沉香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沉香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材,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属性。

在香道修行中,沉香被认为是最具灵性和悟性的香材之一,因此备受信徒和修行者的推崇。

沉香的香道修行,是指通过燃烧沉香、感受香气和与之互动的一种修行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可以静心聆听香气的变化,通过深呼吸来引导内心的平静与放松。

沉香的香气散发出来的时候,可以帮助修行者集中注意力,将心灵带入禅定的状态。

香道修行不仅是对自我内心的冥想,也是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

禅修化香是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通过与沉香的互动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醒。

在禅修中,修行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沉香的香气和燃烧过程上,通过静观香烟缭绕、消散的过程来体验变化的无常和生命的空性。

禅修者可以通过观照燃烧的沉香,深入体悟事物的 impermanence(无常)、emptiness(空性)和interconnectedness (相互依存)的真谛。

这种修行方式能够帮助修行者超越身心的束缚,达到超然和自由的境地。

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并不仅局限于个人内心的修行,它也有助于增进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在燃烧沉香的过程中,无论是香的产生,还是香烟缭绕的过程,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修行者通过与沉香的互动,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成为一种修行的内在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也会倾听自然的声音,观察自然的美景,与自然的和谐共舞。

沉香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不仅对于个人修行者具有重要意义,也在香道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道源自古代中国,是一种将香与人的修行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在香道修行中,沉香被视为神圣的,并且在祭祀和仪式中使用。

香道修行不仅强调个人的心灵修炼,也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群、人与宇宙的关系。

沉香在香道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与宇宙的尊重和敬畏。

总结来说,沉香的香道修行与禅修化香是一种通过燃烧沉香、感受香气和与之互动的修炼方式。

这种修行方式可以帮助个体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醒,超越身心的束缚,体悟事物的无常、空性和相互依存的真谛。

一百零八种三昧

一百零八种三昧

一百零八种三昧【百八三昧】百八,即一○八种;三昧(梵sama^dhi),即心安住于一境之寂静状态。

据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大般若经卷四一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四十七等载,三昧有一百零八种,称为百八三昧。

即:(一)首楞严三昧(梵s/u^ram!-gama),又作健行三昧。

首楞严,意为坚固摄持诸法。

菩萨住此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之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一切魔恼不能破坏。

(二)宝印三昧(梵ratna-mudr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悉能印证;诸宝中以法宝为最殊胜,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

(三)师(狮)子游戏三昧(梵sim!ha-vikri^d!ita),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等皆得自在,于诸外道,强者能破之,信者能度之;犹如狮子戏时,能制伏诸群兽。

(四)妙月三昧(梵su-candra),菩萨入此三昧,能除无明暗蔽等诸法邪见;犹如清净满月,无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candra-dhvaja-ketu),菩萨入此三昧,一切诸法通达无碍,皆悉顺从;犹如大将:以宝幢作月之像,人见此相,悉皆随从。

(六)出诸法三昧(梵sarva-dharmodgata),又作出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长;犹如降下及时雨,令草木皆生。

(七)观顶三昧(梵vilokita-mu^rdha),菩萨入此三昧,能遍见一切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

(八)毕法性三昧(梵dharma-dha^tu-niyata),又作法界决定三昧。

诸法体性,无量无二,难可执持。

菩萨入此三昧,则能决定知诸法性,而得定相;犹如虚空无能住者,得神足力,则能处之。

(九)毕幢相三昧(梵niyata-dhvaja-ketu),又作决定幢相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能决定持诸三昧法幢,于诸三昧最为尊胜;犹如大将得幢,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刚三昧(梵vajra),又作金刚喻三昧。

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犹如金刚坚固不坏,能碎诸万物。

天台宗概略(历史简述)

天台宗概略(历史简述)
一大课题。“道由人弘,法待缘显,有道无人,教存而莫悟;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闻
法资乎将来,悟道藉於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愿有志于天台的弘扬者,
能为“往圣继绝学”,复兴天台,使智者的圣光重辉!本文将从天台宗的起源、传承、思想
等方面略为概述,旨在能起到一个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尚请方家斧正!
可穷矣。於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陈废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三十岁,智者大师在慧思处学法七年,夜以继日,勤学苦
练。《佛祖统记》说他:“切柏代香,柏尽继之以栗;卷帘进月,月没燎之以松。”当他向
慧思辞行时,慧思说:“汝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续高僧传》卷二一《智觊传》。智
觊谨遵师训拜别慧思,与法喜等二十七名僧人到南朝陈国都城金陵(今南京市)弘法,住锡
》、《无量义经》、《观普贤引法经》,历时两旬,即穷三经(义)奥义秘旨。
陈文帝无喜元年(公元560年)二十三岁,遥闻禅师慧文行深名高,禅慧兼具,风德盖世
,所以他昌着战火连绵,时有陨命之险的情形,前往
&127;元州(今湖北钟祥县境)大苏山(现在大别山一脉,名为莫山)顶拜慧思禅师为师。
慧思禅师眼识英才,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续高僧传》
陈后主至德五年(公元585年),智者大师年四十八岁,奉后主诏,两至金陵,在太和殿
,后主尊智者大师以国师之礼,智者大师为开讲《大智度论》及《仁王般若经》。皇后及皇
太子,也於宫中设千僧斋会,请智者大师授菩萨戒,为其皈依弟子。此时,智者大师对佛教
教义和观行已构成了自己的体系,他经《法华经》为宗要,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涅
业相历历在目的境界,有如下的记载:“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

