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费琛

【摘要】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同时正处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我们的历史环境意识与文物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在经济建设中的拆旧建新、历史古迹的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时有发生,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乃至经济效益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本文就目前我国对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上海“新天地”的改建为例,提出从转变观念意识,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化、制定相关法规、强化规划控制,实现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扩大舆论宣传,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方面采取措施,保持历史的连续性,使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保持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建筑遗产;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费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9级MPA研究生

一、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80年代初,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一再扩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存城市遗产,在经济建设中的拆旧建新、历史古迹的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古建筑、遗址、墓葬、碑碣、名胜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乃至经济效益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针对上述情况,国务院于1982年2月8日批转了基本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批准了北京等24个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自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正式明确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从此兴起。20多年来,不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制定了保护措施,开展了名城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虽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冷静观察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体系落后,保护措施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建筑遗产方面的管理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以“被动静态的保存”为主,在管理体系上也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单向控制和管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存在着“多头管理,表面管理”的现象。如目前上海与建筑遗产有关的管理部门主要包括文管会、规划局、房管局等,三部门常常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此外,政府在制定配套的保护法规、政策上也缺乏灵活性,使大部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对应的实施办法。在保护方法上,比较侧重于规划技术、形态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其内在矛盾的解决,使得许多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或虎头蛇尾。

(二)建设性破坏严重。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使分散在市区各处的建筑遗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旧城改造之初,由于市中心的土地级差效益明显,开发的回报率高,使得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动机下,将大片的老城区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这种破坏性的建设方式,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的空间形态,阻碍了历史风貌的延续性。这股“破坏性建设”的风潮尚未过去,一种新形式的破坏———“建设性破坏”又接踵而至。这是指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缺乏对历史地段的调研,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所导致的失误与盲目行为。主要表现为拆除原有的历史建筑,为了商业或旅游的需要大量新建仿古建筑;以增加城市绿化为由,大面积拆除旧城区,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草坪、广场或人工湖泊。这种行为在“以人为本”旗帜下,割裂了人们关于城市的记忆与认同,同样使历史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二、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对策措施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真正的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要避免具有吸引力而且能够继续使用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甚至破坏。因此应结合国情,结合具体的建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建筑有限的周期里发挥建筑无限的价值:

(一)转变观念意识,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化。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党和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就建筑遗产的保护而言,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仍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各类建筑遗产是无法再生的珍贵的社会资源,从而改变现有的“被动静态的保存”的局面。同时,在管理体系上,要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规划局、房地局和文物部门之间既要有各自的重点,又要在管理上有很好的衔接。对于拥有大量建筑遗产的上海来说,应该值得为此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以加强专业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态。并且,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尽快理顺建筑遗产的产权关系,让真正有能力的市场实体,在政府制订的保护框架内,承担起相关遗产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二)制定相关法规。近年来,上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的

·

91

·

旅游饭店节能降耗的路径探讨

□李亚男

【摘要】在全球社会日益关注节能降耗的背景下,饭店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真正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命题。本文以旅游饭店节能降耗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并以标杆饭店为比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旅游饭店;节能降耗;饭店管理

【作者简介】李亚男(1982 ),女,安徽六安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饭店业管理

通过节能减排来降低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点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就可见一斑。从饭店业角度来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消费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大建快建饭店的势头始终不减。以浙江省为例,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浙江省星级饭店总量已达1046家,居全国前列,在2011年前,浙江全省已经开工和准备开工建设的四、五星级饭店达到200家以上。不少饭店的单体体量十分庞大,奢华程度不断提升。由此,一个严峻而现实的课题就摆在了饭店业主管部门以及经营管理者的前面,如何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为顾客提供更为环保的服务。

一、国内旅游饭店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饭店设计的先天不足。目前国内很多饭店是属于老酒店或是在老酒店基础上更新改造而来的,不少饭店为上

通知等,这些法规对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的确定以及规划、保护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方针原则、办法和程序,既严格又具操作性。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事关社会各界,但首要责任在政府。

(三)强化规划控制,实现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关于城市历史的保护,我们经历了从最初的“标本冻结式”的保护到整体性的历史环境保护的过程。也经历了由强调单体建筑的年代和文物价值到注重保存城市历史氛围、和谐生活状态的认识转变。上海是国家第二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和环境,保护真实历史遗存,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味,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上海建设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海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城市”。当前,在保护建筑遗产的过程中,最紧迫的是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制订整体的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规划管理和景观控制。其中,整体保护工作中重中之重是理清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由于特定的区域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城市不同的历史建筑风貌特色。作为城市的“建筑年鉴”,它们记录着城市历史演变轨迹,展现着那个时期的典型风貌和地方特色,反映着历史文化宝贵的价值,显示着城市的“记忆”。所以,这就要求在特色旧街区的激活中,保护与发展同步,继承与开发同步,传统与现代同步,尽可能采取建设与保护历史建筑的两全措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外观风貌。

(四)扩大舆论宣传,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如

前所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只是技术层面的工作,而管理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人能够理解与配合,因此在一座城市中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关键还是要市民的相关意识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广泛的历史保护只有建立在同样广泛的对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有了尊重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意识,并继而建立起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城市遗产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已远远不止于保住一些文物或历史地段的风貌,也远远不止国家规定的若干个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所有城市都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超越了文化本身,是一个设计城市社会、经济等带有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建设要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走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城市工作的整体上看待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通过有效的设计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技术、现代设计、现代材料来满足新的使用功能,为旧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除历史价值外,更具有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同时又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Tung,Anthony M.Preserving the Worl d’s Great Cities [M].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2001

2.[美]纳赫姆·科恩著;王少华译.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