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名词解释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强悍总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强悍总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强悍总结-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货物)和服务:)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货物)和劳务:)的活动。

3.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也称一般贸易体系。

它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据此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人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4.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也称特殊贸易体系。

它是以货物通过关境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5.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它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额等于一国一地区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6.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剔除价格变动后的对外贸易额。

以此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计·算时可10.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另一种称为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存人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境的活动。

11.国际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按照关税及贸易总协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议》,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它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它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参加方在其它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它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问答(提纲)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问答(提纲)

国际贸易学一. 名词解释净进口与净出口:出口部门与进口竞争部门:总贸易与专门贸易:要素服务贸易与非要素服务贸易:三国间贸易: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要素分工: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国际价值: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比较成本:要素禀赋比率:要素密集度: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技术差距论:国家竞争优势:商品交易所: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调拨价格:贸易条件:各类贸易条件指数的概念:国际需求方程式:均衡贸易条件:提供曲线:罗伯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节约劳动(资本)型技术进步:最适当关税: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贸易保护政策:管理贸易制度:重商主义:幼稚工业:适度保护: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肯普标准:假幼稚产业:新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竞争政策:限制性商业惯例: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有效保护率: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互惠原则:专向性补贴:禁止性补贴:可(不可)起诉的补贴:国际直接(间接)投资:边际产业:经济一体化:剩余的出路:干中学:外贸依赖度:进口收入弹性:二. 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何区别?2、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看待它的集中与分散?3、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什么是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有何新特点?5、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源自何处?6、试述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并谈谈一国如何创造条件,利用国际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7、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是如何从价值量方面,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作出解释的?8、试评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9、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作了哪些解释?10、试述产品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1、什么是公司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12、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了哪些积极作用?13、什么是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试述跨国公司运用调拨价格的目的及其限制条件。