(天台藏)随自意三昧

(天台藏)随自意三昧

信佛学佛修佛交流QQ群37666760卍新纂續藏經第55 冊No. 0903 随自意三昧隨自意三昧目次行威儀品第一住威儀品第二坐威儀品第三眠威儀品第四食威儀中具足一切諸上味品第五語威儀品第六隨自意三昧目次(終)No. 903隨自意三昧行威儀品第一南岳大師撰凡是一切新發心菩薩。

欲學六波羅蜜。

欲修一切禪定。

欲行三十七品。

若欲說法教化眾生。

學大慈悲起六神通。

欲得疾入菩薩位得佛智慧。

先當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學妙法蓮華三昧。

是諸菩薩最初應先學隨自意三昧。

此三昧若成就。

得首楞嚴定。

隨自意三昧者。

先以大悲眼觀眾生。

舉足下足具六波羅蜜。

菩薩行時先觀眾生起一子想。

亦如幻化如影如空。

不可得想。

而自舉身作輕空想。

觀地而行如履虗空。

自令己身不曲不直。

己身直行不遲不疾。

亦不左右頋視。

又不轉頭及望。

若欲望時舉身皆轉。

如象王視。

步步進時。

觀眾生勿令損傷。

是時眾生即大歡喜。

心無恐怖無所復畏。

是時名為檀波羅蜜。

名無畏施。

問曰。

檀波羅蜜者云何。

有三種施。

一者飲食。

二者財寶。

三者說法。

飲食布施增長壽命。

衣服布施能遮寒熱。

醫藥布施能除患苦。

說法布施能破邪見。

增長慧命得三乘果。

施者.受者.飲食財寶三事俱空。

無自無他無所得故。

名檀波羅蜜。

問曰。

是菩薩行時舉足下足於諸眾生空無所得。

有何利益。

而言具足六波羅蜜。

答曰。

財食等施。

增長凡夫生死身命。

醫藥等法但除外小病。

不能除眾生生死怖畏。

聽法之時。

或有記心或無記心。

或有漏心或無漏心。

未必皆善。

是時施主或有我所或無我所。

或是波羅蜜或非波羅蜜。

隨自意三昧中菩薩行時。

以輕空身如影夢化。

以大悲眼觀眾生。

亦不著眾生想。

亦不著無眾生想。

是時眾生見菩薩威儀容貌端直而作是念。

是人慈悲護念我等。

即解菩薩意。

離一切怖畏。

大歡喜故。

即發菩提心。

眾生是時發菩提心。

不名有記不名無記。

不名有漏不名無漏。

不得我所不得無我所。

即得無生智。

云何而言非波羅蜜。

菩薩行時。

眾生歡喜無所畏故。

善攝行威儀。

無傷損故。

此即是施眾生命。

不得己身不得眾生。

四种清净明诲

四种清净明诲
6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 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 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 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 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 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 乳 酪醍醐。
7
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 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 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 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 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18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 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 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 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 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1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 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 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 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 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16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 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 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 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 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 即波旬说。(完)
17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2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 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 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 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 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华严三昧章-法藏法师集

