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导读课 推进课分享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导读课 推进课分享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阅读这本寓言故事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学会制定阅读计划,能按计划阅读。

【教学重难点】1.自主阅读这本寓言故事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看图片猜故事。

(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2)你还知道有哪些寓言故事?(3)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寓言故事:故事比较短小,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二、读封面、封底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从封面、封底,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引导了解出版社等信息)三、看目录,知内容1.出示目录,你发现了什么?2.你读过哪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圈出几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寓言故事的题目,生读题目,想一想,这个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呢?(预测,指名说,然后翻书对照预测得如何。

)四、片段赏析,知方法1.读寓言故事,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出示课本中的小贴士,生齐读,说一说你的发现。

)(①先要读懂故事内容;②体会故事中的道理;③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读故事《叶公好龙》,想想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故事可笑在哪里?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道理:讽刺了那些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爱好的人。

)3.播放《叶公好龙》动画故事,加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交流分享。

5.小结6.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怎么做才能印象更深刻呢?(师课件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可以圈画书中的好词佳句,提示:用圆圈圈起好词,用“——”画比喻句,“~~~”画拟人句,“===”画排比句,“双波浪线”画感受深的或者觉得写得很美的句子,还可以在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4篇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4篇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4篇《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丰满寓言的故事情节。

2.学习“续写”和“扩写”两种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悠悠五千年,寓言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寓言》一书,去捡拾那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吧!1.同学们,读完此书,你印象最深刻的寓言故事有哪些?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2.从这些故事中,你发现“寓言”这种文体有哪些特点?(生说)师出示:寓言是一种文学作品体裁,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它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二、读中感悟,合理补白1.看到大家交流的这么热烈,老师也想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请看《更渡一遭》。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捉到甲鱼想吃掉甲鱼,却又不想承担杀生罪名的人,他烧了一锅沸腾的水,并在锅顶架起一根细细的竹桥,让甲鱼两次从上面爬过的事,讽刺了那些面目伪善口蜜腹剑的小人。

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甲鱼?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说)师:这是一只可怜、悲哀的甲鱼。

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把它整理一下,大致有这几个:(1)甲鱼第二次听到主人让它爬过细竹条时,它会怎样想?会怎样说?又会怎么做?(2)甲鱼第二次到底有没有爬过去?3.是啊,故事的结局甲鱼第二次有没有爬过去,我们不得而知。

这正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巧妙之处:故事言简意赅,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4.同桌两人合作学习,说一说甲鱼在第二次过细竹桥时它是怎么想的,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5.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交流中闪光。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吧!6.交流,评价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都很丰富,但有一点要注意,无论怎样想象都不能背离寓言的寓意,不能违背事实。

三、深思熟读,丰满情节过渡: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教案XX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教案XX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教案XX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目标:1.感受寓言故事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

2.初步掌握阅读、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寓言故事中蕴藏的道理。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他人分享整本书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阅读、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寓言故事中蕴藏的道理。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XXX、比较、图像化、联系阅读策略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初聊寓言,发现“怪”点教学目标:1、感受寓言故事的丰富多彩。

2、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书,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守株待兔》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故事,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二、观察图片,猜测寓言1.看图猜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2.擂台赛:你说我猜。

“故事大王”评判标准1.发音准确2.表达流畅3.栩栩如生讲故事评价等级优良()优秀()一般()1“猜故事大王”评价标准1.会倾听2.又准又快地猜故事3.能适当评价评价等级优秀()良好()一般()3、像《守株待兔》、《南辕北辙》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4、通过比较刚刚这些故事,你有什么发现?三、定义引入,了解“寓言”寓言故事是文学文体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工作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向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冲突》《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四、初识目录,发现“怪”点1.浏览目录,整体感知。

2.借助例子《南辕北辙》,发现怪点。

说一说:假如是你,你会选择哪个方向?五、制定计划,领略“怪”点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计划活动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周)活动内容1、在原有阅读储备的基础上,看视频、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根据卡片提示讲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4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4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4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蕴含的中华灿烂文明,领略寓言独具特色的形式。

