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备忘录(教案)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b4d18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4.png)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昆虫备忘录》教案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部分组成,作者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以及几种常见昆虫的外形、习性、活动等,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昆虫充满好奇,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昆虫,但对于昆虫的一些细致特征和习性了解并不全面。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默读、略读等,但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备忘录”的含义。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昆虫的方法,能够简单描述一种昆虫的外形和习性。
1.1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圈画重点词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昆虫的特点,如复眼的作用、花大姐的种类和特点、独角仙的外形和力气大、蚂蚱的外形和不同种类等。
学习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包括细致观察外形、动作,关注昆虫的习性等。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生动描写的语句。
例如在描写花大姐的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花大姐的硬翅上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习这种观察昆虫特征的方法。
1.1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出来。
《昆虫备忘录》教学教案
![《昆虫备忘录》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5ebb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昆虫备忘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昆虫备忘录》,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爱护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昆虫的特征描述和习性介绍。
2. 生字新词的学习和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昆虫的复眼等专业术语。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昆虫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蜻蜓、瓢虫、独角仙等。
(2)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复眼、翅膀、触角等。
(3)询问学生对昆虫的初步印象和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简单介绍昆虫的基本种类和特点。
(1)介绍昆虫的基本分类,如甲壳类、鳞翅类等。
(2)讲解昆虫的一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外骨骼等。
(3)通过昆虫图片,具体展示不同种类昆虫的特点,如蜻蜓的复眼、瓢虫的硬翅等。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1)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昆虫是如何看世界的吗?”引入课文主题。
(2)引用课文中的描述,如“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人类长了复眼会是怎样的情景。
4. 引入课文《昆虫备忘录》。
(1)介绍课文作者汪曾祺,简单讲述作者的文学成就和作品风格。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标题“昆虫备忘录”的含义,预设学生可能会联想到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提问学生对昆虫有哪些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准备学习课文。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9b52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d.png)
《昆虫备忘录》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昆虫世界的奥秘探索二、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昆虫的形态、习性和特点。
2、学习观察和记录昆虫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提高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学习资源1、相关的科普书籍,如《昆虫记》等。
2、网络上的昆虫图片、视频资料。
3、实地观察昆虫的环境,如花园、草地等。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阅读一些关于昆虫的简单介绍,了解常见昆虫的名称。
2、思考自己对哪种昆虫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课堂学习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昆虫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昆虫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昆虫备忘录。
2、知识讲解(1)介绍昆虫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等。
(2)选取几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详细讲解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和独特之处。
蝴蝶:有着美丽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纹各不相同。
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蜜蜂:群体生活,分工明确,有工蜂、蜂王和雄蜂。
蜜蜂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还能酿造美味的蜂蜜。
蚂蚁:体型虽小,但力量很大,能够搬运比自己体重重很多倍的食物。
蚂蚁的巢穴结构复杂,有着明确的分工。
蜻蜓:眼睛很大,视力敏锐,能够在空中快速飞行和捕食。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中,经过多次蜕皮后才变成成虫。
3、观察与记录(1)带领学生到校园的花园或草地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寻找昆虫的过程。
(2)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并记录下来。
(3)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昆虫的行为和活动环境。
4、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自己对昆虫的新发现和感受。
(2)小组共同讨论如何保护昆虫及其生存环境。
5、总结归纳(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昆虫知识,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昆虫。
(三)课后拓展1、制作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可以用文字、图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85c33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1.png)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优秀5篇】《昆虫备忘录》教案篇一设计说明《昆虫备忘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熟悉的昆虫,勾起我们有趣的回忆。
蜻蜓的复眼,让“我”一直琢磨它是怎么看东西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知道“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披着光鲜外衣的“花大姐”,硬翅上的圆点可是有定数的,“花大姐”有益虫、害虫之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它的头部尖端顶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它的力气很大。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尖头绿蚂蚱是画家的最爱。
“土蚂蚱”被捉时会吐出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在作者的笔下,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昆虫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即便不认得,看完好像也认得了。
教学时,小组合作学习,扫清生字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部分,与同学进行分享,分享时结合具体的语句阐述理由,把读文与理解融为一体。
