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课件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雪山草地
自主学习: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 遇到的困难
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 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 的围追堵截。
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 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有几次会 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面临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有必要
纠正之前的错误的军事指挥和决策。因此。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谈一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 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动,联合维西、丽江、永胜、鹤庆、剑川等八县 的彝、藏、白、纳西、汉族人民4 000余人,在 “杀官安民”“打富济贫”的口号下,占领金沙
江东岸桥头和格鲁湾一带,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 统治者。史实说明红军长征( )B A.保留了红军的骨干 B.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C.为抗战新局面到来创造了条件 D.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 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 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 地,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 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 封锁线,渡过湘江,但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人。
两次。第一次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 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第二次 是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 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 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 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 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 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 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 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5.“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 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
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
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C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3.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
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
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
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 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 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 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 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 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 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 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 束。
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
议( )
B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据周锡根《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 统战和宗教政策》一文:云南迪庆藏区的贫农张
文耀和红军长征留下的伤病员,领导群众进行暴
巩固练习
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
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
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D
C.三大主力会师
Baidu Nhomakorabea
D.遵义会议的召开
2.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
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
5.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 生的重大事件;
2. 理解长征的意义和长征精神; 3.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过程 的了解;
4.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 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什么?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胜利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 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 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 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 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
课堂总结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 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 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 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 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 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 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 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 精神财富。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 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 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 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 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 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 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 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