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傩文化归总
云南傩戏活动策划方案
云南傩戏活动策划方案一. 活动背景及目标云南傩戏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戏曲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云南省既是傩戏的发源地,也是最重要的传承地之一。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举办云南傩戏活动,推广和传承云南傩戏,提升云南本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并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目标:1. 推广云南傩戏,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传承云南傩戏艺术,培养新一代的演员和观众。
3. 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 扩大云南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二.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选择在云南傩戏传统的节日和活动期间举办,例如农历四月初八的傩戏表演日以及其他重要节日。
地点:选择云南省内具有文化传承和表演基地的城市或景区作为活动举办地点,例如昆明市、大理市或丽江古城。
三. 活动策划内容1. 演出表演a. 精选优秀的云南傩戏剧目,包括传统经典剧目和现代创新剧目。
b. 邀请云南本土的著名傩戏剧团、演员和导演进行演出。
c. 安排专门的剧目演出时间表,并设立场地和舞台。
d. 在演出前进行排练和彩排,确保演出效果和质量。
2. 云南傩戏展览和展销a. 组织云南傩戏的展览,展示云南傩戏的历史、发展和传承。
b.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云南傩戏的讲座和研讨。
c. 设立云南傩戏文化产品的展销区域,销售相关的书籍、音像制品和手工艺品。
3. 云南傩戏体验活动a. 组织云南傩戏的培训班,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云南傩戏。
b. 进行云南傩戏的表演和体验活动,让观众和游客亲身体验云南傩戏的魅力。
c. 邀请傩戏专业演员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提高观众和游客的傩戏参与度。
4. 云南傩戏大赛和奖励a. 组织云南傩戏的比赛活动,选拔出优秀的傩戏演员和团队。
b. 设立奖项和奖金,鼓励傩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c. 邀请傩戏界的专家和评委进行评选和点评,提升比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5. 云南傩戏推广活动a. 制作和发布云南傩戏的宣传片和海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广泛推广和宣传。
浅谈彝族古傩舞
浅谈彝族古傩舞“老虎笙”的表演及文化内涵内容摘要:老虎笙,亦称“跳老虎”,彝语称“倮麻则”,属双柏彝族罗罗颇支系舞种。
它是彝族人民上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传承并演绎着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傩戏傩文化的“珍存”和彝族古傩仪的“活化石”。
它包含了彝族原始信仰的主要内容,即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点。
可以说是彝族的祖先为了生存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依赖平台。
关键词:老虎笙、古傩、内涵、保护、传承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凡某种文化的产生都与某种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都凝结着某种民族习俗和信仰崇拜,或是直接从图腾习俗中衍生出来的。
很多名族将动物或植物视为与它们直接有关的图腾加以崇拜。
这种崇拜是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群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对客观世界的心里感应,也是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对大自然所产生的巨大能量的恐惧和敬畏之心所引发的一种崇拜。
因而“图腾”是氏族的标志,是崇拜同一图腾的氏族的一种精神支柱。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图腾崇拜渐渐成为一种遗迹融化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之中。
但某些图腾文化却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保存下来,云南双柏彝族的“老虎笙”就是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一种,它不仅是彝族虎崇拜的象征,同时也呈现出来古代傩文化的深邃内涵。
一、“老虎笙”的基本概况双柏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以东,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彝族文化较富集的一个县。
其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在这些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就是彝族虎傩文化——“老虎笙”,它是彝族人民上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传承并演绎着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傩戏傩文化的“珍存”和彝族古傩仪的“活化石”,小麦地冲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
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老虎笙”最初是一种消灾驱邪、祈福迎祥的古傩仪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融汇着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集合体。
傩文化在中国古代祭祀中的作用
傩文化在中国古代祭祀中的作用傩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民间传统的一种祭祀仪式,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傩文化是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傩文化在中国古代祭祀中的作用做出一些阐述。
