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答案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16a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7.png)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1.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
2.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3.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
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汰其余以奉虎,4.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每处1分,不该划线处划线每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5.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6.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7.凡兵上义。
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8.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9.诸阮皆能饮酒,阮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
10.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
11.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1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3.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4.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fd4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c.png)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而忧心,丧服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割地分民,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对天下的贤士以礼相待。
“忧”的宾语为“海内之患”,所以应在“患”后面断开,排除AC;“封”的宾语为“功臣之后”,所以应在“后”后后面断开,排除B。
故选D。
参考译文:秦二世继位后,天下没有人不观望他的政策。
受冻的人渴望粗布短衣而挨饿的人渴望粗茶淡饭,天下人的呼声,就是新皇帝的资本。
这就是说对劳苦民众的愿望很容易用仁政来满足。
假如二世具有普通君主的能力,并且任用忠臣贤士,君臣同心治理好天下是没问题的,若是二世能在守丧期间纠正先帝的错误,把土地分给百姓,并且分封功臣的后代,创建封国设置国君来礼敬天下人,大赦天下免除酷刑,废除罚没官奴和污人身体的刑罚,让罪犯各自返乡,打开国库,散发钱财,赈济孤独穷困的人,减轻赋税和徭役,帮助百姓走出困境,减轻刑法来延续前面的政策,使天下的百姓都能重新做人,改善品行,各自谨慎地约束自己,满足万民的愿望,再用威严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定了。
在四海之内,都安居乐业,只怕发生变乱,即使有狡猾的人,也不会产生背叛皇帝的想法,那么不法的奸臣就不能掩饰他的阴谋,而暴乱的恶行也可以制止了。
2.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常常徘徊于松柏之下,咏诵诗书,志气高昂而不受拘束,平生不与俗人交往。
“诗书”是“咏”的宾语,“诗书”后断开,“志气”是“跌宕”的主语,“志气”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俗人”是“与”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
参考译文:我的朋友袁炳,字叔明,是陈郡的阳夏人。
这人是有才德非凡的文人,小时候就有出众的才华,学习上几乎没有不读的书,写的文章洒脱豪迈,清新脱俗超出当时的人。
用心读书,不拘泥于篇章字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71240f55270722192ef788.png)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断句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练习断句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59fb7b0717fd5360cdca7.png)
●断句练习11.董叔将娶于范氏。
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
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一舵工而已矣。
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3.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4.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5.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6.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7.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13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8.png)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亡。
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
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
”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不知援例请平。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选自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B.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C.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D.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终养,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如《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B.贽,本义指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即见面礼,引申为持物以求见、赠送,文中指上级向下级索求厚礼。
C.解组,组指旧时官印上系结的丝绳;解组指解下官印,辞官卸任,与“致政”“解褐”同义。
D.季世,季指末了,“季世”即末世;季也可以指兄弟排行中次序最小的,如“季父”,即小叔叔。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复斋以孝为先,以善为本。
他为终养母亲推辞了上司的引荐;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
B.张复斋清正廉明,刚正不阿。
在金溪为官时,不愿屈从上级官员的厚礼索求,就辞官回家,百姓挽留哭送。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a3b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b.png)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本文档为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的完整版,包括练题和答案,旨在帮助考生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
以下是练题及答案:
练题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答案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以上是本文言文断句练题及答案的完整版。
希望考生们通过练能够提高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练参考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均为作者根据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的常见题型和答案所编写,具有独立性和参考性。
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文献内容。
如有任何变动或疑问,请及时与作者联系。
*。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2e28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c.png)
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高三)用“ / ”线给以下文段断句:(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医生,名蔑。
乡校:当时地方民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 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九)( 赵围于秦) 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十)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十一)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十二)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文言文断句加强训练参照答案(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看法有片金 /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 / 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 歆废书出看 / 宁割席分坐 / 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好像没见到同样,照旧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得手里看了看,而后抛弃了。
高考文言文提升训练:文言断句新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提升训练:文言断句新题专练(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95da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7.png)
高考文言文提升训练:文言断句新题专练(附答案解析)1.【广东省深圳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原文节选:晏②以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
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
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以济民者,则又不然。
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
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注]晏:刘晏,唐朝明相。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纴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2.【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原文节选:杨诚斋夫人罗氏,年七十有余,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之服役。
