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名人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a4156613fc4ffe473368ab8e.png)
论古今中外的“会计名人”作者:陈文华陈尚司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6期古今中外,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会计教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令接受过正统会计专业教育的大师级人物自叹弗如的成就。
本文介绍的这些‘会计名人’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证明了非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作出卓越的会计成就。
一、孔子尝为委吏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家道中落。
三岁丧父,更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为了生存,孔子不得不一边自学,一边从事各种能够养家的工作。
孔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史书中也没有孔子接受会计教育的记载。
可以说,孔子是自学成才的优秀会计工作者,这可以从下面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据《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分析,‘当’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会计工作中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财制,处理得当;其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第三是从统治者方面讲,要善于选择合格的、适当的会计人才。
这不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会计定义,也足以证明孔子的委吏工作做得很出色,他不仅做了会计工作,而且将会计工作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在2500年前能够有这样的高深会计理论深度,这不可不说是惊人的会计创举。
二、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宋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文学家队伍更是超群脱俗,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各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
曾巩(公元1019~1083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诗。
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也非常精通,他曾写《经费议》一文,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宋神宗看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
会计名人简介
![会计名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9a54daa647d27284b7351b7.png)
S8-2011. 爱德华·布洛克(EdwardJ·Blocher)北卡罗来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从Rice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Tulane大学取得MBA学位,在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从1976年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现在还是西北大学的教授。
其著作有关于分析程序的(PrenticeHall 出版),有关于管理者欺诈研究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除此之外,布洛克教授的论文(含与他人合作)还发表在各种杂志上,如《会计评论》、《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杂志》、《会计学杂志》、《会计与商业研究》、《会计、组织与社会》及《审计:实践与理论杂志》。
2. 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曾任美国财务学会主席。
是世界闻名的财务管理学家和金融学家,以套利定价理论闻名于世。
3. 夏恩·桑德(ShyamSunder)著名美籍印裔会计学者,曾任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管理学与经济学教授,现任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
他早年毕业于印度的一所工程学院,并担任工程师。
1970年考入CarnegieMellon大学,1972年、1974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曾获美国会计学会1982年度和1998年度接触会计文献奖;目前兼任财务经理协会(匹兹堡)理事,《会计研究杂志》、《会计地平线》、《成本与质量管理》、《印度会计评论》等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
桑德教授以把经济分析、组织理论和企业模型引入会计研究而见长。
S8-2021. 阎达五我国会计管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阎达五出生于1929年1月,山西省祁县人,1947年考入私立北平华北文法学院的法律系和经济系,1949年初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后,阎教授作为该校会计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直从事会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外会计名人
![中外会计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946b9591680203d8ce2f24a1.png)
中外会计名人廖文嘉,江西人,复旦大学毕业,曾经帮助别人考了七所大学,在上学的时候每天要走几公里路,而且,要寄宿亲戚的家中靠抄报纸来维持生活最后又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会英,日,德,法,俄五种语言,在抗战时期,曾经是德国一位将军的同声翻译。
新中国成立之后来到四川温江当注册会计师,文革时期,遭到了批判。
在九几年的时候,因肝癌而不幸离世—享年七十六岁。
卢卡。
帕乔利。
1445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地区的一座名叫博尔戈。
圣塞波尔罗的小镇,26岁时,他离家远游,并在威尼斯找到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一住就是6年。
在此期间,他接触并了解了威尼斯簿记,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后来在会计学上的杰出贡献打下了基础。
威廉·A.佩顿(美国)1889年7月9日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分别于1915年、1916年、1917年在密执安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22年,佩顿出版了经典名著《会计理论》,是早期倡导会计主体观的代表作。
