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新课位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重点介绍打点计时器这一高中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3.将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为“用一条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逻辑线索不一样。
二、学生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做的几乎都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实验,而且实验处理的方法、手段与高中相比也大不相同,本次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不管是在理解上,还是在操作上,难度可能都非常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速度的计算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现在要通过实验测量并处理纸带上的信息,可能还是难题。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比较高涨,探索精神比较强,对物理探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大的方面来看,教材上明确指出中学生做实验,出于以下几个目的:1.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
3.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就本节实验课而言,我们需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优质教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安装和使用。
2.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学会粗略测量瞬时速度。
3.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掌握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图象的画法及对图象理解。
【教学过程】(一)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原理:被交变磁场磁化的振片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动,振针打在复写纸上使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电火花计时器原理:(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步骤详见课本P22)〖思考与讨论〗注意: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
3.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时再拉动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止点迹太密集。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方法: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说明:理论上讲如果这两点离E点越接近(即Δt越短),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实际操作时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四)用图像表示速度(直线运动)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v-t图象的画法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思考:怎样画出速度—时间图象?为什么要用平滑的曲线“拟合”?2.v-t图象的信息(在第二章总结)⑴任一时刻速度的大小和方向⑵速度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的时间……例:(P26:问题与练习T3)要求:根据v-t图象叙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典型例题】因是( D )A.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C.电源频率不稳D.打点针压得过紧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B )A.时间间隔B.位移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楚的点开始,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表明0、1、2、3…,量的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为s3=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1=0.3 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3=0.48 m/s,据此可判断小车做加速运动。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x/t。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速度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2. 采用实验法进行速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讲解: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
2. 实验桌椅和实验器材。
3. 实验指导书和教材。
4. 电子秤和尺子。
八、教学步骤1. 检查打点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打点计时器。
3.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数据。
4.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计算速度。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九、教学反思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后作业a.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b. 如何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c.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d.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e. 从实验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和位移)2. 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利用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会测量瞬时速度3. 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的速度---时间图象1. 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水平2. 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3. 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水平,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4. 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即要动手,又要动脑5.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2. 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3. 体验用图象方法描绘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并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3. 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三、教学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水平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四、教学设计[新课导入](5分钟)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物体的速度在持续变化时.为了简化我们今天只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在持续变化,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准确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怎样记录呢?课堂活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用彩笔和纸带模拟打点计时器.思考1. 彩笔打出的点能不能准确记录纸带的位置?2. 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拉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无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彩笔打出的点能够记录纸带的位置.但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拉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影响(拉的越慢纸带上点越密,反之就会越稀疏)考虑到用手打点的时间间隔不能准确相等,所以无法准确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原因在哪? 生:原因出在用手打点时的时间间隔不能严格相等,要是有一台打点时间间隔严格相等的仪器问题就能够解决了.新课教学(25分钟)师: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打点计时器就是能够精确记录时间间隔和位移的仪器.一电磁打点计时器1.振片 2。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3.“0、2”两点离“1”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1”点的.
三、用图象表示速度
1.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设定合适的刻度,注明单位.
2.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在图象中严格按实验数据描点.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图象.
3.根据实测数据所描的点,可以从这些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从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
四、教学方法
建议使用教具或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环境。
五、教学过程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一)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把复写纸片套在,并且压在纸带上面,振针位于复写纸片的方.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用导线接到的低压交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
(二)数据处理
1.从能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
2.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为.
3.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打下这两点时间内的.