2.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方法理解寓言,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4.制定阅读计划表。

教学重难点:带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初步归纳运用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进一步感受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朗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寓言特点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从一年级至今所有学过的寓言故事都请来了,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道理吗?活动:故事、道理连一连。

2.这些寓言故事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近代的,大家发现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1: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小故事,大道理3.魔袋4.镜子)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爷爷,他对寓言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这个魔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

二、初识书本,激发兴趣1.看封面,做名片老师还带来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其中精选了76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每一个都有趣味、有意义、有智慧。

文字虽简,含义却丰。

你能看着封面给它做个名片吗?2.看目录,说说哪个寓言故事你读过?最想看哪些寓言?从目录中,我们知道这些寓言故事被分为6个篇章。

每个篇章前面都有一篇阅读指导。

3.看阅读指导,说说它能给我们哪些方面的指导?(预设1:阅读方法2.道理)三、归纳运用学习寓言的方法1.回顾以前学习寓言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了那么多篇寓言故事,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才能读出故事中藏的道理呢?(预设1:了解故事内容2.分析出人物形象3.联系生活经验)还有两个方法:看题目猜一猜;看图画想一想。

我们来试试吧!2.学习《姜从树生》(1)猜题目:看了题目,你猜到什么?(2)想图画:想一想,图画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这本书里每一篇故事都附有一幅或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它是故事精华的浓缩,猜想图画,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把握故事内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课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课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课教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课教案1. 简介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起源和特点;- 掌握常见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教学内容3.1 寓言故事概述- 寓言故事的起源和发展- 寓言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3.2 寓言故事欣赏- 选择几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和解析-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和智慧启示3.3 创作寓言故事- 引导学生利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创作自己的小故事- 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结构和表达方式4.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寓言故事概述的讲解和讨论(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寓言故事(10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的寓意(15分钟)-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10分钟)第二课时- 寓言故事欣赏的讲解和实例分析(15分钟)- 学生阅读一篇寓言故事(10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和智慧启示(15分钟)-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10分钟)第三课时- 创作寓言故事的导入和解释(15分钟)- 学生利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创作小故事(20分钟)-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15分钟)5. 评价方法- 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质量和深度- 学生创作的寓言故事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于寓言故事背后道德教育意义的思考和理解程度6. 参考资料- 《中国寓言故事选集》- 《中国寓言故事百科全书》- 《古代寓言故事导读》以上为教案大纲,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中国古代寓言》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的内涵和魅力。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学生们对于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让我感到欣慰,也说明了故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有效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自己在讲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的阐述,而忽略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寓言故事的实用价值。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回顾和梳理还不够到位。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课堂小结的环节,让学生在总结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概念。寓言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以动物或其他事物为主角,讲述含有深刻道理的故事。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启迪智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守株待兔》这个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机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例如,《守株待兔》中农夫偶然得到兔子后的侥幸心理,以及最终一无所获的结局。
(2)掌握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加以运用。
-如《刻舟求剑》中讽刺了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3)分析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学鉴赏、思维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使学生能够体会寓言故事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认识到寓言故事在传承文化、启迪智慧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寓言》是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除了这一本必读书,“快乐读书吧”还推荐了两本选读书目,分别是《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

围绕“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选自《中国古代寓言》的“守株待兔”,选自《伊索寓言》的“美丽的鹿角”,黄瑞云创作的一则现代寓言《陶罐和铁罐》。

此外,还编排了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克雷洛夫寓言》的《池子与河流》。

《中国古代寓言》作为“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古代寓言历史悠久。

从先秦到清末,留下的寓言难以计数,其中有口皆碑的经典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古代寓言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家治理、事态百象、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许多方面,这些内容包含着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国古代寓言充满智慧,但它从不板着面孔说教,它的篇幅短小,所讲的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寓言中的智慧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无穷的启迪。

【教学理念】通过整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其实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需求。

因此,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应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寓言的方法加以运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寓言的智慧和魅力。

【教学目标】1.在阅读交流中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感悟古人的大智慧。

2.学习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方法:找到出处读一读和联系生活品故事。

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方法。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感悟古人的大智慧。

