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春)unit_4_2_courseware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 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 “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2008年11月11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 主席。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她的《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 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 她的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 六大”献礼重点图书;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首 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 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必须靠在轮椅的扶手上,用胳膊支撑着, 才能坐得住。 在与疾病的磨难斗争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 海迪慢慢长大了。她开始考虑一个身体严重 残废的姑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后来,张海迪自学 英语、世界语等外语, 还自学了无线电技术, 当过公社(现为乡) 无线电修理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 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散文集《鸿雁快 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长 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长达30万字),翻 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 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
•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 • 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
要把光留给人间》,并配发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 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 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 宣传了她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摘编自:赵泽华:《张海迪:痛苦中创造欢乐》, 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9—16;《张海迪的故 事》,《生命教育网》2007—3—26。)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她不断地学习知识、完善技术、提高 能力——即不断地完善自己,这同样也 开拓了她人生的新境界,提升她的社会 价值和自我价值。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每 个人都应该向张海迪学习,追求人的全 面发展与完善 。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 •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 一个是"“当代保尔”。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张海迪不断地在学识、品德两方面进取。她刻苦学习,钻研医 术,努力解除他人痛苦;她学习写作,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不辞辛劳地忘我创作,把最好的作品呈献给读者。如她所说: “最重要的与我来讲,就是让我的文字在我的笔下流淌,它会承 载着我的精神,飞到更远的地方”;她树立了“活着就要做一个 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一高尚的人生观,勇敢坚强,战胜病魔,远 离喧嚣,淡泊名利,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她首先学医。她用零用钱和准备买衣服的钱,买来了医学书、针灸 针、人体模型等医学用具。她一心一意地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生理 学》、《人体解剖》、《针灸学》、《内科学》……为了认识内脏,她把 动物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了解神经,她解剖兔子、青蛙;为了熟悉 针灸穴位,她就一边比着书,一边在自己身上、脸上、胳膊上练习,反 反复复地扎,常常把脸扎肿了,手也扎肿了。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 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 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 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 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能给群众治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前来就医的人越来越 多。 凡是来不了的重病号,她就坐上轮椅去为他们看病。 她为老乡们治好了常见病,还治好了一些疑难病。她治好了因为 生病已经瘫痪在床的耿大爷,治好了瘫痪姑娘李秀莲,治好了腿有 残疾的王小波、金朝中、王怀中等儿童。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 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 “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2008年11月11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 主席。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她的《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 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 她的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 六大”献礼重点图书;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首 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 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必须靠在轮椅的扶手上,用胳膊支撑着, 才能坐得住。 在与疾病的磨难斗争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 海迪慢慢长大了。她开始考虑一个身体严重 残废的姑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后来,张海迪自学 英语、世界语等外语, 还自学了无线电技术, 当过公社(现为乡) 无线电修理工。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 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散文集《鸿雁快 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长 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长达30万字),翻 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 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
•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 • 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
要把光留给人间》,并配发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 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 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 宣传了她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课件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摘编自:赵泽华:《张海迪:痛苦中创造欢乐》, 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9—16;《张海迪的故 事》,《生命教育网》2007—3—26。)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她不断地学习知识、完善技术、提高 能力——即不断地完善自己,这同样也 开拓了她人生的新境界,提升她的社会 价值和自我价值。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每 个人都应该向张海迪学习,追求人的全 面发展与完善 。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 •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 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 一个是"“当代保尔”。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张海迪不断地在学识、品德两方面进取。她刻苦学习,钻研医 术,努力解除他人痛苦;她学习写作,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不辞辛劳地忘我创作,把最好的作品呈献给读者。如她所说: “最重要的与我来讲,就是让我的文字在我的笔下流淌,它会承 载着我的精神,飞到更远的地方”;她树立了“活着就要做一个 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一高尚的人生观,勇敢坚强,战胜病魔,远 离喧嚣,淡泊名利,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对工作充满了激情。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她首先学医。她用零用钱和准备买衣服的钱,买来了医学书、针灸 针、人体模型等医学用具。她一心一意地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生理 学》、《人体解剖》、《针灸学》、《内科学》……为了认识内脏,她把 动物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了解神经,她解剖兔子、青蛙;为了熟悉 针灸穴位,她就一边比着书,一边在自己身上、脸上、胳膊上练习,反 反复复地扎,常常把脸扎肿了,手也扎肿了。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 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 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 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 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案例解读“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案例】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我也要飞翔”
张海迪能给群众治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前来就医的人越来越 多。 凡是来不了的重病号,她就坐上轮椅去为他们看病。 她为老乡们治好了常见病,还治好了一些疑难病。她治好了因为 生病已经瘫痪在床的耿大爷,治好了瘫痪姑娘李秀莲,治好了腿有 残疾的王小波、金朝中、王怀中等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