国贸习题集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国贸习题集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地活动.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地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地相互依赖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地各国(地区)地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地贸易总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贸易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密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P)中所占地比重.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地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地基本指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指一国地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地比率..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地贸易活动.凡进入国境地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凡离开国境地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专门贸易: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地贸易活动,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地商品,称专门进口.离开关境地商品称专门出口.但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地商品,则不被统计为出口.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即为专门贸易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地生产上有更高地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各国应该按照各自地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地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地产品,将会使各国地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地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地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指出,国家之间应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地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各国都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地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地产品.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地可利用地经济资源地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地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地概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地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地.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地生产要素地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地生产要素地产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里昂惕夫之谜:又称里昂惕夫悖论,是指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采用美国地数据对HO模型所做地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HO模型地结论正好相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创新出来,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改进;到逐步标准化生产,市场不断扩大;再到完全成熟,标准化生产,市场基本饱和;乃至最后被新创新地产品淘汰这样一个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七章进口保护政策:关税一、名词解释:.关税: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计地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地一种税收.关税作为现代贸易制度地一个重要内容,对一国国民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进口附加税: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地进口关税外,还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再征收额外地关税,即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地征收通常是作为一种特定地临时性措施,其主要目地是调节贸易平衡与收支,对某些商品地进口作特别限制,在国家与地区间实行贸易歧视和贸易报复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反倾销税:对实行商品倾销地进口货物征收地一种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地目地在于抵制外国倾销,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经过长期斗争,在年通过建立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地,是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地一种关税优惠待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量税:根据进口商品地计量单位(重量、长度、面积、容积、数量等)作为征税标准,以每一计量单位应纳地关税金额作为税率地关税.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特惠税:全称为特定优惠关税.它是指对从特定国家或地区进口地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地低关税或零关税待遇,其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特惠税有地是互惠地,有地是非互惠地(单向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八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一、名词解释:.进口配额制: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地某些商品地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控制.在规定地期限内,配额以内地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简单而言,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置一定地限额,其目地与征收关税一样,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但与关税不同地是,进口配额是直接地数量控制而不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间接地减少进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绝对配额: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地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超过限额后,就不准进口..关税配额: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地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限额,对于限额之内地进口商品,给予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对于超过限额地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后再允许进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自愿”出口限制: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地要求和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地出口限制,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停止出口.简单而言,就是出口国“自愿”限制其出口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地一种制度.外汇与对外贸易关系密切,如果实行外汇管制,进口商和消费者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也就不可能自由进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技术性贸易壁垒:一国(地区)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而采取地一些强制性地或自愿性地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地商品、服务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形成贸易扭曲,因而具有贸易壁垒地实际效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九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出口补贴:是一国(地区)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地价格,加强其在国(地区)外市场上地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地现金补贴或在财政上地优惠待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地区)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地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地区)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地贷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商品倾销:是指将一国(地区)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地办法挤入另一国(地区)市场内地行动.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地区)货币对外贬值地机会,争夺国(地区)外市场地特殊手段.出口管制: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一定地政治、军事和经济目地,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与先进技术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章贸易保护理论一、名词解释:.重商主义:是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欧洲流行地,主张通过对外贸易差额获取财富地一种经济理论,代表了当时商业资产阶级地利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贸易差额论:又称为贸易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地主要学说,主张国家应允许货币输出购买本国生产所需地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但仍然坚持买少卖多地原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货币差额论:为早期重商主义地主要学说,主张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幼稚产业:是指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具有发展前景,并且最终能够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地新兴产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一、名词解释:.非歧视原则:是针对歧视性行为地一项缔约原则,它要求缔约各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要对缔约对方实施差别待遇.在世贸组织中,非歧视原则主要由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出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其他成员方地产品所给予地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都应当立即无条件地给予缔约对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国民待遇:是指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地外国船舶、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船舶、公民、企业同等待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十二章区域性经济合作一、名词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地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国家实行地某种形式地经济联合,或组成地区域性经济组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关税同盟: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地自由贸易,并对非成员国地商品进口建立统一地关税制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并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政策方面地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一个庞大地经济实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一章合同标地一、名词解释、品质公差:指国际上公认地产品品质地误差,为了明确起见,应在合同品质条款中订明一定幅度地公差.有些工业制成品,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到很精确,可根据国际惯例或经买卖双方协商同意,对合同中地品质指标订有允许地“公差”,这就是品质公差(),即所谓品质公差是指允许卖方交货地品质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合同规定地品质地幅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溢短装条款:在大宗商品地交易中,由于受商品特性,货源变化,船舱容量,装载技术和包装等因素地影响,要求准确地按约定数量交货,有时存在一定困难,为了使交货数量具有一定范围内地录活性和便于履行合同,买卖双方可在合同中合理规定数量机动幅度,只要卖方交货数量在约定地增减幅度范围内,就算按合同规定数量交货,买方就不得以交货数量不符为由而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在规定具体数量地同时,在合同中规定地卖方允许多装或少装地一定百分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性包装: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地包包装,也就是说,在出口商品包装地内外,都没有原产地和厂商地标记,中性包装包括无牌中性包装和定牌中性包装两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定牌:指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地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地商标或牌号,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第二章商品地价格和贸易术语一、名词解释、贸易术语:或称价格条件,它是在长期地贸易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地,是用一简短地概念或外文缩写来表示商品地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买卖双方地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地专门用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即班轮条件.指卸货费用按照班轮做法来办,即买方不负担卸货费,由卖方或船方负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象征性交货:象征性交货是与实际交货相对而言,指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地包括物权凭证在内地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也称“单据买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三章货物地交付一、名词解释.共同海损:是指在海运途中载货船舶遇到危险,威胁到船货各方地共同利益,为了维护船货各方地共同安全或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长有意并且合理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地某些特殊牺牲或支付地额外费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推定全损:是指货物发生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为了避免实际全损所需地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地地地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单独海损:指被保险货物遭到海上风险后,其损失未达到全损程度,这种损失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地利益地损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四章国际货款地收付一、填空题.汇票:指出票人签发地,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地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地票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承兑: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地票据行为..托收:是指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出口取得货运单据后,根据发票金额开具汇票,与货运单据一起交给出口地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地一种结算方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五章争议地预防与处理一、名词解释.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地疏忽或过失,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预防.避免和控制地事件,以至不能或不能如期履约,发生意外事故地一方可以免除履约地责任或推迟履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索赔:指买卖合同地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其遭受损失而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损害赔偿地行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仲裁: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双方所同意地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争议地一种方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六章出口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履行一、名词解释.发盘:在法律上又称要约,是拟交易地一方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人提出订立合同地建议,如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在受盘人接受时承受约束地意旨,即构成发盘.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七章进口交易磋商、合同订立和履行一、名词解释.开证:进口商应在合同规定地开证时间内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书,银行对开证申请书地内容及其与合同地关系、开证申请人地资信状况等进行审核,在确信可以接受开证申请人地申请并收到开证申请人提交地押金及开证手续费后,即向信用证受益人开出信用证,并将信用证正本寄交受益人所在地分行或代理行(即通知行),由通知行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国贸名词解释全

