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1)

合集下载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10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10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10篇)1、前言实习的目的、意义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习概况实习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

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

全县境域面积2400 余平方公里,县辖7 镇5 乡, 202 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xx 年〉。

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

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1)煤z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香溪组4个层位。

(2)金与金银矿z县内产地有4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定规模,品位较高。

(3)铁矿z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处,品位稳定。

1-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

(4)地热z县内有温泉点1处,位于平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0水的总硬度为15.14德国度。

总碱度为5.05,pH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续水,涌水量129.6吨/日。

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

(5)水力资源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

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度。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博物馆,又叫博物院,是汇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参观地质博物馆500字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篇1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在春风的吹拂下,牵着万缕阳光来到嵩山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在美丽的嵩山脚下。

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有化石、石头、火山爆发时复原图、嵩山的形成……让我给你做向导吧!首先映入眼前的一幕,让我大吃一惊,整个登封城就在我的脚下,我仿佛是一个巨人,立在云端看下面的世界,再向里走看见前面有两个大柜子,大柜子上陈列着珍贵的石头,有红的、黑的、黑白的、红绿的,真是应有尽有,五颜六色,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

再向里走,我突然看见什么东西燃了起来,好奇心驱使我马上跑过来,原来是火山爆发时场面复原图,红色的岩浆冒出了小泡泡,我们再向里走,看到墙上有字,原来是介绍,嵩山运动、少林运动、中岳运动,最后变成了山。

我有在旁边发现了猛犸象的化石,象牙的长度达3米,再向里走,来到门口看到一个长3米多高的东西,心想:“不就是一个破象牙吗?”可是看上去不对头,马上跑过去,清楚的看到这不是象牙,而是紫水晶,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微弱的光芒,我看的目瞪口呆。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这次活动,回去的路上,我想:“原来地质运动是这么神奇啊!那些形形色色的宝贝,原来是地质运动后再经历很多年才行成的啊!”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篇2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爷爷妈妈来到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一走进大门,有许许多多的像泥土一样的石头,先由我们自己看,我看见各种各样的石头,有像贝壳的,有像飞蝶的,有像飞镖的,各种各样,真神奇啊!我们很幸运的碰到了博物馆原馆长刘爷爷,他是专门跟省里领导讲解的,我们能听刘爷爷讲,真是太好了。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篇1今日,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

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

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

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

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

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

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

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篇212月15号早上,地质工程专业的卓越班、1班和2班全体学生搭乘校车赴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实习。

而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这种博物馆参观。

作为亚洲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陈列展厅。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

地大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

博物馆大厅及地球奥秘展厅解说词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你们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参观。

本馆是一座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加学校自筹资金建成的全新博物馆,自2005年5月开馆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是因为这个馆有几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有一批好标本,其中部分标本在全国和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在讲解得时候,我也会时不时地指着某一块标本说,这块标本在目前世界上或全国排名第一;二是广泛采用了声光电技术;三是普遍采用了模拟技术,包括实地场景模拟和虚拟仿真;四是采用了信息化展示技术;五是采用了互动技术,也就是有些项目观众可以参与。

后面这几个技术体现了现代化博物馆的特点。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面墙壁,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壁,而是一片化石,是2亿多年前的动物留下的痕迹形成的化石。

大家先看那条规矩的曲线,可不是我画出来的,而是当时的鱼游泳的痕迹,也就是鱼游动的时候,鱼尾巴和鱼鳍扫出来的痕迹;这边的一道一道得线条,也不是我画的,是当年的无脊椎动物也就是虫子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再看那边,有大量的爪子印,那是当时的小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留下的脚印。

这片化石墙壁产在陕西北部,面积100平方米,在当今世界排在第一位,号称“世界第一墙”。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上楼参观第一个展厅——地球奥秘展厅。

我们现在来到了地球奥秘展厅。

这个展厅将通过一系列珍贵的标本和景观模型给大家展示地球的来龙去脉。

现在请大家先往上看,这个展厅的顶部是弧形,我们就把这个巨大的旋涡星系的照片贴上去了,造成一种星空的感觉,进到这个展厅就好比是站在地球上看宇宙。

02我们从这边开始。

这是用动态手段展示的太阳系,左边这个巨大的火球就是太阳,从左到右依次排开九大行星。

看到第三颗行星,我们感到特别亲切,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有水、有空气、有生命,在太阳系中她是最独特的。

