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变化、心理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人的思想和心理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它源于缤纷、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因而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青年人的心理、头脑里,影响在他们的行为上。在社会的大舞台上青年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禀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理念,针对青年人心理、思想的新变化而革新。
一、当代青年人心理特征及其表现
(一)青年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心理是在实践中大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意识、心理现象的总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青年人的心理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成真正成熟阶段。一般特征如下:
1.智能发展达到高峰。主要表现在:
(1)观察力显著提高。(2)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
2.情感情绪日益丰富。情感和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体验,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主观体验,以需要为中介。情绪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心境,其二是激情,其三是应激。情感具有社会性,是人的高级情绪,反映出个体的社会关系。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宗教感。思想教育应当运用情感沟通规律,打开被教育者心理的大门,减少逆反心理。
3.自我适应增强。个体的自我适应,也可以说是个体的社会化。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叫作社会化,又称社会性发展。本质上讲自我适应增强既是主观要求也是客观环境压力造成的结果。
(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的到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改变了社会经济运行的体制,但是最根本的是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它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向上的,另一方面是消极的。反映在青年人身上,主要是心理特征有了新表现。
1.批判性思维增强。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大标志便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这种形势,当代青年人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对信息的接收快,较少盲从,大多数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因而能够对社会上的事情作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批判性思维增强。
2.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
3.具有强烈的相对主义色彩的爱情、婚姻、性等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4.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当代青年人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自身素质较全面,思维活跃,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太接受,而且有时言行偏激。
5.“出世”与“入世”的双重个性。当代青年人是理性的,一方面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社会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远离政治,专心读书,尤其热衷出国谋求个人发展。
二、当代青年人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
1.市场经济的确立。凌志军在《变化》一书中说到,综观13年,最深刻的
变化自然说是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市场经济引起的当然不只是经济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从“伦理型”向“契约型”变化;个人自由在逐渐扩大,消失了数十年的“社会”重又崛起并正在壮大,“国家”正有步骤地从一些领域一点点退出。因此,市场经济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蒙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不存在了,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并由一支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人情在经济中的分量逐渐减少。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激化着人的进取性精神,促进着人的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及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商品交换是天生的平等派”,平等和自由都是商品生产的内在要求,因此商品交换强化着人的平等、自由和公正观念,推动着人的主体作用的增强。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助长人际交往中的斤斤计较,易导致私有意识的膨胀,及唯利是图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人不再羞于谈钱,半工半读、未毕业先创业,在青年人中成为一种正常的现象。对于市场经济给青年人心理和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加以正确引导。
2.网络传播。信息网络的兴起及普及,提供了人与人接触的另一种方式,改变了人们互动的方式。由此,以社会价值标准为基础,规范人们互动行为的法律规范,日益被人们所期待。大家公认,“1999年是向网络进军的转型年。”在那以后的3年里,每个青年人都有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有一项调查说,青年人的数字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有五个:68%的青年人用它“交流情感”,40%“浏览信息”,37%使用“电子邮件”,此外还有“下载软件”和“网络游戏”。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人们可以在不公开身份,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尽情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网上聊天已经成为青年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网恋在大学校园里已经蔚然成风。长时间在网上聊天、交往的结果会使心理变得更加内敛、封闭、孤僻。如果“手”长时间替代语言、替代眼睛、替代体验与人交往的话,那么人身上的某些“工具”将不再灵便。由此可见,网络改变了青年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变了青年人的心理和行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滋生的许多社会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是按照中央确立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大力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网络环境的净化要靠每一个网民的自律和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青年人的思想理论水平,解决他们的理想信念问题,使青年人拒绝网上的不良信息,不制造、不传播不良内容的信息,做到“五要五不要”,共同净化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人类社会行至今天,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流日益增多,这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文明时指出,社会主义要大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