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古代最牛四大家族,为什么四家姓氏不同,却共用一个家谱?
古代最牛四大家族,为什么四家姓氏不同,却共用一个家谱?
中国古代兴旺发达的家族有很多,如:汉朝刘氏、唐朝李氏、明朝朱氏、清朝爱新觉罗氏等,这些家族虽然兴旺,但都只兴旺一时,最后都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在中国有四个长盛不衰的家族,延续千年,至今依然非常兴旺。
这四大家族便是孔家、孟家、颜家、曾家。
四家祖先分别是孔子、孟子、颜子、曾子。
孔子大家都很熟悉,儒学创始人;颜子是孔子的学生,14岁拜入孔子门下,也是孔子最喜爱的门生;曾子是孔子晚年收的门生,其父曾点也是孔子门生;只有孟子稍微晚点,拜入孔伋(孔子的孙子)门下。
春秋末期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学,游说各国君主以'仁'治国,但那时战火纷飞,各国君主都不信奉所谓的'以仁治国',一直到去世,孔子都未实现自己的理想。
直到汉朝,汉武帝推崇儒学,儒学才一步步发展壮大,往后时期几乎都是儒学一家独大,而孔孟颜曾四家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家族,摇身一变成为名门贵族。
明清时期,儒术的发展更是兴旺,也是四家最兴旺时期。
清朝时
期,乾隆帝给予孔家诸多荣耀,现今同皇宫一样辉煌的孔府(位于山东曲阜)便是在那个时期重新修建的。
孔孟颜曾四家都共用一个家谱,称之为通天家谱。
以前在四大家族中有一个规矩,就是家族之间不允许通婚,现今可能没那么严格了。
这四大家族虽失去皇帝庇护,远不如古代兴旺,但由于他们十分重视教育,现今也是极其兴旺。
儒家四大家族
儒家四大家族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
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
生平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衍圣公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曲阜孔氏家族在尊儒的封建王朝,受到历代帝王的追封和赐礼。
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因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改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一度改为奉圣公,但最终改回衍圣公,之后历代相沿不改。
颜回(前521 ~前481),字子渊,亦称颜渊。
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少孔子三十岁。
家境清寒,处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第六》)的境地。
然就其能有暇与父亲颜路“各异时事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情况看,亦当有一定家产。
颜回当于十六七岁时,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集中授徒前后拜师,从此以后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仕,直至四十一岁死去。
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
至今,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参(前505 ~前432),字子舆。
尊称为曾子。
南宋时,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名轲,受学于子思之弟子),被尊为“四配”;自东汉明帝十五年起配祭孔子,唐高宗总章元年封为“太子少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郕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封为“郕侯”,政和二年改为“武城侯”,宋度宗咸淳三年封为“郕国公”,元至顺元年封为“郕国宗圣公”。
民国四大家族都是什么
民国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民国四大家族,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这四大家族在20世纪上半叶控制着中国政治、经济命脉。
民国四大家族1、蒋介石家族蒋介石家族可以说是四大家族的主心骨,没有蒋介石就没有四大家族。
蒋介石家族主要体现在政治地位上,从孙中山死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获胜,经过中原大战,蒋介石成为当时中国的实际领导人。
蒋介石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他作为二战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此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内战,最终失道者寡助,败退到了台湾。
蒋介石晚年一心培养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作为接班人,企图蒋家王朝世代相传。
蒋介石死后,他的儿子蒋经国继承了对台湾的统治权,可是蒋经国死后,蒋家王朝不复存在。
2、宋子文家族宋氏家族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家族。
宋子文的父亲宋耀如担任传教士且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支持者,母亲倪桂珍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代。
宋子文大姐宋霭龄为孔祥熙夫人,二姐宋庆龄为孙中山夫人,三妹宋美龄为蒋介石夫人。
宋家长期控制民国政府的外交和金融。
宋子文家族在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之后,就和蒋介石捆绑了在一起,和蒋介石家族荣辱与共。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宋子文并没有选择和蒋介石同舟共济,而是先躲避在香港,后来移居美国纽约,终老于此,时年77岁。
3、孔祥熙家族孔祥熙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为宋家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霭龄的丈夫。
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
但孔祥熙在主持财政期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1944年,孔祥熙被迫辞职,移居到美国,从此离开政坛。
1967年,孔祥熙病逝于纽约,时年87岁。
儒家四大家族
儒家四大家族儒家四大家族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
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
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孔子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曲阜孔氏家族在尊儒的封建王朝,受到历代帝王的追封和赐礼。
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因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改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一度改为奉圣公,但最终改回衍圣公,之后历代相沿不改。
