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dsc工作原理

dsc工作原理

dsc工作原理DSC工作原理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即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热行为以及相变过程等。

DSC 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制药、食品、能源等领域。

DSC仪器由一个样品室和一个参比室组成,两个室都装有热电偶,用于测量温度差异。

样品室中放置待测试的样品,参比室中放置一个已知热性质的参比物质,用于校准。

在实验过程中,两个室的温度同时升高或降低,记录下温度变化和热流变化的数据。

当样品发生热变化时,会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温度差异。

DSC通过比较样品室和参比室的温度差异,来推断样品的热行为。

当样品吸收热量时,其温度高于参比室,反之,当样品释放热量时,其温度低于参比室。

DSC曲线是根据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异绘制的。

曲线的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热流变化。

曲线的形状和峰值位置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的热性质的信息。

DSC曲线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峰形:DSC曲线上的峰表示样品的热变化。

峰的形状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的相变类型和性质的信息。

例如,峰的形状可以判断样品是否发生了熔融、结晶、玻璃化等相变过程。

2. 峰面积:峰面积表示样品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计算峰面积,可以确定相变的焓变。

3. 峰温:峰温表示样品发生相变的温度。

通过测量峰温,可以确定样品的熔点、结晶点等热性质。

DSC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样品和参比物同时升温或降温,测量样品室和参比室的温度差异,绘制DSC曲线,通过曲线的形状、峰面积和峰温等特征,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质和相变过程。

DSC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研究中,DSC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熔融、结晶、玻璃化等相变过程,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性能。

在制药领域,DSC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相变性质,优化药物的制备工艺。

在食品行业,DSC可以用来研究食品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油脂氧化程度指标

油脂氧化程度指标

油脂氧化程度指标
油脂氧化程度指标是衡量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油脂在存储、加工、烹调等过程中,由于受到氧气、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氧化程度的增加。

氧化程度较高的油脂会产生酸败、变味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因此,对油脂的氧化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油脂的质量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油脂氧化程度指标主要包括:过氧化值(POV)、酸值(AV)、自由脂肪酸值(FF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

其中,过氧化值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反映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越高则说明油脂氧化程度越高。

酸值和自由脂肪酸值则是反映油脂中自由脂肪酸含量的指标,当油脂氧化程度较高时,脂肪酸会被分解出来,导致酸值和自由脂肪酸值的升高。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新兴的氧化指标,它通过测量油脂在加热过程中的热变化,来判断油脂的氧化程度。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氧化指标,如硫化值、二烯值、色泽、味道等。

不同的指标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油脂,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氧化指标只是反映油脂氧化程度的一个方面,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油脂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 1 -。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35 Apr. 2019 CHINA FOOD SAFETY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食品中的应用
□ 李 琪 吕珍珍 张 娴 德阳市食品检验重点实验室 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前言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涉及许多跟热 能相关的工艺手段,如高温灭菌、煮制、 干燥及冷冻等,在这些过程中,食品 的性质和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淀 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热熔变化、相 变及流变性改变等,其中伴随的能量 的变化可用热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差 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在程序控温的 条件下,测定样品对热能的吸收和释 放速率,并以热流率与温度或时间的 关系来表示物质发生热力学变化的参 数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广泛 应用于比热容、结晶速率、相转变及 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的研究。差示扫描 量热法可监测温度范围宽,具有较高 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且所需试样少, 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和种类的食品样 品的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油脂研究中 的应用
在 油 脂 加 工 业, 劣 质 油 掺 杂 造 成 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气相色谱法是 检测劣质油掺杂的主要方法,但存在 样品前处理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差 示扫描量热法在检测油脂掺杂方面具 有快速、便捷、准确性高等优点。使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椰子油中廉价 棕果油的掺入可知,随着棕果油加入 量的增加,吸热峰面积、峰尾温度及 峰值随之减少,并呈线性关系,可以 测定棕果油的加入量从而对劣质油掺 入的判定提供依据。差示扫描量热法 还可以测定油脂的氧化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为研究植 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提供基础。在油脂 微 波 加 热 或 煎 炸 过 程 中, 随 着 加 热 时 间 的 增 加, 油 脂 结 晶 峰 向 低 温 处 转移,随之热焓值也急剧下降。油脂 的氧化主要是由于氧分子与不饱和脂 肪酸的结合,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越高,氧化程度越高,结晶峰更加 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油中的氧化产 物和部分甘三酯也会使熔程向低温方 向转移,从而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结 晶峰参数。