华严三昧章-法藏法师集

華嚴三昧章唐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華嚴三昧章一卷,新羅崔致遠作賢首傳。

用華嚴三昧觀直心中十義配成十科。

證知此章即觀文也。

東洋刻本改其名為發菩提心章。

於表德中。

全錄杜順和尚法界觀文。

近三千言。

遂疑此本非賢首作。

庚子冬。

南條文雄遊高麗。

得古寫本。

郵寄西來。

首題華嚴三昧章。

讎校盡善。

登之梨棗。

因來本作章。

故仍其舊。

尚有華嚴世界觀。

求而未得也。

石埭楊文會識華嚴三昧章三昧略以四門分別。

發心第一。

簡教第二。

顯過第三。

表德第四。

初中問。

云何名發菩提心。

答曰。

依起信論。

有三種心。

一者直心。

正念真如法故。

二者深心。

樂修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救度一切苦眾生故。

依此三心。

各曲開十門。

就初直心中。

具有十心。

一者廣大心。

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

二者甚深心。

謂誓願觀真如。

要盡源底故。

三者方便心。

謂推求簡擇。

趣真方便故。

四者堅固心。

謂設逢極苦樂受。

此觀心不捨離故。

五者無閒心。

謂觀此真如理。

盡未來際。

不覺其久故。

六者折伏心。

謂若失念。

煩惱暫起。

即便覺察折伏令盡。

使觀心相續故。

七者善巧心。

謂觀真理。

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

八者不二心。

謂隨事萬行。

與一味真理。

融無二故。

九者無礙心。

謂理事既全融不二。

還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

十者圓滿心。

謂頓觀法界。

全一全多。

同時顯現。

無障無礙故。

第二深心中。

亦具十心者。

一者廣大心。

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

誓當修習學故。

二者修行心。

謂於無邊行海。

對緣修造故。

三者究竟心。

謂凡所修學。

要當成就。

乃至菩提故。

四者忍苦心。

謂能忍大苦。

修諸難行。

不以為難故。

五者無厭足心。

謂頓修多行。

情無厭足故。

六者無疲倦心。

謂於一難行。

多時勇悍。

無疲倦故。

七者常心。

謂於一一行。

各盡未來際。

念念相續。

恆不斷故。

八者不求果報心。

謂修此諸行。

不求人天二乘果故。

九者歡喜心。

謂凡修諸行。

稱本求心。

皆大歡喜故。

十者不顛倒心。

謂凡所修行。

皆離二我。

俱絕三輪故。

第三大悲心中。

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

謂於一切眾生。

皆立誓願。

將度脫故。

二者最勝心。

謂度彼要當得佛果故。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杨曾文内容提要:天台大师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作出创造性的发展,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观心论、心性论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

本文主要就智顗的真理观――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进行考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天台宗,智顗,中道实相,观心,一念三千,六即公元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到隋朝的建立大约经历了600年时间。

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长期结合之后,演变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带有民族特色佛教宗派的相继形成,是佛教实现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在诸宗之中,天台宗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是生活在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智顗(538-598)1创立的。

智顗不仅继承以印度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说,也直接继承了源自东魏北齐之际慧文、慧思的思想。

由他亲加确认的以龙树为高祖,慧文、慧思为二祖、三祖的天台宗祖统说,大致反映了天台宗在思想上前后传承关系。

这里想特别强调指出: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

他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包括判教论、中道实相论、观心论、心性论在内的庞大的教义理论体系,在内容和论证方式上都超越了印度经论和中国以往佛教撰述的模式。

中国天台宗奉《法华经》为基本经典,并以智顗的撰述为主要依据。

智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经疏》被称为“天台五小部”。

这些著述从不同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以中道实相论、“一心三观”的观心论等为特色的天台宗庞大的教理体系。

本文仅对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作概要论述。

一、中道实相论――天台宗的真理论佛教修行是以达到觉悟为目标。

然而如果进一步问:觉悟什么呢?自然是佛教阐释的教理,中心是关于真理的观点,简言之,就是真理观。

佛教自发源以来经历了悠长的传播发展岁月,跨越了极为广阔辽远的地域,受到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信仰,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从小乘到大乘,无论在小乘内部还是在大乘内部都形成了种种派别,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又相继形成很多不同的派别。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

天台宗的代表人物天台宗的代表人物慧文大师慧文禅师,世称“北齐大师”,约生于五、六世纪间。

渤海(山东)人,俗姓高,年寿不详。

在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西元五三五年),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西元五五七年),二十二年间十分活跃。

根据《佛祖统记》卷六载:“师在齐高之世,聚徒千百,专业大乘,独步河淮,时无竞化。

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

”从可查资料综合而知:慧文禅师,幼年出家,天资独悟。

一日,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所引“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

又读《中论》,至卷四《观四谛品》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了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

二祖慧文传法给三祖慧思之后,慧思在“一心三观”的基础上,以“十如是”为“诸法实相”。

四祖智者大师据此,发展为“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

慧思大师慧思禅师(公元515-577年),南北朝时代的高僧,武津(今河南上蔡)人,俗姓李。

少年即归崇佛法,尤其喜欢《法华经》,曾持经到冢间读诵,深受佛陀讲说此经,方便度化众生的慈悲感动,而涕泣不已,当天晚上即梦见普贤菩萨为其摩顶而去。

自此智慧大开,不认识的字句经文都能懂得。

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跟随慧文禅师学习禅法。

他白天为众讲说、统理僧事,夜间则坐禅修定。

持续十年的时间,每日诵持《法华经》,七年修持“方等忏法”及“常行三昧”,因此奠定深厚的禅定功夫。

有一年,坐夏经三七日,获宿智通,倍加勇猛,遂动八触,发根本初禅。

就在这紧要关头,忽然四肢软弱,不能行步,乃自念作观:“病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

”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生清净,所苦消除,夏安居圆满,慨叹尚无所证,自伤昏沈,空过此生,深怀惭愧,就在放身倚向墙壁的一刹那间,竟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在这一念顷,明达融通。