【教学过程】一、猜寓言导入,揭示课题1.看图猜寓言同学们读过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肯定不少吧,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请同学们看图猜一猜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教案引言:寓言是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动物或物体,以及精心设计的情节,来传达一定的道德教训或智慧哲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常常以微小的细节和动物形象,深入浅出地揭示人性弱点和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考能力非常有益。

本文档将为教师提供一份针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阅读指导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掌握其中的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道德观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包含人、动物或物体的象征意义,蕴含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2. 按照故事的分类和主题,选取多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进行阅读。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故事中的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分发寓言故事文本给学生,让他们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4. 总结和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步骤二:阅读理解1. 教师分发寓言故事文本给学生,并指导他们以适当的速度和方式阅读。

2. 学生通读故事文本,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和理解问题。

3.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步骤三: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3-4名学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并总结出其中的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3.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四:总结和分享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讨论的成果,分享故事中的道德教训和智慧哲理。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情境、角色代入等方式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

2.通过猜读、对比阅读等方式,深入理解寓言的道理,体会寓言的特点。

3.通过制定阅读计划、阅读记录卡等方式营造共读共享的读书氛围,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和分享做准备。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推荐阅读师:我们来玩个猜寓言的小游戏。

第一关,看视频猜故事。

生:《守株待兔》师:这个故事出自?生:中国古代的《韩非子》第二关:读内容猜故事。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生:《鹿角和鹿腿》,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第三关:根据道理猜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他会逐渐磨灭,不要只贪图眼前的享受,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未来。

”这是哪个故事呢?生:《池子与河流》出自俄国现代的《克雷洛夫寓言》。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的寓言故事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古今中外,寓言故事都被大家所喜爱,你喜欢读寓言故事的原因是什么呢?生交流原因。

师:是啊,小故事大道理,这是寓言故事最大的特点。

就像老作家严文井说的:“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今天老师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国古代寓言》,它像一个魔袋,装满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猜寓言故事的游戏,快速唤醒学生对课本上已学知识的记忆,引用严文井的话,并把这本书比喻成魔袋,能激发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二、目录引趣,提高期待1.看封面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幅精美的插图,你知道这是哪个故事吗?生:《画蛇添足》2.老朋友、新朋友师:看来这个故事已经是很多同学的老朋友了。

谁能给大家讲讲?生讲故事。

师:他的故事讲得真好。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呢?生交流想法。

师:生活中有没有做了无用功,出力不讨好的人呢?联系生活回答。

师:是呀,看来同学们在第二单元寓言故事的学习中学的非常扎实,不仅知道故事讲了什么,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第49课《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案(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

第49课《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案(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

第49课《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案(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包蕴的道理,能讲出自己的明白得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明白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包蕴的道理,能讲出自己的明白得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明白课文大意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明白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包蕴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国寓言故事专门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二、作家、作品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

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

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因此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讲左上»。

«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词字义1、字音、字形lǚ履suì遂nìng 宁度:duó量长短dù量好的尺码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4、复述故事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6、你如何样看待〝郑国人〞,如何样看待〝郑人买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寓言故事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寓言故事,人们可以获得丰富的道德和智慧启示,学习到处世之道和处事之方。

教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其道德品质和情感修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并掌握多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主要道理;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4.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汲取道德智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寓言的概念和特点;2.多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主要道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寓言的概念和特点1.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2.让学生自行阅读数则中国古代寓言,并从中总结其特点;3.进行讨论,明确中国古代寓言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老虎与狼》1.讲解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2.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和智慧;3.让学生阅读故事,自主讨论并总结;第三课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乡村的狐狸和温井的少年》1.介绍故事内容和背景;2.讲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3.让学生朗读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第四课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孔子与樵夫》1.介绍故事情节和背景;2.分析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并体会其中的智慧;第五课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猴子偷桃》1.讲解故事内容和寓意;2.引导学生品读并探讨故事背后的意义;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该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引导等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和智慧;2.启发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从而获得启示和体会;3.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朗读、复述、讨论等活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和讨论;2.课堂讨论与小组活动;3.网上资源查找和阅读。

