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活动课》教学设计
数形结合找规律——一节思维训练课的教学设计
( 计 意 图 : 上 这道 题 , 助 “ 设 以 借 一题 多 解 ” “ 或 一 题 多 变 ” 形 式 , 引发 学 生 提 出 新 的 思 想 、 的 方 的 来 新 法 、 的 问题 , 展 思 维 的 广 阔性 和 灵 活 性 , 励 学 新 发 激
生 的好 奇 心 和 求 知 欲 .不 断提 高 学 生探 索发 现 规 律
师 出示 :1 1 3 5 … ・+ 9 ( ) + + + ・ 9 ・
( ) + + + …+ 9 2 2 46 … 98
分 , 用算式表示。 并 然后分小组讨论你们的发现。
4 反馈 。 . 得出结论 : 2起连续偶数的和 等于偶 从
数个数 的平方加偶数个数 , n n)或等于偶数个 即( 2 , + 数乘 比偶数个数大 1的数 , n (+ ) 即 X n 1。
数的平方。
2 4+6 +
师: 要求连续奇数的和只要知道什 么? 下列式子
你 会 求 吗?
( )++ +++ ( )+ +++ + 1+ 5 1 1 13579 1 2 1357 9 1+ 3 1+7 1 1
( ) + + + + 1 1+ 5 1 + 9 3 3 5 7 9 1 + 3 1+ 7 1
思维能 力、 发散思维能 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假设 , 并作 出试 探 性 的 结论 . 练 学 生 的数 学 直 觉 思 训
维 能 力 。 )
蠢 3 一 学 刊 学 0. 学 2 教 月 小 版22教 1 3
师: 如果下列式子也是表示每幅图圆点的总数 ,
图 5中画一 画、 分一分 , 使每幅 图的圆点总数分 别能
( 计 意 图 : 师 通 过 这 道 探 索 性 的题 目 , 学 设 教 让 生去 研 究 、 讨 、 现 . 行 一 系 列探 索性 思 维 活动 , 探 发 进
初中音乐思维训练教案
初中音乐思维训练教案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音高、音色、节奏、旋律等。
2. 音乐欣赏和分析: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3. 音乐创作和实践: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美妙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音高、音色、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元素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音乐元素。
三、音乐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音乐作品,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
3. 教师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和感受,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四、音乐创作和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音乐创作的主题或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表演。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鼓励,提醒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学习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 学生在音乐创作和实践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或乐谱。
2. 音响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3. 音乐创作工具或乐器。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定期进行音乐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第十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这是一次综合训练。
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反复比较、大胆推测、严格检查、不断修改,可以发现图形的以下变化规律,并得出正确答案。
例1下面的图片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
找出其变化规律后,试着补上缺失的数字。
解: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
还可以发现,从第一行变到第二行,每个小图形都往右移动了一个图形的位置,而且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占了第二行最右边的位置。
所以第三行“?”处应填:例2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解: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最右边的完整图形是这样变来的:将最左边的半个图形,往右平移到中间图形位置,然后再去掉两个图形的重合部分。
按这个规律可知“?”第十一讲带着“+”、“-”号搬家教案例1计算1-2+3-4+5-6+7-8+9-10+11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
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
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1+3-2+5-4+7-6+9-8+11-10=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1+1+1+1+1+1=6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
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便。
人们利用获得的简单知识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这就是补十凑整法的精髓。
可以看出,在计算中运用这种认知规律,可以使计算更快、更准确。
这里还有两个例子。
例2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解法:从例2和例3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的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偶数的和,利用这些结果就很容易熟练地计算出这个问题。
锻炼思维教案
锻炼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几种有效锻炼思维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几种有效锻炼思维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用举例的方式引入思维的概念,比如:“小明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并提问:你们对思维有什么了解?思维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性?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处理问题和实施行为时所产生和运用的精神活动过程。
”并进一步解释思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Step 3 锻炼思维的方法(25分钟)教师介绍几种有效锻炼思维的方法:1.阅读: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领域,增加知识和见识,培养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2.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归纳信息,梳理思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解题策略: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可以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思维训练游戏:通过参与思维训练游戏,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思维灵活性。
Step 4 学习案例分析(2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学习案例,并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思维讨论。
案例如下:某电子公司要推出一款新型手机,你作为产品部经理,请团队讨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请提出你的建议和创新思维。
Step 5 学生展示和总结(2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对于案例的讨论结果,并就锻炼思维的方法进行总结。
五、教学过程检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讨论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于思维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几种有效锻炼思维的方法。
思维训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思维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思维训练的开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快乐、轻松。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生动的语文题材作为启示,例如名人感言、故事情节或是寓言故事等等,通过让学生自行分析、判断等等,让他们慢慢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艺术类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艺术类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如绘画、创意手工、诗词朗诵、朗读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培养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它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阅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结构、人物等等,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互动游戏来进行思维训练。
游戏是通过规则约束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智力、棋类、桌游等等,引导他们体验竞技和合作的快乐,提升他们的敏捷思维、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启发式教学、艺术类活动、课外读书、互动游戏等方法,我们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初中物理思维训练教案全套