随自意三昧

随自意三昧

修訂日期: 2007/08/28 發行日期: 2008/2/21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903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隨自意三昧目次行威儀品第一住威儀品第二坐威儀品第三眠威儀品第四食威儀中具足一切諸上味品第五語威儀品第六 隨自意三昧目次(終)No. 903隨自意三昧行威儀品第一南岳大師 撰 凡是一切新發心菩薩。

欲學六波羅蜜。

欲修一切禪定。

欲行三十七品。

若欲說法教化眾生。

學大慈悲起六神通。

欲得疾入菩薩位得佛智慧。

先當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學妙法蓮華三昧。

是諸菩薩最初應先學隨自意三昧。

此三昧若成就。

得首楞嚴定。

隨自意三昧者。

先以大悲眼觀眾生。

舉足下足具六波羅蜜。

菩薩行時先觀眾生起一子想。

亦如幻化如影如空。

不可得想。

而自舉身作輕空想。

觀地而行如履虗空。

自令己身不曲不直。

己身直行不遲不疾。

亦不左右[(厂@((既-旡)-日+口))*頁]視。

又不轉頭及望。

若欲望時舉身皆轉。

如象王視。

步步進時。

觀眾生勿令損傷。

是時眾生即大歡喜。

心無恐怖無所復畏。

是時名為檀波羅蜜。

名無畏施。

問曰。

檀波羅蜜者云何。

有三種施。

一者飲食。

二者財寶。

三者說法。

飲食布施增長壽命。

衣服布施能遮寒熱。

醫藥布施能除患苦。

說法布施能破邪見。

增長慧命得三乘果。

施者.受者.飲食財寶三事俱空。

無自無他無所得故。

名檀波羅蜜。

問曰。

是菩薩行時舉足下足於諸眾生空無所得。

有何利益。

而言具足六波羅蜜。

答曰。

財食等施。

增長凡夫生死身命。

醫藥等法但除外小病。

不能除眾生生死怖畏。

聽法之時。

或有記心或無記心。

或有漏心或無漏心。

未必皆善。

是時施主或有我所或無我所。

或是波羅蜜或非波羅蜜。

隨自意三昧中菩薩行時。

以輕空身如影夢化。

以大悲眼觀眾生。

亦不著眾生想。

亦不著無眾生想。

是時眾生見菩薩威儀容貌端直而作是念。

是人慈悲護念我等。

即解菩薩意。

離一切怖畏。

大歡喜故。

即發菩提心。

国学经典解读《随自意三昧》中的无明与空

国学经典解读《随自意三昧》中的无明与空

国学经典解读《随自意三昧》中的无明与空一、引论南岳慧思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代表其主要思想的仅《随自意三昧》、《法华经安乐行义》、《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及《大乘止观》四篇。

近代以来,关于《大乘止观》是否慧思作品的问题多有争论和歧义。

另外三部作品则确凿的为慧思思想的代表,并直接影响了智者等人。

其中,《安乐行》与《无诤门》收入藏经,而《随自意》自智者之后少有见闻,近人收入《卍续藏经》。

实际上,《随自意三昧》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与切实可行的观行方法,无论从文化发展还是修行实践的角度都有深远的意义。

《随自意三昧》因阐述“随自意三昧”这种修行方法而得名。

“随自意”,又名“随智”,相对于“随他意”、“随情”而言,一般指佛或诸大菩萨说法时,依其自内证而说者;相应地,随他意、随情,则指佛说法时,顺应对象之根机而说者。

对于行者来说,随自意则指随其自身的智慧与意愿随时对心念进行层层深入地推择观照,达于正定,认识实相(真理)。

因此,与随他意为“化他能所”相对应,随自意是“自行因果”。

智者释“随自意三昧”为“意起即修三昧”,可谓对此法门特色的准确把握。

《随自意》讨论的问题为《安乐行》与《无诤门》的基础,从时间顺序来说,《随自意》成书最早,理由有三:第一,《安乐行》中提到过《随自意》。

第二,对于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安乐行》与《无诤门》论述得更为详尽深入。

第三,《安乐行》与《无诤门》都有将《随自意》基本思想纳入自身体系的倾向。

以下分别论述。

《安乐行》强调当深信一切众生如佛,同俱如来藏、法身藏,以无相行与有相行为行持之双轨。

其中的有相行是据《法华经》与《普贤观经》修忏悔法,无相行是对《随自意》的观行内核——观诸法实相的简化处理,方法基本不出观四运心寂灭与根尘相对观无我:何故名为无相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

