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c43704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d.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生字:小、青、蛙、在。
2.能够听说认读课文内容。
3.能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1.认读新生字:小、青、蛙、在。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提炼主要信息。
2.运用生字认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具准备1.课文《小青蛙》图片或幻灯片。
2.生字卡片:小、青、蛙、在。
3.听力材料:录音机或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小青蛙”这个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生字:介绍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让学生跟读,重复几遍确保学生掌握。
3.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要求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4.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模仿不同角色的语音表达方式进行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投入。
5.图画理解: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描述小青蛙在画面中的动作,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6.课文讨论: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中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生字巩固:利用生字卡片进行生字认读和拼写练习,巩固学生对“小、青、蛙、在”四个生字的记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生字“小、青、蛙、在”,并能够理解课文《小青蛙》中的故事情节。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七、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小青蛙》,熟练朗读。
2.复习生字“小、青、蛙、在”,写出拼音和意义。
3.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词语表达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的复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小青蛙》导学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小青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8e91f5ef7ba0d4b733bee.png)
小青蛙型新授《文程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文教课着重培育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尊敬学生的个性差别,鼓舞学生合适自明己的方式,并运用自己擅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学程。
本的力争体“快学、自主学”的理念,堂成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天地,运用多种手段激学生主字的趣。
1.自文,自学生字。
(学生 )前准2.制作有关的多媒体件,卡、字卡。
(教 )安排1教课程教课教指学生活成效1. 学生。
1. 件出示文插。
1 :上画了一只小:同学1. 我会填。
青蛙。
一、上都画了什么。
2 :小青蛙在禾苗中(1) 青“”的部首是2. 板,注意察沟通,捉害虫。
(),入新“青”的写法。
()。
⋯⋯⋯⋯(用: 5 3. 教引:你喜2.“青”字,(2) 我喜小青蛙,因分 )小青蛙?什么?它能 ()。
(注意引学生完好3. 沟通。
的。
)1 :我喜小青蛙,因它得很可。
2 :我喜小青蛙,因小青蛙能捉害虫。
⋯⋯⋯⋯1.出示自学要求。
1. 小内依据自学要求2. 比一比,看能把(1) 初文,借助拼行、沟通。
儿歌得正确、流畅。
音准生字。
(1) 学生生字。
3. 我的。
(2)自由文,将容 (2) 自由文,依据注“清、晴、睛、情、”易的句子多几音通句子。
几个字的右都是遍,直到通止。
(3)同桌相互沟通生字的()字,“清”的左是二、初 (3)同桌相互学生方法。
()旁,明和 ()文,学字:圈出生字并沟通 2. 在教指下沟通有关;“晴”的左是字方法。
()旁,明和 ()(用: 2. 自学成效。
(1)学生个人生字卡有关;“睛”的左是12 分 ) (1)指名生字卡片。
片。
()旁,明和 ()(2)生字卡片。
(3)(2)生字卡片。
有关;“情”的左是开火字,并一个(3)开火字,并一()旁,明和 ()。
个。
有关;“ ”的左是3.指学生察3. 在教指放学生 ()旁,明和 ()“清”“晴”“睛”“情”“ ” 字“清”有关。
的特色,相机通偏旁“晴”“睛”“情”“ ”,认识 4. 我能送字宝宝回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导学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fa9d62a32d7375a517802a.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导学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并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天地,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一、教师指导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谈话:请同学们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注意观察“青”的写法。
3.教师引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学生活动1.学生汇报。
预设1:图上画了一只小青蛙。
预设2:小青蛙在禾苗中捉害虫。
…………2.识记“青”字,齐读课题。
3.汇报交流。
预设1:我喜欢小青蛙,因为它长得很可爱。
预设2:我喜欢小青蛙,因为小青蛙能捉害虫。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2分钟)一、教师指导1.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自由读课文,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同桌互相学习生字:圈出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齐读生字卡片。
(3)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指导学生观察“清”“晴”“睛”“情”“请”的特点,相机通过偏旁识字。
4.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带有“青”的形声字。
5.指导学生当小老师识记其他生字:眼保护害事让病(1)出示学习要求:教大家读读字音,说说字的意思,讲讲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2)指导学生按要求汇报交流。
二、学生活动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
(1)学生个人读生字卡片。
(2)齐读生字卡片。
(3)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生字“清”“晴”“睛”“情”“请”,了解偏旁特点。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c7df5b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8.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小青蛙》,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表达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青蛙的形象及其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理解和关爱之心。
三、教学内容1.课文《小青蛙》的朗读及分段讲解。
2.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3.结合图片、动作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题,引出《小青蛙》故事背景。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分段讲解,解释课文中生字及难点词语。
4.提问学生对小青蛙的印象,引导学生表达对小青蛙的喜爱之情。
第二至第三课时1.分小组讨论,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展示来形象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
3.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青蛙的形象及其生活环境。
4.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小青蛙的生活场景。
第四至第五课时1.小组合作,编写小短剧表演《小青蛙》故事。
