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的整理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一.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在有效利用组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置、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以期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地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1)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者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员、财务和信息资源分配,帮助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其共同点在于对于某一群体的整体工作业绩负责,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共同分享某些资源.管理客体:管理对象管理对象是管理者施加影响并起作用的人和事企业的管理对象是其内在各种经营要素,如人、财、物、信息、时间、技术等组成的动态系统。

管理手段:管理职能(管理功能,是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发生作用和影响的手段)管理职能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在管理活动中反复出现的带有共性的管理活动的理论概括。

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管理主体借助于管理手段而达到的预期目的,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严格的说,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是促使组织有效地利用资源而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全面衡量管理促进组织实现的情况<1>组织的产出目标:主要从产量、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三个角度来考察产量:主要从生产多少产品或者服务项目角度来反映产出水平的<2>组织的效率与效果:组织的绩效高低表现为效率与效果两大方面-效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一是生产效率,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管理者除了要重视组织活动的效率外,还要重视组织活动的效果,使组织组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

<3>组织的终极目标:根据组织的性质不同,组织的终极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为主要终极目标。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一、管理学概述1.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组织管理1.组织的定义和特征2.组织的结构和设计3.权力与权威4.职权和职责5.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6.决策与沟通三、领导与管理1.领导与管理的定义和区别2.领导的特征和类型3.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4.领导行为和领导力量5.领导与激励6.领导与团队建设四、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功能2.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招聘3.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4.培训与发展5.组织与职业发展6.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问题五、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企业竞争战略和市场定位3.资源配置和利益协调4.组织学习和创新5.战略执行和控制6.风险管理和变革管理六、营销管理1.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过程2.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3.产品策略和品牌管理4.价格策略和定价决策5.渠道管理和销售管理6.促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七、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职能2.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3.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4.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5.资金管理和利润管理6.风险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八、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项目的组织与计划3.项目的实施和控制4.项目的阶段和风险管理5.项目的终结和成果评估6.项目管理的软件和工具九、生产与运营管理1.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定义和目标2.产能与产量管理3.生产布局和工艺布局4.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选择5.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6.创新与持续改善十、国际管理1.国际管理的特点和挑战2.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3.跨文化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4.国际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5.国际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6.国际合作与竞争策略。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概念管理的含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

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从事自己管理的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

2.人际技能:与他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人员或群体的能力。

3.概念技能:在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技能的差异: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点的概念技能,基层具备多点的技术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到达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济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让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采用差异计件工资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便推广。

5.在企业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只能分开。

6.实施职能工长制。

7.进行例外管理。

“社会人”。

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的士气。

3.企业中存在"非正事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第三章:管理环境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O,T),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组织经营条件〔S,W)外部一般环境包括: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技术环境〔T〕,自然环境〔N〕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给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第四章: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科学决策的过程:决策树: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保守型〔悲观原则,极大极小原则〕2.进取型〔乐观原则,极大极大原则〕3.稳妥型〔最小懊悔值法,遗憾原则〕题目有:懊悔值,决策树第五章:计划计划的内容及要素:前提,目标〔what),目的(why),战略how,责任who,时间表when,范围where,预算how much,应变措施.5W2H人选,明确责任人制定进度表分配资源制定应变措施目标管理的特点:第六章,组织职能部门化:职能部门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形式。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方法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管理学有哪些基本原理

管理学有哪些基本原理

引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个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下有效地实现目标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管理学的核心和基础。

本文将详细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组织、领导、决策、沟通和控制五个主要方面。

概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地达成目标。

这些原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各种组织,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生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原理。

正文:1. 组织1.1. 目标设定:组织的目标是指明确的、可量化的、可衡量的成就目标。

组织的目标应当与组织的使命和愿景相一致,同时也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作能力,促进信息的流动和决策的快速执行。

1.3. 工作分配:合理的工作分配可以根据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将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4. 协调和协作:组织需要通过协调和协作来确保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实现整体目标的达成。

1.5. 监督和控制:监督和控制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检查执行情况来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2. 领导2.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

不同的领导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员工类型,如民主式领导、权威式领导和委托式领导等。

2.2. 激励和激励理论:领导者应当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通过激励理论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

常见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2.3. 沟通和反馈:领导者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反馈能力,及时传递信息和指导,并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2.4. 决策能力: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承担对决策结果的责任。

3. 决策3.1. 决策过程:决策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搜集、方案选择和决策执行等环节。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学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学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学习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管理学原理知识是学习管理学的朋友必须要弄懂的。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管理学原理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一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的一切活动都经过了大脑的思考,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和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2:管理是指通过其他人来完成的工作。

