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讲整理.ppt

合集下载

波谱分析.ppt

波谱分析.ppt

紫外光谱中常以吸收带最大的吸收波长λmax 和该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max 来表征化合 物的特征吸收,吸收光谱反应了物质分子对 不同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吸收带的形状以及 λmax εmax 与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的价电 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在跃迁过 程中,电子能级的跃迁往往伴随 着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和转动能 级的跃迁,因此电子能级的跃迁 多产生的吸收带由于附加了分子 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变 成了较宽的谱带。
•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分子中电子能级及电子跃迁的规律,σ、π、n轨道及σσ*, n- σ*, π- π*, n- π* 跃迁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电子跃 迁产生的吸收带波长及其光谱特征。
2、分子结构变化及取代基对吸收光谱的影响,共轭体系对 吸收波长的影响。
3、各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共轭二烯烃α,β不饱和羰基 化合物及其酰基苯衍生物的K带波长计算方法。
二 分子轨道与电子跃迁类型 分子轨道
..
CH3CH2O. .H n
电子跃迁类型
电子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所吸收的光辐射波长不 同。 σ→σ*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最高,吸收波长 最短;n →π*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最低,吸收 波长较长。
(1)σ →σ*跃迁:饱和烃△E = hυ= hc/λ 高能跃迁,大约需780kJ.mol-1的能量,相 当于真空紫外区的波长。 乙烷的σ →σ* :135nm 环丙烷σ →σ* :190nm
2、波谱分析法(UV、IR、NMR、MS) 特点:样品微量化,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重复 性好。 解析方法: ①、与已知纯物质的标准图谱对照。 ②、对比实验法(空白对照、底物对照、设计实 验)。 几种图谱应互相参照,相互补充,能自园其说,不 互相矛盾,才能准确地确定未知物的分子结构。

[课件]波谱分析教程PPT

[课件]波谱分析教程PPT
两个实例,一易一难。
14
例1:化合物分子式为 C6H12O,IR及1H NMR如下, 试推断其结构。
小菜一碟!
15
例2:某未知物 的 UV、IR、1H NMR、MS 谱图及 13C NMR 数据如下,试推导未知物结构。 序号 δc(ppm) C/个 序号 δc(ppm) C/个
未 知 物 碳 谱 数 据
27 (2)计算不饱和度 Ω=3。(该分子式为合理的分子式)
1
143.0
1
6
32.0
1
2
3 4 5
128.5
128.0 125.5 36.0
2
2 1 1
7
8 9
31.5
22.5 10.0
1
1 1
16
17
18
解:1. 分子式推导:从13C NMR结合MS可以推出分子式 为 C11H16 ,计算 Ω=4; 2. 结构式推导 UV : 240~275 nm 吸收带具有精细结构,表明化合 物为芳烃; IR : 695、740 cm-1 表明分子中含有单取代苯环; MS : m/z 148为分子离子峰,其合理丢失一个碎片, 得到 m/z 91 的苄基离子; 13C NMR :1H NMR: 积分高度比表明分子中有 1 个 CH3 和 4 个 -CH2-, 其中(1.4~1.2)ppm 为 2 个 CH2 的重叠峰; 因此,此化合物应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 C5H11 的烷基。 1H NMR 谱中各峰裂分情况分析,取代基 为正戊基,即化合物的结构为:
波谱分析教程
紫杉醇 Paclitaxel
云 南 红 豆 杉
解谱仅靠所学的四大波谱不行!
2
From Arenaria Kansuensis(石竹科 雪灵芝)OH OHFra bibliotek

第八章 波谱分析_PPT幻灯片

第八章 波谱分析_PPT幻灯片

3. 723cm-1
C—H [—(CH2)n—, n ≥ 4]平面摇摆振动 若n<4 吸收峰将出现在734~743cm-1处
16
2.烯烃的主要吸收峰为:
特征峰
吸收峰位置/cm-1 振动形式
强度
CH CC
3000~3100 1620~1680
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
取决于双键上取代 基的数目和性质
CH
650~1000
弯曲振动
RH CC
HH ~ 910和 ~ 990RHCC
R
H
~ 890
R
H
CC
H
R
~ 970
R
R
CC
HH
~ 690
R
RR
R
CC
CC
R
HR
R
790 ~ 840 无
17
1. 3080cm-1
=C—H 伸缩振动
2. 1642cm-1
C = C 伸缩振动
3. 2860~2960cm-1
C—H 伸缩振动
4. 1465cm-1、1380cm-1
C—H(—CH3、—CH2)面内弯曲振动
5. 992cm-1、912cm-1
=C—H 弯曲振动 单取代
18
1. 3042cm-1 2. 1662cm-1 3. 2858~2950cm-1
=C—H 伸缩振动 C=C 伸缩振动
C—H 伸缩振动
19
3.炔烃的主要吸收峰为:
特征峰 吸收峰位置/cm-1 振动形式
◆弯曲振动——成键原子在键轴上、下、左、右弯曲,键角改变 而键长基本不变。
νs 对称伸缩振动
νas 不对称伸缩振动
δs 剪切振动

