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主编:翟杨琴目录《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元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论语》等诸多国学经典,荟萃和浓缩了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记忆,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纵使天才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时间统统读完。
为此,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该校本教材,并开发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是诵读经典和语文学科学习相结合,和深化课堂改革相结合,和提升学生文史知识相结合,和学生做人教育提升学生涵养相结合。
我们的目标是:一、传承中华美德。
通过学习,让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青少年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健全人格。
让同学们从青少年时期接受熏陶,经典文化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攀比、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学习经典让他们在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学生人格,培育民族精神。
三、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给同学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铸造精神。
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学生徜徉于经典文化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五、提升智力。
让同学们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办优质教育、育栋梁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我校将永远向上,永远攀登,为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而竭尽全力潜心探索、躬身实践,奋然前行,希望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传承文化,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读经典,增长这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递者!我们坚信:当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秀于中华大地,横卧成梁、挺立成柱的时候,当国家和民族十分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时候,我们教育人的幸福将是充实而又崇高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编写组目录一、爱国篇满江红/8示儿/9过零丁洋/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 二、劝学篇劝学(孟郊)/14劝学(荀子)/15三、励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少年中国说/30《岳阳楼记》/34《诫子书》/37《前出师表》/37《兰亭集序》/39《爱莲说》/41《师说》/42四、感恩篇《游子吟》/46《墨萱图》/47《纸船——寄母亲》/48《再别康桥》/49《我爱这土地》/51《乡愁》/52五、红色经典《贺新郎》/53《忆秦娥娄山关》/53《长征》/54《沁园春·雪》/54《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5《西江月·井冈山》/55《七律·长征》/58《卜算子·咏梅》/5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59一、【爱国篇】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七上经典诵读(删减)
要求:以下内容全部背诵。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一)◎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⑧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二)◎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⑤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
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曰:“人也。
夺伯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三)◎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四)◎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初中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中学附属初中“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前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
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目录第一课《古诗十九首》——中国民歌的代表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第二课“李杜”——唐诗的巅峰3.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4.登高(杜甫)第三课话说豪放词人(一)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第四课话说豪放词人(二)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第五课和宋词一起婉约(一)9.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10.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第六课和宋词一起婉约(二)11. 望海潮(秦观)12. 满庭芳(秦观)第七课认识唐宋散文(一)13.马说(韩愈)14.小石潭记(柳宗元)第八课认识唐宋散文(二)15.秋声赋(欧阳修)第九课新诗——自由的舞蹈(一)16.祈祷(闻一多)第十课新诗——自由的舞蹈(二)17.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第一课《古诗十九首》——中国民歌的代表【简介】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国学教育专题——七年级国学经典读本(72页)
《国学经典读本》初中第一册先秦部分一、《诗经》四首1、鹤鸣《诗经·小雅》[正文]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其下维萚[4]。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5]。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1 ]皋(gāo):沼泽。
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 2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3 ]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檀:紫檀树。
[ 4 ]萚(tuï):落下的树叶。
[ 5 ]错:磨玉的石块。
[ 6 ]榖:楮树。
[导读]《诗经·小雅·鹤鸣》可以看作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
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
向前走,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残枝枯叶。
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用作磨砺玉器的工具。
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进而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从而形成一幅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
图画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充满诗意。
读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2、伐木诗经·小雅[正文]伐木丁丁[1],鸟鸣嘤嘤[2]。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3]。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4]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5]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注释][ 1 ]丁丁:伐木的声音。
[ 2 ]嘤嘤:鸟和鸣的声音。
[ 3 ]幽谷:深谷。
乔木:高树。
[ 4 ]相:视,看。
[ 5 ]矧:况且。
伊:这。
[导读]诗章以鸟鸣求伴为喻,说明人不能没有朋友,表现了古人对待友情的真诚态度。
3、楚茨诗经·小雅[正文]为宾为客,献[1]酬[2]交错。
礼仪卒[3]度[4],笑语卒获[5]。
[注释][ 1 ]献:主任劝宾客饮酒。
[ 2 ]酬:宾客向主人回敬。
[ 3 ]卒:尽,完全。
[ 4 ]度:适度。
2019-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材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一)1.已酉新正(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2.癸已除夕偶成(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3.凤城新年辞(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4.甲午元旦(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5.正月十五夜(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6.上元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7.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8.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9.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0.元宵(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二)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主编:翟杨琴目录《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
「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
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
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
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
《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
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初级中学校本教材《国学精华》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学精华读本霍州市向阳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学精华读本编委:顾问:主编:副主编:编者:校对:封面设计: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二○一五年三月读国学,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学校也需要一种精神。
学校精神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特色和精神面貌,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校开发了以国学精华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国学精华读本》,正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并通过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来凝练我校的一种精神——向阳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铸就一个民族的灵魂。
“以和为贵,以善为本,以孝为先”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
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中华经典所孕育的民族精神,这精神是由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作为载体传承下来的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学”。
