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试卷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日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患病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毁灭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予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方或示意,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由,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但并非栋梁之材,提醒统治者使用这类人才时要慎重”错误。从“纵非”“犹胜”可看出作者对“芳直丹桂”之才是肯定,选材最好选德才兼备的栋梁,但退而求其次选“芳直丹桂”之才也未尝不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手法及情感的能力。
C.诗的最后两句,运用问答点明情境,为全诗的小结,衬托出江楼夜景的美丽动人,表现了诗人眷恋故乡茅舍的真挚感情。
D.整首诗前六句写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结尾则由景及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情趣,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
16.本诗颈联出语不凡,向为历代行家所称颂。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平高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试题
B.首句交代送别地点和场景,“俎豆”指饯行的菜肴。此句写出当时洛阳郊处的荒凉和衰败。
C.五、六句寓情于景,选取长船、云、石镜峰、秋夜等清冷的意象,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
D.诗歌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后六句借助想象描摹离别后弟弟的情形,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16.诗中写到“老马”和“小雁”,对表达送别之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田”一句中的“接”字,暗示了在高田中的麦子还青,同山上的草色一样。
B.诗人通过细微观察,准确地写出了低处的水田在清明时节还没有耕种的场景。
C.“社下”一句写祭社 场面,通过写人们尽情被锣鼓,渲染出十分热闹的场面。
D.“青枝”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喝醉酒的老翁把青枝绿叶、各色花朵乱丢一气。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湖南2023-2024学年高二上语文期末分类汇编(师生版)

古代诗歌阅读:湖南2023-2024学年高二上语文期末分类汇编(师生版)

湖南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语文期末分类汇编(师生版)古代诗歌阅读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长歌行①李白桃李得②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③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毒森,谁能贳④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注】①长歌行:乐府旧题。

②得,一作“待”。

③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驾御日车的神。

④贳:出借,赊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以比拟开端,写桃李得朝阳而怒放;桃李遇春阳而开,贤人逢明君而荣,明写朝阳桃李,暗拟君臣关系。

B.第三句至第六句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遍吹大地万物,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展现了生命的律动。

C.“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这里的“秋霜”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

D.该诗构思精巧别致,由自然之景延伸到人生际遇,熔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质朴自然,不事唯饰。

16.此诗与《将进酒》都是李白被“赐金放还”后的抒情名篇,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6分)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小题。

古意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题为“古意”,是指拟古乐府主题而写的。

李颀善写边塞气象,气势奔放,跌宕多姿,转接奇横,酣畅恣肆。

B. 全诗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含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这种题型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和阅读时要了解和准确掌握在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家的名字、称号、籍贯、时代、经历、作品及主要成就等。C项,“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表述错误,“律诗”属于近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近体诗指唐以后形成的律诗和绝句。故选C。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效仿他。
D.这是一首纪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的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5.下列对诗歌描绘的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却用衬托的手法,把它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和情感的变化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波动,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运用了倒装的语序,意思是说,群山高高低低恰好与我喜爱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契合。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书愤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书愤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书愤含解析第一单元书愤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A.北渚.(zhǔ)白(fán)沅.(yuàn)水B.萃.(zú)中罾.(zēnɡ)木上眇眇.(miǎo)C.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D.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解析】A沅:yuán;B萃:cuì;D躅:zhú。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E)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犹豫不决,欲言又止【解析】徘徊不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解析】A是名词作状语,其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决绝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解析】“决绝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

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鼙鼓(pí)踯躅..(yǐlǐ)..(chíchú)栖鹘(qīhú)萦纡.(yū)迤逦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zhâgū)凝睇.(tì)..(kuàijī)鹧鸪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玉扃.(jiōng)水裔(yī) 葭苇(jiā)D.眇眇..(bìlì)..(chányuán)薜荔..(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潺湲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为慷慨激昂。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推荐作品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 推荐作品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1单元推荐作品含解析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翔.(xiánɡ)鸟获骋.(chěnɡ) 鹧.(shú)鸪B.红藕.(yǒu) 玉簟.(diàn)罗裳.(chánɡ)C.锦.(jǐn)书须臾.(yú) 绸缪.(móu)D.柁.(duò) 杳.(yǎo)悠悠吹襟.(jǐn)【解析】A鹧:zhè;B藕:ǒu;D襟:jīn.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两个“独”字都当“独自”讲。