初中物理思维训练教案全套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观察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解决问题(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作业(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教学资源:1. 物理实验器材:如小球、绳子、滑轮等。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建议:1.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初中物理思维训练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思维训练》校本课程自编教材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数学思维训练》二、开发者:陶诚三、教材类型:自编活动教材四、适用对象:八年级五、学生情况简析:初中生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他们总是在某种情绪中认识事物,只有能触及他们感情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所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认识事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往往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他们眼中的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联系。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时,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他才便于理解。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这要求小学低年级有一些游戏的成分,形成自然的过渡,不要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过于突然和生硬。
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开发的《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特别要注意趣味性、实践性。
以往学生怕数学,觉得数学又难又枯燥,而且知识与应用脱节。
以前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就算做了千百道应用题,也还只是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
因此,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许多学生除了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走出课堂,就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更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因此我们开发《数学思维训练》课程,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
六、课程设计理念: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
七、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思维训练课的课前游戏教案
思维训练课的课前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游戏道具,纸牌、骰子、计时器等;2.准备游戏规则和题目;3.准备奖励或惩罚措施。
五、教学过程。
1.游戏一,逻辑推理。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人摇骰子,骰子的点数决定题目的难度级别。
然后每组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道逻辑推理题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
答对者得分,答错者扣分。
游戏目的,通过逻辑推理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二,头脑风暴。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个主题,比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然后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时间到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组进行评分。
游戏目的,通过头脑风暴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游戏三,团队合作。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个任务,比如“搭建一个高度为1米的纸牌屋”,然后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完成任务。
时间到后,观察每组的成果,评选最佳团队。
游戏目的,通过团队合作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游戏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不仅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游戏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因此,游戏教学在思维训练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广。
大班幼儿园思维训练教案
大班幼儿园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能力。
3.提高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彼此思维能力的提高。
2.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3.观察思维: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事物,发现规律,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过程1. 学习规律1.老师拿出一盒卡片,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符号的纸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2.引导幼儿逐一分析每张纸片的符号,并总结规律。
3.在白板上画出符号和规律,让幼儿更加深入理解。
2. 发散性思维训练1.老师给出一个主题,例如“动物”,让幼儿在小组内尽可能多的列举出所有的动物。
2.反馈让每个小组独立报告,比较不同小组的答案。
3.引导幼儿分析和总结列举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 观察思维训练1.推荐一种有趣的玩具,例如磁性积木,让幼儿互相交流使用体验。
2.指导幼儿仔细观察积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并组合成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在搭建时自由发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2.通过孩子们的成果展示和口头评价,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监测幼儿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方法。
六、延伸活动1.建立课后思维训练机制,加强幼儿思维训练。
2.组织幼儿参加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比赛,鼓励幼儿表现。
3.向幼儿推荐阅读有关思维方面的书籍,增加幼儿的知识储备。
七、总结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早教语言思维训练教案
早教语言思维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语言思维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3. 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思维的培养。
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歌谣、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 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图片、听音乐、观看视频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学会通过观察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解决问题、推理、对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逻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
4.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通过朗读、背诵、表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教学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歌谣、游戏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游戏形式。
通过各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启发式教学。
思维想象力训练幼儿教案
思维想象力训练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2.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趣的教具和故事情节。
2.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和游戏。
3.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比如,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听一段声音,让他们猜测这是什么声音,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
2.激发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比如,可以让幼儿看一张图片,然后让他们想象图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
3.启发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玩具,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比如,可以给幼儿一些积木和搭积木的任务,让他们自己设计建筑物,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
