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缺失三.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 1873年5月30号,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阐述他关于科学的辩证思想,其中特别强调: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中心议题是,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2.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大科学发现:(1)康德和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莱伊尔: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说明目前的地球表层是在水因素和或火因素长期作用下演变的结果。
(3)维勒:由无机化合物合成尿素的实验说明无机物和有机物非生命物质与生命物质之间不存在着无法超越的鸿沟。
(4)焦耳和迈尔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说明无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5)由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发育的细胞学说,说明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6)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说明目前存在的众多物种起源于少数的共同祖先。
人如何诞生:古希腊普罗米修斯古中国女娲造人古欧洲上帝造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人类认识世界:神话; 科学; 哲学; 宗教3. 六大自然发现所包含的自然哲学思想(1)从自然观点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转化的学说(2)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相统一的角度把各种运动变化划分为若干运动形式1)机械运动(物质之间;同一物质)2)物理运动(刻画分子)分子运动表现为物质运动3)化学运动(物质之间的化合与分解)4)生命运动(表现为遗传和变异,同化或异化)(3)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4)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大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5)按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4. 自然辩证法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自然辩证法笔记李淑磊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2、从科学技术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形态没有出现在中国?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总之,我国古代自然观更多讨论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辩解说,纯粹是各家的主观臆测。
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的,注重的是辨证统一。
对问题的讨论也只是泛泛而谈,不作深究。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那时不可能出现象古希腊“原子论”那样的思想,而且这些辩证思想与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多大的联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有中医学是个例外。
从科学技术发展上看,中国古代还没有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实验和严密的数学方法基础上的物理学,没有独立的物理学科。
尽管《墨经》中有关于光、磁、力等现象的记载,但只限于定性探讨,似观察记录,未分析论证原因,没有形成规律性认识。
这和古希腊物理学相比,实在不及。
而且墨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昙花一现,没有形成持久的作用力量。
墨家的科学传统遭到“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政策扼杀,中途夭折,这是物理学的不幸,也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古希腊科学偏重理论思维,讲究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古代科学在这方面却先天不足,这不能不是制约它发展,与近代科技失之交臂的原因。
赵晶----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第一课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三个概念①科学: 传统上科学是指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其本质是对自然规律的反映。
②哲学: 自然观、方法论的学问。
③辩证法: 普遍联系、变化发展。
补充: ④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本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规律。
2.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技背景1543哥白尼天体运行说——1687牛顿力学——1755康德星云假说、1830赖尔地质学原理、1803-1862分子原子理论、1838-1839细胞学说、1859达尔文进化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1.自然观: 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成果——自然观。
2.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科学的具体方法——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3、科学技术观: 对科学技术总的看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三、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 利用自然规律, 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 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手段和发放的技能体系。
第二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迁朴素唯物自然观(16世纪前): 古代科学技术①三大特点: 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1、②作用: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渊源。
二是从某方面为企业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缺陷:受到了原始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唯心)。
二是由于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影响, 缺乏系统严密的论证。
机械唯物自然观(16-18世纪): 近代①特点: 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②体现: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③作用: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思想基础二是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和前提。
辩证唯物自然观: (19世纪)①特征:一是以实践论为基础,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二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三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四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彻底性的统一。
具有科学性、革命性4.系统自然观①人工自然的特征: 注重签到时间的作用和意义, 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导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学方法。
