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优.选)

合集下载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

拉伸性能的测定1.原理沿试样纵向主轴恒速拉伸,直到断裂或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达到某一预定值,测量这一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负荷及其伸长。

2.术语和定义2.1标距(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2实验速度(υ)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机夹具分离速度,以mm/min为单位。

2.3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 σ在试样标距长度内 任何给定时刻每单位原始横截面积上所受的拉伸力 以MPa为单位。

2.3.1拉伸屈服应力, 屈服应力tensile stress at yield yield stress σy发生应力不增加而应变增加时的最初应力 以MPa为单位 该应力值可能小于材料的最大应力(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2.3.2拉伸断裂应力tensile stress at break σB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见图1) 以MPa为单位。

2.3.3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σM在拉伸试验过程中 试样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见图1) 以MPa为单位。

2.3.4 x%应变拉伸应力(见4.4) tensile stress at x% strain σx应变达到规定值 x% 时的应力 以MPa为单位。

适用于既无屈服点又不易拉断的软而韧的材料 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屈服点的情况 见图1中的曲线d) x 值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由相关方商定。

但在任何情况下 x 都必须小于拉伸强度所对应的应变。

如土工格栅产品中的2%、5%拉伸力。

此条用于取代92版的“偏置屈服应力”2.4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ε标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 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适用于脆性材料活韧性材料在屈服点以前的应变 超过屈服点后的应变则以“拉伸标称应变”代替。

2.4.1拉伸屈服应变tensile strain at yield εy屈服应力时的拉伸应变 见4.3.1和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品、汽车零件等领域。

在使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制品时,其拉伸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聚丙烯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受力状态下的表现,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仪器和设备
在进行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时,通常会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

该设备能够施加
不同的拉伸力,并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数据。

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夹具和样品制备工具。

样品准备
在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前,需要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聚丙烯样品。

通常情况下,
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测试步骤
1.将样品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并设置合适的试验参数,如拉伸速
度、加载方式等。

2.开始测试,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获取拉伸强度、屈
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参数。

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样品的拉伸性能表现,评估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与应用
通过对聚丙烯的拉伸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拉伸强度、延展性等关键指标,为产品设计与材料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可以改善聚丙烯制品的拉伸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聚丙烯的拉伸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
的测试方法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完整版)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完整版)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二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1 范围1.1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用于测定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实验条件。

1.2本部分适合下述范围的材料:----硬质和半硬质的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除未填冲类型外还包括列入用短纤棒、细棒、小薄片或细粒料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夹层结构的材料2.名词和定义见ISO 527-1:2012,章节33原理和方法见ISO 527-1:2012,章节44仪器4.1概述见ISO 527-1:2012,章节5,特别是5.1.1致5.1.44.2引伸计4.3测试记录装置5测试样品5.1形状和尺寸只要可能,试样应为如图一所示的1A型和1B型的哑铃型试样,直接模塑的多用途试样选择1A型,机加工试样选择1B型。

关于使用小试样时的规定,见附录A/ISO 20753注:具有4mm厚的IA型和1B型试样分别和ISO 3167规定的A型和B型多用途试样相同。

与ISO 20753的A1和A2也相同5.2试样的制备应按照相关材料规范制备试样,当无规范或无其他规定时,应按ISO293、ISO 294-1,ISO295或者ISO 10724-1以适宜的方法从材料直接压塑制备试样,或按照ISO 2818由压塑或注塑板材经机加工制备试样。

试样所有表面应吴可见裂痕、划痕或其他缺陷。

如果模塑试样存在毛刺应去掉,注意不要损伤模塑表面。

由制件机加工制备试样时应取平面或曲率最小的区域。

除非确实需要,对于增强塑料试样不宜使用机加工来减少厚度,表面经过机加工的试样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实验结果不能互相比较。

5.3标线见ISO 527-1:2012,6.35.4检查测试样品见ISO 527-1:2012,6.45.5各向异性5.6测试样数量见ISO 527-1:2012,章节7.6 状态调节见ISO 527-1:2012,章节87 测试过程见ISO 527-1:2012,章节9在测量弹性模量时,1A型、IB型试样的试验速度应为1mm/min,对于小试样见附录A。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最全版)PTT文档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最全版)PTT文档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得到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三 仪器和试样
拉力试验机一台 冲片机一台;塑料片材一块 或用注塑机制得标准试样五根以上
四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试样得制备 在此过 程中,用用手哑控制铃标尺形上标的两准根划裁尺刀,使在△形冲指片针随机试样上细冲颈上取的两塑标料记而薄动,片直试至试样样断,裂沿。 纵向和横向各 拉伸强度:在拉取伸五试验条中试,样精直到确断裂测为量止,试所承样受细的最颈大拉处伸的应力宽。度和厚度,并在细颈部分划出长 按回行开关,将度下标夹具记回复。到也原来可位置用,注并把塑指示机盘模指针塑拨回出零标位,准开始测第试二次样试验条。。
断裂伸长率:在拉力作用下,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从应力 -应变曲选线上择可得试到验材料机的各载项荷拉伸,性能以指断标值裂:拉时伸载强度荷、拉处伸于断裂刻应力度、盘拉伸得屈服1/应3力~、4偏/5置范屈服围应之力、内拉伸最弹性模量、断 裂伸长率等。合适。
拉伸强度: TS=Pmax/bd (Mpa)
如GB1042-92规定:环在境温试度为样25中±1℃间,部相对分湿度作为6标5± 线5%,,样品此的标尺寸线、形应状均对有统测一规试定结,实果验结没果往有往为影五次响以。上平均。
拉伸速度一般根据材料及试样类型进行选择。
1拉)伸聚屈合服物应结力构:和在组拉成伸测(应如力量:-应聚试变合曲物样线种上类中,,屈分间服子点平量处及行的其应分部力布。,分是否的结晶宽等度) 和厚度,每个试样测量三点,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
聚合物材料的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是聚合物力学性能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性能之一。拉伸性能的好 坏,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检验。
拉伸实验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速度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沿纵轴方 向施加静态拉伸负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通过拉伸实验可以得到试样 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从应力-应变曲线上可得到材料的 各项拉伸性能指标值: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 服应力、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一、试验结果的处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判定拉伸试验结果无效:(1)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上或标距外,且造成断后伸长率不符合规定的最小值者。