中华民族子孙的国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学的人文内涵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而且还在于它是提升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前提;不仅是每一位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建构未来“学习型”人才的社会基础。
因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大地提升每位学生的国学素养,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
因此,作为中国人,要从小接受一定的经典教育,“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通过读经,诵经,规范言行,修身养性,明德开慧,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民族精神。
特别是初中学生,是处于“智”和“慧”的可塑期,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开启先天的慧性;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弥补五德之不足。
诵读经典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诵读经典不仅会为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引来清新的源头活水,也将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大有裨益。
唐诗宋词-(全版)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
(全版)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阅读前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
《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元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国经典,汇聚浓缩了一个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记忆,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做事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重要载体。
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着那么多经典,连天才都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时间去全部读完。
因此,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并将其开发为校本课程来教育学生。
我们的出发点是把阅读经典与学习语文学科结合起来,深化课堂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涵养。
我们的目标是:1.传承中华美德。
通过学习,传统经典中所承载的“仁、义、忠、孝”的道德伦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指导青少年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第二,完美人格。
让学生从青春期开始接受熏陶,经典文化就会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
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和他们一起走,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的“大众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学生不仅文化素养严重“营养不良”,而且表现出浮躁、自私、攀比、懒惰等不良心态。
学习经典使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格,培养民族精神。
第三,陶冶情操。
优秀的经典文本寓意高远,可以培养孩子的古典文化底蕴和高雅情怀。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给学生一把打开心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钥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铸造精神。
当学生拥有最纯粹的心灵和最美好的记忆时,就能接触到具有独特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学生在经典文化中徜徉,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逐渐培养人文精神。
第五,提高智力。
让学生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打开各学科现代知识的宝库。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优质教育,培养人才。
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Word]初一上学期诵读经典.docx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⑴。
王⑵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⑶!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⑷。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⑸!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⑹。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匕与子偕行⑻!少年行(其三)唐•王维一身能擘两雕弧⑴,虏骑千重⑵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⑶,纷纷射杀五单于⑷。
泊秦淮⑴唐•杜牧烟⑵笼寒水月笼沙,夜泊⑶秦淮近酒家。
商女⑷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⑸。
满江红登黄鹤楼(1)有感南宋•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⑵前珠翠绕,蓬壶殿(3)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4)满郊畿,风尘⑸ 恶。
兵安在?膏锋铐(6)。
民安在?填沟壑(7)。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8)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9)。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燕歌行(并序)(1)唐•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⑵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⑶。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⑷。
扌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⑸。
校尉羽书飞瀚海⑹,单于猎火照狼山⑺。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⑻。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笃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咒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铁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2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铁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见贤思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劝学篇》节选战国•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棘以为轮,其曲中规。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⑴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⑵,虚室有余闲⑶。
久在樊笼⑷里,复得返自然⑸。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初中语文《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序让书香溢满校园,让文明成为习惯,用活动陶冶情感,用艺术浸润心田,用师爱唤醒尊严,用赏识把自信之火点燃。
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使孩子行为文明起来,知识广博起来,气质高雅起来,情感丰富起来,生活多彩起来。
那么经典古诗词对孩子来说总有几点好处:一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从小背诵古诗等则有利于孩子在成长时期的记忆力。
二是提高儿童的语言文字及其表达能力。
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当然我们私下认为,还是孩子的实际效果和孩子自己说了算。
三是有利于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
熟背一些经典,也培养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
同时对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也让孩子增加了知识点。
四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是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背诵古诗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的一个特点是,人人都能成为诵读高手。
越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诵读活动中走到前面,因为这使他感到是与其它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六是有利于加强家长与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款背诵古诗,形成良好的互动。
七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格修养。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因此,我们开发创建学习乐园,陶冶快乐的读书人;创建精神家园,孕育幸福的追梦人;创建开放艺园,培养多彩的特长人;要培养有理想、有梦想、有追求,内心充盈、精神丰富的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和美好的情操以及良好的文明习惯,让孩子们从今天开始,做有修养有内涵的读书人。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经典诵读2【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翻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经典诵读【3】: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人的品德随着胸怀而提升,胸怀因见识而扩大,所以,想要提升品德,就不能不扩大胸怀,要扩大胸怀就不能不增长见识。
经典诵读【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译文: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
只要贤能和品德能够服人。
经典诵读【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留有余地,大道理目的,就不要再去过分的追求。
别人家里有喜事,不应该心怀妒忌;别人家里有祸患,不应该幸灾乐祸。
做了好事,希望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老左了坏事,害怕别人知道,便是大恶。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文语文教育的重视,教育部推出了《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以推动学生对经典教材和国学文化的学习及认识。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收录了大量优秀的经典文本,其中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春秋》、《诗经》、《楚辞》、《史记》、《古诗三百首》以及其他更多的经典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学习资源。
同时,这套教材还收录了国学精要,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儒家思想》、《道家、墨家、法家》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专门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设计,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对国学文化、经典诗文、训言谚语等有更深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该教材也采用了一系列可视化的教学设计,将文学、历史、哲学中多个领域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从而掌握国学知识。