它是贯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哲学方法,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自然辩证法认为(1)事物的矛盾着、发展着(包括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2)事物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与规律;(3)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辩证的整体。
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质量互变是矛盾的主要内容;(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1. 矛盾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
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事物前进的内在动力。
2. 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转化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在继承与变化、保持与改造的过程中,经过相互冲突和斗争,最终形成新的事物状态。
4. 统一整体统一整体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联系、依存、包容的方式相互联系着,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 应用自然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自然辩证法,去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和理解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在我的看来,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总结:通过本文的讲解和总结,我们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存在形式。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2007年考题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创造灵感从众性二、回答问题1、唯物辩证法的内容2、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3、实验类型和作用4、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5、头脑风暴的原则和进行方式6、创造与智力的关系7、二选一1)具体说明找到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2)试举出网上搜索的缺点和你遇到的困扰,至少5点8、谈谈你对波普证伪主义的看法一、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5考题名词解释:(20)自然辩证法分析综合机遇创造新颖性(专利法中的)发明、实用新型等问答:(60)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产生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各自的自然观;3、用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4、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5、详述寻找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6、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进行方式;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4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新颖性创造机遇分析综合(专利法)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二、简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产生的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人的自然观?3.结合观察的易缪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4.“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进行方式5.亚里斯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6.寻求创新目标的方法三、论述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2008年1月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灵感创造性,新颖新创新性实用性等共十个其他想不起来了!二简答题亚里斯多德辩证观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结合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波谱的证伪思想创新的评判原则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第一篇绪言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1. 中国古代: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自然界————科学技术————人(客体)(中介)(主体)(1)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辩证法从整体上研究和揭示自然界的根本性质和一般规律自然界根本性质:1、物质性;2、系统性;3、层次性自然界一般规律:1、系统层次律;2、转化守恒律;3、循环发展律(2)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以及等(3)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科学技术:1、基础科学;2、技术科学;3、工程技术一般规律为:科学发展加速律;带头学科更替律;科技中心转移律;科学进化与科学革命交替发展律;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互动发展律。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1、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自然界2、以系统的方式演化的自然界3、自然界发展的动力和规律4、人与自然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1、科学方法论: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2、技术方法论:技术原理与技术方法;技术预测与技术评估;技术设计与工程技术方法3、系统科学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1、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作用和地位2、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内在动因3、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矛盾好外在动因4、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体系结构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辩证法的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总论,自然辩证法分论,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总论: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分论: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分科哲学自然辩证法史:自然辩证法前史(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本史(自然辩证法)三.自然辩证法与相近学科的关系(1)与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自然哲学是以抽象的思辩方法提供关于自然界整体知识的哲学学说。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方法。