(2)操作不当(3)试验期间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性能测定的准确性。

遇有试验结果无效时,应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但若试验表明材料性能不合格,则在同一炉号材料或同一批坯料中加倍取样复检。

若再不合格,该炉号材料或该批坯料就判废或降级处理。

此外,试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断样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分层、气泡、夹渣)时,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二、数值修约(一)数值进舍规则数值的进舍规则可概括为“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应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具体说明如下:(1)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小于5(不包括5)时,则舍去,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不变。

例如、将13.346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13.3。

(2)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大于5(不包括5)时,则进1,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52. 463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52.5。

(3)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时,则进1,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2.1502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得2.2。

(4)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无数字或数字皆为零碎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进1,若为偶数(包括0)则舍弃。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修约前0.45 0.750 2.0500 3.15修约后0.4 0.8 2.0 3.2(5)所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数字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

例如,将17.4548修约成整数。

正确的做法是:17.4548→17不正确的做法是:17.455→17.46→17.5→18(二)非整数单位的修约试验数值有时要求以5为间隔修约。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钢筋拉伸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钢筋拉伸实验,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更好地理解钢筋的实际应用,为钢筋的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

实验原理:
钢筋的拉伸性能是钢筋的重要性能之一,是指在钢筋受到拉力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钢筋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

在钢筋拉伸实验中,通常测量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

实验方法:
将样品钢筋切割成符合试验标准的长度,在实验机上夹紧,按照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相应的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测得以下实验结果:
1. 样品钢筋的直径:8mm
2. 先锋型试验机
3. 破坏荷载:45kN
4. 抗拉强度:370MPa
5. 屈服强度:320MPa
6. 断后伸长率:1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钢筋拉伸实验,我们成功地测试了样品钢筋的性能指标,并得到了上述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本次实验的样品钢筋抗拉强度为370MPa,属于中等水平,
但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2. 样品钢筋的屈服强度为320MPa,较为合理,表明在钢筋使
用过程中可以有良好的安全保障。

3. 样品钢筋断后伸长率为16%,表明钢筋具有较好的延性,适
合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综上所述,钢筋拉伸实验是检测钢筋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
次实验结果具有参考意义,也为钢筋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支持。

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已修改

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已修改
• 头部宽度: ≥1.2b0 • 原始标距 L0: L0 ≥ 15mm,短试样(优先)L0=5.65 s01/2 ,长试样L0=11.3
s01/2 若L0<15mm,采用非比例试样
• 平行长度 LC : LC ≥ Lo+ b0/2 ,仲裁试验: LC =Lo+2b0 • 过渡弧半径 r : r≥20mm • 不带头试样(宽度不大于20mm,不加工):L =50mm, L =L +3b
注:1、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短比例试样。 若标距小于15mm,建议采用非比例试样。
2、如需要,厚度小于0.5mm的试样在其平行长度上可以带小凸耳以便 于装夹引伸计。上、下两凸耳宽度中心线间的距离为原始标距。
a0<3mm薄板比例试样
r 3.2
ao
bo
Lo Lc
Lt
• 原始宽度b0 :10、12.5、15、20mm
do
圆形截面比例试样
r 0.8
LL0 Lc Lt
• 原始直径 d0 :3、5、6、8、10、15、20、25,优先采用5、10、20mm • 原始标距 L0: L0≥15mm,短试样(优先) L0=5 d0 ,长试样L0=10 d0 • 平行长度 LC : LC ≥ Lo+ d0/2 ,仲裁试验: LC =Lo+2d0 • 试样总长度 Lt :取决于夹持方法,原则上Lt>Lc+4 d0 • 过渡圆半径 r : r≥0.75d0
GB/T 228-2002
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
±0.05
0.02
±0.06
0.03
±0.07
0.04
±0.09
0.04
±0.10
0.05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 1040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山生[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1040修订报批稿与替代标准间定义、试样、试验速度等的变化及对试验机、引伸计的不同要求,强调了试样的对中要求。

[关键词] 标准、拉伸、应力、应变一、修订标准与代替标准的对应关系GB/T 1040《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共分为五个部分:——GB/T 1040-1:总则。

ISO 527-1: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代替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2: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2: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6421-1996《塑料拉伸性能小试样试验方法》 ——GB/T 1040-3: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ISO 527-3:1995 IDT本部分代替GB/T 13022-1991《塑料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4: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4:1997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447-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5: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5:1997 IDT 本部分代替GB/T 3354-199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1040-1992 二、标准术语的变化——GB/T 1040-92共有以下6个术语: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GB/T 1040-1共有以下16个术语:1、标距 gauge length 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试验速度 speed of testing V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夹具分离的速度,以mm/min为单位。

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拉伸实验,了解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掌握拉伸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拉伸试验机、标尺、试样。

实验原理,拉伸试验是通过对试样施加拉伸力,使其在拉伸过程中产生应力和应变,从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的基本参数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对其尺寸进行测量,并在试样上标记好测量点。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到拉伸试验机上,并调整好试验机的参数。

3. 进行拉伸实验,启动拉伸试验机,施加拉伸力,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拉伸力和试样的变形情况。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
经过拉伸实验,我们得到了试样的拉伸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了线性阶段和非线性阶段。

在线性阶段,试样的应变随拉伸力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而在非线性阶段,试样的应变增长速度加快,最终导致试样的断裂。