颜回颜回(前521 ~前481),字子渊,亦称颜渊。
春秋末年鲁国(今颜回山东曲阜)人。
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少孔子三十岁。
家境清寒,处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第六》)的境地。
然就其能有暇与父亲颜路“各异时事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情况看,亦当有一定家产。
颜回当于十六七岁时,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集中授徒前后拜师,从此以后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仕,直至四十一岁死去。
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子曾参(前505 ~前432),字子舆。
尊称为曾子。
南宋时,颜回、曾参、子曾参思、孟子(名轲,受学于子思之弟子),被尊为“四配”;自东汉明帝十五年起配祭孔子,唐高宗总章元年封为“太子少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郕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封为“郕侯”,政和二年改为“武城侯”,宋度宗咸淳三年封为“郕国公”,元至顺元年封为“郕国宗圣公”。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家族”,除下面的以外,还有哪些呢?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家族”,除下面的以外,还有哪些呢?说起“四大家族”,很多人会知道《红楼梦》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
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是指以贾府为首的一个金陵省的封建官僚集团。
他们势力庞大,都名列当时的“护官符”之中。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
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当然,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名著而已。
其次,大家都知道民国四大家族。
民国四大家族,是指蒋、宋、孔、陈。
是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其实,史上最牛四大家族,历代皇帝都重用,四个不同姓却用一个家谱!而这四个家族却是牛了几千年。
那就是颜、曾、孔、孟。
儒家四大家族,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
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
开创历史的四大家族:1、开创了西汉的刘姓,自从刘邦统一全国,刘姓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2、开创了辉煌大唐的李姓,统治天下289年,在唐朝所修的氏族谱中,李姓排名第一。
3、建立了明朝的朱姓,作为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统一全国的政权,明朝统治了中国276年。
4、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建立的宋朝了。
宋朝的百家姓中,赵姓排名第一。
东晋四大家族,王、谢、桓、庾四家;东汉王朝四大家族:班、马耿、窦,以班固、马援、耿弇、窦融为代表的“班马耿窦”四大家族,是扶风历史上的四大显赫家族。
最显赫最尊贵的“四大家族”1、天下第一豪族: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是一个响当当的豪门世族,上千年屹立不倒。
琅玡王氏堪称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也是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千年不衰。
中国四大家族
中国四大家族简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家族,在各个时代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力。
其中,有四个家族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声望的家族,它们被称为中国四大家族。
这四大家族分别是:孔家、颜家、陆家和欧阳家。
他们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家孔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家族之一,以孔子(孔夫子)为代表。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孔子的后裔世世代代传承他的思想和价值观,世称“孔门十哲”。
孔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多位孔子后裔担任过重要的官职。
孔门学派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孔家的家谱和家训等文献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家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颜家颜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家族,以颜师古和颜真卿为代表。
颜师古是北魏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他在国政和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颜真卿则是唐代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作品《颜勤礼碑》被誉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颜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颜师古的家族成员多次担任重要官职,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公认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陆家陆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家族之一,以陆游为代表。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军事家,他通过诗作和散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并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陆家在文化和军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陆游的文学作品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在文学创作和文化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
同时,陆家的成员在南宋抵抗金国侵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牺牲。