它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并且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2. 自然辩证法的特点(1)整体性: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发展性: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发展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3)矛盾性: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 联系规律联系规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 发展规律发展规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3. 矛盾规律矛盾规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质和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突变性。
5.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达到更高阶段的肯定。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式的过程。
三、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应用1. 自然科学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
它指导科学家们从联系、发展、矛盾等角度去研究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2. 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在社会科学中也有重要应用,如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
它帮助人们从联系、发展、矛盾等角度去研究社会现象,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以下是对自然辩证法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1. 联系规律(1)普遍联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部分自然辨证法课堂笔记第一讲自然辨证法概论1、什么是自然辨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一般规律的研究,是关于科学技术一般方法论的研究。
2、自然辨证法的内容(1)自然观:自然界、时空观、系统性、规律性。
(2)科技观:科学的概念、技术的概念、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的规律。
(3)方法论:科研选题方法、试验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
4、当代科学与自然辨证法:数学部分(非欧几何、拓扑学、现代数学等)、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分子生物学(DNA等)、系统科学[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协同论、结构论、突变论)]。
5、当代技术:原子能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
6、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位置:各门具体学科——〉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是具体——〉特殊——〉一般。
7、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总得来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不能独立存在)(2)特殊表现一般。
第二讲自然界的系统结构1、系统的概念: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叫系统。
系统就是要素加关系。
2、系统的分类:按大小分:大、中、小型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按规律的性质分:确定型、随机型系统。
按组织方式:自组织、他组织系统。
按可逆与否:可逆系统(有记忆)、不可逆系统(无记忆)。
按动态分: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3、系统的性质:要素的关联性、动态相关性、系统整体性。
4、系统的非加和性:即系统的整体性质和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原因在于要素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协同作用,内耗作用)。
意义:在认识上,要从整体出发;在时间上,要追求整体最优化。
5、自然界的层次结构:自然界有多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相邻层次间存在着过渡区,表现着不同层次的联系和转化。
第三讲自然界的系统演化1、演化概念:在一组环境参量的输入下,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生变化。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笔记第一讲 绪论一、自然辨证法的定义,性质,内容,对象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条主线 一般来说,⎧⎪⎪⎨⎪⎪⎩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本质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功能第二讲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自然观的定义主要讲解的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 原始社会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2. 形而上学自然观:有牛顿经典力学做支撑3.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问题:如何对待疯狗? (辨证看待)第三讲 可持续发展观(重点考察)一、传统自然观及其负面影响1. 发展 = 经济(生产力)和科技2. 完全不考虑自然成本,高收入高消耗3. 缺乏整体协调观念严重后果:引发全球环境问题 ① 人口爆炸②生态破坏严重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环境恶化加剧二、根源与对策1. 根源:①持有的自然观有限②科学技术水平有限③社会根源2. 对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定义:b.核心思想,目标,原则: 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优先解决贫困问题各国必须共同遵守持续性原则——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三个深层含义: ① 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共同进化 ② 代际之间,代内之间要有互相兼顾的伦理思想 ③ 效率和公平目标要兼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各个国家都在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21世纪日程” 国情:①耕地少,人口多 ②东方文明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④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补充调节,实施“1+3”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为一个前提,发展是硬道理;3:一个关键——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一个保证——节约资源;一个根本——环境保护;第四讲 科学观及科学方法发展的历史简介一、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方法12233n n a p a p a p a p ⎧→⎧⎪⎪→⎪⎪⎪⎪→→⎨⎪⎪⎪⎪⎨→⎪⎩⎪⎪⎪⎪⎪⎩1简答枚举法归纳法直觉归纳法:具有某种洞察力,从感觉出发,透过这些资料/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仅仅具有逻辑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感 理智性和非理智性要达到统一可靠的演绎法——三段论 大前期:凡生物必死 小前提:人是生物 结论: 人必死欧几里得几何——不正自明的公理 科学的功能:解释二、实验法的提出罗吉尔·培根(1214-1292)三、数学方法的引进——伽利略(1564-1642)⎧⎨⎩西方——透视原理(近处大,远处小)东方——地位理论物理——很抽象,推理而来。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至第五讲)
自然辩证法笔记:第一讲导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框架体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三、本课程的安排和基本要求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从《自然辩证法》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辩证法的渊源▪恩格斯与《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及其领域的扩展▪本课程的结构及国外大学类似课程辩证法的渊源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8-前400)辩证法(dialectics):论辩的艺术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8-前348)以问答的方式发展科学知识的艺术,从概念上把握存在者的艺术。