根据拉伸力-应变曲线,我们计算出了试样的抗拉强度为XXX,屈服强度为XXX,断裂伸长率为XXX。

这些数据反映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拉伸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掌握了拉伸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对材料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拉伸实验报告到此结束。

gbt88041-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资料]

gbt88041-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资料]

GBT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G T 0 .1 2 0 B/ 8 4 - 0 3 8前GBT 4 0 3热塑性塑料管材 0-20《 / 8 8言拉伸性能测定》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 : 试验方法总则 ; —第2 部分 : 聚氯乙烯(VCU)抓化聚抓乙烯 (VCC 和高抗冲聚抓乙烯( V - 硬 P - , P -) P CHD管材 ; —第3 部分 : 烃管材 . 聚烯本部分为G / 80-20 的第 1 BT 4 03 8 部分. 等同采用 I 65-: 9 S 29 1 7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 O 1 9能测定第 I 部分 : 试验方法总则》 .本部分与 G / 80. 0 和 BT 43 0 一起, BT 42 03 G / 80. 03 8 -2 8 -2 代替G / 80. 80.-180 BT 41 842 98 8本标准与 B T 4 98 G / 80- 18 相比, 8 主要变化如下 : 1 本标准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 , G / 80- 18 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 而 B T 4 98 8 - GBT 4 1 9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氯乙烯管材》 0.-18《 / 8 8 — - 98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聚乙始管材》 0. 19K G / 8 42 B T 8 2 .原标准中试样状态调节时间为 4h而现在改为根据试样的厚度来确定 ; , 3 试样的数量由 5 改为由公称外径来确定 ; 个 4 增加了原理一章 ; 5 增加了附录 A,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C8 . T 4) 归口本部分由华亚芜湖塑胶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高仅雨 , 周令仁 , 魏作友 .Gs T 0 . - 2 0 / 8 4 1 03 8引言IO 5 S 6 9的第一部分规定了一种用于确定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的短期性能的试验方法 . 2 本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数据 . 当力的应用条件和本试验方法有相当大的差别时 ,本试验方法不能作为应用的重要依据 , 应用此类需要相应的冲击 , 和疲劳试验蠕变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应主要为材料制成管材后进行试验 , 试验结果能对材料加工控制有利 , 能作但不为管材长期性能的质量评定依据. IO 5 是在 IO 7基础上起草制定的. S 6 9 2 S 5 2 为使用方便起 , 草了用于确定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的完整文件 , 如需要更详细 , 参见可I O 2 S 5 7,应当注意的是 IO 7 S 5 应用于材料制成片材形式 , IO 5 应用于材料制成管状形式 . 2 而 S 6 9 2 应考虑到只用所提供的管材进行测试 , 例如不减少壁厚 , 困难在于试验试样的选择. IO 7 S 5 规定了试样为几毫米厚 , 2 而管材的壁厚可达到 6 mm, 0 正是这个原因, 两标准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对薄壁管材 , 试样可用裁刀裁切 ; 对于厚壁管材只有通过机械加工制样 IO 5 S 6 9由三部分组成, 2 第一部分总则 , 规定了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的一般条件 , 余两其部分分别给出了不同材料管材的试验步骤 ( 见前言) . 对于各种材料的基本规定在相关的部分中以资料性附录给出.GB T 84 / 80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 1 部分 : 试验方法总则范围G / 80 的本部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管材的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4 BT 8 拉伸性能主要包括以下性能 : —拉伸屈服应力 ; —断裂伸长率.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热塑性塑料管材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随后所有其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其最 G / 3 0 92 6- 18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的估计和置信区间(e IO 0 :90 B T 3 nq 2 218 ) S 6 G / 8 42 0 0. 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 2 B T 8 -2 部分 : 聚氯乙烯 (VCU)氯化聚硬 P - , 抓乙烯( V - ) P CC 和高抗冲聚抓乙烯 ( V - ) P CHI管材( t S 65- :97 i IO 92 19) d 2 G / 80.-20 43 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试第 3 BT 8 部分: 聚烯烃管材(t 65-: 9) ( IO 931 7 i S 2 d 9GB/ 1 20 7 0 - 1 9 橡腔期料拉力 , 力 , 曲试验机 T 97 压弯原理枯犬要隶 (d IO 8 3 1 9 ) it 5 9 9 3 S沿热塑性塑料管材的纵向裁切或机械加工制取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通过拉力试验机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管材的拉伸性能 .设备41 拉力试验机 . 应符合 G / 1 0 B T 20和 42434 4 7 . ,. ,. 的规定 .42 夹具 .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连在试验机上 , 使试样的长轴与通过夹具中心线的拉力方向重合 .试样应夹紧, 使它相对于夹具尽可能不发生位移. 夹具装置系统不得引起试样在夹具处过早断裂.43 负载显示计 . 拉力显示仪应能显示被夹具固定的试样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所受拉力 , 它在一定速率下测定时不受惯性滞后的影响且其测定的准确度应控制在实际值的士1 %范围内.注意事项应按照 G / 120 B T 0 7的要求 .44 引伸计 . 测定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任一时刻的长度变化 .