教师以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四种昆虫的样子、特点、有趣之处,借助画像、做备忘录、展示技能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预设:介绍了哪些昆虫,它们的样子、习性是怎样的,记录了它们哪些有趣的故事等。
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或者请教同伴。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自然段,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c930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8.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136f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6.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有趣。
3.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02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1.出示昆虫,让学生猜名字。
2.揭示课题:这些昆虫都有不同的小秘密呢,你想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 3.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
提示:“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
“蚂”是多音字,在“蚂蚱”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是mǎ,组词“蚂蚁”。
4.交流对字词义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提示:“凡是”“款款”“益虫”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理解,“黑绸”“衬裙”“膜翅”可借助帮助理解。
二、初读课文,梳理结构1.读读想想,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读说说。
(1)提问: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预设: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2)追问: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预设1: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特点。
预设2:花大姐是瓢虫的外号。
预设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称。
总结:取小标题时既可以用昆虫名,又可以用昆虫的典型特点。
三、品读交流,梳理方法1.引导读文圈画: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画出来,与同桌一起交流,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2.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并品读。
预设1:“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品读:相连的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真是既大胆,又有意思。
(板书:有意思的猜测)预设2: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品读:作者浮想联翩,想到人长了复眼的样子,真是有意思的想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3篇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4db75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与反思第【1】篇〗《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
《昆虫备忘录》,包含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短篇,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
《复眼》先介绍作者琢磨的思考,再介绍有复眼的动物都很灵敏,然后想象“人长了一对复眼会怎样”,读来充满趣味性。
《花大姐》描写了瓢虫收拢翅膀时的动作,介绍了瓢虫的硬翅及翅上的圆点,用词十分准确生动。
《独角仙》抓住独角仙的特点展开细致地描写,独角仙的形象栩栩如生。
《蚂蚱》从蚂蚱的别名、画家喜欢画蚂蚱、蚂蚱飞行、土蚂蚱四个方面分段介绍,条理清楚。
四篇短文都抓住了昆虫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课文充满趣味性。
课题下的导语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了提示,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落实巩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两个语文要素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教材中介绍的有些事物,不够熟悉和了解,仅凭想象可能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对于本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册都有读句子想象画面的阅读要求。
有关“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一语文要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第七单元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这些要素组成了连贯且上升的学习体系。
三、教学目标1.会认“录、凡”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
3.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
2.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昆虫备忘录》(教案)
![《昆虫备忘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962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b.png)
《昆虫备忘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态环境。
难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准备教具:图片、实物、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昆虫。
提问:“你们对昆虫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1.5.2 基本特征介绍昆虫的身体结构、触角、翅膀等特征。
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记录昆虫的特征。
1.5.3 分类介绍昆虫的分类,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进行昆虫分类。
1.5.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章:昆虫的生态环境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昆虫的生态环境和适应能力。
难点:昆虫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教学准备教具:图片、实物、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生态环境。
提问:“你们认为昆虫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2.5.2 生态环境介绍昆虫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如水源、食物、气候等。
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分析昆虫的适应能力。
2.5.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昆虫案例,如蚂蚁搬家、蝴蝶变态等,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存策略。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2.5.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生态环境和适应能力。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三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昆虫备忘录》经典教案
![《昆虫备忘录》经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6d8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d.png)
《昆虫备忘录》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昆虫备忘录》一文,并理解其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o学生能够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了解作者通过生动描写所传达的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o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其在语境中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o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o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昆虫和自然的兴趣,培养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o通过学习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昆虫备忘录》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o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其在语境中的用法。