黑格尔(G.W.F. Hegel,1770-1831)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绘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正、反、合的辩证发展。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童年▪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巴门一个名门望族。
▪地址:巴门,布鲁歇尔·罗特尔,800号▪父亲(也叫弗里德里希)是棉纺厂主,母亲爱莉莎出生于语言学家家庭。
少年▪1834年进入爱北斐特中学。
▪1837年离开中学到商行作实习生。
▪1839年发表首篇政论文章《乌培河谷来信》。
青年▪1841年到柏林服兵役,同时在大学旁听。
▪1842年赴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工厂经商,和马克思第一次见面。
▪1843年开始和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士共同生活。
与马克思的友谊▪1844年去巴黎拜访马克思,开始了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列宁:“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恩格斯:“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自然辩证法第一篇绪言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提出的。
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重点在科学研究的方法,科技创新的方法。
二、古代自然观(一)中国古代自然观1、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五行说:商以前。
“五行”的正确顺序为水、火、木、金、土。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之,以成万物。
土是核心。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二)古希腊的自然观2、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470,古希腊(1)火为世界的本原(2)罗各斯,该词逻辑一词的本原。
事物按各种逻各斯变化,逻各斯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
(3)万物皆流,即事物总是在运动变化的。
(4)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蜜月正常,蜜年不正常;七年之痒正常,七十年之痒不正常;快乐一阵子正常,天天都快乐,就不正常了。
这些都是辩证法在起作用。
3、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对数学的重视对西方后来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可惜中国没有这样一个学派,要不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一定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1)数既万物。
一切数量都可公度。
所谓公度,就是指一个事物用一个规定好的单位去度量,必定是一个整数或者分数。
2)和谐说(3)灵魂转世说:灵魂不灭,可以转世医学哲学与它的历史哲学命运1 这个学科,这个事,这段历史,一种观念“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洁、快速的重演。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类,超密态,真空态,反物质态,暗物质,暗能量)二、自然界是系统的,系统分为一般系统、复杂系统(自组织系统)三、自然界是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对称。
四、自然界的演化是有方向的,进化与退化。
五、自然界是和谐的。
六、自然界的演化是规律性与混沌性的统一。
科学是个万花筒1.知识体系。
2.特殊的认知活动。
3.是社会建制,国际事业。
4.时代精神(理解、分析、实证、开放、民主、批判等精神)5.是一种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对应)6.是世界观(是对经验世界的超越)7.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可错的。
1.科学观察渗透经验、偏见、理论,没有绝对客观中立的观察。
2.科学归纳法,从有限推知无限,结论是或然的。
3.根据哥德尔定理,一个理论的完备性与不矛盾性不可兼得,任何理论都有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4.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难免片面性、表面性、误判性。
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科技实用性、功利性,缺乏纯粹理性的品格。
2.中国现行科学政策重技术轻科学。
3.科技投入不足。
4.科技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5.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6.缺乏科学的历史累积。
7.缺乏良好的国际合作。
8.急功近利的政策方向。
9.强调集体扼杀个体独到。
10.活得太累。
按层次:基础科学(数、理、化、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技术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应用化学、电子学、应用光学等)工程科学(农业工程、矿山工程学、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学、宇航工程学等)按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天文地质学、计量历史学、建筑美学)综合学科(环境科学、综合物理、化学生态学、生命科学)横断科学(数学,信息科学,系统论,复杂系统理论)课堂讨论题:你如何看待“三峡工程”技术分类:按物质运动基本形式: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工技术,生物技术按生产劳动过程:采掘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建筑技术,交通技术,通信技术,动力技术按产业革命:制火技术,农业技术,蒸汽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按技术复杂程度:一般技术,高技术对应科学三个层次: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工程技术工程分类:第一产业部类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如生物工程,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第二产业部类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工程,制造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海洋工程等)第三产业部类工程(信息与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保健工程,管理工程等)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不同:1.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普遍主义,而技术的评价标准不具有普遍性,用以评判技术的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合理性,而是社会的合意性。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1.