《有机波谱分析》PPT课件

《有机波谱分析》PPT课件

不对称伸缩振动(vas) 精选课件ppt (2926 cm-1)
5
(2)弯曲振动:
+
+
+ +
C
C
C
C
剪式振动(δs)
面内摇摆振动(ρ) 面外摇摆振动(ω)
扭式振动(τ)
面内
面外 弯曲振动只改变键角,不改变键长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
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X-H 伸缩振动吸收范围。X代表O、N、C、S, 对应醇、酚、羧酸、胺、亚胺、炔烃、烯烃、芳烃 及饱和烃类的 O-H、N-H、C-H 伸缩振动。
1. O-H 醇与酚:游离态--3640~3610cm-1,峰形尖锐。
缔合--精3选30课0件cpmpt -1附近,峰形宽而钝 11
羧酸:3300~2500cm-1,中心约3000cm-1,谱带宽
2 . N-H
胺类: 游离——3500~3300cm-1
缔合——吸收位置降低约100cm-1 伯胺:3500,3400cm-1,(吸收强度比羟基弱) 仲胺:3400cm-1(吸收峰比羟基要尖锐) 叔胺:无吸收
酰胺:伯酰胺:3350,3150cm-1 附近出现双峰
仲酰胺:3200cm-1 附近出现一条谱带
第三章 红外光谱
3.1 基本原理
3.1.1波长和波数
电磁波的波长( )、频率( v)、能量(E)之间的关系:
精选课件ppt
1
3.1.2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波段名称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波长 μ 0.75—2.5 2.5-25
25-1000
波数(cm-1) 13300-4000 4000-400

波谱分析法ppt课件

波谱分析法ppt课件

n→*跃迁引起的。
该带的特征:吸收峰强度弱ε<100, λmax>260nm
*
练习
预测下列化合物产生哪些电子跃迁? 能出现什么吸收带?
CH CH COOH
NO2
O C H C H C H C H 3 2 2
*
第一章
紫外吸收光谱法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UV)
n→*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发生蓝移
*
溶剂极性改变使吸收带位移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极性溶剂 对n 、 、*轨道的溶剂化作用不同引起的。 轨道的极性 顺序:n > * > ,轨道极性越大,受溶剂极性的影响 也越大。
n→*跃迁所需的能量最低 (max 270-300nm)
例如 饱和酮:n→*跃迁max 270-290nm附近的弱谱 带 (同时也产生→*跃迁max 180nm左右的强谱带 ) *
电子跃迁类型与分子结构及存在的基团有密切 的联系,因此,可依据分子结构预测可能产生的电 子跃迁。
例如 饱和烃 只有→* 跃迁 烯烃有 →* 、→* 跃迁 脂肪醚 →* 、n→* 跃迁 醛、酮存在 →* 、n→*、 →*、n→* 四种跃迁
第三节
影响UV的主要因素
一、分子结构的影响
二、共轭体系的影响 三、取代基的影响 四、溶剂的影响 五、pH值的影响
*
影响UV的主要因素:
1、分子内部因素:分子结构
2、外部因素: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或与溶剂分子之间的 作用。
*
一、分子结构的影响
1、双键位置的影响
O CH CH C CH3 CH3
O CH CH C CH3 CH3
4、质谱分析法(MS)
用于鉴别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定性分析方法。

波谱解析1套ppt课件

波谱解析1套ppt课件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λ)划分为几个不
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
二、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中有原子与电子。原子、电子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都具有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整个分子有一定的运动状 态,具有一定的能量,即是电子运动、原子间的振动、分 子转动能量的总和。
2.红外光谱的产生
当分子吸收红外光子,从低的振动能级向高的振动能
级跃迁时,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
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如: H2、O2、N2 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 吸收。H―C≡C―H、R―C≡C―R,其C≡C(三键)振 动也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3.振动原理(Hooke定律)
有机化学——波谱分析
§7.2
红外光谱
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重要 得手段。用它可以确定两个化合物是否相同,若两个化合 物的红外光谱完全相同,则一般它们为同一化合物(旋光
对映体除外),也可以确定一个新化合物中某些特殊键或
官能团是否存在。 一、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一般指中红外振动能级跃迁) 横坐标:波数(σ )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 %),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收 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
7
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
h c λ E 为 光 量 子 能 量 , 单 位 为 J 式 中 : E h ν
. h 代 表 P l a n c k 常 数 , 其 量 值 为 6 . 6 3 × 1 0J s
3 4
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其 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 λ与E,ν成反比,即λ↓, ν↑(每秒的振动次数↑),E↑。