一、傩文化的起源和传承傩文化起源于唐朝,而其后的历史中,傩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在中国古代,各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类型的祭祀活动,而其中傩文化则是在南方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
傩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宗教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
二、傩文化在祭祀中的特点傩文化在中国古代祭祀中具有很强的特点,例如:1.跳跃舞蹈跳跃舞蹈是傩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傩仪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由传统的神职人员(傩神)扮演,以一系列的跃起、下蹲、回旋动作和手势进行舞蹈。
这种舞蹈形式在整个傩仪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2.神具的使用在傩仪式中,神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神职人员需要使用各种符号和物品来表达傩神的存在和影响,例如佩戴面具、手持符文等。
3.有神信仰傩文化还具有深厚的宗教信仰内涵。
传统傩仪式中的傩神被视为死者的灵魂,用来接受祭祀和开展祷告仪式,并通过祷告获取神的保佑和帮助。
不同地区的傩神形象不一,皆有突出的特性,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作为受人祭祀和祷告的存在。
三、傩文化在祭祀中的作用傩文化在中国古代祭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1.加强信仰傩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信仰内涵的文化形式。
在傩仪式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来表达对神的信仰和虔诚,从而加深人们与神存在的关系和信仰的内在联系。
2.增强社会凝聚力傩文化是南方地区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民俗习惯。
在傩仪式中,人们不仅会对神进行祭祀和祷告,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方式。
通过参与傩仪式,人们得以切实感受到自身作为社会一员的身份和地位。
3.弘扬祖先文化傩文化作为一种宗教和民俗文化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代表祖先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傩戏:藏在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傩戏,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以大型木偶和面具以及伴奏音乐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精致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傩戏常见于中国西南地区,其中尤以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最为著名。
传说傩戏起源于遥远的远古时代,始于上古神话中的山神傩,因此得名“傩戏”。
相传远古时代,大山深处出现了一种神秘的远古回声,人们久而久之便将其当作一种神圣的存在。
这种回声声音深沉、嘹亮,能够传遍整个山谷,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声音范围。
人们纷纷猜测那到底是何方宝物,可惜却没有人能够亲自去验证。
于是,人们便将对神秘回声的崇敬之情化作了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即便只是想象,也能带给人们一种心灵和精神的满足。
傩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领域。
大型木偶成为傩戏表演的重要元素,它们通过复杂的杠杆和绳索机构操作,能够灵活地表现各种人物形象和动作。
木偶的制作非常精细,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刻和彩绘,使得木偶看起来如真人一般。
木偶与人类演员配合默契,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傩戏的面具也是一大特色,面具根据不同的人物角色来设计,既有神秘感又富有表情和动态。
戏剧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傩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营造气氛和引导剧情发展,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傩戏的演出通常在节日或庆典活动中进行,场面热闹非凡。
在表演开始前,会有一种神圣的仪式供奉山神傩,以示对神明的敬意。
随后,傩戏表演者佩戴面具、装扮著各种角色的服饰,手持木偶,出场表演。
他们跳跃、舞动、唱歌,在乐器的伴奏下,演绎各种故事和神话传说。
傩戏的剧目丰富多样,既有历史传奇,也有社会讽刺,通过戏曲语言和舞蹈动作将故事情节娓娓道来。
傩戏的精彩演出不仅展现了人类对于神秘力量的探索和崇敬,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的延续。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傩戏逐渐减少并趋于衰落。
但幸运的是,有一些非遗保护机构和文化传承人将傩戏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傩文化故事
傩文化故事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有一座县城唤做南部。
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璀璨而深厚的民间艺术。
南部县有“南部四绝”,分别是双峰傩戏、马王皮影、群龙剪纸与店垭花灯,至今仍然在当地保留传承。
在这其中,傩戏作为一项古老而神秘的艺术,不仅是“中国戏曲活化石”,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早在2009年,南部傩戏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戏,又称傩舞。
在南部县,不少偏远的乡村至今还保存着原生态的傩舞。
这里的人们一般称呼傩舞叫“傩堂戏”、“端公戏”,傩舞演出时称为“跳傩傩”或“耍傩傩”。
而每逢重大的节日特别是元宵节,当地也会举行傩戏演出。