国贸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一国或者一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

3、对外贸易额:一国或者一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货币表示。

4、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Merchandise Trade)。

这一指标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较。

5、总贸易体系:以过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与专门贸易体系标准划分进出口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

5、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 System) 又称为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和统计进出口的标准6、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7、转口贸易:货物消费国和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

7、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

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8、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

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

国贸重点名词解释

国贸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亦称货币供应。

即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

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

即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而不是一个一定时期的变量。

货币供给有狭义、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

高鸿业老师的宏观经济学对货币供给的定义为“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银行和政府所有的货币量。

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或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互相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P22、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 输出入贸易P23、世界贸易: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

P24、外部贸易: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5、内部贸易:地区内部贸易是指同一个市场空间内部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贸易以及这个市场空间内部所包括的各个小的市场空间之间的贸易。

6、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名词解释汇总
16.信息(国际市场信息)与管理要素理论(Theory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elements):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除了需要劳动、土地和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信息和管理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4.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核心观点是: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来自于流通领域;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财富是金银等贵金属,金银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
5.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既包括先天存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也包括后天获得的资源(如资本和技术),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
9.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由于整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增加而导致每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下降。即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只依赖于产业规模,而不是单个厂商的规模。
10.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由于单个厂商自身规模扩大和产出水平增加而导致的平均成本下降。
48.普惠制税(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是联合国体制下的一项贸易优惠制度,安排发达国家给予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主要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进口税率。其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家增加出口收益和促进工业化。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名次解释AB1.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2.不等价交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以高于或低于商品的国际价值的价格进行商品交换,实现价值转移以从中进行国际剥削的现象.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交换所得的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物化劳动量是不相等的.不等价交换的基础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3.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C4.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关税,就叫差价税.5.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的差异,间接的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6.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7.出口向导也称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工业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8.出口信贷是一国为了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由本国银行提供的一种优惠贷款。

9.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10.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11.出口信贷是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12.从价税是按照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D13.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所以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输出入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

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

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

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名义保护率:也叫名义关税率,是指一类商品在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作用下,其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它是衡量一国对某类商品的保护程度的一种方法。

简答题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般说来,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

当非关税壁垒趋向加强,国际贸易的增长将趋向下降;反之,当非关税壁垒趋向缓和或逐渐拆除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将趋于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关税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大幅度地放宽和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1950年到1973年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

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加强,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以直接进口数量限制为主干的非关税壁垒网,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3-1989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5%,1980-1985年降为3%左右。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一般说来,进口国加强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固定了进口数量,将使出口国的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出口商品增长率下降或出口数量的减少和出口价格下跌。

由于各输出国的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同,其出口商品受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同时,各种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的不同,其价格所受的影响也将不同。

一般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这些商品的价格受到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小;反之,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某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其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大。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

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1.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者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税收优惠.2.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集中或持续地大量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3.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4.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国家或政治实体同股票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1.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技术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行业.2.国际服务贸易: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3.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国流动。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定的词汇和术语。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1. 贸易逆差(Trade Deficit)-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超过了出口,导致经常账户出现赤字。

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通常意味着其对外支付了更多的资金,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

2. 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超过了进口,导致经常账户出现盈余。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通常意味着其对外收入超过了支出,可能导致其货币升值和经济增长。

3. 关税(Tariff)- 关税是一种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通过设置关税,一个国家可以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以刺激本国产业的发展或者保护国内市场。

4.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形式的限制和障碍,如配额、进口许可证、质量标准等。

非关税壁垒常被用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5.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 最惠国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优惠待遇。

即一个国家对某个贸易伙伴国实施的优惠待遇,也必须同样适用于其它所有的WTO成员国。

6.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组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而形成的区域。

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通常实施零关税或减少贸易壁垒,以促进贸易流动和经济发展。

7. 关务联盟(Customs Union)- 关务联盟是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更深一步的一种经济一体化形式。

成员国在关税政策上保持一致,并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

典型的关务联盟包括欧盟和东盟。

8. 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 保护主义是一种通过实施贸易限制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政策。

国际贸易原理整理

国际贸易原理整理

国际贸易原理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12):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

2、国际贸易(12):从国际范围来看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活动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