此仪表在一定试验速度时必须不受惯性滞后的影响且能测量误差范围在 1 %内的形变.试验时, 此仪表应安置在使试样经受最小的伤害和变形的位置 , 且它与试样之间不发生相对滑移 . 夹具应避免滑移 , 以防影响伸长率测量的精确性.注: 用自动记录试样的长度变化或任何其他变化的仪表推荐使4 .5 测量仪器GB T 0 . 2 0 / 8 4 1 03 8 -用于测量试样厚度和宽度的仪器 , 精度为 00 mm, . 146 裁刀 .应可裁出符合 G / 80 . G / 80. B T 42 8 或 B T 43中的相应要求的试样 . 8 47 制样机和铣刀 . 应能制备符合 G / 842 G / 80. B T 0. B T 43中相应要求的试样 . 8 或 85 试样5 1 试样要求 . 试样应符合 B T 42 G / 80 . 或 G / 80 . 8B T 43中相应要求的试样类型. 8 52 试样的制备 . 52 1 从管材上取样条 .. 从管材上取样条时不应加热或压平, 样条的纵向平行于管材的轴线 , 取样位置应符合 a或 b的要求. ) ) a 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 6 mm 的管材 ) 3 取长度约 5 mm的管段. 10 以一条任意直线为参考线 , 沿圆周方向取样 .除特殊情况外 , 每个样品应取三个样条 , 以便获得三个试样( 见表 1 . )公称外径 d / mm 样条数1<4<7 5 53表 1 取样数量7<4<20 5 8520 d<40 8蕊 55d 妻40 58b 公称外径大于 6 mm 的管材 ) 3 取长度约 5 m 10 的管段 . m 如图 1 所示沿管段周边均匀取样条 . 除另有规定外 , 按表 1应中的要求根据管材的公称外径把管段沿圆周边分成一系列样条, 每块样条制取试样 1 . 片1 —2— 3 —扇形块;样条; 试样.GB T 8 4 1 2 0 / 8 0 . 0 3 - 5 2 2 试样的选择 .. 522 1 选择……根据不同材料制品标准的要求 , 选择采用冲裁或机械加工方法从样条中间部位制取试样 . 5222 冲裁方法…… 应按照 G / 8 4 2 B T 0. G / 80. 8 或 B T 43中所要求的外形 , 8 选择合适的没有刻痕 , 口干净的裁刀刀(.) 46 ,从样条 ( 21上冲裁试样. ..) 5 5223 机械加工方法 ,.. 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取试样 , 需采用铣削 . 铣削时应尽量避免使试样发热 , 避免出现如裂痕 , 刮伤及其他使试样表面品质降低的可见缺陷 .注 : 于机械加工程序建议用户参考 10 1( 关 S 2 8见附录 w 8 )5224 标线…… 从中心点近似等距离划两条标线 , 标线间距离应精确到 10 0, 划标线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刮伤, 冲击或施压于试样 .以避免试样受损伤 .标线不应对被测试样产生不良影响 , 标注的线条应尽可能窄 . 5225 试样数量……除相关标准另有规定外 , 样应根据管材的公称外径按照表 1中所列数目进行裁切 . 试状态调节除生产检验或相关标准另有规定外 , 试样应在管材生产 1h之后测试.试验前根据试样厚度 , 5 应将试样置于2℃ 士2 3 ℃的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 , 时间不少于表 2 规定.管材壁厚 e m / -e <3 - 3 e < 8 < m 8 e,< 6 1 成 . ,衰 2 状态调节时间状态调节时间1h 5 i 士 mn 3 h 1 mi 土 5 n 6h 3 mi 士 0 n 1 h 士 1h 0 1 h 士 1h 61<e -<3 6 23镇e , 2 m试验速度试验速度和管材的材质和壁厚有关. 按产品标准或 G / 80. G / 80. BT 42 BT 43 8 或 8 的要求确定试验速度co 氏歇 8. 3试验步骤试验应在温度2℃ 士2 3 ℃环境下按下列步骤进行 . 测量试样标距间中部的宽度和最小厚度 , 精确到 .0 mm, .1 计算最小截面积 . 将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 (.) 41并使其轴线与拉伸应力的方向一致 , 夹具松紧适宜以防止试使样滑脱 (.) 42 e 84 使用引伸计 , . 将其放置或调整在试样的标线上 (. ) 44 , 85 选定试验速度进行试验 . . 86 记录试样的应力/ . 应变曲线直至试样断裂 , 并在此曲线上标出试样达到屈服点时的应力和断裂时标距间的长度 ; 或直接记录屈服点处的应力值及断裂时标线间的长度 . 如试样从夹具处滑脱或在平行部位之外渐宽处发生拉伸变形并断裂 , 应重新取相同数量的试样进GB T 8 4 1 2 0 / 8 0 . 0 3 - 行试验 . 9 试验结果9 1 拉伸屈服应力 . 对于每个试样, 拉伸屈服应力以试样的初始截面积为基础 , 按式( 劝计算 .式中:a= F A/ ········……(1) ········ ······ ··. 拉伸屈服应力, 单位为兆 M a) 帕( P0 ;F —屈服点的拉力 , 单位为牛顿 ( ; N) A 样的原始截面积 , —试单位为平方毫米( m'. m ) 所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注: 屈服应力实际上应按屈服时的截面积计算, 为了方便,但通常取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计算.9 2 断裂伸长率 . 对于每个试样, 断裂伸长率按式 () 2计算 .式中 :£ ( 一L)L X = L o o 0 / 1 0 ·,·""·"… …( ) ······· . 2: 断裂伸长率 , —单位为 %; L —断裂时标线间的长度 ,单位为毫米 ( m) m ; L—标线间的原始长度, o 单位为毫米 ( m) m , 所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3 统计参数 .如有要求可按 G / 36 中 BT 0 所示程序计算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的 9 置信度. 3 59 4 补做试验 . 如果所测的一个或多个试样的试验结果异常应取双倍试样重做试验 , 如五个试样中的两个试样例结果异常 , 则应再取四个试样补做试验. 1 试验报告 0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BT 4 ) / 80 的本部分及相关部分; G 8b 试样的详细标识包括原材料组成, ) 类型 , 源, 来公称尺寸等 ; c 试样的类型及其制备方法; ) d 试验室环境温度及试样的调节方法 ; ) e 试样数量; ) f 试验速度 ; ) 9 拉伸屈服应力 , ) 注明单个值 , 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 h 断裂伸长率 , ) 注明单个值 , 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i BT 0 中 ) / 8 4 未规定的操 G 8 作详细情况及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情况, 存在于试样上和断裂的截面中的任何特殊细节( 譬如杂质) ; 1 试验日 . ) 期1 1 P- 1 / ) M N mm'GB T 8 4 1 2 0 / 8 0 .- 0 3附录参考资A 料( 料性附录) 资A 1B T 1- 19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t 2 119 ) . G / 2 8 98 9 i IO :97 d S 9 A 2 S 57119 塑料 . IO -:93 2 A 3 S 57219 塑料 . IO -;93 2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第1 部分 : 方法测试第2 部分 : 塑与挤出管材的测试环境模时针旋转法 (q IO 2 : ev 3 7 S 1A 4 S 21 :94 塑料机械加工试样的制备 . IO 8 19 8 A 5B T 12 0 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 G / 1 5-20 41 4) 991。