“傩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祈福,所以在重大的祭祀活动和重要的节日中都有这种表演形式。
”傩戏,又称“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仪式中的傩祭,其到商朝已经大致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
在历史的演变中,人们开始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从而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南部傩舞主要流传于一些偏僻的乡村,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当地人们一般称作“跳傩傩”或“耍傩傩”。
在南部傩戏中,最为出名的则是位于双峰乡的傩戏,而它的起源,还因为一段传说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相传傩傩是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人,三岁亡父,七岁丧母,流落到苍溪云台山,给一员外家养马。
员外有位小姐不愿许配人,原因是家中饲养的白马给她托梦,说自己不是马而是人,要让傩傩做媒来为两人婚配。
于是员外叫来傩傩,怒斥他从中捣鬼,一脚将他下颏踢掉,又命人把马杀掉,将马皮拴在树上。
数月后,马皮腐烂生虫,虫吃树叶,口吐丝,树为桑树,丝为蚕丝。
傩傩把丝送给老百姓,造福人间。
后来傩傩死了,当地老百姓就用“跳傩傩”这一形式来纪念他。
头戴面具,手持盾牌戈斧,上身黄布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蹬草鞋或麻鞋,手持擀面杖、洗锅刷等,跳叉行丁,这是南部傩舞者常有的装扮。
傩文化—傩舞傩戏—安顺地戏与面具
明王朝建立初期,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元朝残存势力的拼死反抗,边疆“诸蛮”不停地叛乱。
为了防范“诸蛮”叛乱,朱元璋令择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时,明军在安顺、平坝一带,设置屯、堡、卫、所驻扎人马。
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
”屯田的结果,巩固了边疆,养活了士兵,发展了当地经济,及把中原文化带进来。
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
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
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
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
”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
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
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安顺地戏《瓦岗寨》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
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
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
“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
云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云南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着众多独特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更是代表着云南省非常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哈尼族撒尧节撒尧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
在这一天,哈尼族人民会穿上节日盛装,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土地、自然和先祖的敬仰之情。
撒尧节以其独特的仪式和民俗风情而闻名,是哈尼族非常重要的文化节日。
2. 瑶族火把节瑶族火把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在这一天,瑶族人民会点燃盛大的篝火,围绕火堆跳舞、歌唱,展示瑶族特有的歌舞艺术和民俗风情。
瑶族火把节的举办,不仅能增进瑶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是瑶族文化的重要传承项目。
3. 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举行。
在这三天里,傣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水仗活动,相互泼水以祈求好运和祈年。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境内规模最大的泼水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傣族独特的文化风情。
4. 傈僳族吹箫音乐傈僳族吹箫音乐是傈僳族的传统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傈僳族人民会利用竹制乐器吹奏箫音,演奏出悠扬的旋律,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傈僳族吹箫音乐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傈僳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积淀。
5. 彝族鼓龙舞鼓龙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鼓乐和龙形舞蹈而闻名。
彝族人民会在节庆或婚礼等重要场合舞动鼓龙,表达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彝族鼓龙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云南省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政策。
古老的彝族傩文化——哑神节
龙 。黄龙 为龙 王 ,画在 胸 前 ,龙 身 缠绕 双 腿 ;两 条
青龙 ,青龙 为龙子 ,画在后 背 ,龙身 缠 绕 双 手 ,在
庙 里朝 拜供 奉 ,香 火很 旺 ,哑 巴神 有 吃有 喝 ,逍 遥
自在 ,保 佑 着 村 民 的 平 安 。有 一 年 阿 须 村 突 发 瘟
第 2 第 3期 4卷 21 0 2年 6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Vo. 4, No 3 12 .