大家请看右下角,我们为太阳系设计制作了一个虚幻景观,九大行星正在围绕太阳旋转。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精选】地质实习报告4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目录1实习单位的简介。

2实习的过程3实习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肉眼辨别岩石。

了解造岩矿石和矿物岩石。

学习使用地质罗盘。

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判别背斜、向斜。

4实习的收获与体会5对改进实习工作的建议。

一实习单位的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兴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体系中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创新型大学。

学校秉承“借政策之力,集专家之智,走创新之路,成育材之地”的宗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传承名校优良传统,集聚社会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在与新世纪同步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原中工学院院长、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教授和原中共中央委员、著名军事家刘精松上将担任名誉校长。

二实习过程,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经过老师的带领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蕴藏书本中大部分的地质矿物,底层我们看到了远古的动物残骸岩石,了解矿物的形成,看到了远古的足迹。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我们在由带领下学习辨别肉眼辨别岩石,认识地质的形成。

三实习的专题分析认识造岩矿物和岩石组成矿物的物理性质包裹形态,颜色,条横,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我们通过肉眼进行对矿物的鉴定。

矿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根据这一基本的特性使我们在工地极容易的区分不同的地质环境,由此我们根据矿石的颜色我们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1今天学校组织了去中国地质大学参观的活动,对于此次活动有许多收获。

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收获。

首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攀岩馆,中国地质大学以攀岩为主。

他们的“七加二”计划是十分著名的,所谓“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峰以及北极点和南极点。

在这段过程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中国地质大学的攀登热爱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地完成了这个目标。

后来,当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四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攀登者——陈晨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

她先给我们简单讲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与基本方式,也给我们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时与氧气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现在平静地讲出这个小故事,但是当时那种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惊醒救助与同伴,那种生死一线的感觉真的很难以想象。

此外,她还表示她并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个攀登团队的代表。

她说在她攀登上峰顶时,那是因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在支持着她。

最后她还教育我们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们的背后总有人在支持着我们,我们有时会幸运的被机会选中,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来。

后来我们参观了逸夫博物馆。

很喜欢馆长的解说,既让我们领悟了知识,又十分的有趣。

将地理与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结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

讲解主要是地球的诞生与发展。

当我们进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个一百平方米的幕墙,看起来平淡无奇,只是一堵白墙罢了,但是馆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幕墙描绘的是中生代“龙”的足迹,旁边的文字也对“龙”进行了解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幕墙,感受到了其壮观。

于是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

首先就是介绍了我们的地球,然后讲到地球的发展史,首先便是困扰科学家们许久的未解之谜——生命大爆发,并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澄江生物群。

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地质博物馆观后感(8篇)可以一睹世界文化、艺术和自然的魅力,诚挚地感谢您的到访,希望您能够在本馆留下难忘和愉悦的回忆。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前几天,我去参观了地质博物馆,那可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一走进地质博物馆,我就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地质世界。

大厅里摆放着巨大的恐龙化石,那骨架高高耸立,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

我先来到了矿物展区,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矿石。

有紫水晶,那深邃的紫色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还有孔雀石,那独特的绿色纹理就像孔雀开屏时美丽的羽毛。

我凑近仔细观察,发现每一块矿石的纹理和色泽都如此独特。

有的矿石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灯光,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而有的则粗糙不平,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我不禁想象着它们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是如何形成如今这般美丽的模样。

接着,我走进了古生物化石展区。

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恐龙化石,有凶猛的霸王龙,有体型巨大的马门溪龙,还有小巧灵活的迅猛龙。

其中有一具恐龙化石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只完整的剑龙。

它的背上排列着一排排巨大的骨板,尾巴上还有尖刺。

我站在它面前,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

我盯着它的骨骼,努力想象着它活着时候的样子,想象它在远古的森林里漫步、觅食的情景。

我仿佛看到它甩动着长长的尾巴,驱赶着前来侵犯的敌人;又仿佛看到它悠闲地吃着树上的叶子,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块三叶虫的化石。

这块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三叶虫的身体结构清晰可见。

那小小的身躯,却承载着数亿年的历史。

看着它,我不禁感叹生命的神奇和脆弱。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多少生物兴起又灭绝,而这块小小的化石,却成为了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见证。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地质剖面展示区。