1940年,佩顿与利特尔顿合作出版了《公司会计准则绪论》,该书被认为是经典的、具有开创性的会计理论著作。
A.C.利特尔顿(美国)利特尔顿1886年出生于美国的伊利诺州,大学里学习的是管理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利特尔顿开始关注注册会计师行业。
1940年他与佩顿合著《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并于1953年出版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极具影响力的《会计理论结构》一书。
他与佩顿一起,被认为是会计学界优秀学者的代表。
爱德华·布洛克。
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从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取得学位,在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从1976年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现在还是西北大学的教授。
杨纪琬中国著名会计学家。
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夏育成杨纪琬教授是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在会计法制、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改革以及中外会计交流和会计教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代伟人。
会计专业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
![会计专业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1b623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png)
会计专业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1. 萧条里德曼 (Warren Buffett): 萧条里德曼是知名的美国企业家和投资者,也被誉为“股神”。
他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在各个领域投资,包括能源、银行、保险和消费品等。
萧条里德曼以其深思熟虑和长期投资策略而闻名,他的智慧投资决策被广泛认为是聪明的价值投资范例。
2. 雷·达里奥 (Ray Dalio): 雷·达里奥是美国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和企业家,他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和主席。
桥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管理着数千亿美元的资金。
达里奥以其独特的投资原则和对经济周期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使他成为金融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3. 马丁·索伯格 (Martin Sorrell): 马丁·索伯格是英国广告和公关巨头WPP集团的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
WPP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和公关公司之一,管理着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营销活动。
索伯格以其卓越的商业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而闻名,被广泛认为是广告业的领导者之一。
4. 霍华德·马克斯 (Howard Marks): 霍华德·马克斯是美国知名的投资家和风险投资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共同创始人和共同主席。
马克斯以其对投资风险和价值的深入理解而闻名,被视为多次金融市场危机中的投资智囊。
他的投资观点和思考方式深受业界的尊重和推崇。
5. 约翰·布戈尔 (John Bogle): 约翰·布戈尔是美国知名的投资家和资产管理公司维亚·哥伦比亚投资管理公司(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
布戈尔被视为指数投资的奠基人,他的理念将投资重点放在长期、低成本的股票指数基金上,以追求稳定的回报。
他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力巨大,被尊称为“指数基金之父”。
会计名人
![会计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db62750576c66137ee06199e.png)
以下5位人物图片及其简介各为一块展板内容。
共5块。
展板标题为:会计名人展板尺寸:宽50×高80(单位cm)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1445—1517)意大利人,数学家、会计学家、艺术家,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
1494年11月10日发表的名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又称《数学大全》)开创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卢卡·帕乔利时代,从而把古代会计推进到近代会计的历史阶段。
潘序伦(1893-1985)江苏宜兴人,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会计实务专家和会计实业家,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以“诚信”立业,创立了会计教育、会计出版、会计实务“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模式。
他所创办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现立信会计出版社)、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迄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
财政部王军副部长称他为新式簿记的创始者、会计理论研究的引领者、培育会计人才的播种者、现代会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拓荒者、会计诚信文化的首倡者。
葛家澍(1921—)江苏兴化人,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信息系统论”的主倡者,中国现代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构建者。
1978年发表《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打响了会计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
后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研究。
葛家澍教授在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领域的学术成就赢得了广泛赞誉。
杨纪琬(1917—1999)上海松江人,会计学家、会计理论家、会计教育家,“管理活动论”的主要创始人,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发起重建和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
