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一、用制作气球上升的物理实验
1、准备工具:钢丝线、瓶子、气球、塑料棒、碳粉等。
2、准备方法:将钢丝线垂直拉在桌面上,上面放置空瓶子,将气球塞
进瓶子里,然后使用塑料棒在气球口紧堵住。
3、实验方法:将碳粉放在瓶子外面,然后打开碳粉表面的包装,打开
碳粉表面的小孔,将气球上升。
4、结果解释:碳粉表面的小孔会迅速燃烧,燃烧出的气体大、温度高,会使周围气体压力升高,由于气球里的气体的压力低,气球被外面高
压的气体压挤上升。
二、用铁性棒和大号罐子一起实验
1、准备工具:密封罐、铁棒、干冰等。
2、准备实验:将潮湿的棉花放入罐子中,再把干冰放进去,然后将铁
棒封入罐子中。
3、实验方法:将干冰摇匀,使其与棉花混合,然后关上罐口,将铁性
棒放入水中浸泡,立即将棒推入罐子中。
4、结果解释:干冰会受热变为水,热能改变棉花周围空气的温度,这
时罐子的内空气的压力也会更大,而外面的压力却很低,铁棒会受到
很大的内部气压,从而能够被推上升。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名称: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演示二、实验设计思路:“竖直方向”指的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就是指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与水平面垂直,初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由于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片面,容易把重力方向描述为“垂直向下”,特别是作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示意图的时候,很容易画成垂直于斜面向下,因此,如果能给学生演示出重力的方向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基于这种教学需要,构想和设计出本实验。
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四、实验所用器材:方形水槽一个、有刻度的匀直木条一根、有孔金属小球一个、细线一根、合适的木板一个、合适的钉子两根、适量的水五、实验原理: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绕钉子转动,静止时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悬挂金属球的细线的方向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如果细线与木条垂直,就是金属球所受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即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六、实验组装及操作步骤:(1)将匀直木条正中间打一小孔,孔略比钉子大一些,并尽量把孔打磨光滑。
(2)在木板适当高度的中央钉上一枚钉子,并将木条穿在钉子上,使木条能绕钉子在竖直面内自由灵活地转动。
(3)在木板上钉木条的钉子上方适当位置再钉一根稍长一些的钉子,在钉子上拴上用长度合适的细线穿起的金属球。
(4)将木板竖直放入方形水槽中,最好能和水槽固定在一起。
(5)在水槽中倒水,到水面在钉木条的钉子处为止。
(6)此时木条所处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细线的方向就是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很容易就能看出,细线与木条垂直,即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7)将水槽放倾斜,木条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发生转动,静止后可以看出,木条的位置依然是水平位置,细线依然与木条垂直,即证明小球此时所受重力方向依然竖直向下。
(8)将水槽倾斜任意角度重复以上实验几次,每次细线都与木条垂直,即每次所受重力的方向都与水平面垂直,得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结论。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优秀7篇)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⑵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
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⑶培养学生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⑷培养学生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
通过正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汇集、分析、研判、整合与运用资讯,提升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
⑸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中。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实施措施和安排1、组织形式:⑴个人活动:针对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走访、查阅资料、调查等形式写出调查报告。
⑵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明确研究方向。
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写好小组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2、教学形式⑴任务驱动。
向学生提出有明确具体要求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
⑵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师针对性指导。
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研究活动。
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初中部分12个实验)
1
一.报告内容提纲归纳: 1.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3.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六大原理和实例演示 4. 物理创新性教学六要素和八理念 5. 物理创新性教学九行为
15.08.2020
2
二.报告采用教学方法:
8
❖ 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 组在观看我们的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时给予 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5.08.2020
9
15.08.2020
10
15.08.2020
11
❖ 2.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 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 先导,改进传统物理实验原理,改革传统物理实 验方案,突破固定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厂家生产 仪器设备的束缚,创新性的运用物理学理论和物 理学实验原理,创新性的设计实验方案、自选、 自组和自制实验器材、创新性的完成物理学实验。 简约物理实验器材,优化物理实验效果,具有创 新因子的物理学实验。
质量。7. 根据力平衡有PS=G1+ G2﹣f ,
即 P= (G1+ G2﹣f ) /S ,即可测定大气
压强P。
15.08.2020
19
这个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打破了传统实 验方案,既简明、准确、又安全可靠,具 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性。
15.08.2020
20
❖ 实例2:能平衡吗?为什么?
