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及实操培训ppt课件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及实操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ed15d76294dd88d0d26b7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views/details/67223
国发[2018]4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views/details/67225
25
相关责任-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 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 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 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本办法规定第二十七条 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以要求纳 税人修改。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23
六项扣除-赡养老人(举例)
孙小强(独子)的父亲19年6月份年满60岁,母亲今年58岁。小强的妻子(晓莉)有1个母亲,今年62岁, 还有1个姐姐,母亲要求姐姐每月付赡养费500元,晓莉每月给赡养费2000元。请问小强夫妻二人如何进 行专项附加扣除。
从19年6月开始每月抵扣2000元
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从第一个证书拿到之日起,可以一次性 抵扣3600,第二个证书不再抵扣
特别说明:1、无论一年拿到几个证书,只可以抵扣3600元 2、学历教育只能抵扣在教育阶段
12
六项扣除-大病医疗
扣除范围
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担负(指医保目录范 围内的自付部分)
扣除标准
①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②在80000元内限额内据实扣除
特别规定:纳税人及期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 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0
六项扣除-住房租金(举例)
国发[2018]4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views/details/67225
25
相关责任-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 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 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 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本办法规定第二十七条 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可以要求纳 税人修改。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23
六项扣除-赡养老人(举例)
孙小强(独子)的父亲19年6月份年满60岁,母亲今年58岁。小强的妻子(晓莉)有1个母亲,今年62岁, 还有1个姐姐,母亲要求姐姐每月付赡养费500元,晓莉每月给赡养费2000元。请问小强夫妻二人如何进 行专项附加扣除。
从19年6月开始每月抵扣2000元
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从第一个证书拿到之日起,可以一次性 抵扣3600,第二个证书不再抵扣
特别说明:1、无论一年拿到几个证书,只可以抵扣3600元 2、学历教育只能抵扣在教育阶段
12
六项扣除-大病医疗
扣除范围
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担负(指医保目录范 围内的自付部分)
扣除标准
①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②在80000元内限额内据实扣除
特别规定:纳税人及期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 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0
六项扣除-住房租金(举例)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8f98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c.png)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申请条件包括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和全日制学历教育阶 段的支出,每个子女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 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案例二: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总结词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适用于个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或取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居民个 人,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确定。
扣除标准和申请流程
扣除标准
根据不同项目,扣除标准有所不同,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发 布。
申请流程
居民需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税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专项 附加扣除项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的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确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如何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了解税收政策
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掌握个人所得税 的缴纳规定,以便合理规划。
做好记录
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等财务信息, 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合理安排支出
通过合理安排支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 而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个人所 得税的税负。
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政策规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报的,包括子女教育、继续 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支出。具体扣除标准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 而定。
例如,子女教育扣除是根据子女的受教育阶段和数量进行确定的,继续教育扣除是根据实际 发生的学费、考试费等支出进行确定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 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案例二: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总结词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适用于个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或取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居民个 人,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确定。
扣除标准和申请流程
扣除标准
根据不同项目,扣除标准有所不同,具体标准由税务部门发 布。
申请流程
居民需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向税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专项 附加扣除项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的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确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如何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了解税收政策
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掌握个人所得税 的缴纳规定,以便合理规划。
做好记录
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和投资等财务信息, 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额。
合理安排支出
通过合理安排支出,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 而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个人所 得税的税负。
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政策规定,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申报的,包括子女教育、继续 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支出。具体扣除标准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 而定。
例如,子女教育扣除是根据子女的受教育阶段和数量进行确定的,继续教育扣除是根据实际 发生的学费、考试费等支出进行确定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 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精)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622ac1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b.png)
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01
02
03
扣除标准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 长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主体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 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 内不能变更。
房屋范围
夫妻双方名下仅有一套住 房,且为购买中国境内住 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 利息支出。
住房租金支出扣除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 元。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 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 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 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
度内不能变更。
子女范围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养子女、继子女。
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01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 400元,同一学历(学位)最长 不超过48个月。
02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 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 元定额扣除。