欧阳家欧阳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家族之一,以欧阳修为代表。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化名人,他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欧阳家在文化和政治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词、散文和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史上最牛四大家族:孔、孟、颜、曾
史上最牛四大家族:孔、孟、颜、曾史上最牛四大家族,历代皇帝都买账,四个姓不同却共用一个家谱一生相阅 2017-02-10 16:48文/羽觞中国历史上厉害的家族多了去了。
比如开创汉朝的刘家,创造大唐盛世的李家,建立明朝的朱家等等,都是很牛的家族。
此外,有些家族虽然没出很厉害的皇帝,但人数却十分可观,比如姓张的,出了很多牛人,如张良、张角、张飞、张衡、张三丰等等。
但盘点历史上很牛的家族,很多人却忘了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很多家族也许在历史上很牛,但往往只是牛一个朝代。
而这四个家族却是牛了几千年。
这四大家族的远祖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颜回、曾子。
孔子就不必说了,大家都知道。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很多人也知道。
曾子名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曾子的老爸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
倒是孟子,时代要晚一些。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门人。
说起来,孟子的老师好像不是很知名,但孟子本人就知名了。
他后来被称为亚圣,成为儒门中仅次于孔子的牛人。
到了汉朝,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的黄金时代来了。
孔孟颜曾等家族从昔时的惶惶如丧家之犬,一变而为名门望族。
到了明朝、清朝,对儒学的尊崇就更厉害。
整个明朝、清朝,可以说是这四大家族最荣耀的时期。
在明朝洪武时期,曾经封孔子滴五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
此后似乎就成了常例。
清朝的乾隆皇帝对孔家更是给予很多荣耀。
著名的孔府,也是在这时期修建起来的。
去过孔府的人会发现,这府第几乎和皇宫一样,金碧辉煌。
不但如此,皇帝还给四大家族钦定了家谱行辈。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
”这些字派排行在这四大家族中是共用的。
而且,有些其他姓的人也从中借鉴,借用了一些字。
孔孟颜曾四大家族共用一个家谱,号称通天家谱。
而且四大姓之间不通婚。
当然,这是以前,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那么严格。
近代,曾家出了个著名的曾国藩,他有弟弟曾国荃,有儿子曾纪泽。
其他曾家名人也是数不胜数。
在现代,这四大家族虽然失去了皇权的庇佑,但因为对教育的重视,家族仍然十分兴旺。
四大家族的教育传统与知识普及的历史贡献
四大家族的教育传统与知识普及的历史贡献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家族教育体系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四大家族即孔、孟、曾、颜家族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家族教育传统。
这些家族不仅在传承教育方面扮演着导师的角色,同时也对知识的普及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本文将以四大家族为切入点,探讨他们的教育传统对于知识普及的贡献。
一、孔家族的教育传统与知识普及孔家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名的家族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传统。
孔子是该家族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教学相长”,主张以儒学作为中心内容的教育体系。
他创办的私塾——孔子学堂,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家族中,家族成员通过代表孔子传播儒学思想,将其教育传统和知识普及延续至今。
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提倡孝道、仁爱和中庸之道。
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五伦”思想,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重要性。
孔子的教育传统也包括了经典的学习和传授,例如《论语》和《大学》等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对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孟家族的教育传统与知识普及孟子是孟家族的创始人,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儒学传统。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主张以“性善论”为基础进行教育。
他提出了“性即理”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按照本性的要求去做善事。
孟子的教育思想注重实践,他主张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人的品德和能力。
在孟子的家族中,家族成员代代相传,将孟子的教育传统和知识普及传承下来。
孟子的教育思想注重人的修身、齐家和治国的整体发展。
他提出了“四端八义”,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内容,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还提倡了教育的普及,他主张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思想在孟家族中得到了广泛传扬,对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曾家族的教育传统与知识普及曾子是曾家族的创始人,他是孔子的学生,对儒学传统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孟颜曾四圣世系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十世祖 弗父何
九世祖 宋父周
八世祖 世子胜
七世祖 正考父
六世祖 孔父嘉
五世祖 木金父
高祖 祁父
曾祖 防叔
祖父 伯夏
父 叔梁纥
孔子
子 孔鲤
孙 孔伋
曾孙 孔白
玄孙 孔求
六代孙 孔箕
第 59 世:贵
第 60 世:能
第 61 世:斌
第 62 世:公祥
第 63 世:重曾
第 64 世:从鑛
第 65 世:嗣卿
第 66 世:如杜
第 67 世:伯几
第 68 世:光才
第 69 世:绍瑞
第 70 世:懋贞
第 71 世:崇荫
第 72 世:怀先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第 16 世:衷
第 17 世:凯
第 18 世:邃
第 19 世:龠
第 20 世:绰
第 21 世:准
第 22 世:阮
第 23 世:亮
第 24 世:敫
第 25 世:盛
第 26 世:钦
第 27 世:默
第 28 世:含
第 29 世:髦
第 30 世:綝
世家的家族分支有哪些?