4.引导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和情景,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比如,可以给幼儿一个情景,让他们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
5.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学习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
2.教师要多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七、教学效果。
通过思维想象力训练幼儿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活动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活动课教案课题:折折想想画画教学目标: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思想,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师:今天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想不想知道活动内容是什么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折折、想想、画画”。
2、师:好,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折纸。
以前折过纸的小朋友举举手?还有一些小朋友没折过,今天想不想折?不过今天折纸有个要求,那就是“对折”(板书),明白意思的请举手?能上来折一下吗?应该是这样的同意吗?还有吗可以上来试一试。
那老师这样折符合对折要求吗?为什么?(手拿两张纸)生:因为折过去以后一部分大、一部分小;折过去后角没有对角等。
3、师:说的真好,看,每位小朋友桌面上都有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纸?它们分别是…..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师:好,对折每一个图形会吗?开始。
(投影仪上展示、反馈)4、师:刚才大家折的都不错。
现在我们要在折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观察图形,想想对折后,你发现些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组讨论)生:对折后有折痕;对折后原来一个图形变成了两部分(正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等)师:凡是对折后的图形都有折痕将其分为了两部分对吗?那再请你看看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怎样?生:折痕两边图形大小一样、形状一样。
师:对,请你从刚才的图形中任意选一个对折,看看折痕两边图形是否有这种现象?师:好,那为什么折痕两边图形大小会一样、形状会一样呢?因为这两部分图形是完全重合。
5、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都很聪明,通过折折、想想,找到了一个图形对折后存在的秘密。
二、动手实践操作:1、师:现在请你们看,这是一张长方形制纸,在这张纸上都画了一些什么?(圆形)(点子)那你们知道这条红线表示什么?(表示上下对折的折痕)(折痕)师:如果我在这里编1号,你能找到他的好朋友吗?对吗?那同样的在这里写上(1号)请你在自己的点子图上把它找出来写上1号。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3.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方法;2.逻辑推理题目的解答技巧;3.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明手里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方法(15分钟)在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问题解决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方向。
•组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逻辑推理题目的解答技巧(20分钟)在逻辑推理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常见的解答技巧,例如:•利用排除法:通过排除错误的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逆向思维:通过反向推理,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分析关键信息:仔细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找出解题的线索。
•实际操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提高解题的能力。
4. 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20分钟)在数学应用题的解决过程中,老师可以教授以下方法:•阅读理解:先通读整个应用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建立数学模型: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建立方程或者不等式。
•解决问题:通过解方程或者不等式,求解出问题的答案。
•验证答案:将答案代入原问题,验证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
5. 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应用。
四、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堂练习题,可以结合书本上的习题以及自己编写的问题。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名称: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益智器具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小学高孟岩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趣味等级:★★★★★难度等级:★★★★★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见数学教学在除了要在知识、技能上培养学生外,还要加强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知识、技能的积累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力,把实践力转化为创造力,需要思考力,也就是思维。
基于这些思考,我校把思维训练课作为校本课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指思维主体受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念、习惯和需要的影响,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
反映着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同化趋势。
制约着主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是一种先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
思维定势被认为是阻碍创造主体进行创新的重要因素。
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新性思维的研究中来,提高主体的创造能力!(一)器具分析本节课选用的益智器具是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
他们都属于顿悟系列,借助这两个器具可以很好地使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品质。
双马双骑士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两匹马。
不管是根据名字还是手里的器具,大家都会认为中间两个人必须要骑在左右两匹马上,这就是思维定势。
所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原有认知模式,在两匹马的基础上找到四匹马。
魔术针是在一根小木棒的上面有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比小木棒短)。
2024年度-儿童思维训练活动教案范例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儿童主动 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
式促进儿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本次教案还注重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将数学、科学、语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儿童多元智
能的发展。
27
对未来儿童思维训练活动的展望和建议
在未来的儿童思维训练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引入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17
PART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REPORTING 18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等
讲解法
通过简明扼要地阐述思维 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儿童能够快速理解并掌 握相关知识。
示范法
通过举例或演示的方式, 将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呈现出来,以便儿童更好 地理解和模仿。
讨论法
组织儿童进行小组讨论或 集体讨论,引导他们积极 思考和交流,促进彼此之 间的合作与学习。
2
创设有利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环境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营造宽松、 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儿童主动探索、发现和创 造。
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
3
将思维训练活动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 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习 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1
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性的策略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通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训练儿童 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儿童进行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如辩论、哲学思考等。
9
PART 03
教案设计原则与策略