波谱分析(3)PPT课件

波谱分析(3)PPT课件

几乎都是单峰(
与T2成)反。比
即使碳原子仅有细微的非等价差异,彼此也能分开, 不会发生重叠。
-
8
一般来说:分子中有了多少个不同化学环境的碳,则 在图谱上显示出多少条谱线。
在质子宽带中去偶中,H2的功率很大,若将H2的 功率变小,则图谱将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伯碳和叔碳峰 变成一宽的馒头状峰。仲碳和季碳仍为单峰。
质子偏共振去偶:
JCHCOS
原理:质子偏共振去偶的照射射频H2的频率是单频率,这 个频率不满足任何一个质子的共振要求,而与各个质子的共 振频率有几十、几百,甚至上干赫的偏离(出界.offset)。
-
16
2 2 ( x 2 )
x为核x的共振频率,在质子偏共振去偶实验中,核x 为质子,ν2为H2的频率。这样照射的结果,13C出现峰的分 裂,但其裂距要小于JCH,下降为Jr,Jr为剩余偶合常数, 伯,仲,叔碳分别分长为四、三、二重峰。
只起到偏共振去偶作用,发生谱线分裂而不简并,这种现 象叫单频质子去偶(Single freqence protondecoupling。)
-
18
例: H
4
5
H
H
3 2 CHO
O
180
160
140 120
100
180 -
10109
§2.6 脉冲质子宽带去偶 (Pulsed proton broad band decoupling)
Jr 0 ~JCH
Proton resona-nce offset
17
§2.5 选择质子去偶(Selective proton decoupling)
作用:通过全部归属的氢谱,来归属13C。
方法:用一很小功率的射频H2只照射到某一特定质子的共 振频率,观察碳谱,结果只有与被照射质子直接相连的碳 发生谱线简并,并且由于NOE,峰的强度增大,连有其他 质子的碳,由于射频H2与提供质子的共振频率相差 ,

波谱综合解析ppt课件

波谱综合解析ppt课件
IR能给出大部分官能团和某些结构单元存在的信息,从谱 图特征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存在的官能团,从指纹区的某些
相关峰也可以得到某些官能团存在的信息。
(2) 有机质谱
MS除了能够给出分子式和相对分子量的信息,还可以 根据谱图中出现的系列峰﹑特征峰﹑重排峰和高质量区碎
片离子峰确定结构单元。
7
波谱综合解析步骤
的手段去解决剩余结构问题。
2
IR: 3030cm-1, 1600 cm-1, 1500 cm-1.
R 1H: 7.2ppm
13C: 120-140ppm UV: E, B吸收带。 MS:m/z=77,51,……
=91,65,39 ……
CH CH3 CH3
IR: 1380 cm-1裂分等高双峰。 1H: 双峰,多重峰。
谱图综合解析实例3
质谱MS验证结构: O
- O C CH3
CH2 O
CH2 O C CH3
-
O
- CH2 O C CH3
- CH3
CH2 O
O C CH3
m/z=43
m/z=77
- HC CH
O CH2 O C
- CO
m/z=91
HC CH
m/z=65
CH2 O
m/z=51
m/z=135
m/z=107
13C: 双峰,四重峰。
3
二、 波谱综合解析步骤
1) 解析前应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
首先了解样品的来源和纯度; 纯物质要了解其熔点、沸点、溶解性能等物理化学性 质以及用其它分析手段所测得的数据(如分子量、元素
分析数据)等; 混合物需要精制后才能进行波谱分析,或采用一些联
用技术分析。
4