2.分角色练习并排练。
3.学生表演短剧,让其他同学评价、点评。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等。
2.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对小青蛙的描述、故事复述等。
3.学生的表演评价及互评。
六、教学反思1.教师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遇到的困难、突出表现等。
2.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次教学改进提供经验。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希望学生在《小青蛙》这个故事中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愿每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更加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d834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0.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小青蛙》。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懂得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
2.通过绘本《小青蛙》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展示画面。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2.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小青蛙》绘本。
2.PPT或实物图片。
3.提问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PPT展示《小青蛙》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图片,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熟悉故事情节。
第二步:学习1.教师朗读《小青蛙》故事,让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探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和道理。
3.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第三步:巩固1.学生分组表演《小青蛙》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根据小组表现评价并提出建议。
第四步:拓展1.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怎么做?2.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简短的表达,促进思维和语言发展。
六、作业布置1.课后让学生通过绘本《小青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青蛙。
2.回答问题:你觉得小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七、课后反思1.教师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
2.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为下节课调整提供参考。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 小青蛙(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 小青蛙(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eda0e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0.png)
第3课 小青蛙(第2课时)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1.复习生字。
教师随机出示本课生字的字卡,引导学生“开火车”进行识读。
2.复习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一句话,了解小青蛙的样子。
教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一句话,说一说小青蛙的样子。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小青蛙的样子。
教师:课文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小青蛙长什么样呢?学生:大眼睛。
教师:看看教材中的插图,或者想一想生活中你见到的青蛙的样子,说一说除了大眼睛,小青蛙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青蛙还有绿皮肤、长舌头、大嘴巴……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教师: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话。
(师生齐读。
)(二)探究二:学习第二句话,了解小青蛙能做什么。
教师:小青蛙睁着大眼睛在干什么呢?读一读第二句话,找一找。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青蛙能做什么。
教师:小青蛙在做什么呢?学生:吃害虫。
教师:小青蛙会吃哪些害虫呢?学生:蚊子、苍蝇……教师:为什么青蛙吃害虫就是做了好事情?吃掉害虫对什么有益?学生:吃掉害虫,就可以让禾苗长得更好。
教师:对!小青蛙吃掉害虫,让禾苗不生病。
教师:小青蛙可真棒呀!你能用一句话称赞它吗?学生自由说话。
教师:我们一起读读第二句话。
(师生齐读。
)(三)探究三:学习第三句话,懂得保护小青蛙。
教师:小青蛙可以吃害虫,保护庄稼。
如果有人伤害小青蛙,我们应该对他说些什么?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学生: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青蛙呢?学生:不捉小青蛙;看到别人捉小青蛙,要劝阻……教师:你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除了小青蛙,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吃害虫呢?学生:蜻蜓、七星瓢虫、啄木鸟……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小动物呢?学生: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小青蛙》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小青蛙》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d923a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c.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小青蛙》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清、晴”等 8 个生字和病字旁;会写“青字族”生字。
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学习准备】了解小青蛙的知识。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出示谜语,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读课文,随文识字,提炼方法,巩固识字→掌握规律,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同学们,学习完《小青蛙》这课书的第一课时,我们认识了这课的生字、新词,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作业吧!1.读读下面的词语,尝试把它们读准确。
青草清水晴天眼睛事情请坐让座生病2.照样子写一写。
3.把课文正确通顺地朗读给家人听。
4.搜集其他字族的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睛、害、保、护”4 个生字;会写“生、气”两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的特点,喜欢小青蛙。
3.通过资料的拓展,产生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学习准备】田格本;查阅小青蛙的资料。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复习巩固字词→学习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分句学习,理解内容→补充资料,突破难点→学写生字。
【作业设计】同学们,学习完《小青蛙》这篇课文,我们对识字方法有了更多的积累,也对《小青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1.写一写下面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给家人听,也可以和他们比一比谁读得更流畅。
3.结合文章内容,向身边人宣讲小青蛙的好处,并倡议大家都来爱护青蛙。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ba1c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3.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地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读出节奏和韵味。