2.教学难点: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其用词优美生动、幽默风趣的特点。
o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昆虫的图片、视频资料和相关文学作品。
2.学生准备:预习《昆虫备忘录》一文,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教师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昆虫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o提问:你们对昆虫有哪些了解?你们喜欢昆虫吗?为什么?o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昆虫备忘录》就是一篇关于昆虫的有趣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自主学习o学生自主朗读《昆虫备忘录》一文,圈出生字新词,尝试理解词义。
o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习性和特点。
o学生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和图片,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和补充。
3.讲解交流o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讲解词义。
o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以及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29f8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录、凡、距”等10个生字,理解“琢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快速读文的能力,并能够了解文中昆虫有趣的秘密,体会观察发现的乐趣,从小培养观察自然、探究昆虫世界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中几种昆虫的秘密。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作者汪曾祺的资料以及含有昆虫的成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画面中动物的名字及其所属科目,教师归纳板书(昆虫),指导学生读准“昆”的读音。
2、(过渡引入:有一位叫汪曾祺的老爷爷非常喜爱观察昆虫,为了让更多人也能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了解关于昆虫的秘密,他还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补充板书:备忘录)。
3、(指导读题并说说对课题的理解,教师简单补充(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与昆虫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一、成语比拼,引入话题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昆虫成语大比拼”游戏,你们敢比一比谁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更多吗,老师先说——金蝉脱壳。
生:螳螂捕蝉。
师:井底之蛙。
生:画蛇添足。
师:螳臂当车。
生:蜻蜓点水。
师:孩子们,你们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可真不少哇~这说明你们平时就是个善于积累的好学生。
说到昆虫,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板书:昆虫备忘录,提醒大家读准生字“昆”,同时简单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简单介绍文章作者汪曾祺,课件补充出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
二、自主读文,初识昆虫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搂准字音,读通句子,给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a7e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f.png)
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课题:昆虫备忘录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2.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
3.掌握昆虫的观察和收集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昆虫标本和显微镜。
3.昆虫实物模型和图片。
4.昆虫检索表和学生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播放关于昆虫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了解他们对昆虫的了解程度,并对学生是否将昆虫归类为动物进行讨论。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昆虫的分类,包括昆虫的基本特点、外形与内部结构等内容。
2.通过PPT呈现昆虫的分类图示,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3.教师讲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三、观察实验(15分钟)1.教师分发昆虫检索表和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2.学生带着昆虫检索表到教室外进行昆虫观察实验。
3.学生将观察到的昆虫记录在昆虫检索表上,并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
四、合作讨论(10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昆虫种类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昆虫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3.学生进行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昆虫图片集或写一篇昆虫日记。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请教问题。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昆虫的观察实验,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内容丰富多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并体验了昆虫的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促使他们多角度思考昆虫的重要性和自然保护的意义。
《昆虫备忘录》教案
![《昆虫备忘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a26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昆虫备忘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复眼”、“花大姐”、“水侒”、“独角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昆虫的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知道哪些昆虫?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昆虫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昆虫图片)看完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昆虫的文章《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昆虫的奥秘吧!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如:作者喜欢的昆虫有哪些;昆虫的特点和习性等。
)教师随即板书:复眼、花大姐、水侒、独角仙。
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4.过渡: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四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四种昆虫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观察和表达的?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各组选择一种昆虫,交流其特点和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
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外形、习性、作者的情感等。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和体会。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教案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19c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e.png)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昆虫的定义和特征: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种生物,具有三对腿、两对翅膀的特征。