4.速度的实际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所以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
学段学科
高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作者
物理组
学校
通河一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速度,能够描述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方法。
3.学会使用实验数据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1.手持打点计时器2.直线轨道3.小车/小球4.计时器5.长尺子/测量仪器6.纸和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约5分钟)教师可以开始此教案前,先引入活动。
可以提问学生们,什么是速度?他们在生活中如何描述速度?让学生们简单描述几个速度场景,如跑步、自行车骑行、汽车行驶等。
引导学生们思考速度与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Step 2:引入打点计时器(约5分钟)将手持打点计时器展示给学生们。
解释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示范操作)使用打点计时器,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准确地测量速度。
Step 3:实验准备(约1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条直线轨道、小车/小球,并放置在桌面上。
2.学生使用尺子或测量仪器测量轨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确保每个小组轨道长度一致。
3.学生在轨道上标出起点和终点,并记录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4.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和计时器准备进行实验。
Step 4:实验步骤(约30分钟)1.学生将小车/小球放在轨道起点。
2.一个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一个学生使用计时器。
3.学生A按下打点计时器的按钮,学生B同时开始计时。
4.学生A轻推小车/小球,让它沿轨道滑行到终点。
5.学生B在小车/小球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
6.学生A在小车/小球到达终点时停止打点计时器。
7.学生A和学生B记录下给出的数据。
Step 5:计算速度(约15分钟)1.学生计算小车/小球的速度。
速度(v)=距离/时间。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并填写到记录表中。
Step 6:数据分析(约15分钟)1.学生将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并填写到数据表中。
2.学生使用数据进行分析,讨论速度的变化情况。
可能存在的因素包括小车/小球的质量、起始位置、施加的力等。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教案标题: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速度测量;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打点计时器;2. 直线轨道或平坦的地面;3. 物体(如小球、小车等);4. 计时器;5. 计时器记录表格;6. 计算器;7. 实验记录表格;8.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定义,并与他们讨论速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实验设计:1. 解释实验的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直线轨道上的速度。
2.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速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置在水平的表面上,确保其平整和稳固。
2. 将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轨道的一端,并确保其与轨道垂直。
3. 将物体放置在轨道的起始位置,并确保其静止。
4. 请一个小组成员按下打点计时器的开始按钮,并同时释放物体。
5. 打点计时器会记录物体通过不同位置的时间间隔。
6.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准确的平均数值。
数据记录与分析:1. 学生使用计时器记录表格,将不同位置的时间间隔记录下来。
2. 学生计算每个位置的速度,公式为:速度=距离/时间。
3. 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表,并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解释速度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报告:1.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2. 提供学生实验报告模板,并指导学生按照科学报告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3. 引导学生分享实验报告,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方案,例如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斜度的斜面上的速度。
2.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例如研究速度对于不同运动方式(如步行、跑步、自行车等)的影响。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打点计时器;2.平直的跑道;3.计时器;4.实验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引入问题: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运动同样距离的速度会有所不同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内容:请对此进行思考并简单说一说你的观点。
Step 2 导入概念1.教师介绍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移动的距离/移动所需的时间。
Step 3 实验设计1.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设备:打点计时器、跑道和计时器。
2.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测量其在跑道上移动的距离,并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移动所需的时间。
3.学生记录实验方案和所用设备:实验方案:选择一个物体,在跑道上划出一段固定的距离,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然后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移动所需的时间。
所用设备:打点计时器、跑道、计时器。
4.学生讨论和选择适当的实验距离和时间间隔。
Step 4 实验操作1.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并记录数据。
3.学生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移动所需的时间,并记录数据。
Step 5 数据分析与讨论1.学生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2.学生讨论结果: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速度是否相同?是否存在变化?为什么?Step 6 实验总结1.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速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速度的计算是移动的距离除以移动所需的时间。
2.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速度受到时间的影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教学延伸1.针对优秀生补充讲解其他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如加速度等。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案 人教课标版1(精美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案人教课标版1(精美教案)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案人教课标版1(精美教案)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点有三点。
一是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中的作用。
二是知道如何计算纸带上个点的速度。
三是会在图像中描点,拟合曲线并描绘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介绍电磁阻攻计时器和电火花阻攻计时器的基本形成,晓得阻攻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并可以采用阻攻计时器。
.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并会测定平均速度。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会用图象则表示速度变化规律的方法,可以用光滑曲线“插值”坐标系中汤泽市的点。
教学重难点:、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控了描写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及,,的关系,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只要课前搞好复习,掌控本节课内容就比较难。