有机化学课件-波谱分析

有机化学课件-波谱分析

995~985,915~905(单 取代烯) 980~960(反式二取代烯) 690(顺式二取代烯) 910~890(同碳二取代烯) 840~790(三取代烯)
C H 面外 弯曲振动
660~630(末端炔烃)
烷烃:C—H伸缩振动 2940 cm-1和 2860 cm-1,C—H 面内
弯曲1460(不对称)和1380 cm-1 (对称), -(CH2)n- (n>=4)一般在 720 cm-1处有特征峰(弱)
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1.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2.红外吸收光谱 3.核磁共振谱
第八章
1.紫外光谱(UV) 2.红外光谱(IR)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3.核磁共振谱(NMR ) 4.质谱(MS)
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四大波谱:
一、分子的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E= hν= hc/λ ν= c/λ 1/λ=σ E 代表光子的能量,单位为J; h planck 常数 6.63x10-34J•S
TMS:四甲基硅烷
低场
屏蔽效应大,共振信号在高场,
CH3
吸收峰为单峰,化学惰性。
TMS 化学位移定为0 ppm 高场
10
9
8பைடு நூலகம்
7
6
5
4
3
2
1
零 点
-1
-2
-3
TMS
三、核磁共振谱
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 电负性的影响 电负性较大的吸电子基团,使与之相连的碳上的质子周围 电子云密度降低,屏蔽作用弱,共振信号→低场(位移增大)
1
0
一张NMR谱图,通常可以给出四种重要的结构信息:化学位 移、自旋裂分、偶合常数和峰面积(积分线) 峰面积大小与质子数成正比,可由阶梯式积分曲线高度求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波谱分析
第一章 光谱分析 第二章 核磁共振波谱 第三章 质谱
第一章 光谱分析
1.1 概述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3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R) 1.4 激光拉曼光谱(RS)
1.1 概述
1.1.1光谱分析法
因光的作用引起被照物体内分子运动状态发 生变化,并产生特征能态的跃迁进行分析的方 法
n→π*的影响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b. 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随着溶 剂极性的增加而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因为在多数π→π*跃迁中,激发态的 极性要强于基态,极性大的π*轨道 与溶剂作用强,能量下降较大,而π 轨道极性小,与极性溶剂作用较弱, 故能量降低较小,致使π及π*间能量 差值变小。因此,π→π*跃迁在极性 溶剂中的跃迁能小于在非极性溶剂 中的跃迁能。所以在极性溶剂中, 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 向移动。
(4)n→π*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 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 π*反键轨道的跃迁。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 σ→σ* ~150nm n→σ* ~200nm π→π* ~200nm n→π* ~300nm
吸收能量的次序为: σ→σ*>n→σ*≥π→π*>n→π*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iii B—带 它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是苯环振动及
π→π* 重叠引起的。在230~270nm之间出现精细结构 吸收,又称苯的多重吸收
iv E-带 它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之一,E带可分为E1及
E2两个吸收带,二者可以分别看成是苯环中的乙烯键和 共轭乙烯键所引起的,也属π→π* 跃迁。
溶剂对π→π*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3) pH的影响
pH可能引起共轭体系的延长或缩短,从而引起吸 收峰位置的改变,对一些不饱和酸、烯醇、酚、 及苯胺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影响很大。
如果化合物溶液从中性变为碱性时,吸收峰发生 红移,表明该化合物为酸性物质;如果化合物 溶液从中性变为酸性时,吸收峰发生蓝移,表 明化合物可能为芳胺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鉴定的方法有两种: a.与标准物、标准谱图对照:将样品和标准物以同一溶剂配
制相同浓度溶液,并在同一条件下测定,比较光谱是否 一致。 b.吸收波长和摩尔吸收系数:由于不同的化合物,如果具有 相同的发色基团,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波长,但 是它们的摩尔吸收系数是有差别的。如果样品和标准物 的吸收波长相同,摩尔吸收系数也相同,可以认为样品 和标准物是同一物质。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5)两种特殊的跃迁 d-d跃迁: 有机物和高分子的过渡金属络合物都会有d-d跃
迁,其波长在可见光区 电荷转移跃迁: 同时具被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分子间、离子间、
离子与分子间都会有电荷转移跃迁,吸收谱带 的强度大,ε一般大于10000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1 概述
1.1.2光谱分析的分类 吸收光谱法(IR,UV,AAS) 发射光谱法(FS,AES) 散射光谱法(Raman)
电磁辐射范围与光谱的关系
1.1 概述
1.1.3吸收光谱图的表示
光强表示纵坐标; 波长/λ、波数/cm-1表示横坐标 光强表示方法: 透光率T%=I/I0×100% 吸光度A=lg(I0/I) 吸光系数ε=A/CL 对数吸光系数lgε 吸光率A%=1-(T%)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2.8UV的应用 (1)化合物的鉴定
利用紫外光谱可以推导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中 是否含有共轭结构体系,如C=C-C=C、C=C -C=O、苯环等。利用紫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 物远不如利用红外光谱有效,因为很多化合物在 紫外没有吸收或者只有微弱的吸收,并且紫外光 谱一般比较简单,特征性不强。利用紫外光谱可 以用来检验一些具有大的共轭体系或发色官能团 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其他鉴定方法的补充。
(3 )异构体的确定
对于异构体的确定,可以通过经验规则计算出λmax 值,与实测值比较,即可证实化合物是哪种异构 体。
如: 乙酰乙酸乙酯的酮-烯醇式互变异构
(4)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显示特征