昆虫的分类: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以及各种不同的科和属。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昆虫的特征。
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章:蝴蝶的生命周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2 教学内容蝴蝶的生命周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蝴蝶的变态过程: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差异和特点。
2.3 教学方法观察蝴蝶的生命周期图片和实物,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蝴蝶的生命周期,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三章:昆虫的生态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昆虫的生态习性:食性、栖息地、迁徙等。
昆虫的生活方式:捕食、寄生、共生等。
3.3 教学方法观察昆虫的生态环境和行为,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昆虫的生活方式,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章:昆虫与人类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4.2 教学内容昆虫与农业:害虫和益虫对农业的影响。
昆虫与医疗:昆虫在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昆虫与农业和医疗的关系。
分享和讨论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第五章:昆虫保护与观察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昆虫保护的意义:保护昆虫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昆虫观察方法:观察工具和技巧的使用。
5.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昆虫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习使用观察工具和技巧,进行昆虫观察和记录。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86d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6.png)
《昆虫备忘录》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昆虫备忘录二、学习目标1、能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对昆虫世界产生兴趣。
2、学习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收集昆虫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和记录。
3、培养细致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学习资源1、相关的科普书籍,如《昆虫记》《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等。
2、网络资源,如昆虫科普网站、视频等。
3、实地观察昆虫的场所,如花园、公园、田野等。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昆虫,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或者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关于这种昆虫的信息,包括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
2、准备工具: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笔,用于记录收集到的信息。
(二)课堂导入1、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昆虫?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三)知识讲解1、介绍昆虫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等。
2、以一种常见昆虫为例,如蝴蝶,详细讲解它的外形特征(翅膀的形状、颜色、花纹)、生活习性(吃什么、如何飞行、繁殖方式)、生长环境(喜欢在哪些地方活动)等。
(四)小组交流1、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昆虫信息。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五)记录整理1、学生根据交流和汇报的内容,对自己收集的昆虫信息进行整理和完善。
2、提醒学生注意记录的格式和规范,如可以按照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分类记录。
(六)展示分享1、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2、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七)总结归纳1、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
2、强调观察和记录对于了解昆虫的重要性。
(八)课后拓展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另一种昆虫,继续进行观察和记录,形成新的昆虫备忘录。
2、推荐相关的昆虫纪录片或者电影,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进一步加深对昆虫世界的了解。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1b2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c.png)
《昆虫备忘录》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昆虫备忘录二、学习目标1、能了解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
3、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学习资源1、相关昆虫的图片、视频资料。
2、法布尔的《昆虫记》。
3、语文教材中关于昆虫的课文。
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观察身边常见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蜜蜂等,记录它们的外形、活动等特点。
2、阅读教材中关于昆虫的课文,初步了解不同昆虫的习性。
(二)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昆虫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昆虫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对昆虫了解多少呢?”(三)知识讲解1、蜻蜓(1)外形特点: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翅膀,眼睛又大又鼓。
(2)飞行特点:飞行速度快,能在空中灵活地变换方向。
(3)生活习性:喜欢在池塘或河边飞舞,捕食蚊子等小昆虫。
2、独角仙(1)外形特点:体型较大,头部有一只长长的角,甲壳坚硬。
(2)力量特点:力气很大,据说能够举起比自己体重重很多倍的东西。
(3)生活习性:白天常常隐藏在树木的缝隙中,夜晚出来活动。
3、蚂蚱(1)外形特点:身体绿色或褐色,有长长的后腿。
(2)跳跃能力:后腿强壮有力,能够跳出很远的距离。
(3)生活环境:多生活在草地、田野等开阔的地方。
4、螳螂(1)外形特点:身体呈绿色或棕色,有两把“大刀”(前肢)。
(2)捕食方式:善于等待时机,用“大刀”迅速抓住猎物。
(3)繁殖特点:产卵时会用泡沫状的物质保护卵。
(四)写作方法指导1、细致观察: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才能写出如此生动准确的描述。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如“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将独角仙的角比作犀牛的角,形象地写出了角的坚硬和独特。
3、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形到习性等,使文章条理清晰。
(五)小组讨论1、分组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昆虫特点,并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3b21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1.png)
《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
课文语言生动、简洁,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述了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充满了童真童趣。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同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对昆虫有一定的兴趣,在生活中也可能有过观察昆虫的经历。
然而,对于昆虫的一些专业知识和细致的特征可能还了解不够深入。
在阅读方面,他们能够理解篇幅较长的文章,但对于概括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录、凡”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圈画、批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学习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例如在描写蜻蜓时,作者细致地观察到“蜻蜓半空展翅飞”,还提到蜻蜓复眼的特点“还是不要走近去打扰它吧,它是一种很敏感的昆虫,要是它的复眼被破坏了,那它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从这些描写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从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