定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方法内容:认识论:客体中介主体自然界科学技术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方法论三、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学习和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分辨和识别能力3、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和自然辩证法的产生第一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论和辩证法的自然观特征:1、朴素的唯物性古希腊提出古代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2、朴素的辩证性(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全面看)古代悖论古代中国五行:金、木、水、火、土3、天才的猜测性古希腊第二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自然科学背景(基础)“中世纪”之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自然科学向神学的挑战为近代自然科学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代表1、德国开普勒的天上力学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行星运动三定律:①轨道定律(椭圆轨道)②速度定律(星体绕椭圆轨道运动时,线速度不等,面速度相等)③周期定律233112322,T R T R T R ∝=2、意大利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惯性定律3、英国牛顿“经典力学”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由于力学在当时鹤立鸡群的发展,导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诞生)一、自然科学背景(基础)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6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技术成果:1、天文学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德、哲)(法、数)2、英国地理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3、物理学上迈尔(德、医生)、焦耳(丹、物):两人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英化学家道尔顿《原子论》5、德(植、动)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6、英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近代科学的三大发现:3、5、6有了新的发现,旧的自然观就已经变得不可能因此,恩格斯提出了新的自然观,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的。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1.天然自然:是指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
包括:在空间上人类尚未观测到的总星系之外的那个无限的宇宙世界以及基本粒子以下的未知的微观领域;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世界中尚未被人类了解的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以及尚未探明的规律和特征。
2.人工自然:也称第二自然,指社会化的人能从自然界获得维持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通过有目的应用科学技术及各种物质手段在干预和改造天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属于人的自然。
它包括人所支配和改造的自然环境及自我改造的自身。
3.两种自然的联系:天然自然是人工自然的基础,人工自然是由天然自然转化而来;人工自然的产品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有的甚至是直接模拟自然,自然物质的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因而无论是天然自然还是人工自然都服从统一的规律。
两种自然的区别:天然自然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着,并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而人工自然则是随着人类出现,通过人再产生出来的;天然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赋予人的东西,而人工自然的存在物则是人的智慧的物化,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出来的,凝结着人的创造性,体现着人类的能动性,显示了科技的巨大功能和作业;天然自然是无限的,人工自然是有限的。
4.为什么辩证法取代了行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
或者说,辩证法就是矛盾论·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第一篇导论第一讲科学与技术一、什么是科学1、概念:(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2、基本特征:(1)解释性和预见性(2)科学的精确性(3)科学的可检验性(4)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5)科学的系统性(6)科学的主体际性:主体间相互理解、交流、探讨*伪科学:冒充科学* 非科学:不具备科学性质,不是科学3、自然科学分类:(1)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一切基本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2)技术科学: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应用方面(3)工程科学:综合运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等形成一类高级科学二、什么是技术1、概念:技术一般指认为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三个派别:技术工具论、技术知识论、技术文化论“三相”结构:实体型、经验型(默会性,难言)、知识型2、基本特征:(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2)主体要素和个体要素的统一;(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4)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3、技术分类:机械性技术、物理性技术、化学性技术、生物性技术三、什么是工程1、概念:最初是“创造”,特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2、基本特征:(1)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2)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划对科学技术、社会的整合;(3)通过技术集成形成创新过程;(4)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四、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一)区别1、三者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造科学:是什么、为什么,认识世界、揭示规律技术:做什么,怎么做工程:观念转化为现实2、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追求精确数据和完备的理论,从经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技术:追求确定的应用目标,利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上升到实践工程:实行目标的确定、方案设计、项目决策的复杂过程3、从成果的性质和评价标准科学:以只是理论体系形态呈现,科学成果具有共享性,以真理为标准技术:以科学知识的物化形态呈现,以效用为标准工程:计划、实施、观测、反馈、修正,以预期目标是否实现为标准4、从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科学:源起好奇心、中立技术:任务取向、负荷价值(正向、负向)工程:任务取向、好和坏5、研究规范科学:普遍性、公有、无私、创造,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技术:以获取经济和物质利益为目标,涉及到保密、专利等工程: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二)联系科学与技术、工程“一体化”1、科学技术化2、技术科学化第二讲科学技术发展史一、科学发展史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一)古代科学1、古代科学起源于神话2、古代常识是古代科学的基础(1)低级:用常识解释常识(2)高级:用非常识解释常识3、特征:(1)直观性(2)同质性(3)公有性(4)表象性(5)非系统性(6)易接受性(7)公认性(8)可解释性(9)多种解释性4、两类问题:解释性、探讨性亚里士多德:(1)定义科学知识——概念、命题(2)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三段论(理性)(二)近代科学16、17世纪——19世纪末1、常规发展:16、17世纪——19世纪末2、繁荣发展:19世纪——20世纪初牛顿:(1)力学认识模式(理性)(2)机械力学认识模式(形而上学)(三)现代科学爱因斯坦:研究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推理法、理性非理性总和之后产生——科学哲学家二、技术发展史古代技术——近代技术——现代技术(一)古代技术技艺、经验“火”的使用——制陶技术——冶炼技术(化学科学)文字——信息技术石器——青铜器——铁器“实用性”技术古罗马(二)近代技术欧洲由“停滞”——飞速发展(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两次技术革命:1、蒸汽动力技术(机器系统)工具机一>动力机“车床”技术体系:任何技术上的发明和应用总是和其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相关联,一类技术和各类技术之间依照社会目的和自然科学。