(2021年整理)中文版ISO527-1-2012

(2021年整理)中文版ISO527-1-2012

中文版ISO527-1-201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文版ISO527-1-201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文版ISO527-1-2012的全部内容。

ISO 527—1-201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1.范围1.1ISO 527的本部分规定了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塑料和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一般原则,并规定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试样以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本标准的其他部分予以详述。

1.2本方法用于研究试样的拉伸性能及在规定条件下测定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其他方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

1.3本方法适用于下列材料:—-硬质和半硬质(分别见3。

12和3。

13)模塑、挤塑和浇铸的热塑性塑料,除未填充类型外还包括填充的和增强的混合料;硬质和半硬质热塑性片材和薄膜;——刚性和半刚性的热固性模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化合物;刚性半刚性的热固性片材,包括层压材料;—-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掺入单向或非单向增强材料,如毡,无纺布,编织粗纱,短切原丝,组合和混合加固,粗纱和磨碎纤维;片由预浸渍材料(预浸料)制成,——热致液晶聚合物。

这些方法通常不适合用于刚性多孔材料的测试,其应采用ISO 1926标准,也不适用于含有多孔材料的夹层结构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ISO 52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有效。

未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勘误内容)对本标准有效。

ISO 291,塑料——状态调节和测试的标准环境ISO 260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均值估计-—置信区间ISO 7500-1:2004,金属材料——静态单轴向试验机的校正--第1部分:拉伸试验机——压力测量系统的校正ISO 9513:1999,金属材料——单轴向测试中使用的伸长计系统的校准ISO 16012,塑料——试样线性尺寸的测定ISO 20753,塑料——试验样品ISO 23529,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用试样制备和调节的一般程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ISO 527的本部分。

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 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ISO 527.2 IDTB.2.1 范围B.2.1.1 本标准根据总则中规定的一般原则,规定定了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

B.2.1.2 本方法有选择性的适用于下述范围材料;—硬质和半硬质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包括除未填充型以外的诸如用短纤维、棒、片材或粒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见ISO 527/4和ISO527/5)填充和增强的混合料。

—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混合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作为增强的材料(见ISO 527/4和ISO527/5);—热致液晶聚合物本方法不适用于用纺织纤维增强的塑料(见ISO 527/4和ISO527/5)、硬质微孔材料或含微孔材料的夹心结构材料。

B.1.3 本方法所用的试样既可以模塑成选定的尺寸;也可以由注塑成型或压塑成型的板材经机械加工切割或冲压而成。

优先选用多用途试样(见ISO 3167/1993 塑料—多用途试样)。

B.2.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37/1997 硫化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ISO 293—1986 塑料——热塑料材料压塑试样ISO 294 塑料——热塑料材料注塑试样ISO 295——1991 塑料——热固料材料注塑试样ISO 527/1——199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总则ISO 1926——1979 微孔塑料——硬质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ISO2818 塑料——用机械加工法制备试样B.2.3 原理见B.1.3条B.2.4 定义见B.1.4中规定的定义B.2.5 设备见B.1.5条B.2.6.1 形状和尺寸只要可能,试样应为图B.2.1所示的1A或1B 样的哑铃形。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板料拉伸试验及冲压性能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板料的冲压性能指标2) 掌握用电子拉伸机测定金属板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化支书、板厚方向系数的方法。

2. 实验概述本实验为测定板料拉伸性能的间接性实验,本实验是通过板料的拉伸、压缩、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板料的各种冲压性能进行分析。

这些实验可以在一般的材料力学测试设备上进行,所反映的是材料的一般冲压性能。

实验测试的参数主要包括:1) δu:均匀延伸率,δu 是在拉伸试验中开始产生局部集中变形的延伸率。

一般情况下,冲压成型都是在板材的均匀变形范围内进行,所以这个参数可以反映板料的冲压性能。

2) 屈强比:屈服极限与强度极限的比值。

较小的屈强比几乎对所有的冲压成型都是有利的。

拉深时,如果板材的屈服强度低,则变形区的切向压应力较小,材料起皱的趋势也小,所以防止起皱所必须的压边力和摩擦损失都要相应地降低,结果对提高极限变形程度有利。

3) 硬化指数n :也称n 值,它表示塑性变形中的材料硬化的程度。

n 值大的材料,在同样的变形程度下,真实应力增加的要多。

n 值大时,在伸长变形过程中可以使变形均匀化,具有扩展变形区,减小毛坯的局部变薄和怎打击先变性参数等作用。

4) 板厚方向系数r :它是板料实验拉伸试验中宽度应变与厚度应变的比值。

5) 凸耳系数:板料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同(冶金和轧制过程中产生),用下面的这个公式090451()2r r r r ∆=+-090451(2)4r r r r =++实验内容:1) 了解电子懒神试验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习电子拉伸试验机的简单操作,拉伸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软件的使用; 3) 对试件进行标距,进行拉伸试验,获取拉伸曲线; 4) 根据实验数据,评定各种冲压性能参数。