——福莱特 19423: 管理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艺术。

——德鲁克4:管理就是决策。

——赫伯特。

西蒙 1978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6:管理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7: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斯蒂芬罗宾斯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本原理包括:
1. 分工原理:将工作任务按照各自的专业能力和优势进行划分,以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能。

2. 统一指挥原理:对于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确保整个组织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3. 纪律原理:通过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性规定,使组织成员能够共同遵守纪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协调一致原理:在组织内部和外部之间,通过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决策的一致性。

5. 权利责任对等原理:明确每个人员在组织中的权利和责任,并保证权利与责任相对等,以维护组织的公平和正义。

6. 激励原理:通过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工作动力。

7. 客观原理:建立科学、客观的管理评估体系,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管理工作。

8. 简明原理:管理必须遵循简明扼要、高效实用的原则,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的责任(德鲁克)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法约尔提出)管理的层次: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为什么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1)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2)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3)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4)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5、为什么要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组织、规划和控制组织资源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

下面是对管理学原理的重点整理。

1.公司使命和愿景:公司使命是指公司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观,愿景是指公司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明确的使命和愿景能够为员工提供方向和动力,并帮助公司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2.组织结构与分工原则:组织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配。

有效的组织结构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3.增长与发展战略:增长和发展是公司生存和成功的关键。

发展战略涉及到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扩张等方面,而增长战略则关注如何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制定适合的增长和发展战略。

4.领导与管理:领导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明确的愿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则强调对日常运营和资源分配的控制和监督。

5.团队与合作:团队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

团队成员需要互相信任、有效沟通和合作,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推动项目的成功。

6.激励与奖励:激励和奖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

公司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动机设计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动力。

7.有效沟通与决策:有效沟通是组织内部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并提高工作效率。

决策是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管理者需要根据情况和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

8.绩效管理与评估:绩效管理是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来促进员工发展和提高绩效的过程。

评估绩效需要公平和客观的标准,并与奖励和激励机制相结合。

9.创新与变革管理:创新和变革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能够帮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而变革管理是指如何有效地引导组织在变革中适应新的市场和技术要求。

10.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最全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最全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最全整理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组织是由一群人共同形成的有目的性的社会系统,管理是对组织内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包括顶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角色是决策者、交流者、人际关系建设者和资源协调者。

3.管理学的四项功能:管理学将管理的工作划分为四个功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管理层次:管理学将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管理、战术管理和操作管理三个层次,从整体上指导和协调组织的运作。

5.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类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概念技能,以有效地完成管理职责。

6.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权责的安排,包括分工、协调、层次和职权四个要素。

7.权威与权力:权威是指管理者依据职权和地位所具有的正式权力,而权力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8.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它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9.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研究如何通过提供激励机制来激发和引导员工的动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10.决策理论:决策理论研究管理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包括理性决策模型、非理性决策模型等。

11.有效沟通:沟通是管理者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思想的重要工具,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组织的合作效率和减少冲突。

12.领导理论:领导理论研究如何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等。

13.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指通过合理的团队组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和效率。

14.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评估和反馈员工绩效,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和发挥潜力。

15.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管理者在面对组织变革时如何进行规划、执行和控制,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以上是管理学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匡助学生建立起对组织管理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对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以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管理学原理的重点整理1. 管理的定义和特征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协调运作,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包括目标导向性、组织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量化管理学和系统管理学等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3. 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有序活动的集合体。

根据组织的性质和目标,可以分为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等不同类型。

4.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

管理者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

5. 决策与决策过程决策是管理者在面临问题或者机会时做出选择的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采集、方案评估、决策选择和实施与评估等阶段。

6.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合理安排组织的结构和职责。

7. 领导与领导风格领导是指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自由型等不同类型,适合于不同的组织和情境。

8. 激励与激励理论激励是指通过赋予奖励或者惩罚等手段,促使员工积极参预工作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9. 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控制过程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比较实际结果和标准、采取纠正措施等步骤。

10.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

管理学十大原理

管理学十大原理

管理学十大原理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1960年9月,在一次由美国联邦出资举办的研习会上,彼得博士首次公开发表了他的发现。