这个展示区就像是把大地切开了一样,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层的结构和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物。

我看到了厚厚的砂岩、页岩,还有夹杂在其中的煤层。

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时期,每一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这些地层,感受着时间的沉淀。

在博物馆的另一个展厅里,有一个巨大的地球仪模型,上面标注着各种地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路线。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前些日子,我去参观了地质博物馆,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刚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那巨大的恐龙化石给震撼住了。

那家伙,高高地耸立在大厅中央,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我站在它脚下,抬头仰望,脖子都酸了,心里不禁感叹:“这恐龙当年得是多么威风凛凛啊!”顺着参观路线往前走,各种各样的矿石映入眼帘。

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石头,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展柜里,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有的矿石像晶莹剔透的宝石,有的则像被雕琢过的艺术品。

我趴在展柜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矿石,心里琢磨着:“这些石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大自然可真是神奇!”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前。

模型做得特别逼真,一层一层地展示着地球的不同层次,从地壳到地幔,再到地核。

我绕着模型转了好几圈,试图把每个细节都看清楚。

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住想:“咱们生活的地球,里面居然这么复杂,真不知道科学家们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组关于火山喷发的展示。

那场景做得太逼真了,火红的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滚滚的浓烟弥漫在空中。

旁边的介绍牌上详细地解释了火山喷发的原理和过程,我一边看一边脑补着火山喷发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嘴里还小声嘀咕着:“这要是真碰上火山喷发,那可真是太可怕了!”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展示的是山脉的形成过程。

我凑过去,仔细地观察着那些高低起伏的地形,想象着板块运动是如何让大地隆起,形成雄伟的山脉。

这时候,旁边一个小朋友问他妈妈:“妈妈,这些山是一下子就长出来的吗?”他妈妈笑着回答:“不是呀,宝贝,这是经过很长很长时间,一点点形成的。

”我听了,也忍不住笑了,心想这小朋友可真天真。

来到古生物化石展区,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化石,有三叶虫、菊石、鱼龙等等。

这些化石就像是时间的胶囊,把远古生物的形态和生活场景定格在了那一刻。

我看着那些清晰的纹理和形状,仿佛能看到它们在远古海洋中畅游、在陆地上奔跑的样子。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地质博物馆。

这一趟参观之旅,就像是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冒险,让我对地球的奥秘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我就被眼前巨大的恐龙化石震撼到了。

那家伙,高高地耸立在大厅中央,仿佛在向每一个来访者诉说着远古的故事。

它的骨骼粗壮而有力,每一块骨头都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神奇。

我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想象着它在亿万年前的大地上昂首阔步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敬畏。

沿着参观路线往前走,我来到了矿物展区。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宝石世界!各种各样的矿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有晶莹剔透的水晶,那纯净的质地就像刚刚凝固的水滴;有散发着神秘紫色光芒的紫水晶,仿佛蕴藏着无尽的魔力;还有那金光闪闪的金矿,让我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一摸,感受一下财富的温度。

在众多的矿石中,有一块绿松石特别吸引我。

它的颜色就像夏日里的湖水,绿得那么清新,那么柔和。

我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表面有着细腻的纹理,就像大自然亲手绘制的一幅抽象画。

讲解员姐姐说,绿松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人们常常把它当作珍贵的饰品。

我不禁想象着,在遥远的古代,那些佩戴着绿松石饰品的人们,该是多么的美丽和高贵。

继续往前走,我进入了地质构造展区。

这里展示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板块运动的原理。

通过模型和动画演示,我终于明白了地震和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

看着那不断移动的板块模型,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内部巨大的能量在涌动。

突然,一个巨大的火山模型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的外形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活火山,山口处还冒着滚滚浓烟。

模型旁边有一个按钮,我好奇地按了下去,瞬间,火山口喷出了红色的“岩浆”,还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

这可把我吓了一跳,同时也让我对火山喷发的威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接下来,我来到了化石展区。

这里陈列着各种古生物的化石,有三叶虫、菊石、鱼龙等等。

每一块化石都像是一本凝固的历史书,记录着生命的演化历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姓名:班级:学号: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2011年4月这次参观实习主要参观了地球科学展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其中地球科学展厅和恐龙厅在参观同时还听讲了博士生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对地球以及恐龙的相关知识有了简单的系统了解,从中获益匪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