七、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参与讨论、阅读情况;2.作业成绩:朗读、总结、分析等作业的完成情况;3.考试成绩:测试对故事内容和道理的掌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使学生能够: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3.能够运用所学的寓言故事进行写作和演讲。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的概念和起源;2. 选取几则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伯乐相马》、《鹬蚌相争》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幅画面或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寓言故事做好铺垫。

2. 寓言故事的概念和起源(15分钟)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其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学习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30分钟)选取几则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伯乐相马》、《鹬蚌相争》等,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读。

教师可以使用故事演示、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背后的道理。

4. 寓言故事的创作(40分钟)将学生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则他们所喜欢的寓言故事,然后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共同创作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内容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行为或现象的寓言。

5. 寓言故事的分享和展示(2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所创作的寓言故事。

同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创作的寓言故事的情节是否紧密连贯,是否具备道德教育意义;2. 学生在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3. 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作品给学生,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阅读和解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创作和分享,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案沪教版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案沪教版
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演讲等,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虽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仍有待提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寓言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实践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
-总结回顾
5.课后拓展:
-推荐阅读材料
-鼓励自主学习和拓展
-解答疑问和提供指导
7.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改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寓言四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寓言故事中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寓言故事中的奥秘。
2.笔记本和文具
3.投影仪和投影屏幕
4.计算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媒体设备
5.白板和记号笔
课程平台:
1.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2.在线学习平台(如有)
信息化资源:
1.与课程相关的电子书籍和文章
2.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
3.在线词典和参考资料
4.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
教学手段:
1.讲授法:教师对寓言故事进行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2.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寓言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二、作家、作品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

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

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三、疏通字词字义1、字音、字形lǚ 履 su 遂 n ng 宁度:du 量长短 d 量好的尺码2、通假字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4、复述故事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

7、文章寓意(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摘要:量长短量尺码、通假坐座座位,5从《滥竽充数》这寓言你悟出了哪些道理?探究学习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思维蓝,(其以用法成语运用和寓言相关知识及寓是学习重)十、作业布置、熟课、任选则寓言改写白话(可充分发挥想象)教学目、初步了寓言这种学形式、了课寓言所蕴含道理能说出己理3、能借助释及工具懂课、学习些常用言实词及虚词教学重、了课寓言所蕴含道理能说出己理、能借助释及工具懂课3、学习些常用言实词及虚词教学设想;课安排两课教学设计熟基础上由学生以组形式合作学习懂课学习常用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探讨寓言所蕴含道理教学程;课、导入、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学选择两讲给学们听听(课前集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寓言是种学体裁短故事里寓寄较深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3、言特语言简洁、凝练二、作、作品、韩非战国期哲学法学派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起受学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十万余言传至秦国秦王赏识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被李斯毒死狱、《郑人买履》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集成者著作三、疏通词义、音、形lǚ 履遂 g 宁量长短量尺码、通假坐座座位反返返回3、重要语句()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置句现顺序应有欲买履()郑人()宁信无信也倒装句实际上宁信无信也、复述故事5、准确翻译做到落实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7、寓()从郑人相信尺码角看其寓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从郑人返取尺码角看其寓也可理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问题二课、亮探究《画蛇添足》某舍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学习探究蛇无足某舍人却陶醉先画完蛇得作聪明做多余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其身规律坚持实事是原则也要把握做事分寸蛇然无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据98年9月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国博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村就发现了条有两足毒蛇3《买椟还珠》讽刺对象究竟是谁?探究学习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表层寓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它是别;深层寓反映了某历史期特有精神现象反映了某民族乃至人类共思维积淀它是般关《买椟还珠》讽刺对象历见仁见智从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想以华丽匣子显示宝珠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但看要兼及整体从关键语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即事情结局)看讽刺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虽只写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取他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嘲弄理了这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寓言哲学蕴系生活实际《买椟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探究学习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系实际使见更有针对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商道善卖椟生活酒香还怕巷子深花还靠绿叶扶适当包装是种精明巧妙营策略也可以批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些商不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做广告;某些政府不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然金玉其外败絮其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人单位只重对象豪华档案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盒子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势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胆取舍说明事物价值定程上取人们对它认识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商品艺术价值满足对商品审美享受5从《滥竽充数》这寓言你悟出了哪些道理?探究学习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思维蓝据四方面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这角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知明;还可运用否定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逃走是出被迫无奈毫无知明可言从齐宣王这角进行横向思维他排场使人吹竽必三人实行锅饭制这是滋生各种不正统制让真正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乐工这角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真相说明了不正当人际关系危害性二、结、课外由了课编成了课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趣味性、回忆了寓言相关知识3、分析了部分词结合句子重讲了和以用法、析了部分疑5、对寓发表了己看法6、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其以用法成语运用和寓言相关知识及寓是学习重)十、作业布置、熟课、任选则寓言改写白话(可充分发挥想象)。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张叶萍学习目标:1.探究寓言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领会寓言深刻的寓意,从而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培养对生活中小故事的感知、领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设计思想:《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九单元《小故事,大智慧》中篇目。