当时彼得博士的听众是一群负责教育研究计划的主管,因为每位参会者都已经完成了圆满的提议书,每个人也都已获得提升──晋升为一项或一项以上研究计划的主管。

这些人当中有些确实具有研究的能力,但是这和他们获得的主管职位并无关联,而其它很多人并不擅于研究计划,他们只是拚命地复制一些老掉牙的统计习题。

于是,彼得博士决心向他们引介彼得原理,用来说明他们的困境。

他们听了之后,敌意、嘲笑兼而有之。

有一名年轻的统计员捧腹大笑,并从椅子上跌下来。

他向别人解释说,他的强烈反应是被彼得博士具有冒犯意味的幽默演说所惹起的.而在同一时刻,他却没有注意到区域研究主管──他的顶头上司的脸一阵红一阵紫。

当时一位著名的记者胡尔对彼得原理很感兴趣,他促使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写成了《彼得原理》这一书籍.但《彼得原理》一书的出版却颇费周折,彼得博士一共收到14 位不称职编辑的退稿信。

于是他决定采用迂回法──在他的书中称为“彼得迂回法"以促成出版。

管理学的六十个原理

管理学的六十个原理

管理学的六十个原理管理学的六十个原理,是由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具有统领性的理论体系。

这六十个原理从不同维度和角度探讨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从组织的目标、人员管理、信息控制、决策可靠、创新和营销等方面,对其中一些原理进行解读和总结。

一、组织的目标1. 确定组织的目标:确定组织的核心目标是管理决策的关键,只有通过目标的明确定位,才能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指导组织的行为和决策。

2. 目标的优先顺序:对目标进行优先排序,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组织的决策。

3. 有效目标的指导作用:只有当目标是有效的、可衡量的和可执行的,才能真正地指导组织的行为和管理决策。

4. 目标和资源的平衡:指导组织行为的目标必须与可用资源相匹配,避免过高目标带来的资源浪费和过低目标导致的组织疲软。

二、人员管理5. 人员绩效评估: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估,倡导员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成长,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组织对员工的管理和引导。

6. 面向结果的管理:把管理重心放在结果上,而不是过程,注重结果的效用和贡献,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目标实现能力。

7. 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尊重知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鼓励创新和实验,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8. 人员与组织的适配:组织必须针对员工的学习能力、成长需求和职业规划,采取具有目标和人性关怀的管理方式。

三、信息控制9. 测量和监控绩效:把重点放在绩效的测量和监控上,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持续提高。

10. 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沟通是管理的关键所在,必须确保信息的实时、准确、全面和可共享。

11. 组织的自我控制:组织内部的控制必须从内部计划和监督开始,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和风险的控制。

12. 数据的价值:数据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才能促进组织的管理创新和业务发展。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一管理概述与重要性管理的特性:科学性、经济性、创造性、艺术性、灵活性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表述包括:1、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

管理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实现组织的目标)进行的活动过程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他们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管理者必须把提高效益作为管理目标。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5、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管理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与外部环境产生互相影响和作用。

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

2.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互相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3.领导职能。

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人4.控制职能。

为了确保组织目标能实现以及保证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管理者要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5.创新职能6.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

二古典管理理论三个代表及其代表作: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实践性思想:科学管理。

管理核心:①科学论、标准化、劳资双方利益一致②精神革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思想重点在于分析一般管理原则和高层管理效率。

他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六种基本活动(经营活动):①技术活动②商业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⑥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一项:①计划②组织③指挥④协调⑤控制)十四项管理原则:①分工②权力与责任(权力应该同责任相等)③纪律④统一指挥(针对下属)⑤统一领导(针对任务活动)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⑦报酬(对工作成绩优良的人进行奖励,奖励应该有一个限度)⑧集权与分权⑨等级链与跳板原则(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传递信息的途径)⑩秩序⑪公平⑫人员的稳定⑬首创精神⑭集体精神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经济史》《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他的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从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突破性思想)1、权力(权力是统治社会或管理组织的基础)的类型:①统型权力②个人魅力型权力③理性一合法型权力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特征:①正式的规章②明确的分工③权力分层④非个人的人员关系⑤正规化的人员任用⑥执业管理人员三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行为管理理论产生的标志是著名的霍桑试验以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是指在管理实践中所运用的基本原则、概念和方法,它以组织的目标为核心,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达到使组织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职能、管理学的方法和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目标原则:目标是管理的核心,管理者应该明确组织的目标,并指导员工一起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效率原则:当资源有限时,应该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3.合理组织原则:将工作分解、分类、分工和分层,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从而使组织运行高效且秩序井然。

4.权责相关原则:权力与责任应当相互匹配,在分配职责和权限时应注重平衡。

5.控制原则:管理者应对组织运行的情况进行不断监控与调整,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目标。

6.合作原则:协调各种不同意见,合作和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

7.适应原则:管理者要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和创新。

二、管理学的职能管理学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1.计划:即确定目标和选定达成目标的途径,制定计划是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