3.试验步骤1)按照国标GB/t228-2002,准备拉伸试样,为了测定板料平面方向性系数,应在金属薄板平面上与轧制方向成0°、45°、90°三个方向上选取试样,试样厚度应当均匀,在标距长度内厚度变化应不大于试件公称厚度的1%,利用引伸计测量标距内的长度变化。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 1040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山生[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1040修订报批稿与替代标准间定义、试样、试验速度等的变化及对试验机、引伸计的不同要求,强调了试样的对中要求。

[关键词] 标准、拉伸、应力、应变一、修订标准与代替标准的对应关系GB/T 1040《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共分为五个部分:——GB/T 1040-1:总则。

ISO 527-1: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代替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2: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2: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6421-1996《塑料拉伸性能小试样试验方法》 ——GB/T 1040-3: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ISO 527-3:1995 IDT本部分代替GB/T 13022-1991《塑料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4: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4:1997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447-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5: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5:1997 IDT 本部分代替GB/T 3354-199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1040-1992 二、标准术语的变化——GB/T 1040-92共有以下6个术语: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GB/T 1040-1共有以下16个术语:1、标距 gauge length 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试验速度 speed of testing V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夹具分离的速度,以mm/min为单位。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

拉伸试验国家标准.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的规定
用试样原始尺寸计算S0或根据测量试样长度、试 样质量和材料密度确定其S0 代替 公称横截面积.
新版本标准,附有A、B、C、D、E、F、G、 H、I、J、K、L等12个附录。
其中A、B、C、D为“标准的附录”,规定了不同厚度、直 径的板材、棒材、型材、管材进行拉伸试验时的试样类型; 其余为“提示的附录”
测定抗拉强度(Rm)的试验速率 塑性范围 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弹性范围 如试验不包括屈服强度或规定强度的测定,试验 机的速率可以达到塑性范围内允许的最大速率。
1.10.2夹持方法
应使用例如楔形夹头、螺纹夹头、套环夹头等合
适的夹具夹持试样。 应尽最大努力确保夹持的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当试验脆性材料或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规 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时 尤为重要。
应力 :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 之商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 强度(R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规定总延伸强度(R Back t),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 }.]
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
新标准不仅在符号上,而且在内含上有很大改变. 最大力(Fm): 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 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 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抗拉强度(Rm): 相应最大 力(Fm)的应力。
1.1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国家标准编号; 试样标识; 材料名称、牌号; 试样类型; 试样的取样方向和位置; 所测性能结果。
1.19新旧版标准中的几个区别
力学性能符号的变更
用“R”取代“σ”表示应力和强度的主符号; 用“A”取代“δ”表示伸长率主符号; 用“Z”取代“ψ”表示断面收缩率。

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实验,研究材料的拉伸性能,了解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拉伸实验是通过施加拉力使材料发生长度方向的变化,从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材料上施加拉力,使其产生变形,并测定所施加的拉力和材料的变形量,以确定材料的拉伸性能。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样品,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等不同材料。

2. 将材料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保证样品处于合适的拉伸状态。

3. 逐渐增加拉力,记录拉力与变形量的关系曲线。

4. 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拉伸性能指标。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比较不同材料的拉伸性能。

实验数据:通过拉伸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1.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为300MPa,屈服强度为250MPa,断裂伸长率为10%。

2. 塑料材料的抗拉强度为50MPa,屈服强度为40MPa,断裂伸长率为50%。

3. 橡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0MPa,屈服强度为15MPa,断裂伸长率为800%。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断裂伸长率较低,属于脆性材料。

2. 塑料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属于韧性材料。

3. 橡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低,但具有极高的断裂伸长率,属于高弹性材料。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拉伸性能,金属材料适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工程结构,塑料材料适用于要求较高韧性和延展性的场合,橡胶材料适用于要求较高弹性和变形能力的场合。

实验总结: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拉伸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拉伸性能特点,合理选择材料,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通过本次拉伸实验,我对不同材料的拉伸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认识,相信这对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工程实践都将有所帮助。

ISO 6892-1:2009在动车组产品拉伸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ISO 6892-1:2009在动车组产品拉伸性能检测中的应用

ISO 6892-1:2009在动车组产品拉伸性能检测中的应用任国强;胡智博;王艳华;王晓雅【摘要】The testing mothed of tensile properties of eletric multiple units products was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ISO 6892-1:2009,which included sampling method,sample dimension,sampling number and testing method. Thereinto,method A and B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 the announcements during testing were also explained.%介绍了依据ISO 6892-1:2009测定动车组产品拉伸性能的方法,包括取样方法、试样尺寸、取样数量和试验方法。

对标准中的方法A和方法 B 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792-794)【关键词】ISO 6892-1:2009;拉伸性能;动车组产品【作者】任国强;胡智博;王艳华;王晓雅【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5.5+2动车组是指由若干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组列车也不断更新换代,整体性能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对动车组产品的性能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CRH系列动车组中,CRH1动车组融合了庞巴迪、Adtranz和ABB的技术,CRH3动车组以西门子公司的ICE3型车为原型,CRH5动车组以ALSTOM公司的SM3型车为原型。

ASTM D-882 测量塑料薄膜和薄片材拉伸性能(

ASTM D-882 测量塑料薄膜和薄片材拉伸性能(

ASTM D 882-02 : 测量塑料薄膜和薄片材拉伸性能(1)测量塑料薄膜和薄片材拉伸性能的标准方法1. 测试应用范围1.1本测试用于测试塑料薄膜和片材(厚度小于1.0毫米)的拉伸性能。