3、对外贸易依存度(28):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以一国对外贸易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以来程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 = 对外贸易额 / GDP、GNP出口依存度 = 出口总额 / GDP、GNP进口依存度 = 进口总额 / GDP、GNP4、里昂惕夫之谜(62):美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但其实际上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与要素禀赋理论恰恰相反,这一现象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5、世界“自由市场”价格含义(89):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预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着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6、贸易条件的含义(96):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表示一个国家出口单位商品与其从贸易伙伴换取的进口商品的比率,一般采用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表示。

贸易条件可以用来衡量一国通过贸易获取利益的状况。

7、关税含义及其主要特点(147):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

主要特点: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

1)关税属于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3)关税可以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4)关税是一国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8、名义保护率(182):世界银行的定义:“对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公式:名义保护率=(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100%一国关税的名义保护率等于该国对该商品征收进口关税的从价税率。

国际贸易概论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概论的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2机会成本3要素价格均等化4特定要素5偏向型增长6动态收益递增7外部规模经8要素流动9跨时贸易10有效保护1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2 机会成本: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最优替代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方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3 要素价格均等化: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将因国际贸易而趋于相等。

4 特定要素:国际经济学家把锁定在产业中的要素称为特定要素,只能用于特定部门的生产而不能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

5 偏向型增长: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就会产生偏向型增长。

6动态收益递增:指由于行业的累积产量增加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作用导致行业中每个单独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形。

7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8 要素流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9 跨时贸易:指用现在的商品换取未来的商品的交易方式。

10有效保护:指整个灌水制度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增值的影响。

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1、假定世界经济的版图由AB两国,A国1200劳动B国800劳动,(1)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2)假定世界相对需求表示如下,a,在相对供给曲线同一张图上画出世界相对需求曲线b,计算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多少?并描述本题的贸易模式。

(3)假定A国现有2400的劳动,求新的苹果的均衡(1) (2)a,相对需求曲线包括(1/5,5),(1/2,2),(1,1),(2,1/2)几个点,如图ABCD四点。

b,苹果相对价格的均衡点是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相交点,也就是点(1/2,2),即相对需求曲线与相对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的相交点。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

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过境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越第三国的国境。

复出口贸易:也称再出口贸易,指一国商人把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买进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国外的商品贸易活动。

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人力资本:指投入在劳动力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可将其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而产生的报酬递增。

外部经济: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

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

战略性产业:承担巨大风险,须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高技术产业,以及对本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

三、国际贸易措施关税:一国海关在进出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口商强制征收的一种税收。

普惠制: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其征收关税的依据,包括两部分,一是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二是关税税率表。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指一国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

倾销: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完税价格: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征收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货物按此价格照章完税。

名义保护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进口货物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之比。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2、国际经济协同机制:就是所指在各个国家或国际非政府之间,以发达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就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展开磋商和协同,适度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联手实行干涉的政策行动,以减轻政策外溢效应和外部经济冲击对各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同时实现或保持世界经济平衡,推动各国经济稳定增长。

3、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4、国际经济关联度:国际经济关系行为主体及整体表现形态、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相处原则、相同类型国家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国际经济关系的协同、影响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等问题。

5、买方信贷:是出口国银行直接向外国的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6、国际加工加装贸易:由国外委托方提供更多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队、服务设施件和外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更多设备,由承揽方企业按委托方的建议展开加工加装。

成品缴委托方在国外销售,承揽方缴纳工缴费、对于委托方提供更多的设备价款,可以融合补偿贸易的作法,以劳务税金的工缴费抵偿。

7、补偿贸易: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8、跨国公司:就是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存有业务,通常指规模非常大的公司。

这些公司在相同的国家或地区建有办事处、工厂或分公司,通常除了一个总部用以协同全球的管理工作。

9、国际技术贸易: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汇总1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货物、服务交换的活动。

1.2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状况。

1.3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服务、货物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处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

1.5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国、各洲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1.6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获得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

2.2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因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导致较大生产批量,经济是指成本的节约,效益的提高或报酬的递增。

3.1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其表现形式是货物、服务、生产要素的交换。

3.2 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同时出口同一产业的产品。

4.1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4.2 包销包销是指卖方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和期限内,把指定的产品出售给指定的买方。

4.3 寄售寄售是指货主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先把货物运往国外市场,委托指定商号代销其货物,待货物售出后才收回货款,并支出代销商代垫的费用和佣金。

4.4 商品期货交易商品期货交易是指按一定的规章制度买卖期货合同的有组织的市场。

4.5 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

国际贸易术语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术语名词解释汇总

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交换活动。

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3、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1、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各种计量单位表示的贸易数量,能准确反映贸易规模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2、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3、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4、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5、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进出口贸易,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内部规模经济:指来源于单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报酬的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悲惨的增长:在极端的情况下,大国的经济增长使贸易条件发生很大的恶化,贸易条件的恶化对该国社会福利的负面效果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福利的增进效果,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因增长而下降,这种情形就是所谓悲惨的增长。