2.组织:将具有相互关联的各种工作活动组合成整体,达到全面协调和有效管理目的。

3.领导:管理者应对组织成员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化。

4.协调:促进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最大化效率和提高质量。

5.控制:对组织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各项指标的跟踪,对运行情况出现问题时进行调整,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目标。

三、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五项管理职能所用到的相关技术和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方法:SWOT分析、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等。

2.组织方法: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分工细化、优化整合等。

3.领导方法:灵活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团队氛围,领导者的能力与知识等。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

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管理学原理是研究和总结管理实践中的规律和原则,并为管理者提供指导和思考的理论体系。

归纳整理管理学原理,既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也为其在实践中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运用管理学原理提供了指导。

以下是对管理学原理的归纳整理。

1.组织结构原理:组织结构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包括组织的层级结构、职权划分、部门划分和沟通渠道等方面的设计和规划。

组织结构原理强调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调性,必须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来设计和优化。

2.基本管理原理:基本管理原理是管理学中最基础的一些原则,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要素。

基本管理原理是管理学中的基本规范,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领导与影响力原理:领导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领导者对团队和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领导与影响力原理强调领导者应该通过合适的沟通和激励手段来实现团队目标,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团队的绩效和效率。

4.战略管理原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战略管理原理强调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战略,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实施和评估战略的执行效果。

5.绩效管理原理:绩效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和评估。

绩效管理原理强调对员工进行明确的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团队的整体绩效。

6.决策原理:决策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中常常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决策原理涉及到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和决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

决策原理强调管理者应该理性思考、合理分析和综合运用决策方法来制定决策方案,以达到企业目标和任务。

7.沟通与合作原理:沟通与合作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具备和运用的基本能力,沟通与合作原理涉及到沟通的技巧、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效果评估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管理和管理者这二个概念?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主体综合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协调作用,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从而使个人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一致。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运动的发动者,在管理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执行管理的各项职能,按照目标的需要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或者在组织中指挥和控制他人。

现代的管理者并不是一个单个的人,是一个专业化的管理群体。

管理是管理主体的能动活动。

2. 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

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当然,管理科学有着其鲜明的特点,管理面对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设定完全相同条件的实验环境,而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存在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验证的规律。

艺术性:即创造性。

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具体实践灵活运用)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科学,它必须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作为艺术,它离不开管理者的个人修养与才智。

3. 管理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有何启示?1.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2.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3.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30年代后)4.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后1945 -1960年)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等管理理论。

5. 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60,70年代)这一时期管理理论又开始“从分化走向统一”。

并出现了影响较大的“系统管理理论”(60年代中期后)和“权变理论”(70年代后)等。

启示:管理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对建立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管理思想进行升华和归纳形成的。

同时又返回到实践。

要高度重视管理经验的价值,把组织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在工作中注意管理目标的一致和统一,要特别注意行政方法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思考题:1.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代表学派有那些?1. 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的学者将管理看作是一项科学工程和工程技术,认为管理是需要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的过程。

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效率”。

)2. 职能管理学派(过程管理学派)职能管理学派认为管理主要是管理者执行一系列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经验管理学派该学派将管理看作是经验性很强的实务。

4. 行为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行为是一种群体行为,他们将管理看成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

因此认为在管理中应注重研究个体行为、领导行为、群体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等群体行为特性。

5. 系统学派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是:一般系统论。

该学派将管理看成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和调控。

6. 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将管理看成是一种决策行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

7. 权变管理学派2. 管理活动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5)基本职能:计划:确定目标组织:确定怎么去做协调: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决策:针对问题和目标解决各种问题用人:发现人才,用人之所长领导:通过某种手段和方法,统一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的意志等等以推动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目标按照计划进行。

3. 科学管理与当今的管理实践有什么关系??????科学管理是根据对管理实践经过长期总结而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对管理实践的理论抽象,是对各种成功管理经验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和综合。

4. 主要的管理学原理有那些?1. 系统原理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社会技术经济系统;将企业管理看作是对该系统的设计、构筑及运作过程。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的管理模式,建立企业与环境,企业内部各部分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实现企业系统的高效运转。

2. 人本管理原理将人视作企业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管理的主要对象,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3. 职能管理原理企业管理是有一系列相互衔接的职能活动所构成的,通过科学的计划决策、合理组织和有效控制等管理职能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4. 科学管理原理管理具有可以认识并用于实践的客观规律,因而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应当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遵循管理原理,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

5. 权变管理原理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

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灵活的选择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来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各种经营问题,使企业不断发展。