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

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始建于1952年。

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收藏历史,则己逾百年。

其藏品乃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上个世纪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

2008年起,博物馆进行了改造,目前博物馆在新落成的逸夫楼,位于十层、十一层和十二层共三层,包括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等四个大的展厅。

此次改造后的新馆,在扩充展厅面积、重新设计展示内容、增添了包括恐龙等珍贵古生物化石和大型精美的矿物标本等重要标本的同时,还采用了声、光、电技术等高新科技手段,提高了布展的科技含量,烘托了展示的气氛;在展厅中精心设计和制作典型的地质景观模型,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展示了深奥的地学内容。

参观实习的安排及主要内容:1.地球科学展厅①太阳系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

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

游览中国地质博物馆探索地球的奥秘与变迁

游览中国地质博物馆探索地球的奥秘与变迁

游览中国地质博物馆探索地球的奥秘与变迁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全国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座以地质科普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地质藏品和珍贵文物,向游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球的奥秘和演化历史。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感受到地质学在揭示地球历史和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在游览中国地质博物馆时的体验和所学到的知识。

首先,进入中国地质博物馆,我们首先被大厅中央巨大的地球模型所吸引。

这个逼真的地球模型不仅展示了地球的整体形貌,还通过多种灯光和声音效果,生动地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对地球地貌演变的巨大影响。

巨大的山脉、河流和火山活动的解说声音,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地质变迁过程中。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地质历史长廊”展区。

这里通过一系列的地质标本、珍贵化石和文字介绍,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地球自形成以来的演化历程。

比如,展区中的“寒武纪海洋生命”板块,通过多个逼真的化石复原模型,向我们展示了寒武纪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丰富和复杂性。

而“侏罗纪恐龙时代”板块,则通过逼真的恐龙模型和恐龙骨骼化石,向我们展示了恐龙时代的地球景象。

这些展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演化的庞大和多样性。

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质过程。

博物馆中的“地球演变之旅”展览,以全息影像和虚拟实景的方式,展示了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岩浆运动等地质现象。

我通过观看这些展示,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内部的变化是如何塑造地表地貌和影响人类生活的。

除了地球演化历史,中国地质博物馆还向我们介绍了地质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

博物馆的“地质科普交流区”中,有许多交互式展示和科学实验设备,在这里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地质科学实验,深入了解地质学原理和应用。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地质博物馆参观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家地质博物馆,深受其中的展品和科普解说员的知识传授所感染和启发。

在这次参观过后,我对于地质学和自然科学的认知,大有提高和突破。

以下是我在此次参观中的感悟和想法。

首先,我被地质博物馆所展示的各种岩石、矿物和化石深深地吸引。

这些珍奇的展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地球的历史变迁和演化过程。

许多岩石层在时间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压力和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岩石类型,如当时的古生物群、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等。

同时,每一块矿物和化石的生物或结晶形态也是如此的绚烂多彩和神秘莫测,让人不由地惊叹自然之妙和生命之奇。

其次,科普解说员的引导和解说也让我的参观更加深入。

在一些展品面前,科普解说员会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个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一个矿物的物理性质、一个化石的生存环境等,从而让我对于这些展品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

在解说员的帮助下,我进一步认识到地球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和自然规律的无限性。

我也明白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科学家们不断的发现和探索,才能让我们对于自然和地球的认识不断进步。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和自然界的密不可分。

地质博物馆里展示的每一件展品,无不和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

例如,珍珠和玛瑙可以作为装饰品来使用,而地球中大量的石油矿物则是人类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此外,很多生物化石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彩和奥妙,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更加理解自然环境的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这次地质博物馆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让我更加热爱生命和自然环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好地探索和了解我们不断变迁的地球和自然界。

学校带我们参观博物馆作文200字

学校带我们参观博物馆作文200字

学校带我们参观博物馆作文2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学校带我们参观博物馆作文200字篇1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参加了“立德启智”红色公益夏令营活动。

小营员们兴奋又好奇,各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我们参观活动的第一站马上开始了,这是个神圣又庄严的地方博兴县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4米多长的象牙化石,我惊奇的发现这个象牙竟然是无数个碎片组成的。

漂亮的馆长阿姨告诉我们,那是在年的时候,这个十分珍贵的象牙化石被农民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往家运,由于道路颠簸,象牙折断后又掉在了地上,摔碎了。