YUNNA GEOGRAPHI N C ENVI ONM ENT R RES ARCH E
J ., 2 1 un 02
古 老 的彝 族 傩 文 化— — 哑神 节
刘扬武
中图 分 类 号 :B 3 93
文 献 标 识 码 :E
文 章 编 号 :10 7 5 (0 2 0 0 0 0 0 1— 82 2 1 )3— 19— 2
彝族 文 化源 远流 长 ,丰 富多 彩 ,古 老 的彝 族 傩 文 化在该 族 文化 发展 史 中 占据 着 重 要 的位 置 。彝 族
种文化现象。这是傩文化 ,是远古时期人们无法解
中哑 巴、小 哑 巴 ,护 卫 、扮 神 牛 、耕 田人 、讲 吉利
条整 洁 的青石 板路 ,如丝 带 缠绕 般 的 连着 家 家 户
话 的人组成。大哑巴:在村里挑选传承 ,他有独特
的技 巧 ,一般 人无法 模 拟 。 “ 神 节 ” 当天 ,由村 哑 里 懂 画 的老者 在龙王庙 给 大 哑 巴彩 绘 ,大 哑 巴 只在 腰 间 穿一 条羊 皮短裤 ,赤 裸上 身 和 双 腿 ,头 上戴 一
b l y o d p n e tt v lt u i s l e i Th i i g o e ma k tp o p c sb o d, te h k n a sa t n o i t f i e e d n a e o r t k . e h k n f t r e r s e ti r a i n r s i t h h i g st fci n i i o
昭通傩戏的文化价值探析
昭通傩戏的文化价值探析作者:徐艺周文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9期摘要:傩文化是具有民族历史沉淀的民间文化遗产,属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原始艺术、民俗、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昭通傩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在工艺、民俗、文学、戏剧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使其起到“活化石”的作用。
关键词:昭通;傩文化;文化;价值一、昭通傩戏简述傩,是一个既古老又神秘的文字,通过古籍的记载和诠释,研究者得出结论:傩,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祭祀活动,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
傩文化是指傩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文化现象。
它作为一种复杂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在三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成为融多种宗教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的文化形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
在云南昭通,现在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这些都成为古老傩文化的载体,为汉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
对于昭通傩戏的传入至今有两种说法,一说由江西传入,一说由四川传入,且不论从何传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昭通傩文化不但具有宗教文化的深厚内涵,还具备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奇异、神秘的色彩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昭通傩文化包括傩祭、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
端公(昭通对巫师、法师、坛师的称呼)为驱鬼逐疫、除灾呈祥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祭、傩仪。
端公所唱的歌称为傩歌、端公所跳的舞则称为傩舞。
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了傩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浅析对滇桂黔傩文化的认识
浅析对滇桂黔傩文化的认识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在古代,傩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
自周朝以降,中华民族便有举国行傩的记载。
唐以后,傩祭逐渐由祀神的目的增加了娱人的因素,向着舞蹈与戏剧的方向演变。
宋代以后,生产力日益进步,科学技术也得以长足进展,傩祭之风在中原地区逐渐减弱,在有些地方也渐渐失传。
如今只有在边陲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中间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如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地。
一、滇桂黔地区傩文化分布在滇桂黔地区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多种文化的聚集使其留下了很多古老的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滇桂黔地区的傩文化了。
1.壮族师公戏,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广西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
在桂中、桂南的乡村集镇,都有民间师公戏剧团活动的身影。
师公戏源于傩祭古俗,乡人俗你“唱师”“跳师”。