注1——片材厚度小于0.25毫米(0.01英寸)的即被定义为薄膜。

注2——厚度为1.0毫米(0.04英寸)或者更厚片材的拉伸测试试验要根据D638进行。

1.2本测试应该被用来测试所有在所描述的厚度范围以内以及在要使试验机的负荷量程以内的全部塑料材料。

1.2.1静态过磅——恒定分离速率的夹具分离测试——在本方法中,夹具以恒定的速度抓住试样的一端将其分离。

1.3在这些测试方法中,测量试样的伸长可以从夹具分离距离、伸长指示器和标距线的位移得出。

1.4包括了在一个应变速率时测试拉伸弹性模量的步骤。

注3:模量的测量一般基于夹具分离的距离作为试样的伸长值。

然而,本标准也包括了使用如图5.2所述的伸长仪的情况。

1.5本测试所得的数据适用于工程设计或与其相关。

1.6 SI制单位即作为标准单位。

括号内的数值仅供参考。

1.7 本标准不适用于解决所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仅涉及到它的应用。

建立相关的安全健康规则和使用前相关规定是使用者的责任。

规定2给出了相关的安全参考文献。

注4—本测试与ISO527-3类似,但在技术上二者并不能等同。

在ISO527-3中允许其他试样类型,特定的测试速度并要求使用伸长计或在试样上作测量标线。

2.参考文献2.1 ASTM标准D 618放置测试塑料的实施方法。

D 638测试塑料的拉伸方法。

D 4000塑料材料的分类方法。

E 4 试验机的负荷校正方法。

E 691 在实验室间进行测试精密度检测的方法。

2.2 ISO标准ISO527-3确定塑料的拉伸性质—第三部分:塑料薄膜和片材的测试条件。

3. 术语3.1定义——与塑料拉伸相关的术语或者符号在D 638的附件中。

3.1.1夹具——所设计的夹具可以将整个夹取应力集中到与拉伸方向垂直的一条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1 页共12 页拉伸性能的测定1.原理沿试样纵向主轴恒速拉伸,直到断裂或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达到某一预定值,测量这一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负荷及其伸长。

2.术语和定义2.1标距()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2实验速度()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机夹具分离速度,以mm/min为单位。

2.3拉伸应力tensil e stress σ在试样标距长度内任何给定时刻每单位原始横截面积上所受的拉伸力以MPa为单位。

2.3.1拉伸屈服应力, 屈服应力tensile stress at yield yield stress σy发生应力不增加而应变增加时的最初应力以MPa为单位该应力值可能小于材料的最大应力(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2.3.2拉伸断裂应力tensile stress at break σB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见图1)以MPa为单位。

2.3.3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σM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见图1)以MPa为单位。

2.3.4 x%应变拉伸应力(见4.4) tensile stress at x% strain σx应变达到规定值x%时的应力以MPa为单位。

适用于既无屈服点又不易拉断的软而韧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屈服点的情况见图1中的曲线d)x 值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由相关方商定。

但在任何情况下x 都必须小于拉伸强度所对应的应变。

如土工格栅产品中的2%、5%拉伸力。

此条用于取代92版的“偏置屈服应力”2.4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ε标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适用于脆性材料活韧性材料在屈服点以前的应变超过屈服点后的应变则以“拉伸标称应变”代替。

2.4.1拉伸屈服应变tensile strain at yield εy屈服应力时的拉伸应变见4.3.1和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2 页共12 页表示。

2.4.2拉伸断裂应变tensile strain at break εB试样未发生屈服而断裂时与断裂应力相对应的拉伸应变见图1中的曲线a和曲线d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屈服后断裂的情况见5.1。

修订后的GB/T 1040不再使用“断裂伸长率”的概念而以“拉伸断裂应变”、“断裂标称应变”代替。

2.4.3拉伸强度应变tensile strain at tensile strength εm试样未出现屈服或在屈服点时与拉伸强度相对应的拉伸应变见图1中的曲线a、c和曲线d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拉伸强度高于屈服应力的情况见5.2。

2.5拉伸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εt两夹具之间距离夹具间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3 页共12 页只适用于韧性材料屈服点后的应变,它表示沿试样自由长度总的相对伸长率。

由于韧性材料在屈服点后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迅速增加,试样很快变细、变长,准确测量两标线之间的距离变得相当困难,为此采用夹具间的原始距离替代试验标距、夹具间的距离增量代替伸长改称为“拉伸标称应变”。

2.5.1断裂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at break εtB试样屈服后断裂(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时与断裂拉伸应力(见3.2)相对应的拉伸标称应变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无屈服的断裂情况(见4.2)。

2.5.2拉伸强度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at tensile strength εtM拉伸强度出现在屈服之后(见图1中的曲线b)与拉伸强度对应的标称应变,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没有屈服或拉伸强度出现在屈服点时的情况,见4.3。

2.6拉伸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tension E t应力σ2与σ1的差值(σ2-σ1)与对应的应变ε2与ε1的差值(ε2–ε1;ε1=0.0005ε2=0.0025)的比值[见图1中的曲线d和10.3中的公式(8)]以MPa为单位。

此定义不适用于薄膜和橡胶。

注:借助计算机可以用监测点间曲线部分的线性回归代替以两个不同的应力-应变点来测量模量Et。

此定义的几何意义就是应力-应变曲线上(σ1,ε1)点与(σ2,ε2)两点间割线的斜率。

由于曲线不是完全平滑的此方法的测试误差较大。

2.7泊松比Poisson’s ratio μ在纵向应变对法向应变关系曲线的起始线性部分内垂直于拉伸方向上的两坐标轴之一的拉伸应变ε与拉伸方向上的应变ε之比的负值, 用无量纲的比值表示。

按照相应的轴向,泊松比可用μb(宽度方向)或μh(厚度方向)来标识。

μn=式中:μn——泊松比,以法向n=b(宽度)或h(厚度)上的无量纲比值表示ε——纵向应变εn——n=b(宽度)或h(厚度)时的法向应变。

泊松比优先用于长纤维增强材料。

由于标准的变化,在标准发布实施后将要求试验机提供的数据类型、计算方式符合标准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4 页共12 页的要求。