世家的家族分支有哪些?世家家族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家族关系紧密。
一些世家家族又分为多个分支,各个分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著名世家的家族分支。
1. 孔氏家族孔子乃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圣人之一,孔氏家族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
据记载,自孔子以来,孔家分为南宗和北宗两大支系。
南宗源于孔子的直系子孙,北宗则是孔子的弟子及其他后人组成的另一支系。
南宗和北宗在历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曾氏家族曾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贵族世家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曾氏家族在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封为“东方曾国”。
根据历史记载,曾氏家族分为南曾和北曾两个分支,南曾是曾氏家族的主要分支,北曾则是南曾之下的次要分支。
两个分支共同维护了曾家在当时社会中的尊崇地位,世世代代繁衍至今。
3. 司马氏家族司马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世家家族之一,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
司马氏家族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以司马迁最为闻名。
根据史书记载,司马氏家族分为东晋、西晋、东汉、西汉四大分支。
各个分支在不同时期都有重大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贡献。
4. 刘氏家族刘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世家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
刘氏家族分为东刘、西刘和南刘三个主要支系。
东刘和西刘源于汉代刘邦的后裔,南刘则是刘备的后代。
刘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刘备更是被尊称为“一统中国”的帝王。
5. 杨氏家族杨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世家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魏国。
杨氏家族分为北杨和南杨两大支系,两者在历史上各自有着辉煌的时期。
北杨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杨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杨氏家族的成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仅为世家家族分支的部分代表,世家家族众多,各个家族分支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力。
惑人惑世的孔孟家族辈分排序
惑人惑世的孔孟家族辈分排序惑人惑世的孔孟家族辈分排序——看孔孟家族辈分排序流传中的谬误蓟州老渔翁作于2010年6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
这首顺口溜——孔孟两大家族辈分排序中的二十个字,在当代孔孟姓氏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
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
严格的讲,这些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不是家谱,家谱是记载某个家族世系传承情况——即各个支脉的男性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儿孙年龄职业住址等情况(封建社会中女性长大成人要出嫁,所以不计入家谱)的花名册(类似家族内部的户口登记薄)和家族成员中重要人物重大事迹的记录本(书)。
所以,这些由某一家族制定的,在家族成员中统一使用,以此表明辈分的名子开头“字”,应该称为“辈字”。
把“辈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是辈分排序。
不过多年来,许多人都称其为“家谱”,也算俗称吧。
平常说的孔孟“家谱”,就是对这种辈分排序的俗称,但是对于它的来源,真正清楚地人却不多。
改革开放前,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媒工具,都以政治宣传为主,不会涉及孔孟家谱及辈分排序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辈分排序的解释只在本家族中流传,而且多数是口头流传。
改革开放后,各种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传播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尤其互联网的发展普及,更使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
这样关于孔孟家谱中辈分排序的内容也成为媒体传播的一个话题。
然而,在社会上流传的几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也在迷惑着大众。
因此有必要澄清历史事实,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解答。
本人姓孟,名凡生。
小时候本来是多笔画之“繁”,到中学后嫌写着费事,又见报纸上有的名气大些的夲姓人写成三笔画的“凡”,我也就改成此“凡”字了。
现在许多孔孟族人都这样写。
我虽然姓了六十多年的孟,可是对国人中众所周知的孔孟两家辈分排序的来源却一直没有真正搞清楚。
也曾经被过去的谬误流传迷惑了多年。
现在退休在家清闲无事,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才感到过去流传的许多说法是错误的,觉得有必要对流传的以下几种谬误进行批驳。
民国四大家族-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个人经历
在教育子女方面
只要有一百个孩子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害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为天下先。——宋耀如
希望在中国培养出像林肯和华盛顿那样的伟大人物
对子女的影响
摒弃传统封建观念念
成长环境匠心独运
没有世俗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孔氏家族现状
几十年来,孔家子女一直在美国定居,显得十分低调、神秘,除了至亲好友外,他们绝少与其他中国人来往。孔家无人从政,家族成员人丁稀少,在孔祥熙四个子女中只有小儿子孔令杰有后代。
>>孔家后代代表人物——孔德基
孔德基(1964~ ),男,1964年出生于美国,是孔令杰唯一的儿子,“四大家族”中孔祥熙与宋霭龄唯一的孙子。孔德基是孔氏家族惟一的第三代。孔德基居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孔德基目前负责管理孔家财产,一直在学校进修,同时在学习中文。 1995年7月26日,孔德基曾与孔令仪一道陪同宋美龄出席美国国会为宋举行的致敬会
谢 谢 观 赏
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
宋氏三姐妹
宋霭龄
宋庆龄
宋美龄
宋氏三姐妹