DSC在淀粉中的应用

DSC在淀粉中的应用

DSC在淀粉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DSC in the research starch)生化学院食品101班李玉娇3100401119摘要:介绍了DSC 热分析仪的原理与性能, 利用DSC研究淀粉糊化与老化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对其在食品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DSC; 淀粉;玻璃化;应用A b st r a 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performance of DSC. The method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was used to study thermodynamic property of gelatinization .The prospect of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research is also mentioned .K e y w o r d s: DSC;starch ;glass state;application前言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DSC) 是一种使用最为普遍的热分析技术, 主要用来直接测量程序控制温度下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热分析曲线, 特别适合于研究伴随有焓变或比热容变化的现象。

淀粉作为大多数高等植物的主要储藏物,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构成, 它的许多性质如糊化、老化、玻璃化相变等都与热有关, 都伴随着热焓或比热容的变化。

故而许多研究人员都采用DSC来检测淀粉在热相变过程中的热流变化,为深入研究淀粉颗粒在热相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淀粉是绿色植物果实种子块根块茎的主分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经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目前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精细化工包装材料制造等工业类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淀粉,但大规模工产和以应用淀粉及对其结构的研究,只有100多年历史。淀粉是人类主食,在营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热分析技术简介——DSC

热分析技术简介——DSC

热分析技术‎简介——DSC摘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因‎其使用方便‎,精确度高等‎特点,多年来备受‎青睐。

本文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工作‎原理,并且简要地‎介绍了DS‎C在天然气‎水合物、食品高聚物‎测定和水分‎含量测定、油脂加工过‎程及产品、沥青性能研‎究及改性沥‎青的性能评‎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DSC 技术发展现状应用一、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 简史18世纪出‎现了温度计‎和温标。

19世纪,热力学原理‎阐明了温度‎与热量即热‎焓之间的区‎别后,热量可被测‎量。

1887年‎,L e Chate‎l ier进‎行了被认为‎的首次真正‎的热分析实‎验:将一个热电‎偶放入黏土‎样品并在炉‎中升温,用镜式电流‎计在感光板‎上记录升温‎曲线。

1899年‎,Rober‎t s Auste‎n将两个不‎同的热电偶‎相反连接显‎著提高了这‎种测量的灵‎敏度,可测量样品‎与惰性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1915年‎,Honda‎首次提出连‎续测量试样‎质量变化的‎热重分析。

1955年‎,Boers‎m a设想在‎坩埚外放置‎热敏电阻,发明现今的‎D SC。

1964年‎,Watso‎n等首次发‎表了功率补‎偿DSC的‎新技术。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六十‎年代以后研‎制出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它被定义为‎: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量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Diffe‎r enti‎a l Scann‎i ng Calov‎i metr‎y)。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功率补偿型‎D SC和热‎流型DSC‎。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分辨能力高‎和灵敏度高‎。

由于它们能‎定量地测定‎各种热力学‎参数(如热焓、熵和比热等‎)和动力学参‎数,所以在应用‎科学和理论‎研究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现状‎2.1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原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装置是准确‎测量转变温‎度,转变焓的一‎种精密仪器‎,它的主要原‎理是:将试样和参‎比物置于相‎同热条件下‎,在程序升降‎温过程中,始终保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相同‎。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用于确定受控温度范围内被测样品与参考样品之间热流率差异的技术。

该分析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实现的,该封闭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边界隔离,只有热量和能量可以流动,而质量不能通过边界流动。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在恒定压力或恒定体积下进行,这使分析人员可以监测由所研究的反应引起的温度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常用于:1,获取未知材料的性质和成分信息;2,研究样品纯度和确认成分分析。

同时,DSC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也很流行,用于表征和微调某些性质;大分子的稳定性,折叠或展开信息也可以通过DSC实验测量。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应用于:
1,相变分析。

