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民俗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鲁迅乡土小说中人物的民俗化塑造

摘要:鲁迅乡土小说中的人物都被塑造的丰满且真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人物的民俗化塑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称谓、外貌衣着、语言等民俗化的描写塑造出乡土小说中丰满的人物,凸显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乡土小说;民俗;沈从文

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民俗化的人物描写随处可见,从祥林嫂到孔乙己再到阿Q,细细看来,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人物也充溢着民俗色彩。他们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氛围中,他们的性格、成长、经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鲁迅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民俗气息极为浓厚的环境中,并与民俗融为一体,共同展现着乡土社会的风貌,因此,主人公充满了民俗化的人性。鲁迅对人物的民俗化塑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民俗化的称谓来塑造人物。

在封建社会,很多人是没有姓名权的,比如说鲁迅下的阿Q,就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七斤嫂、单四嫂、祥林嫂、杨二嫂、华大妈、柳妈、长妈妈等都没有真正的名字,包括考科举的孔乙己亦不过是个被别人挖苦的绰号而已。而那些红鼻子老拱、方头、花白胡子等等的人物更是只有与自己形象想称的称呼罢了。从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名字上,我们足可见其浓郁的民俗化色彩。

除此之外,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民俗化还表现在鲁迅在那些悲剧的小人物身上所赋予的美好愿景,比如“祥林嫂”的“祥林”二字本是取吉祥如林之意,特定的寓意表现出中华民众受王权势力统治和农业文化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祈求荣华富贵、喜乐吉顺、兴旺发达的文化心理。然而,在那物质与精神极端穷困的社会环境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祥林嫂最终早早归天了。

其次,以民俗化的外貌、衣着等描写来塑造人物。

不同人穿不同的衣服,比如读书人能够穿长衫,农民只能穿短衣,孔乙己尽管落魄到连农人都不如,穿的长衫已是补丁连补丁,却依然以此为荣。孔乙己是鲁镇上“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长衫同样是他的身份——“读书人”的象征,尽管他穷得只能“站着喝酒”,却死也不肯放下架子,其精神世界的迂腐,固执被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可悲的是孔乙己这种身份和经济地位的错位现象,成为咸亨酒店的生活境遇比他还差的酒客们取笑的理由。闰土少年时戴着的银项圈,是为了保佑他健康长大,可当他如愿长大后,依旧摆脱不了戴旧毡帽穿破棉袄的命运;祥林嫂两次出场穿着同样的衣服: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还有她头上的白头绳,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她作为传统民俗中“寡妇”身份的典型标识。鲁迅通过两次完全相同但并不是简单重复的服饰描写,揭示了祥林嫂的身份和遭遇:再嫁的她又一次来到鲁镇,“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这边意味着她又一次失去了丈夫,夫死子亡,生活的打击、封建宗法习俗势力的压迫和摧残,使她不得不再次有悖俗规,未“脱丧”出走帮佣糊口。再嫁,经济没得到一点改善,还是那昔日的“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而这一身衣裙就是压在这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妇女头上的一座大山,使她深感自己在世俗面前的卑贱和羸弱,因而整天“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些衣着的民俗化描写不仅表明了人物的身份,甚至解释了人物命运的变化,都一一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再次,以民俗化的语言来赋予来塑造人物。

农民的语言体现于比兴,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形象传神。作家们虽远离故乡,但对故乡人们非常熟悉,在日常生活语言中,阿Q骂人,总离不开“妈妈的”,或纠缠于儿子与老子的关系,表现出阿Q在礼教重地熏染后心理上积淀的浓厚的宗法文化意识。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粗俗,愚昧的性格,符合人物的身份,教养,透出穷乡

僻壤的原始初民的淳朴气息。

鲁迅的乡土小说通过对民俗的审美观照,塑造出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展并深化了现实主义的美学意蕴,有力地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王光东《民间意义的发现——五四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上海文学》2001

【4】刘丽华《民俗文化与小说的人物塑造——论20世纪初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科技创新导报》2009 第二期

【5】吴昌友《论民俗与鲁迅小说人物塑造》《西藏大学学报》1994第三期

【6】魏福惠《乡土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描写与民俗文化批评》《民间文学论坛》1997第二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