2、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青、气、生”,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继续巩固对“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一则谜语:绿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请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图。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青蛙的小知识:青蛙小时候名叫小蝌蚪,浑身是黑色的,长者长长的尾巴,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穿上了绿衣服。
它们的叫声呱呱呱,还是捕虫高手呢!3、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教师指导生字“青”的书写: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四笔横要长,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笔撇画改成竖画。
二、初读儿歌,认识汉字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忍者倾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1)指名学生交流这首儿歌有几行,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明确:儿歌有六行,三句话,句号是判断一句话的标准。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气、晴、眼睛,指名多生认读,强调:“清、晴、睛”都是后鼻音,发音要到位准确。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卡片:保护、害虫、事情。
指名认读,理解“害虫”的意思。
出示“苍蝇、蚊子、蛾子、稻飞虱”等农业害虫的,适当讲解它们的危害。
(4)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请你、让、生、病”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小青蛙》导学案
![《小青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1a42273b3567ec102d8ac9.png)
《小青蛙》导学案单州小学刘晨露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一个笔画。
2、会写7个田子格里的生字并组词。
初步了解形声字,体会形声字构字特点。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流程一、猜谜激趣:1、"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看,它是谁?(青蛙)2、了解小青蛙的成长、外形、本领等知识。
3、识记“青”字,读课题,并知道青是表示一种颜色。
“青”的部首是( ),组词( )。
(青,青蛙)二、初读儿歌,学习生字、新词。
1、初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难句家长可以辅助读)2、再读儿歌,将容易读错的生字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要求:不丢字,不落字,不错字3、带要求再读儿歌。
用“⭕”圈出文中的一类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用“__”标出文中的二类字(眼、睛、保、护、害、事、情、让、病)。
用“~~ ”标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青蛙、清清、天气、眼睛、保护、害虫、事情、爱护、生病)。
4、亲子交流。
(1)仔细观察“清、睛、晴、请、情”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字都含有“青”)(2)仔细看每个字的偏旁,你知道了什么?(从三点水知道了“清”字与水有关;眼睛也叫目,所以“睛”是目字旁;从日字旁知道了“晴”,天上有日才是晴天;从言字旁知道了请别人帮忙要好好说话;心情很好,“情”字就是竖心旁)我会填。
(亲子合作)“清、晴、睛、情、请”这几个字的右边都是( )字,“清”的左边是( )旁,说明和( )有关;“晴”的左边是( )旁,说明和( )有关;“睛”的左边是( )旁,说明和( )有关;“情”的左边是( )旁,说明和( )有关;“请”的左边是( )旁,说明和( )有关。
(这些字的左边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右边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相似或者相同,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方法:日+青=晴)(组词法:清水、晴天)(4)完成课后“想一想,填一填”。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识字3 《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识字3 《小青蛙》](https://img.taocdn.com/s3/m/9e1d3f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3.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识字3 《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并认读生字:小、青、蛙。
2.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小青蛙》。
3.能够画出故事中的小青蛙。
二、教学重点1.生字小、青、蛙的认读和书写。
2.课文《小青蛙》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青蛙》的课本或PPT。
2.生字“小、青、蛙”的卡片。
3.画画工具:纸、彩色笔、颜料等。
4.教学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1.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教室里的一些小物件,引导学生认识“小”字。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青蛙,并引导学生认识“青”字。
3.引入课文《小青蛙》的背景,并预习故事情节。
第二部分:学习生字1.通过卡片展示生字“蛙”,让学生认读并书写。
2.学习生字“小”和“青”的认读和书写,加深记忆。
第三部分: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部分:综合活动1.让学生分组,绘制故事中的小青蛙。
2.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3.教师点评作品,鼓励学生。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掌握了生字“小、青、蛙”的认读和书写,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小青蛙》,并通过绘画活动锻炼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生字“小、青、蛙”的书写作业。
2.复习课文《小青蛙》,准备自己的分享内容。
3.继续绘制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对生字书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课后可以通过更多的生字书写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另外,在课文理解方面,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需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故事情节。
下节课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
《小青蛙导学案》
![《小青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4970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d.png)
《小青蛙》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小青蛙》这首儿歌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2. 掌握儿歌中的歌词,能够正确地朗诵并唱出来。
3. 能够通过进修这首儿歌,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导学内容:
一、导入
通过播放《小青蛙》这首儿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二、进修歌词
1. 请学生跟随音频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诠释歌词中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3. 分段教学,让学生逐句跟读,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词。
三、背景故事
1. 介绍《小青蛙》这首儿歌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初衷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青蛙要跳进水里?这首歌曲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寓意?