例如文中对独角仙的描写“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里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独角仙的大小和外形特征,学生要理解并运用这种表达方法存在一定难度。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昆虫王国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昆虫的世界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
![《昆虫备忘录》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bf9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4.png)
《昆虫备忘录》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昆虫备忘录二、学习目标1、认识多种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学习观察和记录昆虫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能够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昆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资源1、相关的昆虫科普书籍,如《昆虫记》。
2、网络上的昆虫图片、视频资料。
3、实地观察昆虫的场所,如公园、花园。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昆虫图片或播放一段有趣的昆虫视频,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认识昆虫1、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蜻蜓、蚂蚁等,讲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特殊本领。
蝴蝶:有着美丽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纹多样。
它们由毛毛虫蜕变而来,喜欢吸食花蜜。
蜜蜂:身体小巧,常常忙碌地在花丛中穿梭采蜜,能够酿造香甜的蜂蜜。
蜻蜓:眼睛大大的,翅膀透明且薄,飞行速度很快,喜欢在水边捕食蚊虫。
蚂蚁:体型较小,却有着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搬运比自己体重重很多的食物。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昆虫知识。
(三)观察记录昆虫1、带领学生到户外,如公园或花园,观察真实的昆虫。
2、指导学生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和笔,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昆虫的外形,包括身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注意昆虫的动作和行为,比如飞行、爬行、觅食等。
倾听昆虫发出的声音,如有可能。
3、学生在观察后,回到教室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描述昆虫1、引导学生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昆虫。
可以从昆虫的外貌、习性、动作等方面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2、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彼此的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的昆虫、观察记录的方法和描述昆虫的技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制作一份详细的昆虫备忘录。
五、学习评价1、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对昆虫描述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5篇)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e685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9.png)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1.自由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预设点: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
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掉转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昆虫备忘录优秀教案
![昆虫备忘录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deb0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f.png)
昆⾍备忘录优秀教案4 《昆⾍备忘录》教学设计【教学⽬标】1.会认本课10个⽣字,理解⽣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3.阅读课⽂,⽤⾃⼰喜欢的⽅式做⼀份昆⾍备忘录,感受⾃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说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阅读课⽂,⽤⾃⼰喜欢的⽅式做⼀份昆⾍备忘录,感受⾃然的神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观察图⽚:你认识这些昆⾍吗?蜻蜓、瓢⾍、蚂蚱......这些昆⾍你了解吗?今天我们⼀起⾛进课⽂去看看它们⾝上的秘密吧!⼆、学习字词1.出⽰会认字、易读错字和多⾳字,引导学⽣识记。
2.理解词语。
三、初读感知1.出⽰⾃读提⽰:(1)请同学们⾃由朗读课⽂,努⼒读准字⾳、读通句⼦。
(2)标注有疑惑的地⽅,批注感受深刻的地⽅。
(3)试着概括⼀下这篇课⽂的主要内容。
2.检查⾃读情况:指名读课⽂,同学互评:字⾳是否正确,句⼦是否通顺。
3.说⼀说: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畅所欲⾔。
四、问题探究1.引导学⽣交流⾃⼰质疑的问题和批注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交流;2.出⽰核⼼问题:核⼼问题:课⽂写了哪⼏种昆⾍?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3.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展⽰汇报,教师明确:课⽂写了哪⼏种昆⾍?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核⼼问题)(1)复眼:①我从⼀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复眼”,想必是好多⼩眼睛合成⼀个⼤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眼睛都看到⼀个⼩形象,合成⼀个⼤形象?还是每个⼩眼睛看到形象的⼀部分,合成⼀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先提出问题,然后⽤2个反问的句⼦做猜测的答案。
同时“⼀直在琢磨”与“总是琢磨不出来”互相印证,看出作者的好奇⼼特别强。
②积累③我曾经想过:如果⼈长了⼀对复眼……由复眼昆⾍联想到⼈如果也长⼀对复眼,后⾯还⽤了省略号引发⼤家的联想,很有趣,也看出作者的想象⼒⾮常的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备忘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
(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1)出示词语:
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
(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
(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
三、交流讨论,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1)“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
(2)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气大的句子。
“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
(3)“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肯定)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
(4)“瓢虫,朱红的,瓷器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两种蚂蚱:尖头绿蚂蚱和土蚂蚱。
)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A. 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书:膜翅漂亮的桃红色)
B.土蚂蚱: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翅膀)(板书: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
你认为那些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的口水非常恶心。
)(板书:吐褐色口水)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