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
清晨寒冷,须使其腹中略有火气,乃堪服役耳。
”东山曰:“夫人老,且贱事,何可倒行逆施乎?”夫人怒曰:“我自乐此,不知寒也。
汝为此言,必不能如吾矣。
”东山守吴兴夫人尝于郡圃种苎躬纺缉以为衣时年盖八十有余矣。
东山月俸,分以奉母。
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券,曰:“此长物也,自吾积此,意不乐,果致疾。
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
”(节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诚斋夫人》)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东山守吴兴A夫人B尝于郡圃C种苎D躬纺缉E以为衣F时G年H盖八十有余矣。
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原文节选:孟子之适魏,正当魏人败于马陵,秦人掳其公子卬,魏之为国可谓困矣。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盖其兵屡败意夫孟子之来必有奇谋秘计以取胜于邻国而洗其屡败之过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共10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d15f6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7.png)
高考语文文言短文断句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2.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二)1.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2.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三)1.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四)1.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2.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五)1.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2.(唐)德宗问陆贽以当今切务贽以乡日致乱由上下之情不通劝上接下从谏乃上疏其略曰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难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察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归趣以靖邦家乎此诚当今之所急也(六)1.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2.(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七)1.(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2.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八)1.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2.吕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九)1.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置酒众皆褒美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2.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十)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2.(杨)震少好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附:参考答案(一)1.(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c88b76bb68a98271fefab4.png)
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80题答案1.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2.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执益彰失执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3.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汰其余以奉虎4.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每处1分不该划线处划线每处扣1分直至扣完为止)5.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6.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7.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8.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9.诸阮皆能饮酒阮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10.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11.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1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3.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14.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16.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於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17.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18.阳羡作《南唐书》辞严义正然于二主之文才未尝不痛惜也时家国阴阴如日将暮二主乃别有一番闲心寄之词调竟以此获不朽矣19.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20.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21.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22.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23.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24.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25.子响临死启上曰:“臣罪逾山海分甘斧钺敕遣谐之等至竟无宣旨便建旗入津对城南岸筑城守臣累遣书信呼法亮乞白服相见;法亮终不肯”26.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27.是记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其叙事处忽及四方之形胜忽入四时之佳景俯仰情深而总归之一乐真能超然物外者矣28.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29.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3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31.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32.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于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33.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34.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34.景公饮酒夜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35.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3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7.无他以扑萤往晡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38.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39.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40.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41.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42.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43.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44.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45.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46.夫其屏居十年一方化德历佐四邑诸侯观政惜乎有大才无贵仕命也47.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48.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49.既而考滕王者无他表见而勃又不过文人耳其人俱不足称何以至今为人重嗣而葺之若将与天壤俱不朽者?则以勃之所为文重也50.宋人有沽酒者为器甚清洁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沽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51.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52.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53.然则水波之涟漪游鱼之上下其为适也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乌用蛟鱼变怪之为壮哉故名其亭曰:“游鯈亭”54.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55.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菜根谭》)56.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57.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58.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59.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60.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宗倍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61.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62.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63.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虑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平迹但察之未熟耳64.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65.