通过测量焓随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熔点、结晶点和相变;
2,玻璃化温度测量。

用高分辨率量热法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Tg);3,比热容的测量。

用蓝宝石标准测定固体和液体的Cp(比热容);4,化学反应焓的测定。

测定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焓ΔH;
5,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测定各种气体环境和不同压力下的氧化诱导时间。

简述dsc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应用。

简述dsc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应用。

简述dsc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用于测定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热特性。

下面是关于DSC的测定原理、方法和应用的简要概述:测定原理:DSC通过比较被测样品与参比样品之间的热量差异来分析样品的热性质。

样品和参比样品均受相同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测量它们之间的温差来计算样品吸放热的变化。

这种测量可以提供有关固、液、气相变、热容量和反应等性质的信息。

测定方法:DSC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和参比样品的制备和装填、温度控制和扫描速率、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步骤。

样品和参比样品一起加热或冷却,期间测量温度差异所产生的热量变化。

通过控制加热速率和记录热量响应,可以获得样品的热性质。

应用:DSC在材料科学、化学、医药、食品和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主要的应用包括:
•确定材料的熔点、热分解、相变和结晶性质。

•研究聚合物的热性质、玻璃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

•表征药物的热性质、配方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

•分析食品的固-液相变、结晶过程和品质特性。

•研究生物分子的热稳定性、折叠和反应动力学。

此外,DSC还可用于评估材料的纯度、反应动力学参数、材料
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dsc热焓值

dsc热焓值

DSC热焓值1. 引言热焓值是一种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它描述了物质在恒定压力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测量物质的热焓值。

本文将介绍DSC热焓值的定义、测量原理、应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2. DSC热焓值的定义热焓值是指物质在恒定压力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在DSC实验中,热焓值可以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来计算得到。

DSC仪器会对样品和参比物同时加热,测量它们之间的温度差异,并将其转化为热焓值。

3. DSC热焓值的测量原理DSC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来计算热焓值。

在实验开始前,样品和参比物会被放置在同一环境中,然后以相同的速率加热。

当样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时,会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

DSC仪器会通过控制加热功率来保持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相等,从而测量它们之间的温度差。

这个温度差可以转化为热焓值,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热焓值 = 温度差× 热容其中,温度差是指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热容是指样品或参比物的热容。

4. DSC热焓值的应用DSC热焓值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材料科学DSC热焓值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如熔点、热分解温度等。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焓值变化,可以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行为,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4.2 化学反应动力学DSC热焓值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热焓值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进而分析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4.3 药物研究DSC热焓值可以用于药物研究中的晶体相变和稳定性研究。

通过测量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焓值变化,可以评估药物的物理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从而指导药物的制剂和储存条件的选择。

4.4 食品科学DSC热焓值可以用于食品中成分的相变和热稳定性的研究。

通过测量食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焓值变化,可以了解食品的热性质和储存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指导食品的加工和保存。