试验机企业需要修改试验程序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3 .GB/T 1040对试验机的要求3.1、试验机3.1.1 概述试验机应符合ISO 5893 和本标准5.1.2~5.1.5的规定。

3.1.2 试验速度试验机应能达到表1所规定的试验速度(见4.2)。

试验速度仍为9种但1mm/min的允许偏差由±50%提高到±20%试验机企业应引起注意。

速度mm/min 公差%1 a)2 a)5102050100200500a)这些公差均小于GB/T 17200所标明的允差。

3.1.3 夹具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与试验机相连,使试样的长轴与通过夹具中心线的拉力方向重合,例如可通过夹具上的对中销来达到。

应尽可能防止被夹持试样相对于夹具滑动。

推荐使用下述类型的夹具,当施加在试样上的拉力增加时,能保持或增加对试样的夹持力,且不会在夹持处引起试样过早破坏。

3.1.4 负荷指示装置负荷指示器应带有能显示试样所承受的总拉伸负荷的装置。

该装置在规定的试验速度下应无惯性滞后,指示负荷的准确度至少为实际值的1%,应注意之处均列在GB/T 17200中有对应国家标准。

3.1.5 引伸计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5 页共12 页引伸计应符合GB/T 17200 规定,应能测量试验过程中任何时刻试样标距的相对变化。

该仪器最好,但不是必须能自动记录这种变化且在规定的试验速度下应基本上无惯性滞后并能以相关值的1%或更佳精度测量标距的变化。

这相当于在测量模量时,在50mm标距基础上能准确至±1μm。

当引伸计连接在试样上时,应小心操作以使试样产生的变形和损坏减至最小。

引伸计和试样之间基本无滑动。

试样也可以装纵向应变规,其精度应为对应值的1%或更优。

用于测量模量时,相当于应变精度为20×10-6(20微应变)。

选择应变规表面处理和粘接剂应以能显示被试材料的所有性能为宜。

3.2 测量试样宽度和厚度的仪器3.2.1 硬质材料应使用测微计或等效的仪器测量,其读数精度为0.02mm或更优。

测量头的尺寸和形状应适合于被测量的试样,不应使试样承受压力而明显改变所测量的尺寸。

3.2.2 软材料应使用读数精度为0.02mm或更优的度盘式测微计来测量试样,其压头应带有圆形平面,同时在测量时能施加(20)kPa的压力。

4.试样4.1试样形状和尺寸要求选用的是高分子材料检测的形状和尺寸(参照标准——国标GB/T 1040-92中的)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6 页共12 页其它国标的尺寸要求一览:高分子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 :I型试样及尺寸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II :III型试样及尺寸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7 页共12 页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V :IV型试样及尺寸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8 页共12 页试样材料类型试样制备方法最佳厚度mm 试验速度硬质热塑性塑热塑性增强塑料Ⅰ注塑模压 4 B C D E F硬质热塑性塑料板热固性塑料板含层压板机械加工 2A B C D EF G软质热塑性塑料及板Ⅱ注塑、模压板材机械加工和冲切加工2 F G H I热固性塑料(含填充、增强塑料)Ⅲ注塑模压 C热固性塑料板Ⅳ机械加工 B C DA:1mm/min, B:2mm/min, C:5mm/min, D:10mm/min, E:20mm/min, F:50mm/min,G:100mm/min ,H:200mm/min,I:500mm/min4.3 标线如果使用光学引伸计,特别是对于薄片和薄膜,应在试样上标出规定的标线,标线与试样的中心距离大致相等,两标线间的距离的测量精度应达到1%或更优。

标线不能刻划或者冲刻或者压印在试样上,以免损坏受试材料,应采用对受试材料无影响的标线,而且所划的每条线要尽量窄。

4.4 试样的检查试样应无扭曲,相邻的平面间应相互垂直。

表面和边缘应无划痕、空洞、凹陷和毛刺。

试样可与直尺、直角尺、平板比对,应用目测并用螺旋微测器检查是否符合这些要求。

经检查发现试样有一项或几项不合要求时,应舍弃或在实验前机器加工至合适的尺寸和形状。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9 页共12 页5 试样数量5.1每个受试方向和每项性能(拉伸模量、拉伸强度等)的实验数量不少于5个。

如果需要精密度更高的平均值,试样数量可多于5个,可用置信区间(95%概率,见ISO 2602:1980)估算得出。

5.2应废弃在肩部断裂或者塑形变形扩展到整个肩宽的哑铃形试样并取样重新实验。

5.3当试样在夹具内出现滑移或在距任一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者明显缺陷导致过早破坏时,由此试样得到的数据不应用来分析结果,应取试样重新实验。

由于这些数据的变化是受试材料性能变化的函数,因此,无论数据怎样变化,不应随意舍弃数据。

注:如果多数的破坏出现在可接受破坏判据以外时,可用统计学分析得出数据。

但一般认为最后的实验结果可能是过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复实验,以减少不可接受实验结果的可能性。

6 实验步骤6.1 实验环境应在与试样状态调节相同环境下进行实验,除非有关方面另有商定,例如在高温或低温下实验。

6.2 试样尺寸在每个试样中部距离标距每端5mm以内测量宽度b和厚度h。

宽度b精确至0.1mm,厚度h精确至0.02。

记录每个试样宽度和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以便用于其他计算。

6.3 夹持将试样放到夹具中,务必使试样的长轴线与实验机的轴线成一条直线。

当使用夹具对中时,为得到准确对中,应在紧固夹具前稍微绷紧试样,然后平稳而牢固地夹紧夹具,以防止试样滑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