A.鉴:①照,②以……为借鉴。

C.易:①变换,②替代。

D.骋:①驰骋,句中指大展宏图,②放开,敞开。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A.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根据每首诗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五绝”和“七绝”。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唐初有“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评其作品为“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D.晚唐杜牧、李商隐,有“小李杜”之称,杜牧,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其爱情诗成就尤高,如《无题》诗等。

【解析】杜甫的“三吏”“三别”不是新乐府.4.下面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写的是忧从中来,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环顾四野,忧思难排。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乱后归山
杜荀鹤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照应了“乱后”与“归山”,着一“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比喻”分析错误。应该是“借代”,“征鼙”代指战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心非此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虽珍惜这个环境而志向并不在此”,即否定了要在田园生活中安居的意思。诗的末句意思是,相信自己最终还能辅助中兴的明君。对诗人的内在思想感情进行了解说,就是要出仕,辅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拟人手法”错误。是比喻,用“飘瓦”“蓬草”比喻漂浮不定的人事。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出门惊两翁”,“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人事就好像随时可能坠落的瓦片,人生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表达了颠沛流离的苦楚。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意思是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都是斜川当日景”意思是这山水田园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旷达,都说明了朝政险恶,词人被贬后,却应对以躬耕东坡,自食其力,说明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陶渊明何其相似。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2单元 春江花月夜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2单元 春江花月夜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与检测:第2单元春江花月夜含解析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滟滟.(yàn)芳甸.(diàn) 似霰.(sǎn)B.汀.(tīnɡ)上纤.(qiān)尘皎皎.(jiǎo)C.青枫浦.(pǔ) 不胜.(shēnɡ)愁扁.(piān)舟子D.砧.(zhān)上碣.(jié)石潇.(xiāo)湘【解析】A霰:xiàn,B纤:xiān,D砧:zhē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CE)A.青枫浦上不胜.愁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D.林木不可胜.用也E.旧时兰楯,亦遂增胜.【解析】A能承受,B胜利,CE优美的,D尽。

3.下面对诗歌开头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一个“连”字,一个“共"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使人们的视野陡然开阔。

B.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

C.一个“生”字,赋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静态美。

D.这两句诗开篇破题,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

【解析】“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静态美”不对.4.对下列诗句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两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

B.“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

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上。

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利州南渡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注],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范蠡:春秋时楚国人。

跟随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待了行程的时间和地点,波光、夕阳、江岛、青山,色彩清丽。

B.颈联巧用数量词,对仗工整,一“散”一“飞”,渲染了江边的热闹欢腾。

C.“数丛沙草群鸥散”与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画面相似。

D.诗歌景物描写充分,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全诗气韵清澈,脉络明晰。

14.这首诗的尾联是如何表达情志的?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宋·苏轼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9(带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一、选择判断(30分)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开创,“济”扶助。

[来源:]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

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来源:]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5.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一、古代诗文(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每句1分,共10分)(1),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4),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5)江天一色无纤尘,。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8)渐黄昏,,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9),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10)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4分)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莫不中.(合乎)音田父绐.(欺骗)曰“左”抑.(抑制)本其成败之迹B剽.(抢劫)掠其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危险)尽之际举.(所有的)天下之豪杰C善.(通“缮”,修治)刀而藏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亦遂增胜.(美)D骑皆伏.(伏倒)曰诚.(的确,实在)不得已比.(及、等到)去,以手阖门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至于:以至,以至于B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没法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因此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的原因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A技盖.至此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C杳不知其所之.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某所,而.母立于兹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句:李牧连却.之A六王毕,四海一. B辇.来于秦 C逸豫可以亡.身 D垣.墙周庭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4分)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7.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汉骑追者数千人③吾知公长者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⑤灭六国者六国也⑥斯用兵之效也⑦洎牧以谗诛⑧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⑨梁,吾仇也A①②/③⑥/④⑨/⑤⑦⑧ B①④/②③⑤⑨/⑥⑧/⑦C①④/②/③⑤⑥⑨/⑦⑧ D①②/③⑤⑧/④⑨/⑥⑦(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高二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宁欣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据估测,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唐初,长安等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所需从业人员。

