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控制血糖和血脂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对 血管的损害。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形成。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 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的 炎症反应。
降压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2023-11-11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0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Chapter
定义和分类
治疗
血运重建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抗血小板 治疗等。
06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
Chapter
脑梗死
定义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堵塞,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细胞 死亡的疾病。
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 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等。
01 02 03 04
原因
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 化,其他原因包括血栓形成、栓 塞等。
07
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血管疾病
Chapter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 2
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 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症状。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超声、CTA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
3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内膜剥脱术、搭桥手术等 。
肾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精品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精品PPT课件
根据冠状动脉分支的走向及分布的位置,不难推测其营养心脏 的部位。
一、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二、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
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和后壁, 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 面)、后壁和室间隔。但左优势型时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 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
其基本的病变就是:冠状动脉壁内 的粥样斑块堵塞部分或全部冠状动 脉管腔,导致后者狭窄,致使血流 受阻。
当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可能出现的功 能损害大致有三种: ① 心肌细胞缺血,导致其收缩力减弱,同 时病人有心绞痛发作; ② 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肌细胞失去收缩 功能,临床上称为心肌梗死。同时,组 织的坏死,可以导致乳头肌的断裂、室 间隔穿孔或心室壁破裂; ③ 心肌细胞呈现“冬眠”状态,既不坏死, 亦无收缩功能。
冠心病的类型
冠心病分五型:分别是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 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 其中最为凶险的是心肌梗死型和猝死型。发病率最高 是心绞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冠心病的分型
1、昨天: 以后果来定义的,如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 治疗强调的是局部; 2、今天: 分型是病理、生理为基础,强调的是前瞻性, 治疗强调的是局部和全身相结合;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国内外医学界一致称其 为“金标准”。
对于有不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难以确诊,尤其是治疗效果不佳者, 以及中老年患者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 怀疑有冠状动脉病变畸形,但无创检查结果不能确诊者,冠状动脉造 影可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对无症状但运动试验显阳性(ST段压低 ≥0.2mv),特别是对运动核素心肌灌注亦阳性者,以及原发性心脏 骤停复苏者,亦应进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以明确诊断。

内科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PPT课件

内科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PPT课件
■遗传因素
■A型性格: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 ,工作专心而休息不抓紧,强制自己为 成就而奋斗的人
■其它:胰岛素抵抗增强;血中同型半胱 氨酸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口服避 孕药等
ppt课件
9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
❖ 吸烟 ❖ 血脂异常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 ❖ 紧张 ❖ 缺乏锻炼 ❖ 饮食 ❖ 病毒
ppt课件
1
流行病学
WHO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 原因,被称为“第一杀手”
¤ 年龄:40岁以上,男>女,脑力劳动者多
见 ¤ 美国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
亡数的50~75% ¤ 在我国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近年有上
升的趋势,有明显的地方差异,北方>南方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猝死: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以上五种可合并出现
ppt课件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非ST段抬高型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UA)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
• 冠脉流量 灌注压=主A平均压
• 动力性狭窄(痉挛)
ppt课件
25
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心绞痛具有以下5个特点:
(1)部位 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 及心前区,常放射 至左肩、左臂内侧 及无名指和小指,或 至颈、咽或下颌部。
ppt课件
26
(2)性质 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也可 有烧灼感,偶有濒死的恐惧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脂质点 脂质条纹 斑块前期 粥样斑块 纤维粥样斑块 复合病变:出血、坏死、溃疡、血栓形成
正常血管壁结构示意图
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泡沫 细胞
脂质 条纹
间质 损害
粥样 斑块
纤维化 斑块
多重损伤 /破裂
从第一个10年
从第三个10年
进展主要由于:脂质聚集
内皮功能障
从第四个10年
平滑肌和胶原
1 静息时心电图 大多在正常范围,也可 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 和T波异常,有时出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或