差示量热法(dsc)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差示量热法(dsc)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热分析技术, 通过测量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样品与参 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热量关系,来研 究样品的热性质。
在DSC实验中,样品和参比物分别处 于两个相同的加热器中,并保持相同 的加热速率。样品在受热过程中发生 的物理变化(如熔化、结晶、升华等 )或化学变化(如分解、氧化等)会 释放或吸收热量,导致样品与参比物 之间的温度差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 个温度差,可以获得样品的热性质数 据。
水质检测的DSC分析
水质检测的DSC分 析
通过DSC可以检测水中的溶解 性物质、离子、有机物等成分 ,了解水质的热化学性质和能 量变化,为水质管理和治理提 供依据。
水中溶解性物质的 DSC分析
溶解性物质是影响水质的重要 因素之一,通过DSC可以测定 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含量和组成 ,了解其热稳定性和反应机理 ,为水处理和水质管理提供技 术支持。
粘合与密封性能
通过DSC分析,可以研究包装材料的粘合剂和密封材 料的热性能,提高包装的密封性和耐久性。
抗菌性能
DSC可用于研究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通过分析抗菌 剂的熔融行为和相变焓,评估其抗菌效果。
05
DSC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土壤成分的DSC分析
土壤成分的DSC分析
通过DSC法可以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矿物质、水分等成分, 了解土壤的热性质和能量变化,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提供依据。
DSC常用于研究物质的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分解温度等。
工作原理
DSC仪器将样品和参考物置于 温度可控的炉中。
通过测量样品和参考物之间 的热量流差异,可以确定样 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
量变化。
热量变化通常与物质的状态变 化(如熔化、固化、分解等)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中的应用
PS:DSC并不能研究所有的蛋白质。就酪蛋白而言,其分子结 构是展开的,因此加热时,并不存在分子展开的问题,在DSC给出 的热分析图上将没有变性峰的出现。 此外,DSC热分析技术也可用于分析检验,如婴幼儿奶粉中β乳球蛋白的检测。DSC热分析技术还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 蛋白质-水、蛋白质-糖、蛋白质的热变性动力学等等问题。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举例:蛋白质热变性和组分分析 肌肉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有三 类蛋白质组成,分别为肌球蛋白、肌浆 蛋白、肌动蛋白。 右图是有关大白兔肌肉受热变性的 DSC热分析。Ⅰ 、Ⅱ、Ⅲ三个变性峰分 别代表肌球蛋白、肌浆蛋白、肌动蛋白 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变性。可清楚地看到, 肌球蛋白对热最不稳定,在60℃左右就 发生变性,而肌动蛋白对热相对较稳定。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举例:Kim等研究水分含量和韩国蜂蜜物理性质的关系,发现10 种韩国蜂蜜水分含量和Tg之间有线性关 系。李等人研究了椴树蜜水分含量与Tg 的关系,如右图示。拟合出线性方程: Tg= -11.59x - 57.42 ( P < 0.01,x 为 样品中掺入水的质量分数,0%~30% ) , 由此,可快速检验蜂蜜中的含水量 。
10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3、淀粉 淀粉糊化过程代表了淀粉分子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转变, 同时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DSC对淀粉的糊化特性、 糊化程度及淀粉颗粒晶体结构相转移温度等进行测定。 举例:完全糊化的淀粉样品在DSC分析过程中应为没有吸收峰的
平坦直线。Mechteldis等人提出:根据淀粉DSC分析过程中吸热峰面
积(即热焓ΔH)的大小可估测淀粉糊化度的大小。

等温滴定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在生物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等温滴定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在生物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等温滴定量热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在生物制剂研发中的应用液剂中蛋白药物的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适当的辅料的选择,适宜的辅料浓度能够在延长药物保质期的同时确保患者的最高的用药安全。

尽管过去十年间的文献报道了维持稳定性的一般准则,但是在存储期间辅料如何提升蛋白药物的稳定性,其机制尚未完全明晰。

为能合理优化蛋白制剂,掌握有关蛋白-辅料相互作用机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通过微量热技术来研究来探索蛋白-辅料的相互作用,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制剂的研发和优化。

通过使用等温滴定量热仪(IT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评估与相互作用有关的热力学参数,例如辅料-蛋白的结合,辅料参与下蛋白质伸展等,揭示研发最优制剂所需的重要机理信息。

这里我们列举两个ITC和DSC是怎样辅助蛋白制剂研发的例子。

在第一个例子中,使用ITC揭示了聚山梨酯80(常用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蛋白表面吸附和聚集以稳定蛋白性质)与蛋白X(ProX)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用单位点模型拟合ITC数据计算得出结合亲和常数(K A)=1430±260 M-1,结合焓(△H)=-6.3±1.1 kcal/mol,每个ProX 分子结合位点数(n)=2.6±0.3。

另外一个例子中,使用DSC和ITC产生的数据集显示在抗菌防腐剂,苯酚存在的条件下,ProX在pH5.7时结构最稳定。

因而在上述两个研究中,来自于GE Healthcare生命科学部的等温滴定量热仪ITC200 和差示扫描量热仪VP-Capillary DSC在探寻制备ProX最佳制剂方法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由于蛋白质分子内在的不稳定性,包括物理不稳定性(伸展、聚集、吸附)和化学降解性(氧化、脱酰胺、断裂),以基于蛋白质的治疗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蛋白的不稳定可以导致蛋白活性降低甚至可能产生潜在的免疫原性。

为增加蛋白的稳定性,可以尝试改变蛋白所在溶剂的性质,包括选择缓冲液系统,调节pH值,添加辅料/添加剂,即研发最佳剂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量分析法对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进行热氧化稳定分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量分析法对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进行热氧化稳定分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量分析法对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进行热氧化稳定分析在这个研究中,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量分析法在空气中,温度为80℃的条件下测定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的热稳定性。

