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争鸣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思想中主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3.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4.《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
何?”这段材料说明孔子()
①既重视“仁”,又强调“礼”②认为“仁”和“礼”是相辅
相成、不可分割的③认为“仁”和“礼”是相互矛盾的,两
难选择④主“礼”“仁”并行,相互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冉求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
立即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6.某人到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容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7.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出自《道德经》)。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8.“明礼义以化之,起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9.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以下评论正确的有()
①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这是墨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②“兼爱”“非攻”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平等相处、过安定生活的要求③“尚力”“节用”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④因其阶级立场的局限,战国以后墨家思想不再受人们重视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主“制天命而用之”。下列人物的思想与其对立的是()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非
1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
可,故立君。”这种主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2.“金玉虎符”选用国家博物馆的战国时期“阳陵虎符”复制而成。上雕铭文,“治国平天下修身福自家”,其铭文体现的思想
属于( )
A.儒家 B.道家C.墨家D.法家
13.先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
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
14.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
16.先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17.《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意
1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20.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