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66.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67.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68.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69.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70.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飨得士二人71.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72.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73.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74.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75.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76.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77.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78.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79.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80.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941d3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3.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
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
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始毕得启,谓其大臣曰:“隋主为人,我所知也。
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矣。
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助之。
”即命以此意为复书。
使者七日而返,将佐皆喜,请从突厥之言,渊不可。
裴寂、刘文静等皆曰:“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
”渊曰:“诸君宜更思其次。
”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渊曰:“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
”乃许之,遣使以此议告突厥。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曰:“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
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
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
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
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
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
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
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遂定入关之计。
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
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突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
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义士请以私钱市其余,渊曰:“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
吾所以少取者,示贫。
且不以为急故也。
当为汝贳之,不足为汝费。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88cb5190c69ec3d5bb758c.png)
文言文断句专题(含答案)一、明确目标: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分值3分。
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
二、断句方法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一)温故: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二)归纳方法第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例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
(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8c7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5.png)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背景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的完整版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高考文言文考试。
二、专题训练及答案
以下是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
1. 典例一:
题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
- 句1断句:海内存知己。
- 句2断句:天涯若比邻。
2. 典例二:
题目:不避斧钺之诛,亦不求同生共死之义。
答案:
- 句1断句:不避斧钺之诛。
- 句2断句:亦不求同生共死之义。
3. 练题一:
题目:余亦能仰其如因
答案:
- 句1断句:余亦能仰。
- 句2断句:其如因。
4. 练题二:
题目:凡人不可以不充其臧,不可以不亡其身。
答案:
- 句1断句:凡人不可以不充其臧。
- 句2断句:不可以不亡其身。
5. 练题三:
题目: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答案:
- 句1断句:不以规矩。
- 句2断句:无以成方圆。
6. 练题四:
题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答案:
- 句1断句:其身正,不令而行。
- 句2断句: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总结
本文提供了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的完整版答案。
考生可通过学习这些例题和练习题,提高对文言文断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1a4c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8.png)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新题型专项练习题标志词解说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断句。
动词这类词在句中常用来作谓语,还要特别关注活用为动词的词语。
对话词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道”等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词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虚词①常在句首的“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时间词,其前一般要断开;②引出议论的“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等词语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③“也、矣、焉、耳”等语气词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④复句中的“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关联词,其前一般要断开;⑤“以、于、为、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⑥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句式和固定短语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与……乎”“其……”“况……哉”“何……为”等; 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如“何……(以)……为”等。
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影响正确断句,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进行判断。
固定短语不要轻易拆开,如“有所”“无所”“得无”“无乃”。
专题05 文言文断句(附专项训练答案解析)
![专题05 文言文断句(附专项训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34e3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4.png)
专题05 文言文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断句方法:1.寻找主干定句读(找名词、代词)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 寻找虚词定句读(1)常置句首:如:夫、盖、惟、凡、故、是故、然则、于是等虚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时间词。
(2)常在句尾:也、矣、欤(与)、邪(耶)、焉、哉、乎。
(3)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jiū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tiáo]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取材于《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3.寻找对话的起止点。
如“曰”“云”。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文言文常用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且句式整齐。
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顶真】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6b3e264b73f242336c5f21.png)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参考答案一、1.①到②往、到③只,不过2.等我回来,给你杀猪。
3.断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二、1.断句: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2.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三、1、①文雅②得到(正确的方法)③少2.子产管理政事,总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
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
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
四、1.①宴请②逃亡③回头④给吃2.如果中山国有了急难,你们一定要为它效死力。
3.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翻译: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