当样品分解之前质量增加,长尾鳕油的采用热重量分析法(TGA)测定的起始氧化时间t(222.5分钟)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起始氧化时间(640.83)更早。

相反,因为金枪鱼油会被快值就不能被记录。

阿伦尼乌斯公式通过在不同的等温条件下用速氧化,它的tTGA和DSC进行测定推断:在4℃时,金枪鱼油的起始氧化时间和随后的分解时间分别是0.56年和1.39年。

用TGA通过程序控温对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进行分解发生在三个热阶段:表明先进行退化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饱和脂肪酸(SFA),紧随其后的是聚合和热解产品的挥发。

鱼油因可以改善人们身体健康状况而有广大的消费市场。

食品制造商也把鱼油产品作为功能性食品来销售。

但是由于鱼油中含有的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使其产品很容易氧化。

脂质氧化PUFA产生不良异味,进而使鱼油强化食品不易被消费者接受。

因此,氧化和热稳定性是鱼油产品加工过程中很重要的参数。

DSC和TAG都能用来测定鱼油的质量,不管仪器所需的样本大小还是操作过程均不需要任何化学物质和溶剂,此方法有很好地重复性,与其他的氧化稳定性方法也有很好地相关性。

TGA能通过样本氧化过程和热分解过程中样本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来测定脂质的氧化过程。

用DSC和TGA测得的开始时间和感应时间就是脂质开始氧化和鱼油质量开始发生变化的时间。

长尾鳕是鳗鱼的一种,主要生长在新西兰。

长尾鳕油主要是以液体或鱼油胶囊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

它含有12.7%的DHA(22碳,6烯酸)和8.19%的EPA (20碳,5烯酸)。

金枪鱼油已被允许放入婴幼儿奶粉中,它含有26.86%的DHA 和6.35%的EPA。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长尾鳕油和金枪鱼油的热氧化稳定性和用加速温度的方法来预测长尾鳕油的保质期。

三种不同测定方法研究米粉的老化

三种不同测定方法研究米粉的老化
Research 0n retrogradation of rice noodles using three diferent m ethods
LI Gang—feng ,一。CHEN Jie ,W ANG Li—yang (1.College of Biology and Agro-forestry Engineer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0,Guizhou,China;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Henan Un iver sit y of Te chnolog y ,Zhengzhou 450001,Henan,China)
Abstract:The retrogradation of rice noodles made from milled Xin—Yang hybridization rice was investigated.The rice noodles w as retrograd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including low tem perature moisturing,room temperature moisturing and air drying.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 X_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trogradation process and the mechanism of rice noodles retrogradation was investigated f 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w ith low tem perature m oisturing,the heat enthalpy of rice noodles w as comparatively larger and the r ice noodles had a larger retrogradation degree.XRD experim ent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low tem perature moisturing,the rice noodles had the largest diffraction intensity,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cry stallinity and a better cry stal structure.It could be seen from the SEM diagram that with low temperature moisturing,rice noodles had a better gel stru cture and a m 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Key words:rice noodles;retrogradation;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 etry;X—ray diffraction;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热物性测量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热物性测量中的应用

91 .%和 1.%。先把待测样品在 3 ℃ 、O 02 O 5 ℃下储藏 3 O 天、 6 O天 , 每周轻轻摇晃储罐为使样 品温度均匀 。把待 测样品做成面团, 从面团中获得淀粉 , 再从该淀粉中分离 蛋 白质。将生面团和分离 的淀粉含水量调整为 6 % , 5 试
时, 造成样品温度与参比物温度不相等 ; 这一温度差由两 个支架上的测温传感器准确地检测并反馈到差示温度控
器 常数 和温度 的 函数 关 系 , 很难 做 到 真 正 的热 量定 量
测量。
3 ℃下储藏 , O 切碎。D C一7仪器 系统迅速 降温至 一 S 4 ℃ , 维 持 5 i, 后 以 l ℃/ i O 并 mn 然 O m n的速 率 加 热 到