他推动和引领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为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被公认为“新中国会计界的一代名师”。
余绪缨(1922—2010年)江西省靖安曾任县人,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引进“会计信息系统论”第一人,被誉为“中国现代管理会计之父”。
会计大师
![会计大师](https://img.taocdn.com/s3/m/90648e27a5e9856a56126059.png)
除了从事会计教育工作之外,佩顿还多次担任政府公职。 除了从事会计教育工作之外,佩顿还多次担任政府公职。 佩顿以雄辩的口才和犀利的文笔见长, 佩顿以雄辩的口才和犀利的文笔见长,经常应邀就经济政 税收法规和邮资调整等问题发表演讲或出席国会听证。 策、税收法规和邮资调整等问题发表演讲或出席国会听证。 佩顿以专家的身份频繁出现在法庭、联邦和州立委员会、 佩顿以专家的身份频繁出现在法庭、联邦和州立委员会、 仲裁听证机构、国会下属委员会和其他官方机构。 仲裁听证机构、国会下属委员会和其他官方机构。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佩顿到华盛顿休假, 世界大战期间,佩顿到华盛顿休假,最初在研究和统计局 (Bureau Of Research And Statistics)任职,而后他 )任职, 又先后出任美国战争贸易委员会( 又先后出任美国战争贸易委员会(War Trade Board)和 ) 国内税务署( 国内税务署(Bureau of Internal Revenue)的贸易专家。 )的贸易专家。 后来,他又供职于安·阿巴市府 负责反对浪费、 阿巴市府, 后来,他又供职于安 阿巴市府,负责反对浪费、提高工 作效率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 作效率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他曾兼任美国联邦政府和 密歇根州政府很多委员会的职务。 密歇根州政府很多委员会的职务。1952至1963年,先后 至 年 公司和KVP 任Kalamazoo Vegetable Parchment公司和 公司和 Sutherland Paper公司的董事。他还多年担任经济学教 公司的董事。 公司的董事 育基金会Barhart基金的受托人。1959至1963年间,佩顿 基金的受托人。 年间, 育基金会 基金的受托人 至 年间 成为了美国会计总署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成为了美国会计总署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1.托马斯·亨利·桑德斯
![1.托马斯·亨利·桑德斯](https://img.taocdn.com/s3/m/9acf3512866fb84ae45c8dc5.png)
托马斯·亨利·桑德斯(Thomas Henry Sanders)是一位杰出的会计学家和会计理论先驱,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一流的会计理论水平,是哈佛大学的终生教授。
由于其一生对会计理论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井对会计实务产生了深远的形响,故于1954年列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设立的会计名人堂(the Accounting Hall of Fame)的会计大师之一。
1885年4月7日,桑德斯出生于英国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布尔利(Brierley),其父名托马斯(Thomas),母亲名凯瑟琳·N·桑德斯(Catherine Nock Sanders)。
1914年3月25日,桑德斯与Gertrude- Schuiz喜结连理,在他们共同生活的39年中育有5个孩子。
1917年,桑德斯来到美国;1926年,桑德斯加入美国国籍。
1953年6月5日,这位久负盛誉的会计学家离开人世,享年68岁。
1905年,桑德斯获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学士学位,并于1914年获得该校硕士学位;1921年,获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博士学位。
桑德斯的一生,主要是从事会计教育工作。
1905-1910年斯间,他供职于英国考文垂市(Coventry)Rudge 一Whitworth有限公司;1911-1917年间,他在日本Yamaguichi市高等商业学校(Higher Commercial School)讲授《贸易实务》(Commercial Practice)课程;1918-1920年,他任明尼苏达州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助理教授;1921-1924年间,他在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1924年提升为副教授,1927年晋升为正教授,直至1952年载誉退休。
会计名人简介
![会计名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eba4f07cc7931b765ce15dc.png)
S8-2011.爱德华·布洛克(EdwardJ·Blocher)北卡罗来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从Rice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Tulane大学取得MBA学位,在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从1976年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现在还是西北大学的教授。
其著作有关于分析程序的(PrenticeHall 出版),有关于管理者欺诈研究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除此之外,布洛克教授的论文(含与他人合作)还发表在各种杂志上,如《会计评论》、《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杂志》、《会计学杂志》、《会计与商业研究》、《会计、组织与社会》及《审计:实践与理论杂志》。
2. 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曾任美国财务学会主席。
是世界闻名的财务管理学家和金融学家,以套利定价理论闻名于世。
3. 夏恩·桑德(ShyamSunder)著名美籍印裔会计学者,曾任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管理学与经济学教授,现任耶鲁大学商学院教授。
他早年毕业于印度的一所工程学院,并担任工程师。
1970年考入CarnegieMellon大学,1972年、1974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西北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曾获美国会计学会1982年度和1998年度接触会计文献奖;目前兼任财务经理协会(匹兹堡)理事,《会计研究杂志》、《会计地平线》、《成本与质量管理》、《印度会计评论》等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
桑德教授以把经济分析、组织理论和企业模型引入会计研究而见长。
S8-2021.阎达五我国会计管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阎达五出生于1929年1月,山西省祁县人,1947年考入私立北平华北文法学院的法律系和经济系,1949年初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后,阎教授作为该校会计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直从事会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会计名人堂人物系列