师公是当地民间祭礼的主持者,在祭祀活动进行时,以演唱或舞蹈伴之,使祭祀活动娱神、娱人,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2.苗族傩,流传于滇、桂、黔地区,奉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是人类救星,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
苗族有诸多祭祀活动,还傩愿就是其中一项。
苗族傩愿,按类别与功用区分,有为祈福消灾的“过关愿”,有祈求五谷丰登的“五谷愿”,有延续香火的“求子愿”等。
依照当地习俗,凡婚久未育子女者,便向傩公、傩婆祈求,并许下愿信,以后身怀有孕或生了子女请端公做法事一堂,或演戏酬谢。
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公、傩婆佑福,年终隆重祭祀。
在农村,此种酬神方式,人们统称“还傩愿”(演出之戏叫“傩愿戏”)。
3.瑶族傩,是以梅山文化为根基进行发展的。
在广西恭城地区以梅山巫师(俗称师公)行巫傩事为载体,梅山傩戏是梅山傩事中傩仪、傩祭、傩艺中的一部分,主要保存在大型巫事《大宫和会》《抛牌过度》《跄梅山》等巫傩事活动中,并能以傩戏剧目形式独立存现。
云南的非遗项目
云南的非遗项目介绍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手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产的总称。
云南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代表了云南的文化底蕴,也是云南独特的文化符号。
云南的非遗项目一:彝族绣球1. 起源彝族绣球是彝族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云南彝族地区。
彝族绣球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彝族妇女传统的手工艺技艺。
2. 制作工艺彝族绣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
首先,选取优质的丝绸线作为绣球的主要材料。
然后,将丝绸线缠绕在一个小球上,形成球状。
接着,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球状物上进行绣花。
彝族绣球的绣花图案多种多样,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各种元素。
3. 文化意义彝族绣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彝族文化的象征。
彝族绣球常用于彝族妇女的婚礼上,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彝族绣球还常常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表达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南的非遗项目二:傣族傩戏1. 简介傩戏是傣族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的嘉年华。
傩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傣族的宗教信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和艺术性的舞台表演形式。
2. 表演形式傩戏通常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或庆典上进行表演。
表演者身着华丽的傣族传统服饰,化妆成各种神秘的角色。
他们通过舞蹈、歌唱和音乐演奏,展示傣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
3. 文化传承傩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傩戏的表演,傣族人民能够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族群凝聚力和自豪感。
云南的非遗项目三:白族三道茶1. 茶文化白族是云南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中茶文化最为发达的民族之一。
白族人民对茶的热爱和独特的制茶工艺,使得白族的茶文化成为非遗项目。
2. 三道茶的制作白族的三道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制作方法。
首先,将茶叶炒制成绿茶。
然后,将炒制好的茶叶用木锤轻轻敲打,使得茶叶变得细腻。
古朴、怪诞、神奇的昭通傩戏
识的物化形式 。而具源于先 民们原始 的鬼 魂观念和酬神祭祀的习俗 ,当我们面对着
一
个个造型生动 ,多姿多彩的面具时 ,犹
如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生动的历史画面 ,面
…
J
,
■_
的一种驱疫赶鬼活动 ,史称傩祭或傩仪 ,
由傩祭仪式中的各种艺术 因子繁衍而成的
一
原始审美意识 的精华 ,其文化的内涵 已远
远超过 了面具本身 。从 昭通傩戏面具 的深 层内涵中 ,我们似乎得 到这样一种启示 :
种特殊的戏剧形态 即称傩戏。由于昭通 带的傩事活动如 “ 庆坛 ” 、 “ 庆菩 萨” 、
¨l ●
被 告 枣 ●■
Nat i ona I f o l k m us i c
一 庞祥 兰( 昭通 市 文化馆)
口 刀 通,位于云南东北部 ,J I I N黔三省
H U 结合部 ,也是 多种文化 荟萃之 地 。
由于其特色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至今保留 着丰厚的傩文化资源。
色,整个的演出还停留在 比较初级 的阶段, 祭祀与戏剧表演同构为互相补充 的有机序
和杨木等轻而实 ,纹 细丝顺的木质雕刻而 成。其造 型活脱灵动 ,有 的以写实为主 , 雕刻细腻 ,纤毫毕现 ,但又有高度的概括
性 ;有的则夸张变形 ,追求神似 ,实在是
长期以来 ,因 “ 傩”字极少见 ,而端
( 谈) ”戏 ,但不论称什么 ,其特点是一样
的 ,即 “ 娱乐” 。这与正戏是很不相同的,
只能视如广义的傩戏。在傩祭仪式中,耍
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法事之间起 间隔 ,延时,
间也没有神 ,而人们之所 以塑造神 ,对神
顶礼膜拜 ,正是为了寻求一种正义的力量 来消灭邪恶 。这或许正是面具之所以产生
昭通傩面具探秘