பைடு நூலகம்
9 ℃。表皮膜的蜡状 物在 9 ℃ 时熔 化 吸热。实验测 得 5 5
易小红

邹 同华
( 天津商学院机 械工 程学院 , 天津 30 3 ) 0 14
要: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六 大热分析技术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热重分析法 、 热机械分析法 、 导热分析法 、 动态热机 械分析法和介 电分析法 ) 之一 , 由于
它具有快速 、 准确、 精度高等优点 , 应用范 围非常广泛 。本文论述 了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测量原理和特性 , 以及在食品热物性测定方法的应用 。
量 了苹 果表 皮 的热 物 性 。取 成 熟 的苹 果 表 皮 , 将 它在 并
热流式 D C与热重分析 D A仪器类似 , S T 样品与参比
物共用单一热源进行加热, 然后测得样 品与参 比物 的温 度差 △ , 再把测量得的△ 经过转换得到热焓值 △ 。由 H
于关联 D C曲线上吸热或放热峰面积和热焓 △ S H的换算 因子是个十分复杂的数学表达式 , 具有较强 的温度依赖 性, 因此每做 一个 实验 都 必须构作 一 条校 正 曲线 , 出仪 测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大豆蛋白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大豆蛋白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加工技疵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大豆蛋白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于 源 张 敏 邵 弘
(. 1 东北农业 大学食 品学院, 尔滨 103 ;. 哈 500 2 国家大豆工程技 术研 究中心 , 尔滨 10 5 ) 哈 500
摘要 : 差示扫描 量热分析仪 ( S D C仪 ) 因其使 用方便 , 确度 精
热 分析 技 术 范 围很 广 , 热 重 法 , 膨 胀 法 , 有 热 热 机械 分 析 法 等 。差 示 扫描 量 热 法 ( S ) 是 2 DC 则 0世 纪6 0年代 以后 发 明 , 主要 用 于测量 样 品热力 学 特性 的一种 热分 析技 术 。如今 其 以分 辨 能 力强 、 敏度 灵 高、 用料 少等 特点 被 大 量 应用 于 蛋 白质 热 变 性研 究
稳 定 性 的影 响 。
升温或降温条件下 , 通过测量输入到样 品及参 比物 的热量 差及 其与 温 度一 种热分 析方 法 。根据 测 量 方 法 不 同 , 分 为 热 可
关键词 : S ; D C 试验条件 ; 大豆蛋白 ; 变性 热
c i , ed e n a s nigc omey D C hsbe p ld io t i r tl c nn a r t ( S ) a enapi s n h f e i a l i r e
frma y y a s r e rve t mps t ne r t n ig f rc n o n e r .I iw at t o i t ae f dn s o e e t h e e g i s de nⅨ . c ee r h a e a o t e t o dt n a d t e df t iso u Mu h rsa c l b u s n io n i t c i h - fmn e o te r s l, hc sid c d b e d ee c e t n e c f eut w ih i u e y t i rn e i t — h n h f n s c o i i . a fc v p e p oe t s q a t y o h a l n o — dt n C ea f e s e , rtc a , u n t fte smp ea d sl o l i d g i

一般的酪蛋白dsc曲线

一般的酪蛋白dsc曲线

一般的酪蛋白dsc曲线
酪蛋白(也称为乳清蛋白)是乳制品中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和热动力学参数。

当涉及到酪蛋白的DSC曲线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酪蛋白的DSC曲线通常显示出两个主要的特征峰。

第一个峰通常对应于酪蛋白的部分变性或结晶状态的转变,而第二个峰则可能对应于酪蛋白的完全变性或蛋白质的聚集状态。

这些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提供关于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特征的信息。

其次,酪蛋白的DSC曲线可以用于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

通过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DSC分析,可以确定酪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和热变性焓,这对于乳制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热处理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酪蛋白的DSC曲线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与其他成分(如脂肪、糖类等)相互作用的影响。

这对于乳制品的配方设计和产品特性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酪蛋白的DSC曲线提供了关于其热性质、热稳定性以及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对于乳制品工业以及食品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1三线法测量固体食品的比热目的要求了解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实验1三线法测量固体食品的比热目的要求了解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实验1 三线法测量固体食品的比热目的要求了解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三线法测量固体食品的比热的方法,分析固体食品比热随温度变化情况。