根据“整体性理念”、“实践性理念”和“开放性理念”,本单元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感悟,也可以“化整为零”地实现单元教学任务。

让学生走出小课堂,积累知识,探究问题。

在“单元教学”任务驱动下,本课旨在让学生走出小课堂,积累知识,探究问题。

寓言是一种生动而有趣的文学样式,它语言简洁,往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让阅读者了解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但也就是因为它篇幅短小,寓意比较单纯,使得一些教师就会把这些内容随意抛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解读;而学生也觉得寓言没有什么可学的,因此,不论是对待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还是在课下的自我学习,都是敷衍了事。

其实,一些看似平凡而简单的问题中往往蕴含着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人生道理。

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就把发现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乐趣也给了学生。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读物中的寓言小故事的内容较感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成语寓言典故故事。

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领悟力。

过程设计:一、探究寓言的特点(1)搜集已阅读过的寓言作品,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寓言的特点: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寓意深刻等。

(这是一种经验推导法。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尝到更多发现的乐趣。

)(2)查阅工具书,明确寓言的定义和阅读寓言的方法。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韩非子和《韩非子》、刘向和《战国策》等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通过工具书来学习概念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反过来印证利用经验推导出来的结论的准确性。

)二、课堂引导:多角度领会寓言的寓意1.以推选小组代表的形式交流课前探究内容(探究成果的展示,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

沪教版第四册《寓言》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寓言》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沪教版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会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教学重点】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导入:通过学生谈自己对“什么是寓言”的理解,老师介绍有关寓言的知识,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3、联系生活,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二、检查预习(生字注音解释)嬉戏(xī)禀告(bǐng)厄运(è)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

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三、整体感知,概括寓意引导学生学习《白兔和月亮》,步骤如下:1、朗读。

(把握文意,揣摩语言。

)2、复述。

(朗读课文,完整复述。

)3、精缩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概括寓意。

(根据文章内容,感悟所学道理。

)请学生当一次老师,按照出示的学习步骤总结出寓言《落难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读赏析,对比阅读1、《白兔和月亮》在情节上有两次转折,你能找出来吗?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心态,你能用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吗?3、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4、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6、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五、体验反思,拓展与延伸1、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

《中国古代寓言》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的起源和特点。

2. 分析并理解古代寓言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古代著名寓言作家及其作品。

3. 分析古代寓言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4. 阅读和理解古代寓言文本。

5. 学生创作寓言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用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基本概念。

二、学习寓言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寓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三、介绍中国古代著名寓言作家及其作品(10分钟)教师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作家如《庄子》、《荀子》等,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代表作品以及寓言的主题和特点。

四、分析古代寓言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几篇经典的古代寓言,并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寓言中的深刻意义。

第二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古代寓言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特点。

二、阅读和理解古代寓言文本(20分钟)教师分发几篇古代寓言给学生阅读,并设计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和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所读寓言的理解和体会,教师指导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寓言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寓言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重要性。