![美国会计名人堂人物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ac425ba30029bd64783e2c94.png)
美国会计名人堂人物系列1.乔治·奥利弗·梅(George Oliver May,1875-1961)——会计并不能将确定性提到高于它所反映事实的程度乔治·奥利弗·梅乔治·英格兰与贝茜·高德兰·梅之子,1875年5月22日出生于英格兰德文郡一个叫廷茅斯的滨海小镇。
他在私塾和廷茅斯文法学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1882至1889),后进入布兰德尔中学学习(1889年9月至1891年12月),直至毕业。
1892年2月15日,乔治·奥利弗·梅进入德文郡首府埃克塞特市托马斯·安德鲁公司,目的在于获得参加特许会计师考试所需的实践经验。
1897年获得特许会计师资格。
在中期考试和最后的考试中,他始终名列前茅。
办完相关手续后,乔治·奥利弗·梅于1897年初加入普华公司伦敦所。
同年离开伦敦前往美国,成为普华美国所的代表(后来是琼斯-凯撒公司的代表)。
乔治·奥利弗·梅于1902年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1909年取得美国国籍。
1911年成为高级合伙人,并在这一职位上任职直至1940年退休。
乔治·奥利弗·梅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中有极为突出的表现,曾先后担任AICPA副会长(1917-1918)、AICPA检查委员会委员(1916-1919)以及AICPA基金会副会长(1923-1924)。
他曾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许多专门委员会任职,包括担任捐赠管理委员会主席(1917-1930)、证交所合作委员会主席(1930-1935)、会计原则发展委员会主席(1933-1936),并曾任专业名词委员会主席(1939-1945)及会计程序委员会副主席(1937-1945)。
他还是AICPA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47年联合设立的企业收益研究小组的成员,在他的协助下,该研究小组于1952年发布了题为《变化中的企业收益概念》的报告。
会计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
![会计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49309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6.png)
会计5个行业名人及简介
1. 华尔特·汤普森 (Walter Thompson):华尔特·汤普森是著名的广告业巨头,也是全球最早的广告代理商之一。
他于1869年创立了汤普森广告公司,成为广告业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成功推广了多个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和福特汽车。
2. 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他是自由市场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的著作《货币数量论》和《自由选择》对于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约翰·达夫(John Davy):约翰·达夫是英国会计师协会(ICAEW)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现代会计学的奠基人。
他在19世纪初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规范会计报告和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方面。
4. 安德鲁·卡内基 (Andrew Carnegie):安德鲁·卡内基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最富有的工业家之一,也是钢铁业的巨头。
他以富有慈善精神而闻名,致力于教育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他的慈善捐赠使得碧嘉图书馆系统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系统之一。
5. 卡尔·威尔斯 (Carl Icahn):卡尔·威尔斯是一位著名的华尔街投资者和企业家。
他被称为“企业恶魔”(Corporate Raider),以擅长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来改变管理层而闻名。
他在投资界具有
广泛的影响力,并曾成功重组多家知名公司,如TWA、好莱坞制片厂等。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21f2f8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7.png)
论古今中外“会计名人”古今中外,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会计教育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令接受过正统会计专业教育的大师级人物自叹弗如的成就。
本文介绍的这些‘会计名人’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证明了非会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作出卓越的会计成就。
一、孔子尝为委吏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虽然出身于贵族,但家道中落。
三岁丧父,更加重了生活的负担,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为了生存,孔子不得不一边自学,一边从事各种能够养家的工作。
孔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史书中也没有孔子接受会计教育的记载。
可以说,孔子是自学成才的优秀会计工作者,这可以从下面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据《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分析,‘当’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会计工作中对于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财制,处理得当;其二是对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第三是从统治者方面讲,要善于选择合格的、适当的会计人才。
这不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会计定义,也足以证明孔子的委吏工作做得很出色,他不仅做了会计工作,而且将会计工作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在2500年前能够有这样的高深会计理论深度,这不可不说是惊人的会计创举。
二、宋代文豪都精通会计宋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文学家队伍更是超群脱俗,他们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各个精通会计、善于理财。
曾巩(公元1019~1083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曾巩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以散文见长,也能诗。