从而吸纳了一批批外来劳动力的到来。

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

这些人口就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且主要是以京城长安和洛阳为主的大城市。

虽然史书上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日佣人”等,遗憾的是建筑工人的来源没有记载。

显然,应该有专门的建筑行业的工匠和民夫才能营造颇有规模的“窦家店”。

京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所得回报也比从事农业生产更高。

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小商品销售业、雇佣服务业、运输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

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

还有很多流动的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活跃在京城的开阔场地。

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承担了都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活跃了长安的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需求,解决了随着城市发展居民日益增长和拓展的日常需求,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饮食、人力、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需求。

这一时期,为城市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行业不仅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

据《唐国史补》记载,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餐饮业就很发达,三五百人的礼席,“立待可办”;唐朝前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流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生活的需要,官府对农民和工匠居住地和户口限制的松弛,长安外来人口的涌入更多是出于主动行为。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乾.坤(qián) 商榷.(quâ) 扁.舟(biǎn) 渌.水(lǜ)B.垆.边(lú) 箜.篌(kōng) 垓.下(güi) 鼎铛.(chýng)C. 暴.霜露(bào) 伶.官(líng) 千乘. (chãng) 皓.腕(hào)D. 戎.马(róng) 霁.寒宵(qí) 缦.立(màn) 欢谑.(nûâ)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4-6题。

(9分,每小题3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和甫咏雪①王安石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和甫:王安石弟弟王安礼,字和甫。

本诗作于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描写寒风呼啸、阴云密布的景象,下句紧接着写山上开始飘落点点雪花。

B.颈联描写大地虽然白茫一片,但诗人相信冰雪消融后,人们终究会等到春天的回归。

C.尾联借寒乡之人不感念瑞雪带来丰年,只希望天气晴朗,喻指阻挠变法的保守派目光短浅。

D.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咏雪表达出锐意改革的雄心壮志及对变法成功的乐观与自信。

16.王安石眼中的雪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15.A(“开始飘落点点雪花”错,下句写山岭都变成了白玉,表现出积雪之深,没有写飘落点点雪花。

)16.①冰清玉洁。

落满白雪的山峰如白玉一般。

②有德有才。

白雪能消除污秽,滋润万物。

③孕育希望。

冰雪消融之后便是春暖花开。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5.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A. 屈原B. 宋玉C. 荀子D. 韩非子A. 《谏太宗十思疏》B. 《醉翁亭记》C. 《岳阳楼记》D. 《出师表》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诗经·关雎》B. 《诗经·蒹葭》C. 《诗经·桃夭》D. 《诗经·鹤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庄子》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不含诗歌内容。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4.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5. “建安七子”中包括曹操、曹植、曹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3. 《论语》是记录我国古代思想家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4.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5. 《庄子》中“逍遥游”一篇主要讲述了______追求自由、超脱物欲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艺术特色。

2. 请列举唐代三位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论语》中的“仁”的含义。

4. 请简要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5. 请举例说明古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赋、比、兴”中的一种手法,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2. 请以《论语》中一则名言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唐代诗歌的意境。

4. 请从《庄子》中选取一个寓言故事,阐述其寓意。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皎.皎(jiǎo)汲.取(jí)砧.板(zhān)不胫.而走(jìng)B.霰.弹(xiàn)勖.勉(xù)滟.滟(yàn)拾.级而上(shè)C.着.重(zháo)潜跃.(yuè)纤.尘(xiān)徘徊.(huái)D.扁.舟(piān)碣.石(jí)江浦.(pǔ)潇.湘(xiāo)2.下列诗句不能表现时间变化的一项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B.皎皎空中孤月轮C.玉户帘中卷不去D.江潭落月复西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天一色无纤.尘纤:细,小B.不知乘.月几人归乘:趁着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超过,胜出D.愿逐.月华流照君逐:追随二、诗歌鉴赏4.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诗歌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包含了诗歌内容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所体现的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