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为无相行也。

常在一切深妙禅定,行住坐卧饮食语言,一切威仪心常定故。

例如其中有一段观十八界的文字:是故初发心新学诸菩萨,应善观眼原,毕竟无生灭。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第六识:意第七识:末那或云染污第八识:阿赖耶或云含藏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不定四悔睡眠寻伺心用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眼识九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耳识八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鼻识七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舌识七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身识七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意识五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种子末那识四境作意根本依种子赖耶识四境作意俱有依种子资粮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地上圣位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金刚道五受:苦乐忧喜舍八识规矩颂总表位规矩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凡情境性性独影带质真带质无本质性量现现比非非现性善恶无记善恶无记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界地欲界色界(鼻舌不行)五趣杂居离生喜乐欲色无色欲色无色欲色无色(随他业力生)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信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烦恼三(贪瞋痴)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遍行五善十一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根烦恼六(贪瞋痴慢疑恶见)中又二小又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不定四(悔眠寻伺)遍行五别境一慧根烦恼四(贪痴慢我见)大随烦恼八(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依缘明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眼全耳除明余三更除空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种子境(赖耶见分)作意根本依种子境(根身器界种子)作意俱有依(末那)种子体相自性分别与根难分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易可知)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业用观行眼耳离中观尘鼻舌身合中观尘变转相分而观二空真如后得智摄动身发语造引满业招三界报三性变易五受轮转“习二空(生空破我”“”执法空破法执)观行为前六识转染净之依无力断惑借意识修观而断受熏持种子根身器界去来作主公圣智断惑转智第八识转智时根成无漏故识亦无漏而转为成所作智资粮位中渐伏我法二执现行见道位分别二执种子断初与智相应(发起初心欢喜地)修习位中伏断俱生二执现行种子极喜地初心俱生二执初伏初与智相应无功道(即不动地)俱生我执断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断平等性智现前矣不动地前(即七地)俱生我执已断故舍三藏之名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断尽不感生死故异熟果空至此一切种识之有漏种及劣无漏种永断而成无垢识即转远行地后俱生我执断纯无漏等觉位俱生法执断妙观察智圆明矣大圆镜智矣果用如来现大化小化随类化之三类分身教化众生永息苦轮也智照大千内众生机宜随应说法也现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教化之机也十方世界微尘刹土无不圆明普照盖法界洞明真俗等观矣。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

随自意三昧印光法师重校本一校

随自意三昧陈南岳思大禅师撰古莘印光释圣量重校随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

欲修习者不得其要,必致望洋兴叹,生退屈想。

若得其要,则虽有无量法门,无边行相,一以贯之。

愈博而愈见其约,愈繁而愈见其简。

虽其理性广大高深,如天如地,如山如海。

而博地凡夫,亦可坐进此道。

由兹断烦惑以获三昧,圆福慧以证四德。

直趣果觉,成无上道。

况登住、行、向、地之圣人哉。

其要唯何?曰根、尘、识等一切诸法,其实体实性,悉皆空无所有。

了此则四相原无,三轮体空。

万法森罗,一道清净。

凡夫迷之,故法法头头,皆成障碍。

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各起烦惑,造生死业。

圣人悟之,故法法头头,总是真如。

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各证圆通,成菩提道。

迷悟虽异,性本无二性虽无二,苦乐迥殊。

南岳大师悯之,因著《随自意三昧》。

于行、住、坐、卧、食、语六威仪中,处处点示诸法实相。

所谓根、尘、识性,空无所有,及三轮体空,四相叵得等。

令人于一机一境,各得亲见实相,咸了自心。

处处点示六波罗蜜殊胜妙行。

令人于一动一静,皆能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其所点示,与《楞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法华》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金刚》无所住而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度脱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所度之义,悉皆吻合。

乃将自己所悟所证之法,彻底掀翻,和盘托出,普施后世。

俾得依此而修,以期同悟同证而已。

又所言初发心菩萨者,具有二义:一即博地凡夫发大心者;一即圆教初发心住,初破无明见法性者。

其所谓根、尘、识性,空无所有等。

在凡夫地,欲趣佛果,必须先悟此理,方有实证。

否则纵有修持,皆属有漏,不成菩提。

其所谓于一念中,遍于十方佛前,普兴供养,受佛法化。

遍于十方众生前,随类现身,应机说法,普令三根,咸得利益。

此则唯圆教初住菩萨,乃能为之。

若不知其理其修,通于凡夫,必有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之过。

若不知大体大用,初住方得,必有未得谓得,以凡滥圣之愆。

自在三昧:文殊禅法的特质

自在三昧:文殊禅法的特质

自在三昧:文殊禅法的特质
肖黎民
【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3
【摘要】"自在三昧"是文殊禅法的特质,由文殊在所说中显示并由佛陀所揭示,彰显出"无心用道"的般若深智.
【总页数】3页(P10-11,23)
【作者】肖黎民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442.1
【相关文献】
1.文殊菩萨禅法 [J], 崔正森
2.彼此之间: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 [J], 肖黎民
3.东晋慧远“念佛三昧”禅法论析 [J], 霍贵高
4.文殊三昧与一行三昧——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中心 [J], 肖黎民
5.静中得自在的文殊院 [J], 壹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訂日期: 2007/08/28 發行日期: 2008/2/21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55, No. 903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隨自意三昧目次行威儀品第一住威儀品第二坐威儀品第三眠威儀品第四食威儀中具足一切諸上味品第五語威儀品第六 隨自意三昧目次(終)No. 903隨自意三昧行威儀品第一南岳大師 撰 凡是一切新發心菩薩。