曾巩不仅文采出众,对会计也非常精通,他曾写《经费议》一文,论述了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宋神宗看后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巩把节用作为理财之要,目前谈论财政者,都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巩认为“用之有节,则天下虽贫,其富易致也;用之无节,则天下虽富,其贫易致也。
”曾巩在议论经费时,不是空洞地进行说教,而是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对景德、皇佑和治平三朝费用开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景德户七百三十万,垦田一百七十万顷;皇佑户一千九十万,垦田二百二十五万顷;治平户一千二百九十万,垦田四百三十万顷。
会计行业著名的人物作文700字
![会计行业著名的人物作文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e28e1a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f.png)
会计行业著名的人物作文700字示例文章篇一:《我心目中的会计大师:潘序伦》我呀,想给大家讲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他可是在会计行业特别有名的呢,他叫潘序伦。
我最开始知道潘序伦爷爷,是在一次和爷爷的聊天中。
爷爷那时候跟我说,“孩子啊,有个了不起的人叫潘序伦,他就像会计界的一盏明灯呢。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心里想,啥叫会计界的明灯呀?爷爷就开始给我讲起了潘序伦爷爷的故事。
潘序伦爷爷出生的年代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好。
那时候,到处都乱糟糟的,可是潘序伦爷爷就有一个大大的梦想。
他想要把会计这个事儿做好,做精,让大家都重视起来。
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会计这个大森林里摸索着前行。
潘序伦爷爷可努力啦。
他去国外学习会计知识,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汲取花蜜一样。
他在国外的时候,肯定吃了好多苦。
我就想啊,他是不是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待到很晚很晚,周围的人都走光了,他还在对着那些厚厚的会计书籍,一个字一个字地钻研呢?他心里肯定想着,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学会,带回国,让我们国家的会计也变得很厉害。
后来呀,潘序伦爷爷回国了。
他就开始创办会计学校,教好多好多的学生。
他的学生就像一颗颗小种子,被他撒在各地。
这些小种子慢慢长大,又变成了一棵棵大树。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课堂上,潘序伦爷爷站在讲台上,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用很响亮的声音给学生们讲着会计的知识。
他会说:“同学们,这个会计啊,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管家,每一笔钱都得清楚明白,就像管家要知道家里的每一粒米放在哪儿一样。
”学生们呢,都睁大眼睛,听得可认真了。
我还听说呀,潘序伦爷爷特别重视诚信。
在会计这个行业里,诚信就像金子一样宝贵。
要是会计不诚实,乱记账,那公司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大海里乱飘,最后肯定会撞到礁石上的。
潘序伦爷爷就总是教育他的学生,“孩子们啊,你们做会计的,要是不诚实,那就像鸟儿没了翅膀,飞不起来的。
”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手的账目,那都是清清楚楚,就像清澈的溪水,一眼就能看到底。
会计人员讲职业道德的名人故事
![会计人员讲职业道德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c90f7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8.png)
会计人员讲职业道德的名人故事1. 会计人员讲职业道德的名人故事在职业道德的发展历程中,会计人员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处理财务数据,更是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讲职业道德的名人故事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2. 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一世是一个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清廉品格的统治者。
他建立了查士丁尼法典,这一法典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平等具有重要影响。
在他的统治下,会计人员被要求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准则,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查士丁尼一世的形象成为了维护职业道德的楷模,也为后世的会计人员树立了榜样。
3. 美国企业界的奥罗拉·戴尔奥罗拉·戴尔是美国企业界的知名财务总监,她以其坚定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责任感而闻名。
在一次公司财务丑闻中,奥罗拉·戴尔坚持拒绝伪造财务数据,并主动向相关部门揭露了问题。
她的坚持和勇敢,成为了职业道德的代表,并为整个会计界树立了正直和坚守原则的典范。
4. 古代我国的贾谊贾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和财务方面表现出色,并被称为“七略”。
在贾谊的著作《新书·尚书》中,他强调了会计人员应当诚实、严谨和守信的职业道德。
他倡导:“将不正之事,不敢为也。
将欺厚之事,不忍假也。
”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会计人员,也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5. 理论与实践这些名人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职业道德的指引。
会计人员应当时刻铭记这些故事,珍视自己的职业操守,注重每一个财务细节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新时代的会计人员来说,继承和传承这些名人故事的价值观念,对于建设诚信、透明和稳健的会计环境至关重要。
6.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会计人员,我深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这些名人故事让我明白,只有忠实于职业操守,坚持尽职尽责,才能守护公司的财务健康和股东利益。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以这些名人故事为榜样,把职业道德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会计名人
![会计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f59cf963ddccda38376bafc6.png)
展(1913—1997),教授,男,浙江宁波人。
1936年夏毕业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会计专业,留校任助教;1938年任浙江省财政厅会计主任。