群 体 — — 端 公 佩 戴 。 端 公 是 昭 通 地 区 巫 傩 文 化 的
承担 者 与组织 者 , “ 端 公 ” 即人们 对 巫 师的 通称 , 其作 用 、 地位 相 当于_ - I L 方 民族 地 区 的 “ 萨 满 ” , 彝
1 3
9 n1 7 芷 笛 苴 日
话 说 南
和 神 秘 色 彩 。面 具 由 木 匠 按 照 端 公 的 意 图 和 要 求
经 纯手 工制 作完 成 , 选取 纹 路 绵 实、 防 虫蛀 、 不 易 开 裂的杨木、 丁木 、 栗 木 等 木材 , 也 有 树 皮 材 质 的, 但 不 常 见 。制 作 傩 面 具 一 般 需 要 经 过 塑 形 、 雕
曲样式 , 长演不衰 , 被 誉 为我 国傩 文 化 的 “ 活 化
石 ” 。云 南 省 昭 通 市 的 一 些 地 区 , 傩 戏 曾 经 长 期 盛
话说云南
行 , 其 形 式 与 中原 地 区 的傩 戏 一 脉 相 承 , 却 又 带 着 深 厚 的 地 域 印 记 。傩 面 具 是 傩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昭通 市镇 雄 县 , 端公戏。
传 演 变 中融 入 了 当地 的 民俗 、 文化 、 历史 , 形 成 了 独 具特 色的 美学风 格。
现 代 文 明的 巨力 不停 冲击 着传 统 文化 , 时 至
族 的“ 毕摩 ” 、 “ 朵希” ,
端 公资 格 的取得 首 先 , 有 意成 为端 公 自 掌 坛 师 为 师 , 经 过 十 被 掌 坛 师 考 核 合 格 之
为 实现 并维 护傩 面具 的神 性 , 种 种 规 则 应 运 而 生 , 并 贯 穿于 整 个 巫傩 体 系 , 首 先 是 佩 戴 资 格 的取 得。 在 昭通地 区 , 傩 面 具 只 能 由 一 个 特 殊 的
云南傩艺术略论
A Brief Commentary on Nuo Art of Yunnan
作者: 李福军
作者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出版物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7页
主题词: 傩艺术;起源;文化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在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各民族的傩艺术大都带有全民性质,是为集体消灾纳吉服务的.云南傩艺术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了许多原始遗韵.目前,我国已经积极筹备将傩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傩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云南傩艺术的起源、特征及文化功能等作简略论述.。
傩文化研究的一次盛会──“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傩文化研究的一次盛会──“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
讨会”纪要
周化斌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傩文化研究的一次盛会──"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周化斌(一)1994年8月1日至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戏剧研究中心、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云南省文化厅及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玉溪地区文化局、澄江县文化局联合主办的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周化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92.3
【相关文献】
1.多维视野下的傩戏傩文化——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龚德全
2.王兆乾先生傩戏傩文化研究述评 [J], 吕光群
3.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八月举行 [J], 胡耀池
4.傩戏与傩文化研究撷英──“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摘
要 [J],
5.’98沅湘傩戏傩文化研讨会小记 [J], 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研究】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 ※李福军(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昆明650092)[关键词] 云南傩面具;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摘 要] 云南傩戏面具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是云南各民族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的复合产物,从中可窥视到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习,看到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
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有代表性的几种傩戏的面具,透析云南傩面具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4)01-0020-05 傩面具作为古代原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表现形态,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至今仍然能够在一些地区、一些民族中与现代文化并存,并大量地活在不少民族民间的广阔艺术天地里。