按时进行申报
留意扣缴义务人通知
扣缴义务人会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 通知纳税人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 和审核工作,纳税人需留意并配合完 成相关工作。
纳税人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项附 加扣除的申报工作,逾期将无法享受 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避免常见错误
准确填写信息
纳税人在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需确保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无法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 附加扣除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 录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 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与实务操作演示 • 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 • 互动环节与问题解答
专项附加扣除ppt课件
![专项附加扣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21c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a.png)
继续教育扣除案例
继续教育扣除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
继续教育扣除标准
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不得超过连续的48个月。
继续教育扣除分配
纳税人可以选择由本人按照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 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规定扣除。
大病医疗扣除案例
1 2
大病医疗扣除适用范围
期望内容
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性和普惠性,让更多的 人受益。例如,可以考虑将扣除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提 高更多项目的扣除比例等。
理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专项 附加扣除政策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因此, 需要对该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
实施效果
未来的政策将更加公平和普惠,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 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专项附加扣除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背
景与意义 •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具体内容及解
读
目录
•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及解决方案
•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优化与展望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案例分
析
01
专项附加扣除概述
定义及适用范围
02
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分配
03
纳税人只能选择夫妻双方中的一方扣除,或者由双方平分扣除
。
住房租金扣除案例
住房租金扣除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房,但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 市等租赁住房的纳税人。
住房租金扣除标准
按照每月1500元的标准扣除,但不得超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 划单列城市等规定的其他扣除金额。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189c6c0066f5335b812106.png)
含3周岁到入小 学前
每月预扣预缴税 2、赡养老人 款时扣除
3、住房贷款利息 年度汇算清缴申
报时扣除 4、住房租金
(二种方式中可 自主选择)定额 定额 定额
2000元/月
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不 三种分摊方式;
数)
年未
1000元/月
首套;最长不能超过240
个月
贷款利息与房
租二者只能:
1500元/月、1100元/月、 根据租房城市级别确定租金 二选一
800/月
水平
400元/月
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 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3600元/证
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年度汇算清缴申 报时扣除
6、大病医疗
设定起点与上限,限额 内据实扣除
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万 元的部分,在8万元限额
• 1.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答: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
• 2.扣除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
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间分摊每月2000元的定额扣除。 不数人头:父母有一人年满60岁周岁就可以扣,二人都年满60岁也只能扣2000元。
子女有赡养父母义务。 B、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去世,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 5、扣除的起止时间? 答: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7
二、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利息
• 1.扣除范围是什么? 答: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
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 2.扣除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b33f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2.png)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范围
包括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等在中国境内购买的 住房。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
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最长不超过 240个月。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申请方式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自行申报的方式进行申请 。
案例分析五:住房租金扣除实战演练
住房租金扣除政策概述
住房租金扣除政策是指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标准 扣除在主要工作城市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 扣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背 景与意义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内 容与解读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操 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案 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01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 策背景与意义
政策实施范围及对象
实施范围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适 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个人所得税纳 税人。
实施对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 实施对象包括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及其家庭成员。具体包括纳税人 本人、பைடு நூலகம்偶、子女、父母等。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 策内容与解读
子女教育扣除政策内容及解读
子女教育扣除政策
子女教育扣除标准
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 除,多个子女可叠加计算。
子女教育扣除范围
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 教育等全日制学历教育。
子女教育扣除申请方式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自行申报的方 式进行申请。
案例分析二:继续教育扣除实战演练
继续教育扣除政策概述
继续教育扣除标准
继续教育扣除政策是指纳税人可以按照规 定标准扣除继续教育期间的相关费用。
包括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等在中国境内购买的 住房。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
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最长不超过 240个月。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申请方式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自行申报的方式进行申请 。
案例分析五:住房租金扣除实战演练
住房租金扣除政策概述
住房租金扣除政策是指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标准 扣除在主要工作城市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
最新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 扣除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背 景与意义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内 容与解读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操 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案 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01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 策背景与意义
政策实施范围及对象
实施范围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适 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个人所得税纳 税人。
实施对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 实施对象包括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及其家庭成员。具体包括纳税人 本人、பைடு நூலகம்偶、子女、父母等。
0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 策内容与解读
子女教育扣除政策内容及解读
子女教育扣除政策
子女教育扣除标准
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 除,多个子女可叠加计算。
子女教育扣除范围