1945年春应国立英士大学之聘,任该校教授,兼任会计专修科主任。
1946年改任英士大学经济系教授。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杨时展教授任中南财经学院教授。
1980年恢复教学工作,曾任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兼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省审计学会副会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顾问,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名誉会长等职。
曾任美国会计学会(AA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国际会计教育与研究协会(IAAER)成员。
杨时展教授著述丰富,任教数十年来所写的讲义、论文和译作积稿盈筐,特别是学术论文所独具的见解透辟、内容新颖、才辩滔滔、文辞犀利流畅等特色,对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1935年他第一次在当时声望甚高的《东方杂志》上发表论文起至今半个多世纪,他发表的论文及撰写、翻译精校的学术成果已达数百万字。
杨时展教授除了教学和研究,也致力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工作。
他于1980年提出了我国大学会计学系的第一个教改方案,力排众议,将30多年来“老三门”的体系,改为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电算化会计为主的新体系,并按照“洋为中用”的精神,大胆采用英语教材进行课题教学。
潘序伦(1893年7月14日—1985),又名秩四,江苏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3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会计专家和教育家。
生前历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和名誉校长、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社长、中国会计学会和上海市会计学会顾问、上海市社联顾问等职。
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还曾一度出任国民政府会计处会计局副局长、经济部常务次长,为时极短。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https://img.taocdn.com/s3/m/14ac7468783e0912a2162a94.png)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作者:方圆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7期潘序伦(1893年~1985年),字秩四,男,江苏省宜兴市人。
教授,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会计实务专家和会计实业家,“三位一体”立信会计实业的创办者。
中国会计学会顾问,中国审计学会顾问。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上海市政协委员。
一、个人生平简介潘序伦,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宜兴市)丁蜀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1905年前读私垫,后入蜀山小学就读,1908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黄炎培任校长的上海浦东中学。
1911年(清宣统三年),卷入因抗议某教师批分较严而举行的交白卷风潮,被开除学籍。
后转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毕业后进入南京政法大学深造。
之后不到两年,学校因故被勒令停办。
不久,考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无线电收发班,毕业分派到海军某舰上任准尉无线电收发报员,因无意久留,退出军籍,辞去职务。
后来到南京造币厂当翻译员,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家乡做中小学教员6年有余。
1919年(民国八年),经黄炎培先生推荐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当旁听生,后因成绩优秀,直接升为大学四年级的正式生,1921年夏季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同年,由学校保送,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会计学科,步入为之奋斗终生的会计王国,为日后从事会计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3年,取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上海。
“归国途中曾绕道欧洲,周游13国,考察了欧洲诸国的经济状况,……为引进和传播借贷复式簿记奠定了思想基础。
”回国后,先在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任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开始了他长达一个甲子的会计教育生涯。
后任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并出任该院于1923年11月成立的会计学会常年顾问,同时兼任国立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及东吴大学法学院会计学教授。
1927年1月,创办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开创了“三位一体”立信会计实业新天地。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名人例子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6e7ab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e.png)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名人例子
1. 想想张勇,那个在会计领域深耕细作的人。
他呀,对待每一个数字就像是对待珍贵的宝贝,仔细雕琢,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吗?他能为了一个小数点后的细微差异,花费大量时间去核对。
2. 还有李丽,她在面对如山的账目时从不退缩。
就如同一位坚韧的战士,一点点地攻克那些复杂的数据,这难道不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吗?她常常为了一份报表加班到深夜。
3. 王强也是个典型例子啊!他对会计法规的熟悉程度简直让人惊叹。
就好像一本活字典,随时能准确找到对应的条款,这不是工匠精神是什么呢?他和同事们讨论业务时那股认真劲儿,真的很牛。
4. 赵姐在会计岗位上默默奉献多年,她审核账目时的那种专注,就像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难道这还不算工匠精神吗?大家都对她的严谨佩服不已。
5. 陈师傅处理那些棘手的财务问题时,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处理难题一样,有条不紊,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厉害之处呀!他的沉稳给周围人带来极大的信心。
6. 林先生对每一笔账目的记录都极其细致,那认真的样子仿佛是在书写一部伟大的著作,这就是工匠精神的魅力啊!他常说:“账目容不得一点马虎!”