二、学生创作寓言作品(30分钟)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寓言的创作,并要求寓言的主题要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题材。

三、学生演讲和欣赏(15分钟)学生用口头的形式进行寓言的演讲,并与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每组学生的寓言作品。

沪教版《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存词语8个。

明白得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将给大伙儿听。

4、让学生明白做情况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过程:
一、话引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出示课题:寓言二则
二、学习第一则:自相矛盾
1、读题:自相矛盾
2、看图,指出矛、盾,轻声读文,找找这人是如何夸口矛与盾的?
3、指导朗读这人夸口的话。

“我的矛锐利的专门,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牢固的专门,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板书:矛-----锐利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盾-----牢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4、明白得“锐利”的意思。

读准“戳”的音,并做做动作。

5、表演读
6、想想:什么叫自相矛盾?
7、小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习第二则:掩耳盗铃
1、读题:掩耳盗铃
2、做做:掩耳的动作
3、自由读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4、找找写哪人方法的句子,想想错在哪里?
5、小结: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摘抄所学的寓意。

五、课外拓展
1、你还明白哪些成语故事?
选一个你最喜爱的成语故事讲给大伙儿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o联系生活实际,《买犊还珠》给了你什么启示?
探究学习:
看问题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予以审视,并密切联系实际,使见解更有 针对性和批判性。就楚人而言,可以肯定其精于商道,善于卖犊。生活中,酒香 还怕巷子深,好花还幕绿叶扶,适当包装是一种精明巧妙的经营策略。也可以批 评其喧宾夺主,蒙骗顾客。一些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出力气,却热衷大做广告; 某些政府不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却沉迷形象工程自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郑人而言,可以批评其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人单位只注重对象豪华的档案, 消费者只痴迷商品华丽的盒子OOOOOO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以跳出定势 思维,肯定其眼光独到,大胆取舍,说明一个事物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 们对它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妨追求商品的艺术价值,满足于对商品的审 美享受。
(2)宇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宇信度,无信自也。
4、复述故事
5、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6、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
7、文章寓意
(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 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 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2、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法。
4、解析了部分疑点。
5、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
重点)
十一、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口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lo《画蛇添足》中某舍人为何要给蛇添上足?这则寓盲对你有什么启迪?
学习探究:
蛇本来无足,某舍人却陶醉于先画完蛇的自得之中,自作聪明,做多余的 事。寓言告诉我们,脱离实际,只能弄巧成拙。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 遵循其本身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也要把握做事的分寸。2o蛇果然无 足吗?探究学习: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据1982年9月15日《北京晚报》报 道,泰国惮他伦府高颂县玛吕区第一村就发现了一条有两足的毒蛇。
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沪教版《中国古代寓言四则》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 能有帮助。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设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在熟读的基础上,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
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
5。从《滥竽充数》这一寓言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探究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 维的蓝本。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 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 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
3o《买犊还珠》讽刺的对象究竟是谁?
探究学习:
好的寓言往往具有多重寓意,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它是个别 的;深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反映了某个民族乃至人类共 同的思维积淀,它是一般的。关于《买犊还珠》的讽刺对象,历来见仁见智。从 文中主要描写对象和结尾来看,讽刺对象应是楚人,楚人本想以华丽的匣子来显 示宝珠的贵重,却因喧宾夺主而事与愿违。但看文章要兼及整体,从文中关键语 句郑人买其犊而还其珠(即事情的结局)来看,讽刺的对象还可以是郑人,郑人 虽只写一句,但他并非陪衬,他只看外表,忽视实用,没有眼光,舍大取小,他 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楚人包装行为的嘲弄。理解了这点,我们便可开掘思维,洞悉 寓言的哲学意蕴。
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亳无自知之明可言。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 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右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 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 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悄的真相,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二、小结:
1、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 趣味性。
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 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 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 韩王不听,退而着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 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 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 韩非所着,是法家的重要着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着作。
三、疏通字词字义
1、字音、字形
lu履sui遂ning宁 度:du<5量长短du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