B.诗人由春江的美景写起,写江上的明月,并由江月生发出江月永恒、人生代代的哲学思考。

C.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在下半篇转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上,借月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全诗以江为主体,融诗情、画意、暂理为一体,赞叹自然的奇丽,讴歌爱情的纯洁,探索人生的哲理,构成奇妙的艺术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4分)(1)荒忽兮远望。

(屈原《湘夫人》)(2),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4分)(1)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3)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文学常识填空(4分)(1)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2)唐代诗人的山水田园诗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3)在韩愈、柳宗元的倡导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骈文。

文学史家称这场诗*新为唐代运动。

(4)《六国论》的作者是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两朝开济老臣心济:.(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阳:.(3)籍独不愧于心乎独:.(4)汝殁以六月二日以:.高二语文试题第1 页(共8 页)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序天伦之乐事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C.径须沽取对君酌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函梁君臣之首.A.目眇眇兮愁予B.骊山北构而西折..C.项王军壁垓下D.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可冀其成立耶B.吞声踯躅不敢言....C.可怜光彩生门户D.思厥先祖父....8.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函谷举②不吾知也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④其又何尤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⑥惟兄嫂是依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A.①③/②④⑥/⑤⑦B.①③/②⑥/④⑤⑦C.①⑦/②③⑥/④⑤D.①③⑤/④⑥/②⑦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测试
班级_________ 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名句默写:(24分)
①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 ________ ___ ____。

(陆游《书愤》)
②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③千岩万转路不定,。

……
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 _ _ ___ 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野哭几家闻战伐,___________ _ ___。

(杜甫《阁夜》)
⑤,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⑥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⑦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二、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12分)
潺湲
..()()将.进酒()
迤逦
..()()訇.然()
三、选出正确的一项。

(16分)
①从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看,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汉乐府——建安诗人——李白——辛弃疾
B、《诗经》——汉乐府——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
C、《离骚》——李白——苏轼——陆游——龚自珍
D、《离骚》——建安诗人——李白——李贺——杜牧
②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③下列诗句中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陈王/昔时∕宴平乐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可怜/楼上/月徘徊
C、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④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B、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

在谢灵运手上,南朝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

C、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因为在《全唐诗》中独占鳌头,一跃成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绝唱,他的一生仅存下两首诗,因为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D、词源于唐代的,鼎盛于宋代。

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

南唐后主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

词鼎盛于宋代,宋代词坛分为两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周邦彦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四、运用已学的知识,鉴赏古代诗歌。

(48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16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对于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8分)
②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2、阅读下面一首词,并回答问题。

16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①词的上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8分)
②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8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16分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①清代王士祯评价这首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6分
②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10分
答案:一、默写:各2分
①镜中衰鬓已先斑②吞声踯躅不敢言③迷花倚石忽已暝、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④夷歌数处起渔樵⑤岩扉松径长寂寥⑥长使英雄泪满襟⑦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⑧一一风荷举
二、拼音:各2分 chán yuán qiāng yǐ lǐ h ōng
三、选择:各4分①B ②C ③D ④C
四、诗歌鉴赏:
1、①颔联写出了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水划分了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

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壮观景象;(2分)
营造了壮阔宏丽的意境,(2分)
颔联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4分)
②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个人的不幸遭遇,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

(6分)
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分)
2、
①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登楼”这个意象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2分)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回忆。

(2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清冷,为萧飒秋色所笼罩,“梧桐”给人哀怨悲伤之感,“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分)上阙写尽了被囚禁中的亡国之君的无限愁苦凄惋之情。

(2分)
②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

(2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

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3分)。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3分)
3、①“空”,白白地,徒然。

(2分)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得遇谢尚赏识,而能名声大著。

(2分)叹息自
己徒有袁宏之才,而难遇赏识之人。

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忧伤感慨。

(2分)
②最后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末句以落叶来营造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3分,虚实结合3分,想象明天秋风萧瑟,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4分了诗人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

赏析
这首诗当是诗人失意后在当涂之作,那时诗人对未来已经不抱希望,但自负才华而怨艾无人赏识的情绪仍溢满诗中。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

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

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

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

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

此说自有其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