傩面具与各民族的某些习俗或宗教祭祀结合后,成为某些民族所独有的艺术形式。
以面具文化为主体的艺术活动有:傩歌、傩舞、傩戏、纹面、纹身、脸谱、吞口等,这种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同时并存的原因,是因为傩面具具备了自身的艺术个性,而且在许多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艺术个性与某些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环境中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在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的云南,因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的影响,以傩歌、傩舞、傩戏为主的原始文化在现代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态得到较完好的保存。
作为云南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复合产物的傩戏面具,体现了云南各民族先民渴望征服自然和保护自身的古老梦想。
他们通过戴傩面具祭祀、演出等方式达到人与神、人与鬼、灵与肉相契合的目的。
从中反映出云南各民族生活与信仰的方方面面。
傩面具文化既属于宗教,又属于艺术,它可以在歌舞场上给人们带来世俗的欢乐,又可以引发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思考。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认为:“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着人们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形式。
”傩面具正是这种力量的表现。
昭通端公戏中,端公运用法器,念动咒语,施以灵符,其目的全在于祈求神灵来驱疫赶鬼,保护自己。
在原始社会早期,各民族的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超出对自然界和人群关系最直接反映范围的时候,宗教还没有产生。
作为宗教形式的“傩祭”当然不会产生。
随着人类在劳动中的发展,先民们有了较发达的大脑,逐渐产生了对较复杂问题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才开始考虑人和外界的关系,于是产生了灵魂的观念,产生了人类的迷信。
当人类进入原始氏族阶段后,又按照氏族部落的形象,产生了神的观念,于是就有了祭神的迷信。
显然,这时人类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又因为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周围自然界的赐予,无法抗拒自然界发生的如风、雨、雷、电等现象的侵袭,并把它视为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界产生了崇拜和迷信,这就是人类在蒙昧时代产生的“万物有灵”观念,即崇拜自然物的观念。
嗣后,人类又经过一段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崇神、祭鬼仪式,产 2004年1月第36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 nal of Yunnan Norm al University Jan.,2004Vol.36No.1[收稿日期]2003-08-26 [作者简介]李福军(1972—),男,白族,大理剑川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傩戏研究”课题[02K U Y013]论文。
生了相信大自然“万物有灵”的迷信观念,于是便产生了宗教——原始宗教和祷告献祭事项的自发宗教仪式。
“傩祭”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形式,亦当产生于这一时期。
今天的“傩文化”研究者,一般认为“傩”是我国最古老的“巫文化”。
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巫文化,“傩”即是一部分信奉“傩神”的民族的“巫文化”,傩面具则是体现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形式。
云南傩面具所显示的原始宗教意识及其表现形式,对云南民间艺术(尤其是舞蹈、戏剧)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云南澄江关索戏、昭通端公戏、楚雄彝剧等傩戏的面具作为考察对象,从中探寻云南傩面具的分布及其审美特性和文化内蕴之所在。
一、云南傩面具概览运用面具是傩戏有别于其他戏曲的一大特色,它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融合的表现。
首先,傩面具实实在在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变形,把神、鬼庄严化、形象化,具有加强信仰的象征意义。
傩戏面具的雕琢者,无疑要通过面具的制作,反映一定的宗教意义。
但同时又带有世俗行为,反映一定的民俗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傩戏拥有更多的观众。
云南傩面具种类比较丰富,绝大多数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原始崇拜有关。
主要有彝族傩面具,傣族傩面具、景颇族傩面具、藏佛教傩面具和关索戏面具、昭通端公戏面具等。
1、彝族傩面具。
主要分布在楚雄、石林等地。
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傩面具,是虎面具,虽称为虎面具,但造型是最为典型的彝族男女形象而非虎形,是用木料雕制成的,并用烟将其熏黑。
据说是在“火把节”时,由身披稻草并画有虎斑的男女二人戴着表演,表演期间,不能讲话,每到一家,均受到隆重的接待。
显然同彝族的虎图腾崇拜有关。
石林县彝族狮、虎面具,体积较大,色彩艳丽,多在送殡时用于“开路”,给死者驱鬼。