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课时精心安排:课时。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长木板,小车细线及钩码,坐标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师:明确提出设想:恳请两位同学合作用彩笔和纸带演示阻攻计时器生:思索小组讨论.彩笔拿下的点能无法科东俄培育学确记录纸拎的边线?导入:.在阻攻时间间隔大致天道动手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件难的同的情况下,纸带带动的实验的事,特别就是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时.为了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存有能力以精简,我们今天只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当及分析并无影响?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在不断变化,必须实验的师:总结:彩笔拿下的点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必须精确记录物体能力以记录纸拎的边线.但在的运动信息.怎样记录呢?阻攻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带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存有影响(扎的越慢纸带上点越墨,反之就可以越稠密)考虑到复习检查:评测用手阻攻的时间间隔无法精确成正比,所以无法精确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原因在哪?生:原因表面化用手阻攻时的时间间隔无法严苛成正比,要是存有一台阻攻时间间隔严苛成正比的仪器问题就可以化解了。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使同学们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在探究过程中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计算。
3.会测平均速度,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定。
4.通过探究实验,学会测平均速度。
教学重点1.常规实验: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和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测平均速度。
2.DISLab实验:正确使用多轨道仪器和利用软件处理数据。
学时难点1.常规实验: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和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测平均速度。
2.DISLab实验:正确使用多轨道仪器和利用软件处理数据。
教学活动【导入】1.提出问题:(奥运会-刘翔比赛图片和视频)其中刘翔成绩12秒88获得冠军,12秒88代表什么含义。
教师:其实类似课本中所提出的问题还很多,如龟兔赛路中,从物理学角度如何探究,在比赛中龟兔谁跑得快,看过《动物世界》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探究欲望,是猎豹快还是人跑的快如何比较。
今天我们就用学探究的方法,知道如何确定速度的变化,进而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讲授】一、探究实验1.测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实验目标: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2)实验原理:常规实验:利用刻度尺测出纸带上某一个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根据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 ,算出此两点的时间,然后利用v=s/t求出此两点小车平均速度。
DISLab实验:小车上挡光板的宽度d一定,小车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板遮光时间通过采集器记录到计算机DISLab软件中,自动可以求出经过d距离的平均速度。
(3)需要收集的实验数据:常规实验:位移、时间如何收集:用刻度尺测位移;利用打点计时器频率50H 时间。
DISLab实验:光电门的宽度(4)实验过程:常规实验:①安装仪器:②开始实验③数据处理④得出结论DISLab实验:①安装仪器:②开始实验③记录数据④得出结论(5)结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常规实验: 附记录表格(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活动】二、课堂小结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
人教版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教案
§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课时)一、 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技能:()知道计时器种类、结构、工作电压和频率(周期)(2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 掌握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4) 能测定平均速度,画出 v-t 图象,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 过程与方法:(1)能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 掌握建立图像的一般规律,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 掌握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近似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及科学态度(2)注意培养学生的尊重原始测量的数据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 设计思路本课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堂涉及实验的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打点计时器是一个既重要又较难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多想“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常常有许多疑惑:什么是打点计时器,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又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如何利用测出的速度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等,因此本课也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而展开教学活动。
在这些问题中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清晰的点是关键 (当然后几个问题都很重要) ,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多次遇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边讲.边.做..的方式,特别要让学生多练, 遇到问题也 要让学生多想,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并引导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际演练来加深理解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测定瞬时速度,画出 V-t 图象,并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策略:采用边讲边做的方式,遇到问题让学生多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并引导 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获奖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项目内容课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改正与创新1.知识与技术⑴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⑵掌握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办理的能力。
⑶能测定均匀速度,画出v-t图象,经过图象来剖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2.过程与方法教课⑴能剖析、办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标⑵掌握成立图像的一般规律,认识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⑶掌握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刹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均匀速度这一近似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⑴注意培育学生养成优秀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
⑵注意培育学生尊敬原始丈量数据这一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要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教课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办理。