室性、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2 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 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 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心内膜下容 易缺血,故常见ST段压低0.1mV(1mm)以 上,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波倒置。平 时有T波持续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 (假性正常化)。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见有 关导联ST段抬高。
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 “心率×收缩压”为估计心肌氧耗指标
正常心脏代谢(1)
心肌产能要求大量的氧供 心肌平时对血中氧摄取已近最大
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65~75 %
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
氧供需再↑
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 依靠增加冠脉血流量来提供
正常心脏代谢(2)
正常情况冠状循环有储备力量 血流量可随生理情况而变化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功能性改 变(痉挛)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多发生在40Y以后 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
美国占人口死亡数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50%~75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PPT课件
介入治疗技术
优化介入治疗技术,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激光心肌打孔等,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未来研究方向
基因组学研究
深入开展基因组学研究,寻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 的基因突变和标记物。
细胞治疗
探索细胞治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 新的治疗选择。
并发症
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脏 功能严重受损,引发心
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可引起各种心 律失常,如房血栓形成,导
致心肌梗死。
猝死
严重心肌缺血或心律失 常可导致猝死。
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
评估
诊断方法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 变化,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评估冠心病 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冠状 动脉造影显示的狭窄程度,可以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等不 同级别。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等危险因素也是评估冠心病严重 程度的重要参考因素。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等手段, 初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的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康复与
护理
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逐步增加运动量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稳定性降低和破裂中起重要作用。血栓形成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及继发血栓形成,从而 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04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
胸痛
胸闷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或心肌 梗死,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放射 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等部位。
动脉粥样硬化ppt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评估 •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 •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管理
0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定义症性疾病,会导致动脉血 管壁增厚、僵硬和钙化,最终引起心血管疾病。
VS
详细描述
血管内皮细胞在受到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等刺激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 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 化生长因子(TGF-β)等,这些因子可刺 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炎症反应
总结词
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因子的释放可促 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戒烟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因素之一。
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 能异常,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 形成。
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的发生。
03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学
血管内皮功能
总结词
血管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关 键环节之一,内皮细胞受到刺激后可释放 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生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临床表现
•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急性 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的症候群: •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 一般疼痛持续3-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 解。 •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 名指。 •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 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 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 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检查方法