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 教育等全日制学历教育。
子女教育扣除申请方式
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自行申报的方 式进行申请。
案例分析二:继续教育扣除实战演练
继续教育扣除政策概述
继续教育扣除标准
继续教育扣除政策是指纳税人可以按照规 定标准扣除继续教育期间的相关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1
公平合理
02
原则
利于民生
简便易行
03
4
适时调整
教 育
养 老
住 房
医 疗
5
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 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
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 士研究生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
18
留 存 资 料
住 房 贷 款 合 同
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19
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 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 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 1500 元。 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 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 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4
索 取
发票
纳税人
收款 单位
支出 凭证 财政 票据
不得拒绝
25
1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本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 转以后年度扣除。
2
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相关信 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 应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 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扣 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的信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政策 解读
(国家税务总局)
2018年12月24日
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
大病医疗
住房贷款利息
总
则
住房租金
赡养老人
保障措施
附
则
征求意见稿是9章30条,正式文件是9章32条 新增两条,删除一条,分立一条
2
范
围
继 续 教 育
子 女 教 育
大 病 医 疗
住房贷款利息
住 房 租 金
赡 养 老 人
9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 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 取得 相关 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10
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二选一)
父母扣除
本人扣除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留 存 资 料
职 业 资 格 相 关 证 书
12
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 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 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累计超 过 15000 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 ,在 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6
二选一
一方 100%扣除
双方 各50%扣除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Nhomakorabea7
留 存 资 料
(
01
境
外
)
境外学校 录取通知书
留学签证
02
8
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 (学位) 继续教育 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 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 能超过48个月。
29
继父母 生父母 养父母
婚生 子女
子 女
非婚生 子女 继子女 养子女
30
父母之外 未成年子女 监护人
父 母
谢谢
13
如何理解8万限额扣除
0元
15000元
95000元
据 实 扣 除 8万元以内
如何分别计算扣除额
14
纳税人发生的 医药费用支出 可以选择由本 人或其配偶一 方扣除;
未成年子女发 生的医药费用 支出可以选择 由其父母一方 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 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17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 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 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 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扣除, 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 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 的 50% 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 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 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 除,具体扣除方式在 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 变更。
27
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提供 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可以要求纳税人修改。 纳税人拒绝修改的,扣缴义 务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 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28
1
公安派出所
3
居民委员会
2
村民委员会
4
个人
税务机关核查专项 附加扣除情况时, 纳税人任职或者受 雇单位所在地、经 常居住地、户籍所 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居民委员会或者村 民委员会等有关单 位和个人应当协助 核查。
3
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包括纳税人本人、 配偶、子女、被赡养老人等个人身份信息, 以及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 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 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留存五年。
26
4
有关部门和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供或协助核实以下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的信息: (一)公安部门有关户籍人口基本信息、户成员关系信息、出入境证件信息、相关出国人员 信息、户籍人口死亡标识等信息; (二)卫生健康部门有关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独生子女信息; (三)民政部门、外交部门、法院有关婚姻状况信息; (四)教育部门有关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学籍、考籍信息)、或者在相关 部门备案的境外教育机构资质信息; (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有关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技能人员职业培训、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信息; (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有关房屋(含公租房)租赁信息、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有关住房公 积金贷款还款支出信息; (七)自然资源部门有关不动产登记信息; (八)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住房商业贷款还款支出信息; (九)医疗保障部门有关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信息; (十)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确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涉税信息。 上述数据信息的格式、标准、共享方式,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商有关部门确定。 有关部门和单位拥有专项附加扣除涉税信息,但未按规定要求向税务部门提供的,拥有涉税 信息的部门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20
其他规定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 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 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无任职受 雇单位的,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留 存 资 料
大病患者医药服务收费 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
医疗保障部门应当向患 者提供在医疗保障信息 系统记录的本人年度医 药费用信息查询服务。
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 纳税年度医药费用清单
16
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 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 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 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 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 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首套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
21
其他规定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 金支出。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 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2
留 存 资 料
住房租赁合同、协议 等 有 关 资 料
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 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 2000 元的标准 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 月 2000 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 过每月 1000 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 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 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