原理DSC 是测量材料比热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早期的DSC 测量比热的精度允许的误差在±4%左右。

但当今比较先进的DSC 系统,可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

三线法是DSC 测量比热事实上的标准。

首先挑选质量接近的样品皿共三个,一个用于获得基线,一个用于装被测样品,一个用于装标准物质(例如合成蓝宝石片)。

另外,还要选取一个样品皿作为参比皿,其质量可以与以上三个皿不相等。

①将参比皿和用于跑基线的皿分别放在仪器的参比侧(右侧)和样品侧(左侧),编制等温—升温—等温的温度程序,获得一条热流曲线(一般升温的温度范围不要超过50℃)。

②将试样侧的空皿取出,放入标准物质,按同样的温度程序获得一条热流曲线。

③将试样侧的标准物质取出,放入被测物质,仍按相同温度程序获得热流曲线。

有了三条热流曲线,即可利用仪器的比热计算软件计算比热(无此软件也可手工计算)。

这种方法被称为比热测量的“三线法”。

由于标准物质的比热已知,扫描速率恒定、故经过简单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得被测物质的比热。

设R S B q q q,,分别表示基线热流、被测样品热流和标准物质热流,则有: βR R B R C m q q=- (1) βS S B S C m q q=- (2) 其中m 表示质量,C 表示比热,β表示升温速率,下标R 和S 分别表示标准物质和被测样品。

进而可得:S S R B R B S R C m m q qq q C ⋅⋅--= (3) 式中R S B q q q,,的值由仪器直接量得,质量已知,标准物质的比热已知,故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比热。

实验器材1.差示扫描量热仪 (Pyris Diamond DSC )。

2.标定物质:高纯度铟(>99.99%),高纯度锌(>99.99%)。

dsc 固相点

dsc 固相点

dsc 固相点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DSC测量中,有一个特定的温度点被称为固相点。

固相点是指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材料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点。

在DSC测量中,这个点通常被标记为Tg。

Tg是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缩写,但是DSC的测量范围足够宽,也可以用于测量其他类型的相变,包括固相点。

DSC固相点的数值通常用于研究材料的相变过程,以及材料的性质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聚合物在冷却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时,会从高弹态变为玻璃态。

这通常被用来研究聚合物的性质如何在不同状态之间变化。

DSC(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用途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 材料科学:DSC常用于研究材料的相变行为,如凝固、熔化、玻璃化转变等。

这有助于理解材料的性质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 聚合物科学:DSC在聚合物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用于研究聚合物的性质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等。

3. 药物研发:DSC用于研究药物的熔点、分解温度等,以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4. 食品科学:DSC用于研究食品的相变行为,如冰点、熔点等。

5. 环境科学:DSC用于研究环境样品的热性质,如相变、化学反应等。

6. 生物学:DSC用于研究生物样品的热性质,如蛋白质的折叠、聚合物的形成等。

总的来说,DSC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材料、生物和化学系统的热性质。

dsc 纯度 分子量

dsc 纯度 分子量

DSC纯度分子量引言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用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

在DSC中,样品与参比物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同时加热或冷却,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获得样品的热容量、热效应等信息。

其中,纯度和分子量是DSC分析中重要的参数,本文将详细介绍DSC纯度和分子量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相关应用。

DSC纯度纯度是指样品中所含目标组分的含量比例。

在DSC分析中,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纯度越高,测量结果越精确。

因此,在进行DSC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纯度的评估和测试。

纯度评估纯度评估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手段来确定样品的纯度水平。

常用的纯度评估方法包括质量分析、色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杂质、探测目标组分的相对含量等来评估样品的纯度。

DSC纯度测量DSC可以通过测量样品的热效应来评估样品的纯度。

在DSC实验中,样品与参比物同时加热或冷却,如果样品中存在杂质或其他组分,则会导致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

通过测量这种温度差异,可以判断样品的纯度水平。

DSC纯度测量的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和参比物:选择适当的样品和参比物,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2.装填样品:将样品和参比物分别装填到DSC样品盘中,确保样品和参比物的质量相等。

3.设置实验条件: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目的,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包括温度范围、升温速率等。

4.进行实验:启动DSC仪器,开始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DSC会同时对样品和参比物进行加热或冷却,并记录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