•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 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运动负荷试验和24h动态心 电图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电图的检出率。 •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 物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心电图是临床 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当心绞痛发作 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 现;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 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 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 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 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4、吸烟 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 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与 吸烟的支数成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冠 心病的危险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6、其他:肥胖、缺乏体力劳动、进食 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遗传因素、A 型性格等
临床分型
• 根据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本 病有不同的临床特征。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曾将之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 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5型。近年 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 慢性冠脉病(CAD)或称慢性缺血综合征 (CIS)两大类。 • 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 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pt课件

不稳定性 心绞痛
心肌梗死
}ACS
缺血性中风 /TIA
临床无症状 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危重的 下肢缺血 心血管死亡
年龄增长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TIA,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AS斑块的最新认识
1.AS是对局部损伤的一种保护性炎症-纤维增 殖性回应,若回应过度最终将形成粥样斑块; 2.oxLDL-C、胆固醇损伤动脉内膜,循环中白 细胞和单核细胞被激活并经内皮细胞间迁移到 内膜下变成巨噬细胞,吞噬oxLDL-C后转为泡 沫细胞,后者死亡时释放大量胆固醇酯,与血 浆脂蛋白的沉积构成斑块下的脂质核心并不断 增大; 3,炎症反应继续应答,T细胞活化而引发纤维 增殖性反应最终形成纤维帽; 4.大量的局噬细胞浸润释放大量金属水解酶, 降解纤维帽、抑制胶原纤维的生成使纤维帽逐 渐变薄,使稳定斑块转为不稳定斑块,后者在 内、外因作用下,斑块破裂→ACS。 因此AS现被公认为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慢 性血管炎症病变。
AS斑块的最新认识
1.目前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 UA、AMI)、心血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易损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心 肌急性严重缺血或心电紊乱,而不是冠 脉的进行性阻塞。 2.冠脉病变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斑块的组 成成分(斑块破裂的决定因素),而不 是斑块的狭窄程度。

AS斑块分类
AS斑块最新认识: 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不稳定斑块的进展过程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不稳定斑块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猝死
稳定斑块的进展过程
稳定型 (劳力性) 心绞痛)
稳定斑块
斑块体积增加
管腔狭窄
Nissen SE. Am J Cardiol. 2000;86(suppl):12H-17H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生活方式改变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 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骑车等,以增强心肺
功能和代谢水平。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减轻身 体负担。
戒烟限酒
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维
护心血管健康。
其他药物
如降压药、糖尿病药物等,控制血压和血糖,延 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非药物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
通过介入手段开通阻塞或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重建动脉通道,改善 血液循环。
物理治疗
如高压氧治疗、激光治疗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组织缺血 状况。
二级预防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持
01
继续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定期检查
02
定期进行血脂、血压和血糖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风
险因素。
药物治疗
03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来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减轻
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综合性管理策略
综合性评估
多学科合作
对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家族史、生活习惯、相关疾病等。
一种炎症标志物,升高提示心血 管疾病风险增加。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一种凝血因子,升高提示血栓形成 风险增加。
同型半胱氨酸
一种氨基酸,升高提示心血管疾病 风险增加。
05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 血栓形成风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分类
➢ 有Q波性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累及室 壁全层,可波及心包膜;
➢ 无Q波性心肌梗死(NQMI): 小灶性心肌梗死、心
内膜下心肌梗死(<室壁1/2)。
精选PPT课件
5
精选PPT课件
6
组织学改变
• 冠脉闭塞:
• 20~30min→心肌开始坏死 • 1~12h→心肌凝固性坏死 • 1~2w→开始吸收、纤维化 • 6~8w→瘢痕愈合(OMI或愈合性心梗)
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且持久的急性缺血 达到20~30分钟,即可发生急性心肌缺血(AMI)。
促使斑块破溃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 6am~12am 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时——心肌收缩力↑, 心率↑,血压↑,冠脉张力↑
• 饱餐——血脂↑,血黏度↑ •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及严重心律失常时 —
4. 消除心率失常:及时发现,及时用药或除颤
5. 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精选竭PPT课和件 抗凝。
20
护理评估
• 病史:
①发病特点与目前病情:评估发病有无诱因,胸痛特征, 有无伴随症状,有无心律失常,休克等表现。
②患病及治疗经过:有无心绞痛病史,患病时间及病后 诊治过程,是否尊医嘱治疗等
③危险因素的评估:包括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有无 家族史,有无高血压或高血脂等
—心排血量骤减,冠脉灌流量锐减。
•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排便 时——左心室负荷加重,心肌需氧量增加。
精选PPT课件
4
病理及分类
冠状动脉病变
一、左冠状动脉:
➢ 前降支→前间隔、前壁、下侧壁及前乳头肌梗死
➢ 回旋支→高侧壁、膈面和左房梗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二)发病机制:
▪ 1、损伤应答学说和炎症学说 ; ▪ 2、脂质渗入学说; ▪ 3、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
8
脂质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AS发生的物质条件)