宋氏家族
宋氏三姐妹之宋霭龄
宋霭龄
1904年5月,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是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性
孔氏,颜氏,曾氏,孟氏,因不凡而称圣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四大圣裔,孔氏,颜氏,曾氏,孟氏,因不凡而称圣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四圣简介及四姓辈份排行说明圣裔描述在文章后半段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
颜子:公元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
名回,字子渊,亦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人),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
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孔颜曾孟四姓一家
孔颜曾孟四姓一家孔颜曾孟四姓一家儒家有四圣,分别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颜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渊。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
颜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门人的学生,孔伋则是曾子的学生。
儒家四圣的封号基本上是元、明两朝追封的:至圣孔子: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封至圣文宣王;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至圣先师。
复圣颜子: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复圣。
宗圣曾子: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郕国宗圣公。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封宗圣公。
亚圣孟子: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封邹国亚圣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亚圣。
字辈,是中国汉族取名的一种形式,字辈跟在姓的后面,用来区分辈分。
辈分,是表示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
字辈通常用吉祥和兴旺的字眼,呈四言或五言诗句。
孔、颜、曾、孟四姓自清朝起经皇帝御批使用相同的字辈,这些字辈源自孔氏。
孔氏的字辈是从明朝开始使用的,经过历朝历代皇帝的赐赠,到了清末民初字辈共达60个之多,但实际使用并为后人熟悉的是下面30个字辈: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以上字辈,有一些因避讳而作了改动,如“弘” 改为“宏”,“胤”改为“衍”,曾氏还把“继”改为“纪”。
在孔、颜、曾、孟四姓中,孔姓从第 61代、颜姓从第 62代、曾姓从第63代、孟姓从第64代开始启用“宏”字辈的。
但由于孔、颜是表亲(孔子母亲姓颜),所以颜姓一直没有使用这个字辈。
目前在网上看到的孔、曾、孟三姓名人,其字辈大都以宪、庆、繁、祥居多,如:孔繁森(繁字辈,知道电影《孔繁森》吧),孔祥熙(祥字辈,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令辉(令字辈,前世乒赛冠军),曾宪梓(宪字辈,香港名商),曾荫权(宪字辈,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庆红(庆字辈,前国家副主席)、孟建柱(祥字辈,现公安部部长)。
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十一代孙孔武
十二代孙孔延年
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
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
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
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
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
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
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
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
第62代衍圣公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第63代衍圣公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孔尚干(南宗)
第65代衍圣公孔衍植、孔衍桢(南宗)
第66代衍圣公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第69代衍圣公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年生),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芳女士。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中华民国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长女维鄂,子维益(卒)、维宁,长孙垂长。
孟氏
从孟轲至以后的二十代均为单传,他们是孟轲-仲子-睾-寓-舒-之后-昭-但-卿-喜-镃-兴-尝-展-戫-敏-光-康-宗-揖-观,孟观即为孟轲的第二十代孙。
观生二子,长子曰嘉、次子曰陋。嘉又生二子,长子曰怀玉,次子曰龙符,他们是孟轲的第二十三代孙。从孟怀玉以下十代,即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又均为单传,即怀玉-表-斌-威-恂-儒-景-善谊-诜-大融-浩然。浩然即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他是孟轲的第三十三代孙。孟浩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曰云卿,次子曰庭玢。长子云卿又生二子,长子曰简,次子曰华,他们是孟轲的第三十五代孙,但孟简、孟华均无后代,所以把孟庭玢的孙子—孟郊(唐代大诗人)之子孟常谦作为孟轲的第三十六代继承人。
四大家族
宋美龄大姐宋霭龄丈夫。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 一定资财。1927年 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 (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 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 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 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 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掠 夺 手 段