欲學六波羅蜜。

欲修一切禪定。

欲行三十七品。

若欲說法教化眾生。

學大慈悲起六神通。

欲得疾入菩薩位得佛智慧。

先當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學妙法蓮華三昧。

是諸菩薩最初應先學隨自意三昧。

此三昧若成就。

得首楞嚴定。

隨自意三昧者。

先以大悲眼觀眾生。

舉足下足具六波羅蜜。

菩薩行時先觀眾生起一子想。

亦如幻化如影如空。

不可得想。

而自舉身作輕空想。

觀地而行如履虗空。

自令己身不曲不直。

己身直行不遲不疾。

亦不左右[(厂@((既-旡)-日+口))*頁]視。

又不轉頭及望。

若欲望時舉身皆轉。

如象王視。

步步進時。

觀眾生勿令損傷。

是時眾生即大歡喜。

心無恐怖無所復畏。

是時名為檀波羅蜜。

名無畏施。

問曰。

檀波羅蜜者云何。

有三種施。

一者飲食。

二者財寶。

三者說法。

飲食布施增長壽命。

衣服布施能遮寒熱。

醫藥布施能除患苦。

說法布施能破邪見。

增長慧命得三乘果。

施者.受者.飲食財寶三事俱空。

無自無他無所得故。

名檀波羅蜜。

問曰。

是菩薩行時舉足下足於諸眾生空無所得。

有何利益。

而言具足六波羅蜜。

答曰。

財食等施。

增長凡夫生死身命。

醫藥等法但除外小病。

不能除眾生生死怖畏。

聽法之時。

或有記心或無記心。

或有漏心或無漏心。

未必皆善。

是時施主或有我所或無我所。

或是波羅蜜或非波羅蜜。

隨自意三昧中菩薩行時。

以輕空身如影夢化。

以大悲眼觀眾生。

亦不著眾生想。

亦不著無眾生想。

是時眾生見菩薩威儀容貌端直而作是念。

是人慈悲護念我等。

即解菩薩意。

離一切怖畏。

大歡喜故。

即發菩提心。

眾生是時發菩提心。

不名有記不名無記。

不名有漏不名無漏。

不得我所不得無我所。

即得無生智。

云何而言非波羅蜜。

菩薩行時。

眾生歡喜無所畏故。

善攝行威儀。

無傷損故。

此即是施眾生命。

不得己身不得眾生。

亦不得威儀想。

無所得故。

此豈非是檀波羅蜜。

眾生見菩薩威儀。

解菩薩意。

離怨結想得無生解。

離煩惱結住菩薩心。

此豈非是除眾生病。

增長慧命智。

慧命者即是波羅蜜。

菩提心者盡智.無生智。

煩惱盡故名為盡智。

十二因緣畢竟不生故。

是名無生智。

此即是般若波羅蜜。

汝云何言非波羅蜜。

菩薩行時。

以無畏施利益眾生。

名檀波羅蜜。

於諸眾生無所損傷。

離罪福想。

名尸波羅蜜。

菩薩行時。

心想不起亦不動搖。

無有住處。

十八界一切法不動故。

名為羼提波羅蜜。

具足忍辱故。

菩薩行時。

不得舉足下足心。

無前思後覺。

無生滅。

一切法中無動無住。

是名精進毗梨耶波羅蜜。

菩薩行時。

不得身心。

一切法中無受念著。

不得生死。

不得涅槃。

不得中道故。

一切法中不亂不味。

離定亂想故。

是名禪波羅蜜具足。

能起諸神通故。

菩薩行時。

頭等六分如空如影如夢化炎。

無有生滅亦無斷常。

無兩中間。

三毒.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畢竟空無所得。

既無繫縛亦無解脫。

是名般若波羅蜜智慧具足。

是故菩薩行威儀。

舉足下足。

念念具足六波羅蜜。

問曰。

此義出何經中耶。

答曰。

出首楞嚴經中。

有眾生得聞首楞嚴名。

勝得四禪四空定。

問曰。

汝向說新發意菩薩學隨自意三昧。

若得成就。

是時名為首楞嚴定。

我今不解首楞嚴定。

云何菩薩行威儀中舉足動步而常入定。

具足一切諸波羅蜜。

唯願仁者為我解說。

答曰。

汝當諦聽。

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略說此義。

菩薩行時。

未舉足欲舉足。

未生念欲生念。

先觀未念欲念心未起念時。

無有心想。

亦無心.心數法。

是名心性。

是心性無有生滅。

無明無闇。

無空無假。

不斷不常。

無相貌。

無所得故。

是名心性。

亦名自性清淨心。

是自性清淨心者是涅槃。