的吸收光谱,图是苯在异辛烷中 的紫外光谱,吸收带为: 184nm(ε 68 000),203.5nm (ε 8 800)和254nm(ε 250)。 分别对应于E1带,E2带和B带。 B带吸收带由系列细小峰组成, 中心在254.5nm,是苯最重要的 吸收带,又称苯型带。B带受溶 剂的影响很大, 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中测定,所 得谱带峰形精细尖锐;在极性溶 剂中测定,则峰形平滑,精细结 构消失。如图2-7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2.2 电子跃迁类型 (1)σ→σ* 跃迁 指处于成键轨道上
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跃迁到 σ*反键轨道 (2)n→σ*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 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 键轨道的跃迁
(3)π→π* 跃迁 指不饱和键中的π 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跃迁到π*反 键轨道。
1.2.3吸收带分类 i R—带
它是由n→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该带的特点是吸收强 度很弱,εmax<100,吸收波长一般在270nm以上。 ii K—带
它是由共轭体系的π→π* 跃迁产生的。它的特点是: 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R吸收带大,摩尔吸收系数εmax >104。K吸收带是共轭分子的特征吸收带,因此用于 判断化合物的共轭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应用最 多的吸收带。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当烯烃双键上引入助色基团时,π→π* 吸 收将发生红移,甚至移到紫外光区。原 因是助色基团中的n电子可以产生p-π共 轭,使π→π* 跃迁能量降低,烷基可产 生超共轭效应,也可使吸收红移,不过 这种助色作用很弱。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3)共轭双烯 当两个生色基团在同一个分子中,间隔有一个以上
用羰基C=O吸收峰研究高分子材料的降解问题。 当高分子材料用于室外时,可在空气中降解, 常常有羰基生成,可利用紫外光谱跟踪分析 C=O吸收峰的变化来了解降解进程。
例如聚氯乙烯,降解过程中,在波长270— 285nm有吸收带,表示有不饱和键生成。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scopy, UV-VIS)是 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 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 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图4 1,3丁二烯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2)溶剂效应 a. n→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的增
加而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因为具有孤对电子 对的分子能与极性溶剂发生氢键缔合,其作 用强度以极性较强的基态大于极性较弱的激 发态,致使基态能级的能量下降较大,而激 发态能级的能量下降较小,故两个能级间的 能量差值增加。实现n→π*跃迁需要的能量也 相应增加,故使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位移。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2 )纯度检查 如果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而杂
质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则可利用紫外光谱检验化合 物的纯度。如果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 吸收峰,而杂质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则可利用紫外 光谱检验化合物的纯度。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3)红移和蓝移 某些有机化合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
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 使吸收峰向短波长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 另外,使吸收强度增加的现象称为浓色效应或增色
效应;使吸收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淡色效应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2.5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 饱和烃化合物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ii 二取代苯
在二取代苯中,由于取代基的性质和取代位置 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a 当一个发色团(如 —NO2,—C=O)及一个助色 团(如—OH,—OCH3,—X)相互处于(在苯 环中)对位时,由于两个取代基效应相反,产生 协同作用,故λmax产生显著的向红位移。效应 相反的两个取代基若相互处于间位或邻位时,则 二取代物的光谱与各单取代物的区别是很小的。
的亚甲基,分子的紫外光谱往往是两个单独生色 基团光谱的加和。若两个生色基团间只隔一个单 键则成为共轭系统,共轭系统中两个生色基团相 互影响,其吸收光谱与单一生色基团相比,有很 大改变。共轭体越长,其最大吸收越移向长波方 向,甚至到可见光部分,并且随着波长的红移, 吸收强度也增大。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1 概述
1.1.4聚合物的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可以用来研究聚合物的单体、均聚 物合共聚物的化学组成,链的结构、聚集态结 构及聚合物反应过程等
光谱分析能提供重复单元谱图或链的排列、 化学组成的特征谱图
1.1 概述
除了能提供聚合物分子方面的信息外,还可用于 研究聚合物材料中的添加剂,如颜料和紫外光 稳定剂等。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例如:
260nm 280nm

NH2
NH2
NH2
NH2
NO2
NO2
NO2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2.2.6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 (1)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的形成使λmax红移,并且共轭体系越
长,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越移向长波方向。
a)苯酚的UV光谱图
(b)苯胺的UV光谱图
图5溶液酸碱性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UV)
1.2.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吸收
池、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及记录(计算机)等 部分组成。
图2.30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