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想象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杜甫著名的叙事诗《石壕吏》,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石壕村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文仅120字,语言平易,也许一看便能了然,实际它词少而意丰,言浅而旨深。诗里包含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寄寓了作者深沉的爱憎。这一切,不仔细品味,往往是体会不到的。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对此加以体会呢?已故红学家吴世昌先生在《读诗须有想象》一文中说:“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尤其是诗人,他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的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读者但凭几个有限的字句,要能神游冥索,去迎寻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这一段话,明确指出了由语言特点所决定的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要使学生在诗的语言中领会到诗歌深邃的思想和境界,就必须唤起学生的想象,把诗人描述的情景再现出来。有鉴于此,在教学《石壕吏》时,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设置启发性问题,唤起学生想象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教学中,在学生了解背景、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大意之后,为把学生对内容的体会引向深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品味。
第一,借助想象,把老妇人一人的诉说还原为与差役的具体对话过程,体会差役的形象。
《石壕吏》的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诉说,对差役只有“吏呼一何怒”一句描写,没有叙述差役的半句话。差役的凶恶嘴脸,主要是从
老妇人的诉说中反衬出来的。不对老妇人的诉说仔细品味,就体会不出差役的形象。为此,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了诉说的内容,明白老妇人诉说了“三子从军,二子战死;家无壮男,非老即小且艰难度日;老妇为保全家庭,自请应役”三层意思之后,我启发学生:“老妇人诉说这些内容共用了十三句话,这些话是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此时差役是否在那里洗耳恭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结果是:老妇人的话不是一口气说的,她说了三层意思,至少说明差役有三次逼问,作者在诗中不过只写老妇诉说,略去了差役逼问而已。在此基础上,我顺水推舟,启发学生的思维:“既然这里面有一个老妇人与差役的对话过程,那么,根据老妇人的答话,我们可以插进差役的哪些问话?”这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这个说一句“汝家有男丁否?”那个补一句“尚有他人否?”“谁来交我差?”这样把老妇人的诉说还原成了老妇人的回答与差役逼问的有声对话过程。接着我又选了两名有表演能力的学生,进行还原表演,这样学生不仅进入了那特定的情境,同时,一个穷凶极恶,一直逼得老妇人自己出面才肯罢休的差役形象,也在学生头脑中鲜活了起来。
第二,想象诗中略去的情节,填补诗行中间的空白。
《石壕吏)情节上有不少省略,有的诗句之间跳跃性较大。为使学生对内容理解得全面,我让学生列举情节上有省略的地方:比如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中间略去了老妇人一家对杜甫的接待,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
未写泣者是谁等等。列举完毕后,我就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环境,为省去的情节作合情合理的想象:如兵荒马乱之中,老妇人一家该如
何接待投宿的杜甫,差吏逼问老妇人的时候杜甫“躲”在哪里,差吏为什么不捉杜甫,杜甫为什么不挺身而出,他在干什么?是怎么想的;老翁这么大年纪了,还能“逾墙”而走,这说明了什么?老翁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当他回家看到老妇已被带走,只剩寡媳、幼孙,他该是什么心情;寡媳会不会离家改嫁,幼孙除了恐惧还会对他的心理产
生怎样的影响;老妇人在被迫服役的路上心里最牵挂的是谁,她还
能不能回来;杜甫此时是不是一走了之等等。对这些地方,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再结合上下文,都能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想象。
第三,揣摩包含作者爱憎感情的诗句,想象作者在“夜捉人”过程中的心情。
《石壕吏》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实际上作者是将深沉的感情寓含在客观的叙事之中。寓褒贬于叙事,从而使诗人的爱憎变得含蓄、深沉。对这一方面,我按如下步骤引导体会:叙事诗以叙事为主,但并不是不可以有抒情议论,本诗中有抒情议论吗?学生读后说没有,我接着问:“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能否看出作者的感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学生经反复朗读、品味,找出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这些含有作者感情的叙事性句子。最后我就让学生设身处地,假设自己就是当年的杜甫,根据这些句子,描述一下差役捉人过程中杜甫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通过上面的想象体会,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学生的头脑中,《石壕吏》故事情节变得丰富了,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了,对作者的感情体会得更深刻了。学生们禁不住感叹:仅仅120字,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内容!看来,读诗就得细细地想象、揣摩、品味,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不行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