测定刹时速度,画出v-t重、图像,并经过图像来剖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难点教课准备课型课时 1 课时安排新课导入教课直接丈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在丈量时过程能够试试经过丈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经过计算或作图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在实验中,我们能够使用秒表和尺子,直接丈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但当物体运动速度太快时,采纳这类方法的测量偏差较大.打点计时器就是一种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我们能够经过丈量位移和时间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快慢.【讲堂活动】同桌的同学合作,简略模拟打点计时器.1.同桌两位同学之间,一位同学手拿一枝彩色画笔,另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 1 cm 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迟缓向前移动.你依据必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比方每秒 1 次,或每秒 2 次),比比看,看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想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2.两位同学竞走竞赛,为了比较他们的运动状况,此刻让每位同学都提着底部穿孔、漏沙比较均匀的两个沙袋一同竞走,而后经过他们的漏沙状况来判断他们的匀速运动状况和加快状况.以上两个研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打点计时器经过打点达到计时目的的原理.学生做完后议论.剖析 1:相邻两点问的距离跟着牵动纸带的速度的增大而加大.纸带运动的快慢不均匀,点子的间隔也不均匀,但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没有影响.剖析 2:参加竞走的两人若运动快慢比较稳固,则漏沙比较均匀,若加快运动,会发现快的时候漏沙少,慢的时候漏沙多.(引入打点计时器)一、电磁打点计时器阅读课本,指引学生注意其要点:察看打点计时器并阅读其使用说明书,明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沟通与议论】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沟通电源工作,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何?剖析:原理中是靠电流方向的改变来改变磁铁的磁场方向,进而促进振动片上下振动,并且振动片的振动周期与电源的电流变化周期一致.若使用50 Hz 的沟通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 02 s.这个值正好§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种类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 10V 以下低压沟通电f=50Hz 表示每隔打一个点构造:板书工作原理:设计使用步骤:(看书)先接通电源,待振针稳固后再开始操作.的时间,某时辰对应的地点.(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 220V 交变电压,打一个点工作原理:差别:电磁:振针和复写纸电火花:电火花和墨粉盘点的剖析纸带能直接反应:运动二、实验中纸带上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学生还不娴熟,个别学生关于速度的计算还没能掌握。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物理必修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物理必修一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物理必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物理必修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3.理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教学重难点1.使用打点计时器.2.测瞬时速度的方法,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3.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教学过程[知识探究]一、了解打点计时器1.作用及分类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2.电磁打点计时器(1)工作电压:6V以下的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原理: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3.电火花计时器(1)工作电压:220V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4.两种打点计时器误差比较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对纸带运动阻力极小,因而系统误差较小.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V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交流电).(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n-1)×0.02s.(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6)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注意事项(1)打点前应把手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2)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3)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n个点之间的间距Δx,n个点之间的时间Δt=(n-1)×0.02s.则平均速度v=Δx/Δt.2.根据打点计时器计算瞬时速度(1)原理:取包含某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根据v=Δx/Δt测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位移来计算.如图1所示,E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F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E=Δx/Δt.图1(2)数据处理: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B、C、D、……,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再算出OA、AB、BC、……的距离x1、x2、x3、…….图2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A、B、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x1+x2)/2T、vB=(x2+x3)/2T、vC=(x3+x4)/2T、vD=(x4+x5)/2T、…….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位置ABCDEFGv/(mos-1)3.注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B、C、D……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可以间隔T=0.1s(即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Δt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xn+xn+1)/2T.四、用图象表示速度[问题设计]某同学根据打出的纸带,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见下表.t/s0.10.20.30.40.50.60.70.8v/(mos-1)0.700.901.101.151.201.231.401.30(1)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图3中作出物体的v-t图象.图3(2)v-t图象是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v-t图象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3)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象有什么特点?答案(1)(2)v-t图象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v-t图象中可知任意时刻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典例精析]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正确;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答案BCD例2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纸带上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解析从打点计时器的用途出发对选项进行筛选.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点迹越密物体运动越慢.答案ABC例3如图4所示是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的距离x1=5.18cm,1、2间的距离x2=4.40cm,2、3间的距离x3=3.62cm,3、4间的距离x4=2.78cm,4、5间的距离x5=2.00cm,5、6间的距离x6=1.22cm(每0.02s打一次点).