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设计 幼儿园思维训练
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培养孩子们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使命。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思维训练的课程设计。
一、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1. 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阶段的孩子大多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直观感受和感知经验。
在设计幼儿园思维训练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感性认知特点,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感性认知,培养他们的观察、联想、记忆等认知能力。
2. 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顺向、直线的,缺乏逻辑推理和联想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1. 课程设置在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设计中,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
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形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等几个模块,针对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 教学方法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游戏互动、歌曲启蒙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思维逻辑训练。
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师资队伍及课程评估1. 师资队伍幼儿思维逻辑训练课程设计需要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思维逻辑训练。
2. 课程评估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后,需要对课程进行及时的评估和调整。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课程评估,收集幼儿在思维逻辑训练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幼儿园思维逻辑训练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实习教案-创新思维训练
科技活动一创新思维训练(活动课)一、教学背景:教材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实习教材——科技活动篇》贵州省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背景:小学五年级(城市学生)学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2.同伙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3.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并把扩散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2)、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使学生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将扩散性思维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1、创新思维的训练2、将创新思维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四、教学用具:1.火柴或牙签、硬币(10枚)、硬纸片、剪刀、直尺、胶泥、纸和笔五、教学流程:(一)新课引入问题引入。
出题:“1+2+3+4+5+……+99+100=?”故事讲述,高新的计算技巧。
突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创造性思维等一些概念的引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扩散——集中——在扩散——在集中”螺旋上升(三)学生趣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四)总结,新课伏笔六、板书设计:创新思维训练七、教学后记(总结):八、资料参考:高斯求和故事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
在高斯10岁那年,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整个上午有事可做,给他们布置了一道题,要他们把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相加起来。
可老师刚布置完题目,高斯就将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来,老师很生气……原来,高斯发现,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得101,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相加也得101,题目中共有50对这样的数,因此算数的答案只需将50X101就可以了。
初中心理健康辅导设计方案《思维训练第一课》
初中心理健康辅导设计方案《思维训练第一课》概述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初中心理健康辅导的设计方案,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
该方案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压力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方案内容课程名称:思维训练第一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课程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2. 研究不同类型的思维技巧,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 进行思维训练的实践活动,如解决问题、推理推断、头脑风暴等;4. 研究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技巧;5. 鼓励学生分享和讨论他们的思维训练经验和成果。
教学方法:1. 混合教学法:结合讲解、示范和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2. 小组合作研究:组建研究小组,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思维训练的经验;3. 激发兴趣的教学: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4. 反馈和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估他们的思维训练成果,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 平时作业:布置相关的练和任务,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3.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个人思维训练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预期效果经过思维训练第一课的辅导,预计学生将获得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加强学生对压力的管理和情绪的调节能力;4. 提升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初中心理健康辅导设计方案《思维训练第一课》旨在帮助初中学生培养良好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实施该方案,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思维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训练活动课
哈尔滨市第69中学董建冰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教材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明确指出:“让想象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想象力是一种创造能力,它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得以能够超越常规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丰富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经过后天有意识的训练,想象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通过多种触发想象的形式,让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发展,最终体现多元智能化的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具有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他们的思维特点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变换多种触发想象的形式,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最好的激活,然后抓住最佳时机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同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悟,这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一切,学会欣赏美并会创造美。
三.设计思路:
画面想象——图形想象——诗词想象——音乐想象
激活思维——实践体验——积累交流——发散思维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的区分联想以及想象。
(二)能力目标:
1、体验想象中蕴涵的巨大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精神。
2、激发群体的创造才能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思所想。
(三)德育目标:鼓励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敢于创新,用活跃的思维去体验生活和世界的丰富多彩。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触发想象的形式,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并体现多元智能化的学习方式。
难点:能够正确的区分联想以及想象,并在创作中合理的运用想象和联想。