7. 孙会计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上的那股劲儿,不正和工匠追求极致一样吗?她参加各种培训,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8. 刘会计面对繁琐的税务工作从无怨言,如同一位耐心的工匠,精心梳理每一个细节,这不就是工匠精神在她身上的体现吗?每次她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我觉得这些人都展现出了会计专业的工匠精神,他们的专注、认真和追求极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已逾55年。
1978年晋升为教授。
他先后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现届)成员,并成为全国首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在,他还是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葛家澍教授1921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早年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读书时,就已有聪颖过人之表现。
1941年夏,就读于江苏学院经济系。
当时,江苏学院因抗战而内迁武夷山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刻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直接转入厦门大学商学院学习,主修会计学。
当时的厦大,由于抗战内迁长汀,教学、生活各方面都很艰苦.他并没有因之而旷废学业,反而更加勉力攻读.在四年大学期间,他除了遍涉经济学的各相关学科以及历史、文学外,还专心于会计学的学习与研究,并读完了当时图书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会计书籍。
1945年夏天,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留校任教。
留校后,葛家澍教授更着力于科研与教学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在当时的校长、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的倡导与支持下,与几位年轻教师成立读书研究小组,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新会计的有关问题,以此增强自己的学识。
同时,他还以一些有独立见地的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的瞩目。
比如,在当时学术界唯苏联学术观是瞻的情况下,他针对苏联大纲中关于会计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和社会主义财产"的观点,于1956年发表了" 试论会计核算这门科学的对象和方法" ,首次提出了会计是"……反映社会主义资金再生产。
" 并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和……要素……的量的方面……。
" 他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探讨,从而在六十年代初形成了系统、严密的"资金运动"理论。
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顾准同志赞之为"资金运动学派"。
十年动乱,葛家澍教授被批为反动学术权威,各项学术研究被迫中止。
即便在这种非常时期,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
动乱刚一结束,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中去。
在当时整个学术界思想尚未解放,"两个凡是"的紧箍咒仍坚束住人们头脑的情况下,他在1977年撰写了"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
该文在1978年《中国经济问题》第1期刊登后,立即引起会计界的强烈反响。
各界纷纷来函
索要该文,并称该文为会计界"打响了拨乱反正的第一炮"。
随后,他又提出要全面地研究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财务会计理论,借鉴、吸收其中有用成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改革服务。
他在"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厦门大学学报》1981.3)中,全面阐述了这一思想。
此后,他将目光投向财务会计理想的各个领域,包括通货膨胀会计、国际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等,为我国会计界开展这些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地贡献。
加强会计教材建设,培养更多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是葛家澍教授长期以来所致力的另一主要问题。
早在五十年代末,他就组织编写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会计学原理》教材,该教材由上海财经出版社1962年出版后,得到了各界好评。
六十年代初,他受当时的教育部委托,主持了当时国内第一批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会计基础知识》一书的编写。
截止到现在,他所编写的教材多达十余本,涉及会计理论、会计原理、工业会计、经济核算与经济效果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五部是原教育部、现国家教委指定由葛家澍教授主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
这些教材得到普遍好评。
例如,《会计学基础》(中国财经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获87年度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基础知识》(上海人民出版1984年版)发行量达到一百万册,成为该社的保留版本。