四、情感体验
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青蛙,跳进清澈的水中,感受自然的清新和美好。
2. 让学生表演小青蛙跳水的动作,感受小青蛙的快乐和自由。
五、自然珍爱认识
1. 通过进修这首儿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珍爱问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环境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实践珍爱环境的行动。
导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关于小动物或自然的儿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奇奥。
通过本次导学,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进修《小青蛙》这首儿歌,不仅享受音乐的快乐,更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让我们共同尽力,珍爱我们美丽的地球故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b283f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c.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第【1】篇〗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第一句。
3.能辨析“睛、晴、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
(板书:小青蛙)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二)读文识字1、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2、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A指生领读生字。
B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C汇报交流:预设一:“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
(出示晴天的)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d8a2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2.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小青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青蛙。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教师板书:《小青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生:小小的,大眼睛。
师: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师:读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生: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 小青蛙》导学案
![《 小青蛙》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eb70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2.png)
《小青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青、清、晴、情、请”等生字,会写“青、气、生”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小青蛙的特点和作用。
3、培养学生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难点理解形声字的特点。
培养爱护青蛙的意识。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呀,有大大的眼睛,绿色的衣裳,还能在池塘里“呱呱呱”地唱歌。
你们猜猜它是谁?(小青蛙)对啦,就是可爱的小青蛙!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小青蛙的世界吧!(二)初读儿歌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小青蛙》,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问问老师、同学。
2、读完后,和同桌互相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更棒!(三)识字1、小朋友们,在这首儿歌里藏着好多生字宝宝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出示“青”字,这个字呀,就像一只可爱的小青蛙,绿色的身体(指“青”上面的部分),大大的眼睛(指下面的“月”)。
再看看“清”字,左边是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比如清清的河水。
“晴”字呢,左边是日字旁,因为晴天有大大的太阳。
“情”字,竖心旁表示和心情有关,比如好心情。
“请”字,言字旁,有礼貌地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会用到。
2、小游戏:生字宝宝捉迷藏把生字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小朋友们去找,找到后读一读。
(四)朗读儿歌1、老师范读,小朋友们认真听,注意老师的语气和停顿。
2、小朋友们自己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哦。
3、分组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棒。
(五)理解儿歌1、小青蛙有什么特点呀?(大眼睛、绿衣裳)2、小青蛙都做了哪些好事呢?(保护禾苗吃害虫)3、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小青蛙呢?(爱护它,不能伤害它)(六)写字1、出示“青、气、生”等生字,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笔画。
2、老师范写,小朋友们跟着书空。
3、小朋友们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七)拓展延伸1、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小动物也像小青蛙一样能保护庄稼呢?(猫头鹰、小蜜蜂等)2、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这些小动物呢?(不捕杀、爱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八)总结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青蛙,知道了它能保护庄稼,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青蛙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小青蛙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4e96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0.png)
《小青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小青蛙》是一部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只调皮的小青蛙在冒险中成长、蜕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勇气、友谊和成长的道理。
在本导学案中,我们将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一起探讨这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青蛙》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 理解故事情节,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3. 探讨主题和意义,培养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 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揭示;3. 主题和意义的深入探讨。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介绍《小青蛙》的作者和作品背景;2. 播放《小青蛙》动画片段或朗读故事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节:故事情节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小青蛙》中的关键情节,对主要事件进行复述和解读;2. 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小青蛙的成长历程,分析他在故事中的表现和变化。
第三节:人物性格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小青蛙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将其与自身相似之处联系起来;2.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其他人物(如蜻蜓、蜗牛)的性格特点,探讨他们与小青蛙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主题和意义探讨1. 学生就《小青蛙》中所体现的主题进行讨论,探究勇气、友谊和成长在故事中的体现;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节:总结与展望1. 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2. 老师展望下节课内容,鼓励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不断成长。
五、实用性评价本导学案结合了《小青蛙》的故事情节,分析了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探讨了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能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精品课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课《小青蛙》精品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4f6c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第一单元第 3 课(节)授课教师:课题3小青蛙课文分析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子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
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清、晴、眼、睛、保、护、事、情、请、让、病”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青、请、清、晴、情、生、气”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理解儿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虫,自觉保护青蛙。
3.初步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什么叫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方法多种形式朗读、培养识字能力、图文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有关青蛙的资料。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田字格练习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一、知识链接:青蛙种豆张铁苏清水塘,亮悠悠,青蛙妈妈来种豆。
扑通一声跳下水,种了颗颗黑豆豆。
黑豆豆,发了芽,水塘里面游呀游。
青蛙妈妈种的啥,原是一群蝌蚪啊!二、自学质疑: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小青蛙》(导学案)
3.检查读文。
教师相机正音。
4.
5.(二)随文识字。
6.★学习第一句。
7.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
预设:“清”,清水的“清”。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
(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
(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
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
(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1.指生读第一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2)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读读这几个字;最后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3)汇报交流: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
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3.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学习第三句。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晴情请
独体字:气生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请、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
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请”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书写“气”。
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1)指生领读生字。
(2)(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全班比读第二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2.指生评议朗读
3.学生读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③学生书空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