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课堂笔记
研究生学位课《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第一讲绪论学习重点:自然辨证法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1、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科地位: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联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二、1、研究对象: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辨证法的主题)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界是怎样发展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改造(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保护(人类运用什么方法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是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作为人的实践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了面貌。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关系。
作为主体的人能动的探索和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界。
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人依赖于自然。
2、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之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3、学科特点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三、1、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从自然向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渗透,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
2、自然辩证法是培育有深厚理论基础、有战略眼光、具备文理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的必修课。
第二讲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重点: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一、古代科学技术即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考题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创造灵感从众性二、回答问题1、唯物辩证法的内容2、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3、实验类型和作用4、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5、头脑风暴的原则和进行方式6、创造与智力的关系7、二选一1)具体说明找到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2)试举出网上搜索的缺点和你遇到的困扰,至少5点8、谈谈你对波普证伪主义的看法一、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5考题名词解释:(20)自然辩证法分析综合机遇创造新颖性(专利法中的)发明、实用新型等问答:(60)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产生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各自的自然观;3、用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4、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5、详述寻找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6、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进行方式;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4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新颖性创造机遇分析综合(专利法)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二、简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产生的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人的自然观?3.结合观察的易缪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4.“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进行方式5.亚里斯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6.寻求创新目标的方法三、论述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2008年1月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灵感创造性,新颖新创新性实用性等共十个其他想不起来了!二简答题亚里斯多德辩证观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结合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波谱的证伪思想创新的评判原则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第一篇绪言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1. 中国古代: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元气说: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稀微无形, 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
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
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2. 赫拉克利特火为本源;罗各斯(规律);万物皆流(我们永远不可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即万物;无理有理数;一切物都可以公度。
4. 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不生不灭的;巴门尼德;学生:芝诺:二分辨;追龟辨;飞矢辨5. 苏格拉底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神有目的的安排,神的目的使社会发展)、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原因"辩论法":辩论双方;一方提出观点,另一方进行辩论;使一方承认自己错误,同意自己的想法。
6. 柏拉图理念观:理念是真实的世界;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理念世界是巨匠或造物主的杰作;认知即回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7. 德谟克里特原子论:一切物质由原子和空虚组成原子是运动的,原子的大小形状不变,从而构成缤纷世界8. 亚里士多德(求学于柏拉图,为亚历山大的老师)逻辑学矛盾律:一个命题必须有真有假,但是不能即真又假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项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排中律:任何正确的思维都有明确性。
在同一思维、议论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要么A,要么非A"。