不能覺了者即是生死。

妄念思想未生時。

是時畢竟無心者。

名為無始。

求自性清淨無始心畢竟空寂。

名為能破眾生。

是故佛言。

無始空破眾生。

畢竟空破諸法。

無始空破未念心。

畢竟空破欲念心。

是無始空破無始無明。

畢竟空破有始無明。

問曰。

汝向者說無始空破眾生。

無始空者既是性空。

諸法若性自空即無有和合。

云何有眾生可破。

答曰。

是假名和合。

虗妄顛倒非是實眾生。

實眾生者名為心性。

夫心性者。

無有生死亦無解脫。

一切眾生無始來受。

故倒觀本源。

無始亦空。

無始空者是名性空。

性空者是真實眾生。

真實眾生無有生死。

眾生若能解。

即是無生智。

爾時生死即是涅槃。

更不別有涅槃之法。

是故佛言。

眾生涅槃本自有之。

非適今也。

以是義故。

新學菩薩欲行時。

觀未念心不可得。

問曰。

未念心滅。

欲念心生。

未念心不滅。

欲念心生。

答曰。

未念心滅竟。

欲念心生。

難曰。

汝未念心既滅。

欲念心從何生。

汝若未念心滅。

欲念心生。

是事不然。

何以故。

未念心既滅。

名為斷盡者。

名為死滅。

若未念心盡滅。

以欲念心自生者。

便是兩心各不相知。

心不能自知心。

如指不自觸指。

心亦如是。

汝若一心。

即無前後。

復墮常中。

汝若二心。

生滅各異。

復墮斷中。

未念念心常。

亦無此理。

斷亦無此理。

欲念心亦然。

如汝向者答我。

未念心滅竟欲念心生者。

便是兩心。

若有兩心。

即有兩神。

便是邪見。

何以故。

若有兩神。

唯一有眾生即有兩眾生。

即是外道義。

兩神若前後亦不可。

若一時亦不可。

若兩神共合作一亦不可。

若一能作兩亦不可。

皆是外道義。

何以故。

般若經中一切眾生畢竟不相續。

一切法亦不相續。

若心及一切不相續。

云何有斷前滅後生。

若前滅後生者。

即不相知。

云何令人憶一生來事念持不忘。

汝若一念中知。

便應忘一切事各滅壞。

若心常住不變易者。

亦不能知一切法。

何以故。

無前因後果故。

常亦無因果。

斷亦無因果。

亦無罪福。

復無業報。

瓦石無異。

皆是外道義也。

是故佛法中眾生心性不斷不常。

畢竟不相續。

無心無無心。

汝未念心若不滅。

欲念心自生。

是亦不然。

何以故。

無一斷一常故。

亦無前常後斷故。

若未念心不滅。

欲念心不生。

無兩常並故。

是事不然。

若前念非不滅。

後念非不生。

是事亦不然。

何以故。

若得非滅。

可得非不滅。

既無非滅。

即無非不滅。

若得不生。

可得非不生。

既無非生。

云何見非不生。

非不不不滅非不不不生亦如是。

皆不可得。

亦無是不可得。

觀菩薩既不得未念心。

生滅斷常即無無明。

亦不得欲念心。

無諸行。

是故明與無明其性無二。

智者了達。

凡夫謂二。

明與無明雖無有二。

亦非是一。

是故菩薩行時。

舉足下足與念念心足不自知。

足亦不自知行與不行。

亦不自知履地不履地。

亦不自知隨道不隨道。

地亦復無是念。

此菩薩履我上行。

不履我上行。

虗空亦無是念。

是菩薩於我中過不過。

亦不自知是虗空非虗空。

菩薩心數畢竟不生。

亦無不生之想。

不在內不在外。

亦不在中間亦不在餘處。

亦無不在。

從旦涉路行至暮。

無有動想。

復無不動想。

亦無所經由。

而善了知歷涉之處。

雖無去者而有所到。

雖無受者而得果報。

如虗空中雲。

雖無心想而能降雨。

雖無主我能遍方所。

遠望即見。

近觀即無。

推尋此雲本無生處。

能令眾生虗妄見有往還所起。

出無分散。

還無積聚。

不能自生。

亦不從他生。

山石無念。

我能生雲及以不生。

雲亦無念。

我從山出。

不從山出。

各不相知。

諸法亦爾。

眾生此身猶如浮雲。

生時空生。

滅時空滅。

雖空能見善惡造罪眾生。

如雲雨雹傷害五糓及殺人畜眾生亦爾。

是身雖空。

行十惡者失人天報。

墮在三途。

如雹傷糓。

行有漏善者失三乘道。

如殺人畜。

人者喻佛。

畜獸者喻緣覺.聲聞。

眾生亦爾。

身心雖空。

行有漏業。