突出创新,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万能的 方法。但是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又有其 规律性、方法和技巧,从物理创新性实验 设计的六个层面上试探性的提炼、归纳出 物理创新性实验的六大设计原理。
15.08.2020
14
❖ (1)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平衡原理; (2)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转换原理; (3)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比较原理; (4)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放大原理; (5)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模拟原理; (6)物理创新性实验设计物理变换原理。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设计一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探索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1. 蒸汽机模型装置2. 热能源(电炉或蜡烛)3. 水实验步骤:1. 搭建蒸汽机模型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小容器作为蒸汽室和蒸汽发生器,一个塑料飞机螺旋桨作为轮子。
2. 将水加入蒸汽室中,水位不要太高,保证一部分的水可以蒸发成蒸汽。
3. 将热能源放在蒸汽室下方,加热水,使其产生蒸汽。
4. 观察蒸汽产生后的现象,飞机螺旋桨是否转动。
实验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水蒸气燃烧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利用热能源将水加热,使水蒸发成蒸汽。
蒸汽的产生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将飞机螺旋桨推动旋转。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热源,防止烫伤。
2.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关掉热源,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当热源加热水时,水会逐渐蒸发成蒸汽,蒸汽的生成使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旋转。
这一结果说明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燃烧蒸汽产生的热能,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机械装置的运动。
实验应用: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发电、动力机械等领域。
通过这个简易的蒸汽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蒸汽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总结: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蒸汽机的实验,我们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蒸汽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热源的加热,将水蒸发成蒸汽,从而推动飞机螺旋桨的旋转。
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既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
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通用8篇)八年级创新设计物理教案篇1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
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二、实验设计思路: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必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成止〕三、实验或实验器械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必定律的根基上,研究全部物体都拥有惯性,关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必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这个实验是研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经过察看本实验仪的演示,必然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有关知识。
四、实验器械: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五、实验原型及缺少之处: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汲取的热量同样,经过察看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涨较快的物质,高升 1℃所需的热量较少,汲取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缺少之处:⑴水和食用油汲取同样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偏差,简单遇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⑵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想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械也比许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因此散热过多,造成实验丈量偏差过大。
〔如图〕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械的需要;⑵便于控制同样时间内汲取的热量同样这个变量,偏差更小;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偏差较小;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门〔两试管型号同样、质量相等〕,就保证了同样时间内汲取的热量同样⑸实验中,将原实验察看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察看并记录两物质高升同样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利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如图〕七、实验原理:经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汲取热量同样、高升同样的温度等要素,来察看手中的秒表。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1实验题目:水中取币不湿手实验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能演示物理原理,揭示生活中的物理道理,设计本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并知道大气压可以为人们所利用,为人类服务。
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原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大气压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1、在盆子中放一枚硬币,2、在盆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没硬币,3、在盆中放上一支蜡烛并点燃,4、将一只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5、取出硬币。
实验装置图片:实验所用器材:盆子一只,硬币一枚,蜡烛一支,玻璃杯一只,水,火柴实验过程与效果:在盆内的水中浸有一枚硬币,把蜡烛放在盆中并将其点燃(蜡烛的长度大约是杯子深度的三分之一),从火焰的上方用杯子把蜡烛罩起来(尽量选用较大的杯子),蜡烛在短时间内还在燃烧,过一会儿,蜡烛的火焰熄灭了,这时杯中发生了变化,盆中的水被杯子吸进去了,这样就可以不把手弄湿而将硬币取出来。
揭开秘密:空气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氧气,被杯子罩住的火焰之所以熄灭,是因为蜡烛把氧气燃烧掉了的缘故。
由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溶解在水中,杯中的气体减少了,从而使杯中压力降低,这样外面的水就被大气压压进了杯中。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2实验题目:用音乐盒辨别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设计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能演示物理原理,揭示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利用学生自有的玩具,同时又有趣味性,设计本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科学原理:物质的物理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从音乐盒的开关处引出二根导线,导线引出端接上碳棒,可先测试一下碳棒的导电性,然后分别测试金属、木片、塑料片、玻璃、水、食盐溶液、蔗糖、酒精等的导电性。