5.数据分析:通过分析DSC曲线,可以获得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

如果样品纯度高,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应该较小;反之,如果样品中存在杂质或其他组分,则会导致较大的温度差异。

6.结果判读:根据DSC曲线的特征和纯度评估的结果,可以判断样品的纯度水平。

如果样品纯度高,可以认为样品中目标组分的含量较高;反之,如果样品纯度低,可能存在杂质或其他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李琪吕珍珍张娴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4期
前言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涉及许多跟热能相关的工艺手段,如高温灭菌、煮制、干燥及冷冻等,在这些过程中,食品的性质和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热熔变化、相变及流变性改变等,其中伴随的能量的变化可用热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是在程序控温的条件下,测定样品对热能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并以热流率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来表示物质发生热力学变化的参数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广泛应用于比热容、结晶速率、相转变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的研究。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监测温度范围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且所需试样少,适用于多种不同形式和种类的食品样品的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这些性质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使蛋白质结构改变,而影响其功能。

蛋白质从天然状态变成变性状态一般伴随着分子排列无序化以及结构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测量在这些状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进而评估加工形式对食品功能性的影响。

加热是食品工业中处理大豆蛋白的常见方式,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的天然结构改变而使其凝胶性、乳化性发生变化,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来监测这个过程,可以分析溶剂条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加工条件等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加工领域的蛋白质交联剂,它是催化蛋白质分子之间酰基转移的催化剂,使各种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从而改善工业食品的产品性能,已成为酶制剂领域研究和生产的热点产品。

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一种以蛋白质为结构基础的酶制剂,许多因素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使其失去活性,如加热、重金属、紫外线照射等,其中温度变化是造成酶失去活性的主要原因,这极大地影响了蛋白质的生产、保存、运输和在较宽泛环境下的使用。

加入外源性保护剂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如糖类、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等可使活性酶蛋白分子折叠的驱动力和酶蛋白的自由能改变等方面来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研究改变这些外部条件的情况下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热稳定性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油脂研究中的应用
在油脂加工业,劣质油掺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气相色谱法是检测劣质油掺杂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检测油脂掺杂方面具有快
速、便捷、准确性高等优点。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椰子油中廉价棕果油的掺入可知,隨着棕果油加入量的增加,吸热峰面积、峰尾温度及峰值随之减少,并呈线性关系,可以测定棕果油的加入量从而对劣质油掺入的判定提供依据。

差示扫描量热法还可以测定油脂的氧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为研究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提供基础。

在油脂微波加热或煎炸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油脂结晶峰向低温处转移,随之热焓值也急剧下降。

油脂的氧化主要是由于氧分子与不饱和脂肪酸的结合,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氧化程度越高,结晶峰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油中的氧化产物和部分甘三酯也会使熔程向低温方向转移,从而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结
晶峰参数。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碳水化合物中的应用
淀粉的糊化特性、糊化程度、已经糊化的淀粉的老化程度等均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测定。

淀粉糊化是指在水中加热的情况下,淀粉颗粒溶胀,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分子中氢键断裂,淀粉链分离,淀粉溶液变为糊状,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图谱上呈现吸热峰。

完全糊化的淀粉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过程中表现为无吸热峰,故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淀粉糊化过程中吸热峰面积的大小可估测其糊化程度。

淀粉糊老化时,分子重排形成晶体结构,要破坏这种晶体结构需要外加能量。

因此老化后的淀粉糊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中出现吸热峰,老化程度增加,吸热峰增大,从而可评估淀粉老化程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食品在玻璃化状态下,其品质变化速率十分缓慢,所以玻璃化状态在食品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的保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玻璃化状态即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这个转化温度即玻璃化温度Tg。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研究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物质在转变为玻璃化状态时,通常伴随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这为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食品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提供了基础。

目前,谷物、淀粉等的玻璃化转变过程研究较为广泛,这些方面的研究测定可以为生产实践提供更好的加工保藏工艺参数。

结语
近年来,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的热性质测定中有了长足发展。

食品的玻璃态是现代食品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玻璃态转变现象更加方便、快捷而有效。

随着差示扫描量热法在食品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提高工业食品产品性能,优化食品加工和贮藏条件等方面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