血管内膜损伤 脂质渗入内膜下增加(AS发生的结构基础)
分泌生长因子 脂质发生氧化修 饰(OX-LDL?) 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迁入 内膜( AS进展期) 吞噬OX-LDL等形成泡沫细胞 脂纹
28
主要动脉的粥样硬化
▪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2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以腹主动脉病变为重,可形成动脉瘤,动脉瘤破
裂 造成致命大出血。
▪ 3脑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主要累及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粥样 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可因继发改变使管腔闭塞。
长期供血不足导致 脑实质萎缩。急性供血中断导致 脑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次为右主干 、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
25
4.复合性病变:即粥样斑块的继发改变,包括:
▪ 斑块内出血
▪ 斑块破裂
▪ 附壁血栓形成
▪ 钙化
▪ 动脉瘤形成
-
26
斑块内出血
大体:斑块内血管破裂,形 成血肿,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镜下:斑块内血管破裂,形
成血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腔进一步狭窄
-
27
血栓形成(镜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
-
度脂蛋白(HDL) 。
CM、VLDL、LDL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
其是SLDL的水平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指标

HDL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 HDL 能逆向转运胆固醇至肝而被清除
(2)防止 LDL氧化修饰形成ox-LDL
-
5
(3) HDL 可以使VLDL以残体的形式被清除
2.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易发生,且早而严重,好发于
梗死。如形成脑小动脉瘤,破-裂可致脑出血。
29
▪ 4 肾动脉粥样硬化
▪ 病变累及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端,亦可累及弓形动脉和 叶间动脉。
▪ 粥样斑块造成肾动脉缩窄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亦可因斑 块继发改变造成肾组织梗死,机化后形成较大瘢痕,使肾 脏体积缩小,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
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后随着表面胶原纤维增多及玻璃样变性 而转为瓷白色(蜡滴样,隆起斑块) 。
镜下观:表层是一层纤维帽,由大量胶 原纤维、SMC、蛋白聚糖及弹性纤维构成 ,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其下方为 不等量的泡沫细胞、SMC、细胞外脂质及 炎症细胞等。
-
19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肉眼观:内膜面散 在不规则隆起的斑 块,颜色初为浅黄 或灰黄色,后因斑 块表层胶原纤维的 增多及玻璃样变而 呈瓷白色。
心血管系统疾病
-
1
▪ 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 一类疾病,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中,心血管疾病占第一位。
▪ 本章主要讨论风湿病、心瓣膜病、原发性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 系统的常见疾病。
-
2
动脉粥样硬化
-
3
一、概述
▪ 定义: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与脂质
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变特点是血液 中的脂质进入动脉管壁并沉积于内膜形成粥样斑 块,导致动脉增厚、变硬。 ▪ 动脉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动脉硬化泛指动 脉管壁增厚并失去弹性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粥 样硬化、细动脉硬化和动脉中膜钙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所致的心脏病,占冠心病绝大多数,所以通常 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
-
31
冠心病生理始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发 病部位
-
32
血管分叉,弯曲的地方。 3.吸烟 吸烟可破坏血管壁,诱导SMC(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生。
4.某些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 使LDL升高有关。
5.遗传因素 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约200种基因
可能对脂质的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 HDL受体基因突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6
6.其他 年龄、性别、肥胖、病毒感染、 饮食结构等也有一定关系。
肉眼观:内膜表面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 可压迫中膜使该处变薄。
镜下观:纤维帽深部为染色呈粉红色无定形
物质,其内含大量细胞外脂质、坏死物及胆固
醇结晶,并可见钙盐沉积。中膜SMC受压萎缩
,变薄,外膜毛细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淋巴
细胞浸润。
-
22
-
23
粥样斑块:左侧为纤维帽,中间为胆固醇结晶
-
24
粥样斑块:泡沫细胞
-
16
脂纹(fatty streak)
肉眼观:点状或条纹 状黄色不隆起或微隆起 于内膜的病灶。常见于 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出 口处。
人主动脉内膜动脉开口周围有 略隆起的脂质条纹
-
17
光镜下:病灶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
胞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大量小空泡。
-
18
2.纤维斑块
肉眼观:初为灰黄色斑块,突出于内膜表面
▪ 发病情况:我国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上升态 势,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以40-49岁发展快。动 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 。
-
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血脂异常
即高脂血症,主要是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
增高。
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
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
-
20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光镜下: ①病灶表层为大 量胶原纤维、SMC、细胞 外基质;
②斑块表面为纤维帽(
SMC+细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 ) ;
③深层: 脂质+增生SMC、 Mφ、泡沫C+基质
-
21
3.粥样斑块
大量泡沫细胞坏死释放脂质,形成脂质池及
游离的胆固醇首先形成粥样物,继而形成粥样 斑块(粥瘤)。
、纤维斑块形成 泡沫细胞坏死崩解 粥样斑块形成。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三、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一)基本病变:
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形成。好发于大动脉(主动脉)、中动 脉(冠状动脉)。
病变过程包括:
1.脂纹 脂纹是AS的早期病变,是一种可逆性改变,最 早见于儿童期。泡沫细胞聚集于内膜下而成;肉眼观: 在动脉内膜表面可见长短不一的微隆起、黄色的条纹。 镜下观: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基质及少量炎症细胞 浸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