与以往教材相比,《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更注重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通过一定数量的读物挑选出有价值的思想,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历,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并将文化知识融入到自身的思维中。
此外,教材也配备了大量的习题和相关的辅导资料,以提高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互动,解答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是一套十分完美的教材,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学文化,也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去掌握经典文本,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丰富思想。
因此,《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经典文本和国学文化最佳选择。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7年级古代学堂深具文化意义,不仅是学术科研的温床,更是皇室子弟和普通子弟学习道德礼义,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地方。
在中国传统学业中,学生们往往在七年级参加考试晋升学位,考评其文学修养,这些学业就称为“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国学课本:七年级”究竟有哪些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首先,我们从“讲求”入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读物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周易》、《诗经》、《史记》等经典,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华之作,涵盖了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家伦理博大精深,蕴藉着智慧和灵魂的精华。
从这些书籍中,学生们可以从传统文化底蕴熔炉里炼得精华,掌握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经验,从而学习做一个身体健全有道德的君子。
同时,这些经典诵读还将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能力和自觉学习上,以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中洞悉奥妙,学会观察、思考实践,不断修炼心灵,使学生每学到一点,就能够思考出万千种变化。
此外,经典诵读还将重点放在学生文学修养及礼仪方面,学生要从中学习正确的文言文,方以学习识字、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以此作为研究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要学习礼仪,如讲礼仪、认文言等,以此贯彻礼仪教育宗旨,把学生培养成文明文雅的人。
最后,这篇文章提及,学生要把这些书籍在学校、家里等场合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诵,以练习学习,不仅要学习经典的文字,还要从中获取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以此写出对外表达的说话文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秉承者。
以上就是“经典诵读国学课本:七年级”的内容简介。
通过经典诵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而且可以培养文学修养、形成完善的礼仪观念,把学生培养成文明文雅的人。
这对于增强学生素质、拓展学生视野,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经典介绍给更多的人,共同维护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第4课《孟子》选读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
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语文课教案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语文课教案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日有所诵》中的优秀选文为主。
(其中有:《三字经》、《老子》、《论语》、《孟子》、《大学》等经典的选萃;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等。
)以及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篇目。
分低、中、高三个阶段,6年完成。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10首;优秀儿歌童谣30首。
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15首;《三字经》选萃。
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优秀中外现代诗文10首;《老子》选萃。
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5首;现代诗文10首;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十则;。
五年级:《诗经》4首;《陋室铭》;《短歌行》;《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苛政猛于虎也》;《孟子》6篇;现代诗文10篇。
六年级:《木兰诗》、《满江红》、《岳阳楼记》、《劝学》(前三节)、《师说》、《大学》选萃;现代诗文10首。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1、原则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4)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5)暮成雪。
人生得意(6)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7)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8),丹丘生(9),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10)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11)馔玉(12)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13)昔时宴平乐(14),斗酒十千恣(15)欢谑(16)。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17)沽(18)取对君酌。
五花马(19),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20)同销(21)万古愁。
12.子夜吴歌李白长安①一片月,万户捣衣②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③情。
何日平胡虏④,良人⑤罢⑥远征?13.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①碧山②,笑而不答心自闲③。
桃花流水窅然④去,别⑤有天地非人间⑥。
14.锦瑟李商隐锦瑟①无端②五十弦③,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6.冬夜读书示子聿 (yù)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8.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9.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0.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栏(一作“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⑧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xiě)。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1.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2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4.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5.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6.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第二部分:课外经典文言文要求:下列四篇全文背诵:《诫子书》《少年中国说(节选)》《正气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其余两篇熟读。
1.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5),非志无以成学(6)。
淫慢则不能励精(7),险躁则不能治性(8)。
年与时驰(9),意与日去(10),遂成枯落(11),多不接世(12),悲守穷庐(13),将复何及(14)!2.少年中国说⑴(节选)梁启超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⑵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
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⑷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⑸。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⑹。
干将发硎⑺,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
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3.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⑵。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⑶。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chèn)其气之小大⑷。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⑸?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xiàn通“现”)乎其文,而不自知也⑹。
辙生十有(yòu通“又”)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⑺。
恐遂汩没(gǔ mò),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⑻。
过秦、汉之故都,恣(zì)观终南、嵩(sōng)、华(huà)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yuàn)囿(yòu)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⑼。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⑽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⑾。
所惮(dàn)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shào)公,出则方叔、召(shào)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⑿。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⒀。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⒁。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⒂。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⒃。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⒄4.狱中上母书夏完淳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1),两易春秋(2)。
冤酷日深(3),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4),以报大仇,恤死荣生(5),告成黄土(6).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7).一旅才兴(8),便成齑粉(9),去年之举(10),淳已自分必死(11),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12),菽水之养无一日焉(13)。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14),生母寄生于别姓(15),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16),不孝之罪,上通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