解决重难点措施:之所以以想象为切入点,因为在新教材的编写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明确提出:“让想象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想象力是一种创新能力,但在新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涉及到想象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少之又少。
而想象力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它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得以能够超越常规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丰富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经过后天有意识的训练,想象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抓住每一个适当的契机,珍惜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与突破。
在新课改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创新》中明确指出:“任何课程的教学,
都应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热情和创新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想象体验式教学中,也恰恰体现出《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为:通过多种触发想象的形式,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发展。
教学难点为:体验想象的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表现想象的空间,用最生动的语言和最多样的形式体现多元智能化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
用多种激发想象的形式以及达到的思维训练的目的。
以想象为主题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达到既善于运用逻辑思考方法,能周密思考,有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实践精神;又善于运用非逻辑思考方法,能积极开拓,有广阔的视野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画面想象——图形想象——诗词想象——音乐想象
教学准备:
1、体验图形想象: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直观图形:让学生有可
以感知的内容,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任意的发挥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2、体验文字想象:26个英文字母。
(多媒体手段:26个英文字母在音乐声中的活跃表现,对
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着极大的帮助。
)
3、体验音乐想象:爱尔伯格的《黑森林磨坊》(录音机:引出爱尔伯格的《黑森林磨坊》,在
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想象的空间得以极大的表现。
)
4、实物投影:更方便于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在交流体验中有所新的发现以及更直接的展示学
生的创作的个性化作品。
4、学法指导:
初二学生具有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变换多种触发想象的形式,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最好的激活,然后抓住最佳时机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将想象的世界用最生动的语言加以表现,因为在表达的过程中才最能将学生内心所体验到的种种感受和感悟表现出来,而恰恰初二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和表演的欲望,并且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所思所想,所以必须抓住最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想象的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
导语:(播放多媒体)
美丽的画面,绮丽的风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更迭变换,来自这大自然的亲切问候,会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怎样神奇的力量呢?
“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
(引出训练重点:想象及联想)
一、过程:
(一)
借助图形完成动手的创作,体验联想及想象的区别。
总结: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研讨交流:
想象能力是一种创造能力,一种创新能力。
郭沫若曾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工作者所应特有的风格,要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创造需要想象,在文学创造中如果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会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呢?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自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个富于想象的民族。
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在同学们的古代诗词积累中,有没有也是因为成功的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呢?
小组同学完成一次研讨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积累的有关于联想和想象的诗词最多,然后选出一句你最喜欢的给我们大家讲讲你的体会和感受。
想象是人类聪明和智慧的精灵,在想象中孕育了我们的诗魂屈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他们的想象中“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都是诗。
”
(三)、个性空间:
如果说诗歌是语言的花朵,那么想象力就是思维的花朵,为我们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的眼睛就会看到两个世界的美丽景致。
让我们的想象自由遨游于音乐的空间,让我们在音乐的王国中自由的畅游,想象中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感受去创造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三、结束语:
漫步于想象的空间,有诗、有歌、有欢声笑语,徜徉于个性的世界,有发现、有创造、有意外的惊喜!让我们的思维永远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遨游于碧海之间,蓝天之上吧!
四、作业:
“X”,是乘法符号,还是未知数的标志,或是老师标注的错误记号。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
板书: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教学反思: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堆亟待点燃的干柴,给予他们更多体验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我想这才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期盼见到的辉煌!想象力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度极高的思维方式,在想象中蕴涵着极大的创造力,给学生一个多样的空间,并且多元智能化的表现想象的世界,在体验和感悟中让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和创新精神得到张扬是我的最初设计意图。
新一轮教改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积累经验,获得主动探究的经历和个性化的创作体验,让体验和感悟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给学生足够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认识生活,尊重生命,热爱世界,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全人发展”的理念将是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的追求!
作者简介:
董建冰,女,31 岁,哈尔滨市第69中学教师。
教龄八年。
曾获南岗区第19届教学百花奖优秀课,2002年论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获得省级一等奖,2002年论文〈〈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意外收获〉获得市级二等奖,2003年论文《与学生共同成长》获得省级一等奖,2003年教学设计〈想象体验课〉〉获得省级一等奖,2004年教学设计〈智力混合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获得省级二等奖,2004年〈读懂眼睛〉情境作文教学实录获得省级二等奖,2004年〈思维训练活动课〉教学实录获得省级二等奖,2005年获得东北三省四市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优秀科研成果,2005年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中《鲁滨逊漂流记》课题观摩课获国家级得二等奖,2005年论文《一种创新,也是一种体验》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点评:
整节课的设计新颖、开放,甚至是深入和大胆的。
在思维训练的空间扩展上,有层次,并且恰到好处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的热情,使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按照画面、图形、诗词、音乐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在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基础上,想象的火花不断释放夺目光彩!
教师在引导交流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在跳跃过程中产生的漏缺用自然的语言加以阐释和过度,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邹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