经专家鉴定,这个象牙是一万年到十万年之间的珍贵化石。

它的出土,对研究博兴的历史、古代生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根据这个象牙,我们可以推测出在一万年前的时候,我们博兴是一个水草丰盛、牛肥马壮的地方。

然后,我们来到了丰富多彩的石器、陶器和铜器展厅。

我们来到铜器前,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我脑海中闪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后羿射日、武庚叛乱,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历史悠久的年代。

最后,我们又来到佛像展厅,一尊尊佛像价值高、出土罕见。

有石佛像、丈八佛、铜佛像等,这些佛像栩栩如生,是我们的祖先用劳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通过这次参观,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博兴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一睹博兴古代历史的轨迹,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博兴人的骄傲和自豪。

学校带我们参观博物馆作文200字篇2标题:难忘的博物馆之行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次非常特别的经历-- 参观博物馆。

上周五,我们全班同学都满怀期待,因为是学校安排的一次户外教学活动。

终于不用呆在教室里了!一大早,我就兴高采烈地背上了小书包,和爸爸妈妈告别,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上了大巴士。

车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市区的博物馆。

博物馆外面有一个巨大的古代战车雕塑,看上去很酷!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展览大厅,正中间陈列着一头骷髅。

我吓了一大跳,幸好老师解释说那只是恐龙化石的骨架模型。

学生工作评价(三篇)

学生工作评价(三篇)

学生工作评价这一年多来,作为班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这个方面上获益非浅。

班级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家庭也十分不同,所以在交流上有时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这就要求我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来沟通,了解他们。

也只有了解了底下所有同学们的想法,才能恰当的开展班级工作——组织和管理班级。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合格的。

我基本上做到了和每一位同学保持友好的关系,并做出友善的姿态倾听他们的意见。

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学到了不少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

一年中各种评比、文艺活动都需要动员和选拔同学去参与,除此以外平时的一些展览、演出活动的组织安排也对我是一份锻炼。

经过了一年多工作,我现在与从前的自己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的我乐于做一个组织者,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和组织活动中。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班级的气氛是融洽和谐的。

这一点在我们平常组织的班会出勤率以及同学们在班会上踊跃的发表意见上可以得到佐证。

但是另一方面,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我的管理工作不够严格,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使得大家的平时表现得到一种量化的评价,我没有做好和各个委员的协调工作,这使得到学年末的德育分评比中我们班没法公平公正的为每位同学打分,这是我一个应该改进的地方。

从我的本职工作来讲,这一学年中,我们即看到了新的希望,但也有不好的苗头。

首先我从日常的生活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对学习投入的精力要胜于大一时。

他们不仅仅认真学习课堂知识,还充分利用图书馆、方便的互联网等资源来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不是因为发生了那件意外的事情,我想在这学期期末的学风班评比中,我们会计___班还是一只有竞争力的队伍!但再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暴露出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有一批同学的学习态度错位严重:平时不上课,期末天天通宵,___分万岁。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___分的成绩能干什么?作为一个非长春人,要是想日后留在长春工作,生活成本是很高的,一般1~200的薪水日子可不好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征文
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作者:江夏区金水学校四(2)班艾亦周2016-5-22
3月20日下午,我们一家驾车去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

一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幅超大的壁画,上面的字都是雕刻出来的。

来到恐龙展区,我们看到了好几幅恐龙的化石,它们的脖子都很长,最长的应该有十米左右,最短的也有一二米吧!通过展区的展板介绍,我了解到恐龙的骨头演变成化石的过程——恐龙的骨头被深埋在地底,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千万年的地质演变而形成,所以恐龙化石是沉积岩中的一种。

来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阳系模型——由一颗恒星太阳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的一个星系。

其中还包括了地月系——地球和月球组成的星系。

在这里,我还了解到火山喷发的有关知识,火山喷发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从地壳破裂处喷涌而出的过程。

在三楼一号展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钟乳石、石英、石灰石等。

最让我赞叹的是石英,即光滑又透明,有的像玉,有的像钻石。

二号厅就更让我惊叹了,这里就像珠宝店似的,什么蓝钻、红钻、白钻、结晶体、绿宝石呀都有!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工匠!
这次参观地大博物馆,让我更长见识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指导老师:陶凤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