图4(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2345v/(mos-1)(2)根据(1)中表格,在图5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图5解析(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包含该点的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打1点时:v1=(x1+x2)/4T≈1.20m/s,打2点时:v2=(x2+x3)/4T≈1.00m/s,打3点时:v3=(x3+x4)/4T=0.80m/s,打4点时:v4=(x4+x5)/4T≈0.60m/s,打5点时:v5=(x5+x6)/4T≈0.40m/s.将数值填入表格中.位置12345v/(mos-1)1.201.000.800.600.40(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减小.答案见解析[自我检测]1.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并压在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答案交流限位孔复写纸(n-1)×0.02sBAEDCF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6所示,则:AC=mm,AD=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m/s.图6答案14.025.00.350.420.35解析AC=14.0mm,AC间的平均速度为xAC/2T=14.0×10-32×0.02m/s=0.35m/s;AD=25.0mm,AD间的平均速度为xAD/3T=25.0×10-33×0.02m/s≈0.42m/s.对描述B点的瞬时速度来说,AC段所取的位移间隔更小,更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m/s.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二】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打出的纸带计算打几个点所用的时间,会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能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纸带的瞬时速度,认识v-t图象,并能根据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有三个目的:(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瞬时速度;(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一个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对高一新生来说是全新的。
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了解,掌握其使用方法。
由纸带上某两点间的位移△x和相应的△t 就能算出它们之间的平均速度。
与过去的教学不同的是,教材由此又向前走了一步,说明在△x(或△t)很小时,这样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看作瞬时速度,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瞬时速度。
对于这一点,老师们可能还不习惯。
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物理教学过于理想化、绝对化,或说与实际问题的距离比较大。
实际的测量技术测得的瞬时速度都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瞬时速度。
例如汽车上的速度计,无论是用离心测速的方法还是用发电机测速的方法,转动部分都有一定的惯性,对速度变化的反应都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它们实际测得的速度都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极限”。
本节要求用很小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除了有意加强瞬时速度的理解外,也是拉近物理课与实际、与技术的距离。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加强对瞬时速度的理解,拉近物理与生活、模型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素养和学生的发散思维用图象表示物理量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加强了很多。
这节实验之后用图象表示速度时,思路与过去有些不同:过去在描点之后往往说,“用一条直线(或××曲线)连接这些点……”,为什么要用直线(或××曲线)而不用别的曲线?因为在过去的实验中我们都已经知道,坐标系中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直线(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物理人教必修1)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材分析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也为学习下一节“加速度”概念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信息。
2、会安装纸袋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记录的信息来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原理。
3、明确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像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像,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像培养学生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用图像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简洁性。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确定相邻两点间的时间,并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在某点的瞬时速度。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成,知道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
2.学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并学会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新课位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重点介绍打点计时器这一高中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3.将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为“用一条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逻辑线索不一样。
二、学生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做的几乎都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实验,而且实验处理的方法、手段与高中相比也大不相同,本次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不管是在理解上,还是在操作上,难度可能都非常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速度的计算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现在要通过实验测量并处理纸带上的信息,可能还是难题。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比较高涨,探索精神比较强,对物理探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大的方面来看,教材上明确指出中学生做实验,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1.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
3.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就本节实验课而言,我们需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觉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升直观认识,拓展课堂容量。
录制播放学生视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和穿新能力。
教学中展示数字传感器,拓展学生见识,提高学生兴趣。
依托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时代的教学理论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运用图、文、声并茂,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的情景,刺激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通过制作课件,构建一个问题情境,课堂上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
六、教学流程设计
预习任务:自制打点计时器(图1)
1.根据课后第四题中情境,利用刻度尺、表、彩色画笔、
纸带,由两位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实验,测量手拉动
纸带的平均速度!