善惡果報如天雨雹。

若有持戒修福禪定道品次第聖行智慧神通及化眾生。

如彼好雲。

農時要月興致甘雨。

五糓豐熟華茂盛。

人獸快樂。

眾生亦爾。

身心雖空。

持戒清淨修禪道品次第聖行。

三界傍報五戒十善及有漏禪人天快樂。

如五糓成熟。

無漏禪定聖行道品智慧神通。

譬如樹木華菓茂盛。

大慈悲雲實相法雨。

雨於人華各得成實。

人者佛道具足。

獸者喻緣覺.聲聞。

三乘聖果。

上中下別。

皆因持戒行善修禪獲得此報。

破戒之人終不能得持戒。

雖皆是空。

業報各別。

如涅槃中說有二種果。

色味相似。

一名迦羅迦果。

食者命終。

復有一果名鎮頭迦。

食者長命。

得力得色。

增壽益筭。

破戒之人如迦羅迦果。

持戒之人如鎮頭迦果。

身心雖空果報不失。

菩薩行時。

身心無定無亂。

亦能覺了一切眾事。

覺及所覺俱不可得。

無有諸大陰界入。

眾魔群盜不得入。

是故名為首楞嚴定。

從初發心終至佛果一。

切聖行皆如隨自意三昧。

無初發心。

無果可至。

亦不失因果。

因果雖在。

亦無受者。

雖無受者。

果不敗亡。

雖不敗亡。

亦無處所。

何以故。

因空故無有作。

果空故無有想。

因之與果正是一空。

更無別空。

觀此空法。

無空可得。

是名空空。

一切皆空名為大空。

不失因果名為中道第一義空。

菩薩觀察生死諸行及修道聖行。

一切皆是第一義空。

是故佛言。

眾生性即菩提。

菩提性即眾生。

菩提眾生無一二。

知如此名世尊。

菩薩行時。

觀此身心一切威儀。

無行無住無坐無臥無起無立。

亦無去無來無出無沒無生無滅。

亦無一切陰界諸入。

是故維摩經云。

法無去來。

常不住故。

諸法不有亦不無。

以因緣故。

諸法生因者即是無明。

緣者即是諸行。

是故佛言。

因眼見色。

因心思覺。

生貪愛心。

愛者即是無明。

為愛造業名之為行。

若能反流觀無明源及心性空。

思愛亦空。

無業無行。

即無諸法生。

無緣和故。

一切諸法本因緣空無主。

覺此盡本源。

故稱真沙門。

亦名無生忍。

復名無起法忍。

菩薩觀色心。

無垢無淨不動不變。

猶如虗空無想可得。

名之為空亦非是空。

何以故。

眾生此身頭等六分假名色身。

本由一念妄念心生。

隨業受報天人諸趣。

猶如化生夢幻之體亦不可得。

菩薩既知妄念心空。

即無妄念。

非是空假。

色身亦爾。

如影如空求不可得。

是故佛言。

眾生色身。

此色身生時但空生。

滅時亦空滅。

頻婆娑羅王聞佛說此。

得第三果次第。

即得無生法忍智。

是故般若經中曇無竭菩薩語薩陀波崙言。

法無來無去。

空法即是佛。

無相法無生。

空法無滅。

法亦如是無來無去。

即佛從無住法亦如是。

既無有住亦無來無去。

是故菩薩行威儀中。

觀此未念及欲念心性自清淨無有動變。

故得不動三昧。

發一切智慧。

解一切佛法。

從初發心終至佛果未曾動變。

亦不從一地至一地。

一念了知三世之事。

凡聖心想國土世界劫數遠近眾生煩惱根性差別一念盡知。

是名菩薩遍覺三昧。

亦得名為照明三昧。

以此三昧神通力故。

湛然不變色身變現十方國土。

隨感不同說音聲亦復如是。

則名為首楞嚴定力隨自意三昧具足成就。

住威儀品第二 菩薩立時。

諦觀此身色之空法。

頭等六分如空中雲。

氣息出入如空中風。

身色虗妄如空中華。

云何得知息實相。

先觀三性。

後觀假名。

何等三性。

一者心性。

二者色性。

三者息性。

復有三性。

一者心性。

二者眼性。

三者意性。

先觀前三性。

若先觀心性。

沉細難知。

若先觀色性。

麤朴難解。

應先觀息。

是息由心遍色處中易知。

何以故。

先觀息實。

然後觀息遍身。

還歸實相。

所以者何。

若先觀有。

即受念著。

顛倒難遣。

是故新學菩薩先觀息實相。

觀其出入。

是息出時從何處生。

相貌何似。

根源何處。

求之不得。

無源無生都無處所。

復觀入息從何方來。

入至何處。

諦觀此息來無方所。

入無所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