发行公债
1938年至194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发行内债18种,有的按法 币和关金计算,有的按英镑、美元计算。总计法币15,192,000, 000万元,关金100,000,000单位,英镑20,000,000,美元 210,000,000。此外还有谷麦粮食债券。除1937年的救国公债 在民间“劝募”外,其余都不公开发行,而以总预约券的方式向银 行抵押,再由银行垫款给国民政府。银行则利用它作为发行纸币的 准备,发行不兑现的钞票。官僚资本既发了公债财,又发了法币财。
孔祥熙和宋霭龄有4个孩子蒋介石和宋美龄对4个孩子非常喜爱视如己四大家族一说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癿后来陇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癿财富
四大家族
讲演人:刘 文 叶
——简 介
四大家族是指旧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买办 统治集团。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 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四大家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劳动人民的最大 剥削者,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 步的极大障碍。由于官僚资本残酷剥削所激起的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抗战初期设立了中央银行(蒋介石)、中国银行(宋子文)、交通 银行(孔祥熙)、农民银行(陈果夫,陈立夫)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 做为国民政府集中的金融机构。蒋介石自任总处理事会主席,“总揽一 切事务”。孔祥熙任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直接控制了四 大银行,设立了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形成了四行两局的格局
华夏姓氏考源:孔氏家谱(孔谱)孔家行辈是怎么排的
华夏姓氏考源:孔氏家谱(孔谱)孔家行辈是怎么排的孔家家谱(字辈)辈分是怎样排的?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
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
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
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
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
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孔家的辈份是怎么排列的?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孟颜曾四大姓家谱
孔孟颜曾四大姓家谱《孟氏家谱》说: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
”孟氏按行辈起孟氏家谱行辈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
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
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孟氏族谱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
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
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
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
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切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
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希”至“扬”这30个字本是皇帝赐给孔家的,后来孟轲的后代、颜回的后代、曾参的后代,也一起跟着孔家排起来,而且国内和海外的华人也完全一样,姓名用字和排辈都如出一辙。
这自然是孟子、颜子、曾子都是孔门弟子,而且是儒家学派创立和形成的重要人物时缘故。
故有孔孟颜曾天下一家的说法。
有了这样的御赐排名用字,就给家族的排辈认宗提供了极大方便。
只要是孔孟颜曾四姓子孙,不论流落世界何处,只要报出姓名,对方马上就可以知道是第几代孙;如果双方都是四姓之一,对确立双方长幼关系也是一目了然。
为什么说孔、孟、曾、颜自出一家呢?
为什么说孔、孟、曾、颜自出一家呢?孔、孟、曾、颜字辈序排表孔孟曾颜“通天谱”是一家,所谓一家,指的是孔孟曾颜四家有相同的家谱。
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
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其实,更严谨的排序应该是:孔、颜、曾、孟。
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唯有“孔、曾、颜、孟”四家家谱中的字辈是完全相同的,这在中国众多的姓氏族谱中并不常见。
另外,这四家的祖先可以分别追溯到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四大圣贤。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胜任,他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贤者72,在这些著名的弟子中,有颜回,子路,冉求,曾参,公西赤,公冶长等。
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
颜子(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曾子(前505年~前436年),名参,字子舆,十六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的学生。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而孟子则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学生,孔伋师从曾子,曾子师从孔子。
总结一下:1、颜子和曾子都是孔子的学生。
2、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学生。
3、孔伋是曾子的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所以结合字辈相同和师出同门两方面的因素,就有了孔曾颜孟是一家的说法。
这种不同姓氏字辈相同的情况叫做通谱,不只这四个姓氏间存在通谱,还有冉、闵、卜、端木等等,很多孔子72贤的后裔也采用通谱,但他们不是皇帝封赐的,只有孔颜曾孟四姓是皇帝钦封的。
曾氏从63代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
自春秋以后,这4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赞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