由于葛教授在教材建设上的贡献,他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奖"。
作为全国首批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葛家澍教授在研究生培养上,也耗费了大量心血。
在博士生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上,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所培养的研究生,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科研能力强而受到瞩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葛家澍教授在会计学科研与教学领域辛苦耕作了半个多世纪,除了著述等身,桃李天下,还获得了各种荣誉。
他于1985年获厦门大学首届"南强奖"特等奖等多种奖励。
1989年是葛教授双喜临门之年,他先是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接着,在10月1日建国四十周年的大庆日子里,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
他的名字与事迹被多家报纸、杂志、辞典收录并介绍。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将他的名字收录作为辞条,这也是该辞典人物篇收录的当代唯一的会计学家。
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也决定把葛教授列入由该中心出版的《大洋洲及远东名人录》和《世界知识界名人传》,以反映他的杰出学术成就。
葛家澍教授今年刚好步入耄耋之年,但他的壮心不减当年。
老骥仍有千里志,烈士不减壮年心。
●研究领域:中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及会计国际化
●基本观点:会计将从"地方语言"变成"国际语言"
●代表作品:《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财会通讯》1991年第5期)
二、
卢卡·帕乔利(意大利)
卢卡。
帕乔利1445年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地区的一座名叫博尔戈。
圣塞波尔罗的小镇,26岁时,他离家远游,并在威尼斯找到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一住就是6年。
在此期间,他接触并了解了威尼斯簿记,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后来在会计学上的杰出贡献打下了基础。
1494年,帕乔利出版了多年的心血结晶——《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即《数学大全》,其中有一部分篇章是介绍复式簿记的,正是这一部分篇章,成为了最早出版的论述15世纪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集中反映了到15世纪末期为止威尼斯的先进簿记方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西式簿记的传播和发展。
威廉·A.佩顿(美国)
1889年7月9日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分别于1915年、1916年、1917年在密执安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22年,佩顿出版了经典名著《会计理论》,是早期倡导会计主体观的代表作。
1940年,佩顿与利特尔顿合作出版了《公司会计准则绪论》,该书被认为是经典的、具有开创性的会计理论著作。
A.C.利特尔顿(美国)
利特尔顿1886年出生于美国的伊利诺州,大学里学习的是管理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利特尔顿开始关注注册会计师行业。
1940年他与佩顿合著
《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并于1953年出版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极具影响力的《会计理论结构》一书。
他与佩顿一起,被认为是会计学界优秀学者的代表。
/question/244872854.html
三、
第一个将复式簿记引入中国的蔡锡勇
蔡锡勇(1847-1897) (关于逝世时间还有1896、1898之说)字毅若(一称毅敬),清末官吏。
福建龙溪人。
同治六年(1867)广州同文馆毕业,调京考试,回粤任职。
光绪二年(1876)调任驻美使馆翻译,三年期满后,回广东任实学馆教习及文报局差使。
十年由张之洞派充广东洋务局总办,负责办理交涉事务,开设银元局、枪炮厂、水陆师学堂以及制造兵轮等事。
十五年由张之洞调任湖北铁政局总办,先后筹办湖北炼铁厂、枪炮厂、银元局、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自强学堂、武备学堂。
曾取法美国凌士礼(Lindsley)一派速记术,研制中国拼音文字方案。
著有《传音快字》。
蔡氏随使美国、秘鲁、西班牙等国期间,以其坚实的外文根底,一直与洋人打交道,接触西洋文化的机会颇多,特别是对当时在西方已普遍推行的借贷复式记帐法极为推崇,于是萌发向国人介绍与推广这种先进记帐方法的念头。
从钻研到执笔,数经寒暑,终于写成《连环帐谱》一书。
但在生时未能将其付梓,后经其子蔡璋赴日本考察,对全书加以校订(一说由其子蔡琦、蔡峰整理),《连环帐谱》
才得以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湖北官书局出版发行。
《连环帐谱》一书,既以意大利首创的借贷记帐原理为蓝本,又力求“参以中土要理”。
因此,该书将帐户借方译为“该收”,将贷方译为“存付”。
其记帐要领是:“凡货物出入经我手者,必有来历去处,我该收即彼存付,彼该收即我存付”,从而构成收付、存该的连环,收付之结果与存该之结果也必相连环,故称“连
环帐”。
书中举有实例,运用中式簿记的传统帐簿格式及书写方式形成“帐谱”,因而命名《连环帐谱》。
由于受当时保守思想和社会环境的限制,此书出版后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blog/static/92008557200908911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