实验装置图片:实验所用器材:音乐盒(音乐卡片等)、导线、碳棒、铜丝、铝丝、木片、塑料片、玻璃片、蒸馏水、酒精、蔗糖及其溶液、食盐及其溶液实验效果:本实验利用的是学生一般都有的玩具设计的一个实验,实验操作简单,说明的物理道理明确,实验现象明显,是学生自己都能做的实验。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正规版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名称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二、设计思路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线圈的匝数,和通电电流的大小,在不同的数据下可以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说明磁性的强弱。
三、实验器材学生电源或电池组(3V)一个,自制电路板一个,1欧姆 10欧姆电阻各一个,自制分匝数线圈一个,大头针若干四、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实验原型图)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实验中,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是在一个铁钉上缠绕上不同匝数的导线,将其接入电路中观察吸引铁钉的数目,说明匝数影响磁性强弱;然后就同一缠绕匝数的铁钉加入不同电压下观察吸引铁钉的数量,说明电流对磁性强弱的影响,这个实验从在接线以及缠绕带来的时间浪费五、实验改进之处及操作方法1、实验改进之处如图所示 R1=10欧姆 R2=1欧姆在这个自制的实验器材中,可以接入一个一定的电压,无需更换电压值,实验中只需控制s1、s2就可以实现电流和匝数的改变,其中两个定值电阻可以选用1欧姆和10欧姆个一个。
2、实验理论支持在试验中两个定值电阻采用1欧姆和1欧姆,当开关S1断开时,电流I1=U/R1 当开关S1闭合时I2=U/, I1>10 I2,电流变化很大,利于比较匝数采用 1000 匝 2000匝 3000匝匝数变化大,也可是实验现象区分明显3、实验操作步骤(1)当比较电流对磁性的影响时,在电流要求大时,闭合S1,S2选定其中一档,电流要求较小时,断开S1,S2选择同上的一档,观察两种情况下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可以比较电流对磁性的影响(2)当比较匝数对磁性强弱影响时,可以将S1闭合(或者断开),只需调节S2到不同的档位,就可以比较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从而得出匝数对磁性强弱的影响。
4、实验数据采集开关闭合情况S2匝数选取S1大头针数目S1大头针数目1000匝开闭2000匝开闭3000匝开闭五、实验所需器材自制用具,大头针若干六、实验效果经过演示实验的验证,该方法可以良好的得到实验所需数据,且整个演示过程大大节省的实验所用的时间,效果良好,试验后可以预留大量时间让学生分组练习,以及进行试题练习,充分的利用了课堂40分钟时间七、实验评价通过实验器材的改进,除了大大节省实验时间以外,实验数据也更加容易取得,实验操作简单,所需元件实验室很容易备齐,可操作性良好《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生物课程标准》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案例分享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案例分享一、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缺乏、实验方法单一等。
因此,创新物理实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个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案例,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创新设计案例1.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并学会如何控制变量进行科学探究。
3.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蒸发皿、酒精灯、火柴、滴管、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塑料吸盘、扇子、计时器。
4.实验步骤:(1)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相同体积的液体(例如清水)。
(2)将其中一个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另一个玻璃片用塑料吸盘固定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口部,使吸盘内的空气被加热。
(3)观察两个玻璃片上液体的蒸发情况,记录时间并拍照。
(4)对比两个玻璃片上液体的蒸发速度,得出结论。
5.实验结果:(1)在相同时间内,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液体蒸发较快。
(2)在热水中加热的吸盘玻璃片上液体蒸发速度明显快于常温下的玻璃片。
(3)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6.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可能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并尝试进行验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1.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验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创新实验设计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路摘要: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然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创新思路。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实验内容单一: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缺乏新意和多样性。
2.实验方法陈旧: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学生被动地参与实验,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
3.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融入现代科技: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物理实验设计,如使用传感器、计算机辅助实验等,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5.跨学科整合:将物理实验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数学、化学、生物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6.学生主导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7.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绿色环保: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提倡使用绿色、安全的实验材料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思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欧姆定律”实验为例,采用创新思路进行实验设计:1.融入现代科技: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的变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创新实验《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方案
一、实验名称:探究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实验设计思路:
课本实验中所的供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有线的乒乓球,音叉,但在实验中乒乓球被弹起的角度不能直观看出,我想找一样东西能直观地给学生观察,分辨,看到数学用的量角器,给我提供了灵感。
我用卡纸画出角度,贴在木板上,把木板放在铁架台后,便珪学生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和角度。
三、实验目的:
掌握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四、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道理:
音叉的声音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弹起乒乓球的角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五、实验操作步骤:
(1)按图装置好实验器材,先把音叉轻声敲响,记录乒乓球弹起角度。
(2)再用大一点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3)第三次用力敲音叉,记录乒乓球弹起的角度。
(4)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音叉声音大小乒乓球弹起角度音叉振幅1
2
3
(5)结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六、实验装置或照片:
七、实验所用器材:
铁架台一个,音叉一只,连线乒乓球一个,自制角度板一块。
八、实验效果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实验效果:经过三年的施教效果很好,能直观地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角度,从而知道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潜水艇模型,玩具注射器,细胶管,黄色乒乓球,铁钉。
通过改变球内水的多少来改变浮沉情况,操作方法是推拉注射器活塞。
覆杯实验创新设计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一节里,有一个覆杯实验(小学自然里也有),其目的是想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实验有两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学认为是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证明是大气压的原因;第二,硬纸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来。
为此,我做了如下创新:第一,用塑料薄板代替硬纸片,用塑料茶杯代替玻璃杯,在杯底钻一小孔,用透明胶布封好,在做实验时,把胶布揭开,由于水和空气接触,硬纸片就会掉落。
第二,用玩具气球,剪成圆筒状,套在茶杯口上作为胶垫密封,这样装满水倒立后,无论怎样用力向下甩塑料薄板都不掉落。
几年来,每次做这个实验,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并留下深刻的记忆。
此实验简单易做,都是来自生活之物,离学生很近。
同行们不妨一试。
做磁悬浮实验设计取直径15 mm,厚8 mm的圆形磁铁,直径0.2 mm漆包线250 cm,装有两节五号电池的电池盒,用漆包线绕制一个直径20 mm的圆形线圈,两端各留50 mm,并将线头的漆用砂纸打将线圈套在磁铁上,把线圈的两条引线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接,线圈就跳起,并悬浮在磁铁的正上方。
若线圈通电后不跳起,只要将接电源正、负极的两根线圈引线调换位置,就能跳起并悬浮。
原来线圈通电后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只要它与磁铁相对的这面的磁极与磁铁的磁极相同,它们就互相排斥,使线圈悬浮在空中(线圈太重或相互斥力太小都不能悬浮)。
现代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将列车悬浮在空中,使列车与轨道间无摩擦,减少前进阻力,所以可达到更高的速度,现已能达到500 km/h以上,而普通高速列车只有100 km/h以上。
气体千斤顶实验设计(1) 取一个医用500mL~1000mL引流袋(要求崭新未用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气体千斤顶”(也可用气球自制)。
(2) 实验:如图1所示,把引流袋平放在桌面上,在它上面压上5~6块砖头。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方法单一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进行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一些创新的实验设计方案,以期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创新实验设计理念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设备,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实验设计实例分析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通过乒乓球放在两纸片之间,用手吹气观察现象。
我们可以改进为利用吸管和饮料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吸管内的液体喷出的情况。
这样的实验设计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解释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光的折射实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通过水杯中的筷子折断来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可以改进为利用激光笔和盛水的玻璃杯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折射现象,并解释原因。
这样的实验设计更具有科技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电路连接实验:传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连接方式过于简单,我们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电路连接实验,如多灯泡的串联和并联,让学生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知识。
四、创新实验设计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新颖的实验设计和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简单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掌握其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操作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电动玩具,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制小风扇,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讨论结果自制小风扇。
5. 实验: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分析: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4. 分析法: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
3. 学生能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提高科学素养。
4. 学生能提出改进小风扇的建议,展现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直流电动机及其配件。
2. 自制小风扇的材料。
3. 实验操作手册。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步骤:1. 展示直流电动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直流电动机。
2. 讲解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及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制小风扇的设计与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风扇。
5. 让学生演示自制小风扇,观察其工作效果。
6. 讨论自制小风扇的优点与不足,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小风扇,提高其性能。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
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
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九、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改进,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比热容的概念,更容易弄懂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小;或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热量较多;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实例。
十、自我评价
该实验的改进比原实验更容易控制一些量的变化,实验数据误差更小,实验结论更直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将酒精灯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我认为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误差更小,因学校实验室没有,故只好等以后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