2.在操作、计算时遇到怎样的问题?
3.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改装利用的打点计时装置?
(二)小组展示
(学生)学生展示实验并讲诉如何测量手的速度和遇到
的问题!(图2)
(每隔1s在纸带上点一个点计时,完成后,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之间距离,然后除以对应时间,便可以算出两点间对应手的平均速度)
(遇到的问题)在每隔1s点一个点时,由于受到反应时间影响,不能准确计时。
(遇到的问题)如果手拉动纸带的速度过大,每隔1s点一个点不实际,必须加快点点,而加快点点则不方便测量点点时间。
(老师)肯定学生想法,同时提出第三个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改装利用的打点计时装置?
(学生)学生展示:想法有:1、滴水法2、钢琴节拍器3、电动机4、电动缝纫机5、闹钟
(老师)辅助学生展示了部分想法。
(图
3、图4)
(老师)肯定并表扬学生的想法,同时
总结,无论采用哪种计时方式,只要能
够利用纸带和计时仪器,准确测量出点
之间对应的位移和时间,我们便可计算
其对应的平均速度。
同时应指出,以上方法,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能方便的准确测量出打点计时的时间间隔。
引出打点计时器。
(图5)
(三)实验探究
(老师)组织学生观察实物,对照实物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其结构、各部分名称、工作原理和使用方
法。
(图6)
以电磁为例
简要介绍其
计时原理,
使是学生了
解该仪器为
什么会每隔相等时间0.02s打一个计时点。
(图7)计时原理,使是学生了解该仪器为什么会每隔相等时间0.02s打一个计时点。
(图7)
(学生)观察实物,阅读说明书,了解打点计时器
(老师)组织学生按照课本规步骤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不同速度拉动并打出几条清晰的纸带,观察纸带上点的疏密分布,感知其与拉动纸带快慢的关系。
创设环节:小组之间利用纸带比一比,哪位同学看谁的手最快?(图8)
(学生)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不同速度拉动并打出几条清晰的纸带,观察纸带上点的疏密分布,感知其与拉动纸带快慢的关系。
(学生)学生完成后,展示、说明、对比
(老师)总结归纳:1、实验中,在测量距离时,一般采用测量1、2、3、4点到0的距离,用做差的方法来计算0-1、1-2等两点之间距离,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小测量误差。
(图9)
2、利用极限思想,理论上,点E附近距离越近,两点间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
但在实际测量时,并不是越近越好,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都应兼顾。
(图10)
(老师)组织学生选择一条清晰的纸带,完成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图11)
提出问题:除了看纸带各点疏密变化和计算各点速度,还能利用哪些数学工具来判断观察速度变化?
(学生)各组选择一条清晰纸带,每隔相同计时点取几个计数点,计算其对应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思考问题
(老师)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判断速度的快慢变化的方法:
(1)纸带计时点分布的疏密变化。
(2)将各点的瞬时速度计算后填入表格后观察速度随时间变化。
(3)建立v-t图象,根据表格中对应的数据描点连线,直观观察。
在图象讲解中,重点强调建系、标明物理量和单位、选择合适标度、描点、最终用一条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直观观察速度的变化。
(图12)
组织学生在坐标纸上完成v-t图象,巩固新知
(五)回归生活
(老师)提问:生活中常见测速方式?
(学生)展示
(老师)补充并演示两种实验方法,拓展学生见识展示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图13)
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图14)
七、教学特色
1.本次教学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设计好的思路、实验,照本宣科,而是大量设计环节组织学生
去讨论、创新、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自主设计了各种计时装置并做了演示视频,如滴水计时、电动机计时等,展示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我重点点评、归纳了实验的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严密的物理思想。
3.展示实验室中多种测速方法,比如利用传感器直接利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并可利用各种工具显示物体速度变化,比如v-t图像;实验室中也常利用气垫导轨、光电门测量显示物体速度和其他需要数据。
拓展学生见识,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爱上物理、爱上科学,从而实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