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五、1.①守卫②评定是非③向上,这里指抬高④俘虏2.断句:出与楚师战,败。
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
翻译:(皇颉)出兵与楚国军队交战,打了败仗。
穿封戌抓住了皇颉,公子围和他争夺这个俘虏。
3.我是碰上王子才打了败仗的。
高考文言文断句30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30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8cce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7.png)
高考文言文断句30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一)班级姓名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6、画家赵广不屈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10、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1、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12、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13、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4、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15、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二)班级姓名1、钱大昕默坐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2、王荆公旁听文史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3、大树将军冯异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4、曾参不受鲁君邑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5、贤妻桓少君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6、萧何追韩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7、汉高祖论三杰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8、齐桓公登门访士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9、陆贽论人才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10、范式言而有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11、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12、司马迁赞李广《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3、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4、治国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15、创业与守成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共八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共八类,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dfe85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6.png)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句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判断句式的特点。
(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
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
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1)句式特点:译文:(2)句式特点:译文:二、被动句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被动句式的特点。
子云字景乔,子恪第九弟也。
年三十,方起家为秘书郎。
迁太子舍人,撰《东宫新记》奏之,敕赐束帛。
大通元年,除黄门郎,俄迁轻车将军,兼司徒左长史。
二年,入为吏部。
(1)三年,出为临川内史,在郡以和理称,民吏悦之。
子云善草隶书,为世楷法。
答敕云: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语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
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澈字体。
自此研思,方悟隶式。
逮尔以来,自觉功进。
(2)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云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①并驱争先。
”其见赏如此。
(节选自《梁书·卷三十五》)[注] ①元常:钟繇(151-230),字元常。
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
(1)句式特点:译文:(2)句式特点: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郗超和谢玄不和。
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
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
”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
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
”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
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
”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
”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
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
高先生叹息着说:‚他死在外国,我运载他的灵柩回国,现在反而要丢进海里。
我将来用什么去面对死者呢?你们可以给我安排祭祀,我向死者祷告,把不得不这样的意思告诉他。
‛众人把灵柩抬上船头,替高先生陈设祭品。
高先生穿衣带帽走出来,登上灵柩,坐在上面,对众人说:‚快把灵柩丢到海里。
‛众人都很吃惊,请高先生下来,高先生曰:‚我不下去了,将我跟灵柩一起投进海里吧。
‛众人大惊,争着上前拉高先生下来,高先生大声呵斥:‚你们怎么敢这样!我打定主意了。
我因为一副灵柩的缘故,连累你们众人,不把灵柩投进海里对不起活着的人,不过我不与灵柩一起投在海里,又用什么去面对死者?我打定主意了。
‛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海上的风浪也平息了,高先生笑着说:‚船航行平稳如常,你们为什么竟然这样啰嗦?‛于是依然把灵柩抬下船舱。
而大海从此风平浪静,封舟安全抵达粤东。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3.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我听了之后,开玩笑地说:“先生真的是农村人啊,知道农家的情况是真的,我没有饱读诗文,就以先生的话作为这幅画的记,以偿还我拖欠已久的文债,可以吗?”姓毕的人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茎草化丈六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当时天很冷,我叫跟在身边的人用口中的热气呵化冰冻的墨汁写下了他的话。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4.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作乱,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却停留不前进。
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勉励他亲自出击,并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
上官正因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
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人被胁迫跟随叛军的,张咏下达公文向他们晓喻朝廷的恩德和信义,使他们各自回到乡里。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5.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
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
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6.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
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则天下知所劝惩矣。
自余小失,何足追咎。
”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这一年十一月,宗室承立担任参知政事,大臣们都说他不遵法令。
皇上下诏让云翼审查他,罪案己定,云翼在朝廷上奏报说:“承立现在所犯的罪名都是小事,不足以治罪。
然而过去敌人大军入侵平凉以西,几个州都被攻破了,承立统领精锐的军队却远远观望不敢进兵。
守鄜延的完颜合达以一座孤城扼守军事要道,多次立下战功。
合达的功绩是这样大,而承立的罪过又是那样深重,希望陛下辨明他们的功罪,分别赏赐责罚他们,那么天下的人就知道朝廷鼓励的和惩罚的是什么了。
至于其他的小过失,有什么值得去追究呢。
”承立因此被免官,合达于是掌管了军机政务。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B.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二、主观解答题组(27分)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
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4分)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火炬不亮,于是对拿火炬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点.”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但举烛并非这封信的本意.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明察,崇尚明察的意思,就是任用德才兼备的贤人.”燕国的宰相向燕王陈述了举烛的意思,燕王十分的高兴,以此来治理国家.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当代的学者,大多数也像这样. 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4分)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宋朝的顾宪之,在元微年间担任建康县令。
当时有人偷牛,(带牛走时)被主人认出(是自己家的牛),但贼也说牛是自己家的,两人所说牛的特征情况都符合事实,前后两任县令都没有办法决断。
到了顾宪之当县令,重审这个案子,对双方说:“不必多说,我已经知道答案。
”于是下令放开牛让它随便离去,结果牛径直回了主人家里,贼这才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过。
(顾宪之)查案擒凶,很多都是这样(聪明智慧),当时的人称他为“向神一样明白”(神探)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