表演形式近似汉族的舞狮,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2、云南关索戏面具。
主要分布在云南澄江阳宗小屯一带。
关索戏每年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期间演出,所戴面具均为纸壳裱糊而成,多演三国戏,据考证,云南澄江关索戏与贵州安顺地戏,都是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镇南”时,由安徽及江南各省的屯军带入云贵的军傩脱胎而来。
云南关索戏共有20个面具,都是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面具而没有神鬼面具,这与端公戏等的面具不同。
面具分生、旦、净三个行当绘制,没有丑行面具。
傩戏演出时,36付面具称为一“坛”,关索戏是半坛,也称为“十八大将”或“中五虎”。
关索戏三年演出一次,演出时先“踩村”,即化装绕村一圈,逢集市则“踩街”,即绕集市一圈,到村民家中演唱为“踩家,”这些都是为了驱邪。
关索戏演出也有仪式,先演《点将》,即由刘备、诸葛亮分封关羽、张飞、赵墩,福建莆仙戏有《关索抡牌》剧目。
[1][p.146]可见在戏曲中,包括傩戏与非傩戏,都有关索的故事存在。
在一些戏剧中,关索还以神的面目出现,甚至是主要的神。
但是,全国以关索命名的剧种只有云南关索戏。
云南关索戏演出时戴面具,边唱边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主旨是向关索祈祷,驱疫逐鬼,以保人畜平安。
相传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发生疫情,村民先请花灯班子演出以驱疫,无效,才到石林请了“半坛”关索戏来演唱。
关索戏常演的剧目都是三国故事,都是表彰蜀汉的剧目,如《三请孔明》、《斩蔡阳》等,但演出时大为简化。
刘备、孔明、关云长、关索这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人物的面具,关索戏艺人都将之视为神物,但他们是人的神话。
关索戏的面具上的人物形象大体如戏曲舞台上的人物,还是“人形”。
云南关索戏面具数量是固定的,其全部20个面具都是三国人物,除刘备与军师孔明外,其余的号称十八员大将,带领数十万大军,队伍行进时,虎旗飞扬,锣鼓齐鸣,炮声阵阵,浩浩荡荡。
在关索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剧目不断增加或演变,剧情不断发展,而面具又不能增加,这时聪明的关索艺人采取借用面具的办法,使因剧情需要而又无现成面具的人物上场表演。
这种现象在《战长沙》等剧目中有体现。
以蜀国历史人物刘备、孔明、关羽、张飞等为塑造对象,剧中的扮演者说唱三国故事的面具表演艺术,已深深植根于阳宗一带的世代民众之中,并在他们中间形成一种特有的审美意识。
长期以来,这种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的要求,同关索戏紧紧连在一起,这是关索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3、昭通端公戏面具。
主要分布在云南昭通地区。
昭通地区位于云岭高原东北隅,地处中国傩文・21・第1期 李福军: 略论云南傩面具及其文化审美特征化圈的边缘地带。
由于昭通一带的傩事活动均由称作端公的巫师主持,故昭通傩戏俗称端公戏。
端公戏流传于昭通地区的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盐津、绥江、永善、巧家、昭通等9个县市的偏僻山区。
在1930年的《绥江县志》中,就记载了端公戏有“打锣(傩)、庆坛、酬神、送鬼、降骑、走阴、观光、烧胎”等节目。
[2]并且1938年前后“俗名端公者,各乡皆有”,[3]仅镇雄一县,在1938年前后就有“端公道士180余家,两千余人”。
[4]昭通端公戏最突出的特点是面具造型。
傩祭的目的,是以祈求神灵为核心,一方面表示人对神灵敬仰、酬答,通过它寄希望于神,同时借神的力量驱鬼,藉此而祈求神灵的庇护。
傩面具正是这样一种蕴藉着原始宗教意识,使抽象的神灵具象化的物化形式。
主持祭祀的端公集巫师、艺人于一身,将傩祭仪式、傩歌、傩舞、傩戏结为一体,舞之为祭,祭之为舞,祭中有戏,戏中有祭。
戴面具舞蹈即作为拟神、状神和表现神的重要手段而存在于傩祭中,当巫师戴上面具表演时,似乎就表示了神的具体存在,而巫师也就被赋予了某种超人的力量,并力图使人获得关于神鬼的具体感受。
昭通傩戏面具以丁木、杨木、柳木、枧木等轻而实,纹细丝顺,既易雕凿又易使用的木质为材料,经雕镌镂刻,涂敷色彩而成。
面具的大小略同人头面目的一般比例,面象夸张变形,活脱灵动。
从现存的面具来看,有文、武、凶、善、丑、妍各态,可谓“百神百面”,雕刻细腻,纤毫毕至。
有的面具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痕迹,例如“开山将军”,双眼暴突,头上伸出两只兽角,显得狰狞恐怖;“龙王”面具由鹿角、鱼眼、鱼嘴、鱼腮组成,造型很富于想象力。
昭通面具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形象,如彝族的“八蛮将军”,苗族的“苗老三”、“郎彩”等,则又别具一格,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昭通端公对面具的特殊称谓,叫“脸子”,也称“古脸子”。
所谓“出脸子”,指傩祭中的出神、出角色,这一类正戏与法事联体,属法事向演剧过渡阶段的特殊表现形态,以表现神为核心,以戴面具作拟神表演为特色。
端公戏面具“百神百面”,这些面具代表各种各样的神,有多少神就有多少面具,巫师戴上面具就成为神的化身,包括他们所持的刀枪棍棒等物,都成为具有神力的法器,比如灵官手中的金鞭,就有所谓“六节阳间管世界,六节阴间打鬼神”的作用。
对于端公、巫师来讲,面具多寡显示实力的大小,面具多,则标明该坛门神力大,说明你能邀请的神多,与神沟通的能力强,去祭祀的人自然就多。
据端公们介绍,昭通傩戏面具原来很多,遗憾的是成百上千的面具已毁于“文革”的“破四旧”中,后来在傩祭和傩戏的演出中,有的只能用纸壳面具代替,有的只好直接开脸化装。
迄今为止,经过民族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昭通已发现一百余个面具,数量虽不多,但均系一些老端公苦心保存的精品,有的已传七八代人之久。
这些面具是昭通傩祭和傩戏艺术古老传统的见证,也是精巧神奇的民间工艺美术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