保护产业选择的“穆勒标准”:如果某个产业由于缺乏技术方面的经验,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在一定时期的保护下,该产业能够提高效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存在下去,并取得利润,该产业即为幼稚产业。

概括如下几点为:(1)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时期就应取消保护。

(2)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

(3)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

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23.经济同盟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货物、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逐步废除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便一体化的范围由货物生产、交换扩大到分配领域。

24.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与金融、贸易等政策方面均完全协调一致,实行统一经济政策。

27.跨国公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后,一国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国际贸易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

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进口配额制:它是直接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11.6.8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11.6.8

一、名词解释1、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4、易货贸易:是指在换货的基础上,把等值的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直接结合起来的贸易方式。

5、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销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又称划拨价格.它不受市场一般供求关系的影响,是跨国公司借以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手段。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7、多边出口管制: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8、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9、自由经济区:一国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在国内适当地区专门划出一定范围,实行豁免海关管制,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10、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1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12、服务贸易自由化: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五、简答题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答: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用以反映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对外贸易系数,系一国的对外贸易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答: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离开国境的商品总额为总出口额,进入国境的商品总额为总进口额,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离开关境的商品总额为专门出口额,进入关境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总额为专门进口额,专门贸易等于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

答: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即使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只要生产国与消费国未直接交易而是通过第三者转卖的,也属转口贸易。

间接贸易:指商品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时通过第三国转口的买卖。

对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这种买卖属于间接贸易,对第三国来说,也可称为转口贸易。

答: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商品与劳务的对外交换活动就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看,这种活动就是国际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狭义):国际服务贸易是各国或地区之间跨越国境的服务提供和接受。

按照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广义):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答: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答: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产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并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

答: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

由于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答: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

答:一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

P299面的表格
答:区域经济—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

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了在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另外,成员国之间还规定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统一的限制政策,关税同盟外的商品不论进入哪个同盟内的成员国,都将被征收相同的关税税率。

共同市场:指除在共同市场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共同市场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移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70年已接近此阶段。

答:绝对配额:是进口配额制的一种。

进口国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一个最高限额,在最高限额内准予进口,超过这个最高限额则不准进口,在具体实施中分为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和进口商配额三种。

进口附加税:指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往往还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这种额外加征的关税.就叫进口附加锐。

它通常是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其目的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危机,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或对某个国家实行报复、歧视和制裁等。

进口最低限价制: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

答:普遍优惠制下适用的进口关税。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答:出口方银行直接想外国的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的银行提供的贷款。

其附带条件就是提供的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山品,因而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买方信贷也被称为约束性信贷。

答:外汇倾销:这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当一国贷币贬值后,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上外币标价,其价格将比以前降低,这样可以提高该商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

与此同时,对货币贬值国来说,其进口商品纳价格反而上涨了,从而可以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使货币贬值起到了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手机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
答:国民待遇条款是法律待遇条款的一种。

它的基本要求是:缔约国的一方根据条约的规定,应将本国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权利和优惠扩及缔约国对方在本国境内的公民和法人。

根据国民待遇原则,缔约国一方的公民和法人在缔约国另一方可以享有该国公民与法人同样的待遇。

国民待遇适用的对象通常还包括船舶。

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利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答: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

答: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

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设备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答:是指在关税同盟成立以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关税同盟国转为由同盟国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但如果同盟国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建不一定是世界上该产品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以前真假,消费开支加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答:技术性贸易壁垒(狭义)WTO《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包含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广义)除狭义中所包含外,还包括卫生与植物卫生检验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未定,绿色规定等。

这些规定往往以保护环境、维护生产、消费者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理由而制定。

有些规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往往使国外商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的所用。

一定条件下,即成为贸易壁垒。

答:进口替代:指在50年代到60年代提出的风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外贸战略。

其基本含义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用国产商品去取代进口商品,从而减少进口,节约外汇,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

平衡国际收支,实现本国工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到60年代,进口替代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又称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一种外贸战略。

它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出口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多样化及其发展、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60年代起,一些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就实行了出口替代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结国对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全世界的瞩日。

答:出门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其内进行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答: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生产国(出口国)与消费国(进口国)就该项商品的价格、购销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