这五大原理构成了一个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管理原理的完整体系。

五大原理归纳了迄今最有用的管理知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是过程与方法的结合。

第三章系统理论与方法思考与论述题:1. 系统的特点和特征是什么?(1). 集合性: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元素(n≥2)组成。

在系统中的各要素必须具有可识别性和相对独立性。

(2). 相互联系:系统中的各元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3). 相应的环境:系统不是孤立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影响的。

在分析系统时必须与分析环境相结合。

(4). 特定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就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将环境的输入变成系统的输出。

(5). 动态性:系统的状态和功能是运动和变化的。

系统的内部联系是变化的,系统与环境的作用也是变化的。

(6). 目的性:系统可划分为两类 :①自然系统(如海洋系统,生态系统);②人工系统2. 谈谈你对系统原理的认识和学习系统管理有什么收获?理看作是对该系统的设计、构筑及运作过程。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的管理模式,建立企业与环境,企业内部各部分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实现企业系统的高效运转。

第四章人本管理的思想、方针和战略思考与论述题:1. 简述人本管理的思想内容。

1. 人本管理中的3p思想。

即: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①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

②企业的主体是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本——人才。

③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要靠员工的智慧和努力。

④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⑤抓好人的工作,要注意抓好思想。

2. 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企业管理的三大任务:创造顾客(包括发现顾客),获得利润,满足员工的需要。

3. 员工的思想意识在行为科学、心理学、特别是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使人们开始重视员工的思想意识问题。

2. 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是什么?1.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任务(1). 人才的吸引和利用——前提条件①人才稀缺资源。

②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2). 保持和稳定人才——基本任务减少人才培养带来的损失。

(3). 培训和人才储备——手段和应变措施重视员工的培训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趋势,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一流的员工。

(4). 充分发挥既有人才的作用——根本目的吸引、稳定和培训都是为利用人才服务。

充分发挥既有人才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核心任务2. 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策略组合(1). 公关策略。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通畅的人才及信息渠道,维护良好的组织气氛。

(2). 组织策略。

包括管理体制的选择、职务设计、人员安置(3). 人事策略包括:培训、考核、报酬、福利、干部提拔和选用政策。

(4). 领导策略各级领导对员工、对人才的重视和领导艺术。

3. 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1).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2). 企业文化是由少数人倡导和示范(3). 企业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第五章计划原理思考与练习1. 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目标))???2. 计划的原则(P124)和方法有那些?一、计划的原则1. 先宗旨后目标,先战略后战术,先长远后近期的原则:(宗旨:就是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宗旨是组织各项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指导组织行动的根本依据。

)2.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3. 实行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原则:5. 稳定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目标和任务要相对稳定,方法和策略可适当灵活。

二.计划的方法1. 平衡法:2. 运筹学方法:(1). 网络技术法 (2). 甘特图法等:第六章组织原理导致企业活动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权力交叉,沟通不良,缺乏协作程序和共同行为规范。

权力:支配资源的能力。

责任:对后果应承受的义务。

原则: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负多大的责任负多大的责任就应有多大的权力。

权力大于责任:滥用权力,交学费。

责任大于权力: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作业思考题:1. 什么是组织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P130)2. 什么是管理幅度?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目。

因素:(1).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2).下属的素质和能力;(3).工作相似性;(4).环境的稳定性,(稳定,幅度大,不稳定,幅度小)。

(5).计划的完善程度3. 什么是事业部制?有哪些优缺点?(P139)概念: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事业部可按产品划分;按区域划分;按职能划分。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走向分权(实际上是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系列"自治"的小公司)。

优点: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高层摆脱日常事务,有利于企业内部竞争,有利于全面型管理人才的培养。

缺点:总部对分部的监督问题,分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独立倾向,管理费用高(机构重叠,资源重复配置)。

4. 如何有效地授权?(根据授权的定义&原则答.P143)5. 实践中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来答P142)6. 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程序、内容和原则。

一、企业的组织的程序(一)、组织设计1).组织模式2). 职务设计(二)、组织运行1. 授权2. 建立工作规范与标准。

3建立基本制度体系。

4. 确定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

5. 组织控制与协调(三)、组织调整1. 组织系统运行评估。

2.内外部环境分析。

3. 制定与实施组织调整方案。

三、企业的组织原则(P133)1. 计划统帅组织的原则2. 人事与组织相互协调的原则3. 适度分工强化合作的原则4. 责权对称的原则5.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6. 统一指挥与全力制衡的原则7. 层幅适当、精干高效的原则8.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七章领导原理领导艺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在实施领导职能过程中,运用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尤其是解决新奇、特殊或复杂的疑难问题的领导方式、方法和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