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观:一种理念不能说明多种同一事物理念世界的存在不能被检验没能证明理念向物质世界的变化理念不能证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实体论的主张者创立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地心说的宇宙体系(轻物上升,重物下降)生物阶梯论:分三类,动物、植物和人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1. 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汀基督教的学说: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来世赏罚说、天启说。
2. 经验哲学: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论证:不动之推动者之论证最终因论证自身必然性的论证真实性等级(上帝的真实性最高)目的因的论证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背景:三大突破:太阳系的星云假说尿素的人工合成地球运动三大发现: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进化论内容: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的运动中。
(恩格斯在机械唯物论基础上提出的)物质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是并存的物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是并存的简而言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多样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倾向的纠正和补充1.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又摆脱了古代自然观的朴素的、自发的属性,而且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的新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精确的观察材料上的;2.它以自然界本身的真实联系代替了以往的哲学思辩的幻想的联系;3.是以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说明自然界的多样性、统一性的。
第二篇科学研究方法论一、观察1.观察的定义:观察是获取研究对象自然信息的过程。
2.观察的过程:第一阶段感观接收对象信息,第二阶段头脑对有关信息的直接判断。
观察的客观性:产生的原因:观察的第一阶段信息产生、传播、接收过程中出现错误第二阶段感觉器官的误判:局限性和错觉头脑直觉的误判:习惯性印象、粗略错误的认识和理论的误导4."人为演示"的剖析(魔术和特异功能)眼见未必为实;事实不等于解释;人为欺骗的复杂性。
5.气功的本质:心理暗示;效果不等同于解释二、实验1.什么是实验:在控制和干预研究对象的情况下获取信息2.实验类型的主要特点:简化或纯化自然现象,排除干扰,把复杂条件变为简单条件 --析因和判决型实验创造新的条件--探索性实验获取精度数据--测量性实验寻找适用的手段或条件--优化性实验替代困难的实际过程--模拟实验3.机遇:偶然发现的重要意外现象。
4.捕捉机遇对研究人员的要求:留心意外之事;勤勉,不要怕白费力气;减少成见和想当然;相信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5.捕捉机遇的重要性和难度:三、归纳和演绎:1.归纳与演绎的定义:归纳是由特称命题过渡到全称命题的思维过程、非逻辑过程演绎是由全称命题过渡到特称命题的思维方式、逻辑过程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2.亚理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方法:(1)归纳和归纳法归纳:由事实的知识过渡到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归纳法:简单枚举法:若干单称命题的成立导致全程命题的成立直观归纳法:依靠洞察力感觉经验资料中看到的本质(2)演绎和演绎方法:演绎:从解释性原理得出对观察对象的解释演绎法:三段论: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所以所有的S都是P(3)亚理士多德对科学解释中的前提要求:前提必须是真的;前提必须是无法证明的(不能用别人的前提证明);前提比结论更为人所知;前提必须是结论所作归属的原因。
四、分析与综合(牛顿的方法)1.牛顿的分析方法: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用归纳法进行论证,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到2.牛顿的综合方法: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把它们立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他们发生的现象,并用观察和实验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3.牛顿分析综合方法的两个特点:从少数对象的深入研究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来决定"原因" 的取舍,大大提高科研效率4.牛顿分析综合中对原因的要求:真实: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现象者以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简单: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来夸耀自己;普遍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
五、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一、科学抽象1.科学抽象的定义: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的过程。
2.抽象的过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在头脑中对于对象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规定;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理想化方法1.理想化方法的定义:用与研究对象有差别的便于处理的简化形成,代替对象研究方法。
2.理想化方法的运用:形成科学理论的概念基础(理论化概念的特征:严格、明确、简单、便于数学处理;与真实对象的差别尽可能小);设立理想条件,建立理想定理,或者进行理想实验。
3.理想化方法的理论依据: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公理化方法1.从欧几里德几何公理体系到牛顿的力学体系。
2.自然科学公理化的条件(牛顿标准):严格明确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不一定等于感知的测量如质量,但是对应;具有极高的概括性,而且是必不可少。
与观察实验一致的几条公理和法则(如牛顿三定律);相应的数学工具。
3.公理化的优越性:形式简明、逻辑性强;数值严格、运算方便;普遍性高;可靠性高(了解知道)第四篇创造性原理1.创造的定义:产生新颖,而且有特别效益的思想方案或成果。
创造性思维:创造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2.创造的基本过程:寻找创造的目标和资料;寻找新思想;发现解决方案阶段。
创造度的定义,评价标准:新颖,独特,有不确定性。
3.创造与各种智力:认知能力: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记忆力:人脑保持和检索已获信息的能力;发散思维:定义:思路能够多方向的发展思考特征:丰富性、灵活性、新颖性、精细性重要性,限度联想:把不同的概念、想法或印象联系在一起想象:34页中间?收敛思维:思路向单一方向发展的思考;评价能力:根据各种逻辑标准,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得出恰当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4.创造力与个性:有利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性与自主精神;富于冒险精神;决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批判与怀疑精神;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富于幽默感;不利的个性:从众性(有意无意地保持和其他人一样);偏执(性格的片面和狭隘);刻板(对新变化的反抗、对新事物的反感、先入为主)。
第五篇技术创新方法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典型过程,8个????1.技术创新的目标:需求是发明之母,找到一种需求并满足它(大众需要)--安全剃须刀,纽约黄金交易-爱迪生电报,议员表决-电报表决幻想与愿望--贝尔发明电话解决存在的问题----冰箱的异味-活性炭;消除缺点----索尼起家,便携式收音机声音失真,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便携式收音机增进功能----电风扇-摇头-定时降低成本----喷漆,许多漆跑到别的地方,喷不到目标上,造成成本高;通上静电提高效率----乒乓球拍原来没有海绵,50年代初日本人加上了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